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作者:南枝

    第11节

    这时候已经有了接种人痘的法子,但是并没有达到全民普及,而且,接种人痘,依然有因接种而直接感染不治的情况存在,所以有些大人出于此种考虑,并不愿意给孩子接种。

    接种人痘,也只是少数人做的事。

    所以京城里出了几例天花,便全城惊恐了。

    好些富贵人家,直接从京城里搬到外面庄子上去住下了,就怕在京城里会被波及。

    京城也因为天花而全城戒严了。

    好在天花在古代盛行,朝廷已经有了一套对付这种情况的应急措施。

    已经下了告示,让人们减少外出,只要有类似天花的情况出现,就要送到朝廷统一安排的地方去由朝廷派大夫集中治疗,这个地方是在郊外的专门地方,由以前得过天花痊愈的人照料这些人。

    京城水源也被严格监控,怕水源遭到污染。

    除了京城,还京畿附近的每个地方都下了告示,让所有人家都要警惕,并且在大多数地方都设置了感染天花病人的安置点。

    这样的做法,已经是非常及时且正确的处理方法。

    李阁老虽然做派专权,而且眼中没有君主,但是,从办事能力上看,却是不错的。

    季府因为天花也封锁了,除非必须出门办事的,几乎不允许人进出,以免将天花带进府里来。

    但是朝廷却是需要上值的,季大人还是日日里都要往衙门里去。

    衡哥儿是四岁的时候,就种过牛痘了,而且当时也给许七郎种过,当时许氏,和在许氏身边的人也都种过。

    但是许氏却并不太相信接种牛痘就能预防天花,当时不过是由着衡哥儿胡作非为罢了。

    因为天花,衡哥儿已经没有再去宫里做伴读,每日里都在府里和许七郎一起上学,自从天花,夫子也没有再来,衡哥儿只好和许七郎自学,两人倒是没有荒废学业。

    虽然朝廷在很快的时间内就做出了应对措施,但是京城里感染天花的人并没有减少。

    于是一时之间,更是人心惶惶,京城大街上上街的人都少了很多。

    季家的饮用水是用的府里自己打的深井水,虽然很大可能并不会被污染,但是许氏还是让将水用药草处理过了再烧开使用。

    别的粮食蔬菜,则是直接让京郊的庄子上送的,但是为了保证干净,府里也没有再做太好的吃食,食物局限在很少的几种。

    许氏本是想带着一大家女眷去西山庄子里住下,又怕路上出事,还有就是衡哥儿可能会被宫里召见,这去西山庄子的事情就没有成行。

    衡哥儿也劝许氏让府里所有人都用牛痘接种的法子先种痘,许氏并不相信其有效性,就说他,“种人痘的法子,很多种痘人倒是在用。这种牛身上的痘,真的做得数么,要是种了还是出了问题,那怎么办。”

    衡哥儿说道,“承平八年的时候,不是也发过天花,当时府里的人,都种了牛痘,后来有人去扬州城里买东西,又接了七郎到咱家来,可有谁感染过。母亲,你就相信我吧,牛痘和人痘是很相似的,种了之后,人就不会再得天花,但是种牛痘不会如人痘一般凶险。”

    许氏愁着脸道,“我倒是可以让给府里的人种上牛痘,只是,我觉得你还是先和你父亲说一声,让他找太医来,拿他们刑部牢狱里的死刑犯试一试再看。”

    衡哥儿一想,就说,“那母亲你先按照以前的法子给家里的人接种牛痘,然后你就说是接种的人痘,只要平安的,就会没事,这样府里也就不会人心惶惶了。”

    许氏也只好点头应了他。

    季大人晚间回得晚,衡哥儿去找他,和他说了接种牛痘的事。

    季大人坐在椅子里,身体疲惫着,听了他这话,愣了一下,才不急不缓地问道,“谁和你说的接牛痘可以和种人痘一样?”

    衡哥儿瞎掰道,“以前在扬州时,有坐船来的西洋人,说他们那里就用这种方法来种痘,比直接种人痘要安全,不会出现种痘人出事的情况。承平八年的时候,扬州爆发痘疮,我在家里就种过了。儿子知道父亲定然不会轻信此事,但是您可以去和太医院的太医们说一说,要是用牢狱里的死刑犯人试一试,种牛痘的确可以和种人痘一样,为何又不试一试呢,这是有利于多少人的大好事啊。”

    季大人皱眉看着他,思索了好一阵,才说,“即使是牢狱里的死刑犯人,也不能用来做这种事情的。”

    衡哥儿自然知道死刑犯人也是有人权的,就说,“可以问他们是不是自愿,如果自愿,就在事成之后给他们减刑,不就行了。或者现在让我出去试一试也行,我再种一次牛痘,然后去城东外面的病人庄子里去照顾病人几天,要是我没事,也能说明问题,不是吗。”

    季大人黑了脸,一巴掌拍在茶凳上,“胡闹。”

    衡哥儿道,“父亲自然知道儿子不是胡闹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我去城东病人庄子里……”

    还没说完,季大人已经喝止了他,“不要胡闹。我去用犯人试一试,如果没事,就同太医院说。”

    衡哥儿松了口气,他知道季大人是个做事非常稳妥的人,没有把握的事,他也是不会做的。

    衡哥儿就又说,“母亲知道种牛痘的法子,您可以去问问她。”

    衡哥儿喜欢喝牛奶,和吃奶制品,季府上就有现成的乳牛,但是季府的乳牛照顾得很好,没有牛痘,所以许氏只得让人到别的地方去找。

    等好不容易找到了,带回季府来,很快就将府里的几头乳牛也都感染了,这几天,衡哥儿就没了牛奶喝。

    季大人才刚用几个死刑犯人做了牛痘实验,还没来得及和太医院说,宫里就发生了不得了的事情。

    衡哥儿当时正在书房里看书,突然之间来了人,是两个侍卫,还有季大人。

    季大人进来就说,“季衡,赶紧准备准备,和这两个侍卫进宫去。”

    衡哥儿觉得诧异,“父亲,出了什么事了么?”

    季大人一脸沉肃,让衡哥儿觉得不是小事。

    季大人让书房里其余人全都离开了,才说,“是皇上住的麒麟殿里的一个小太监被发现染了痘疮,麒麟殿现在都被隔离起来了,皇上说他很害怕,他要你进去陪他。”

    衡哥儿一听马上就明白了,他目光清明地看向季大人,说,“可以用个小罐子将牛痘装在里面给我吗。”

    季大人抬手按在衡哥儿的肩膀上,对衡哥儿说,“皇上,你一定要保住。你要让他将牛痘种上,之前的几个死刑犯,现在都在城东住痘疮病人的庄子里,至今无事。”

    在衡哥儿跟着侍卫离开前,季大人将一个很小的封得严实的小瓷瓶给了他,衡哥儿将小瓷瓶放进了脖子上挂着的装护身符的荷包里。

    宫里来接的马车要比衡哥儿平常坐的清油马车大多了,侍卫也坐在里面,两个侍卫都还很年轻,大约只有二十来岁,但是神色肃穆,一言不发。

    衡哥儿从侍卫没有骑马而是和自己同城一车,猜测侍卫来接他是在秘密行事,他不知道这到底是皇帝要接他进宫的意思,还是这只是季大人和心怀皇帝的平国公一系的意思。

    车一路走大道,以往十分热闹的大街,现在却很冷清,突然之间听到一声极度哀戚的声音,“不,我的儿啊,他不是痘疮,各位大人行行好,他真的得的不是痘疮,只是每年这个时节都会长的疹子而已,明德堂的大夫都可以给作证的……”

    衡哥儿听到声音就掀开了一点帘子看出去,只见是一个大哭着的女人要从一辆板车上抢人,押送板车的公人脸上一脸麻子,一看就是曾经得过天花的,他推开女人,“这个不能你说了算,要是你不放心,你也跟着去吧。”

    女人哭道,“我的儿这不是痘疮也会变成痘疮了,你们行行好,我自己带他到山里去住着,去山里住着,还不成吗。”

    公人劝她道,“这不是我们可以定的,都要按照规矩来。”

    最后那个妇人就跟着车跑着去了,衡哥儿想要做点什么,却被其中一个侍卫按住了车窗帘,道,“小公子,不要开帘子。”

    衡哥儿道,“刚才的母子……”

    侍卫说,“您现在是要进宫。”

    衡哥儿只好沉默了下来。

    很快就到了丹凤门,衡哥儿对这扇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接他的两个侍卫,只带他到了丹凤门,在里面,是两个太监和一顶轿子来接衡哥儿。

    皇帝住的寝殿麒麟殿,距离他们上课的勤政殿很近,就在勤政殿的右后方,方便皇帝上朝。

    衡哥儿这次进宫,很明显就感受得到到处的肃穆和死气沉沉。

    到了麒麟殿,在外面远远的,是侍卫在轮番把手,完全没有说话的声音。

    五月下旬的天气已经很热,虽然一路是轿子,衡哥儿还是热得出了一额头汗。

    麒麟殿的门紧闭着,衡哥儿到了,太监就在外面唱了一声,“季侍郎家公子到。”

    门这才从里面开了一条缝,是衡哥儿认识的一个小太监,皇帝叫他叫荷叶儿,他看到衡哥儿,就道,“季公子,请跟着奴婢进去吧。”

    衡哥儿诧异于这里这么冷清,提了提衣服下摆,迈进了门槛。

    42、第二十六章

    麒麟殿是皇帝寝宫,里面自然很阔大,只是里面人很少,摆设也并不是很多,于空旷中就显出了冷清寂寥。

    因为门窗都关着,里面光线暗淡,衡哥儿刚进去时,几乎不能适应里面的黑暗,过了一会儿,才看清里面的情形。

    荷叶儿对衡哥儿说,“季公子,皇上在里间。”

    衡哥儿应了一声,这才慢慢和他一起进里间去。

    地上的水磨地砖于幽黑里透着一丝金色,但是却让人看着就生凉,从一边的一道门进去,里面是一个稍间,放着罗汉榻,椅子茶凳等,还有多宝阁,只是多宝阁上空空的,没放什么东西,墙上挂着几幅书画,衡哥儿瞄了一眼,根据他的眼力,也看出并不是非常有名的大师作品……

    虽然麒麟殿撑起了一个皇帝寝宫的庄严和权威,但是里面的这些陈设,的确是不怎么样,由此也可见皇帝手里的确是没什么权利,太后虽然看着对皇帝还不错,但是应该也并没有在意皇帝的起居,不然不会任由皇帝的寝殿这么寒酸。

    又过了一道门,里面是一间书房,比稍间稍稍好点,有金丝楠木的罗汉榻,铁力木的龙纹桌案,书架上不少书,挂着的书画,衡哥儿一看,就知道是皇帝自己写的,还有一副锦鲤图,看那风格,衡哥儿觉得是个女人画的,也许是太后的画作……

    衡哥儿走得很慢,荷叶儿也没有催促,又进一道门的时候,门帘从里面撩开了,柳升儿看到衡哥儿,就小声说,“季公子,您来啦。皇上在床上呢。”

    衡哥儿要进卧室的时候,柳升儿又给他使了一个眼色,示意衡哥儿先在外面说几句话。

    衡哥儿便又跟着柳升儿来了稍间里,柳升儿让衡哥儿坐了,自己只是站在那里,又让荷叶儿出去了,才小声同衡哥儿说,“季公子,皇上是十分爱重您的,这些奴婢们都看在眼里。”

    衡哥儿神色沉重,但是十分镇定,对柳升儿说,“公公,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柳升儿道,“自从殿里出了清泉儿的事,皇上就吓到了,不肯再出门,一直在卧房里不出来,太后娘娘也让人来看了,也让来劝了,但他就是不听,连太后娘娘那里也不去,膳食也吃不下,眼看着瘦了不少,咱们这些做奴才的,都心疼得不行,时时就劝着,但皇上根本就不听。”

    衡哥儿很诧异,问柳升儿,“太后娘娘没有亲自来看看皇上吗?”

    柳升儿更小声地凑到衡哥儿耳边说道,“太后娘娘也怕着呢,没有出凤羽供一步。”他说了这一句,又让开了一点,说,“这痘疮,谁又不怕呢。清泉被抬出去的时候,殿里的奴才们都吓到了,他染了痘疮却不说,听说送出去就直接被打死烧了。说起来,他之前在这殿里当值,还是最本分不过的。太后娘娘忌讳着这里,哪里会来呢。”

    衡哥儿嗯了一声,又问,“那是谁让我进宫来的呢,听公公的话,好像不是皇上的意思。”

    柳升儿躬着身子,很是恳切地看着衡哥儿,衡哥儿端端正正坐在那里,白玉般的面颊,神色沉静,不像个小孩子,柳升儿看着他,倒觉得他像个小菩萨了,他突然明白了皇帝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和季卿在一起,总觉得什么事都没什么可怕的,心情烦闷也能够变好。”

    柳升儿说道,“是奴才和李师傅自作主张,让请了公子您进宫来,皇上吓坏了,他平常最喜欢您,奴才们就想着您进宫来陪陪他,也许他会好些。”

    衡哥儿知道柳升儿嘴里的李师傅应该是这麒麟殿大总管李安濂李大太监。

    皇帝还小,手里没有权利,能够有这么几个太监忠心于他,也是很难得的事情了。

    衡哥儿问,“怎么没有见到李公公呢?”

    柳升儿说,“李师傅去太后娘娘宫里回禀去了,还未回来。”

    衡哥儿又问,“我一路来,见这边寝殿里人实在少,是很多人感染了,还是怎么着。”

    柳升儿说,“出了清泉的事情,和他多有接触的几个奴才,都被关起来了,之后又有两个发了痘疮,其他的人,也都被放到别处去了,现下这殿里,就只几个人了,皇上发脾气,将人都打发了。太后娘娘说让再安排人进来,皇上吓怕了,没有答应。太后娘娘便还没有安排人来。”

    衡哥儿一直知道皇帝聪明,看他将殿里的所有人打发走,就更显出来了。

    他点点头,说,“嗯,我知道了。那我进去看看皇上吧。”

    柳升儿说,“季公子您聪慧过人,一定知道怎么劝劝皇上。”

    柳升儿领着衡哥儿往里间去了,绕过屏风进了卧房,里面空间并不大,一张檀木的架子床靠北墙放着,门口有一面木雕屏风,对着里面有一架六扇的大屏风,后面想来是隔出来的净房,有一张桌子,几张杌子,香炉里燃着的艾草,味道有点过于浓了。

    房间里的窗户又关着,虽然不显得热,但是却显得闷。

    那张龙床倒是大的,只是帐子放了下来,看不清楚里面的情况。

    柳升儿走到了床帐边上去,弯下腰说,“皇上,季侍郎季大人家的季公子来了。”

    衡哥儿也走了过去,在地上跪下,行礼道,“臣季衡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帐子里开始并没有动静,过了一会儿,才有了声音,“君卿?”

    皇帝的声音弱弱的,带着平常没有的软弱。

    衡哥儿膝行上前,跪在了床前的脚榻上,捞起了一点帐子,龙帐有三层,厚厚的龙帐将里面隔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

    衡哥儿看到了躲在床里的小皇帝,小皇帝的脸面向了里面,身上盖着一床明黄色绣着祥云金龙被面的被子,头发散着没有束,散在枕头和褥子上。

    衡哥儿柔声说,“是我来看您了,皇上,我来陪着您。”

    皇帝慢慢地转过了身,他面色憔悴,小小年纪,眼神漆黑深幽,静静打量衡哥儿,衡哥儿任由他打量,先没有动。

    小皇帝问了一句,“城里患痘疮的人很多是吗?”

    衡哥儿道,“朝廷里处理及时,情况大约并不像皇上您想的那样差。东门外的天花娘娘庙被设成了救治点,被发现患了痘疮,都被送过去了,要是还不确定一定是痘疮的,我听我爹说,就在天花娘娘庙不远处的一个庄子里隔开住着,有以前患过痘疮痊愈了的人照料。”

    小皇帝精神稍稍好了点,哦了一声,又问,“你怎么进宫来的呢?”

    “是柳公公担心皇上您,给微臣带了话,微臣就进来了。”衡哥儿说着,看了在旁边的柳升儿一眼,柳升儿看到他的示意,就和皇帝告了退。

    皇帝让衡哥儿不要再跪,叫他起来,衡哥儿这才慢慢起身来,又将皇帝的床帐挽了一半边的挂起来,人在脚榻上坐下,看着皇帝,说,“皇上,这才没多久没见,你瘦了很多。”

    皇帝从床上坐起了身,靠在床头,精神不济,说,“朕这阵子吃不下东西。”

    皇帝在以前总是表现得十分镇定从容,即使年纪还小,也很有皇帝的威严。但衡哥儿知道他无论多么早熟,也只是一个孩子罢了,心里定然有很脆弱的一面,现在听他弱弱地说这一句话,衡哥儿心里倒对他十分爱怜了起来。

    他伸手抓住了皇帝的手,神色柔和,目光却坚定,说,“皇上,您不会有事的,要好好吃东西,保重龙体才好。”

    皇帝抿了抿唇,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朕也知道应该好好吃些东西,但是胃口不好,吃不下。”

    衡哥儿说,“这房里这么闷,哪里能胃口好呢,微臣去开扇窗,可好。”

    皇帝赶紧将他的手拉紧了,说,“你千万不要去,也许天花就会从窗口飘进来。”

    衡哥儿怔了一下,在心里觉得好笑,他以前没想到皇帝这么怕死,他一直以为皇帝不怕死呢。但是面上,他依然是柔和的,说,“不会有事的,皇上。”

    皇帝道,“君卿,你不知道,患了痘疮,就不会好啦,只能等死。朕记得四哥死的时候的事情,他是被人故意给染上了痘疮,原来好好的一个人,之后全身都烂了,太后那时候还让一个老太监抱了朕去看。后来四哥就被烧掉了,他住的殿里的东西都被烧了。朕以为朕那时候也会染上痘疮死掉,没想到并没有被染上。这次清泉儿染了痘疮,他却不说,朕还喝过他送来的水,一定是的,也许是太后怀疑朕了,她想让朕同四哥一样死掉。”

    皇帝说着,声音颤抖,手也在颤抖。

    衡哥儿从脚榻上起了身,坐到了床沿上,伸手将皇帝抱住了,轻轻拍抚他的背,一时之间并没有再说话。

    皇帝没有拒绝衡哥儿这样的亲近,他靠在衡哥儿的肩膀上,身体上的颤抖总算是停了下来。

    衡哥儿过了一会儿才将皇帝放开,看着他的眼睛静静地说道,“皇上,您是真龙天子,您身上背负天命,哪里那么容易就染上痘疮死去呢,您应该相信自己。”

    衡哥儿知道这话当然做不得真,但也只能用这个来安抚吓坏了的小皇帝。

    小皇帝听他这么说,苦笑了一下,说,“朕才不信这个。”

    衡哥儿目光明亮地看着他,又说,“皇上,您信我吗?”

    小皇帝问,“君卿,你要做什么?”

    衡哥儿看了床帐一眼,就直起身将床帐帘子放下了,他退掉了脚上的鞋子,人也坐进了床里,小皇帝疑惑地看着他,衡哥儿挽起了自己左手的袖子,将胳膊上面一个接痘的痕迹给小皇帝看。

    衡哥儿人小,练习骑射和剑术,胳膊其实并不瘦弱,上臂上的接痘的痕迹在白生生的胳膊上挺明显。

    皇帝对他的动作不明所以,“怎么了?”

    衡哥儿说,“皇上,您知道民间有种痘以避天花的事么。”

    皇帝点点头,“朕听说过,只要种了痘,就再也不会得痘疮。你种过痘么。”

    衡哥儿点了点头,“承平八年时候,我在扬州,扬州出天花,我就种过痘了。就是种在胳膊上的。”

    承平八年,是先皇年号的最后一年,京城的天花比扬州要爆发得早,宫里也有不少人染上了,四皇子就是那一次天花过世的,之后先皇因为四皇子的事很伤心,他身体本就不好,就在那一年因病驾崩了。

    皇帝仔细看了衡哥儿手臂上的印子,说,“君卿,你以后会无事,朕也开心。”

    衡哥儿看着他,说,“微臣进宫来,一来是想陪着皇上您,更重要是也想给皇上您种痘,您信得过微臣么?”

    皇帝直接被他这句话说得震惊了。

    43、第二十七章

    衡哥儿没对皇帝说自己要给他种的是牛痘,只是说是民间的种痘方法,他当年就是如此种的痘,他当时还小,身体也不好,但是种痘之后就并没有因此而出事。

    皇帝看着衡哥儿,十分犹豫。

    衡哥儿跪坐在他的身边,轻声提醒了一句,“如若要一辈子为这种事担忧,还不如一次就解决了,皇上,您觉得呢。”

    皇帝眸子幽深,大约是在深思,又过了好一阵,他才问道,“那你会种痘么?”

    衡哥儿点点头,“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我来之前,是我父亲将痘种交给我,让我带进来的。”

    皇帝这下心里有底了一些,衡哥儿平常就是个有主意的,但是,他毕竟还比自己小三岁,让皇帝相信他所说的一切,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现下这事既然是季侍郎安排的,那么,他们应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相信衡哥儿。

    皇帝便点了头,道,“那你为朕种痘吧。”

    衡哥儿松了口气,说,“那我需要烈酒,还要一只火烛,一把小刀和铁钎子,以及用来包扎伤口的干净纱布。”

    皇帝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就不再犹犹豫豫,说,“朕让柳升儿去准备。”

    衡哥儿道,“要不,我先给一个奴才种痘,皇上您看看结果了再种。”

    皇帝此时倒是表现出了极强的决心,“不必了,君卿,朕是相信你的。”

    衡哥儿对着他笑了笑,说,“微臣多谢皇上您的信任,定然不负皇上您的信任托付。”

    皇帝叫了柳升儿进来,衡哥儿让他去准备了种痘的器具来,因为衡哥儿所要的东西都是非常常见的东西,柳升儿很快就找来了。

    衡哥儿就又让他去了屋外守着,不要让人进来,柳升儿不知道皇帝和衡哥儿要做什么,不过他作为一个守规矩的奴才,倒没有多问,规规矩矩告了退。

    床帐已经被挽了起来,柳升儿点燃的蜡烛,烛台就放在架子床旁边的凳子上,衡哥儿又将其他东西在凳子上摆好。

    衡哥儿一脸肃穆,用烈酒擦拭了小刀和铁钎子,然后放在火上烤,直到小刀和铁钎子都被烤红了,从上到下地做了消毒,这才放到一边。

    皇帝盯着衡哥儿的动作,之前还有一丝不定的心,此时则完全安定了下来。

    衡哥儿就有这种魔力,让人相信他,看到他的时候,心里就能够镇定下来。

    衡哥儿走到皇帝跟前去,柔声道,“皇上,您让微臣为您把袖子挽上来吧。”

    小皇帝将胳膊伸给了衡哥儿,入夏了衣裳穿的少,衡哥儿没有让皇帝脱外衣,就为他将衣袖挽了起来,让他自己拿着固定住。

    他又从自己脖子上的荷包里拿出了那个装着牛痘种的小瓷瓶,瓷瓶上面用木塞紧紧地盖着。

    他将瓶子给小皇帝看了一眼,说,“皇上,痘种就在这里面。这个痘种是非常非常弱的痘种,接上之后,不会让人染上痘疮,但是却能够从此抵抗痘疮。”

    皇帝点点头,以示自己明白了。

    衡哥儿坐在脚榻上,将瓷瓶放下,又拿了刀子再用火烤了一遍,待刀子冷下来,就拿着刀子到皇帝胳膊上去划口子,他没有提醒皇帝,就那么轻轻一划,皇帝的胳膊上瞬间出现了一个小口子。

    衡哥儿也学了好几个月的剑了,用刀子还算利索。

    皇帝看着胳膊上的伤口,皱了一下眉没说什么。

    衡哥儿一言不发,放下刀子,又将铁钎子在火上烤了,打开瓷瓶上的盖子,将盖子和瓷瓶口也烤了好一阵,才用冷下来的铁钎子从瓷瓶里沾了一点牛痘种出来,盖上瓷瓶后,将铁钎子上的那一点痘种点在了皇帝的伤口上。

    这才又烧了铁钎子,放下东西,拿了纱布为皇帝包扎伤口。

    衡哥儿一系列动作做得十分稳当,连一个手颤都没有,以至于皇帝看他的动作看入了迷,等衡哥儿将他的伤口包扎好又放下袖子后,他才反应过来,问,“这就好了?”

    衡哥儿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道,“是的,皇上。不过也许这两天您会稍稍有点难受,不过很快就会好了。”

    皇帝点点头,看衡哥儿要将一切东西收起来,就又说,“君卿,你给柳升儿也将这痘种上吧。”

    衡哥儿愣了一下,才应了,皇帝便叫了柳升儿进来。

    柳升儿不知道要做什么,问道,“皇上,您有什么吩咐。”

    皇帝说道,“季卿要在你胳膊上开个口子,你坐下吧。”

    柳升儿很震惊,但是看了衡哥儿一眼,却并没有问出口,乖乖坐下了,衡哥儿让他将袖子挽到肩膀上,他也赶紧照做了。

    于是衡哥儿又重复了一遍为皇帝种痘的过程。

    柳升儿被衡哥儿包扎了伤口,以他的聪明,他心里的疑惑,稍稍有了点底,只是什么也没说,就按照衡哥儿的吩咐,将刀子铁钎子这些东西都收拾走了。

    卧房里又只剩了皇帝和衡哥儿,衡哥儿问皇帝说,“皇上,您要睡会儿么,我在这里陪着您,您睡吧。”

    皇帝靠在床头上,摇摇头,“朕这几日都在睡觉,早睡不着了,要不,你去找本书来,咱们一起看书吧。”

    衡哥儿笑了一下,探问道,“皇上您想看什么书。”

    皇帝不需要思索就说道,“是好看的故事才好。”

    衡哥儿听他这么说,就在心里觉得好笑,一向觉得皇帝老成,其实他也还是小孩子,比起看那些帝王治国策略和孔孟之道,他还是更喜欢看故事书的,就说,“那微臣给皇上您讲故事吧。”

    皇帝本是闲闲地靠在床头云母屏上,此时则坐正了身子,笑道,“这正合朕意,你讲来听听,你得讲朕爱听的,要是朕不爱听,朕就罚你。”他这样说,心里大约是想衡哥儿一向为人死板老气横秋,不要又讲课堂上太傅说的那一套治国故事才好。

    衡哥儿自然明白皇帝的心思,他在心里觉得好笑,面上却很沉静,说,“微臣哪里知道皇上您爱听什么样的故事,要是微臣讲了,无论您爱不爱听,您说一句您不爱听,就可以罚我。”

    皇帝故作生气地说,“君卿,没想到你也会说这句话了。朕是那种人吗?”

    衡哥儿坐得端端正正,眉眼却全是笑意,虽然年岁还小,也有种风流流转之感,说,“我是很相信皇上的,但是也止不住皇上您想逗逗臣,那皇上先说您到时候要怎么罚。”

    皇帝撑着脑袋想了一下,“让朕拧你的鼻子。”

    “?”衡哥儿愣了愣,就说,“这算什么罚,再说皇上您拧微臣的鼻子,这也太有失威严了吧。”

    皇帝却很感兴趣地笑说,“现在这里只有你和朕两人,咱们现在不是君臣,只是好友。要不这样,朕和你在纸上一人写一个词,然后咱们各自以此想一个故事讲出来,谁讲得差,谁就被拧鼻子,如何?”

    衡哥儿没想到一向庄重的皇帝还是很有童趣的,“倒是不错。只是皇上过一阵子别赖皮。”

    皇帝道,“朕是一言九鼎,怎么会赖皮,你才是,你不要赖皮才好。“

    于是衡哥儿去外面书房磨了墨,和纸笔一起拿进卧房里来放在里面的桌子上,两人各自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个词,皇帝在床上坐着将头上散乱的头发随意拢了拢,将手里的纸展示给衡哥儿看。

    “庙宇”。

    衡哥儿没想到皇帝会写这个词,将自己的纸也展示给他看,居然是“读书人”。

    皇帝不满地说,“你看你,写个词,也是这么古板的,没意思。”

    衡哥儿本来想借这个词说一下下一年的秋闱的事情,没想到居然被皇帝说古板,他就只好说道,“这个词哪里古板了,要说,读书人身上,可会发生很多事情呢。”

    皇帝道,“那你先来说这个故事吧。”

    衡哥儿本来坐在椅子上,皇帝又招手让他坐到床沿上来,还说,“你坐这里,朕听得清楚些。”

    衡哥儿就只好坐过去了,他今日进宫来,因是急急忙忙进来,也没有换衣裳,身上是一身浅荷色的交领深衣,料子因薄而微透,将里面的那件中衣隐隐透出来,深衣上用银线暗绣了夏日里开的木槿。许氏一向十分在意打扮衡哥儿,在家里,衡哥儿都穿得比进宫时候漂亮,今日衡哥儿这么穿着,皇帝之前因为一心想着天花的事没心情注意他的衣裳,现在心情好些了,注意到了,才觉得衡哥儿的确是十分漂亮的,这么穿衣裳更衬得他漂亮。

    衡哥儿虽然衣裳穿得可爱,神色却很沉着,他沉吟了一阵,才看着皇帝地说,“皇上,那微臣就讲一个发生在江南的事情吧。”

    皇帝点点头,“朕很喜欢江南,那里是大雍最富庶繁华之地。”

    衡哥儿对他一笑,就讲起了故事来。

    有一个书生,叫贾倪,字子空,从小就生得聪明,十几岁就中了秀才,家里不算大富人家,但是也有良田商铺若干,算是家境富庶,家里祖父还做过小官,也算一地有些脸面的人家。

    其母柳氏,很喜欢到望乡山上的庙里去烧香,为家人健康祈福,也想让儿子早日中举。柳氏经常在庙旁的庄子里住下,贾倪是个孝子,就时常去庄子里看他母亲,也经常在庙里住下养心。

    这座庙宇后山风景漂亮,竹林里有一座木屋,贾倪就在这里结识了一个叫吴子虚的俊美书生,两人有相同的抱负,十分谈得来,很快就结为了生死之交。

    贾倪日日地和吴子虚来往,其他事情都不想在意了,这引起了柳氏的注意,问起贾倪到底在和谁相交,贾倪说了吴子虚的事,柳氏就去问了庙里的方丈,方丈却说后山根本没有什么木屋,竹林也并不大。

    柳氏觉得诧异,就让小厮去看了,小厮回来说,后山的确只有很小一片竹林,竹林后面就是悬崖了,根本没有什么木屋,只是,在庙宇后面有一座墙,墙上不知道是谁画了一幅画,画上就是一片竹林,竹林旁边还有一座木屋,木屋旁边又有凉亭和小池。

    这一天,柳氏看儿子回来了,就让他再也不要去见那吴子虚,但贾倪没有见到吴子虚就魂不守舍,柳氏一个没看住,他就又跑去见吴子虚了,柳氏也对这个吴子虚感觉好奇,发现儿子不见了之后,就带着人往后山走,只见贾倪不是走进了后山,而是提着灯笼人径直走进了墙上的那幅画里去了,柳氏吓得不行,跑上去看,只见贾倪提着灯,从画里的小路上一直走到木屋之前去,进了木屋之后,画就没有了动静。

    柳氏想这是妖怪作祟,赶紧让了方丈来捉妖。

    方丈来看了之后,说那幅画就是前几年贾倪画的,在画前做了法事驱妖却没有结果,而且贾倪再也没有出来过,贾家因为痛失爱子十分伤心难过,但是又没有办法,他们觉得贾倪也许还能够从那幅画里出来,一直不敢动那个墙,还在墙外面修了一间大房子,将墙保护在里面。

    衡哥儿讲完了,看小皇帝听得入迷,在他讲完之后,依然神情怔怔的,问衡哥儿,“后面呢?”

    衡哥儿说,“后面的事情,微臣哪里知道。这就是前朝不久的事。”

    小皇帝怔怔失落,“那他没有出来了吗。”

    衡哥儿点头,“微臣从扬州上京来的时候,还没听说他从那画里出来。”

    小皇帝说,“你这个故事讲得不错,朕之前说你给出的词太死板,那真是冤枉你了。”

    衡哥儿笑道,“那也让微臣听听皇上您的故事吧。”

    皇帝说,“朕住在这深宫里,哪里有你在民间的这些逸闻趣事,朕认输了。”

    衡哥儿说,“皇上怎么能够认输呢。”

    皇帝笑着说,“朕怎么就不能认输了,朕说了,现在咱们不是君臣,只是朋友,是朋友就能够认输。”

    衡哥儿伸手说,“那我就拧你的鼻子啦。”

    皇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朕让你拧了。”

    衡哥儿笑着要拧皇帝,还没有碰到他的脸,又把手收了回去,说,“不用了,微臣不拧,要是让人知道,我这是以下犯上呢。”

    皇帝不满意地抓住他的手,“这下是你说话不算话吧。”

    衡哥儿说,“皇上,您这真奇怪,还求着我拧你一下不成。”

    皇帝说,“那你不拧就算了,朕来拧你。”

    说着,已经出了手,一下子将衡哥儿的鼻子拧了一把,衡哥儿赶紧躲,但是坐在床沿,很快就被皇帝抓住,皇帝又要捏衡哥儿的脸,小孩子的嫩脸捏着十分让人满意,皇帝已经捏上了瘾。

    两人在床上一个躲一个伸爪子,闹得不亦乐乎。

    衡哥儿毕竟比皇帝小了三岁,哪里是他的对手,最后只得被他压在了床上,皇帝的头发散下来,落在衡哥儿脸上,滑滑凉凉的,让衡哥儿赶紧闭上了眼睛,说,“皇上,您这既没有君威,也没有君子之风,您赶紧起来吧。”

    皇帝看着面颊泛红眼睛紧闭眼睫轻颤的衡哥儿,心里感觉怪怪的,像是有着一只爪子在挠着他的胸口,挠着他的心尖,甚至挠着他的下腹,他感觉到莫名的激动,急躁,一种不知所措的感情在他的心中升起,随着流往全身的热血,这份不知所措的感情也流往全身,他在一瞬间将衡哥儿放开了,自己飞快地坐到一边去,也不再看衡哥儿,反而看向了窗户。

    衡哥儿坐起身来,头发都被皇帝弄乱了,他只好自己将头上的发冠取了下来,说道,“皇上,微臣看你也该将头发束起来。”

    皇帝面颊泛红,“反正也没有别人在,就这样罢。”

    刚说完,外面就有一个声音在请示,“皇上,奴婢回来了。”

    衡哥儿记得这个声音。

    44、第二十八章

    李安濂的声音让皇帝振作了起来,他看了衡哥儿一眼,问道,“母后同你说了什么?”

    李安濂并没有进卧房来,只是站在屏风后面,回道,“回皇上的话,太后娘娘的意思是,清泉不敢自作主张生了痘疮瞒而不报,反而依然在皇上身边伺候。定然是有人想要加害皇上,才这么做了。太后娘娘说清泉的事情要严查。”

    衡哥儿知道这件事不会善了,没想到太后的确是要用这件事发作。

    皇帝在床上坐得直直的,眉头锁了起来,神色沉着,过了一会儿才说道,“那母后说是要怎么查呢?”

    李安濂在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太后娘娘的意思是,查谁接触过清泉,和清泉有关系,既然是清泉最先染上痘疮,那就只能先从他身上查。而且清泉痘疮露到脸上了,宫里才发现,宫里的奴才们都有不查之罪,要治罪。”

    皇帝一下子又靠上了床头的云母屏,眼神阴暗了下来,声音一如往常,“母后让谁来查?”

    李安濂说,“太后娘娘说这毕竟是后宫的事,不能让前朝来查这事,但兹事体大,关系到后宫安全,不得不彻查,所以就说她亲自过问,让凤羽宫总管高公公负责彻查。”

    李安濂说完,衡哥儿就注意到皇帝在一瞬间露出了深深的厌恶和咬牙切齿,但是这只是一瞬间,他很快又镇定了下来,人也继续躺到了床上去,“既然母后要亲自查,那自然是好,就让她查吧。儿子多谢她对朕的关心。朕差点就被奸人所害,心中害怕得紧,茶饭不思,身子不爽利,你们不要让人来打扰朕,你去回母后的话时,替朕说,朕不能去向她问安,十分不安,让她原谅儿子。”

    李安濂在外面应了,皇帝就说,“朕要躺会儿,别让人进来。”

    李安濂喏了一声后,就听到他离开的声音。

    皇帝让衡哥儿将床帐给放下来,然后又说,“君卿,你陪朕躺会儿可好。”

    衡哥儿觉得皇帝有够可怜的,便应了,脱了鞋子坐在床上陪他。

    等床帐放下来,床里便更加憋闷了,皇帝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衡哥儿坐在他身边,看他神色深沉里带着迷茫,不由对他几分爱怜,用手轻轻抚顺他的头发,轻声说道,“皇上,你连李公公也不信了吗?”

    皇帝抬了抬眼皮看了他一眼,然后就抓住了衡哥儿的手,握在手心里,目光有些茫然有些忧愁,低喃,“他本来就是太后指到朕身边来的人,朕看得出来他对朕的确有心,但是,却也不能全然相信。”

    他说到这里,又将衡哥儿的手拉起来捂在自己的脸上,衡哥儿感受到他的热乎乎的面颊和呼出的气息,听他叹息道,“朕能够真正相信的人,又有多少呢。”

    衡哥儿的另一只手轻柔地抚摸上小皇帝的额头,说,“皇上不用这样低落,外面很多大臣心里都是爱重您支持您的,等着您亲政的那一天。而且,我也不会背叛皇上。”

    皇帝将衡哥儿的手移开了一点,黑幽幽的眸子由下而上地看向坐着的衡哥儿,然后笑了笑,说,“朕明白。”

    又问道,“君卿,你当初为什么愿意来到朕的身边。”

    衡哥儿自然不能说最开始也是没有办法,“皇上,您是天下之主,我为您效忠,不是应该的吗。”

    他的声音温柔,神色平和,皇帝看着他,生出了和柳升儿一样的感觉,只觉得衡哥儿不像个孩子,倒像个菩萨了。

    衡哥儿知道这话并不能安抚皇帝,所以接着又说,“皇上您待我的心,我怎么能够不心生感激,无论如何,我都会在皇上您身边的。”

    皇帝笑了笑,又用他的手遮住了自己的眼睛,道,“能够有你相伴,朕也该知足了。”

    这是他第一次对季衡说出这句话来,似乎是没有经过思索,就这么说出口了,也许他也对别的人说过,用以笼络人心,但是以后多少年过去,他想到这句话,依然心生感动,有季衡相伴,他该知足了。

    衡哥儿说,“无论清泉的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太后娘娘都想借这次的事情,将皇上您身边的人换成她的人对吧,太后娘娘一定是觉得皇上您长大了,她有些不放心,想要做些让她更放心的事情。不过,皇上,您不正是怕太后娘娘不放心吗,既然太后觉得她这样做了会更放心,何不就让她这么做呢。”

    衡哥儿的声音说得十分小,软软糯糯的,就像是只柔软的手在轻轻地安抚着他,小皇帝觉得自己这几天以来紧绷的神经总算是放松了不少,他点了点头,“君卿,你说得不错。”

    衡哥儿将身子伏低了下去,在皇上耳边轻声道,“皇上,您不用太担心,只要保护好自己,不出事情,等您再长大一些,长到了能够亲政的年龄,前朝会有很多大臣愿意为您的亲政同太后娘娘,同李阁老斗的。无论如何,皇上您才是九五之尊,您才是名正言顺,现在忍一忍,又有什么。”

    皇帝睁开眼睛看着衡哥儿,说,“朕的确是不用再等太久了,三四年时间而已。”说着,又轻叹了一声,“三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太后再将朕这宫里都换成她的人,朕的日子太难熬了。”

    衡哥儿说,“总有办法的。”

    皇帝突然伸手将衡哥儿拉了下来,将他抱到了怀里,衡哥儿怔了一下,想要避开,皇帝说,“君卿,你别动,你让朕抱一抱。”

    即使是皇帝,毕竟年纪小,自然有脆弱的时候,衡哥儿只好不动了,皇帝闭着眼睛沉默了一阵,又突然说,“你的身子好香,是什么的香味?”

    衡哥儿愣了愣,“是母亲为我的衣裳熏的香,到底是什么香,我也不知。”

    皇帝叹道,“你的母亲,一定是个好母亲。”

    衡哥儿想到许氏,神色柔和了下来,“嗯,是啊。她对我非常好,慈母之恩,一生难报。”

    小皇帝怔怔出了一阵神,说,“朕的母亲,只是母妃刘贵妃身边的一个宫女,朕自出生,就被抱到了刘贵妃身边养,刘贵妃身子差,对我并不上心。她还算心慈,并不阻挠母亲来看我,但是母亲也只能偷偷来看看我,她也对我很好。朕永远忘不了她的眼睛,她柔柔地看着我,就像我是她的一切,我从她的眼里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珍爱。她的手软软的的,带着细微的茧子,都是给我亲自做衣裳和鞋袜磨出来的茧子,她时常用手抚摸我的面颊,她来看我,我就不愿意睡觉,她就用手捂住我的眼睛,轻轻哼着曲子,说,我的儿啊,你睡吧,娘亲一直等你睡着了才走。我不舍得她走,所以不肯睡,但是想到她晚间离开的时候一定冷,就只好赶紧装睡了。”

    在他的母亲面前,小皇帝只是“我”,不是孤家寡人的“朕”。他的话让衡哥儿心酸,说不出话来。他想到自己的事情,他的前生,是没有父母爱的人,所以明白小皇帝的孤单和对母爱的渴望。

    衡哥儿一直没说话,只是静静看着用自己的手捂住眼睛的小皇帝。

    小皇帝一会儿又笑了,拿开手看着衡哥儿,突然说道,“君卿,朕每次看着你的眼睛,就觉得能够在你的眼里看到朕的母亲。”

    衡哥儿愣了一下,完全不知道小皇帝的这种联想是从何处来。

    衡哥儿僵住的身子,小皇帝自然能够感受到,他笑着将衡哥儿放开,说,“朕有些饿了,你饿了吗?”

    衡哥儿坐起身撩开了一点床帐看了看外面的窗户,从明亮的光线判断,这时候应该是午时了。

    因为这麒麟殿里的人几乎都被皇帝赶走了,冷冷清清,都没有人来问皇帝用午膳的事。

    皇帝从床上下去,衡哥儿也下了床,皇帝没有出房门,唤了一声,“李安濂。”

    他的声音不小,一会儿就有个声音过来应了,“皇上,李总管现下不在。皇上有什么吩咐么?”

    这是荷叶儿的声音,他在门外没进来,应该是皇帝说了不让他们进屋,所以除了柳升儿,即使李安濂也没进屋来过。

    皇帝道,“现下什么时辰了,朕有些饿了,怎么李安濂不知道要安排午膳么?”

    荷叶儿恭敬地回答说,“皇上您之前说了不吃御膳房的东西,柳公公亲自在小膳房为您熬粥。皇上您这是又有些胃口了吗,奴婢这就去同李总管说,让李总管吩咐御膳房送午膳来。”

    皇帝皱眉发怒道,“柳升儿去熬粥?小膳房里的厨子呢。”

    荷叶儿跪下的声音传来,他说,“是出了清泉的事情,小膳房里的奴才厨娘们都被赶走了,连煮茶的宫女都被赶走了,皇上,您忘了吗?”

    皇帝不高兴地说,“朕忘没有忘,还需要你这么一个奴才来提醒?柳升儿弄好了粥就让他送来,你去叫李安濂来。”

    荷叶儿应了之后,才起了身,离开了。

    皇帝在椅子上坐下,又拂了拂头上散乱的头发,示意衡哥儿在他旁边坐了,他才说,“宫里人多的时候,朕心烦,这下没有人了,也有够烦的。”

    衡哥儿笑了一下,说,“人正好恰到好处,就好了。”

    说着,又问,“皇上,要不我为你把头发束起来吧。”

    皇帝一笑,“求之不得,只是你会束发么?之前为朕束发的嬷嬷也被朕赶走了,柳升儿和李安濂都不擅长束发,所以朕就只得这样了。”

    衡哥儿说,“要束好您去上早朝的样子,恐怕不成,但是随意一些,却也不难。”

    皇帝于是自己走到了梳妆台前去坐下,示意跟过来的衡哥儿从抽屉里拿梳子,他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和衡哥儿看,说,“朕什么时候能够长大呢。”

    衡哥儿拿着梳子为皇帝将头发梳顺,道,“等长大了,再回头来看,一定会认为少年时代只是倏忽一瞬。”

    皇帝笑了笑,盯着镜子里神色柔和的衡哥儿,心中若有所感,万千柔情在胸怀中酝酿而成,席卷了他整个人,以至于口不择言说,“如若你是女孩儿,朕定然聘你为妻,这样子福祸相依,举案齐眉在一起,你说多好。”

    衡哥儿诧异于皇帝说这种话,但是很快又明白了他的心思,皇帝是太缺少亲近的人和赋予这种亲近的感情的经历。

    于是说道,“这自然是微臣的福分。只是,皇上您的妻可是以后的一国之母,那可不是随意就能定的。而且,臣也不是女孩儿。不过,我相信皇上您以后一定可以遇到一个您愿意说那句话的女子。”

    皇帝的眼神变得复杂深沉起来,撑着脑袋发了一会儿呆,缓缓说道,“但愿能。”

    第11节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南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枝并收藏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