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娇有福 作者:寂寞的清泉

    第 341 章

    陈阿福不好呆在这里,给他续了茶,便去西屋看书。老爷子更耐不住寂寞,在厅屋里逗鸟玩。

    楚侯爷看了一个时辰后,就起身告辞。

    之后,他几乎每天都会来竹轩看孩子,当然都会拉着老侯爷。只是时间很短,多则两刻钟,少则一刻钟,有一次居然只有半刻钟。而且,每次来都会给孩子带礼物,玩的用的看的,五花八门。

    随着暴风雪下得越来越久,灾民更多,冻死饿死的人畜无数,越往北越甚。粮铺的粮食价格越涨越高,因为交通不便,南方运来的粮食有限,许多粮铺也断了粮。正月六日之后,各地官府开始开仓放粮,还是不能解困。

    古代人一遭灾就开始往神灵方面想,弹劾荣昭公主的折子更多了。年前的大多折子是楚家有意让人做的,为的是禁荣昭的足。而现在,朝中大臣都慌了,许多人都是发自内心认为荣昭得罪了神灵。不仅弹劾荣昭,还有人开始弹劾跟荣昭有关系的楚侯爷和永安侯府。弹劾楚家的人里面,二皇子一党的人最多。

    十日,定州府的福运来商行及京城分行共向官府捐出六万斤粮食,又向老百姓放粮一万斤。

    因为福运来带头,许多还有存货的粮铺也开始捐粮,极大地缓解了朝庭的压力,也救了无数生命。

    这几家商行和粮铺都得到皇上的表彰和嘉奖。特别是福运来商行,皇上亲自提了一个大匾——义善可嘉,太后娘娘也下懿旨表彰陈阿福,说她是天下女子之楷模,还赐了两柄玉如意。

    陈阿福的这个义举,又为永安侯府争了不少面子回来,弹劾永安侯府的折子少了许多。

    十五日,华昌郡主楚三夫人又发起了“献温暖送爱心活动”,带头捐钱捐物,给灾民修缮房屋,买棉被棉袄。

    楚三夫人因为是带头人,捐了五百两银子。宫里的后妃公主,大宅门里的贵妇小姐也都积极响应起来。

    这个主意当然是陈阿福给三夫人出的。这种既出风头又救人命的好事,三夫人非常愿意去做,拿着由陈阿福代笔写的“倡议书”去宫里见皇上,得到皇上和太后的高度赞扬,还让皇家女人作出表率。

    王皇后和孙贵妃、马淑妃气得牙痒,心道这个好主意咋自己没想到。王皇后和孙贵妃是想为自己儿子博取好名声,马淑妃是想为闺女洗刷不好的名声。

    而且这主意是讨嫌的华昌提出来的,自己就是捐得再多,出风头的也是华昌。但又不敢不捐,还不敢捐少了。太后娘娘都捐了五百两银子,王皇后只得捐了三百两银子,马淑妃捐了二百两银子。

    荣昭听说了,派人进宫跟太后娘娘请示,她想进宫捐银子。太后便派了一个嬷嬷去荣昭公主府收银子,气得荣昭肝痛,也只得拿了一百两银子给那个嬷嬷。

    楚家,陈阿福最先响应倡议,自己捐了一百两银子,又代楚小姑娘捐了二十两银子。到了十六日,二房还没动静。楚三夫人知道是李氏捣鬼,便派了身边的嬷嬷去二房女眷院子挨个收。

    二奶奶宋氏是庶子媳妇,娘家也不富余,拿了二十两银子出来,这已经很不错了。三奶奶沈氏娘家也不富余,虽然父亲是个从五品官,却是翰林院的。但三爷楚令安是李氏的独子,应该有些家底。她也捐的二十两银子,还是不错。几位姑娘,二姑娘楚珍捐了十两银子,三姑娘楚琳和四姑娘楚碧各捐了二两银子,这也不错。

    可李氏说“倡议书”里说了尽力而为,不“逼捐”,她没有钱,一个子儿不捐。几十两银子她也没放在眼里,她就是不想给狂妄的三夫人锦上添花。

    楚三夫人冷笑两声,让人直接把楚家的”功德簿“交给老侯爷过目。

    第418章 血祭

    老侯爷看了楚家的“功德簿”,把二老爷叫来大骂一顿。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在永安侯府已经这么艰难了,好不容易家里的两个妇人出钱出力出主意为朝庭作贡献,自家人还不支持。若李氏这么不识大体,就把那些年贪墨内宅的银子统统吐出来。

    老爷子说得这么明明白白,让二老爷面红耳赤,他又去李氏院子把李氏大骂一顿。李氏无法,想捐五两,看到二老爷有了动手的冲动,只得比两个儿媳妇多捐十两,捐了三十两银子。

    陈阿福听说后,觉得李氏也真是不聪明。几十两银子买个面子情,既讨了老侯爷的欢心,说不定还能让她跟强势的三夫人关系有所缓和。还是楚二老爷精明,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该讨欢心的时候讨欢心,哪怕做了那么多不好的事,老侯爷和楚侯爷都不忍心不管他。其实,李氏贪墨的那么多银子,许多还不是都被二老爷拿去花天酒地养女人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天时间就募集到六千多两银子,上百车衣物被子。这么多财物,又会整救无数条生命。当然,贵妇小姐们的衣物不可能捐出来,捐出来的都是下人们的衣物被子。

    太后又下懿旨表彰华昌郡主,说她是天下女子楷模,是宗室女子典范。

    因为永安侯府两个女人都为赈灾做出了突出贡献,又受到皇上和太后的嘉奖,弹劾永安侯府的折子渐渐少了下来。

    三夫人高兴,送了陈阿福不少首饰摆件。那些东西可是内务府制的,有钱没处买。

    老侯爷和楚侯爷、三老爷更高兴,他们借口不能让陈阿福太吃亏,又各赏了她一千两银子。

    李氏听了,又气得不行,觉得自己一房出了那么多银子,反倒招了骂。陈阿福得了那么好的名声,不仅没吃亏,连多的银子都赚回来了。

    雪一直下着,皇上亲自带群臣去天坛祭天,还下了罪己诏,依然没有让这场巨大的雪灾停下来。

    到了二十日,陈阿福暗忖,月末,范围应该是二十日到三十日。若这十一天内雪能停,那也快了。若二月停,那可更糟心了。

    到了二十六日,大雪依然下着。下晌,陈阿福和花妈妈在小厨房做了些桂花饼干,派人给老侯爷和安荣堂各送了一盘,还留了一盘。楚家男人都喜甜,她现在每天会做些点心,主要是招待来看孙子的楚侯爷。哪怕他吃得再少,自己也尽心了。

    陈阿福现在非常同情这位爷爷。从他看孙子那温柔的眼神,还有对了尘住持无尽的牵挂,就能看出他是重视家庭的好男人。让这样的男人亲手拆散自己的家庭,送妻子进庵堂,该是多痛彻肺腑。

    但因为要忠君,他就必须这么做。当然,皇上让他这么做,他不做也不行。不做,一家都完蛋。做了,还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申时末,陈阿福正坐在炕上看小哥俩翻身。两个小子穿得太厚,像胖胖的企鹅,翻身很不容易。费了半天力终于翻过来了,就把头抬起来,小脑袋颤巍巍地四处望望,再得意地笑出声。

    陈阿福大乐,又坏坏地再把他们翻过来躺下。傻傻的小哥俩也不发脾气,继续卖力地翻。

    几人正玩得高兴,老爷子和楚侯爷又来了。

    陈阿福给他们倒上茶,又奉上饼干,笑道,“刚出锅没多久,正好吃的时候。”

    老爷子拿着饼干吃起来,楚侯爷点点头,坐去炕沿看孙子。

    两个小子非常喜欢爷爷,一看他来了,翻身的速度快了许多,抬头看着他直笑,口水像银线一样流下来。

    楚侯爷笑着掏出帕子帮他们擦了,又捏捏他们的小脸。他不敢自己去抱这么小的孩子,觉得他们太软,怕弄坏。实在想抱,就两只大手摊开,让人把孩子放在他的大手上,抱抱又赶紧放下。

    陈阿福看这个时候了,便留他们两位在这里吃晚饭,说再把三老爷请来,她亲自下厨炒几个小菜。

    楚侯爷欣然应允。

    陈阿福正在小厨房忙碌,丫头来说,外院好像有急事,老侯爷和侯爷已经走了。

    陈阿福便觉索然无味,也不想再继续做了,已经做好的菜足够自己吃了。她刚吃过晚饭,下人来报,侯爷请她去一趟六芸斋。

    六芸斋是楚侯爷之前的内书房,也是他接待贵客和商议大事的地方,在外院和内院之间的一片竹林中。

    陈阿福一惊。自从来了京城,她还没有参加过秘密高层会议。

    陈阿福穿上出门的小袄棉裙,又披上出风毛带帽斗篷,由红斐打着伞,小红提着灯笼,向外院走去。

    大概走了一刻多钟,便来到一个四合院里。廊下挂了许多盏灯笼,把院子照得亮堂堂的。这是楚家最机密的地方,而此时的这个院子,跟别的院子没有任何区别,都是白茫茫一片。

    走过抄守游廊来到正房,守门的小厮是一个清秀的年青后生,他把门打开,掀开厚帘子,请陈阿福进去,又让红斐和小红去厢房歇息。

    第 341 章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农娇有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寂寞的清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寂寞的清泉并收藏农娇有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