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5 章
(还珠同人)还珠之皇后重生 作者:忆晞
第 15 章
我很感激胤禛,他让莹琇走出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莹琇说,胤禛和她有缘,有比亲生的母子更深的缘。胤禛是除了胤礽之外惟一一个在我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孩子,我看着莹琇喂他吃饭,教他说第一句话。听见胤禛叫出那声“阿玛”的时候,我心里猛地闪过皇玛嬷说过的话,难道这个稚子真能取代胤礽在我心里的位置么?
莹琇是个好额娘,至少是个宫里少有的好额娘,执拗的陪着胤禛的每一个第一次。说话,走路,吃饭,识字……甚至,莹琇还让人做了个弹弓教他打弹弓。我哭笑不得的问莹琇,怎么还教他这个?莹琇说,学会了这个,将来射箭会容易些。我更加的哭笑不得了。是的,就连胤禛第一次骑马,莹琇也陪着,她是簪缨世家的出身,马上功夫还是有的。莹琇很爱胤禛,也知道如何去爱,她把胤禛教的很聪明。多年之后,当我垂垂老矣的时候,我想,莹琇教孩子是比我强的。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一切,让胤禛对她的依赖,超越了我见过的任何一对母子。
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终于平定了。我犒赏功臣,恩封后妃,莹琇成了皇贵妃。在吴世璠被困的时候,莹琇受十四姑的托,来乾清宫东暖阁找我撞木钟,想让我饶吴世璠不死。我第一次冲莹琇大发雷霆,罚跪。她在地下跪着,我坐在炕上批折子,下了狠心不去看她。三个时辰,等我觉得这个惩罚可以了的时候,莹琇已经站不起来了。我蹲下去,给她揉已经发青发紫的膝盖。我沉着脸说,后宫不得干政,忘了?莹琇轻轻摇摇头,趴在我肩头,哭着说:“那是您姑姑啊,吴世璠是她唯一的儿子了……”我说:“国在家上。”
莹琇给吴世璠求情的事儿不知道是从哪儿泄出来的,朝臣没说什么,皇玛嬷只说了一句:大清朝,能有两个嫡子么?我知道,我不能册她做皇后了。在众人催我早立中宫的时候,我一次又一次的推掉,如果莹琇不做皇后,那还要别的什么皇后做什么?就是立了新后,又有哪个皇后能容得下一个极得宠的皇贵妃呢?莹琇不是皇后,可我依然命所有的皇子皇女称她“皇额娘”,除了皇后的册印,我给了她皇后应有的一切,包括皇宠。那时我想,不立她也好,因为我知道,我“克妻”。
那年,我和莹琇带着胤禛,在御花园种下一棵玫瑰,花开的时候,火红火红的,坚韧、娇艳,风华绝代。
那个时候,好像是我登基以来最轻松的日子。前朝得心应手,后宫也是风平浪静。可是,我和莹琇的第三个孩子依然没能长大,是个漂亮的女孩,还是像莹琇,走的时候还没满月。那天,莹琇抱着胤禛,泪流满面。胤禛给她擦了眼泪说:“皇额娘,您还有胤禛呢!”胤禛是个好孩子,知道如何安慰她。后来,她终于再次打起了精神。可是,那次的丧子之痛还是拖垮了她的身体。
赫舍里走的突然,留给我的是震撼,是我几乎不能承受的悲恸。而看着莹琇,这个像玫瑰花儿一样的女子一天一天的枯萎,那是折磨。
康熙二十里俺也会争取早点让老康出来的,夫妻团聚嘛~~~
这个番外写完,让我有点想再开一个老康和莹琇的坑了……
17
17、第十六章 夜奔 ...
到了冬至,祭天酬神之类的事儿莹琇是上一世就熟知了的,一应行头、穿戴也都是现成备好的。只不过上一世也不觉得,这一世大约是怀了身子的缘故,越发觉得身上披挂重。才在交泰殿升了座,就恨不能把那三串朝珠扯下来,然后平日就觉得冗长的仪式就显得更加的繁复。莹琇因着有了身子,早就和乾隆告了假,只在交泰殿受了内外命妇的礼,主持了坤宁宫酬神,其他的就不去了。所以,比乾隆倒是还要轻松不少的。
早早的完了事,一个人斜倚暖阁里的炕上扎荷包。心里盼着自己的侄儿穆林阿那儿能早点传来信儿,看看那个还珠格格有什么动静。一时拈着针又想,也未必今天就能看出来的,毕竟今儿是全套的仪仗,应该还是拘着她的,不会有什么动作。
直到晚上了,容嬷嬷方才神神秘秘的过来:“娘娘,侄儿少爷传过来话儿了。”
莹琇拈着针的手顿了一下,“说吧。”
“那个还珠格格还真是……在车里都不安生,一个劲儿的掀轿帘儿,听说,那半个身子都探出来了!”
莹琇手上的针也不停,随口问道:“半个身子?这是那家儿的规矩?”别说是这天家了,就是一般的闺秀,也断不会大庭广众的从轿子里探出半个身子啊。
容嬷嬷忙陪笑:“可不是呢,侄儿少爷说的还要可笑的事儿呢,说是远远儿还有一个年轻姑娘跟了还珠格格的车舆跑了一阵儿,嘴里还恍惚喊些什么……”
“年轻姑娘……”莹琇伸手,示意容嬷嬷替自己解下抹额,“那姑娘喊了什么了?”
“侄儿少爷说他离得稍有点远,没听真切,似乎是什么‘荷花’、‘朝阳’……之类的诗。”
莹琇默默的念着“荷花”、“朝阳”、“诗”……
“那姑娘呢?”
“说是被福大爷带回府了。”
傅大爷?莹琇听岔了,沉吟了一下,难道被傅恒带走了?傅恒不是老六么……再者说,这年轻姑娘再怎么说也是冲撞御驾的,至少也要交顺天府尹问案的,傅恒是领侍卫内大臣,不应该敢自作主张的带人走啊,还是带回自己府中!这不像傅恒能做出的事儿啊。“哪个傅大爷?”
“娘娘,是福大爷,您忘了,延禧宫那位她表姐的儿子,御前侍卫福尔康。”
令妃家的亲戚?莹琇啪的一声拍了下自己跟前的炕桌:“胡闹!打从世祖爷的时候起御前侍卫就是从满洲上三旗的勋贵子弟里挑,这是祖制!令妃一个汉旗的包衣出身,她那个一表三千里的外甥怎么能进的御前侍卫?还擅自作主,带走了那个冲撞御驾的,一个奴才秧子,将咱们满洲上三旗置于何地?”
“哎哟,我的娘娘!这事儿……还不是那位吹的枕头风么?万岁爷看重五阿哥,她不也送了福尔泰去给五阿哥当伴读?……”
好一个万岁爷看重的五阿哥!莹琇冷冷一笑,既是“看重”,伴读还选了个包衣奴才!想想乾隆的伴读钮钴禄氏讷亲,镶黄旗,开国功臣额亦都之后,遏必隆的亲孙子;胤禛的伴读康熙和她当年亲自选了又选的富察氏李荣保,也是镶黄旗,米思瀚的小儿子,后来和胤禛结了亲家的!这五阿哥的伴读,可真是选的……别出心裁了……
“娘娘……娘娘……”
“哦,没事,想点旁的事,入了神。罢了,你下去吧。”
容嬷嬷下去,莹琇重新拿起了针线,心里有事,有一针没一针的扎着荷包。直到乾隆一挑帘子进来,叹道:“雅静!”才醒过了神儿,忙把针往荷包上一别,直起身子,“皇上。我这儿的人真是越来越不会伺候了,您来了都不知道吱个声儿。”
乾隆并不叫她起身,只将她按在炕上道:“是朕没让他们报,这一报你又要换衣裳起来接驾,大冷的天儿,脱脱穿穿的再坐下病,越发的不值当了,没得麻烦。”问了莹琇的脉象,用了些什么,接着又说起了冬至第二天要在长春宫小戏台演戏。
“忙了一年,也松泛松泛,玉姮身子还好?能去么?”
“既然都去,我若不去倒不好了。横竖大白日价,闲着也是闲着,又是在暖阁里隔了玻璃看,也不冷。”
“可不是呢,朕在看戏这上头也平常,不过到底是冬至,老佛爷不在,也不能扫了底下人的兴不是。”说着又拿起了莹琇新扎的一只掐金线的卧龙荷包翻来覆去的看看:“人说她们汉女的手艺好,朕怎么觉得还是皇后的技艺精呢?”
“皇上就笑话我吧!多久没动针线了,都忘得差不多了呢,就这么个荷包,也是拆了扎,扎了拆的。”
“朕看着倒好。”
第 15 章
恋耽美
第 15 章
我很感激胤禛,他让莹琇走出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莹琇说,胤禛和她有缘,有比亲生的母子更深的缘。胤禛是除了胤礽之外惟一一个在我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孩子,我看着莹琇喂他吃饭,教他说第一句话。听见胤禛叫出那声“阿玛”的时候,我心里猛地闪过皇玛嬷说过的话,难道这个稚子真能取代胤礽在我心里的位置么?
莹琇是个好额娘,至少是个宫里少有的好额娘,执拗的陪着胤禛的每一个第一次。说话,走路,吃饭,识字……甚至,莹琇还让人做了个弹弓教他打弹弓。我哭笑不得的问莹琇,怎么还教他这个?莹琇说,学会了这个,将来射箭会容易些。我更加的哭笑不得了。是的,就连胤禛第一次骑马,莹琇也陪着,她是簪缨世家的出身,马上功夫还是有的。莹琇很爱胤禛,也知道如何去爱,她把胤禛教的很聪明。多年之后,当我垂垂老矣的时候,我想,莹琇教孩子是比我强的。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一切,让胤禛对她的依赖,超越了我见过的任何一对母子。
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终于平定了。我犒赏功臣,恩封后妃,莹琇成了皇贵妃。在吴世璠被困的时候,莹琇受十四姑的托,来乾清宫东暖阁找我撞木钟,想让我饶吴世璠不死。我第一次冲莹琇大发雷霆,罚跪。她在地下跪着,我坐在炕上批折子,下了狠心不去看她。三个时辰,等我觉得这个惩罚可以了的时候,莹琇已经站不起来了。我蹲下去,给她揉已经发青发紫的膝盖。我沉着脸说,后宫不得干政,忘了?莹琇轻轻摇摇头,趴在我肩头,哭着说:“那是您姑姑啊,吴世璠是她唯一的儿子了……”我说:“国在家上。”
莹琇给吴世璠求情的事儿不知道是从哪儿泄出来的,朝臣没说什么,皇玛嬷只说了一句:大清朝,能有两个嫡子么?我知道,我不能册她做皇后了。在众人催我早立中宫的时候,我一次又一次的推掉,如果莹琇不做皇后,那还要别的什么皇后做什么?就是立了新后,又有哪个皇后能容得下一个极得宠的皇贵妃呢?莹琇不是皇后,可我依然命所有的皇子皇女称她“皇额娘”,除了皇后的册印,我给了她皇后应有的一切,包括皇宠。那时我想,不立她也好,因为我知道,我“克妻”。
那年,我和莹琇带着胤禛,在御花园种下一棵玫瑰,花开的时候,火红火红的,坚韧、娇艳,风华绝代。
那个时候,好像是我登基以来最轻松的日子。前朝得心应手,后宫也是风平浪静。可是,我和莹琇的第三个孩子依然没能长大,是个漂亮的女孩,还是像莹琇,走的时候还没满月。那天,莹琇抱着胤禛,泪流满面。胤禛给她擦了眼泪说:“皇额娘,您还有胤禛呢!”胤禛是个好孩子,知道如何安慰她。后来,她终于再次打起了精神。可是,那次的丧子之痛还是拖垮了她的身体。
赫舍里走的突然,留给我的是震撼,是我几乎不能承受的悲恸。而看着莹琇,这个像玫瑰花儿一样的女子一天一天的枯萎,那是折磨。
康熙二十里俺也会争取早点让老康出来的,夫妻团聚嘛~~~
这个番外写完,让我有点想再开一个老康和莹琇的坑了……
17
17、第十六章 夜奔 ...
到了冬至,祭天酬神之类的事儿莹琇是上一世就熟知了的,一应行头、穿戴也都是现成备好的。只不过上一世也不觉得,这一世大约是怀了身子的缘故,越发觉得身上披挂重。才在交泰殿升了座,就恨不能把那三串朝珠扯下来,然后平日就觉得冗长的仪式就显得更加的繁复。莹琇因着有了身子,早就和乾隆告了假,只在交泰殿受了内外命妇的礼,主持了坤宁宫酬神,其他的就不去了。所以,比乾隆倒是还要轻松不少的。
早早的完了事,一个人斜倚暖阁里的炕上扎荷包。心里盼着自己的侄儿穆林阿那儿能早点传来信儿,看看那个还珠格格有什么动静。一时拈着针又想,也未必今天就能看出来的,毕竟今儿是全套的仪仗,应该还是拘着她的,不会有什么动作。
直到晚上了,容嬷嬷方才神神秘秘的过来:“娘娘,侄儿少爷传过来话儿了。”
莹琇拈着针的手顿了一下,“说吧。”
“那个还珠格格还真是……在车里都不安生,一个劲儿的掀轿帘儿,听说,那半个身子都探出来了!”
莹琇手上的针也不停,随口问道:“半个身子?这是那家儿的规矩?”别说是这天家了,就是一般的闺秀,也断不会大庭广众的从轿子里探出半个身子啊。
容嬷嬷忙陪笑:“可不是呢,侄儿少爷说的还要可笑的事儿呢,说是远远儿还有一个年轻姑娘跟了还珠格格的车舆跑了一阵儿,嘴里还恍惚喊些什么……”
“年轻姑娘……”莹琇伸手,示意容嬷嬷替自己解下抹额,“那姑娘喊了什么了?”
“侄儿少爷说他离得稍有点远,没听真切,似乎是什么‘荷花’、‘朝阳’……之类的诗。”
莹琇默默的念着“荷花”、“朝阳”、“诗”……
“那姑娘呢?”
“说是被福大爷带回府了。”
傅大爷?莹琇听岔了,沉吟了一下,难道被傅恒带走了?傅恒不是老六么……再者说,这年轻姑娘再怎么说也是冲撞御驾的,至少也要交顺天府尹问案的,傅恒是领侍卫内大臣,不应该敢自作主张的带人走啊,还是带回自己府中!这不像傅恒能做出的事儿啊。“哪个傅大爷?”
“娘娘,是福大爷,您忘了,延禧宫那位她表姐的儿子,御前侍卫福尔康。”
令妃家的亲戚?莹琇啪的一声拍了下自己跟前的炕桌:“胡闹!打从世祖爷的时候起御前侍卫就是从满洲上三旗的勋贵子弟里挑,这是祖制!令妃一个汉旗的包衣出身,她那个一表三千里的外甥怎么能进的御前侍卫?还擅自作主,带走了那个冲撞御驾的,一个奴才秧子,将咱们满洲上三旗置于何地?”
“哎哟,我的娘娘!这事儿……还不是那位吹的枕头风么?万岁爷看重五阿哥,她不也送了福尔泰去给五阿哥当伴读?……”
好一个万岁爷看重的五阿哥!莹琇冷冷一笑,既是“看重”,伴读还选了个包衣奴才!想想乾隆的伴读钮钴禄氏讷亲,镶黄旗,开国功臣额亦都之后,遏必隆的亲孙子;胤禛的伴读康熙和她当年亲自选了又选的富察氏李荣保,也是镶黄旗,米思瀚的小儿子,后来和胤禛结了亲家的!这五阿哥的伴读,可真是选的……别出心裁了……
“娘娘……娘娘……”
“哦,没事,想点旁的事,入了神。罢了,你下去吧。”
容嬷嬷下去,莹琇重新拿起了针线,心里有事,有一针没一针的扎着荷包。直到乾隆一挑帘子进来,叹道:“雅静!”才醒过了神儿,忙把针往荷包上一别,直起身子,“皇上。我这儿的人真是越来越不会伺候了,您来了都不知道吱个声儿。”
乾隆并不叫她起身,只将她按在炕上道:“是朕没让他们报,这一报你又要换衣裳起来接驾,大冷的天儿,脱脱穿穿的再坐下病,越发的不值当了,没得麻烦。”问了莹琇的脉象,用了些什么,接着又说起了冬至第二天要在长春宫小戏台演戏。
“忙了一年,也松泛松泛,玉姮身子还好?能去么?”
“既然都去,我若不去倒不好了。横竖大白日价,闲着也是闲着,又是在暖阁里隔了玻璃看,也不冷。”
“可不是呢,朕在看戏这上头也平常,不过到底是冬至,老佛爷不在,也不能扫了底下人的兴不是。”说着又拿起了莹琇新扎的一只掐金线的卧龙荷包翻来覆去的看看:“人说她们汉女的手艺好,朕怎么觉得还是皇后的技艺精呢?”
“皇上就笑话我吧!多久没动针线了,都忘得差不多了呢,就这么个荷包,也是拆了扎,扎了拆的。”
“朕看着倒好。”
第 15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