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5 章
皇宋 作者:巨人肩膀上的木木
第 5 章
更重要的是,宋庠从乡试到会试,乃至于殿试都获得第一,是宋朝科举上第三个大三元。
而宋庠初名并非叫宋庠,而是叫宋郊。不过有御史言其姓符国号,名应郊天,郊和交同音,合一起就是‘宋交’,含有宋朝要交替的意思。宋仁宗命其改名,宋郊因而改名宋庠,更字公序。
因为这些事情,宋庠虽然是新科状元,但在宫中也有相当名声。
杨淑妃也满意的点头说道:“宋庠好啊!有才学!如此就劳烦太后了!”
宋仁宗也高兴的点头说道:“宋庠这人啊!朕见过,的确是有才学,阿攘跟了他,肯定可以学到不少学问的!”
赵禳想了想,对这个人没有记忆。不过他很奇怪,刘娥这是干什么了呢?突然间对自己这么好的?给自己找老师?
事实上对于找个老师来赵禳也没有恶感,他整天在宫中装小孩子,又不能够做出格的事情。哪怕是跑步,也吓的拿下小宦官和小宫娥提心吊胆,哭丧着脸的劝着赵禳。
别看杨淑妃为人慈祥,但如果自己的宝贝心肝赵禳叩破了个皮,她都会狠下心肠狠狠责打伺候赵禳的人。倒不是杨淑妃黑心,而是这个时代的观念是这样,没有人权可言。赵禳可不想因为自己跑个步,来了个摔倒,就让身边人被责骂。
能够到外面见识一番,赵禳感觉很好。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赵禳第一位师傅就确定下来了。不过赵禳一直都很是疑惑刘娥的用心。
事实上这个问题,不仅仅赵禳疑惑,刘娥的身边心腹太监小罗子也奇怪,在扶刘娥回去的时候,见左右没有其他人,忍不住问道:“大娘娘,你这是为什么对那兔崽子那么好啊?那兔崽子每次对大娘娘你都多有不敬,而且在官家面前说了大娘娘你好几次是非呢!”
刘娥雍容华贵的抬了抬手,伸出素白的手指,点了点小罗子的脑袋。“你啊你!凡事要多想想才行!”
小罗子恭维道:“有大娘娘在,小罗子只需要听大娘娘的吩咐就是了!”
虽然明知道是恭维,但刘娥还是很高兴,轻笑一声。“阿攘那孩子也不知道怎么的,对本宫总是不咸不淡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个最贱的奴婢说了一些不该说的事情!让阿攘听到了!”
小罗子立刻拍胸口说道:“大娘娘放心,这事情小罗子回去就让人去查!”
刘娥摇了摇头,道:“这事儿不好查,不过查查也好。”
顿了顿,刘娥把话转回原来的话题上。“阿攘到底是遗腹子,再加上不过是一岁半,对他不好太过苛刻。别看朝廷里头那些大夫对本宫毕恭毕敬着,在外面也不知道多少人想着参倒本宫,那闭门不见客的言文。虽然很悲催,但还是不得不努力学习,要不然杨淑妃都会硬下心肠惩罚赵禳。
第7章宗社党
不过也并非只有不好的存在。到了宗学那里,赵禳反倒认识了不少宗室子弟,和他们结识为朋友,活动的空间也从皇宫扩大到汴梁城内。
只是赵禳想出城可就不容易了,至于原因便是来自于赵禳这躯体的爷爷——宋太宗。宋太宗因为得位不正,虽然史书上对此有不少争议,到底是不是篡位都很难说,但至少在赵禳看来,他这个爷爷十之采是拿得出手的,要不然宋仁宗也不会这样做。
其弟赵宗旦机灵早慧,七岁就被选为宋仁宗的伴读。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但为人处世都很老练,还是天子近臣,圣眷可想而知了。唯一让赵禳有些不太感冒的就是,赵宗旦做事实在太过一板一眼了,就连走过的路,几乎都用尺子量过一般,每一步跨过的长度都几乎一致的。
赵宗悌虽然年纪不大,但行事带着侠气,疏财仗义,平日有事没事都喜欢带着一把佩剑逛街。当然了,赵宗悌不可能真的带着利剑,那佩剑不仅仅没有开锋,而且还是用于装饰用的,和真正的军中长刀碰击,恐怕两下便折断。要不然刘娥早就不肯过赵宗悌了,你带着一把利剑到处走,算什么啊?想招纳亡命之徒造反不成?
除了这些家世显赫的,也有出身比较落魄的人物。其中赵禳唯一看得起的便只有赵嬴武。据说赵嬴武是私生子出身,如果不是老爹没有儿子,还不会相认。再加上父辈属于旁支,连父辈连个寄禄官都没有得到。这寄禄官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得出了,只是一个干拿钱,不干事的官职。
这样一个职位都没有得到,可想而知赵嬴武一家混的多么落魄了。不过赵嬴武这个人大概从小就过的苦,为人坚毅善隐忍,最重要的是赵禳发现赵嬴武似乎会气功。
毫无疑问,看着金庸、古龙小说成长的赵禳自小就有一个武侠情结。在赵禳纠缠下,赵嬴武不得不把自己的师傅捅了出来。一个居住在大相国寺的酒肉和尚。俗家名字赵禳就不知道了,法号三戒。
一边跟着宋庠学习,一边跟着三戒和尚练武,日子过的很充实。在这期间,刘娥似乎想当皇帝,不断和大臣争权夺利,双方闹的不可开交,自然没有空理会赵禳了。
在宽松的环境下,加上不能够出城,赵禳开始了他的纨绔生涯。赵禳五岁开始,在汴梁城的勋贵居住的朱雀大街和太学横街一带,都是赵禳初期的战场。
一帮无所事事的宗室子弟,在赵禳的带领下和勋贵孩子开打。有的时候赵禳还和其他宗室子弟开打,别看赵禳是当今圣上的弟弟,不买账的人可不少。这大概是无欲则刚,要钱,他们家已经足够了,要权,宋仁宗都给不了,赵禳就更加不用说了。
倒是把宋庠气的经常吹胡子瞪眼睛,教导到赵禳六岁实在扛不住了,出外当官了。
一晃眼,便到了明道元年,也就是宋仁宗登基的第十一个年头。赵禳今年已经十一岁了,虚岁十三岁。在当时看来,已经算是差不多成年了。特别是赵禳经常练武打熬骨子,显得体格魁梧,身高足有五尺八寸(约莫一米八),在同龄孩子里显得是那么的鹤立鸡群。
今天在宗学那里,赵禳兴致一来,召集一帮刚刚打败了勋贵子弟的宗室人来。因为赵禳身份高贵,再加上手段了得,目前手底下已经有二三十号宗室子弟依附其中,几乎四分之一的宗室子弟都是赵禳的小弟。
赵禳小大人一般跳上一块刻着‘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励志石上。幸亏一帮老夫子都不在,要不然哪怕赵禳已经被封的会稽郡王,都少不得一顿怒斥。
一帮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孩子王见赵禳那么嚣张,反而一个个深受刺激,高呼道:“大哥威武!”
“小王爷厉害!”
第 5 章
恋耽美
第 5 章
更重要的是,宋庠从乡试到会试,乃至于殿试都获得第一,是宋朝科举上第三个大三元。
而宋庠初名并非叫宋庠,而是叫宋郊。不过有御史言其姓符国号,名应郊天,郊和交同音,合一起就是‘宋交’,含有宋朝要交替的意思。宋仁宗命其改名,宋郊因而改名宋庠,更字公序。
因为这些事情,宋庠虽然是新科状元,但在宫中也有相当名声。
杨淑妃也满意的点头说道:“宋庠好啊!有才学!如此就劳烦太后了!”
宋仁宗也高兴的点头说道:“宋庠这人啊!朕见过,的确是有才学,阿攘跟了他,肯定可以学到不少学问的!”
赵禳想了想,对这个人没有记忆。不过他很奇怪,刘娥这是干什么了呢?突然间对自己这么好的?给自己找老师?
事实上对于找个老师来赵禳也没有恶感,他整天在宫中装小孩子,又不能够做出格的事情。哪怕是跑步,也吓的拿下小宦官和小宫娥提心吊胆,哭丧着脸的劝着赵禳。
别看杨淑妃为人慈祥,但如果自己的宝贝心肝赵禳叩破了个皮,她都会狠下心肠狠狠责打伺候赵禳的人。倒不是杨淑妃黑心,而是这个时代的观念是这样,没有人权可言。赵禳可不想因为自己跑个步,来了个摔倒,就让身边人被责骂。
能够到外面见识一番,赵禳感觉很好。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赵禳第一位师傅就确定下来了。不过赵禳一直都很是疑惑刘娥的用心。
事实上这个问题,不仅仅赵禳疑惑,刘娥的身边心腹太监小罗子也奇怪,在扶刘娥回去的时候,见左右没有其他人,忍不住问道:“大娘娘,你这是为什么对那兔崽子那么好啊?那兔崽子每次对大娘娘你都多有不敬,而且在官家面前说了大娘娘你好几次是非呢!”
刘娥雍容华贵的抬了抬手,伸出素白的手指,点了点小罗子的脑袋。“你啊你!凡事要多想想才行!”
小罗子恭维道:“有大娘娘在,小罗子只需要听大娘娘的吩咐就是了!”
虽然明知道是恭维,但刘娥还是很高兴,轻笑一声。“阿攘那孩子也不知道怎么的,对本宫总是不咸不淡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个最贱的奴婢说了一些不该说的事情!让阿攘听到了!”
小罗子立刻拍胸口说道:“大娘娘放心,这事情小罗子回去就让人去查!”
刘娥摇了摇头,道:“这事儿不好查,不过查查也好。”
顿了顿,刘娥把话转回原来的话题上。“阿攘到底是遗腹子,再加上不过是一岁半,对他不好太过苛刻。别看朝廷里头那些大夫对本宫毕恭毕敬着,在外面也不知道多少人想着参倒本宫,那闭门不见客的言文。虽然很悲催,但还是不得不努力学习,要不然杨淑妃都会硬下心肠惩罚赵禳。
第7章宗社党
不过也并非只有不好的存在。到了宗学那里,赵禳反倒认识了不少宗室子弟,和他们结识为朋友,活动的空间也从皇宫扩大到汴梁城内。
只是赵禳想出城可就不容易了,至于原因便是来自于赵禳这躯体的爷爷——宋太宗。宋太宗因为得位不正,虽然史书上对此有不少争议,到底是不是篡位都很难说,但至少在赵禳看来,他这个爷爷十之采是拿得出手的,要不然宋仁宗也不会这样做。
其弟赵宗旦机灵早慧,七岁就被选为宋仁宗的伴读。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但为人处世都很老练,还是天子近臣,圣眷可想而知了。唯一让赵禳有些不太感冒的就是,赵宗旦做事实在太过一板一眼了,就连走过的路,几乎都用尺子量过一般,每一步跨过的长度都几乎一致的。
赵宗悌虽然年纪不大,但行事带着侠气,疏财仗义,平日有事没事都喜欢带着一把佩剑逛街。当然了,赵宗悌不可能真的带着利剑,那佩剑不仅仅没有开锋,而且还是用于装饰用的,和真正的军中长刀碰击,恐怕两下便折断。要不然刘娥早就不肯过赵宗悌了,你带着一把利剑到处走,算什么啊?想招纳亡命之徒造反不成?
除了这些家世显赫的,也有出身比较落魄的人物。其中赵禳唯一看得起的便只有赵嬴武。据说赵嬴武是私生子出身,如果不是老爹没有儿子,还不会相认。再加上父辈属于旁支,连父辈连个寄禄官都没有得到。这寄禄官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得出了,只是一个干拿钱,不干事的官职。
这样一个职位都没有得到,可想而知赵嬴武一家混的多么落魄了。不过赵嬴武这个人大概从小就过的苦,为人坚毅善隐忍,最重要的是赵禳发现赵嬴武似乎会气功。
毫无疑问,看着金庸、古龙小说成长的赵禳自小就有一个武侠情结。在赵禳纠缠下,赵嬴武不得不把自己的师傅捅了出来。一个居住在大相国寺的酒肉和尚。俗家名字赵禳就不知道了,法号三戒。
一边跟着宋庠学习,一边跟着三戒和尚练武,日子过的很充实。在这期间,刘娥似乎想当皇帝,不断和大臣争权夺利,双方闹的不可开交,自然没有空理会赵禳了。
在宽松的环境下,加上不能够出城,赵禳开始了他的纨绔生涯。赵禳五岁开始,在汴梁城的勋贵居住的朱雀大街和太学横街一带,都是赵禳初期的战场。
一帮无所事事的宗室子弟,在赵禳的带领下和勋贵孩子开打。有的时候赵禳还和其他宗室子弟开打,别看赵禳是当今圣上的弟弟,不买账的人可不少。这大概是无欲则刚,要钱,他们家已经足够了,要权,宋仁宗都给不了,赵禳就更加不用说了。
倒是把宋庠气的经常吹胡子瞪眼睛,教导到赵禳六岁实在扛不住了,出外当官了。
一晃眼,便到了明道元年,也就是宋仁宗登基的第十一个年头。赵禳今年已经十一岁了,虚岁十三岁。在当时看来,已经算是差不多成年了。特别是赵禳经常练武打熬骨子,显得体格魁梧,身高足有五尺八寸(约莫一米八),在同龄孩子里显得是那么的鹤立鸡群。
今天在宗学那里,赵禳兴致一来,召集一帮刚刚打败了勋贵子弟的宗室人来。因为赵禳身份高贵,再加上手段了得,目前手底下已经有二三十号宗室子弟依附其中,几乎四分之一的宗室子弟都是赵禳的小弟。
赵禳小大人一般跳上一块刻着‘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励志石上。幸亏一帮老夫子都不在,要不然哪怕赵禳已经被封的会稽郡王,都少不得一顿怒斥。
一帮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孩子王见赵禳那么嚣张,反而一个个深受刺激,高呼道:“大哥威武!”
“小王爷厉害!”
第 5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