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孩子 作者:吴老娘

    第 6 章

    “可惜,此子为何是陶谦之子?”曹老大也是在暗叹一句,又喝道:“七步成诗,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应尽力而为,请明公命题。”陶应又一次硬着头皮答应,心中却紧张得几乎崩溃——那个消息,为什么还没送到曹营?!

    曹老大向包围陶应的曹军四将一挥手,典韦和曹洪四将会意,立即挺剑一起指住陶应,随时准备动手斩断陶应四肢。曹老大又喝道:“以当今之世为题,作!”

    “当今之世?三国乱世!”陶应也是福至心灵,脱口吟道: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呛啷一声,曹老大手中宝剑落地,一双鹰眼之中,尽是震惊神色,两旁文武官员也是个个瞠目结舌,简直不敢相信世上竟然还能有这样的大才,能够在眨眼之间作出如此贴切的佳作,竟然还顺便捧了曹老大发起十武双全又擅长笼络人心,若让其在徐州立稳脚步,主公再想夺取徐州,势必要付出更大代价。陶氏父子却不同,陶谦年老多病,陶谦长子陶商懦弱无能,次子陶应只会诗词歌赋,空有匹夫之勇,毫无心机谋略,都远比刘备容易对付。”

    “郭嘉先生,我看那个陶应小儿很有胆色啊,也很有才华,你为什么说他空有匹夫之勇,毫无心机谋略?”曹老大爱将曹洪好奇问道。

    “一个有心机的人,怎么可能亲自到我军大营送信?”郭嘉微笑说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陶应小儿身为陶谦次子,却逞匹夫之勇,单身匹马到我军大营送信,丝毫不考虑此举后果,不是有勇无谋是什么?”

    曹洪恍然大悟,心说对啊,陶谦老儿先前派的几个求和使者都被主公斩了,陶应小儿还敢前来送信,不是犯傻是什么?除非他陶应小儿能未卜先知,知道他把书信送进我军大营,吕布小儿攻打兖州的消息也恰好送进我军大营!

    “陶应小儿的匹夫之勇,我军也可以利用一下。”曹老大忽然停下脚步,转向郭嘉狞笑说道:“奉孝,把那道箭书收好,一会释放陶应小儿的时候,把那道箭书交给他,让陶谦老儿和刘备小儿狗咬狗去!”

    郭嘉歼笑点头,心领神会——陶应是个有勇无谋的傻小子,陶谦老东西可是一条货真价实的老狐狸,看到那道箭书,还能不疑心刘备。末了,郭嘉又建议道:“主公,郭嘉认为,直接放了陶应小儿未免可惜,嘉有一计,可使陶应小儿在徐州城中声望如曰中天,让刘备小儿在徐州城中无地自容,甚至无颜留在徐州,与陶谦老儿分道扬镳。”

    “奉孝有何妙计?快快说来。”曹老大喜道:“陶应小儿在徐州声望越高,吾下次再来攻取徐州就越容易!”

    ……………………

    又过了片刻,已经平静了一段时间的曹军大营忽然搔动了起来,曹军各部各曲倾巢而出,在大营门外列起大队,曹老大亲自上马带队,率领数万曹军向着徐州北门涌来,还有咱们可怜的陶副主任,也被曹军将士拖了出来,反捆了双臂,押着随曹军南下。

    曹军忽然倾巢出动,徐州守军方面自然不敢怠慢,曹豹、曹宏和陶基等徐州将领率领的徐州军队自然是尽数上城,做好守城准备,入城不到半天的刘备队伍也迅速登上了城墙,加入守城队伍,还有大量的徐州百姓,也自发的赶到城墙内部,担石挑木为守军运送守城武器,帮助军队守城。

    第 6 章

    恋耽美

章节目录


三国好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吴老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吴老娘并收藏三国好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