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子通体银色隐有花纹,簪子头是一株小小的兰花,经典雅致。
    簪子颇有分量,沉甸甸的。
    这银楼子里变卖首饰,刨出去银子本身的价格,那手工可是要翻倍的涨。
    好看,雅致。这花了不少银钱吧。
    赵向北宠溺的摇摇头。
    只要你喜欢,这单子就有它的价值。
    唐晓福爱惜的摸着这个簪子,越看越是喜欢,纯手工打造,带着别样的味道,他不不急在拽下头上的木簪子,将头发盘起。
    笑盈盈的看向赵向北:好看吗?
    赵向北抓住唐晓福的手指攥在掌心,乌黑黑的眼睛,一瞬不瞬地看着唐晓福,隐约有火焰流转。
    我的小福,带什么都好看。
    唐晓福脸颊爆红,羞恼地瞪了一眼赵向北。
    那张精致的小脸在烛火的映衬之下,眼波流转,美不胜收,
    赵向北声音哑了几分,将唐晓福捞在怀中。
    小福,你快点好吧,我想你了。
    这段时间老在外边干活来,人皮肤黑了不少,但却格外的硬朗刚毅。
    美色在前,哪里有无动于衷的道理。
    唐晓福点脚,贴上那人的唇。
    赵向北单手扣住唐晓福脖颈,吻的更深了。
    唐晓福在现代阅片无数,是个见过猪跑的,但是却没过没吃过猪肉。
    这会儿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有些期待。
    第2天一大早,唐晓福又起晚了,
    看到房间角落晾晒的大几号的亵裤,唐晓福脸颊爆红。
    糙汉子自己的衣服,怎么不晾晒倒外面去。
    赵向北早就出门干活去了,越看那角落里晾晒的东西,他越不好意思。
    连忙闪身进了空间,将蔬菜收了一轮之后,重新种上玉米。
    再点进。那淡水养殖区忽然蹦出个对话框。
    【不好了,您的鲤鱼吃掉了虾苗。】
    【叮咚!提示虾苗已经被吃光,请注意分区养殖哦。】
    唐晓福有些傻眼,打开对话框,这才看到之前他买的100位虾苗,这会儿已经被草鱼和鲤鱼吃了个干干净净。
    原本50为草鱼,50为尾鲫鱼,也死了大半。
    如今剩下十几条,长的胖乎乎在水中游来游去,倒是自在。
    原来渔场这边的鱼苗,不是每一个都能长成啊,
    难怪那么便宜,这么算下来那500个金币一点也不便宜。
    第64章 亲事
    唐晓福想到空间提示框上的鱼类养殖池的隔断,尝试点开商城,果然在最后一栏,看到用品下面就有隔断。
    每一百金币一米。
    算了算鱼池大小,唐晓福买了两块隔断,在鱼池一角隔出了一个平方米的小空间,又买了五十尾虾苗丢了进去。
    这鱼虾的饲料在空间之内就可以直接买,几十个金币上百斤倒是便宜的很。
    惦记已经成熟的大鲤鱼收获。
    把鱼唐晓福拎在手中,一尺长足有六七斤,十分活泼。
    水煮鱼,糖醋鲤鱼,越想唐晓福口水越流。
    看来今天得想个办法把鱼弄出来,要不然这么好的肉吃不到嘴里那才遗憾呢。
    照例从畜牧栏那边捡了些鸡蛋鸭蛋,看着成熟多多的母鸡,最近日子太艰苦,他都馋肉了。
    唐晓福想了想心里面有了个主意。
    古代农户家养鸡,多数都是散养唐家的位置靠后边,后门一打开,把这些鸡放在半山腰上吃虫子刨土,傍晚的时候,找人再赶回来就可以了。
    所以时常就有,人家丢了几袋去山上寻找的,有的能找到,有的找不到就变成了野鸡。
    那么自己家放出来的几乎然多了,几一直好像也不打紧的吧。
    唐晓福闪身出了空间来到后院,从鸡棚子里边假装取几个鸡蛋,然后从空间中放出一只肥嘟嘟的母鸡,惊喜的喊道: 姆么,姆么你快来看,这里多了只鸡,是不是从山上跑下的野鸡,被咱家大公鸡拐带回来的。
    李氏这会儿正做好了粗粮糊糊,一听自家福哥这么一喊,瞬间眼睛贼亮贼亮。
    跑到鸡棚旁边,接过唐晓福手上拎的大肥鸡,扯开翅膀细看翎羽。
    哎呦,这鸡看着翎羽就不是村里面人家的鸡,还真是是野鸡。
    唐晓福搓搓手,满脸讨好的看着李氏。
    姆么,咱们都好久没有吃鸡肉了,不如将这只鸡宰了炖上一大锅,大家解解馋怎么样。
    李氏紧紧抱着母鸡,仿佛抱着自家亲儿子一般。
    多大的人了,还想着吃鸡,这母鸡留着下蛋多好。
    说着李氏就抱着目的去前院,用剪子修剪了一下翎羽。
    再小心翼翼将母鸡塞回到鸡笼当中,甚至还大方的喂了一把糟糠。
    乖乖吃食,以后就住在我家了,安安心心的下蛋。
    啊?
    唐晓福有些傻眼,他费尽心机拿出来的鸡,竟然吃不到嘴里。
    看了看捧在自己手里的五六个鸡蛋,有些可怜巴巴的看着李氏:姆么,这鸡肉不能吃,鸡蛋总该吃几个吧。
    李氏接过那鸡蛋细细的数了数。
    这些日子那些鸡下蛋勤快了。前些日子我在后院墙边种了把小白菜,再过几日就冒头了,你掐点混着糟糠给这些母鸡加加餐,犒劳犒劳它们。
    好。姆么,那炒一盘子鸡蛋吃呗。
    唐晓福搓着手手看着李氏。
    李氏无奈的叹口气,伸出手指戳了戳唐晓福的额头。
    好好好!给你炒上一大盘子,解解馋成不?
    唐晓福嘿嘿嘿,龇起一口大白牙,殷勤地跟在李氏身后。
    姆么最好了,我来给姆妈打下手天才火。
    两人手脚都快一会儿就在灶间做好了早饭,
    唐老爷子带着家中的男子们回来,看到桌上今儿竟然有一盘子黄橙橙的炒鸡蛋,也有些诧异的看着李氏。
    呦吼,今是什么日子,竟然有炒鸡蛋。
    李氏把家中多了只鸡的事儿,跟家里人说了说,唐老爷子也是面带笑意,这天上飞来的大肥鸡,谁不高兴。
    到嘴的肉飞了,唐晓福只能可怜满脸尬笑,
    心里想着要不要拿上山,他自己偷偷的把鸡烤了吃。
    想想空间那些日趋增多的鸡鸭们,唐晓福留下两条宽面条里。
    啥时候能光明正大吃到肉啊!
    王仪这会儿上了桌,看到那盘子炒鸡蛋也是咽了咽口水。
    手上夹菜的动作,那是又快又狠。
    这些日子唐家一直都不吃粗粮糊糊,不时配上几个地瓜,许久没有见油腥的东西了。
    眼看着老大夫郎筷子伸出去后,那一大盘子炒鸡蛋平了一小块儿。
    唐晓福连忙加入抢菜的行列,给自己的家姆么和爹爹夹了菜之后,就埋头苦吃。
    上午的时候干完活。
    去到村头那处老房子中找团哥儿,午后的时候上山采野菜。
    团哥儿如今穿着破旧发白的衣裳,但是人却打理得十分干净,头发梳的整整齐齐。
    竟然是个美人坯子,大眼生生鹅蛋儿脸,长得颇为俊俏。
    唐晓福心中暗叹,自家二哥竟然这般有艳福。
    他邀请团哥儿下午一起去山上茶采野菜,对方了然的笑了笑,也没拒绝,爽利的答应了。
    所以说自古婆媳关系难处,但是李氏性子虽然泼辣,却是个难得的宽厚人,
    只看王仪在唐家能够那般任性。就可见一般,
    一路上唐晓福都怕李氏故意为难团哥儿,不想两人相处的颇好。
    两人都提着篮子,但是脚程却快,不一会儿,就将唐晓福远远甩在身后。
    这俩一老一少一路上聊着里野菜怎么吃,什么季节吃最好,倒是相谈甚欢。
    唐晓福苦哈哈的在后面,紧赶慢赶追,累得满头是汗。
    奈何原主身子不好,常年没有下地劳作,脚板子和双腿确实不如人家好使。
    团哥儿自幼一个人讨生活,各项技能都精通,对着山上的东西也熟悉的不得了,一行人七扭八拐,竟然真的踩到了不少野菜,
    在团哥儿的指点之下,李氏意外挖了一些草药。
    虽说不像人参那般值钱,但是处理干净之后卖到县城的药铺里面,也能换个百十文钱。
    这下可把李氏乐坏了,看向团哥儿眼中就带了些满意。
    是个吃苦耐劳,性子贤惠的。
    更难得的是作为一个小哥儿了,但是有主意,跟他家那个憨货老二,倒是良配。
    团哥儿自然知道李氏的来意,脸颊红红,但却依旧大胆的说道:唐二哥老实本分,是个能干的人。我知道自个儿出身不好,但是您放心,周家那边不会再扰了,您这边的安宁。日后我,我定当和唐二哥一起孝敬您二老。
    尽管人性子爽利,但到底是个未婚的小哥儿,说出这话也不好意思的,羞红了脸,
    不管在啥时候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如果不是团哥儿家情况特殊,又怎么能轮到他一个小哥儿,亲自争取自己的亲事呢。
    前些日子,唐老二说了意中人以后,李氏就专门找人在村庄打听了一下团哥儿,再加上今天一路上的了解,李氏对团哥儿,倒是满意了起来。
    笑眯眯地摸出几块饴糖塞在团哥儿手中,拍了拍他的手背。
    我听说你前些日子认了吴嬷嬷做干亲,有个人能为你出出主意也好。他现在就是你的长辈,等过几日我同吴老么么聊聊你们的事情。
    这看来就是给了准话,团哥儿脸上惊喜之色一闪而逝,连忙朝着李氏福了福礼,干起活来更加勤快了。
    果不其然,第2天的时候,就拿上三五个糖瓜,到吴老么么家院子里面聊起了亲事,
    唐家虽说在村中不是什么富贵人家,
    但是家里面出了秀才,家境殷实,自然不少个趋之若鹜的。
    吴老么么也是真心疼爱团哥儿,这才与他结了干亲,对他的亲事,自然也是倍加注意,
    唐家是个宽厚的人,李氏欣赏团哥的性子。
    双方一商定就按照村里常规先订婚,再下聘,纳吉等诸事,将婚期定在冬季。
    唐老二这憨货,知道这件事后乐得眉开眼笑。
    周寡妇倒是不甘愿,团哥儿就这么嫁出去。
    几次上唐家吵闹,狮子大开口的想要彩礼。
    唐老汉是个做事规矩,板正的人,既然是正正经经给家中儿郎娶亲,自然也不会因为团哥儿家中无人,而委屈了他。
    李氏跟吴老么么商量好的彩礼,自然是放在团哥儿自己手中。怎么会轮不到周寡妇沾染半分的。
    一直只见唐老二跟团哥儿订婚的消息,在村中传的沸沸扬扬,
    有恭喜的,也有笑唐老二傻的,但是看到团哥儿收拾得干干净净,那张精致好看的小脸,不少爷们暗叹可惜,
    又羡慕起了唐老二。
    日子这么平平顺顺的过去了,空间中那个神奇的蓝色种子终于成熟。
    唐晓福收获之后得到了一个冰蓝色的镯子。
    作用就是有三次机会,可以在任意地方造出水源。
    而且冬暖夏凉,带着镯子十分舒适。
    空间中出品的物件都是宿主绑定的,除非他更改信息主动送给他人,否则这物件带在手上,也是绝不可能丢失的。
    对于这晶莹剔透宛如水晶般的蓝色镯子,唐晓福是喜欢的不得了。
    戴在手腕之上,将之前那有防护作用的手串转送给了赵向北。
    这手串还剩两次保护作用,三次放毒,赵向北时常上山打猎,总会途遇猛兽,这功效对他来说更有作用。
    夏季的干旱加蝗虫,秋天几乎颗粒无收,村里人的日子过得也渐渐紧巴巴。
    从前几日开始,村中竟然出了小偷,不少人家冻在屋外的年货都被人偷了去。
    一时村里边鸡飞狗跳,大家彼此怀疑。
    第65章 日子难
    自从前几日村里面有人家丢了鸡之后,李氏就再也不敢将自家鸡的往外面放了,都养后院里边。
    有那些个年龄大的母鸡不下蛋了,就被他杀了冻好,等到日后婚宴的时候用。
    唐晓福跟在李氏身边,有些八卦地说:姆么,你听说了嘛?村里边那个小偷抓住了。
    张二赖子?李氏想了想之后,有些不确定的摇摇头:我看那小子没那胆儿。不过现在村里也不太平了,你白日里出门也要注意,不要往人迹罕至的地方去。
    唐晓福点点头:晓得了。不过前儿听说章家又来史家那边闹了,要那彩礼钱,史么么不给,章家把他们家的粮食都拉走了。
    李氏双手利落的按着面盆,不一会儿,一个面团稳定成型。
    那家人简直是没皮没脸,要了章家那么多的银子,颜哥儿如今嫁给城里员外了,却不把钱还给人家,呸!什么玩意儿。
    颜哥儿,秋那会儿,还回来一次,入冬就没新儿了。
    唐晓福跟李氏的动作,饼子里面放上一点点糖馅,上面再用朱砂点三个红点。
    这就是本地婚宴习俗当中的喜饼,只不过这会儿年景困难,都是用粗粮做的。
    史家一家子都是懒货,如今被那章家硬生生的抢走了好几百斤粮食,这下可真是要喝西北风了。
    李氏撇撇嘴吐槽,但是却不影响手里边的活。
    李氏长所有做好的饼子,放在特质的泥炉子,呈圆柱形,中间引柴火,将饼子吊在泥炉子四周中烤制。
    唐晓福叹了口气,这一次整个北方遭灾,朝廷下发赈灾的粮食,但是分到农户手中,也不过九牛一毛,根本不当什么。
    本来和气的乡亲们,如今都变得尖酸刻薄了起来,都是饿肚子闹的。
    这些日子尽管他空间中有粮食,没找到渠道送出去,但唐晓福却心中有愧,总是趁机一会,就没日没夜的在空间中种田,
    如今存下的米面也是个不少的数字了,只是苦无机会真正拿出来。
    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唐老二一身的雪,进到屋里边。
    屋里唐晓福和李氏正忙着做喜饼,见到陶乐儿进来。
    李氏连忙拿着小扫帚,拍打着他身上残余的积雪。
    那料子可给团哥儿送去了?前田家村来送消息,说要盘炕,你们那边活计能排得开吗?
    唐老二拍完了身上的积雪,这才抬起冻的,有些通红的脸,咧嘴傻笑。
    送去了。姆么,你放心吧。村里这边还剩陈叔一家就完事儿了,大概后个中午就能去田家村盘炕了
    好,我知道了。
    李氏点点头,打趣的看着儿子。
    银簪子送去了?
    唐老二闻言不好意思地羞红的脸,傻乎乎的挠挠头。
    送去了,他特别喜欢。
    去去去,你爹他们几个要上山砍柴,或你也跟着一块去吧。
    诶!
    说完,唐老二就利落的去了西屋找唐老汉,他们准备上山的扒犁和绳子。
    农家成婚都是在自家院子办的,做饭烧热水自然需要不少的干柴。
    按大齐的规矩,婚前两人是不能见面的。
    但是团哥儿那边没什么亲戚,眼看婚期将近了,要准备的东西着实不少。
    成婚这事,自然是唐家张落的更多,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
    唐晓福把喜饼子装好,巴掌大的小饼,倒是精致可爱,数完数后说道:姆么,喜饼一共六十份,都是杂粮做的,会不会少了一些呀?
    现在这年月人都吃不上饭了,都是些上门吃喝的,真正送礼钱的不多,够用了。
    李氏扯过红线的话,用剪子绞成一节,一节将那油纸包围成十字花,打个漂亮的结儿。
    唐晓福起初不会,跟着学了两次,手脚就麻利起来,
    两人不一会就将这60包喜饼,扎好了红绳。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糙汉家有俏夫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白十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白十三并收藏糙汉家有俏夫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