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小的颗粒拿在手中成米黄色,凑近了闻,微微泛着谷物的清香。
看不出成分是什么,撒在食槽当中,小鸡小鸭们都格外的喜欢。
确定新养的小家伙们不会蹦到外边,随意霍霍自己的土地。
唐晓福抓了一把饲料,这才出了空间。
唐老大喝了药之后沉沉睡去,王姨生产之后脱力,坚持清理完身上的血迹,也睡熟了。
唐晓福简单炒了个鸡蛋,拌了个凉菜,让老两口吃一下,劝着二人休息片刻。
这大半天的功夫又是喜,又是悲,老两口到底上了些年岁。
这会儿十分疲惫,嘱咐唐晓福一定要看好唐老大,这才回到屋里休息去了。
地里边的活计耽误不得,唐老二下地浇水去了。
趁没人注意的,唐晓福将饲料切了一点喂鸡鸭的野菜,喂给后院的母鸡们。
意外的后院的母鸡们都十分喜欢,扑扇着大翅膀,咕咕的不断,着实不一会儿。就吃了大半盆。
唐晓福观察了一会儿,确定自己家宝贝的母鸡们没事,听到前院的动静,连忙提起两分精神来到前院。
赵向北手里边提着几根大骨头,两副猪肝,满头大汗的回来,古铜色的脸上也微微泛红。
这猪肝煮粥,大骨头炖汤,都是补气血的,稍晚一些,你做来给大哥吃。
唐晓福点点头,接过他手中的猪肝大骨头,去井边打了凉水镇着。
到了一大茶碗的凉开水,放在赵向北身边,又用凉水浸湿了帕子。
哎呦,这一头一脸的汗,快喝点凉开水,消消汗。
第43章 手擀面
赵向北咕咚咕咚的喝了一大碗水,随意的摸了摸下巴。
我跟村长家的大儿子,一起去了趟县城报官,府衙差役已经去田家村拿人了。
唐晓福狐疑的挑眉:铁峰哥,不是在县城当差吗?今天怎么回来了?
赵向北放下茶碗:今儿也是意外,原是他沐休在家,带着村民河边打水,双方发生冲突,如果不是碰巧大哥在那,伤的就是他,这个事儿,他当然不能轻轻放过。
唐晓福点点头:你没有跟他们去田家村吗?
赵向北尴尬的挠挠头:一屋子又是老又是小的,又是哭又是嚎的,我最是见不得这样的场面。
田老三那个好赌混人,年迈的父母苦心耕种。
家中夫郎点灯熬油做针线,赚的一点银子,都被他偷偷拿去赌博,回家竟然还打人。
如今被抓了,对那家子没准还是件好事。
这事儿虽然能这么想,但是话却不能这么说。
唐晓福语音一顿,转移话题说道:你饿了吧,我给你煮碗面吃?
赵向北点头,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想吃你上回做的凉面,酸甜爽口。
唐晓福挑挑眉,满口答应:行,再来道尖椒剔骨肉。
嗯嗯,我给你烧火揉面。
赵向北乐颠颠的跟在唐晓福身后,进了灶间。
赵向北一双粗糙的大手,摁压着盆里的面团,毫不费力的感觉。
唐晓福特意放了一点盐在里面,这个要面条吃起来更加筋道顺滑。
手脚麻利的捞出盆里的大骨头,剔一下一小盆瘦肉,放了一点点酱油和盐腌制。
又去后院小菜园掐了几根小尖椒,两根黄瓜,几根小葱。
回来的时候赵向北的面已揉好,指唐晓福挥着人将面板擦干净,铺上不面擀成面饼,切成细丝。
赵向北手起刀落刷刷刷几下细白的面条,铺满了整个案板,唐晓福忍不住深深大拇指。
刀功不错呀,你不会做饭,刀工却这般好,可是以前学过。
家里之前做手擀面的时候,唐晓福都是亲自切。
有一次发现赵向北刀功极好,切的面条。不仅细而且大小均匀。
简直喜出望外,自那以后再做面条,赵向北就变成他的劳力了。
赵向北切丝的手一顿,半响摇摇头,又点点头。
小时候家里看的人看的严,整日的下地劳作,别的什么也不会。这用刀的手艺,是在服兵役时,跟一个老兵学的。
唐晓福鼻子微酸,深深吸了一口气,握紧小拳头。
没事,以后你帮我切菜,我做好吃的给你吃。
赵向北重重地点头,眸子中都是感动。
唐晓福的脸火烧火燎的热水开,连忙将面条下锅,躲开赵向北灼热的视线。
啊!水开了,下,下面条。
在灶台边忙碌的唐晓福,并没有看到赵向北眼中一闪而逝的狡黠。
不消一盏茶的功夫,面条煮熟。
唐晓福放里面一些葱花,蒜片儿,倒入酱油和醋,最后点上点芝麻油和辣椒油。
切上一些黄瓜丝,微微一拌。
黄瓜的清香,辣椒的辛辣,刺激得人口水直流。
这会儿剔骨肉也腌制停当了,热锅凉油,剔骨肉下锅,倒入青辣椒丝。
放对蒜片,迅速翻炒,再放上一点盐,辛辣的味道瞬间盈满整个灶间。
闻到喷香的味道,赵向北肚子咕噜噜的叫了起来。
殷勤地拿着盘子,站在唐晓福身边等着乘菜。
唐晓福把肉炒尖椒盛出来,朝赵向北得意里的一摆头。
还愣着干什么,快去拿碗筷,吃饭呀。
诶!小福你也吃点吧。
赵向北憨憨地一笑,屁颠颠跟在唐晓福身后,去葡萄架下吃饭。
一筷子酸辣爽口的凉面,再配上一口辛辣的肉炒尖椒,吃的赵向北是头不抬眼不睁。
这碗面条没下去呢,忽然门口传来了唐老二的叫喊声。
哎呀,真香啊,真香啊,福哥儿,是你又做什么好吃的了吗?
唐老二这个楞头青,跑到葡萄架下,看到凉面和菜就走不动道了。
咕咚咕咚的咽口水,看着唐晓福嘿嘿傻笑。
福哥儿,肯定是你做的面条真香,二哥都肚子饿了。
唐晓福被这憨货弄的哭笑不得。
饿了还不去拿碗筷来吃,再慢一步,可就都向北被吃光了。
唐晓福又起身去后院,摘了两个水灵灵的小黄瓜。
还好他当时准备饭的时候,想到唐老二可能回来。
多准备了一些面条,两人也绰绰有余。
两个爷们儿都是大肚汉,几筷子下去,大半盆凉面被吃了个一干二净。
肉炒尖椒,连盘子上的油,都被唐老二那韩火拌面条吃了。
末了,他打了个大大的饱嗝,瘫在石凳上。
舒坦,诶?家里还有肉呢?
唐晓福泡了一大壶出茶闻言,扑哧一笑。
是向北特意买来的大骨头。我看上面的肉颇多,就剃了点下来。
这会儿大骨头早就被唐晓福,放在瓦罐之中,小火慢慢熬。
那块猪肝也用碱搓洗过一遍,正在水中泡着。
只等一会儿唐老大醒了,就熬粥给他补补气血。
唐晓福将米下锅,猪肝切成小块,放至瓦罐中。
为了去腥放了几片姜,这个才半合着盖,小火慢炖。
二哥那个憨货,被唐晓福打发回屋休息去了。
一会儿还要跟唐老汉去地里,不好好休息一下,人也受不了。
赵向北坐在唐晓福边,帮他看着瓦罐儿的炉火,不时的添减木材。
你也忙了一天,又跑了县城,也去歇歇吧。
赵向北摇摇头:这点活不算什么,我陪你。
赵向北的黑眸之中,带着融融的暖意。
唐晓福忍不住心脏砰砰跳,连忙错开眼神。
翻弄瓦罐里的,周连忙转移话题。
我准备以后每个月给姆么五百文做家用。
赵向北所谓的点点头:应当的。那路正好碰到现场一个老太爷过寿,卖了70两银子,不用省着想买什么就随意花用。
银子还是攒着吧,以备不时之需。
唐晓福有些不好意思,却又不知说些什么。
他虽然手握金手指,但是总得找个理由拿出来。
有些不好受。
第44章 相亲
一会儿,唐晓福特意煮的小米粥好了,放进点红糖,再放上两颗煮鸡蛋。
端到西屋给王仪的时候,他眼圈微微红,有些别扭地接过。
谢谢福哥儿。
唐晓福不在意的点点头,看着旁边握着小拳头,睡得香甜的小家伙。
刚生下来的人类幼崽,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
眉间一颗细小的红痣。
眉眼细细的能看出来日后也是个漂亮的小哥儿。
姆么说,羊奶一个半时辰喂一次,我这就去热羊奶,一会儿温了,你慢慢喂给他喝。碗吃完你就放在旁边的就行。
说完唐晓福起身就往外走,走到门口之时,听到身后细若蚊蝇的声音。
福哥儿,对不起。
唐晓福停了停脚步,这才离开。
这句对不起,是对以前被他冷嘲热讽的原主说的呢,还是对现在的他。
如果是对原主那么,他已经听不到了。
如果是对自己,那么他也不在意。
就这样吧,到底都是一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王仪虽然有些小心思,人也阴阳怪气的。
但到底是全心全意对唐老大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日子总要过下去,这样也挺好。
午后大家都休息够了,林时代的唐晓福,熬好了药又给唐老大喂下去。
唐晓福又往里粥里添了点灵泉水,送过去看着他吃下。
这会儿唐老大气色也红润了不少,老郎中把过脉之后,这才大笑出声。
成了!这条命算是救下来了,好好养着就行。
说完整理药箱就要离开了唐老汉和李氏,自然千恩万谢。
拎了一篮子自家的鸡蛋,让唐老二亲自驾牛车,将老郎中送回到县城当中。
晚上的时候,唐家众人吃过晚饭之后,坐在葡萄藤下歇凉。
吴么么带着一个嫩绿衣衫的小哥儿走了进来。
唐晓福连忙上茶偷偷飘,那小哥儿圆脸,嘴角带着浅浅的酒窝。倒是很甜,很可爱。
转过身,朝着盯着人家看的二哥挑挑眉,比了个大拇指。
然后那个憨货瞬间脸蛋儿通红。
不准看老实人被欺负,赵向北上前抓住唐晓福的手,将人拽在身边。
调皮
李氏发现了,瞪了他一眼。
唐晓福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站在高大的赵向北身后看热闹。
这吴么么今天带来的小哥儿,想必就是跟二哥相看的那人吧。
这村里边也没有什么高官门第的人家,两户人家互有意思,就会找个借口让孩子们见一面。
如果双方都有意,这个才能慢儿慢儿的谈亲事。
李氏笑我的满脸喜色,连忙迎上前,将人拽着坐在石凳之上。
他吴么么,你怎么来的呢?快坐坐坐。
吴么么将半篮子鸡蛋往前推了推。
哎呦,我听说你家老大伤了,特意来看看,没事了吧?
李氏抹了抹还有一些发红的眼角,朝着远方,双手合十拜了拜。
多亏佛祖保佑啊,老大没事了,再养几天,身子就大好了。
吴么么连忙拍拍胸口。
哎呦,真是老天爷保佑。你家儿郎都是有本事的,能挣钱有担当,以后你可要跟着孩子们享福了。
自家孩子被夸当母妈的,哪有不高兴的李氏用帕子捂住嘴,呵呵呵直乐看了一眼,俏生生坐在一边的吴玉兰笑道:这是兰哥儿吧,一转眼就长得这么大了,又长得这般水灵出挑了,真真是让人羡慕啊。
吴么么眼中闪过得意之色,低头饮了口茶,呵呵轻笑:比不上你家福哥儿,乖巧听话又能赚钱做出来的吃食,据说在县城里也能卖不少银子呢,可不比个男子差。
两个做姆么的商业互吹,其他人在旁边尬笑。
有外人在场,还有个云英未嫁的小哥儿,唐家的爷们们自然要避嫌。
打了个招呼,爷儿三个就拎着壶茶,上村中的大槐树下找人聊天去了。
唐晓福坐在一边,僵硬地扯着假笑。
尴尬的脚趾都已经抠出3室1厅了。
恨不得能挖个地洞钻进去,这是什么中级社恐场面。
他偷偷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吴芝兰。
刚才二哥走过之时,对方可是连眼皮都没抬,神情亦一直淡淡的。
但是当李氏提起赵家三郎要科举的事情,吴芝兰却格外的感兴趣,甚至询问了几句。
唐晓福狐疑地眨眨眼。
想想自己家二哥,刚才偷瞄两眼就脸颊绯红的模样,心咯噔了一声。
不会吧,这小哥儿难道不愿意?
唐晓福陪着聊了两句,就逃似的跑到灶间,给大哥家幼崽热羊奶去了。
他发现古今内外七大姑,八大姨的聊天内容都差不多,问了成婚,就问孩子。
问了孩子,就问学业。
赖在王仪那屋,看着小娃娃一勺一勺,羊奶喝干净。
又张着殷红的小嘴,打了个奶嗝,萌得心肝乱颤。
恨不得当场的亲亲他的小脸。
就在这时,忽然外面院子里传来一片嘈杂之声,紧接着就有一人哭嚎之声。
呜呜,丧尽天良的呀,害我儿子进了大牢。这是要逼死我们一家子啊。
我儿子上有老下有小,不过就是一点儿口角冲突,却要将人逼死,这天还有没有天理喽。
声音嘈杂刺耳,吓小娃娃瞬间就哭了起来,大颗大颗的泪水落下眼角。
王仪心疼得连忙上前,抱住自个儿小哥,声音有些不满。
这是谁家呀?来咱家门前哭丧。
唐晓福也同样皱眉,安抚王仪说道:我去看看你,好好哄哄小家伙吧。给他念叨念叨,收收惊。
这小儿被吓到,可是可大可小的。
王仪闻言也是瞬间一惊,脸,连忙抱起宝宝,轻声哄着。
唐晓福关进上房门,这才看清院子当中,来了一个头发花白得老么么,旁边跟着一个身材消瘦满脸麻木的哥儿。
李氏脸色难看,堵在这几人面前,不知在说些什么。
那老么么坐在自家院子里面拍大腿哭嚎。
看来这官爷上田家拿人,田家拿官府没办法,就找到他们家来了。
唐晓福这会儿十分生气,直接上前两步,厉声喝道。
做什么上我家门前哭嚎。我大哥那血都出了两盆子,人好悬就救不回来了。还一点口角?真是脸大如盆。
上架感言
这本书十三写的快一个月了,一路走来,多谢各位小伙伴的支持。
你们每一个观看的宝宝,都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这本书迎来上架入V,这是对十三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希望喜欢本文的小伙伴,能继续跟十三走下去。
十三会继续努力,写出更有趣的文章,给大家更好的体验。
关于充值,支付宝,微信都可以哦,简单方便。
希望宝宝们能一直支持,和十三一起,把小福和向北的故事走完。
上架后,作者君会加大更新力度,不定时加更。
么么哒,爱你们,感谢大家的支持。
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的陪伴我,十三会努力写出更精彩的文,来回报大家。
第45章 安慰
那老么么被唐晓福一顿抢白,顿时哭嚎的话噎在口中。
三角眼看着唐晓福,恨恨地咬牙。
大家可以看看啊,唐家是什么人家,纵容个小娃娃顶撞长辈,真是目无尊长啊!
恋耽美
看不出成分是什么,撒在食槽当中,小鸡小鸭们都格外的喜欢。
确定新养的小家伙们不会蹦到外边,随意霍霍自己的土地。
唐晓福抓了一把饲料,这才出了空间。
唐老大喝了药之后沉沉睡去,王姨生产之后脱力,坚持清理完身上的血迹,也睡熟了。
唐晓福简单炒了个鸡蛋,拌了个凉菜,让老两口吃一下,劝着二人休息片刻。
这大半天的功夫又是喜,又是悲,老两口到底上了些年岁。
这会儿十分疲惫,嘱咐唐晓福一定要看好唐老大,这才回到屋里休息去了。
地里边的活计耽误不得,唐老二下地浇水去了。
趁没人注意的,唐晓福将饲料切了一点喂鸡鸭的野菜,喂给后院的母鸡们。
意外的后院的母鸡们都十分喜欢,扑扇着大翅膀,咕咕的不断,着实不一会儿。就吃了大半盆。
唐晓福观察了一会儿,确定自己家宝贝的母鸡们没事,听到前院的动静,连忙提起两分精神来到前院。
赵向北手里边提着几根大骨头,两副猪肝,满头大汗的回来,古铜色的脸上也微微泛红。
这猪肝煮粥,大骨头炖汤,都是补气血的,稍晚一些,你做来给大哥吃。
唐晓福点点头,接过他手中的猪肝大骨头,去井边打了凉水镇着。
到了一大茶碗的凉开水,放在赵向北身边,又用凉水浸湿了帕子。
哎呦,这一头一脸的汗,快喝点凉开水,消消汗。
第43章 手擀面
赵向北咕咚咕咚的喝了一大碗水,随意的摸了摸下巴。
我跟村长家的大儿子,一起去了趟县城报官,府衙差役已经去田家村拿人了。
唐晓福狐疑的挑眉:铁峰哥,不是在县城当差吗?今天怎么回来了?
赵向北放下茶碗:今儿也是意外,原是他沐休在家,带着村民河边打水,双方发生冲突,如果不是碰巧大哥在那,伤的就是他,这个事儿,他当然不能轻轻放过。
唐晓福点点头:你没有跟他们去田家村吗?
赵向北尴尬的挠挠头:一屋子又是老又是小的,又是哭又是嚎的,我最是见不得这样的场面。
田老三那个好赌混人,年迈的父母苦心耕种。
家中夫郎点灯熬油做针线,赚的一点银子,都被他偷偷拿去赌博,回家竟然还打人。
如今被抓了,对那家子没准还是件好事。
这事儿虽然能这么想,但是话却不能这么说。
唐晓福语音一顿,转移话题说道:你饿了吧,我给你煮碗面吃?
赵向北点头,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想吃你上回做的凉面,酸甜爽口。
唐晓福挑挑眉,满口答应:行,再来道尖椒剔骨肉。
嗯嗯,我给你烧火揉面。
赵向北乐颠颠的跟在唐晓福身后,进了灶间。
赵向北一双粗糙的大手,摁压着盆里的面团,毫不费力的感觉。
唐晓福特意放了一点盐在里面,这个要面条吃起来更加筋道顺滑。
手脚麻利的捞出盆里的大骨头,剔一下一小盆瘦肉,放了一点点酱油和盐腌制。
又去后院小菜园掐了几根小尖椒,两根黄瓜,几根小葱。
回来的时候赵向北的面已揉好,指唐晓福挥着人将面板擦干净,铺上不面擀成面饼,切成细丝。
赵向北手起刀落刷刷刷几下细白的面条,铺满了整个案板,唐晓福忍不住深深大拇指。
刀功不错呀,你不会做饭,刀工却这般好,可是以前学过。
家里之前做手擀面的时候,唐晓福都是亲自切。
有一次发现赵向北刀功极好,切的面条。不仅细而且大小均匀。
简直喜出望外,自那以后再做面条,赵向北就变成他的劳力了。
赵向北切丝的手一顿,半响摇摇头,又点点头。
小时候家里看的人看的严,整日的下地劳作,别的什么也不会。这用刀的手艺,是在服兵役时,跟一个老兵学的。
唐晓福鼻子微酸,深深吸了一口气,握紧小拳头。
没事,以后你帮我切菜,我做好吃的给你吃。
赵向北重重地点头,眸子中都是感动。
唐晓福的脸火烧火燎的热水开,连忙将面条下锅,躲开赵向北灼热的视线。
啊!水开了,下,下面条。
在灶台边忙碌的唐晓福,并没有看到赵向北眼中一闪而逝的狡黠。
不消一盏茶的功夫,面条煮熟。
唐晓福放里面一些葱花,蒜片儿,倒入酱油和醋,最后点上点芝麻油和辣椒油。
切上一些黄瓜丝,微微一拌。
黄瓜的清香,辣椒的辛辣,刺激得人口水直流。
这会儿剔骨肉也腌制停当了,热锅凉油,剔骨肉下锅,倒入青辣椒丝。
放对蒜片,迅速翻炒,再放上一点盐,辛辣的味道瞬间盈满整个灶间。
闻到喷香的味道,赵向北肚子咕噜噜的叫了起来。
殷勤地拿着盘子,站在唐晓福身边等着乘菜。
唐晓福把肉炒尖椒盛出来,朝赵向北得意里的一摆头。
还愣着干什么,快去拿碗筷,吃饭呀。
诶!小福你也吃点吧。
赵向北憨憨地一笑,屁颠颠跟在唐晓福身后,去葡萄架下吃饭。
一筷子酸辣爽口的凉面,再配上一口辛辣的肉炒尖椒,吃的赵向北是头不抬眼不睁。
这碗面条没下去呢,忽然门口传来了唐老二的叫喊声。
哎呀,真香啊,真香啊,福哥儿,是你又做什么好吃的了吗?
唐老二这个楞头青,跑到葡萄架下,看到凉面和菜就走不动道了。
咕咚咕咚的咽口水,看着唐晓福嘿嘿傻笑。
福哥儿,肯定是你做的面条真香,二哥都肚子饿了。
唐晓福被这憨货弄的哭笑不得。
饿了还不去拿碗筷来吃,再慢一步,可就都向北被吃光了。
唐晓福又起身去后院,摘了两个水灵灵的小黄瓜。
还好他当时准备饭的时候,想到唐老二可能回来。
多准备了一些面条,两人也绰绰有余。
两个爷们儿都是大肚汉,几筷子下去,大半盆凉面被吃了个一干二净。
肉炒尖椒,连盘子上的油,都被唐老二那韩火拌面条吃了。
末了,他打了个大大的饱嗝,瘫在石凳上。
舒坦,诶?家里还有肉呢?
唐晓福泡了一大壶出茶闻言,扑哧一笑。
是向北特意买来的大骨头。我看上面的肉颇多,就剃了点下来。
这会儿大骨头早就被唐晓福,放在瓦罐之中,小火慢慢熬。
那块猪肝也用碱搓洗过一遍,正在水中泡着。
只等一会儿唐老大醒了,就熬粥给他补补气血。
唐晓福将米下锅,猪肝切成小块,放至瓦罐中。
为了去腥放了几片姜,这个才半合着盖,小火慢炖。
二哥那个憨货,被唐晓福打发回屋休息去了。
一会儿还要跟唐老汉去地里,不好好休息一下,人也受不了。
赵向北坐在唐晓福边,帮他看着瓦罐儿的炉火,不时的添减木材。
你也忙了一天,又跑了县城,也去歇歇吧。
赵向北摇摇头:这点活不算什么,我陪你。
赵向北的黑眸之中,带着融融的暖意。
唐晓福忍不住心脏砰砰跳,连忙错开眼神。
翻弄瓦罐里的,周连忙转移话题。
我准备以后每个月给姆么五百文做家用。
赵向北所谓的点点头:应当的。那路正好碰到现场一个老太爷过寿,卖了70两银子,不用省着想买什么就随意花用。
银子还是攒着吧,以备不时之需。
唐晓福有些不好意思,却又不知说些什么。
他虽然手握金手指,但是总得找个理由拿出来。
有些不好受。
第44章 相亲
一会儿,唐晓福特意煮的小米粥好了,放进点红糖,再放上两颗煮鸡蛋。
端到西屋给王仪的时候,他眼圈微微红,有些别扭地接过。
谢谢福哥儿。
唐晓福不在意的点点头,看着旁边握着小拳头,睡得香甜的小家伙。
刚生下来的人类幼崽,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
眉间一颗细小的红痣。
眉眼细细的能看出来日后也是个漂亮的小哥儿。
姆么说,羊奶一个半时辰喂一次,我这就去热羊奶,一会儿温了,你慢慢喂给他喝。碗吃完你就放在旁边的就行。
说完唐晓福起身就往外走,走到门口之时,听到身后细若蚊蝇的声音。
福哥儿,对不起。
唐晓福停了停脚步,这才离开。
这句对不起,是对以前被他冷嘲热讽的原主说的呢,还是对现在的他。
如果是对原主那么,他已经听不到了。
如果是对自己,那么他也不在意。
就这样吧,到底都是一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王仪虽然有些小心思,人也阴阳怪气的。
但到底是全心全意对唐老大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日子总要过下去,这样也挺好。
午后大家都休息够了,林时代的唐晓福,熬好了药又给唐老大喂下去。
唐晓福又往里粥里添了点灵泉水,送过去看着他吃下。
这会儿唐老大气色也红润了不少,老郎中把过脉之后,这才大笑出声。
成了!这条命算是救下来了,好好养着就行。
说完整理药箱就要离开了唐老汉和李氏,自然千恩万谢。
拎了一篮子自家的鸡蛋,让唐老二亲自驾牛车,将老郎中送回到县城当中。
晚上的时候,唐家众人吃过晚饭之后,坐在葡萄藤下歇凉。
吴么么带着一个嫩绿衣衫的小哥儿走了进来。
唐晓福连忙上茶偷偷飘,那小哥儿圆脸,嘴角带着浅浅的酒窝。倒是很甜,很可爱。
转过身,朝着盯着人家看的二哥挑挑眉,比了个大拇指。
然后那个憨货瞬间脸蛋儿通红。
不准看老实人被欺负,赵向北上前抓住唐晓福的手,将人拽在身边。
调皮
李氏发现了,瞪了他一眼。
唐晓福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站在高大的赵向北身后看热闹。
这吴么么今天带来的小哥儿,想必就是跟二哥相看的那人吧。
这村里边也没有什么高官门第的人家,两户人家互有意思,就会找个借口让孩子们见一面。
如果双方都有意,这个才能慢儿慢儿的谈亲事。
李氏笑我的满脸喜色,连忙迎上前,将人拽着坐在石凳之上。
他吴么么,你怎么来的呢?快坐坐坐。
吴么么将半篮子鸡蛋往前推了推。
哎呦,我听说你家老大伤了,特意来看看,没事了吧?
李氏抹了抹还有一些发红的眼角,朝着远方,双手合十拜了拜。
多亏佛祖保佑啊,老大没事了,再养几天,身子就大好了。
吴么么连忙拍拍胸口。
哎呦,真是老天爷保佑。你家儿郎都是有本事的,能挣钱有担当,以后你可要跟着孩子们享福了。
自家孩子被夸当母妈的,哪有不高兴的李氏用帕子捂住嘴,呵呵呵直乐看了一眼,俏生生坐在一边的吴玉兰笑道:这是兰哥儿吧,一转眼就长得这么大了,又长得这般水灵出挑了,真真是让人羡慕啊。
吴么么眼中闪过得意之色,低头饮了口茶,呵呵轻笑:比不上你家福哥儿,乖巧听话又能赚钱做出来的吃食,据说在县城里也能卖不少银子呢,可不比个男子差。
两个做姆么的商业互吹,其他人在旁边尬笑。
有外人在场,还有个云英未嫁的小哥儿,唐家的爷们们自然要避嫌。
打了个招呼,爷儿三个就拎着壶茶,上村中的大槐树下找人聊天去了。
唐晓福坐在一边,僵硬地扯着假笑。
尴尬的脚趾都已经抠出3室1厅了。
恨不得能挖个地洞钻进去,这是什么中级社恐场面。
他偷偷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吴芝兰。
刚才二哥走过之时,对方可是连眼皮都没抬,神情亦一直淡淡的。
但是当李氏提起赵家三郎要科举的事情,吴芝兰却格外的感兴趣,甚至询问了几句。
唐晓福狐疑地眨眨眼。
想想自己家二哥,刚才偷瞄两眼就脸颊绯红的模样,心咯噔了一声。
不会吧,这小哥儿难道不愿意?
唐晓福陪着聊了两句,就逃似的跑到灶间,给大哥家幼崽热羊奶去了。
他发现古今内外七大姑,八大姨的聊天内容都差不多,问了成婚,就问孩子。
问了孩子,就问学业。
赖在王仪那屋,看着小娃娃一勺一勺,羊奶喝干净。
又张着殷红的小嘴,打了个奶嗝,萌得心肝乱颤。
恨不得当场的亲亲他的小脸。
就在这时,忽然外面院子里传来一片嘈杂之声,紧接着就有一人哭嚎之声。
呜呜,丧尽天良的呀,害我儿子进了大牢。这是要逼死我们一家子啊。
我儿子上有老下有小,不过就是一点儿口角冲突,却要将人逼死,这天还有没有天理喽。
声音嘈杂刺耳,吓小娃娃瞬间就哭了起来,大颗大颗的泪水落下眼角。
王仪心疼得连忙上前,抱住自个儿小哥,声音有些不满。
这是谁家呀?来咱家门前哭丧。
唐晓福也同样皱眉,安抚王仪说道:我去看看你,好好哄哄小家伙吧。给他念叨念叨,收收惊。
这小儿被吓到,可是可大可小的。
王仪闻言也是瞬间一惊,脸,连忙抱起宝宝,轻声哄着。
唐晓福关进上房门,这才看清院子当中,来了一个头发花白得老么么,旁边跟着一个身材消瘦满脸麻木的哥儿。
李氏脸色难看,堵在这几人面前,不知在说些什么。
那老么么坐在自家院子里面拍大腿哭嚎。
看来这官爷上田家拿人,田家拿官府没办法,就找到他们家来了。
唐晓福这会儿十分生气,直接上前两步,厉声喝道。
做什么上我家门前哭嚎。我大哥那血都出了两盆子,人好悬就救不回来了。还一点口角?真是脸大如盆。
上架感言
这本书十三写的快一个月了,一路走来,多谢各位小伙伴的支持。
你们每一个观看的宝宝,都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这本书迎来上架入V,这是对十三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希望喜欢本文的小伙伴,能继续跟十三走下去。
十三会继续努力,写出更有趣的文章,给大家更好的体验。
关于充值,支付宝,微信都可以哦,简单方便。
希望宝宝们能一直支持,和十三一起,把小福和向北的故事走完。
上架后,作者君会加大更新力度,不定时加更。
么么哒,爱你们,感谢大家的支持。
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的陪伴我,十三会努力写出更精彩的文,来回报大家。
第45章 安慰
那老么么被唐晓福一顿抢白,顿时哭嚎的话噎在口中。
三角眼看着唐晓福,恨恨地咬牙。
大家可以看看啊,唐家是什么人家,纵容个小娃娃顶撞长辈,真是目无尊长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