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看着板子上笔走龙蛇的几个大字,乐得见牙不见眼,得意的道:那是老汉,我这梨树可是自家栽种的老树了。
唐晓福翻过板子背面,用木炭笔走龙蛇的写下几个打字,挂在老汉的毛驴车上。
老汉稀罕的不得了,连连称谢。
古代读书人精贵,替人写信,那可都要几十个铜板,一个梨子换一块招牌,老汉自然欣喜。
唐老汉是个极有智慧的大家长,家里不管儿子还是小哥,都粗浅的识得几个字,会一些简单的账务,以恐他们日后出门办事被人蒙骗了去。
第24章 买生姜,赚钱
这朝代,村中大多数人家都目不识丁,唐家这样舍下本钱给家里孩子识字的人家却是凤毛麟角,不少人家笑话唐老汉虚荣,糟蹋钱。
唐晓福看着不远处的要点,想想空间里种出的生姜,盘算着还点银子,对身边的老汉说道:麻烦您老帮我看一下,我去前面买些东西,一会就回。
好,你放心去吧。
唐晓福拎着篮子,借着上帘子的遮挡,从空间倒腾出大半篮子生姜,快步走进前方的回春堂。
小药童十岁左右的样子,在整理药柜,见到唐晓福进门,机灵的迎了上去。
您是想诊脉,还是抓药?
唐晓福和煦一些,把篮子放在柜台上。
请问,贵店收不收生姜。
药童收起脸上的笑容,有些为难的道:我们这里只收炮制过的姜,不如你再去别家看看。。
唐晓福也不恼,掀起篮子上的遮盖,笑道:我这生姜可不一般,精细养出来,药性比那老姜,可是还要强上几分呢。
这时候,后院帘子掀开,进来个发须全白的老者。
哦?这小娃娃口气不小呀,待老夫看看。
看样子,这老者就是回春堂的坐管郎中了。
老者拿起一块生姜,看质地大小,眼睛先是一亮,随即闻了闻,有掰下一小块,尝了尝味道,眼中掩饰不住的喜色。
药效浓烈,味辛,确实是难得的上品。老夫出价15文钱一斤,不知你意下如何?
比市面上的价格略高两文,唐晓福点头同意了。
一篮子十多斤重的生姜,换了215文钱,唐晓福满意离开。
却不知道这篮子生姜,药性奇佳,给医管扬了名气。
不过这都是后话,唐晓福掂量着手里的几百文钱,叹口气。
这个朝代1两金=10两银子,1两银子=1000文铜钱。
合着他费了半天劲,也才争了0.2两银子。
勉勉强强算二百多块钱,挣钱当真不易。
少年又用篮子遮掩,买一些萝卜和土豆。
空间出品,水灵个大,卖相好。
不一会儿就卖完了,只不过这种蔬菜不值什么钱,勉强凑个300文。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唐晓福这就往回走了。
这些菜不好交代出处,但是还在原主会刺绣,手艺还不错。
唐晓福索性就说是买绣品得的,把铜钱放在进空间仓库里做私房。
这不会这种借口,用个一次两次还行,还是要找个营生。
想着想着唐晓福就觉得饥肠辘辘。
两文钱一个大肉包子,唐晓福跟老板软磨硬泡,花了五个大钱,买了三个热乎乎的肉包子。
成年人拳头大小,白嫩胖乎,皮薄陷大
一口下去,能吃到实实在在的肉馅,肉汁瞬间盈满口腔,鲜软咸香。
好吃的唐晓福眼睛一亮,三口两口吞下肉包子,长舒一口气,简直是一本满足。
剩下两个,小心用油纸包好,回到摊位上。
赵向北已经回来了,四处张望,看到唐晓福,眼神一顿,快步迎了上来。
今年的日头格外的大,这才刚到上午空气就炙烈的不得了。
这才刚进5月份,就这样的热唐晓福,心中因有些不安,许是他想多了吧。
第25章 白胖小子
都说古代没有全球变暖,看这样也热的很。
唐晓福用袖子遮住眼睛,快步的回到刚才卖鸡蛋的地方,就见到男人高大的身影站在老汉身边。
赵向北一张刚毅英俊的脸被晒得微微发红,正焦急的四处看。
唐晓福连忙上前,将人推到屋檐之下的阴凉处。
这么大的日头,做什么在太阳下站着,傻乎乎的。
赵向北憨笑挠头,接过唐晓福手中的空篮子,将一个灰扑扑的布包塞在他手中。
这次赶巧,那蛇管正需要新鲜的蛇肉,卖了半两银子,连着那些山土鸡和兔子卖了一共840文。
唐晓福接过钱袋子,推着男人坐在身后屋檐下,从怀里掏出热乎乎的肉包子。
你吃,这是前面刘么么家的肉包子,可香了。
赵向北用袖子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连连摇头。
我不爱吃肉包子,你吃吧。
这糙汉子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可见是一路着急跑回来的,唐晓福心中有些五味杂陈,有些气恼,他不知爱惜自己。
我刚才买了好几个肉包子,已经吃过了,这两个是特意给你剩下的,快吃吧,吃完还要去接三哥呢。
赵向北捧着肉包子怔愣了一下,随即裂开嘴角露出满口洁白的牙齿。
还是小福疼我。刚才回来路过有家卖红枣的,说是那个吃了,对小哥身子好一会儿,咱们买点回去给你补一补。
红,红枣?
唐晓福瞬间有些不好的联想,上辈子红枣红糖什么的,好像都是特殊时期的用品。
旁边同在炎夏乘凉的老汉笑呵呵的打趣:你相公知道疼人,红枣吃了对身子好,我家那口子年轻的时候,每月都要吃上半斤红枣,这才生了几个白胖的小子。
胖,胖小子?!
被老汉这么一打趣,唐晓福直接闹了个大红脸,羞恼地瞪了男人一眼,转过头去,只剩一对火红火红的耳朵之灵在外面。
谁,谁要吃红枣那种东西了。
赵向北看着唐晓福不好意思的模样,黑眸中划过浓浓的笑意地,三口两口的将福哥儿给的肉包子吃了个干净。
那你想吃啥?我去给你买。
唐晓福摇摇头,忽地想起家里秋天有磨红薯淀粉,正好可以用来做凉粉。
凉粉是上辈子街头地摊,每到夏天到处可见,可咸可辣,深受大家喜欢。
有一段时间,自制手工凉粉某音大火,唐晓福就算没刻意找教程,也看过那么几回。
忍不住转身,双眼亮晶晶的看着赵向北。
我想要做一种吃食,只是不确定能不能成,你回去帮我。
好。
赵向北爽快的点头,两人又买了一些李氏需要的盐巴和调味料,就像私塾方向走去。
朝晖私塾,是个姓钱的老秀才成立的,老秀才为人耿直板正,对私塾进学的学生,也是十分严格,在本地颇有声望。
私塾不许外人进去,园中洒扫的是位头发花白的老汉。
唐晓福礼貌行礼,奉上个梨子,甜甜一笑。
劳烦老伯,替我叫一些甲班唐书礼。
这梨子滋味不错,刚才唐晓福特意多买了一些。
第26章 唐老三
大热天,吃上一个酸甜可口的梨子,洒扫老汉自然开怀,满口答应去叫人。
今日沐休,来来往往不仅又青衫书生,还有不少垂髫童子,众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不是说文章,就是讨论诗词,倒是热闹的紧。
小福,日头大,你到树下乘凉,我在这里看着三哥就行。
赵向北伸出袖子,给唐晓福遮挡炽烈的阳光,有些担忧的看着他。
唐晓福拉着男人一起来到树荫下,笑眯眯的看着赵向北,从篮子里摸出个梨子递给对方,凑近男人唇边。
这里离门口也不远,一样能看到小弟,你也吃个梨子,解解暑气。
吃,你也吃。赵向北接过梨子,露出一口大白牙,下阳光之下,格外晃眼。
直晃的唐晓福脸颊发烫,有些窘迫的看天看地,就是不看赵向北。
说来原主和赵向北,也不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见过几面。
成亲几日,原主身子不好,又郁结在心,每天病恹恹的,匆匆见过几次,更谈不上什么感情。
如今唐晓福穿到这里,俩人那就是领证的两口子,合法的房里人。
他对赵向北挺有好感,长得帅,身材棒,还知道疼人。
确实对赵向北排斥少了不少。
至于以后,走一步看一步。
半盏茶的功夫,
远远的,就看到一个身着青衫的少年缓步而出,身边还跟着个穿嫩绿衣衫的人,眉间一点红痣,赫然是个小哥儿。
这青衫少年就是唐家老三,唐书礼,身边那小哥儿面容清秀,耳朵上带着银饰。
那小哥儿围在唐老三身边,手里拿着个油纸包向前递,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
唐老三快速退后几步,慌张摆手,不知跟那小哥儿说了什么,转身就向门口这边跑了过来。
而那小哥儿脸上瞬间露出失望,注意到了正在这边等待的唐晓福两人,脸上闪过一阵羞窘,跺了跺脚转身跑开了。
唐老三长得跟李氏颇为相像,只不过一身书卷气,眉眼疏朗清正。
这会儿看到了唐晓福,满脸惊喜的跑了过来。
福哥儿,这么大的日头,你和向北怎么来的。
唐晓福一脸八卦的看着唐老三挑挑眉。
三哥,那小哥儿是不是对你有意?
唐老三的耳朵唰的一下红了,慌张的连连摆手。
福哥儿莫要胡说,那是先生家的小哥儿,奉先生命来给我送些东西罢了。马上就快院试了,我知道努力科举,才不辜负家里。
知道自家三哥是个古板的性子,唐晓福也不多逗,塞个梨子让他解渴,一行人紧着走了几步,才来到县城门口,赶上回城的牛车。
几人到了家门口,礼仪是远远的就迎了出来,许久没见小儿子,自然心中想念。
唐老汉虽然平时少言寡语,但是这会儿也会关心儿子的学业问题,问问他书读的如何了,文章做的怎样,有没有躲懒?
唐老三自然是一一回答,满面笑容。
最让唐晓福惊讶的是他那个大嫂,这会儿竟然殷勤起来了,又是端了茶,又是拿了自家藏起来的点心,满脸都是笑意。
唐晓福看了觉得好笑,也不在旁边耽误他表现。
第27章 撩人,竟然输了?
昨夜赵向北打回来的猎物不少,特意在家留了一只最肥大的兔子。
这会儿,赵向北正是提着它去扒皮清洗。
唐晓福蹦蹦跳跳的凑过去,摸了摸流光水滑的皮毛,声音带着期待。
皮子真不错,留些冬天做褥子吧。
听到唐晓福想要皮子,赵向北憨憨一笑,手脚麻利的留下完整的皮子,将兔子切块。
等冬天,整几张狼皮,那个才暖和呢。
真的?唐晓福眼睛亮了一下,殷勤替男人端木盆接肉:爹冬天腿疼,正好用狼皮做几个护膝。
护膝?听到个新鲜词,赵向北切兔子的手顿了顿,满脸疑惑。
就用皮子,围一圈,这样。唐晓福伸出大腿,兴高采烈的比划着。
白净的小哥儿,杏眼微亮,脸颊是健康的红晕,漂亮的不可思议。
赵向北眸子暗了一下,克制不住伸出手背,蹭了唐晓福脸颊一下,宠溺道:好,日后又好皮子都留下,冬天做护膝和褥子。
微凉的手背,蹭过脸颊,瞬间皮肤滚烫起来。
唐晓福捂着背偷袭的脸颊,瞪大杏眼,像只受惊的兔子。
你,你耍流氓!
说完,忙不迭就跑开,到灶房帮忙去了。
呜呜呜,太逊了
原谅他上辈子虽然弯了,可是一直单身狗,竟然被个古代人,撩的不要不要的。
李氏拿出几个土豆切块,看着这般能干的儿婿,也是满脸笑意。
向北是个能干的也孝顺,平时对你也细致体贴,你可要好好对人家,莫要使小性子。
唐晓福将买好的盐巴调料交给李氏,闻言忍不住揉了揉有些发烫的耳朵,连忙转移话题,把今天在牛车上看到的事儿跟李氏一说。
李氏瞬间脸上满是八卦之意,用眼睛瞟了瞟隔壁,悄悄地说。
你等着吧,一会儿那边有的闹呢,真是造孽。
唐晓福别笑的点点头,笑嘻嘻的说道:那咱家可得赶快吃饭,好不容易吃回肉,可别被他家老了胃口。
你这小东西就是促狭。李氏好笑的点了点自家小哥的额头,脸上满是宠爱。
想起刚才的打算,唐晓福冲里是要了些红薯粉,自个儿在旁边的灶台就鼓捣起来。
说来两辈子时空不完全相同,这里虽然生产力低下,科技也颇为落后,但是各种蔬菜瓜果却十分丰富。
玉米,红薯,土豆等各色植物,也早早在本地生根发芽,除了一些热带水果,由于地域原因吃不到,其他粮食作物,却是很齐全的。
只不过这红薯虽说产量高能果腹,但到底吃多了烧心,如果不是干旱没粮吃,一般人家也不会拿它做主食,所以这红薯淀粉,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每家每户都有。
唐晓福心中无比感谢穿越大神,作为一个种花家的吃货兔,会吃就会做,而且他手艺还不错。
红薯粉倒在碗中,以凉白开化开,成奶白糊状。
将水煮沸,小火缓缓锅中,少年一手端盆,一手不断用筷子搅拌,防止粘结成块。
唐晓福拿的盆是木质的,颇为压手,单手端了一会儿,忍不住右手发抖。
第28章 家用
手臂颤抖,唐晓福有些窘迫的时候,忽然手上一轻,一只粗糙的大手伸过来,接过盆。
赵向北的声音温和稳健,粗糙的手指,蹭过手背皮肤。
我来吧,是要将糊糊倒入水中吗?
唐晓福惊了一下,手背火烧火燎的烫。
回头看一下不知何时走过来的赵向北,暗道这人走路怎么没有声音呢。
赵向北好笑的看着有些呆愣的小夫郎:是要倒进去吗
哦哦,对对,慢点倒,对,慢慢的。
唐晓福回神,咳咳,有被撩了、
这个糙汉子,怎么有点闷骚呢,
眼看着翻过热气的锅子,他连忙并处杂念,连忙快速搅拌。
唐晓福紧握筷子,朝着一个方向画圈,奶白色的红薯糊糊,慢慢变的透明。
嘿,成了!成了!
欢呼雀跃一阵,开心的小脸红扑扑的。
手里搅拌的动作更加起劲了。
到底身体底子薄弱了一些,唐晓福搅了一会,手臂就酸了。
我来吧。赵向北接过筷子,强壮的手臂,快速的搅动起来。
要顺着一个方向哦。
好。
半响,所有的红薯淀粉糊糊变成透明状,唐晓福这才叫停。
第一次做就这样成功,唐晓福十分开心,笑眯眯的指挥糙汉子快速倒出来,盖上个帘子,用井水隔着盆子镇着。
这就行了?赵向北稀奇看着盆里透明的水,动动鼻子:没什么味道呀。
瞧好吧,香着呢。
唐晓福得意翘着嘴角,回屋遮掩一下,从空间拿出辣椒。
快速将热油,倒在辣椒碎中,呲啦一声。
瞬间香辣的味道,刺激的人口水直流。
咕咚,身边的糙汉子咽口水的声音。
恋耽美
唐晓福翻过板子背面,用木炭笔走龙蛇的写下几个打字,挂在老汉的毛驴车上。
老汉稀罕的不得了,连连称谢。
古代读书人精贵,替人写信,那可都要几十个铜板,一个梨子换一块招牌,老汉自然欣喜。
唐老汉是个极有智慧的大家长,家里不管儿子还是小哥,都粗浅的识得几个字,会一些简单的账务,以恐他们日后出门办事被人蒙骗了去。
第24章 买生姜,赚钱
这朝代,村中大多数人家都目不识丁,唐家这样舍下本钱给家里孩子识字的人家却是凤毛麟角,不少人家笑话唐老汉虚荣,糟蹋钱。
唐晓福看着不远处的要点,想想空间里种出的生姜,盘算着还点银子,对身边的老汉说道:麻烦您老帮我看一下,我去前面买些东西,一会就回。
好,你放心去吧。
唐晓福拎着篮子,借着上帘子的遮挡,从空间倒腾出大半篮子生姜,快步走进前方的回春堂。
小药童十岁左右的样子,在整理药柜,见到唐晓福进门,机灵的迎了上去。
您是想诊脉,还是抓药?
唐晓福和煦一些,把篮子放在柜台上。
请问,贵店收不收生姜。
药童收起脸上的笑容,有些为难的道:我们这里只收炮制过的姜,不如你再去别家看看。。
唐晓福也不恼,掀起篮子上的遮盖,笑道:我这生姜可不一般,精细养出来,药性比那老姜,可是还要强上几分呢。
这时候,后院帘子掀开,进来个发须全白的老者。
哦?这小娃娃口气不小呀,待老夫看看。
看样子,这老者就是回春堂的坐管郎中了。
老者拿起一块生姜,看质地大小,眼睛先是一亮,随即闻了闻,有掰下一小块,尝了尝味道,眼中掩饰不住的喜色。
药效浓烈,味辛,确实是难得的上品。老夫出价15文钱一斤,不知你意下如何?
比市面上的价格略高两文,唐晓福点头同意了。
一篮子十多斤重的生姜,换了215文钱,唐晓福满意离开。
却不知道这篮子生姜,药性奇佳,给医管扬了名气。
不过这都是后话,唐晓福掂量着手里的几百文钱,叹口气。
这个朝代1两金=10两银子,1两银子=1000文铜钱。
合着他费了半天劲,也才争了0.2两银子。
勉勉强强算二百多块钱,挣钱当真不易。
少年又用篮子遮掩,买一些萝卜和土豆。
空间出品,水灵个大,卖相好。
不一会儿就卖完了,只不过这种蔬菜不值什么钱,勉强凑个300文。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唐晓福这就往回走了。
这些菜不好交代出处,但是还在原主会刺绣,手艺还不错。
唐晓福索性就说是买绣品得的,把铜钱放在进空间仓库里做私房。
这不会这种借口,用个一次两次还行,还是要找个营生。
想着想着唐晓福就觉得饥肠辘辘。
两文钱一个大肉包子,唐晓福跟老板软磨硬泡,花了五个大钱,买了三个热乎乎的肉包子。
成年人拳头大小,白嫩胖乎,皮薄陷大
一口下去,能吃到实实在在的肉馅,肉汁瞬间盈满口腔,鲜软咸香。
好吃的唐晓福眼睛一亮,三口两口吞下肉包子,长舒一口气,简直是一本满足。
剩下两个,小心用油纸包好,回到摊位上。
赵向北已经回来了,四处张望,看到唐晓福,眼神一顿,快步迎了上来。
今年的日头格外的大,这才刚到上午空气就炙烈的不得了。
这才刚进5月份,就这样的热唐晓福,心中因有些不安,许是他想多了吧。
第25章 白胖小子
都说古代没有全球变暖,看这样也热的很。
唐晓福用袖子遮住眼睛,快步的回到刚才卖鸡蛋的地方,就见到男人高大的身影站在老汉身边。
赵向北一张刚毅英俊的脸被晒得微微发红,正焦急的四处看。
唐晓福连忙上前,将人推到屋檐之下的阴凉处。
这么大的日头,做什么在太阳下站着,傻乎乎的。
赵向北憨笑挠头,接过唐晓福手中的空篮子,将一个灰扑扑的布包塞在他手中。
这次赶巧,那蛇管正需要新鲜的蛇肉,卖了半两银子,连着那些山土鸡和兔子卖了一共840文。
唐晓福接过钱袋子,推着男人坐在身后屋檐下,从怀里掏出热乎乎的肉包子。
你吃,这是前面刘么么家的肉包子,可香了。
赵向北用袖子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连连摇头。
我不爱吃肉包子,你吃吧。
这糙汉子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可见是一路着急跑回来的,唐晓福心中有些五味杂陈,有些气恼,他不知爱惜自己。
我刚才买了好几个肉包子,已经吃过了,这两个是特意给你剩下的,快吃吧,吃完还要去接三哥呢。
赵向北捧着肉包子怔愣了一下,随即裂开嘴角露出满口洁白的牙齿。
还是小福疼我。刚才回来路过有家卖红枣的,说是那个吃了,对小哥身子好一会儿,咱们买点回去给你补一补。
红,红枣?
唐晓福瞬间有些不好的联想,上辈子红枣红糖什么的,好像都是特殊时期的用品。
旁边同在炎夏乘凉的老汉笑呵呵的打趣:你相公知道疼人,红枣吃了对身子好,我家那口子年轻的时候,每月都要吃上半斤红枣,这才生了几个白胖的小子。
胖,胖小子?!
被老汉这么一打趣,唐晓福直接闹了个大红脸,羞恼地瞪了男人一眼,转过头去,只剩一对火红火红的耳朵之灵在外面。
谁,谁要吃红枣那种东西了。
赵向北看着唐晓福不好意思的模样,黑眸中划过浓浓的笑意地,三口两口的将福哥儿给的肉包子吃了个干净。
那你想吃啥?我去给你买。
唐晓福摇摇头,忽地想起家里秋天有磨红薯淀粉,正好可以用来做凉粉。
凉粉是上辈子街头地摊,每到夏天到处可见,可咸可辣,深受大家喜欢。
有一段时间,自制手工凉粉某音大火,唐晓福就算没刻意找教程,也看过那么几回。
忍不住转身,双眼亮晶晶的看着赵向北。
我想要做一种吃食,只是不确定能不能成,你回去帮我。
好。
赵向北爽快的点头,两人又买了一些李氏需要的盐巴和调味料,就像私塾方向走去。
朝晖私塾,是个姓钱的老秀才成立的,老秀才为人耿直板正,对私塾进学的学生,也是十分严格,在本地颇有声望。
私塾不许外人进去,园中洒扫的是位头发花白的老汉。
唐晓福礼貌行礼,奉上个梨子,甜甜一笑。
劳烦老伯,替我叫一些甲班唐书礼。
这梨子滋味不错,刚才唐晓福特意多买了一些。
第26章 唐老三
大热天,吃上一个酸甜可口的梨子,洒扫老汉自然开怀,满口答应去叫人。
今日沐休,来来往往不仅又青衫书生,还有不少垂髫童子,众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不是说文章,就是讨论诗词,倒是热闹的紧。
小福,日头大,你到树下乘凉,我在这里看着三哥就行。
赵向北伸出袖子,给唐晓福遮挡炽烈的阳光,有些担忧的看着他。
唐晓福拉着男人一起来到树荫下,笑眯眯的看着赵向北,从篮子里摸出个梨子递给对方,凑近男人唇边。
这里离门口也不远,一样能看到小弟,你也吃个梨子,解解暑气。
吃,你也吃。赵向北接过梨子,露出一口大白牙,下阳光之下,格外晃眼。
直晃的唐晓福脸颊发烫,有些窘迫的看天看地,就是不看赵向北。
说来原主和赵向北,也不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见过几面。
成亲几日,原主身子不好,又郁结在心,每天病恹恹的,匆匆见过几次,更谈不上什么感情。
如今唐晓福穿到这里,俩人那就是领证的两口子,合法的房里人。
他对赵向北挺有好感,长得帅,身材棒,还知道疼人。
确实对赵向北排斥少了不少。
至于以后,走一步看一步。
半盏茶的功夫,
远远的,就看到一个身着青衫的少年缓步而出,身边还跟着个穿嫩绿衣衫的人,眉间一点红痣,赫然是个小哥儿。
这青衫少年就是唐家老三,唐书礼,身边那小哥儿面容清秀,耳朵上带着银饰。
那小哥儿围在唐老三身边,手里拿着个油纸包向前递,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
唐老三快速退后几步,慌张摆手,不知跟那小哥儿说了什么,转身就向门口这边跑了过来。
而那小哥儿脸上瞬间露出失望,注意到了正在这边等待的唐晓福两人,脸上闪过一阵羞窘,跺了跺脚转身跑开了。
唐老三长得跟李氏颇为相像,只不过一身书卷气,眉眼疏朗清正。
这会儿看到了唐晓福,满脸惊喜的跑了过来。
福哥儿,这么大的日头,你和向北怎么来的。
唐晓福一脸八卦的看着唐老三挑挑眉。
三哥,那小哥儿是不是对你有意?
唐老三的耳朵唰的一下红了,慌张的连连摆手。
福哥儿莫要胡说,那是先生家的小哥儿,奉先生命来给我送些东西罢了。马上就快院试了,我知道努力科举,才不辜负家里。
知道自家三哥是个古板的性子,唐晓福也不多逗,塞个梨子让他解渴,一行人紧着走了几步,才来到县城门口,赶上回城的牛车。
几人到了家门口,礼仪是远远的就迎了出来,许久没见小儿子,自然心中想念。
唐老汉虽然平时少言寡语,但是这会儿也会关心儿子的学业问题,问问他书读的如何了,文章做的怎样,有没有躲懒?
唐老三自然是一一回答,满面笑容。
最让唐晓福惊讶的是他那个大嫂,这会儿竟然殷勤起来了,又是端了茶,又是拿了自家藏起来的点心,满脸都是笑意。
唐晓福看了觉得好笑,也不在旁边耽误他表现。
第27章 撩人,竟然输了?
昨夜赵向北打回来的猎物不少,特意在家留了一只最肥大的兔子。
这会儿,赵向北正是提着它去扒皮清洗。
唐晓福蹦蹦跳跳的凑过去,摸了摸流光水滑的皮毛,声音带着期待。
皮子真不错,留些冬天做褥子吧。
听到唐晓福想要皮子,赵向北憨憨一笑,手脚麻利的留下完整的皮子,将兔子切块。
等冬天,整几张狼皮,那个才暖和呢。
真的?唐晓福眼睛亮了一下,殷勤替男人端木盆接肉:爹冬天腿疼,正好用狼皮做几个护膝。
护膝?听到个新鲜词,赵向北切兔子的手顿了顿,满脸疑惑。
就用皮子,围一圈,这样。唐晓福伸出大腿,兴高采烈的比划着。
白净的小哥儿,杏眼微亮,脸颊是健康的红晕,漂亮的不可思议。
赵向北眸子暗了一下,克制不住伸出手背,蹭了唐晓福脸颊一下,宠溺道:好,日后又好皮子都留下,冬天做护膝和褥子。
微凉的手背,蹭过脸颊,瞬间皮肤滚烫起来。
唐晓福捂着背偷袭的脸颊,瞪大杏眼,像只受惊的兔子。
你,你耍流氓!
说完,忙不迭就跑开,到灶房帮忙去了。
呜呜呜,太逊了
原谅他上辈子虽然弯了,可是一直单身狗,竟然被个古代人,撩的不要不要的。
李氏拿出几个土豆切块,看着这般能干的儿婿,也是满脸笑意。
向北是个能干的也孝顺,平时对你也细致体贴,你可要好好对人家,莫要使小性子。
唐晓福将买好的盐巴调料交给李氏,闻言忍不住揉了揉有些发烫的耳朵,连忙转移话题,把今天在牛车上看到的事儿跟李氏一说。
李氏瞬间脸上满是八卦之意,用眼睛瞟了瞟隔壁,悄悄地说。
你等着吧,一会儿那边有的闹呢,真是造孽。
唐晓福别笑的点点头,笑嘻嘻的说道:那咱家可得赶快吃饭,好不容易吃回肉,可别被他家老了胃口。
你这小东西就是促狭。李氏好笑的点了点自家小哥的额头,脸上满是宠爱。
想起刚才的打算,唐晓福冲里是要了些红薯粉,自个儿在旁边的灶台就鼓捣起来。
说来两辈子时空不完全相同,这里虽然生产力低下,科技也颇为落后,但是各种蔬菜瓜果却十分丰富。
玉米,红薯,土豆等各色植物,也早早在本地生根发芽,除了一些热带水果,由于地域原因吃不到,其他粮食作物,却是很齐全的。
只不过这红薯虽说产量高能果腹,但到底吃多了烧心,如果不是干旱没粮吃,一般人家也不会拿它做主食,所以这红薯淀粉,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每家每户都有。
唐晓福心中无比感谢穿越大神,作为一个种花家的吃货兔,会吃就会做,而且他手艺还不错。
红薯粉倒在碗中,以凉白开化开,成奶白糊状。
将水煮沸,小火缓缓锅中,少年一手端盆,一手不断用筷子搅拌,防止粘结成块。
唐晓福拿的盆是木质的,颇为压手,单手端了一会儿,忍不住右手发抖。
第28章 家用
手臂颤抖,唐晓福有些窘迫的时候,忽然手上一轻,一只粗糙的大手伸过来,接过盆。
赵向北的声音温和稳健,粗糙的手指,蹭过手背皮肤。
我来吧,是要将糊糊倒入水中吗?
唐晓福惊了一下,手背火烧火燎的烫。
回头看一下不知何时走过来的赵向北,暗道这人走路怎么没有声音呢。
赵向北好笑的看着有些呆愣的小夫郎:是要倒进去吗
哦哦,对对,慢点倒,对,慢慢的。
唐晓福回神,咳咳,有被撩了、
这个糙汉子,怎么有点闷骚呢,
眼看着翻过热气的锅子,他连忙并处杂念,连忙快速搅拌。
唐晓福紧握筷子,朝着一个方向画圈,奶白色的红薯糊糊,慢慢变的透明。
嘿,成了!成了!
欢呼雀跃一阵,开心的小脸红扑扑的。
手里搅拌的动作更加起劲了。
到底身体底子薄弱了一些,唐晓福搅了一会,手臂就酸了。
我来吧。赵向北接过筷子,强壮的手臂,快速的搅动起来。
要顺着一个方向哦。
好。
半响,所有的红薯淀粉糊糊变成透明状,唐晓福这才叫停。
第一次做就这样成功,唐晓福十分开心,笑眯眯的指挥糙汉子快速倒出来,盖上个帘子,用井水隔着盆子镇着。
这就行了?赵向北稀奇看着盆里透明的水,动动鼻子:没什么味道呀。
瞧好吧,香着呢。
唐晓福得意翘着嘴角,回屋遮掩一下,从空间拿出辣椒。
快速将热油,倒在辣椒碎中,呲啦一声。
瞬间香辣的味道,刺激的人口水直流。
咕咚,身边的糙汉子咽口水的声音。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