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旧事[娱乐圈](195)
我可是导演,要有规有矩,拍戏期间绝对不会潜规则手下的人!苏韵说这句话时,那是一脸的理直气壮。
听到这里,庄隆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还没开始就已经被宣判出局的基努趁着搭布景的空闲时间,他还在咬着一个小木塞练台词的发音,模样看起来甚是可怜。
但那眉眼之间那种混合了东方神韵和西式深刻的清雅秀致,在冬日的午后阳光里,倒映着独属于少年人的清澈这种纯洁无辜的外形和乖巧听话的行为,就很能引起女性的爱护欲。
于是庄隆不放心地又问了一句:那拍完戏之后呢?
第260章 香江第一个影后
之后?苏韵嗯了一声, 目光带上了几分探究,你又想说什么呢?
你不是说之前有伯恩安德森这个在拍戏期间因为种种因素而戏假情真的先例了吗?庄隆认真地看着她,有时候,入戏和出戏其实是很难分辨的, 也许在不知不觉的某个瞬间, 人就会突然被自己演绎的角色所影响到了
如果要这么说的话, 这一次戏假情真的人,不应该是你和我才对吗?苏韵的目光更显出了几分兴趣:《盗墓迷情》第一部 里,有感情戏的角色,是庄隆饰演的古董店老板和自己饰演的神女。
不过庄隆这么寻根问底的态度,她倒是知道些许内情:赵励明临走前的那晚, 特意提着酒菜去找庄隆谈心的事, 她正好隔着一窗之隔看到了他鬼鬼祟祟地敲门的身影。
虽然考虑到尊重个人隐私这点,她没有过去门边偷听。
但就赵励明那个老母鸡般的思维,却是不算难猜的:估计是想着自己去了深市之后没人看管她, 所以就特地找了个长辈来帮忙吧?
以前庄隆就没管那么细, 都是笑看她和那些年轻人玩闹,顶多就是偶尔会提醒一两句,让她注意形象以免被记者乱写。
而自从赵励明走后, 庄隆那副明显提高了警惕的模样肯定是受到了赵励明的照顾委托。
苏韵想到这里,忍不住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实话, 尽管如基努这样十八九岁的年轻靓仔和陈柏杨那种一心一意暗自凝望的青年总带着如初恋般动人的青涩微甜,不过她的口味偏好, 是更偏向喜欢那种似熟却又未完全熟透、知世故而不世故的男人。
例如始终与她若即若离却又顾虑重重的张榷嵘, 也例如总是摆着一副长辈态度但又全身上下都带着勾人故事感的庄隆。
可惜, 她和庄隆认识得太早也太久了, 相处的立场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定下了型划定了界限, 倘若要想打破这条界限,是必要付出相当一定程度的努力。
而她暂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沉溺在男女感情之中,所以偶尔有空嘴花花撩两句还成,真要认真去对待一段感情的话她暂时还做不到这个地步。
典型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渣男心理了。
相比于苏韵随口就是一句意有所指的芳心纵火,庄隆先是微愣了一下,随后又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你还是这样顽劣,说话总是不经大脑。
我才刚刚成年嘛,贪图玩乐和思想不成熟这些青少年应有的问题。是肯定会有的。苏韵自小就懂得仗着年龄优势去胡作非为,日积月累下来,这手段是使得越发的成熟了。
年轻人总是觉得同龄人幼稚,一心追逐着年长的人的瞩目,却又不知在逐渐成长之后,反而会开始怀念从前的自己。庄隆轻声念了一句:就如同他一样,年轻时总想要去见识世界的繁华,结果在美国待得久了之后,却无时无刻不在记挂故乡的人和事。
哪怕记忆中的年少并不美好。
可能是吧,人始终都是一路跌跌撞撞地成长的,谁都不会例外。对于身边所有人都过分关注的她的感情问题,苏韵倒是挺顺其自然的态度:不是她不想谈,只是还没有遇到那个表现出足够的爱意的人而已。
她的个性是太过自私的利己,而且还特别贪图逸乐,碰见名人和美人常常忍不住下手主动出击,但把人捞到手之后却又只想保持现状、无心再进一步,馋人家美貌还不想负责任
对于这样的自私个性,苏韵自己心里还是有点数的,所以这些年就都将心思主要放在了搞事(业)上。
毕竟现在的香江也没有什么早恋的说法,十二三岁才上中学的女仔就有男朋友、十五六岁就可以谈婚论嫁这就是在封建传统早婚思想和现代个性解放潮流的两相冲击下,香江年轻一代的感情写真。
如苏韵这个年纪这个容姿,在某些同龄人眼里,已经算得上是晚的一类。
也就是赵励明这个总觉得女孩外嫁肯定都过不好的大哥在旁边瞎着急而已,赵家的两个姐姐和苏韵自己,甚至是对婚姻抱有无限憧憬的梅家姐妹,都没有这种焦虑。
辉哥,我这边准备好了,你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整我的发型?苏韵拍了一下手,将手上的枣糕碎屑统统拍掉之后,就站起身喊了正在指点工作人员把那套神女装束放到面包车里的陈云辉一声。
陈云辉比了个手势:车里面已经安排好了,你可以先过来换衫,我去拿首饰。
苏韵点点头,动身走近了面包车旁边,然后非常利索地一矮身就走了进去。
两个通过吕少龙的关系而请来的女保镖见状,立即就一左一右站到了车子的车门旁边,负责起看守的事务。
苏韵拉上车门,抬头看了一眼车厢内部目前的布局:这种可以充当保姆车的面包车比平常的面包车要高大一些,一般可以兼做临时休息室、更衣室或者化妆间等的用途。
因为这一段拍的是野外场景,周围除了树还是树的,这年头又没有多少护林人的留守房子,自然也就是只能用面包车兼职更衣室了。
来,我来帮你。说话的人是担任苏韵助理的惠青虹,她本身也是赵氏电影的女打星出身,不过这次会加入这个剧组的原因,却是有点内幕的人情推荐。
惠青虹是赵氏武术老前辈刘师傅手下少有的女徒弟,因为武打技艺好又捱得苦,去年还参演了由刘师傅导演的影片《长辈》,作为电影里的女一号一炮而红。
不过,跟随着一炮而红而来的,却是好事的媒体乱写这两师徒有不正当关系。
这种捕风捉影胡编乱造的绯闻,不但使得两人不好如从前一样时常接触,甚至还惹得刘师傅那个年龄差很大的小女友对,没错,就是和陈柏杨传过绯闻的那位翁小姐大发脾气。
一边是女友,一边是爱徒,两相权衡之下,不得已的刘师傅只好牺牲了惠青虹这个徒弟,托了关系想把人给送远一点,避避风头。
于是乎,苏韵这个要北上拍戏的剧组,就被盯上了:国际级的合拍片规模,哪怕只是作为女主角助理和必要时的动作戏替身,也不算是拉低身价。
毕竟惠青虹现在只是才当了一部电影女主角的级别,还是自家师傅拍的戏,按照从前的履历来看,其实也就是三线不到的女配角配置。
因此刘师傅就果断把人托关系送到了要招吃苦耐劳女助理的苏韵这里:他这个徒弟肯吃苦又努力,跟着苏韵一阵,说不定能入苏韵的眼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基努里维斯,可不就是当年拍《怦然心动》时做小配角做得不错,被苏韵惦记住了然后直接天降电影男二号?
刘师傅的小算盘打得那叫一个精:他可不信他的好徒弟干不过一个外国来的毛头小子!
而苏韵这边,尽管不知道底下那些人的争宠心理,但是惠青虹这种能打能演还能吃苦的人才确实是她迫切需要的,所以也就客客气气地笑纳了远的不说,惠青虹可就是第一届香江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得奖者!
而让她得奖的那部电影,正是刘师傅导演的《长辈》。
虽然,在内部会议的讨论里,不少人有意模糊掉82年那小打小闹的第一届,然后把苏韵这个昔日的康城影后,给捧上开始下了本钱的名为第二届、实为真正第一届的香江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位置。
不过在最后,这些提议都还是被苏韵主动拒绝了:如她这类高层加主办方加赞助商等身份多位一体的人,哪怕是举贤不避亲,也不好直接拿第二届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一来是《天台邮差》安排在83年的柏林电影节首映,不但档期不合而且她的角色电影戏份安排严格来说是女配;二来则是那个奖座制作时,设计师参考了她的外貌身形和设计建议,所以私底下有人跟着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俗称奥斯卡奖的叫法,把这个奖叫做玛丽苏奖
让玛丽苏上台去领第一个玛丽苏造型奖杯的女主角奖,这又是太过有梗了。
因此苏韵在思考了好一阵之后,就果断拒绝了这个提议,并且还主动提出她不会参与香江电影金像奖演技类奖项的说法。
既然如此,负责举办的人也是没办法,只能重新寻找适合的演员名单。
而靠着这丝丝缕缕的关系,苏韵是先一步在去年82年的年底,就提前拿到了各类奖项的提名名单。
一会你先在这里化妆,我去试一下威也。在这部戏里,苏韵不但是女主角还是第一导演,有时部分站位和吊威也的试位问题就需要替身来做,如同当年梅妍霜跟组时的工作一样。
但现在梅妍霜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电视剧女主角和新人女歌手,又是在惯会压榨艺员的TBB手底下干活,工作比起苏韵那是只多不少。
这也就有了苏韵需要另找女助理的做法。
而虽然已经在去年3月拿到香江第一个金像奖影后宝座的惠青虹,也是因为那所谓的第一届颁奖典礼太过有草台班子的味道以至于根本不明白这个奖的意义,再加上过来这里之前刘师傅那语重心长的叮嘱,所以现在就都还是挺小心谨慎地把自己当三线小演员和吃苦耐劳小助理来用。
倒是苏韵因为后世的记忆,对她很是欣赏和偏爱,俨然一副渣皇得了新宠的关怀备至,说话时都是好声好气温言软语的和一天至少挨三十次NG的基努的待遇,那叫一个天差地别。
第261章 冬夜
等苏韵矮着身体, 由惠青虹帮忙换好了神女装之后,便重新打开了车门往外走出。
故意凑上去却没有套到什么料,庄隆无奈地一笑:也不知道苏韵这个皮皮虾,心里真正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可惜现在亦是没时间让他多想和细想, 换好了神女装出来的苏韵, 已经是引起了旁边趁着农闲来围观的村民们的一片惊叹之声。
也亏得苏韵和陈云辉合力设计的神女装就是五彩斑斓珠光宝气、极度符合传统神仙形象的模样, 换了那为了彰显仙气而弄一身白的,怕不是要被思想依然很老派的村民以为是披麻戴孝
临近过年的碰到一身白,哪怕是被教育过不许再搞封建迷信,但如他们这种从小到大都是见识过也经历过、而且很多都还亲身参与过传统拜神仪式的村民,谁又会不嫌晦气?
而苏韵这一身活脱脱就是庙里塑像壁画一般的神妃仙子, 就极大地符合了他们对神仙的传统审美观念。
甚至还有几个拜神意志比较坚定的老人, 要不是挤在人群里,几乎都要直接跪拜起来了即使没有跪拜,可是口里那仙姑、菩萨、求神庇佑什么的话语就没停过。
直到负责维持秩序的村干部吆喝了几声, 这几个多年没有拜过神的老人方才悻悻地闭上了嘴。
等拍完这一幕戏后, 苏韵便毫无预警地被人悄悄塞了一些橘子、枣糕、农家自酿的米酒等东西,而且那些枣糕还是用红纸包得方方正正,俨然是那种拜神专用的打包方式
当晚, 苏韵郁闷地和剧组里的人说了一通,怜悯的目光没得到, 哈哈哈哈的嘲笑倒是连绵不绝。
苏韵气得拍桌子:再笑我,我扣你们人工!理由就是不尊重老板!
屋子里的笑声更大了, 就连稍微听懂了苏韵话里意思的基努都捂着脸不住耸肩, 明显是在偷笑。
想到明天下午才有戏拍, 于是苏韵第一个拿他开刀, 拿着米酒酒壶凑上去, 两三下就把这个酒量浅得碗里能养金鱼的少年灌倒在一旁的椅子上。
眼看他是真的铲都铲不起来了,苏韵这才得意洋洋地坐回自己的位置,挥手招呼道:来!再喝一杯!
农家的米酒经过人为的热气蒸腾,在寒冷的天气里隐隐有着一种来自大地的暖融深沉,苏韵一连喝了好几杯,越喝越上头。
确认苏韵喝得醺醺然到脸上都开始染了绯色,庄隆当即就按住了她还去取酒壶的手:别喝太多了,你酒量不行。
难得今晚高兴嘛苏韵哼哼唧唧地嚷了起来。
此话一出,便知道苏韵真的是有点醉意了,于是人们纷纷笑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要求庄隆管管她:平日里开工时苏韵是无可置疑的老大,但在实际相处上却是全场最年轻的女仔,现在难得可以反客为主地端一下长辈的架子,他们肯定是不放过这个机会。
你和她们比不了,快去休息吧!众人劝道:虽然苏韵也是和惠青虹以及另外两个女保镖一样自小练武,不过她运气好又有着财物和才华的底气,所以总遇不上真的需要为了应酬而喝酒的时候,酒量自然是不比从小为了生计奔波、跟着师兄弟们练酒量的惠青虹她们好。
眼看两个女保镖还想要过来扶她回房,本来就被鄙视了酒量的苏韵那是更郁闷了,连连摆手表示她自己能走。
作为老板的发了话,两个女保镖对视了一眼,也只好一脸无奈地坐回了原位。
还是我送你过去吧,太黑了。庄隆不太放心。
看他那副连手电筒都拿来了的慈祥模样,苏韵想了想,最终便是点了一下头,脚步有点虚浮地走近了他。
和众人打了个招呼,庄隆便一手拿着手电筒照明,另一只手搂着苏韵肩膀,半搀半扶地缓缓往她住的那个小房子里走。
西部山村的冬夜里总有着如恸哭一般的啸风,吹得附近的林木哗哗作响,偶尔再穿插几声寒鸦的悲鸣,整个世界便仿佛是落到了一个难以言说的虚渺意境之中。
被这透骨冻髓般的夜风一吹,苏韵的微醺状态瞬间也清醒了不少,原本有点虚浮的脚步也逐渐沉稳了下来。
不过,这风实在是太冷,而旁边人那披着宽大长款风衣的身躯不但温暖遮风,还能给予她省力的支撑于是素来贪图逸乐的苏韵,就心安理得地继续缩在了里头装鸵鸟。
他们住的地方是之前的下乡知青安置房,几个老旧的小房子和一间比较大的屋子按照地势起伏,错落地分布在山路的旁边。
那个时候下乡的知青一般都是男多女少的状态,所以女知青就三两一组地住在地势高些的小房子里,而男知青就全部住在大屋子里,和农具等杂物混居。
苏韵的团队也是男多女少的组合,那么自然也是按照之前的安排来。
那些嘈杂的劝酒声和猜拳声随着两人的步伐渐远,陈旧的木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发出了吱呀的一声长鸣,在这似寂静似温馨的冬夜里两相交织,便恍如一节满溢着人间烟火气的俗世歌谣。
这个年代的土屋还没有装电灯的奢侈行为,日常拍那些少有的夜戏都还是依靠他们自己带来的小发电机给器材供电,因此苏韵所住的小房子里当然也不会特意另装电灯,而是使用一盏老式的煤油灯来提供夜间的照明。
恋耽美
听到这里,庄隆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还没开始就已经被宣判出局的基努趁着搭布景的空闲时间,他还在咬着一个小木塞练台词的发音,模样看起来甚是可怜。
但那眉眼之间那种混合了东方神韵和西式深刻的清雅秀致,在冬日的午后阳光里,倒映着独属于少年人的清澈这种纯洁无辜的外形和乖巧听话的行为,就很能引起女性的爱护欲。
于是庄隆不放心地又问了一句:那拍完戏之后呢?
第260章 香江第一个影后
之后?苏韵嗯了一声, 目光带上了几分探究,你又想说什么呢?
你不是说之前有伯恩安德森这个在拍戏期间因为种种因素而戏假情真的先例了吗?庄隆认真地看着她,有时候,入戏和出戏其实是很难分辨的, 也许在不知不觉的某个瞬间, 人就会突然被自己演绎的角色所影响到了
如果要这么说的话, 这一次戏假情真的人,不应该是你和我才对吗?苏韵的目光更显出了几分兴趣:《盗墓迷情》第一部 里,有感情戏的角色,是庄隆饰演的古董店老板和自己饰演的神女。
不过庄隆这么寻根问底的态度,她倒是知道些许内情:赵励明临走前的那晚, 特意提着酒菜去找庄隆谈心的事, 她正好隔着一窗之隔看到了他鬼鬼祟祟地敲门的身影。
虽然考虑到尊重个人隐私这点,她没有过去门边偷听。
但就赵励明那个老母鸡般的思维,却是不算难猜的:估计是想着自己去了深市之后没人看管她, 所以就特地找了个长辈来帮忙吧?
以前庄隆就没管那么细, 都是笑看她和那些年轻人玩闹,顶多就是偶尔会提醒一两句,让她注意形象以免被记者乱写。
而自从赵励明走后, 庄隆那副明显提高了警惕的模样肯定是受到了赵励明的照顾委托。
苏韵想到这里,忍不住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实话, 尽管如基努这样十八九岁的年轻靓仔和陈柏杨那种一心一意暗自凝望的青年总带着如初恋般动人的青涩微甜,不过她的口味偏好, 是更偏向喜欢那种似熟却又未完全熟透、知世故而不世故的男人。
例如始终与她若即若离却又顾虑重重的张榷嵘, 也例如总是摆着一副长辈态度但又全身上下都带着勾人故事感的庄隆。
可惜, 她和庄隆认识得太早也太久了, 相处的立场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定下了型划定了界限, 倘若要想打破这条界限,是必要付出相当一定程度的努力。
而她暂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沉溺在男女感情之中,所以偶尔有空嘴花花撩两句还成,真要认真去对待一段感情的话她暂时还做不到这个地步。
典型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渣男心理了。
相比于苏韵随口就是一句意有所指的芳心纵火,庄隆先是微愣了一下,随后又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你还是这样顽劣,说话总是不经大脑。
我才刚刚成年嘛,贪图玩乐和思想不成熟这些青少年应有的问题。是肯定会有的。苏韵自小就懂得仗着年龄优势去胡作非为,日积月累下来,这手段是使得越发的成熟了。
年轻人总是觉得同龄人幼稚,一心追逐着年长的人的瞩目,却又不知在逐渐成长之后,反而会开始怀念从前的自己。庄隆轻声念了一句:就如同他一样,年轻时总想要去见识世界的繁华,结果在美国待得久了之后,却无时无刻不在记挂故乡的人和事。
哪怕记忆中的年少并不美好。
可能是吧,人始终都是一路跌跌撞撞地成长的,谁都不会例外。对于身边所有人都过分关注的她的感情问题,苏韵倒是挺顺其自然的态度:不是她不想谈,只是还没有遇到那个表现出足够的爱意的人而已。
她的个性是太过自私的利己,而且还特别贪图逸乐,碰见名人和美人常常忍不住下手主动出击,但把人捞到手之后却又只想保持现状、无心再进一步,馋人家美貌还不想负责任
对于这样的自私个性,苏韵自己心里还是有点数的,所以这些年就都将心思主要放在了搞事(业)上。
毕竟现在的香江也没有什么早恋的说法,十二三岁才上中学的女仔就有男朋友、十五六岁就可以谈婚论嫁这就是在封建传统早婚思想和现代个性解放潮流的两相冲击下,香江年轻一代的感情写真。
如苏韵这个年纪这个容姿,在某些同龄人眼里,已经算得上是晚的一类。
也就是赵励明这个总觉得女孩外嫁肯定都过不好的大哥在旁边瞎着急而已,赵家的两个姐姐和苏韵自己,甚至是对婚姻抱有无限憧憬的梅家姐妹,都没有这种焦虑。
辉哥,我这边准备好了,你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整我的发型?苏韵拍了一下手,将手上的枣糕碎屑统统拍掉之后,就站起身喊了正在指点工作人员把那套神女装束放到面包车里的陈云辉一声。
陈云辉比了个手势:车里面已经安排好了,你可以先过来换衫,我去拿首饰。
苏韵点点头,动身走近了面包车旁边,然后非常利索地一矮身就走了进去。
两个通过吕少龙的关系而请来的女保镖见状,立即就一左一右站到了车子的车门旁边,负责起看守的事务。
苏韵拉上车门,抬头看了一眼车厢内部目前的布局:这种可以充当保姆车的面包车比平常的面包车要高大一些,一般可以兼做临时休息室、更衣室或者化妆间等的用途。
因为这一段拍的是野外场景,周围除了树还是树的,这年头又没有多少护林人的留守房子,自然也就是只能用面包车兼职更衣室了。
来,我来帮你。说话的人是担任苏韵助理的惠青虹,她本身也是赵氏电影的女打星出身,不过这次会加入这个剧组的原因,却是有点内幕的人情推荐。
惠青虹是赵氏武术老前辈刘师傅手下少有的女徒弟,因为武打技艺好又捱得苦,去年还参演了由刘师傅导演的影片《长辈》,作为电影里的女一号一炮而红。
不过,跟随着一炮而红而来的,却是好事的媒体乱写这两师徒有不正当关系。
这种捕风捉影胡编乱造的绯闻,不但使得两人不好如从前一样时常接触,甚至还惹得刘师傅那个年龄差很大的小女友对,没错,就是和陈柏杨传过绯闻的那位翁小姐大发脾气。
一边是女友,一边是爱徒,两相权衡之下,不得已的刘师傅只好牺牲了惠青虹这个徒弟,托了关系想把人给送远一点,避避风头。
于是乎,苏韵这个要北上拍戏的剧组,就被盯上了:国际级的合拍片规模,哪怕只是作为女主角助理和必要时的动作戏替身,也不算是拉低身价。
毕竟惠青虹现在只是才当了一部电影女主角的级别,还是自家师傅拍的戏,按照从前的履历来看,其实也就是三线不到的女配角配置。
因此刘师傅就果断把人托关系送到了要招吃苦耐劳女助理的苏韵这里:他这个徒弟肯吃苦又努力,跟着苏韵一阵,说不定能入苏韵的眼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基努里维斯,可不就是当年拍《怦然心动》时做小配角做得不错,被苏韵惦记住了然后直接天降电影男二号?
刘师傅的小算盘打得那叫一个精:他可不信他的好徒弟干不过一个外国来的毛头小子!
而苏韵这边,尽管不知道底下那些人的争宠心理,但是惠青虹这种能打能演还能吃苦的人才确实是她迫切需要的,所以也就客客气气地笑纳了远的不说,惠青虹可就是第一届香江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得奖者!
而让她得奖的那部电影,正是刘师傅导演的《长辈》。
虽然,在内部会议的讨论里,不少人有意模糊掉82年那小打小闹的第一届,然后把苏韵这个昔日的康城影后,给捧上开始下了本钱的名为第二届、实为真正第一届的香江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位置。
不过在最后,这些提议都还是被苏韵主动拒绝了:如她这类高层加主办方加赞助商等身份多位一体的人,哪怕是举贤不避亲,也不好直接拿第二届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一来是《天台邮差》安排在83年的柏林电影节首映,不但档期不合而且她的角色电影戏份安排严格来说是女配;二来则是那个奖座制作时,设计师参考了她的外貌身形和设计建议,所以私底下有人跟着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俗称奥斯卡奖的叫法,把这个奖叫做玛丽苏奖
让玛丽苏上台去领第一个玛丽苏造型奖杯的女主角奖,这又是太过有梗了。
因此苏韵在思考了好一阵之后,就果断拒绝了这个提议,并且还主动提出她不会参与香江电影金像奖演技类奖项的说法。
既然如此,负责举办的人也是没办法,只能重新寻找适合的演员名单。
而靠着这丝丝缕缕的关系,苏韵是先一步在去年82年的年底,就提前拿到了各类奖项的提名名单。
一会你先在这里化妆,我去试一下威也。在这部戏里,苏韵不但是女主角还是第一导演,有时部分站位和吊威也的试位问题就需要替身来做,如同当年梅妍霜跟组时的工作一样。
但现在梅妍霜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电视剧女主角和新人女歌手,又是在惯会压榨艺员的TBB手底下干活,工作比起苏韵那是只多不少。
这也就有了苏韵需要另找女助理的做法。
而虽然已经在去年3月拿到香江第一个金像奖影后宝座的惠青虹,也是因为那所谓的第一届颁奖典礼太过有草台班子的味道以至于根本不明白这个奖的意义,再加上过来这里之前刘师傅那语重心长的叮嘱,所以现在就都还是挺小心谨慎地把自己当三线小演员和吃苦耐劳小助理来用。
倒是苏韵因为后世的记忆,对她很是欣赏和偏爱,俨然一副渣皇得了新宠的关怀备至,说话时都是好声好气温言软语的和一天至少挨三十次NG的基努的待遇,那叫一个天差地别。
第261章 冬夜
等苏韵矮着身体, 由惠青虹帮忙换好了神女装之后,便重新打开了车门往外走出。
故意凑上去却没有套到什么料,庄隆无奈地一笑:也不知道苏韵这个皮皮虾,心里真正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可惜现在亦是没时间让他多想和细想, 换好了神女装出来的苏韵, 已经是引起了旁边趁着农闲来围观的村民们的一片惊叹之声。
也亏得苏韵和陈云辉合力设计的神女装就是五彩斑斓珠光宝气、极度符合传统神仙形象的模样, 换了那为了彰显仙气而弄一身白的,怕不是要被思想依然很老派的村民以为是披麻戴孝
临近过年的碰到一身白,哪怕是被教育过不许再搞封建迷信,但如他们这种从小到大都是见识过也经历过、而且很多都还亲身参与过传统拜神仪式的村民,谁又会不嫌晦气?
而苏韵这一身活脱脱就是庙里塑像壁画一般的神妃仙子, 就极大地符合了他们对神仙的传统审美观念。
甚至还有几个拜神意志比较坚定的老人, 要不是挤在人群里,几乎都要直接跪拜起来了即使没有跪拜,可是口里那仙姑、菩萨、求神庇佑什么的话语就没停过。
直到负责维持秩序的村干部吆喝了几声, 这几个多年没有拜过神的老人方才悻悻地闭上了嘴。
等拍完这一幕戏后, 苏韵便毫无预警地被人悄悄塞了一些橘子、枣糕、农家自酿的米酒等东西,而且那些枣糕还是用红纸包得方方正正,俨然是那种拜神专用的打包方式
当晚, 苏韵郁闷地和剧组里的人说了一通,怜悯的目光没得到, 哈哈哈哈的嘲笑倒是连绵不绝。
苏韵气得拍桌子:再笑我,我扣你们人工!理由就是不尊重老板!
屋子里的笑声更大了, 就连稍微听懂了苏韵话里意思的基努都捂着脸不住耸肩, 明显是在偷笑。
想到明天下午才有戏拍, 于是苏韵第一个拿他开刀, 拿着米酒酒壶凑上去, 两三下就把这个酒量浅得碗里能养金鱼的少年灌倒在一旁的椅子上。
眼看他是真的铲都铲不起来了,苏韵这才得意洋洋地坐回自己的位置,挥手招呼道:来!再喝一杯!
农家的米酒经过人为的热气蒸腾,在寒冷的天气里隐隐有着一种来自大地的暖融深沉,苏韵一连喝了好几杯,越喝越上头。
确认苏韵喝得醺醺然到脸上都开始染了绯色,庄隆当即就按住了她还去取酒壶的手:别喝太多了,你酒量不行。
难得今晚高兴嘛苏韵哼哼唧唧地嚷了起来。
此话一出,便知道苏韵真的是有点醉意了,于是人们纷纷笑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要求庄隆管管她:平日里开工时苏韵是无可置疑的老大,但在实际相处上却是全场最年轻的女仔,现在难得可以反客为主地端一下长辈的架子,他们肯定是不放过这个机会。
你和她们比不了,快去休息吧!众人劝道:虽然苏韵也是和惠青虹以及另外两个女保镖一样自小练武,不过她运气好又有着财物和才华的底气,所以总遇不上真的需要为了应酬而喝酒的时候,酒量自然是不比从小为了生计奔波、跟着师兄弟们练酒量的惠青虹她们好。
眼看两个女保镖还想要过来扶她回房,本来就被鄙视了酒量的苏韵那是更郁闷了,连连摆手表示她自己能走。
作为老板的发了话,两个女保镖对视了一眼,也只好一脸无奈地坐回了原位。
还是我送你过去吧,太黑了。庄隆不太放心。
看他那副连手电筒都拿来了的慈祥模样,苏韵想了想,最终便是点了一下头,脚步有点虚浮地走近了他。
和众人打了个招呼,庄隆便一手拿着手电筒照明,另一只手搂着苏韵肩膀,半搀半扶地缓缓往她住的那个小房子里走。
西部山村的冬夜里总有着如恸哭一般的啸风,吹得附近的林木哗哗作响,偶尔再穿插几声寒鸦的悲鸣,整个世界便仿佛是落到了一个难以言说的虚渺意境之中。
被这透骨冻髓般的夜风一吹,苏韵的微醺状态瞬间也清醒了不少,原本有点虚浮的脚步也逐渐沉稳了下来。
不过,这风实在是太冷,而旁边人那披着宽大长款风衣的身躯不但温暖遮风,还能给予她省力的支撑于是素来贪图逸乐的苏韵,就心安理得地继续缩在了里头装鸵鸟。
他们住的地方是之前的下乡知青安置房,几个老旧的小房子和一间比较大的屋子按照地势起伏,错落地分布在山路的旁边。
那个时候下乡的知青一般都是男多女少的状态,所以女知青就三两一组地住在地势高些的小房子里,而男知青就全部住在大屋子里,和农具等杂物混居。
苏韵的团队也是男多女少的组合,那么自然也是按照之前的安排来。
那些嘈杂的劝酒声和猜拳声随着两人的步伐渐远,陈旧的木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发出了吱呀的一声长鸣,在这似寂静似温馨的冬夜里两相交织,便恍如一节满溢着人间烟火气的俗世歌谣。
这个年代的土屋还没有装电灯的奢侈行为,日常拍那些少有的夜戏都还是依靠他们自己带来的小发电机给器材供电,因此苏韵所住的小房子里当然也不会特意另装电灯,而是使用一盏老式的煤油灯来提供夜间的照明。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