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旧事[娱乐圈](189)
越是遮遮掩掩,反而越是让人更加地想要探寻起当年旧事的细节来。
因此,哪怕是稍微上得台面的报纸杂志都报道说苏韵当年是意外失踪,但亦有不少打着言论自由的不入流小报,最大限度地发挥起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硬生生揪着一些时间和内容的疑点, 捕风捉影地编出了一出出曲折离奇精彩纷呈的内幕故事。
从豪门争产妻妾相斗的角度讲起,到劫案内情和将计就计、你绑我儿子我丢你女儿,最后居然还能完全推翻前作、脑补延伸出患难与共以至惺惺相惜的神奇剧情当然, 最后那个百合题材明面上是出不了街的, 也就只有是在某些常人避之不及的荤素不忌角落小店, 才能寻摸到这个神奇版本的故事。
被最后的百合大作一带歪, 那些仿照《雷雨》的禁忌剧情瞬间也是不够看了:当年方茉娜怀孩子的时候赵日赋都五十大几将近六十岁了, 自然是有人按着当年写赌王后面那些孩子可能不是他的种的路子,有样学样地胡编乱写一大通,给编出一个猎奇者最爱的离奇身世如苏韵的亲生父亲其实是那时正当壮年的赵励英、甚至可能是那时才十五六岁的赵励明的故事
正常人看到这种猎奇八卦,自然也就是当作看无稽笑话:老来子女的事情又不是有钱人家才会出现,而是世间虽然少见但也不是很难得的事情。再说了,有钱人也不是傻得离谱的,真要是这么不堪,人家赵家还会放消息出来认苏韵这个孩子?
如今的年代,向公众媒体公开认下一个孩子,就相当于是承认了这个孩子的家产继承权。
虽然苏韵没有回应,但是按照赵家不作大妖都能分一笔丰厚家产的老规矩;只要苏韵一点头,就能拿下香江赵氏以及南洋赵氏加起来起码几亿的家产,而且方茉娜还只有她这一个孩子不傻的人都知道选什么。
至于为何苏韵至今都还没有出面作出什么回应,大概也不过是消息太过突然和让人震惊,一时间心理没能调整过来,才会导致这一个缩在家里暂时没法面对的局面吧?
说到底,苏韵今年满打满算也就是刚过十八岁哦不对,按照赵家公布的真实生日来算,好不容易等到成年的苏韵又一下子被打回了未成年人的行列。
哪怕造就了许多人都为之惊叹的传奇故事,苏韵现在的年龄也还是太年轻了,偏偏又碰上这种见多识广的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很快镇定下来的身世揭秘,心情低沉是不难理解的。
没有苏韵和赵家正式出面解释和宣布后续,这些猜测的瓜也挺好吃的,有些故事还编得相当吸引人追更
乐呵呵地吃瓜的港人不知道的是,这些报道倒是在往后的许多年里成为了苏韵所谓的黑料也许美丽的人物来到世上的同时就是带着无可避免的恶意,就如同某关姓女艺人每次出现的场合,都总会有某些人提起那些不实却又极具侮辱性和猎奇性的球类事件和小三事件一样。
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总是会仗着年代久远和地域差距导致的信息传播不到位,从而把这些捕风捉影胡编乱造的旧报纸杂志消息作为所谓的实物证据,用最恶毒难听的言辞去诋毁造谣一个公众人物,以此来满足他们心中那些低劣丑陋的心思:看吧,无论你明面上再怎么风光再怎么高傲,私底下不也还是比我们这些人还要肮脏又恶心?
不过,尽管如今的消息没有发酵到以后的恶劣程度,但是这全城吃瓜的热潮,也是让赵家人忍不住出手了一下。
先从赵氏父子当年在沪市六大电影公司所组成的六合影片的围剿下艰难求存的创业之初说起,再说到赵氏父子被六合影片排挤出沪市、只得派赵家的老三和老六前往南洋寻找新商机为转折;后来接上老三和老六另辟途径,放弃同样被六合影片牢牢把持的南洋城市,而是选择了六合看不上的乡村小镇搞流动放映的对策,简单又清晰地向大众介绍了赵氏当年用农村包围城市和加入广大人民群众中去的策略,打造了一条绝地求生光明大道的崛起旧闻。
而这一条路,和苏韵当年所走的道路何其相似:都是被本地的霸主大公司排挤、又因种种原因必须放弃本地市场,最后另辟途径选择去了大陆的农村乡镇,响应下乡政策的红色号召,再次重演了这一个农村包围城市和人民群众力量大的辉煌历史。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苏韵当年的对手里,赵氏占了不小的份额
就当是打是亲骂是爱吧自家人打自家人,权当这是提前的内部锻炼了,俗语里不是有说老豆打仔,锻炼身体;仔打老豆,延年益寿吗
赵家联合媒体这么一引导下去,被唬得一愣一愣的港人还真的是有不少信了这个邪的:难怪苏韵从小就这么厉害了,敢情也是有着遗传的因素在啊!
当初那些猜苏韵是何家遗珠的狗仔是多瞎啊,现在看来,苏韵除去外貌是直接拉满了基因突变的好方向之外,歌喉、手段、性格以及拍摄天赋和演技天赋等内在特点,这些还真的都更像是遗传了赵家人的。
毕竟早年赵家从投身电影业开始,也是为了不让旗下知名女星跳槽,直接是把人给娶回了家;再加上历代以来找的妻子都是要么有颜值要么有才华要么两者兼备的,最后拼凑出苏韵这一个把祖祖辈辈的好东西全搂走的终极优质产品,还真的不算是太稀奇
因为这个,特别会蹭城中热门话题然后改编成电视剧的对台、已经改名为TVA的新丽映,听完了最新消息,喜得那是一拍大腿:本来还想着拿赵日赋生平事迹改编的电视剧《影城大亨》拍完之后,素材缺得就只能往自家这边挖一部勇揭自家电视台秘辛的《电视风云》的了,没想到赵家突然还冒出了这么一个哪怕在国际上都是数得上号的优秀后辈,接着再补一部《影城大亨Ⅱ之明珠传奇》之类的,完全是可以的嘛!
而且他们前两个月才拿到了邱氏家族的大笔投资,有钱得很,而因为之前的人才流失导致台里缺人的话,直接去挖对家现成的人不就行了?
特别是苏韵的蓝颜知己和绯闻对象还那么多,剧情比她那个一辈子就两个女人的亲爹的故事,都要更加的方便注水和好拍!
这光是华人面孔的就有好几个,再加上鬼佬面孔的,光是感情戏给拉它个四五十集爱恨交织分分合合的剧情那是完全不成问题!
当然了,现在想要借着换大老板的时机力挽狂澜一飞冲天的TVA,是绝对没有想到,接下来还会因为电视台的股权斗争和邱氏家族的假账危机,而让他们原定拿来翻身的大部分新剧计划一拖再拖,以至于直接拖到九十年代才陆续提上拍摄日程的
有着TVA拿苏韵和其他人对比的先例一开,被城中热话消息洗脑以至于越看苏韵的照片、就越觉得她开始有点神似赵日赋的赌仔赌女们那是慌得一批:不行,他们的带运财女可绝对不能像赵日赋那个孤寒佬!
看到信奉苏韵的赌马佬日拜夜拜祈求苏韵不要认祖归宗,信奉陈从英的小众邻居股票佬顿时就笑了开来:我就说吧,苏韵这种就是虚张声势吹出来的,真要想转运求富贵,必须是得信陈生啊!
严格来说,苏韵凭实力的话,当然是不如陈从英的。
但苏韵一来是保佑的范围广和接地气,从赌马赌波打麻将买股票等都有过成功的先例,而且只要拿着张照片拜就OK,不需要任何知识基础;相反,陈从英却是搞股票和地产为主的,受众小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学识才能跟着他的行动这么一对比,陈从英自然就只能沦落成冷门圈子的神枱照片了。
二来嘛,苏韵的颜值那是远远甩陈从英十条街不止,又是年轻漂亮到凡是有人见到都得赞一声的后生靓女,口袋里带张后生靓女的照片和带张中年麻甩佬的照片,这差距就是过分的触目惊心
呸!我又不是基佬,他陈从英算个什么东西,也配和我苏韵BB比?赌马佬死死抱着苏韵的照片不撒手,对股票佬邻居的劝告那是直接无视加鄙视。
那算咯,真是好心遭雷劈,迟些陈生的嘉宁收购了赵氏,我看你的苏韵BB还要不要给陈生低声下气地赔笑股票佬自以为的一片好心反被骂,当即也是收回了本来想要安利出去的陈从英照片,然后又转身回家听起了股市最新报道。
陈从英可是当年让他从置牛大战里翻身的神人啊,跟着陈从英的路子,一定不会错!
等嘉宁收购了赵氏之后,看看苏韵这个虚张声势的妹妹仔和她那群下等人粉丝还怎么嚣张!
第252章 赵氏影城
哇, 你日日来报到的吗?上班又没见你这么勤奋梅妍霜一个通宵夜戏拍完下来好歹是有了一天假,便想着今日就不回九龙塘别墅休息而是和姐姐一起去白加道的豪宅里看一下苏韵的,没想到, 这才早上八点出头, 就已经在门口看到了陈柏杨的车。
大概是天赋高运气好顺利惯了,陈柏杨这家伙出了名的对工作不算上心, 一没有工作的时候不是到处去旅游,就是喜欢深夜搞创作然后白天再睡懒觉补眠, 往往都要到寻常人中午饭的时间点,方才能看到他的身影。
能这么早看到他冒头, 大概也是只能感叹一声爱情的魔力了陈柏杨暗恋苏韵的事算是圈内大部分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而且极有可能苏韵自己也是知道这个的,偏偏一个不正式告白一个也若即若离, 倒是让旁人看着心急。
但这也没办法: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爱情观却是受了西方的影响, 再加上苏韵和陈柏杨两个都是留学过的,对男女关系这一层面上自然就少了华夏传统的那种含蓄和专注,反而是有点吊儿郎当的不成熟,也更偏向贪玩不定性的恋人未满模式。
最近我的新合约还没确定下来,好得闲, 所以就来关心一下玛丽喽。陈柏杨梗着脖子小声解释了一句, 毕竟她这几天发生太多事了
梅妍霜和梅爱霜深深地看了这个不善表达但却很会行动的青年一眼,叹了一口气,倒也是没有再说什么挤兑他的话, 而是招呼着他进门了。
你们回来啦?正在摆碗筷的苏韵闻声抬头, 看到前头的梅家姐妹还没来得及招呼多两句, 后方也跟着进来的一个人让她语气顿了顿, 丹尼?
不是不知道和不理解陈柏杨对她的关心, 但是像他这样不干活而是日日来报到的做法,也是让苏韵有些无奈起来:就连法律意义上算她亲人的梅家姐妹俩,都没他来得勤电视台最近开了不少新戏,梅家两姐妹这一个是女主角一个是客串配角兼助理人的,有时忙起来的话,别说是回白加道这边休息,就连距离片场不远的九龙塘别墅都回不去的。
基本就是直接在片场睡躺椅补眠,几日几夜都回不了家的那种连轴转高强度。
因此,有对比就有伤害,在亲戚朋友都忙得只能偶尔抽时间来探望一下的时候,陈柏杨这种几乎天天过来的人,就很让人羡慕嫉妒恨。
不过想到当年苏韵在加州读书时,唯一有钱有闲还有心去探望她的人也是只有陈柏杨,这便又让人没办法真生出太大的气恼来:自己做不到还要求别人做不到,那么这也太过小家子气了。
哦,丹尼仔啊,快过来吧,今日婆婆煲了好靓的白粥,还做了好几样开胃小菜因为陈柏杨最近的探访行为,苏阿婆对陈柏杨的观感倒是不错,看到他今天又是一大早就来了,当即就是乐呵呵地招呼他过来吃早饭。
陈柏杨乖巧地应了一声,然后熟门熟路地伸手去接苏阿婆手里的托盘:苏婆婆,我帮你。
一边吃着早饭一边听梅家姐妹和陈柏杨说外面的情况,苏韵时不时点一下头:虽然外面的风言风语已经在陆续有来的新八卦消息的冲击下,一日比一日减少了,但是依然还有不少想要挖豪门秘辛的长情狗仔,进不了山顶又不好和赵家对上,所以就时不时去堵苏韵的朋友和电影公司、电视台的人,盼望能从这些四面八方的消息里挖出点什么值得写一笔的东西来。
话又说回来,苏苏你的意思是?梅爱霜关切地问了一句。
眼看苏阿婆悄悄看了过来,苏韵轻轻一笑,摇了摇头:我还是原本的意思生恩不及养恩大,虽然赵家当年丢下我的原因是迫不得已,但是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能做个普通朋友或者合作伙伴自然是好,真要计较起来的话,我还是会选择苏家。
苏韵说着,目光又投向了客厅一角的神枱旁边,上面苏清的黑白照片和苏音的木牌依然如初见那般宁静温馨:给予了她和苏韵新生的,只是苏家。
苏阿婆忍不住把手覆上了苏韵的手背,然后又力度极为轻微地拍了她手背几下,其中便仿佛带着一种安慰和安心的力度。
吃完早饭,苏阿婆习惯性地去花园里照顾花花草草,苏韵则是和陈柏杨一起上了楼上的书房,一边打游戏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当然了,这两人有时也不是那么肥宅化的,陈柏杨作为香江乐坛少有的唱作型年轻歌手,近段时间亦是为他的新专辑写了不少曲子;不玩游戏的时候,他直接就坐在书房里的钢琴旁边弹给苏韵听,等着她给予新一轮的听后感和意见。
看着他坐在钢琴前轻弹浅唱,阳光丝丝缕缕地落在他身上时,总能为其打出一种带着神性的轮廓光,时不时就能听到一首经典旋律的苏韵半托着腮:不得不说,他真的是出得厅堂又进得录音房。
可惜就是刚极易折,慧极必伤。
不过如今有她看着,大概很多人的命运都能像已经被她有意无意地改变了原先命途的人一样,随着她对港娱圈的努力挽救,而能随着时光到老吧?
依稀想着这些繁乱心绪时,苏阿婆忽然在楼下喊了一声,说是赵励英过来找她了。
搞笑的是,看到苏韵和陈柏杨一起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本来神情里还带着忐忑的赵励英一下子就变了脸:你们怎么会一起从楼上下来的?
我只是来和玛丽打游戏机、顺便给她弹一些新歌而已,最近她心情不是很好陈柏杨赶紧解释了起来:虽然苏韵没有认祖归宗,但赵励英这又是合作人又是亲堂哥的,属性叠满得随便哪个他都得罪不起。
虽然在听完解释后,好歹是对堂妹身边的又一个异性放下了原本的戒心,不过赵励英还是十分意味深长地看了陈柏杨一眼,随后就以和苏韵谈话的理由,明里暗里地把他挤出了苏韵的旁边。
我们都知道你不一定需要这些东西,但这是阿婶一定要让我帮忙带过来给你的赵励英这次前来,带来的是赵氏电影公司一部分股份和其它十来份赵家人拜托他带过来的商铺、地皮赠予合同。
现在赵日赋还是电影公司最大的股东,所以赵家新一代的股份基本都在5%左右,赠予苏韵这11%股份除了新一代应得的5%,另外的则是黄弥笙和方茉娜一起给的4%和赵励明、赵励仲两兄弟分别给的1%。
至于其它的商铺和地皮合同,则是多来自于赵日赋和赵家姐妹这边。
也不是要你一下子就签,只是过来通知你一声,你如果想好了,随时都可以联系他们。虽然赵励英做的是说客的活,不过也是记着和苏韵的合作感情。
你这次来,不止是想和我说这些的吧?苏韵笑了笑。
赵励英点了一下头,一边把带来的合同文件收起,一边补充说道:是的我想请你跟我重新走一趟赵氏影城。
恋耽美
因此,哪怕是稍微上得台面的报纸杂志都报道说苏韵当年是意外失踪,但亦有不少打着言论自由的不入流小报,最大限度地发挥起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硬生生揪着一些时间和内容的疑点, 捕风捉影地编出了一出出曲折离奇精彩纷呈的内幕故事。
从豪门争产妻妾相斗的角度讲起,到劫案内情和将计就计、你绑我儿子我丢你女儿,最后居然还能完全推翻前作、脑补延伸出患难与共以至惺惺相惜的神奇剧情当然, 最后那个百合题材明面上是出不了街的, 也就只有是在某些常人避之不及的荤素不忌角落小店, 才能寻摸到这个神奇版本的故事。
被最后的百合大作一带歪, 那些仿照《雷雨》的禁忌剧情瞬间也是不够看了:当年方茉娜怀孩子的时候赵日赋都五十大几将近六十岁了, 自然是有人按着当年写赌王后面那些孩子可能不是他的种的路子,有样学样地胡编乱写一大通,给编出一个猎奇者最爱的离奇身世如苏韵的亲生父亲其实是那时正当壮年的赵励英、甚至可能是那时才十五六岁的赵励明的故事
正常人看到这种猎奇八卦,自然也就是当作看无稽笑话:老来子女的事情又不是有钱人家才会出现,而是世间虽然少见但也不是很难得的事情。再说了,有钱人也不是傻得离谱的,真要是这么不堪,人家赵家还会放消息出来认苏韵这个孩子?
如今的年代,向公众媒体公开认下一个孩子,就相当于是承认了这个孩子的家产继承权。
虽然苏韵没有回应,但是按照赵家不作大妖都能分一笔丰厚家产的老规矩;只要苏韵一点头,就能拿下香江赵氏以及南洋赵氏加起来起码几亿的家产,而且方茉娜还只有她这一个孩子不傻的人都知道选什么。
至于为何苏韵至今都还没有出面作出什么回应,大概也不过是消息太过突然和让人震惊,一时间心理没能调整过来,才会导致这一个缩在家里暂时没法面对的局面吧?
说到底,苏韵今年满打满算也就是刚过十八岁哦不对,按照赵家公布的真实生日来算,好不容易等到成年的苏韵又一下子被打回了未成年人的行列。
哪怕造就了许多人都为之惊叹的传奇故事,苏韵现在的年龄也还是太年轻了,偏偏又碰上这种见多识广的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很快镇定下来的身世揭秘,心情低沉是不难理解的。
没有苏韵和赵家正式出面解释和宣布后续,这些猜测的瓜也挺好吃的,有些故事还编得相当吸引人追更
乐呵呵地吃瓜的港人不知道的是,这些报道倒是在往后的许多年里成为了苏韵所谓的黑料也许美丽的人物来到世上的同时就是带着无可避免的恶意,就如同某关姓女艺人每次出现的场合,都总会有某些人提起那些不实却又极具侮辱性和猎奇性的球类事件和小三事件一样。
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总是会仗着年代久远和地域差距导致的信息传播不到位,从而把这些捕风捉影胡编乱造的旧报纸杂志消息作为所谓的实物证据,用最恶毒难听的言辞去诋毁造谣一个公众人物,以此来满足他们心中那些低劣丑陋的心思:看吧,无论你明面上再怎么风光再怎么高傲,私底下不也还是比我们这些人还要肮脏又恶心?
不过,尽管如今的消息没有发酵到以后的恶劣程度,但是这全城吃瓜的热潮,也是让赵家人忍不住出手了一下。
先从赵氏父子当年在沪市六大电影公司所组成的六合影片的围剿下艰难求存的创业之初说起,再说到赵氏父子被六合影片排挤出沪市、只得派赵家的老三和老六前往南洋寻找新商机为转折;后来接上老三和老六另辟途径,放弃同样被六合影片牢牢把持的南洋城市,而是选择了六合看不上的乡村小镇搞流动放映的对策,简单又清晰地向大众介绍了赵氏当年用农村包围城市和加入广大人民群众中去的策略,打造了一条绝地求生光明大道的崛起旧闻。
而这一条路,和苏韵当年所走的道路何其相似:都是被本地的霸主大公司排挤、又因种种原因必须放弃本地市场,最后另辟途径选择去了大陆的农村乡镇,响应下乡政策的红色号召,再次重演了这一个农村包围城市和人民群众力量大的辉煌历史。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苏韵当年的对手里,赵氏占了不小的份额
就当是打是亲骂是爱吧自家人打自家人,权当这是提前的内部锻炼了,俗语里不是有说老豆打仔,锻炼身体;仔打老豆,延年益寿吗
赵家联合媒体这么一引导下去,被唬得一愣一愣的港人还真的是有不少信了这个邪的:难怪苏韵从小就这么厉害了,敢情也是有着遗传的因素在啊!
当初那些猜苏韵是何家遗珠的狗仔是多瞎啊,现在看来,苏韵除去外貌是直接拉满了基因突变的好方向之外,歌喉、手段、性格以及拍摄天赋和演技天赋等内在特点,这些还真的都更像是遗传了赵家人的。
毕竟早年赵家从投身电影业开始,也是为了不让旗下知名女星跳槽,直接是把人给娶回了家;再加上历代以来找的妻子都是要么有颜值要么有才华要么两者兼备的,最后拼凑出苏韵这一个把祖祖辈辈的好东西全搂走的终极优质产品,还真的不算是太稀奇
因为这个,特别会蹭城中热门话题然后改编成电视剧的对台、已经改名为TVA的新丽映,听完了最新消息,喜得那是一拍大腿:本来还想着拿赵日赋生平事迹改编的电视剧《影城大亨》拍完之后,素材缺得就只能往自家这边挖一部勇揭自家电视台秘辛的《电视风云》的了,没想到赵家突然还冒出了这么一个哪怕在国际上都是数得上号的优秀后辈,接着再补一部《影城大亨Ⅱ之明珠传奇》之类的,完全是可以的嘛!
而且他们前两个月才拿到了邱氏家族的大笔投资,有钱得很,而因为之前的人才流失导致台里缺人的话,直接去挖对家现成的人不就行了?
特别是苏韵的蓝颜知己和绯闻对象还那么多,剧情比她那个一辈子就两个女人的亲爹的故事,都要更加的方便注水和好拍!
这光是华人面孔的就有好几个,再加上鬼佬面孔的,光是感情戏给拉它个四五十集爱恨交织分分合合的剧情那是完全不成问题!
当然了,现在想要借着换大老板的时机力挽狂澜一飞冲天的TVA,是绝对没有想到,接下来还会因为电视台的股权斗争和邱氏家族的假账危机,而让他们原定拿来翻身的大部分新剧计划一拖再拖,以至于直接拖到九十年代才陆续提上拍摄日程的
有着TVA拿苏韵和其他人对比的先例一开,被城中热话消息洗脑以至于越看苏韵的照片、就越觉得她开始有点神似赵日赋的赌仔赌女们那是慌得一批:不行,他们的带运财女可绝对不能像赵日赋那个孤寒佬!
看到信奉苏韵的赌马佬日拜夜拜祈求苏韵不要认祖归宗,信奉陈从英的小众邻居股票佬顿时就笑了开来:我就说吧,苏韵这种就是虚张声势吹出来的,真要想转运求富贵,必须是得信陈生啊!
严格来说,苏韵凭实力的话,当然是不如陈从英的。
但苏韵一来是保佑的范围广和接地气,从赌马赌波打麻将买股票等都有过成功的先例,而且只要拿着张照片拜就OK,不需要任何知识基础;相反,陈从英却是搞股票和地产为主的,受众小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学识才能跟着他的行动这么一对比,陈从英自然就只能沦落成冷门圈子的神枱照片了。
二来嘛,苏韵的颜值那是远远甩陈从英十条街不止,又是年轻漂亮到凡是有人见到都得赞一声的后生靓女,口袋里带张后生靓女的照片和带张中年麻甩佬的照片,这差距就是过分的触目惊心
呸!我又不是基佬,他陈从英算个什么东西,也配和我苏韵BB比?赌马佬死死抱着苏韵的照片不撒手,对股票佬邻居的劝告那是直接无视加鄙视。
那算咯,真是好心遭雷劈,迟些陈生的嘉宁收购了赵氏,我看你的苏韵BB还要不要给陈生低声下气地赔笑股票佬自以为的一片好心反被骂,当即也是收回了本来想要安利出去的陈从英照片,然后又转身回家听起了股市最新报道。
陈从英可是当年让他从置牛大战里翻身的神人啊,跟着陈从英的路子,一定不会错!
等嘉宁收购了赵氏之后,看看苏韵这个虚张声势的妹妹仔和她那群下等人粉丝还怎么嚣张!
第252章 赵氏影城
哇, 你日日来报到的吗?上班又没见你这么勤奋梅妍霜一个通宵夜戏拍完下来好歹是有了一天假,便想着今日就不回九龙塘别墅休息而是和姐姐一起去白加道的豪宅里看一下苏韵的,没想到, 这才早上八点出头, 就已经在门口看到了陈柏杨的车。
大概是天赋高运气好顺利惯了,陈柏杨这家伙出了名的对工作不算上心, 一没有工作的时候不是到处去旅游,就是喜欢深夜搞创作然后白天再睡懒觉补眠, 往往都要到寻常人中午饭的时间点,方才能看到他的身影。
能这么早看到他冒头, 大概也是只能感叹一声爱情的魔力了陈柏杨暗恋苏韵的事算是圈内大部分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而且极有可能苏韵自己也是知道这个的,偏偏一个不正式告白一个也若即若离, 倒是让旁人看着心急。
但这也没办法: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爱情观却是受了西方的影响, 再加上苏韵和陈柏杨两个都是留学过的,对男女关系这一层面上自然就少了华夏传统的那种含蓄和专注,反而是有点吊儿郎当的不成熟,也更偏向贪玩不定性的恋人未满模式。
最近我的新合约还没确定下来,好得闲, 所以就来关心一下玛丽喽。陈柏杨梗着脖子小声解释了一句, 毕竟她这几天发生太多事了
梅妍霜和梅爱霜深深地看了这个不善表达但却很会行动的青年一眼,叹了一口气,倒也是没有再说什么挤兑他的话, 而是招呼着他进门了。
你们回来啦?正在摆碗筷的苏韵闻声抬头, 看到前头的梅家姐妹还没来得及招呼多两句, 后方也跟着进来的一个人让她语气顿了顿, 丹尼?
不是不知道和不理解陈柏杨对她的关心, 但是像他这样不干活而是日日来报到的做法,也是让苏韵有些无奈起来:就连法律意义上算她亲人的梅家姐妹俩,都没他来得勤电视台最近开了不少新戏,梅家两姐妹这一个是女主角一个是客串配角兼助理人的,有时忙起来的话,别说是回白加道这边休息,就连距离片场不远的九龙塘别墅都回不去的。
基本就是直接在片场睡躺椅补眠,几日几夜都回不了家的那种连轴转高强度。
因此,有对比就有伤害,在亲戚朋友都忙得只能偶尔抽时间来探望一下的时候,陈柏杨这种几乎天天过来的人,就很让人羡慕嫉妒恨。
不过想到当年苏韵在加州读书时,唯一有钱有闲还有心去探望她的人也是只有陈柏杨,这便又让人没办法真生出太大的气恼来:自己做不到还要求别人做不到,那么这也太过小家子气了。
哦,丹尼仔啊,快过来吧,今日婆婆煲了好靓的白粥,还做了好几样开胃小菜因为陈柏杨最近的探访行为,苏阿婆对陈柏杨的观感倒是不错,看到他今天又是一大早就来了,当即就是乐呵呵地招呼他过来吃早饭。
陈柏杨乖巧地应了一声,然后熟门熟路地伸手去接苏阿婆手里的托盘:苏婆婆,我帮你。
一边吃着早饭一边听梅家姐妹和陈柏杨说外面的情况,苏韵时不时点一下头:虽然外面的风言风语已经在陆续有来的新八卦消息的冲击下,一日比一日减少了,但是依然还有不少想要挖豪门秘辛的长情狗仔,进不了山顶又不好和赵家对上,所以就时不时去堵苏韵的朋友和电影公司、电视台的人,盼望能从这些四面八方的消息里挖出点什么值得写一笔的东西来。
话又说回来,苏苏你的意思是?梅爱霜关切地问了一句。
眼看苏阿婆悄悄看了过来,苏韵轻轻一笑,摇了摇头:我还是原本的意思生恩不及养恩大,虽然赵家当年丢下我的原因是迫不得已,但是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能做个普通朋友或者合作伙伴自然是好,真要计较起来的话,我还是会选择苏家。
苏韵说着,目光又投向了客厅一角的神枱旁边,上面苏清的黑白照片和苏音的木牌依然如初见那般宁静温馨:给予了她和苏韵新生的,只是苏家。
苏阿婆忍不住把手覆上了苏韵的手背,然后又力度极为轻微地拍了她手背几下,其中便仿佛带着一种安慰和安心的力度。
吃完早饭,苏阿婆习惯性地去花园里照顾花花草草,苏韵则是和陈柏杨一起上了楼上的书房,一边打游戏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当然了,这两人有时也不是那么肥宅化的,陈柏杨作为香江乐坛少有的唱作型年轻歌手,近段时间亦是为他的新专辑写了不少曲子;不玩游戏的时候,他直接就坐在书房里的钢琴旁边弹给苏韵听,等着她给予新一轮的听后感和意见。
看着他坐在钢琴前轻弹浅唱,阳光丝丝缕缕地落在他身上时,总能为其打出一种带着神性的轮廓光,时不时就能听到一首经典旋律的苏韵半托着腮:不得不说,他真的是出得厅堂又进得录音房。
可惜就是刚极易折,慧极必伤。
不过如今有她看着,大概很多人的命运都能像已经被她有意无意地改变了原先命途的人一样,随着她对港娱圈的努力挽救,而能随着时光到老吧?
依稀想着这些繁乱心绪时,苏阿婆忽然在楼下喊了一声,说是赵励英过来找她了。
搞笑的是,看到苏韵和陈柏杨一起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本来神情里还带着忐忑的赵励英一下子就变了脸:你们怎么会一起从楼上下来的?
我只是来和玛丽打游戏机、顺便给她弹一些新歌而已,最近她心情不是很好陈柏杨赶紧解释了起来:虽然苏韵没有认祖归宗,但赵励英这又是合作人又是亲堂哥的,属性叠满得随便哪个他都得罪不起。
虽然在听完解释后,好歹是对堂妹身边的又一个异性放下了原本的戒心,不过赵励英还是十分意味深长地看了陈柏杨一眼,随后就以和苏韵谈话的理由,明里暗里地把他挤出了苏韵的旁边。
我们都知道你不一定需要这些东西,但这是阿婶一定要让我帮忙带过来给你的赵励英这次前来,带来的是赵氏电影公司一部分股份和其它十来份赵家人拜托他带过来的商铺、地皮赠予合同。
现在赵日赋还是电影公司最大的股东,所以赵家新一代的股份基本都在5%左右,赠予苏韵这11%股份除了新一代应得的5%,另外的则是黄弥笙和方茉娜一起给的4%和赵励明、赵励仲两兄弟分别给的1%。
至于其它的商铺和地皮合同,则是多来自于赵日赋和赵家姐妹这边。
也不是要你一下子就签,只是过来通知你一声,你如果想好了,随时都可以联系他们。虽然赵励英做的是说客的活,不过也是记着和苏韵的合作感情。
你这次来,不止是想和我说这些的吧?苏韵笑了笑。
赵励英点了一下头,一边把带来的合同文件收起,一边补充说道:是的我想请你跟我重新走一趟赵氏影城。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