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旧事[娱乐圈](180)
第239章 金像奖
有所耳闻。苏韵一边说着, 一边把人给请进小花园里。
说实话,为香江地区设置一个足够分量的、堪称标志性的奖项,然后以此为基础带动香江的电影相关行业进行全方位的腾飞这本也是她未来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但要做到这样,必须先要在本土打好坚实的人脉基础。
即使她现在背靠赵氏这座影视界的大山, 但本人也还只是未满十八岁的妹妹仔, 哪怕强行尝试弄了个奖,亦是没多少人气:如这样的颁奖仪式, 需要的是社会名流、豪门富商、艺术巨星以及有分量的电影人等大牌宾客作为点缀, 方可以让它成为一个真正的盛会。
想要达成这种场面的盛会, 除非是由和各界大佬都有一定交情的赵日赋发起。
因此,苏韵在听闻钟景威的来意之后, 微笑着回复道:钟Sir,按理说,你更应该找六叔或者方小姐谈这个才对。
钟景威也是在艺术界有一定地位的话剧大佬,明年还会被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聘为创院院长, 乃是大众认证的演技派, 所以肯定会和赵日赋有那么一点半点的交情。
《双周刊》那边的人去找过赵爵士了,可惜他最近忙于赵氏的电影制作不说, 明年还准备做一个叫做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的项目, 连带着每个季度的季选,一时之间就没有再开多一个项目的打算了。钟景威解释道。
所谓的《双周刊》就是指《电影双周刊》, 从事电影界有关的报道和评论, 自79年创办以来, 一直都以高质量和及时性而收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称得上是近年来杂志界徐徐升起的一颗新星。
去年的时候, 《双周刊》的施生和陈生在做杂志之余, 开始思考起香江没有电影人自己的官方组织的问题。钟景威此时的模样,倒还真是十足十的一个耐心为学生传道解惑的老师,抱着对电影行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所以他们参考着那些知名的国际性大奖,想了一个把电影相关从业人员组织起来,然后对年度优秀电影和优秀电影人进行评选、颁奖的项目计划。
不过,受限于资金短缺和没有固定组委会等因素,先前试办的第1届香江电影金像奖,只是由香江电台在艺术中心的寿臣剧院协办,场地、成员都比较简单。钟景威说着,亦将带来的资料文件给苏韵逐一讲解起来,这个张开手的Y形人形奖座,就是第1届金像奖的奖杯叫得金像奖的,顾名思义,创办方也是希望这个奖在将来,能成为华语影坛的奥斯卡
苏韵皱着眉头看资料:从名字到奖项设置,再到为求公平公正而拒绝接受商业赞助的做法,以及取名的含义等都不难看出创办方的雄心壮志。
不过资料文件里面的照片,还是能看出明显的资金限制,让见惯国际性颁奖典礼盛会的苏韵总感觉到一种,从奖杯到现场布置都挺落后和土气的感觉。
特别是那个金属人形奖杯,相较后世香江金像奖那个由著名设计师十易其稿方才得出的女神造型奖杯,不但落后土气,还透着一股粗制滥造的小家子气。
当然了,所有问题之中最难做的是:想要搞出一个盛大的颁奖典礼,场地资金人脉这些缺一不可;而且又是影视相关的话,就更需要面向大众的宣传。
而要宣传的话,要么是大佬发起别人赶着上,要么就是砸钱托关系请人搞大这统统是需要大量前期投入,才能垒起高楼。
但创办方却拒绝接受商业赞助。
若是成名已久的经典盛会、赛事等,自然是不缺即使倒贴也要拿到直播权、转播权的电视台:当年TBB启播的第一晚,就参考着香江人都喜欢过海玩两手的共性,而花大功夫弄出了澳城格兰披治大赛的直播。
六十年代的现场直播,对比起连个收音机都没有的地方,简直算得上是一次降维打击。
可惜,这样的赛车锦标赛直播并不能讨好以师奶为主力的观众群体,启播第一日的成绩并不算理想。
于是TBB管理层赶紧开会研讨,临时在第二晚搞了个联欢晚会,让一群只能在电影院、戏院里才能看到的明星齐齐上台,唱歌跳舞玩游戏唱粤剧演话剧,硬是用这个热闹的氛围杀出了一条血路来。
而这个联欢晚会,就是TBB最为经典的、制作集数多到被列入了世界纪录的超长寿综艺节目《欢乐今晚》。
很明显,《双周刊》那边也是打算利用电视直播来宣传,并且以电视直播的版权收入作为收入来源。
这算是在捆着枷锁的基础上,跳出了一支艰难前行的舞。
然而,这个舞者想要去到光辉的彼岸,前期还是必须要一个无论它再怎么赔钱亏本,也照样毫无怨言地往里扔钱的冤大头
毫无疑问,在那些老狐狸那里没讨到好的《双周刊》,就开始盯上了苏韵这个投资风格素来清奇的新嫩。
想到这一点,饶是演技再怎么好,钟景威也是对自己这诱哄萌新的行为感到有些羞愧,只好避重就轻地继续说了一些,然后静静等待着苏韵的回话。
说真的,两位先生为香江电影以及电影人所作的努力,真是让人十分震惊和敬佩。苏韵仔细看完手里的文件,摇了摇头,但这样不切实际的梦想,是很难打动六叔和方小姐的。
像赵日赋这种号称能拍十部赚钱的商业片,就绝不会拍九部商业片然后搭一部赔钱赚吆喝的艺术片的性格,以及方茉娜那种预算计划到手先砍一半的做法;苏韵能暗中操作《银翼杀手》和《天台邮差》成功的原因,一个是打了信息差作为掩护,另一个则是讨好了赵日赋对国际性奖项的渴望。
赵日赋不怕一时的赔,但却怕这个赔并不是往后的赚的基础。
所以,像这种本地初初成立、小打小闹的新组织,肯定入不了赵日赋的眼。
虽然我可以尽量帮忙美言几句,但想要成功的话,归根结底还是得让大家看到它能带来的东西。苏韵拿着笔简单地标了几点,首先,你们得要做一份数据充足的文件,来证实一个颁奖典礼的成功,到底能给合作方带来多大的好处
其次,做出一份详尽确实的计划表,让他们看到合作之后需要投入多少得到多少,做好前期的心理准备,以免中途反口
第三,TBB旗下的训练班虽然初开不久却已经有不少毕业生,但台里每年开的戏有限,外面的戏约又难接,许多新人毕业都还是只能跑龙套和各种演出、首映会来争取露面机会完全可以利用《双周刊》在大众的基础,和TBB合作,用帮忙捧新人的方式来和六叔谈资源置换的问题
同样的话,在赵日赋面前时,苏韵也是稍微修改了一下,将话语里拉偏手的主体从金像奖换成赵氏之后,便再次用了出来。
你应该知道,明年我们电视台就要搞劲歌金曲的季选和颁奖典礼,从人才到资金,都是比较紧张的吧?方茉娜看到预算表,第一个就皱起了眉头。
虽然前期投入是有点麻烦,但这样的颁奖典礼通常后劲很足,又是《双周刊》的人出面创办的,我相信假以时日,它必然能成为区域性的一个年度盛会。苏韵据理力争,所以,我们就要趁它还未成长起来时,抢先一步签下独播权,以免隔壁台以后会暗中使什么手段和我们争。
这可还真不是苏韵瞎说,而是有过真实例子:以后香江金像奖成为了香江电影界的年度盛事之后,TBB和已经改名换血的丽映为了争它的统筹制作权和直播权,不止互相删对台旗下艺人的得奖感言片段,还各自出台限制,勒令自家公司旗下艺人不得出席对台举办的颁奖典礼
提到隔壁台这三个字时,隐约可见赵日赋和方茉娜都有了一丝动容:对于他们来说,苏韵这样的话术倒也不算是很高超。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丽映自从去年的千帆并举行动失败之后,那艺人大量出逃和制作停滞等情况亦没能如当初击沉嘉艺一样击沉它,反倒是因为这样的风雨飘摇股价下跌,而引来了地产富豪的关注。
倘若丽映真的被那位邱富豪买到手,再大量注资制作节目强攻对家的话,难保死灰复燃的丽映会又再来一次新的千帆并举行动
和丽映斗了那么多年,在合作做节目这一点上,自然就是他们可以没有但丽映绝对不能有!
拿着赵日赋和方茉娜双签名的审批同意文件离开办公室后,苏韵正好遇到了带着弟弟赵励仲来熟悉工作的赵励明。
哦,是你啊,学校这么早就放暑假了吗?看到昔日和自己一同被绑匪追得夺命狂奔的赵励仲,苏韵顶着一张大一学妹的脸,打出大四毕业人的招呼。
说起来,她会认识到师父吕少龙,也是因为这个狂热龙粉的介绍。
是呀,刚刚放暑假,我大哥带我来这边看看。赵励仲看起来也是一副不太愿意继承家业的样子,你知道的,之前何赌王派他两个女儿过来见习,我老豆就有样学样,硬是把我也安排了明明当初说好大学毕业才安排我进来的,结果我才上了一年放假回来就
挺好的,年轻人嘛,多学点东西没坏处。苏韵一副老油条的语气,看得兄弟俩很是凌乱。
不过,在目光落到苏韵手里的文件后,赵励明忍不住扶额:你又向他们进什么谗言了?
做点颁奖典礼嘛,可以借机会让新人多露面,也能请些老人巩固交情苏韵说着,转而看向了涉世未深的赵励仲,我师父最近恢复得不错,出席个红毯晚会什么的,应该不成问题
眼看着自家弟弟的眼里瞬间放出了光,赵励明下意识地捂住了自己满脸的无可奈何。
第240章 十八岁
真的能请到吕少龙吗?!作为一个贯彻始终的追星少年, 赵励仲这下也不管亲哥还在旁边了,要不是这些年好歹也在父母兄姐的高压下学得沉稳了些,估计就要和当年一样蹦起来。
经过上次的合作, 现在赵氏与佳和的关系改善了不少,请他过来参加一下电影相关的颁奖典礼,应该不是问题。苏韵笑吟吟地看着他,正好你最近也有空,要不要尝试一下操办这个?
虽然赵励仲现在肯定不能担正作主, 但是有他加入典礼筹办团队的话, 惯是会照顾自己人的赵家肯定得给他们的团队开不少方便之门
苏韵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只有赵励明是微不可见地皱起了眉头:他一个新人,操办这样的颁奖典礼?
谁不是从新人走过来的, 而且这次的主题就是薪火相传、新旧交接, 主创团队里面加上学习了新思想新知识的新人, 说不定会更有现代化的时尚和活力呢。苏韵笑得更深了:按照记忆里的惯例,每届金像奖都会有一个核心主题。
而举办方、主创团队、以及司仪和主持人就会顺应这个核心主题, 创作相应的讲稿和表演环节的节目,用以传递香江电影的精神。
如顺应国际妇女年设立的女性崛起主题, 会采用全女班的司仪组合;如薪火交接的主题, 在主持和嘉宾这两个设置上, 是全部采用了新生代艺人担任;又比如为表扬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幕后工作人员, 颁奖嘉宾首次采用台前艺人加幕后人员组合的方式, 以此向他们表示最深的致敬
看苏韵三言两语就把自己这个跟了一路都是没精打采脸的弟弟说得激动起来, 赵励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哦对了, 差点忘记了, 这是给你两个妹妹的法国艺术展入场券, 我托了人好歹是弄到了两张。似是生怕赵励明不够烦恼似的, 刚刚勾走了他弟弟的苏韵,又开始利诱起了他的两个妹妹。
赵励明看了一眼这两张据说有钱也难买到、只能托关系搞到的艺术展入场券,再次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这两个妹妹大学毕业之后都沉迷艺术,一个沉迷珠宝设计一个投身时装设计,按理说,也是正常名媛的常见爱好。
而且他两个妹妹的性格也是随了母亲黄弥笙,比较柔婉传统要是有个性子强硬的,可能就是比弟弟赵励明更先一步地被家里要求着,跟着他进公司历练了。
这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他两个妹妹那样的传统千金,也能和苏韵这个脑洞清奇的新新人类有话聊?
有时,人的相处,讲求的就是一个眼缘。例如她和赵日赋、方茉娜就是表面交情,但是和赵家的新一代,倒是都能说上几句。
特别是赵励英和赵励明这对堂兄弟,虽然一个在东瀛一个在香江,但他们都还合作得挺顺利和愉快。
和苏韵的想法同步之后,赵励明顿时就有了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好吧,他才是香江的赵家人里,第一个被苏韵的鬼话糊弄到手的
也不知堂哥当年是不是也是这样,被苏韵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手段给哄到了囊中。
这段小插曲落下,苏韵又一头扎进了日常的幕后工作之中。
电影后期制作和冲奖计划、电视剧的统筹安排、颁奖典礼的筹备工作再加上时不时还要应邀去出席保良局、东华的慈善筹款晚会,苏韵每日那是忙得叫一个脚打后脑勺。
也好在前世多年的程序猿社畜经验,给了她对小黑屋的无限接受度,否则,这种忙得吃饭时间都是乱七八糟的日子,估计是熬不了多久。
苏阿婆总是心疼地让梅家姐妹给在公司加班的她带糖水,但梅妍霜现在也算是小爆红,戏约不断演出不绝,有时哪怕是梅爱霜选择退居幕后做她助理也忙不过来最后,心疼自家孩子都被老板压榨的苏阿婆再次披挂上阵,带着菲佣珍妮花和司机孙叔一起出门,送起了两边的糖水炖盅。
还是杵在现场看着本人全部喝完吃光,方才慢条斯理地动手收拾、并且临走时还要叮嘱注意身体多加休息早点回家的程度
这种来自长辈的甜蜜烦恼,伴随着初秋的凉风,逐渐驱散了炎夏暑天的闷热和汗水。
转眼间,即将又是一年一度的十月一日。
既是国庆,又是苏韵十八岁的生日,苏家人当然是打算搞大点。
苏韵抽空思考了一阵,就果断把这次的成年礼生日宴分成两场,日场邀请工作上的朋友、同事去富临饭店富临饭店的创办人及总厨杨师傅,现在都还定期定候地上《厨房大丈夫》的节目,并且还因为这个节目而时有反超同级老字号福临门的人气,为此杨师傅是感激地给了她一张永久八折金卡。
中午的酒席设在那里,不失礼也实惠。
至于晚上的私人聚会,那自然就是亲戚好友的自助烧烤会了,热热闹闹各得其乐,不需像中午那样堆着营业性笑容去行动。
最关键的是,苏韵新买的山顶豪宅刚刚翻新完毕收楼,有了个带泳池的大花园。
考虑到当年个个都说没空来,结果就是连环相撞地给她凑了三个蛋糕的惊喜(xia),至今心有余悸的苏韵,便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山顶豪宅作为晚上聚会的地点从半山到山顶的安保程度是逐级上升,要到山顶那里的豪宅,就必定得提前和主人说好,做好登记上山的记录和验证,方可被允许通行。
恋耽美
有所耳闻。苏韵一边说着, 一边把人给请进小花园里。
说实话,为香江地区设置一个足够分量的、堪称标志性的奖项,然后以此为基础带动香江的电影相关行业进行全方位的腾飞这本也是她未来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但要做到这样,必须先要在本土打好坚实的人脉基础。
即使她现在背靠赵氏这座影视界的大山, 但本人也还只是未满十八岁的妹妹仔, 哪怕强行尝试弄了个奖,亦是没多少人气:如这样的颁奖仪式, 需要的是社会名流、豪门富商、艺术巨星以及有分量的电影人等大牌宾客作为点缀, 方可以让它成为一个真正的盛会。
想要达成这种场面的盛会, 除非是由和各界大佬都有一定交情的赵日赋发起。
因此,苏韵在听闻钟景威的来意之后, 微笑着回复道:钟Sir,按理说,你更应该找六叔或者方小姐谈这个才对。
钟景威也是在艺术界有一定地位的话剧大佬,明年还会被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聘为创院院长, 乃是大众认证的演技派, 所以肯定会和赵日赋有那么一点半点的交情。
《双周刊》那边的人去找过赵爵士了,可惜他最近忙于赵氏的电影制作不说, 明年还准备做一个叫做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的项目, 连带着每个季度的季选,一时之间就没有再开多一个项目的打算了。钟景威解释道。
所谓的《双周刊》就是指《电影双周刊》, 从事电影界有关的报道和评论, 自79年创办以来, 一直都以高质量和及时性而收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称得上是近年来杂志界徐徐升起的一颗新星。
去年的时候, 《双周刊》的施生和陈生在做杂志之余, 开始思考起香江没有电影人自己的官方组织的问题。钟景威此时的模样,倒还真是十足十的一个耐心为学生传道解惑的老师,抱着对电影行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所以他们参考着那些知名的国际性大奖,想了一个把电影相关从业人员组织起来,然后对年度优秀电影和优秀电影人进行评选、颁奖的项目计划。
不过,受限于资金短缺和没有固定组委会等因素,先前试办的第1届香江电影金像奖,只是由香江电台在艺术中心的寿臣剧院协办,场地、成员都比较简单。钟景威说着,亦将带来的资料文件给苏韵逐一讲解起来,这个张开手的Y形人形奖座,就是第1届金像奖的奖杯叫得金像奖的,顾名思义,创办方也是希望这个奖在将来,能成为华语影坛的奥斯卡
苏韵皱着眉头看资料:从名字到奖项设置,再到为求公平公正而拒绝接受商业赞助的做法,以及取名的含义等都不难看出创办方的雄心壮志。
不过资料文件里面的照片,还是能看出明显的资金限制,让见惯国际性颁奖典礼盛会的苏韵总感觉到一种,从奖杯到现场布置都挺落后和土气的感觉。
特别是那个金属人形奖杯,相较后世香江金像奖那个由著名设计师十易其稿方才得出的女神造型奖杯,不但落后土气,还透着一股粗制滥造的小家子气。
当然了,所有问题之中最难做的是:想要搞出一个盛大的颁奖典礼,场地资金人脉这些缺一不可;而且又是影视相关的话,就更需要面向大众的宣传。
而要宣传的话,要么是大佬发起别人赶着上,要么就是砸钱托关系请人搞大这统统是需要大量前期投入,才能垒起高楼。
但创办方却拒绝接受商业赞助。
若是成名已久的经典盛会、赛事等,自然是不缺即使倒贴也要拿到直播权、转播权的电视台:当年TBB启播的第一晚,就参考着香江人都喜欢过海玩两手的共性,而花大功夫弄出了澳城格兰披治大赛的直播。
六十年代的现场直播,对比起连个收音机都没有的地方,简直算得上是一次降维打击。
可惜,这样的赛车锦标赛直播并不能讨好以师奶为主力的观众群体,启播第一日的成绩并不算理想。
于是TBB管理层赶紧开会研讨,临时在第二晚搞了个联欢晚会,让一群只能在电影院、戏院里才能看到的明星齐齐上台,唱歌跳舞玩游戏唱粤剧演话剧,硬是用这个热闹的氛围杀出了一条血路来。
而这个联欢晚会,就是TBB最为经典的、制作集数多到被列入了世界纪录的超长寿综艺节目《欢乐今晚》。
很明显,《双周刊》那边也是打算利用电视直播来宣传,并且以电视直播的版权收入作为收入来源。
这算是在捆着枷锁的基础上,跳出了一支艰难前行的舞。
然而,这个舞者想要去到光辉的彼岸,前期还是必须要一个无论它再怎么赔钱亏本,也照样毫无怨言地往里扔钱的冤大头
毫无疑问,在那些老狐狸那里没讨到好的《双周刊》,就开始盯上了苏韵这个投资风格素来清奇的新嫩。
想到这一点,饶是演技再怎么好,钟景威也是对自己这诱哄萌新的行为感到有些羞愧,只好避重就轻地继续说了一些,然后静静等待着苏韵的回话。
说真的,两位先生为香江电影以及电影人所作的努力,真是让人十分震惊和敬佩。苏韵仔细看完手里的文件,摇了摇头,但这样不切实际的梦想,是很难打动六叔和方小姐的。
像赵日赋这种号称能拍十部赚钱的商业片,就绝不会拍九部商业片然后搭一部赔钱赚吆喝的艺术片的性格,以及方茉娜那种预算计划到手先砍一半的做法;苏韵能暗中操作《银翼杀手》和《天台邮差》成功的原因,一个是打了信息差作为掩护,另一个则是讨好了赵日赋对国际性奖项的渴望。
赵日赋不怕一时的赔,但却怕这个赔并不是往后的赚的基础。
所以,像这种本地初初成立、小打小闹的新组织,肯定入不了赵日赋的眼。
虽然我可以尽量帮忙美言几句,但想要成功的话,归根结底还是得让大家看到它能带来的东西。苏韵拿着笔简单地标了几点,首先,你们得要做一份数据充足的文件,来证实一个颁奖典礼的成功,到底能给合作方带来多大的好处
其次,做出一份详尽确实的计划表,让他们看到合作之后需要投入多少得到多少,做好前期的心理准备,以免中途反口
第三,TBB旗下的训练班虽然初开不久却已经有不少毕业生,但台里每年开的戏有限,外面的戏约又难接,许多新人毕业都还是只能跑龙套和各种演出、首映会来争取露面机会完全可以利用《双周刊》在大众的基础,和TBB合作,用帮忙捧新人的方式来和六叔谈资源置换的问题
同样的话,在赵日赋面前时,苏韵也是稍微修改了一下,将话语里拉偏手的主体从金像奖换成赵氏之后,便再次用了出来。
你应该知道,明年我们电视台就要搞劲歌金曲的季选和颁奖典礼,从人才到资金,都是比较紧张的吧?方茉娜看到预算表,第一个就皱起了眉头。
虽然前期投入是有点麻烦,但这样的颁奖典礼通常后劲很足,又是《双周刊》的人出面创办的,我相信假以时日,它必然能成为区域性的一个年度盛会。苏韵据理力争,所以,我们就要趁它还未成长起来时,抢先一步签下独播权,以免隔壁台以后会暗中使什么手段和我们争。
这可还真不是苏韵瞎说,而是有过真实例子:以后香江金像奖成为了香江电影界的年度盛事之后,TBB和已经改名换血的丽映为了争它的统筹制作权和直播权,不止互相删对台旗下艺人的得奖感言片段,还各自出台限制,勒令自家公司旗下艺人不得出席对台举办的颁奖典礼
提到隔壁台这三个字时,隐约可见赵日赋和方茉娜都有了一丝动容:对于他们来说,苏韵这样的话术倒也不算是很高超。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丽映自从去年的千帆并举行动失败之后,那艺人大量出逃和制作停滞等情况亦没能如当初击沉嘉艺一样击沉它,反倒是因为这样的风雨飘摇股价下跌,而引来了地产富豪的关注。
倘若丽映真的被那位邱富豪买到手,再大量注资制作节目强攻对家的话,难保死灰复燃的丽映会又再来一次新的千帆并举行动
和丽映斗了那么多年,在合作做节目这一点上,自然就是他们可以没有但丽映绝对不能有!
拿着赵日赋和方茉娜双签名的审批同意文件离开办公室后,苏韵正好遇到了带着弟弟赵励仲来熟悉工作的赵励明。
哦,是你啊,学校这么早就放暑假了吗?看到昔日和自己一同被绑匪追得夺命狂奔的赵励仲,苏韵顶着一张大一学妹的脸,打出大四毕业人的招呼。
说起来,她会认识到师父吕少龙,也是因为这个狂热龙粉的介绍。
是呀,刚刚放暑假,我大哥带我来这边看看。赵励仲看起来也是一副不太愿意继承家业的样子,你知道的,之前何赌王派他两个女儿过来见习,我老豆就有样学样,硬是把我也安排了明明当初说好大学毕业才安排我进来的,结果我才上了一年放假回来就
挺好的,年轻人嘛,多学点东西没坏处。苏韵一副老油条的语气,看得兄弟俩很是凌乱。
不过,在目光落到苏韵手里的文件后,赵励明忍不住扶额:你又向他们进什么谗言了?
做点颁奖典礼嘛,可以借机会让新人多露面,也能请些老人巩固交情苏韵说着,转而看向了涉世未深的赵励仲,我师父最近恢复得不错,出席个红毯晚会什么的,应该不成问题
眼看着自家弟弟的眼里瞬间放出了光,赵励明下意识地捂住了自己满脸的无可奈何。
第240章 十八岁
真的能请到吕少龙吗?!作为一个贯彻始终的追星少年, 赵励仲这下也不管亲哥还在旁边了,要不是这些年好歹也在父母兄姐的高压下学得沉稳了些,估计就要和当年一样蹦起来。
经过上次的合作, 现在赵氏与佳和的关系改善了不少,请他过来参加一下电影相关的颁奖典礼,应该不是问题。苏韵笑吟吟地看着他,正好你最近也有空,要不要尝试一下操办这个?
虽然赵励仲现在肯定不能担正作主, 但是有他加入典礼筹办团队的话, 惯是会照顾自己人的赵家肯定得给他们的团队开不少方便之门
苏韵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只有赵励明是微不可见地皱起了眉头:他一个新人,操办这样的颁奖典礼?
谁不是从新人走过来的, 而且这次的主题就是薪火相传、新旧交接, 主创团队里面加上学习了新思想新知识的新人, 说不定会更有现代化的时尚和活力呢。苏韵笑得更深了:按照记忆里的惯例,每届金像奖都会有一个核心主题。
而举办方、主创团队、以及司仪和主持人就会顺应这个核心主题, 创作相应的讲稿和表演环节的节目,用以传递香江电影的精神。
如顺应国际妇女年设立的女性崛起主题, 会采用全女班的司仪组合;如薪火交接的主题, 在主持和嘉宾这两个设置上, 是全部采用了新生代艺人担任;又比如为表扬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幕后工作人员, 颁奖嘉宾首次采用台前艺人加幕后人员组合的方式, 以此向他们表示最深的致敬
看苏韵三言两语就把自己这个跟了一路都是没精打采脸的弟弟说得激动起来, 赵励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哦对了, 差点忘记了, 这是给你两个妹妹的法国艺术展入场券, 我托了人好歹是弄到了两张。似是生怕赵励明不够烦恼似的, 刚刚勾走了他弟弟的苏韵,又开始利诱起了他的两个妹妹。
赵励明看了一眼这两张据说有钱也难买到、只能托关系搞到的艺术展入场券,再次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这两个妹妹大学毕业之后都沉迷艺术,一个沉迷珠宝设计一个投身时装设计,按理说,也是正常名媛的常见爱好。
而且他两个妹妹的性格也是随了母亲黄弥笙,比较柔婉传统要是有个性子强硬的,可能就是比弟弟赵励明更先一步地被家里要求着,跟着他进公司历练了。
这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他两个妹妹那样的传统千金,也能和苏韵这个脑洞清奇的新新人类有话聊?
有时,人的相处,讲求的就是一个眼缘。例如她和赵日赋、方茉娜就是表面交情,但是和赵家的新一代,倒是都能说上几句。
特别是赵励英和赵励明这对堂兄弟,虽然一个在东瀛一个在香江,但他们都还合作得挺顺利和愉快。
和苏韵的想法同步之后,赵励明顿时就有了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好吧,他才是香江的赵家人里,第一个被苏韵的鬼话糊弄到手的
也不知堂哥当年是不是也是这样,被苏韵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手段给哄到了囊中。
这段小插曲落下,苏韵又一头扎进了日常的幕后工作之中。
电影后期制作和冲奖计划、电视剧的统筹安排、颁奖典礼的筹备工作再加上时不时还要应邀去出席保良局、东华的慈善筹款晚会,苏韵每日那是忙得叫一个脚打后脑勺。
也好在前世多年的程序猿社畜经验,给了她对小黑屋的无限接受度,否则,这种忙得吃饭时间都是乱七八糟的日子,估计是熬不了多久。
苏阿婆总是心疼地让梅家姐妹给在公司加班的她带糖水,但梅妍霜现在也算是小爆红,戏约不断演出不绝,有时哪怕是梅爱霜选择退居幕后做她助理也忙不过来最后,心疼自家孩子都被老板压榨的苏阿婆再次披挂上阵,带着菲佣珍妮花和司机孙叔一起出门,送起了两边的糖水炖盅。
还是杵在现场看着本人全部喝完吃光,方才慢条斯理地动手收拾、并且临走时还要叮嘱注意身体多加休息早点回家的程度
这种来自长辈的甜蜜烦恼,伴随着初秋的凉风,逐渐驱散了炎夏暑天的闷热和汗水。
转眼间,即将又是一年一度的十月一日。
既是国庆,又是苏韵十八岁的生日,苏家人当然是打算搞大点。
苏韵抽空思考了一阵,就果断把这次的成年礼生日宴分成两场,日场邀请工作上的朋友、同事去富临饭店富临饭店的创办人及总厨杨师傅,现在都还定期定候地上《厨房大丈夫》的节目,并且还因为这个节目而时有反超同级老字号福临门的人气,为此杨师傅是感激地给了她一张永久八折金卡。
中午的酒席设在那里,不失礼也实惠。
至于晚上的私人聚会,那自然就是亲戚好友的自助烧烤会了,热热闹闹各得其乐,不需像中午那样堆着营业性笑容去行动。
最关键的是,苏韵新买的山顶豪宅刚刚翻新完毕收楼,有了个带泳池的大花园。
考虑到当年个个都说没空来,结果就是连环相撞地给她凑了三个蛋糕的惊喜(xia),至今心有余悸的苏韵,便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山顶豪宅作为晚上聚会的地点从半山到山顶的安保程度是逐级上升,要到山顶那里的豪宅,就必定得提前和主人说好,做好登记上山的记录和验证,方可被允许通行。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