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旧事[娱乐圈](132)
而苏韵跟着赵励明这个太子爷过去商谈业务的话,一来可以让她根据从前佳和的经营方式给予商谈业务上的帮助,二来也是让她更进一步进入赵氏电影公司的核心阶层,同时也触及到更深的业务层次,而不是只作为徘徊在外的伪高层人员。
这种双赢的提议,苏韵没理由不答应,只是之前和方茉娜定下了港姐评委的事,所以就有些担心行程这方面的冲突。
方茉娜拿起桌上的小台历勾绘了几下:没问题的,这次商谈只是第一轮的业务商谈,后续内容还需要进行多次,这些励明和赵氏的律师们会处理,所以等到决赛那几天你飞回来录制就行,其他的事我会在这边帮你办妥。
既然安排都这么详细了,苏韵便很是爽快地应了下来:正好,她也能顺便去纽约探望一下许久不见的朋友们。
很显然,方茉娜也是知道苏韵每到一处就喜欢探望当地朋友的习惯,顺口就貌似不经意地提及了一句:对了,我记得你有几个和你合作过电影电视剧的朋友,现在也是在纽约那边吧?
苏韵一副闻弦歌而知雅意的表情:是的,庄隆和我合作过几次,而伯恩也在那边,不过他们这几年都在百老汇那里的剧团进行自我增值,我不一定能请他们出来。
偶尔出来客串一下,换个心情和环境也是不错的。方茉娜意有所指:这两个男艺人在东瀛市场都很受欢迎,而且庄隆不但是香江的戏班出身,又是难得地符合北美市场的审美。
苏韵接下来要走海外市场路线的话,现在张榷嵘陈柏杨这样的后生仔,显然是只能搭她在香江这边的戏;等到她的电影往海外走时,那搭戏的男艺人就需要年纪再大一些、演技和资历也要相对再高一些和好一些才行。
也亏得苏韵自小就是个深谋远虑的,早早定下了几个好苗子。
我尽量试试吧。苏韵道:庄隆这种偏自由身的不好说,不过伯恩能进剧团是她资助和帮忙牵的线,这人情可不小,而且大家都是玩音乐的年轻人,比较说得来。
当初她把人叫去东瀛拍电视剧还是做戏份不多的配角,伯恩也是没怎么推却,和剧团那边调好了时间就跑过去了,真是好兄弟!
希望你到时能带回一些好消息。方茉娜意味深长地看了苏韵一眼,然后就拿起桌上的电话,交代了赵励明几句,让他做好前往纽约的准备。
这边厢,苏韵在和家里说清楚了情况之后,也是匆匆收拾了行李,然后就跟着赵励明带着的律师团队上了飞机,一路飞往纽约。
商谈业务倒也用不着她怎么出力,只是按照从前佳和那种独立制片人制度的经营模式给了一定的意见,其他的事,都是律师团队在忙。
倒是有个从前见过苏韵和邹运华一起过来谈业务的华纳成员,在看到苏韵换了个东家后先是吓了一跳,然后又恭喜了她一番,直言说赵氏很有资本之类的,是一条好船
是的没错,虽然赵氏和TBB在很多人印象里都是一个抠字都难以形容的抠门,但它真的壕起来的时候,就连人傻钱多到有凯子华之称的华纳,也都要忍不住惊叹三分。
连投几部大投资科幻片都扑妈不认但却还敢继续往里扔钱的,也就只有香江的赵氏了。
就比如说迟些将要出来的《银翼杀手》,拍摄成本足有2800万美元,既是完全不具备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电影内容都算了,拍摄成本却还偏要向着标准的A级商业大片看齐,比《ET》的成本都要高出两倍!
而且,电影还未开拍前剧本就改了数次,导演和主演在片场吵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原作作者菲利普还公开怼电影的编剧怎么看,都怎么是一部充满了扑街征兆的巨坑之作。
但就是这样的一部没几个人看好、以至于只好全世界卖惨吹牛皮只为拉投资的电影项目,赵氏的赵日赋却是给它撑起了一半的投资,足足1亿5000万港币这个数字,按照目前香江电影的平均拍摄成本算,几乎足够拍一年的香江电影了。
也就像是这类型的商谈,从前苏韵都是跟着邹运华两个人两手空空就过来,有什么法律问题还得就近找律师咨询,看着就是初起步小公司的寒酸可怜;而赵氏这次就是财大气粗地直接派了一个负责人和一队律师团队,所得到的待遇提升,到底有多高呢?
就苏韵面前送上来的咖啡来说,其品质都要比她从前过来时要好上几倍
对华纳这种看人下碟的行为无语,苏韵待了几天确认再没什么需要她在旁协助之后,就在酒店里翻着系统记录下来的电话簿,逐个逐个打起了电话。
喂?玛莉安?汤姆在家吗?上次临时有事丢下了汤姆,所以苏韵这次过来,第一个就是打给了汤姆家。
啊?玛丽啊?汤姆汤姆他和朋友出去露营了,可能要过几天才回来!听到苏韵想要拜访他们家的打算,玛莉安赶紧找了个拒绝的理由:汤姆自从下定了要当演员的决心,就跑纽约去了,现在都没什么消息,大概率是没能找到好工作,所以不知道在纽约哪家餐厅兼职打工维持生计等待机会呢!
这么惨这么蠢的哥哥,暂时是不能让苏韵看到的。
哦,这样啊,那下次再说吧。听到玛莉安的回答,苏韵虽然有些失望,不过很快也释然了,让玛莉安给汤姆家其他人代为问好之后,就挂了电话。
接下来打给庄隆和伯恩的电话倒是很顺利,他们二人各自对照了一下行程,都说明天晚上有空。
于是,苏韵直接就约了他们明天晚上的晚饭邀约。
挂了电话后,庄隆有些怀念地看着床头柜上的合照一眼:那是一张他们在东瀛拍《艺伎回忆录》时,趁着晚上的空闲时间去观赏夜樱,两个人都爬上了树所以就在树上被抓拍到的合照。
当初的小姑娘已经长大了,可惜这几年实在太忙,都没时间去探望一下她。
正好趁着这次机会能见个面不说,而且苏韵还在电话里说了,香江那边很希望他有档期时回去拍戏。
他离开故土太久了,平时不觉得什么,但今日听到熟悉的乡音,一下子就勾起了他无数的回忆和复杂思潮。
相比庄隆的感慨万千,另一边挂了电话的伯恩却是有点紧张和惊喜。
第二天结束了工作之后,伯恩并没有留下帮忙做点杂活打发时间,反倒是和熟识的工作人员说了一声晚上有约,然后就匆匆回了租住的小屋梳洗打扮。
只是他们两个人都想不到的是,苏韵的晚饭邀约,约的却不止是一个人
刚刚打发了女伴离开、想要一个人静静地吃个晚饭的阿兰德龙不经意地从窗外往楼下看去,只见苏韵正在餐厅门口和两个青年说着什么。
而且那两个青年他也都认识:一个是号称东方版的他的庄隆,一个是和他同被大导演维斯康蒂挖掘出来的伯恩。
都长得有点像他很好,苏韵这孩子有眼光!
还胆敢一次约两个更好了,苏韵这胆子就很像他年轻时!
虽然和苏韵是打出来以及互相嫌弃出来的感情,不过自恋至极的渣兰在看到此情此景,还是颇为欣慰:不愧是他在戏里教过的好孩子!
静静地看着苏韵带着那两个姿容出众的青年走进了包厢,渣兰按了一下桌上的小铃。
很快,听到呼叫的汤姆带着礼貌的微笑走了进来:德龙先生,请问我有什么能帮到你的呢?
我有个朋友来了旁边不远的233号房间里面,麻烦你帮我往那里送一支红酒,账就记在我的单上。看热闹只怕事不大的渣兰笑得无比舒怀。
第174章 碰头
时间回溯到十五分钟前。
楼上的包厢里, 渣兰打发走了非要缠着他的女伴和某家公司前来商谈业务的负责人之后,却是没有像他的借口那样匆匆离开,反而是悠哉悠哉地坐在座位上, 等待着美味的晚餐。
据说这家餐厅的主厨是拿过奖的, 做的餐品好看又好吃,常年占据他们这些老饕的私人推荐榜前几名。
可惜,一个人长得帅就是特别的招人缠,即使是特意定了一个包厢, 也照样挡不住缠上来的人。
不过还好, 都是些随便用个借口就能打发掉的小人物, 而不是需要他隐藏本性放下身段去刻意讨好的重要人士,虽然花费了一点时间, 但最终还是没有耽误他的晚饭。
正美滋滋地等待着大餐,不料, 前菜被端上来的时候,渣兰忽然发现了一个有点眼熟的人:跟在这个包厢侍应生的背后, 那个年轻的兼职侍应生, 正是和他有过几面之缘的汤姆。
要不是两人年龄差距有点大,渣兰其实也是看汤姆不是很爽的当年拍《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时候, 汤姆只是个没几句台词的路人小配角, 而他则是当仁不让的第一男主角;后来没过多久再拍《怦然心动》时, 汤姆这个笑得很美式傻气风格的新泽西小子却是摇身一变, 成了男主角, 而他就是个客串的乐队乐手,连句台词都没有。
这也不是涉及到争咖位, 以渣兰目前的地位来说, 和汤姆这种新人比, 那都是拉低他身价。
所以纯粹就是自恋到过分、总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的渣兰对汤姆这类有资格威胁到他颜值和地位的新人的忌惮角色的问题还好说,不过,在苏韵心中的地位,渣兰不用想都知道他是不如汤姆这款看着就很青涩甜美的年轻小伙子。
尽管他和苏韵相看两厌互相嫌弃,但对对方的才华和颜值也是折服的,而且现在东方市场正随着华夏的崛起而崛起,和苏韵合作,显然就是西方演员进入东方市场的桥梁之一。
法语的片子在北美市场不算好卖,多数是赚名气却不怎么赚钞票的结局,反倒是送去别处,特别是东方市场那边经过重新配音后,更容易能卖出好价钱和赚到满意的票房收益。
就比如他之前拍的《佐罗》,就是经过苏韵的渠道送入华夏内陆市场,虽然目前回馈的收益不多,但就从苏韵之前在内陆取得的成绩来看,往后长远的收益那是相当的可观。
之前他的经纪人皮耶罗就建议他要是想赚钱,那就多寻机会和苏韵合作,因此商业触觉很敏锐的渣兰倒也是把这个给放在了心上:就冲苏韵那个和他十分相似的不认输性格,一找到机会就强势回归那是肯定的。
果不其然,上个月就听到了皮耶罗说苏韵和之前的对家赵氏电影公司谈好了合作,借着赵氏的势解决了台岛那边的遗留问题不说,还争分夺秒地拍了一部新电影和策划了一档全新的综艺节目,在香江那边正是炙手可热。
香江的赵氏,那可是在欧美市场这边出了名的人傻钱多,还特别偏爱苏韵最擅长的大制作类型,这俩能放下前嫌转而合作,对苏韵来说可还真是如虎添翼。
他就知道,苏韵这孩子不愧是他表面嫌弃内里欣赏的,果然像他一样不会就此认输,转个头就玩了一把王者归来了!
对于像他的人,不管是性格还是外貌,渣兰都是天然就有一定的好感度加成所以汤姆也是吃亏颜值类型和渣兰完全走了相反路线的这一点,同样都是与渣兰争夺苏韵注意力和合作机会的庄隆和伯恩,就因为容貌或多或少有着和渣兰的相似或者神似,而没有让渣兰生出多少diss的心理
至于容貌同属恃靓行凶美而自知型、性格也很像渣兰甚至还有玛蒂尔达角色附加buff的苏韵,那就更是好感度多倍加成了。
虽然表面上渣兰没怎么表现出来,但是在一众苏韵合作过的大牌里面,他绝对算是最关心也最惦记她的一个了。
当初台岛的事,因为渣兰在跟着剧组去了西班牙拍外景没能飞过去支援,但之后戏约缠身的他却是特地找了一点难得的空闲时间,遥隔千山万水也要给苏韵寄去一封长信,扬言说要是苏韵因此而没戏拍但又还想拍戏的话,可以随时飞去法国找他,他和他的制片公司都会尽力帮忙。
就连库布里克和斯皮尔伯格都只是在得闻此事后,和其他人一样,给苏韵寄去了满载安慰和鼓励的信件,而没有提出大包大揽帮她找机会重新崛起的意思库布里克因为电影题材这方面在政治层面上吃过亏,以至于远走到英国定居;而斯皮尔伯格是刚刚开始成功的商业片导演,也不好涉及到政治问题上。
所以,两人暂时都只能是根据成年人的经验,在信件里苦劝苏韵暂避风头、等待时机,以后有机会的话他们会尽力帮忙。
同样都是尽力帮忙,只要你开口就一定会尽力和有机会再尽力,明显就是有所差别。
苏韵倒也不会谴责说其他人趋利避害,如库布里克和斯皮尔伯格等人这种处理方式,其实才是最理智也最合适的做法;但是,如渣兰这般只要你开口那我就不管什么后果也要拉你一把的放肆和不理智,却也是让人忍不住为之动容。
因此当时苏韵辗转收到这封信时,还真的颇为感动:都说渣兰在感情方面渣得能去渣男之巅争个名次,但他那种因为底层出身所以类似江湖习气一般的仗义性格,却在友情这点上真的是一个难得的好朋友好兄弟。
但结局如何?苏韵确实飞去了法国为了《怦然心动》争夺金棕榈的事情。
考虑到那时的渣兰还在满世界飞来飞去拍外景,苏韵去法国时也没有刻意去找他,而是拿了奖就闪人。
这也就造就了渣兰今晚远远看到苏韵后,忍不住出手的一个恶作剧:当初他听闻苏韵拿了奖的消息,很是为她高兴,特意请了两天假飞回法国,想要请这个可怜又幸运的小朋友吃大餐庆祝
好家伙,他千辛万苦赶死赶活地赶回去,苏韵这坑货却是早就飞走了!
而现在,尚还不知道接下来还有一个埋伏在等待着她的苏韵,正高高兴兴地和庄隆、伯恩二人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闲聊。
我这次过来,除了探望一下你们之外,也是有些新业务想和你们谈谈面对桌间的暗流汹涌,苏韵很是淡定。
当然,这三个人里唯一心里不淡定的人,大概也就只有伯恩这个年轻人。
既然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和匹配的颜值,之前还一起拍过戏,这次苏韵的邀约,对于伯恩来说多少是带了点绮思幻想:苏韵千里迢迢过来探望他,还约他出来吃晚饭,认真点算,已经可以算是一个约会了!
可是,当他梳洗打扮好过来餐厅门口的时候,却发现,苏韵这个约会所约的,原来并不止他一个人
看着伯恩那一脸的复杂和欲言又止,庄隆在两人之间流转的眼神就更加的满怀趣味了。
之前他在餐厅门口时还被长大后的苏韵小惊艳了一下,心里那点昔日的小白菜终于差不多要长大的欣慰还没有蔓延开来,转头就看到了一只想要拱白菜的猪。
显然伯恩这种陷入迷茫的年轻人没有发现其中的本质,所以就误把他当作了情敌,那小眼神幽怨又气愤。
而苏韵明显是看得出伯恩对她有好感的听说两人之前在东瀛拍戏还是演情侣来着,这样的年纪,最是容易从因戏生情到戏假情真。
不过,比起苏韵那种大而化之的淡定,伯恩就显得要拘谨和迷惑很多。
庄隆想,他大概明白苏韵多约他一个出来吃晚饭的真意了:她知道伯恩的那点小心思,但又不想这么快就定下来,所以拿他当了一下烟幕。
一方面既能显示她身边人的质量,刺激伯恩的斗志;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这样相差无几甚至略胜一筹的质量,让伯恩知难而退、暂缓攻势。
明面上,还能振振有词地说她就是过来谈公事顺便探望一下朋友到时一旦认真算起来,她完全可以说自己可是什么事都没有做,只是他们这些人多想了。
恋耽美
这种双赢的提议,苏韵没理由不答应,只是之前和方茉娜定下了港姐评委的事,所以就有些担心行程这方面的冲突。
方茉娜拿起桌上的小台历勾绘了几下:没问题的,这次商谈只是第一轮的业务商谈,后续内容还需要进行多次,这些励明和赵氏的律师们会处理,所以等到决赛那几天你飞回来录制就行,其他的事我会在这边帮你办妥。
既然安排都这么详细了,苏韵便很是爽快地应了下来:正好,她也能顺便去纽约探望一下许久不见的朋友们。
很显然,方茉娜也是知道苏韵每到一处就喜欢探望当地朋友的习惯,顺口就貌似不经意地提及了一句:对了,我记得你有几个和你合作过电影电视剧的朋友,现在也是在纽约那边吧?
苏韵一副闻弦歌而知雅意的表情:是的,庄隆和我合作过几次,而伯恩也在那边,不过他们这几年都在百老汇那里的剧团进行自我增值,我不一定能请他们出来。
偶尔出来客串一下,换个心情和环境也是不错的。方茉娜意有所指:这两个男艺人在东瀛市场都很受欢迎,而且庄隆不但是香江的戏班出身,又是难得地符合北美市场的审美。
苏韵接下来要走海外市场路线的话,现在张榷嵘陈柏杨这样的后生仔,显然是只能搭她在香江这边的戏;等到她的电影往海外走时,那搭戏的男艺人就需要年纪再大一些、演技和资历也要相对再高一些和好一些才行。
也亏得苏韵自小就是个深谋远虑的,早早定下了几个好苗子。
我尽量试试吧。苏韵道:庄隆这种偏自由身的不好说,不过伯恩能进剧团是她资助和帮忙牵的线,这人情可不小,而且大家都是玩音乐的年轻人,比较说得来。
当初她把人叫去东瀛拍电视剧还是做戏份不多的配角,伯恩也是没怎么推却,和剧团那边调好了时间就跑过去了,真是好兄弟!
希望你到时能带回一些好消息。方茉娜意味深长地看了苏韵一眼,然后就拿起桌上的电话,交代了赵励明几句,让他做好前往纽约的准备。
这边厢,苏韵在和家里说清楚了情况之后,也是匆匆收拾了行李,然后就跟着赵励明带着的律师团队上了飞机,一路飞往纽约。
商谈业务倒也用不着她怎么出力,只是按照从前佳和那种独立制片人制度的经营模式给了一定的意见,其他的事,都是律师团队在忙。
倒是有个从前见过苏韵和邹运华一起过来谈业务的华纳成员,在看到苏韵换了个东家后先是吓了一跳,然后又恭喜了她一番,直言说赵氏很有资本之类的,是一条好船
是的没错,虽然赵氏和TBB在很多人印象里都是一个抠字都难以形容的抠门,但它真的壕起来的时候,就连人傻钱多到有凯子华之称的华纳,也都要忍不住惊叹三分。
连投几部大投资科幻片都扑妈不认但却还敢继续往里扔钱的,也就只有香江的赵氏了。
就比如说迟些将要出来的《银翼杀手》,拍摄成本足有2800万美元,既是完全不具备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电影内容都算了,拍摄成本却还偏要向着标准的A级商业大片看齐,比《ET》的成本都要高出两倍!
而且,电影还未开拍前剧本就改了数次,导演和主演在片场吵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原作作者菲利普还公开怼电影的编剧怎么看,都怎么是一部充满了扑街征兆的巨坑之作。
但就是这样的一部没几个人看好、以至于只好全世界卖惨吹牛皮只为拉投资的电影项目,赵氏的赵日赋却是给它撑起了一半的投资,足足1亿5000万港币这个数字,按照目前香江电影的平均拍摄成本算,几乎足够拍一年的香江电影了。
也就像是这类型的商谈,从前苏韵都是跟着邹运华两个人两手空空就过来,有什么法律问题还得就近找律师咨询,看着就是初起步小公司的寒酸可怜;而赵氏这次就是财大气粗地直接派了一个负责人和一队律师团队,所得到的待遇提升,到底有多高呢?
就苏韵面前送上来的咖啡来说,其品质都要比她从前过来时要好上几倍
对华纳这种看人下碟的行为无语,苏韵待了几天确认再没什么需要她在旁协助之后,就在酒店里翻着系统记录下来的电话簿,逐个逐个打起了电话。
喂?玛莉安?汤姆在家吗?上次临时有事丢下了汤姆,所以苏韵这次过来,第一个就是打给了汤姆家。
啊?玛丽啊?汤姆汤姆他和朋友出去露营了,可能要过几天才回来!听到苏韵想要拜访他们家的打算,玛莉安赶紧找了个拒绝的理由:汤姆自从下定了要当演员的决心,就跑纽约去了,现在都没什么消息,大概率是没能找到好工作,所以不知道在纽约哪家餐厅兼职打工维持生计等待机会呢!
这么惨这么蠢的哥哥,暂时是不能让苏韵看到的。
哦,这样啊,那下次再说吧。听到玛莉安的回答,苏韵虽然有些失望,不过很快也释然了,让玛莉安给汤姆家其他人代为问好之后,就挂了电话。
接下来打给庄隆和伯恩的电话倒是很顺利,他们二人各自对照了一下行程,都说明天晚上有空。
于是,苏韵直接就约了他们明天晚上的晚饭邀约。
挂了电话后,庄隆有些怀念地看着床头柜上的合照一眼:那是一张他们在东瀛拍《艺伎回忆录》时,趁着晚上的空闲时间去观赏夜樱,两个人都爬上了树所以就在树上被抓拍到的合照。
当初的小姑娘已经长大了,可惜这几年实在太忙,都没时间去探望一下她。
正好趁着这次机会能见个面不说,而且苏韵还在电话里说了,香江那边很希望他有档期时回去拍戏。
他离开故土太久了,平时不觉得什么,但今日听到熟悉的乡音,一下子就勾起了他无数的回忆和复杂思潮。
相比庄隆的感慨万千,另一边挂了电话的伯恩却是有点紧张和惊喜。
第二天结束了工作之后,伯恩并没有留下帮忙做点杂活打发时间,反倒是和熟识的工作人员说了一声晚上有约,然后就匆匆回了租住的小屋梳洗打扮。
只是他们两个人都想不到的是,苏韵的晚饭邀约,约的却不止是一个人
刚刚打发了女伴离开、想要一个人静静地吃个晚饭的阿兰德龙不经意地从窗外往楼下看去,只见苏韵正在餐厅门口和两个青年说着什么。
而且那两个青年他也都认识:一个是号称东方版的他的庄隆,一个是和他同被大导演维斯康蒂挖掘出来的伯恩。
都长得有点像他很好,苏韵这孩子有眼光!
还胆敢一次约两个更好了,苏韵这胆子就很像他年轻时!
虽然和苏韵是打出来以及互相嫌弃出来的感情,不过自恋至极的渣兰在看到此情此景,还是颇为欣慰:不愧是他在戏里教过的好孩子!
静静地看着苏韵带着那两个姿容出众的青年走进了包厢,渣兰按了一下桌上的小铃。
很快,听到呼叫的汤姆带着礼貌的微笑走了进来:德龙先生,请问我有什么能帮到你的呢?
我有个朋友来了旁边不远的233号房间里面,麻烦你帮我往那里送一支红酒,账就记在我的单上。看热闹只怕事不大的渣兰笑得无比舒怀。
第174章 碰头
时间回溯到十五分钟前。
楼上的包厢里, 渣兰打发走了非要缠着他的女伴和某家公司前来商谈业务的负责人之后,却是没有像他的借口那样匆匆离开,反而是悠哉悠哉地坐在座位上, 等待着美味的晚餐。
据说这家餐厅的主厨是拿过奖的, 做的餐品好看又好吃,常年占据他们这些老饕的私人推荐榜前几名。
可惜,一个人长得帅就是特别的招人缠,即使是特意定了一个包厢, 也照样挡不住缠上来的人。
不过还好, 都是些随便用个借口就能打发掉的小人物, 而不是需要他隐藏本性放下身段去刻意讨好的重要人士,虽然花费了一点时间, 但最终还是没有耽误他的晚饭。
正美滋滋地等待着大餐,不料, 前菜被端上来的时候,渣兰忽然发现了一个有点眼熟的人:跟在这个包厢侍应生的背后, 那个年轻的兼职侍应生, 正是和他有过几面之缘的汤姆。
要不是两人年龄差距有点大,渣兰其实也是看汤姆不是很爽的当年拍《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时候, 汤姆只是个没几句台词的路人小配角, 而他则是当仁不让的第一男主角;后来没过多久再拍《怦然心动》时, 汤姆这个笑得很美式傻气风格的新泽西小子却是摇身一变, 成了男主角, 而他就是个客串的乐队乐手,连句台词都没有。
这也不是涉及到争咖位, 以渣兰目前的地位来说, 和汤姆这种新人比, 那都是拉低他身价。
所以纯粹就是自恋到过分、总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的渣兰对汤姆这类有资格威胁到他颜值和地位的新人的忌惮角色的问题还好说,不过,在苏韵心中的地位,渣兰不用想都知道他是不如汤姆这款看着就很青涩甜美的年轻小伙子。
尽管他和苏韵相看两厌互相嫌弃,但对对方的才华和颜值也是折服的,而且现在东方市场正随着华夏的崛起而崛起,和苏韵合作,显然就是西方演员进入东方市场的桥梁之一。
法语的片子在北美市场不算好卖,多数是赚名气却不怎么赚钞票的结局,反倒是送去别处,特别是东方市场那边经过重新配音后,更容易能卖出好价钱和赚到满意的票房收益。
就比如他之前拍的《佐罗》,就是经过苏韵的渠道送入华夏内陆市场,虽然目前回馈的收益不多,但就从苏韵之前在内陆取得的成绩来看,往后长远的收益那是相当的可观。
之前他的经纪人皮耶罗就建议他要是想赚钱,那就多寻机会和苏韵合作,因此商业触觉很敏锐的渣兰倒也是把这个给放在了心上:就冲苏韵那个和他十分相似的不认输性格,一找到机会就强势回归那是肯定的。
果不其然,上个月就听到了皮耶罗说苏韵和之前的对家赵氏电影公司谈好了合作,借着赵氏的势解决了台岛那边的遗留问题不说,还争分夺秒地拍了一部新电影和策划了一档全新的综艺节目,在香江那边正是炙手可热。
香江的赵氏,那可是在欧美市场这边出了名的人傻钱多,还特别偏爱苏韵最擅长的大制作类型,这俩能放下前嫌转而合作,对苏韵来说可还真是如虎添翼。
他就知道,苏韵这孩子不愧是他表面嫌弃内里欣赏的,果然像他一样不会就此认输,转个头就玩了一把王者归来了!
对于像他的人,不管是性格还是外貌,渣兰都是天然就有一定的好感度加成所以汤姆也是吃亏颜值类型和渣兰完全走了相反路线的这一点,同样都是与渣兰争夺苏韵注意力和合作机会的庄隆和伯恩,就因为容貌或多或少有着和渣兰的相似或者神似,而没有让渣兰生出多少diss的心理
至于容貌同属恃靓行凶美而自知型、性格也很像渣兰甚至还有玛蒂尔达角色附加buff的苏韵,那就更是好感度多倍加成了。
虽然表面上渣兰没怎么表现出来,但是在一众苏韵合作过的大牌里面,他绝对算是最关心也最惦记她的一个了。
当初台岛的事,因为渣兰在跟着剧组去了西班牙拍外景没能飞过去支援,但之后戏约缠身的他却是特地找了一点难得的空闲时间,遥隔千山万水也要给苏韵寄去一封长信,扬言说要是苏韵因此而没戏拍但又还想拍戏的话,可以随时飞去法国找他,他和他的制片公司都会尽力帮忙。
就连库布里克和斯皮尔伯格都只是在得闻此事后,和其他人一样,给苏韵寄去了满载安慰和鼓励的信件,而没有提出大包大揽帮她找机会重新崛起的意思库布里克因为电影题材这方面在政治层面上吃过亏,以至于远走到英国定居;而斯皮尔伯格是刚刚开始成功的商业片导演,也不好涉及到政治问题上。
所以,两人暂时都只能是根据成年人的经验,在信件里苦劝苏韵暂避风头、等待时机,以后有机会的话他们会尽力帮忙。
同样都是尽力帮忙,只要你开口就一定会尽力和有机会再尽力,明显就是有所差别。
苏韵倒也不会谴责说其他人趋利避害,如库布里克和斯皮尔伯格等人这种处理方式,其实才是最理智也最合适的做法;但是,如渣兰这般只要你开口那我就不管什么后果也要拉你一把的放肆和不理智,却也是让人忍不住为之动容。
因此当时苏韵辗转收到这封信时,还真的颇为感动:都说渣兰在感情方面渣得能去渣男之巅争个名次,但他那种因为底层出身所以类似江湖习气一般的仗义性格,却在友情这点上真的是一个难得的好朋友好兄弟。
但结局如何?苏韵确实飞去了法国为了《怦然心动》争夺金棕榈的事情。
考虑到那时的渣兰还在满世界飞来飞去拍外景,苏韵去法国时也没有刻意去找他,而是拿了奖就闪人。
这也就造就了渣兰今晚远远看到苏韵后,忍不住出手的一个恶作剧:当初他听闻苏韵拿了奖的消息,很是为她高兴,特意请了两天假飞回法国,想要请这个可怜又幸运的小朋友吃大餐庆祝
好家伙,他千辛万苦赶死赶活地赶回去,苏韵这坑货却是早就飞走了!
而现在,尚还不知道接下来还有一个埋伏在等待着她的苏韵,正高高兴兴地和庄隆、伯恩二人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闲聊。
我这次过来,除了探望一下你们之外,也是有些新业务想和你们谈谈面对桌间的暗流汹涌,苏韵很是淡定。
当然,这三个人里唯一心里不淡定的人,大概也就只有伯恩这个年轻人。
既然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和匹配的颜值,之前还一起拍过戏,这次苏韵的邀约,对于伯恩来说多少是带了点绮思幻想:苏韵千里迢迢过来探望他,还约他出来吃晚饭,认真点算,已经可以算是一个约会了!
可是,当他梳洗打扮好过来餐厅门口的时候,却发现,苏韵这个约会所约的,原来并不止他一个人
看着伯恩那一脸的复杂和欲言又止,庄隆在两人之间流转的眼神就更加的满怀趣味了。
之前他在餐厅门口时还被长大后的苏韵小惊艳了一下,心里那点昔日的小白菜终于差不多要长大的欣慰还没有蔓延开来,转头就看到了一只想要拱白菜的猪。
显然伯恩这种陷入迷茫的年轻人没有发现其中的本质,所以就误把他当作了情敌,那小眼神幽怨又气愤。
而苏韵明显是看得出伯恩对她有好感的听说两人之前在东瀛拍戏还是演情侣来着,这样的年纪,最是容易从因戏生情到戏假情真。
不过,比起苏韵那种大而化之的淡定,伯恩就显得要拘谨和迷惑很多。
庄隆想,他大概明白苏韵多约他一个出来吃晚饭的真意了:她知道伯恩的那点小心思,但又不想这么快就定下来,所以拿他当了一下烟幕。
一方面既能显示她身边人的质量,刺激伯恩的斗志;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这样相差无几甚至略胜一筹的质量,让伯恩知难而退、暂缓攻势。
明面上,还能振振有词地说她就是过来谈公事顺便探望一下朋友到时一旦认真算起来,她完全可以说自己可是什么事都没有做,只是他们这些人多想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