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经典武学、传统套路不好, 他的成就亦有一部分脱胎于此主要还是这个年代的习武之人,大多数都是捧古蔑今不愿改进,死死抱着传统和经典这两个字一遍又一遍地练着, 只想着老祖宗的东西就是最好的,不肯带着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他的这些训练方法哪怕是在美国那边,也有人对它们表达着不解, 那就更别说是传统思想还十分浓郁的香江了, 身边的龙虎武师们时不时就会提出意见和疑惑。
    因为知识水平的差距, 弄得吕少龙有时都不知道该如何用他们能明白的话语去解释:这还怨不得人,因为龙虎武师基本都是出身传统武行,从小就是被养在了戏班那里,日常除了简单地读点书认点字好让以后读戏本方便之外,其他时间基本就是一边练武一边到处表演,赚取整个戏班的生活费。
    为生计奔忙的人,又如何能要求他们像吕少龙那种外国读完大学的人那样目光长远、思想开放?
    只是偶尔说得烦了,吕少龙就会出现旧时的急躁好斗心情,把不同意见的人叫出来比划比划,大家手上见真章,谁赢谁说话。
    唯独是苏韵这种不怕吃苦听话训练又读过书的新一代,才会把他那些在别人看来挺胡闹的训练方式一心一意地认真执行,并且还发自内心地去认同它们。
    他的徒弟多了去,除了收来教导功夫的人,也有和他水平差不多前来互相学习的人;但就只有苏韵这一个徒弟的思想,最接近他的思想。
    所以说,要是苏韵是个规规矩矩的孩子,他可能还没有那么喜欢她。
    难怪古语里有着忘年交一词,明明两个人从外在几乎没有相似之处,但内心却是无比接近。
    比起吕少龙对苏韵的逐渐偏爱,苏韵亦是在日常的接触里越发地敬佩他:有句话说评价一个人不能超出他所在的时代,但吕少龙的武学思想却是早就已经超出了他所在的时代。
    所以他才会在思想和见识都基于后世社会的苏韵的眼中,显得是超越时代的先驱那般伟大,是一个时代里永远不朽的传奇。
    而吕少龙的伟大,不止在超越时代的功夫理念,亦在于超越时代的自信思想。
    想学我,就多动脑子。一天训练完毕,吕少龙突然对日渐崇拜他的苏韵说了这么一句。
    之后,他就停下了对苏韵的训练,让她自行领悟。
    苏韵愁得想了整整一天一夜,身边能问的人也都问了一遍,依然没能得出一个想要的答案。
    看她愁得原本漂亮耀眼的大眼睛都黯淡了不少,心疼的长辈们纷纷开始了给她进补的举动。
    于是,白天在苏屋邨喝苏阿婆和王师奶的老火靓汤、炖品,晚上又在许家吃许老太的药膳、琳宝契妈的营养餐要不是有系统照应着,这么几天胡吃海塞下来,估计人都得宽一圈。
    我还真是不明白,之前布鲁斯那么喜欢你,这么突然就变了个样子?琳宝很是疑惑,甚至都想要帮苏韵另辟途径找消息了,要不我去问问莲达
    莲达正是吕少龙的妻子,和琳宝一样都是美国人,又因为是邻居,所以关系还挺不错。
    他在考验我,只是我还没有想明白。苏韵谢绝了琳宝的好意,一边吃着营养餐一边陷入沉思。
    你这样一味地想没用。正在写剧本的许顾文走了过来,我和他在读喇沙的时候就认识了,他做事不会是无缘无故的,你最好是首先回忆一下,你最近做了什么,导致他这样觉得?
    我最近就是越来越崇拜他,然后又因为我们的训练方向都一样,所以一直很努力地向他学习、模仿苏韵苦恼地说。
    那这就真是奇怪了。许顾文一边喃喃着,一边背着手走到正在弹吉他的许顾杰面前,喂,衰仔,你契女现在那么烦恼,好心你就别顾着弹吉他了,帮忙想想办法!
    我哪里有什么办法啊,布鲁斯那家伙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认定了的事就不会改,当初我想跟他学功夫他不肯,只能靠着平时切磋切磋偷了点师许顾杰一摊手,还好苏苏帮我圆了这个梦。
    现在你再不帮忙,苏苏就很麻烦了!许顾文教训道。
    算啦,不要逼契爷了,他年底要在大会堂举行个人演唱会,现在前期筹备的事情已经很烦了。苏韵劝了两句,转头又感谢了帮忙的许顾文,对了,你的电影进度怎么样了?
    剧本写一半了,接下来就是等阿Sam开完演唱会,后面几期的票房分成尾数到手,估计明年年中就可以开拍。许顾文回答完,又问苏韵,那你呢,那么努力学功夫,以后想拍功夫片?
    我的长处其实不在功夫片,主要还是有兴趣苏韵沉吟着,忽然听见旁边不远处的许顾杰正在沙发上轻哼着不成调的词,人生如赌博,赢输都无时定
    契爷,演唱会里面你打算用上粤语歌吗?苏韵问。
    我还不是说过他了,不过他说既然我们之前已经开拓了粤语的市场,并且证明了粤语电影和歌曲都是有人喜欢的,那么就可以尝试在演唱会里面加入粤语歌,而不是一味只唱英文歌和国语歌因为许顾杰在想着词曲,所以就由许顾文帮忙解释道,毕竟我们香江人说的就是粤语,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话,那么还有什么意思呢?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被这位粤语歌坛开山鼻祖的作为一启发,苏韵似乎在这个瞬间,抓住了那在脑海里飘来荡去但却就是怎么都捕捉不住的东西。
    我明白了!苏韵一下子从椅子上蹦起来,急匆匆地交代了一声就往隔壁跑去。
    莲达!布鲁斯在家吗?!在门外喊了一声,莲达很快就过来开了门。
    他在训练,你找他有什么事吗?莲达一边招呼苏韵进屋一边问。
    我想明白了他的考验!苏韵应了一声,随后就径直走到客厅一角的健身区里,冲正在举杠铃的吕少龙喊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吕少龙挑了一下眉,也没打算把杠铃放下,只是用眼神示意苏韵继续说下去。
    因为我这段时间越来越崇拜你,所以就下意识地在模仿你的一切苏韵缓缓地说着自己的理解,但是即使路线再怎么相似,亦不可能有着完全一样的结果,因为事物在发展的过程里,必然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就算我是一个小男孩,这样一味模仿你的话以后出现的,只会是一个吕少龙二号或者吕少龙的模仿者。
    所以,你跟我说想学我,就多动脑子意思就是,让我多动脑子,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因为你当年就是如此。
    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更需要敢于创新的精神。
    对不起,这段时间我走错了路。苏韵深深地对其一鞠躬,感谢你的指导。
    良久的寂静之后,低着头的苏韵,隐约听到了一声物件坠落地上的轻响。
    随后,就是一只粗糙的大手,温和地按上了她的脑袋上。
    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上方落下一句话。
    在苏韵惊喜的抬头里,终于看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带着认同和满意的赞誉目光。
    在正式举行了拜师仪式之后,作为亲传弟子的苏韵,收到了吕少龙给她的一小份剧本。
    宝塔第六层守卫者?苏韵抬起头。
    是的,我在融汇百家之长重新创立截拳道的过程里,连同我所学习的哲学,领略到了武术不仅仅是一门用来健身、或者是搏击的技艺,而是更为讲求天人合一这一个词汇的学问。吕少龙解释道,这一部《死亡的游戏》的灵感来自于佛教的七级浮屠典故,内容就是为了争夺传说中的绝世珍宝,一名绝顶高手独闯七层宝塔,到达塔顶之后,却发现藏宝匣里面根本就没有传说中的绝世珍宝,而是只有一张纸
    生命是一段等待死亡的历程那张纸如是写着。
    通过那张纸明白到从此世间再无对手之后,这名绝世高手亦终于是明白到了天下无敌的寂寞,也感悟到了即使天下无敌,亦一定会败于死亡的道理。
    这一部片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左右,因为华纳那边的要求,我需要先拍出一部在美国院线正式上映的动作电影,所以《虎斗龙争》就应运而生。
    《虎斗龙争》是我进军荷里活的前提,而《死亡的游戏》将会是我把动作片推向极致的工具,我相信,它将会成为史上最伟大的动作电影
    看着吕少龙那自信地畅谈着未来的笑容,苏韵垂了垂眼,轻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第34章 吃瓜
    这一日, 苏韵正在混迹于各个功夫片大佬的围堵之中时,一群探班的大小身影就从外边走了过来。
    哎, 暂时不玩了,有人来探我了!苏韵侧身闪过元骅的一拳,挥手招呼道。
    吕少龙最近在赶电影进度,因此亲自给苏韵喂招的时间就少了,不过考虑到苏韵的联系方向,所以他就找了一直作为某些需要舞台效果时,作为他替身的元骅帮忙训练苏韵。
    哦,对了,元骅就是后来以包租公一角深入人心的那位, 是七小福里面功底最扎实、功夫最高的一个。
    论实战的话,他不一定能打赢吕少龙,但因为是从小练戏的出身,他的舞台功夫是远比吕少龙耍得赏心悦目。
    在电影里,一向都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有时硬桥硬马实牙实齿的打斗虽然内行人一眼就知道其中精妙,但外行人看了就只觉得沉闷。为了电影效果着想,练南派拳所以很少练空翻的吕少龙就寻到了功夫风格与他相近的元骅, 来作为他电影里一些花里胡哨动作戏的替身。
    同样都是快、狠、准的功夫风格,体型又相近杂技又了得,在吕少龙没空时, 转来训练即将要拍动作戏的苏韵就再合适不过了。
    况且元骅人品性格也都不错,若说吕少龙最信任最依靠的左右手分别是陈荟励和林靖英,那么元骅就是他不可或缺的半身。
    快去吧!元骅点了一下头, 收回攻势。
    苏韵冲他感谢性地笑了笑, 随后就快步跑到苏阿婆这边, 接过了苏阿婆手里的炖汤盅。
    婆婆呀,我会记得回家饮汤的了,不用你那么辛苦特地拿过来的!这段时间因为练武的原因有时会在许家休息,怕苏阿婆担心的苏韵早就提前交代过了。
    结果今天还是看到去医院做完复健的苏阿婆过来了,苏韵边喝汤边嗔了一句,惹得苏阿婆开怀大笑。
    我就想着你这两天忙,免得你两头跑,正好嘉遽嘉祥放假,有时间陪我去医院,然后赵姑娘也刚好下班,所以就一起过来探你了。苏阿婆解释道。
    我看你们两个醉翁之意不在我啊!看嘉遽嘉祥两兄弟的目光就追随着远处练武的吕少龙的身影,苏韵哼了一声。
    那又有什么办法嘛,现在你都比我们厉害了王嘉祥转回头,但目光也不敢看苏韵:从前苏韵瘦瘦小小的,很容易被班里或者学校里的坏孩子欺负,一向都是他护着。到护不了的时候,就过去找二哥王嘉遽一起,两兄弟保护她一个
    现在苏韵不仅一个打十个,个子也长得都比他高了!
    到这个时候,女仔是会比男仔高得快一点的啦,你努力点长,也能像你二哥一样高的。苏韵安慰性地鼓励了王嘉祥一番。
    其实比起什么话都憋不住的王嘉祥,反而是能藏得住话的大嗓门王嘉遽难应付。
    看他那一脸的我好不容易发现你是姐妹了结果你转头又变成了能随手锤爆几个大汉的好兄弟式的为难,苏韵忍住心里的笑,一手拍上他的肩:怎么了,才没见几天你就不认识我了吗?
    王嘉遽白她一眼:你要是不过来,我是真的认不出你了。
    看这别扭的。
    苏韵大概能明白他的心理:从前王嘉遽就仗着比他们大两岁的年龄,一直以她和王嘉祥的保护者、照顾者身份自居。如今,弟弟王嘉祥逐渐长大,而她又已经是开始逐渐脱离了他们两兄弟的保护圈。
    曾经的保护者一下子失去了仅有的两个被保护者,难怪王嘉遽年纪轻轻的,就已经会冒出这种空巢老人的嗟叹
    别这样,等迟些我忙完了手头上的事,就回去和你们一起打机。苏韵再次安慰了他几句,然后又转过了话题,对了,新屋现在装修成怎么样了?
    苏家和王家的新居直接选在了九龙塘,看上的就是它是以平房及别墅为主的低密度住宅区,又临近深水埗苏屋邨。偶尔他们挂念曾经的老街坊了,搭巴士不用一个钟头就能到苏屋,更别说明年港铁会在九龙塘设站,到时出行就更方便了。
    而且九龙塘是不但是各个名牌幼稚园、小学和中学的汇聚处;又有着号称是五台山的香江唯五的电子传媒;而且还因为早年种植较多了树木作市郊风味,所以吸引了不少富商来定居此处的高档住宅区,端的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这地理位置和环境无论是对苏、王两家的大人还是孩子,都有着绝对的优势条件。
    苏韵之前就跟王家人和苏阿婆一起去看了楼房和位置,很是满意:这间三层别墅每层都过千呎不说,还带一个能让人喝下午茶的小小花园。
    原主人是个英国富商,经常香江英国两地奔走,实际上都没怎么住,整间别墅看起来还相当的新。
    去年的股灾影响,大批破产的公司和富商齐齐卖楼卖车,以求筹备资金渡过难关,所以今年的房地产行业一开年就遭受了一次重挫,价格最大跌幅竟然超过了四成正是买楼的好时机。
    香江的房价向来以港岛九龙新界逐层递减,现在九龙的平均呎价大约在200元出头,10.8呎就约等于一平方米。而且,香江的房屋算的是使用面积,这样算下来每层的150平方米,要比算建筑面积的地方宽绰不少。
    原主富商开价是150万,讲数讲到最后以140万现金成交,并且还赠送了别墅内的简单装修。
    等装修翻新等杂务做好之后,他们两家就会向房屋署提交申请,将原本的屋邨福利单位退还,让轮候公屋的草根阶层重新入住。
    然后,他们就会搬入九龙塘的新居,一楼是大客厅、苏阿婆的主人房和菲佣的小房;而二三楼每层有三个房间,王家夫妇和三个男孩住在二楼,苏韵则是和王家大姐、二姐住在三楼。
    原本王家夫妇其实是不想搬进来的,因为他们的钱基本都投入工厂了,这别墅其实是苏家全款购入。但苏韵考虑到这么多年来两家人早就亲密得像一家人,而且她因为工作读书等原因以后可能会经常不在家时,能有王家人陪着苏阿婆也能放心许多;因此最后就连同苏阿婆好说歹说,总算是把他们哄了过来。
    至于以后他们工厂赚钱后会另买附近的房子大家继续做邻居、抑或是年轻一辈长大后搬出留下老一辈互相作伴,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到时你们要不要转校?苏韵问。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香江旧事[娱乐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璨月蝶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璨月蝶心并收藏香江旧事[娱乐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