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今日是星期一,她一个小学生是应该在学校上课,而不是在股市炒股不过,这个天大的机遇实在是不好错过,因此早在暑假结束、学校开学之后,苏韵就向郑国光上交了休学一学期的申请书。
    理由就是照顾家中因为手术而行动不便的外婆。
    郑国光十分理解,但又有些惋惜,于是就给苏韵想了个法子:以苏韵从前的年级第一成绩和知识比赛全冠的成绩打底,向校方提交了停课不停学的申请。
    这样的话,苏韵只需要在家闲时自学稳住成绩,每周周末下午来学校做些测验,确认学业水平没有退步之后,到时回来还是可以跟着同班同学一起前进。
    也亏得是新会商会学校又不是要求严苛的名校,苏韵这点儿成绩已经算得上是拔尖的尖子,这样为了照顾唯一长辈亲人只好暂时牺牲一下学业的合理要求,校方考虑数日,最后还是答应了这个申请。
    苏韵现在在周边的学校圈子里颇有些热度,如果不同意她的申请,有的是和他们学校差不多地位的上午校、下午校想要对苏韵抛橄榄枝。
    这种只上半天的学校也算是香江老派学校的特色之一,除了学习时间和全日制不同之外其它都没有差别,要是孝心可嘉的苏韵被其他学校用小小的课时优待骗走,这才是新会商会的一大损失。
    不过一个学期的事,只要每周测验成绩稳得住,那就随她去吧。
    所以,苏韵就在嘉遽嘉祥两兄弟那不愿上学的幽怨目光里,很是自由地到处推着苏阿婆溜达。
    苏阿婆目前的康复治疗进度很不错,有人在旁边帮忙着的话能撑着拐杖走几分钟,因为苏韵上次带她去交易所时是花多了价钱坐的计程车,这一次她就说什么都要坐公交车了。
    苏韵回忆一下医生的嘱咐,这才勉强是松了口。
    之所以劳累苏阿婆一起出门,其原因还是因为苏韵年纪太小,只能用苏阿婆的股票账户没错,这年头炒股之风盛行,苏阿婆从前偶尔也会使用微薄的积蓄,跟着街市那些卖菜婆合伙买点股票赚点小钱。
    放眼望去,股市一片繁荣,在动辄十倍、几十倍的收益驱使下,整个香江的人都将炒股让人发达的欲望写在脸上。
    像苏阿婆这种行动不便也要去交易所看股票的,不止是街坊们,就连王家人都觉得相当的正常:尽管苏韵刚刚拿了不少奖学金,但苏阿婆经过这一难再加上后续疗养什么的,收入是肯定比从前能推着纸皮车到处捡纸皮收破烂时要少。
    那么,既然都是闲着没事干,又要听从医生嘱咐天天出门吹风晒太阳活动活动,那就干脆顺便去最近的交易所转转,买点股票搏一搏。
    人无横财不富,热心的街坊们甚至还推荐了好几只看好的股票让苏阿婆玩玩,还个个都是拍了胸口保证包涨不跌,那指点江山的派头颇有后世那些赚着卖白菜钱操着卖白.粉心的嘴强王者之风
    苏韵嗯嗯嗯地听完,转头却是把那些单价极低的股票放到了一边,点清手头上仅有的钱并除去留出苏阿婆剩余的康复治疗费用之后,趁着低价,45元1股的牛奶股直接就是买了三手,一手100股合计300股。
    苏阿婆这种一生由人随波逐流的性子,除了当初自觉时日无多又被迫急了才勇了那么一次后,其余时间都是无条件支持苏韵这个她心目中的乖乖孙女:苏阿婆没怎么读过书,所以就对读过书的人很是尊重,那就更别说苏韵是她的最最亲的乖孙女了。
    因此在苏韵提出把奖学金的大部分拿去买股票时,她甚至还问够不够,要是不够的话家里还有一点点积蓄
    苏韵:够了够了置地先行,天线跟上,年底咱家就是板上钉钉的百万富翁!
    这不,今天股市一开市,牛奶股就从之前的45元直接飙升到188元,翻了4倍还有多。
    最可怕的是,这还只是个开始。
    而且在牛奶股这个一翻多倍的美梦让人们狂欢不已之后,还有一个1翻30倍的荒诞真实,已经蓄势待发。
    深究其中原因,主要还是香江在这个时刻,已经在时代的推动下蜕变成为了一个拥有庞大资金的城市,于是就迫切地需要一个让人获得利益的投资渠道。
    因此,股市这个能令资本遨游其中的海洋,便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出现在了香江这里。
    资金过多,股票过少,供需矛盾就直接导致了整个市场在炒作之下成交额屡创新高,随便一只新股上市就能开炒,守在交易所门口等待抢购的人更是大排长龙。
    不过,因为目前采用的是手工登记,过度的交易量使得前几年开始,股市就只开放上午的半天,然后把下午的时间空出来,好让忙成狗的股票经纪们处理积压的交易。
    借此机会,苏韵就赶在股市尚未开始完全疯起来时,见缝插针争抢空挡,在九龙交易所里购入了这300牛奶股。
    虽然九龙交易所由于是香江四家交易所中规模最小的一家,以至于被行内人以3.1会作为谑称,意指九龙交易所因为今年新建实力薄弱,成交量只有另外三间交易所的0.1。不过,这种资本巨浪里面的0.1,已经足以使得无数草根家庭在短时间内抓住机会一跃飞升。
    香江人损起来,是真的够损;但造神的时候,也是真的够疯狂热切。
    这不,从前看好牛奶股的人,在这一轮股价飞涨后,统统成了媒体人和市民口中所津津乐道的师奶股神、阿婆股神、看更股神也不知这些所谓的股神炒到最后,会是满载而归,抑或是落荒而逃了。
    苏韵不是专职搞金融的,能加入其中不过是靠着重生的优势,所以早就确定下了目标:记录里牛奶公司的股票最高能飞到290,那么,当牛奶公司的股票到每股280元左右时,玩不来追涨杀跌等各种炒股操作的她,就要开始抛出去了。
    置地的股价升了10元!看到黑板上经纪们放出来的消息,手持置地股的人们开始欣喜。
    牛奶股有人出196元收!随着另一声呼唤,手持牛奶股的股民在静寂了一刻之后,瞬间沸腾了起来。
    连带着整个交易所,放眼望去都是一片热切激动的面容。
    看着眼前混乱的交易场面,苏韵无声地推着惊魂未定的苏阿婆走出了交易所大门口。
    直到被外面温暖的秋日阳光照在身上,苏阿婆这才一把握住了苏韵的手:囡囡,刚才、刚才是不是,我们的股票
    是的,婆婆。苏韵凑到了苏阿婆的耳边,我们的股票升了4倍多!
    苏阿婆倒吸一口凉气,目光迫切地看着苏韵:那我们接下来
    先等等,这场戏还未完。苏韵推着苏阿婆,在一众闻讯而来的疯狂股民的浪潮里,逆流而去。
    回到苏屋邨时,所过之处,也都是在讨论置牛大战的事情。
    有得赚吗?王家是唯一得知苏家买了牛奶股的人,但具体数量多少并没有细问,因此还不知苏韵目前的身家已经翻了几倍。
    现在才到190元左右,有得赚。苏韵十分肯定地说。
    王家人的品格她十分清楚,胆子虽然小点但良心大大,反正股市的钱大家赚,拉他们一把也无妨。
    王家夫妇和几个成年的孩子互相看了看,还是有些犹豫:要不再观望一阵子看看
    那行吧。苏韵笑了笑,转头又和嘉遽嘉祥这俩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好兄弟去了隔壁准备休息。
    第二日,牛奶股在牛奶公司的反应下,股价回落到191元。
    然而置地也不甘示弱,连番的收购消息刺激,牛奶股又升,以228元收市。
    又是一个休市的周末,看着股市的疯狂,筹到了一些钱便让王家大哥请了假,跟着苏韵和苏阿婆来到了交易所。
    这边电视机里的收购拉锯战你来我往轰轰烈烈,那边交易所里的收购牛奶股、置地股你争我抢互不相让,苏韵带着王家大哥抬头死死盯着黑板,好歹也是以230元每股的价格抢到了100股。
    当晚,两家人高高兴兴地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怀揣着跟随股市飞升的美梦进入梦乡。
    11月10日,被压了许久的牛奶公司终于再次出招,直接宣布将牛奶公司股份分拆,1股拆为5股,然后分拆后每股还送1红股。
    换言之,牛奶公司股票经拆股及送红股后,每1股变为10股,打得就是竭力争取小股东的主意:股市目前进入大牛市时期,每逢股市上遇到拆股及送红股后,该股价格必然飙升。
    这么一个公告杀出,牛奶公司股价就在当日大幅飙升,坐云霄飞车一般飞到了290元。
    就是现在!立刻把手里的牛奶股全部抛了!眼见时机已到,苏韵急忙喊道。
    第21章 香江黐线(加更)
    可是,大家都说今日能上300这么重要的日子,王家人干脆是不要了这个月的全勤奖,除了正在上学不能过来的嘉遽嘉祥两兄弟,一家五口人全员集齐。
    五个人都已经是成年人,虽然苏韵带着他们赚了不少,但股市的势头还红火得很,所以五人都显得有些犹豫。
    已经撑不住了,接下来再怎么反复,也不会再高过这个价了。苏韵摇摇头,径直推着苏阿婆过去抛了自己手里的300股。
    这一通操作下来,牛奶股已经跌了10元。
    于是颇为后悔的王家人也急忙跟在苏韵的后头,把手里的100牛奶股抛了。
    不用再跟着置牛大战所导致的股市震荡,而在交易所里和人金钱搏斗之后,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苏家和王家一群人都是在王家客厅里新添的彩色电视机前,安安乐乐地做一个围观的吃瓜群众。
    自从王家在一个月之内赚到了从前全家人不吃不喝都要攒好几十年的钱之后,从上到下都是高兴得不得了,完完全全地把苏韵当成了自家的大福星,就差没满怀宠爱地捧在手心里。
    与此同时,本来在家里地位就不咋样的嘉遽嘉祥两兄弟,便因为苏韵的地位上升,相应地于家庭地位排列表之中一跌再跌,成了连狗都嫌的存在。
    不过这个年纪的熊孩子,可不都是连狗都嫌。
    王嘉遽自我排解能力好,抱着那个在黎家二手琴行修复好的旧吉他继续蹲楼梯扰民去了;王嘉祥可怜巴巴地跟着自家二哥在楼梯蹲了几天,患难与共的兄弟感情没怎么培养出来,却是培养出了对吉他的兴趣
    于是他只能在暴躁霸道二哥的夹缝下艰难求生,两个熊孩子守着一把旧吉他,一人弹一会,然后互相嘲笑对方的辣鸡技法。
    有时候互嘲得狠了,便以王嘉遽仗着兄长的优势,暴打傻弟弟一通完事。
    苏韵捧着瓜出来,差点没眼看他们的傻样:这样吧,你们要是期末考试达到我的要求,我就奖励成绩最好的那个人一把新吉他。
    嘉遽嘉祥异口同声:不了不了,高攀不起!
    闻得这个回复,未来的苏大户翻了个白眼,转头回去帮苏阿婆修风扇了。
    说归说,这两个熊孩子心里估计也较上了劲,回家缠了父母兄姐好一番,最后总算是得到了要是炒股再赚到钱的话,那么今年新年就帮他们买吉他的承诺。
    价格和数量都会随炒股利润而变的那种。
    打打闹闹的日常如夏末凉风转眼而逝,置牛大战之中,两家公司的股价起起落落落落落落,撩动着全港股民的心弦足足一个月。
    最后,终于在月底,以牛奶公司的示弱落败、置地公司兴高采烈地刊出一个声称拥有牛奶公司80%以上股权的全版大广告而收场。
    至此,这一场轰动全港的世纪收购战总算是落下了帷幕,垂涎牛奶公司那大片牧场地皮的置地有限公司,成功取消了牛奶公司的上市地位,全面将其收入囊中。
    就是这样拆股、换股、派息以及互相质疑、揭短、广告轰炸,促使双方大小股东心生恐慌,按以后的法规,起码也得背一个误导违规的责罚,偏偏这个年代股市法规尚未健全就这样,置地有限公司不费一分一毫现金,就鲸吞了牛奶公司这家规模宏大的机构,堪称收购史上的经典之作。
    当然,同时也成为了恶意收购战和73年股灾的开端。
    但这个时候的苏韵,也顾不上资本大佬们的这番搏斗了12月5日,九龙证券交易所中,编号为205的香江天线,正式挂牌上市。
    苏韵左手拿着一本清楚印刻着的招股书,右手捧着政府对疯狂股市担忧而印出来免费派发的《炒股须知》册子,在交易大厅里陷入了沉思。
    招股书的里信息大致可以分为几点,苏韵认真地看了又看,便以自己的理解,用最浅白的解读,对应勾画出了里面的深坑:
    第一点是本公司刚成立,尚未开始经营明摆着的空壳公司。
    第二点是上市集资,作研究和发展用途既然要集资才能上市,那么除去家底没法支撑一次失误之外,资本家把平民百姓的钱捞到手,到时你觉得他们还会还给你?
    至于那一个对未来派息未能保证的描述天,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为什么还是有人想要一头撞进去?
    这香江天线的招股书是明显地在股坛浑水摸鱼,但一群股民就是疯狂追捧人手一张,炒得不亦乐乎;《炒股须知》这种老老实实告知股市风险的宣传小册子,要不是她过去拿了一本,派册子的人今天就是一本都派不出的无人理睬结局
    只能说是无知害死人:因为这年头电视机刚刚普及到家庭,人们听到香江天线的公司名就展开了无限的遐想,认为这货必然潜力无穷未来大有作为,于是招股书也不细看,一哄而上抢就完事。
    当然,知道内里端倪的苏韵也是在交易厅里和别人从每股1元争着抢到了每股3元,最后收市股价跌到2.5元时,苏韵又花光手上所有余钱扫了一批。
    从置牛大战里扣去乱七八糟的杂费,她收入了8万9千多元;这一轮的香江天线,她一路抢着收购下来,平均2元每股,足足收了4万股。
    这年头股市大热,不少银行为了吸引业务,纷纷推出了各种各样低要求的金融杠杆服务,苏韵借这个便利,就在银行冒险开启了目前能达到的最高倍数金融杠杆,将手里的8万多本金翻了6倍。
    而这账户里这多出来的43万多,便被苏韵全部买入了平均3元每股的天线股,总计超过14万股。
    本金加杠杆资金所购入的所有股票,在这一场股市泡沫结束之前高价抛出,再扣除银行抽取的运作费用和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到最后如无意外,账户里最终的钱款将能达到500万以上!
    当然,大赚特赚的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巨大风险:如果股价下跌,苏家就得补交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如果下跌超过一定程度又补不齐保证金的话,结局就是被强行平仓,见财化水一场空。
    这样冒险到近乎疯狂的炒股方式不止苏家一个例子,但在时代眼光和知识水平的局限下,相对求稳的王家人并不敢抄苏韵的作业,只是老老实实地用自己拥有的账户资金买了能够购入的数量,是标准小富则安的小市民心态。
    典型撑死胆大的,却又饿不死胆小的只要懂得及时抛出,总能赚到钱。
    可惜的是,临近疯癫的股民总是不懂见好就收,只想着要更多更多。
    办完一切业务,苏韵推着苏阿婆往出口通道那边走去时,那些疯狂股民脸上尚未褪去的梦幻潮红,竟是宛如将要滴血一般妖异。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香江旧事[娱乐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璨月蝶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璨月蝶心并收藏香江旧事[娱乐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