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旧事[娱乐圈](3)
阿婶,别不过了,医生刚才不是说现在你老人家现在身体底子太差,也还不能直接做手术么?总之,你先放下心好好养好身体,钱这边我们来想办法!王父咬牙下了决定。
这种人命关天的大事,以苏韵现在的小孩子模样是插不进嘴的,因此她也只能跟在王家夫妇的身边,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病房。
回到苏屋邨时,电梯和楼梯的门都已经锁上,反正家在三楼,王父也懒得吵醒打瞌睡的看更阿伯,直接带着王师奶和苏韵上楼,轻声对二楼楼道那边喊了两声。
屋邨地方治安欠佳,前些日子附近的屋邨又发生了歹徒伤人案,其操作就是夜晚时分装作路人或访客之类的跟着居民同乘电梯,然后等电梯开动无处救援时,就突然暴起掐住居民脖子,来一趟箍颈打劫谋夺钱财。
其性质之恶劣,甚至还有出了人命的先例。
而这时候的皇家警察们又大多是光拿钱不干活的,因此歹徒一日未落网,一众屋邨地方都是人人自危。
苏屋邨的居民有感于此,所以就自发性地组成了屋邨互委会,每晚天黑后不但锁上电梯,并且还安排两个人手持长竹竿在楼道里值夜巡逻,以作维持治安之用。
巡逻的两个人在第一次巡逻完楼层之后,就会分别锁上各层楼梯的镂空铁门,然后就到二楼楼道里坐着歇息,以方便晚归的住户回家。
哟,这么晚才回来啊?楼道里巡逻的两个汉子听到声音,赶紧拿钥匙过来开了门,听说三楼的苏阿婆进医院了?
屋邨就是这样,谁家有点什么事,不止这一栋楼,就连附近几栋楼都能在一天之内传遍。
王家夫妇简单地说了一下苏阿婆的病情,两个汉子唏嘘了一阵,看向苏韵的目光便更是柔和。
出去了这么久,苏苏也饿了吧?来,叔叔给你一个小蛋糕吃!其中一个汉子看苏韵低着头不说话,立刻就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包装的蛋糕递给她。
我这里也有一罐可乐,本来是打算今晚巡逻时喝的,来,苏苏,给你。另一个汉子也拿来了一罐可乐。
两个人都是在拙劣地想用难得的零食饮料来转移苏韵的关注点:也不知道这孩子对这事懂还是不懂,但看她这个低着头的模样,看来是多少还是有点明白的。
当年苏韵的母亲苏清可是茶花楼的一枝花,想不到遇人不淑命途艰苦,留下这孩子孤零零地和苏阿婆相依为命都算了,才没几年,苏阿婆也出了事
谢谢叔叔。苏韵谢过两人的好意,然后就抱着零食饮料看着两个汉子向王家夫妇告状,哎呀对了,嘉遽嘉祥这对百厌星啊,大概是担心苏苏,刚才穿过楼梯栏杆想要跑出去,被我们抓住送回去了
苏韵下意识看了一眼楼梯那边:楼梯之间是钢丝焊成的铁栏杆和镂空铁门,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夜里睡不着,是会借着矮小的身形穿过钢丝的空隙处跑去别的楼层找朋友玩闹。
我们知道了,多谢提醒。王家夫妇和两个守夜的汉子告别之后,就带着苏韵上了三楼。
一开门就看到王嘉遽王嘉祥这两兄弟蹲守在门口眼巴巴地看着,不过今日出了这么一件事,明天还要上班的王家夫妇也没有收拾他们的心思了,只是疲惫地收拾了一下东西,然后就准备去洗漱睡觉。
苏苏,你怎么了?看苏韵低着头不说话,王嘉祥急忙凑过来问。
我在想怎么样赚钱,好给婆婆凑医药费。沉思中的苏韵抬头。
现在是1972年的话,其实她大概知道一个暴富的机会香江的73年大股灾。
香江股市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股灾。
在那之前,香江股市曾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牛市,又逢73年恰恰是牛年,正所谓牛上加牛喜上加喜,全港人民都沉醉在炒股就能暴富发财的梦里,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无一幸免,许多人甚至辞去工作专门投身股市这座金矿炒股掘金。
当时的全民炒股热,能疯狂到什么程度?
除了民间那些一夜暴富的人们随意挥洒着大额钞票消费,不止使得鱼翅捞饭、鲍鱼煲粥、老鼠斑做鱼蛋、白兰地漱口这些奢侈行径成真;为了炫富,还有些上头的人会拿着俗称大牛的500元面值大额钞票出来,比着赛作为燃料点烟。
闹得久了,甚至还流传出了一个笑话,说是在青山精神病院里,也专门为了那些炒股炒到疯癫的精神病人特别设立了证券交易所
这种全民疯癫的现象,果不其然遭遇到了股市泡沫的重拳。
股市崩盘之后,数以万计的股民顷刻之间倾家荡产,不少人甚至承受不了财富之梦幻象破灭的结局,而选择了自杀轻生。
至于这一场让人记忆深刻的股灾,则成为了后世许多影视节目的取材材料。
以这场股灾为背景的电视剧《大世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剧里,男主角的爸爸抱起被丢在一边差点遭遇踩踏事故的可怜小男孩,在喊了几声都没一个人过来认领孩子后,终于在一怒之下拉出了消防龙头,将冷水泼向交易大厅走道上除了炒股之外什么都不顾的疯狂股民。
但疯狂的股民却依然丝毫不为所动的画面,简直是震慑人心。
由此,亦引发了看这部电视剧的苏韵在当年,饶有兴趣地收集了一下相关资料在看完传说中置地饮牛奶世纪收购战以及香江天线的黑色幽默之后,不由得更是感叹现实更比戏剧荒诞。
但即使她明明知道年底就可以利用股票大赚特赚,目前也还是有着两个难题:一是炒股所需要的本金和交易账户她都没有,二是苏阿婆不知道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
显然她这一番沉思在大人们看来也只是小孩子的异想天开,王师奶和两个王姐姐连忙过来安慰了她一下:乖了,知道你懂事,不过这事我们大人会想办法的,你放下心去上学吧,快要期末考试了。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明爱医院距离他们所居住的地方不远,走路过去也就十来分钟,昨天有王家夫妇带着认了路,第二天苏韵去医院送苏阿婆做完检查后,就赶紧卡着学校下课的时机,跑回了苏屋邨茶花楼这边。
快!嘉祥按照你的意思,去办公室缠住郑sir了,你快跟我来!王嘉遽那大嗓门真不是盖的,老远就听到他在街对面喊了。
茶花楼这边出去不远就是苏屋公交总站,往前过了长发街然后再走一段路,便来到了他们所就读的香江四邑商工总会新会商会学校。
这名字长得有点离谱,一般时候也不会叫全称,而是都将其简称为新会商会学校。
这种一长串校名的原因,则是因为香江的学校分类制度。
香江的小学类型一般分为四个大类:收费的直资小学和私立小学,约小学数量的占10%;余下的则是免费的官立小学和资助小学,约占小学数量的90%。
直资小学享有部分政府补贴,学费中等,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小学接中学一条龙就读,而且接龙的中学也是响当当的那几个中学名校如圣保罗男女中学和拔萃女书院;至于私立小学则完全没有政府补贴,因此收取的学费比较高,但多数也是相应的直属或联系的一条龙中学名校。
可以说,进了这两类小学,除了花费颇多之外,升中学基本是不用愁的了,因此是许多中上阶层家庭的首选学校。
至于官立小学和资助小学,因为绝大部分办学资金都是政府补贴,所以则是按照地区分派学位。虽然学生大多数为中下层阶级家庭的孩子,但数量够多其中亦不乏升学率高的知名小学,那些挤不进私立和直资的,就会在其中选择升学率高的小学名校就读。
官立小学乃是由教育局管理的公营小学,因此校名多数为XX官立小学。
最后的资助小学又称津贴小学,是全香江最多的小学类型,约占小学数量的80%,多数由办学团体向政府申办领取办学津贴,委派校董会负责管理学校。
由于资助小学的校舍是由办学团体负责兴建,因此办学团体拥有学校的命名权,而苏韵所就读的香江四邑商工总会新会商会学校就是典型的资助小学。
当然,也是典型的垃圾学校,校园小校舍小教室少学生少,一个年级就开2个班,一个班50来个学生,其中能考上名牌中学的学生或者知名校友更是一只手就能数完。
跟着王家驹来到办公室时,里面除了假装问问题问得一脸苦相的王嘉祥之外,还有一男一女两个明显比他高年级的学生。
按规矩是四、五、六年级各选一个人参加组队赛,你们现在的心情急我也明白,但小四级原本的人选病了,一时间我也找不到其他人
这个时代香江的学校制度沿袭英国教育制度,年级划分称呼与大陆不同,小学为小一至小六级,中学不分初高,只称中一至中五。
一般来说,这个时代大多数人读完中五,再考完与高考性质相近的会考,就会出国深造或者出来社会工作;若是要考大学,才会继续升上去读属于预科的两年中六、中七。
时逢暑假将至,说是四、五、六年级,其实也就是现在的三、四、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大多正在忙着升中学考试或者找出路,不可能抽时间出来参加比赛,所以就往下顺延了一级。
反正决赛在8月中旬,称他们为四、五、六年级亦无不可。
苏韵也是靠着这个原因,以三年级即将升四年级之身勉强搭上了末班车。
郑sir!苏苏说她病好了,想要参加那个什么全港十八区比赛!生怕苏韵的名额被人占去,王嘉遽在大门口就开始嚷嚷起来了。
是全港十八区小学生校际知识比赛。站着的男学生回头,看到后方是班里那个出名的混子拉着个看起来病歪歪的瘦弱小女孩,脸色顿时有些不好了。
第4章 确定参赛
哎呀,都一样啦都一样啦!王嘉遽挥着手把苏韵拉进办公室,周新恒,一场同学,这个是我邻居的妹妹,你到时帮我照顾照顾啊。
名为周新恒的男学生那脸色是越发不好了。
王嘉遽比苏韵和王嘉祥大两岁,所以他和周新恒现在都已经是小五级即将升小六级的学生。不过,虽则是同班同学,但一心向学的学霸和无心学习的混子,关系总好不到哪里去。
嘉遽,我听miss林说你上次英文测验又肥佬喔。王嘉遽从前也是郑国光教过的学生,于是他笑呵呵地看向了门那边。
所谓肥佬,取之英文failure音译,意思就是王嘉遽上次英文测验不及格。
下次会减肥的了!王嘉遽赶紧应付了一句,然后把苏韵拉过来,郑sir,现在先解决她的事吧苏苏要报名参加比赛。
你确定可以吗?身体还有没有不舒服?苏韵请了许久病假这件事,作为班主任的郑国光自是知道,因此他和蔼地看向了苏韵这边,很是关切地询问起了苏韵的身体情况。
他在打量苏韵的同时,苏韵也在打量着他:看起来就是三十来岁的样子,微胖,偏分短发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是和蔼可亲。
再加上先前郑国光会和王嘉遽说笑,而且王家兄弟这对不怎么爱学习的学生在动作语言的表达里都挺喜欢他的,应该会是个和善有趣的老师。
是的郑sir,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所以我想参加这次比赛,为学校争光!苏韵立刻站直了身体,严肃着一张萝莉脸说得苦大仇深。
旁边的女学生被苏韵这个做派逗得微微莞尔,倒是原先说话的男学生周新恒因为苏韵这个重视的态度,脸色变得好了些。
你好,我叫黎洁芬。女学生和善地与苏韵交换了名字。
不过,她会不会太小了点?我看别的学校大多数都是用小五、小六的学生周新恒看了一眼比黎洁芬矮大半个头的苏韵,又道。
郑国光闻言,有些苦恼地揉了揉额角:他当然也知道这个比赛年龄大些有优势,不过比赛的要求实在是有些高,以他们学校这么点学生,能凑出三个会音乐的学生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至于科技这项,他压根也没打算指望两个女学生,反正到时都是分开比赛,只要周新恒发挥得好,最后他们学校能有一个人进复赛,也算是对校长有了交代。
反正校长也是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理,他老人家故意说要全校参与,每个年级各选一人,还不是因为参加这个比赛的名校太多,选同样水平的学生怕到时输得太惨太丢脸,干脆就选两个年纪小的做炮灰。
年纪小嘛,输给年纪大的这不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不过,虽然小四、小五这两个年级的学生是有了做炮灰的预备心态,但是也不是胡乱选的人,黎洁芬和苏韵在她们各自对应的级别里,黎洁芬是年级第二,苏韵则是年级第一。
说不定答中文题时瞎猫碰着死耗子,也能攒够积分再进一人。
新恒啊,如果你实在不希望苏韵参加的话,学校里就只有你同班同学崔天光会乐器了,不过他的成绩郑国光缓缓开口。
没等郑国光说完,周新恒的脸已经绿了:崔天光这个人他倒也认识这家伙的学习成绩经常是倒着数第一,以至于今年暑假过后就会由他同班同学留一级成为他学弟之外;会乐器的原因还是家里是开纸扎铺的,所以经常会在家里大人忙不过来时,帮忙到丧礼上吹唢呐换零用钱
这年头都穷,能自己赚零用钱的在孩子堆里那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了,况且崔天光又一向都为自己能客串唢呐佬赚零用钱这件事而自鸣得意,因此乃是学校里的一个风云人物。
黎洁芬会乐器是因为她家就是在鸭寮街卖乐器的,所以就跟着爱唱粤曲的父母学了点二胡,不然也不会被自己拉来充数。
不过,身边已经有个二胡了,再来个唢呐的话到时左二胡右唢呐,他一个吹口琴的还有活路吗?
那就苏韵同学吧,你会什么乐器?被脑海里的联想伤害到,周新恒咬了咬牙,看向王嘉遽和苏韵的目光都温和了不少:有着能吵死人的唢呐垫底,王嘉遽那嚷嚷个不停的大嗓门听起来都是那么的温柔而动听。
我会吉他。苏韵从前大学时还真的进过兴趣吉他社团,后来当了社畜,这才放下了这点小爱好。
你什么时候会吉他?王嘉遽拉了苏韵一把,小声问道。
你之前不是经常在楼梯那里弹那个旧吉他嘛,听多了又看了点相关的旧书,我好像也会点儿。苏韵同样小声地回答道。
这也行?!王嘉遽一脸无语。
回去你再教我一阵子,再把吉他借我练练,顶硬上啦。苏韵和他咬完了耳朵,回头乖巧笑着看向郑国光那边。
那就这样决定吧,我们三个参加比赛的不用准备期末考试,今晚我回家整理一下以前那些答题比赛的资料,到时你们两个一人一份。周新恒既然确定了队友,自然也不是吝啬这点儿资料。
这个比赛不是第一次举行的吗?哪里来的答题资料?苏韵小声地问旁边的黎洁芬。
黎洁芬解释道:周新恒他以前经常代表学校去参加知识比赛的啦,那些问题都差不多,最多就是范围再广些,看看总没坏处。
恋耽美
这种人命关天的大事,以苏韵现在的小孩子模样是插不进嘴的,因此她也只能跟在王家夫妇的身边,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病房。
回到苏屋邨时,电梯和楼梯的门都已经锁上,反正家在三楼,王父也懒得吵醒打瞌睡的看更阿伯,直接带着王师奶和苏韵上楼,轻声对二楼楼道那边喊了两声。
屋邨地方治安欠佳,前些日子附近的屋邨又发生了歹徒伤人案,其操作就是夜晚时分装作路人或访客之类的跟着居民同乘电梯,然后等电梯开动无处救援时,就突然暴起掐住居民脖子,来一趟箍颈打劫谋夺钱财。
其性质之恶劣,甚至还有出了人命的先例。
而这时候的皇家警察们又大多是光拿钱不干活的,因此歹徒一日未落网,一众屋邨地方都是人人自危。
苏屋邨的居民有感于此,所以就自发性地组成了屋邨互委会,每晚天黑后不但锁上电梯,并且还安排两个人手持长竹竿在楼道里值夜巡逻,以作维持治安之用。
巡逻的两个人在第一次巡逻完楼层之后,就会分别锁上各层楼梯的镂空铁门,然后就到二楼楼道里坐着歇息,以方便晚归的住户回家。
哟,这么晚才回来啊?楼道里巡逻的两个汉子听到声音,赶紧拿钥匙过来开了门,听说三楼的苏阿婆进医院了?
屋邨就是这样,谁家有点什么事,不止这一栋楼,就连附近几栋楼都能在一天之内传遍。
王家夫妇简单地说了一下苏阿婆的病情,两个汉子唏嘘了一阵,看向苏韵的目光便更是柔和。
出去了这么久,苏苏也饿了吧?来,叔叔给你一个小蛋糕吃!其中一个汉子看苏韵低着头不说话,立刻就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包装的蛋糕递给她。
我这里也有一罐可乐,本来是打算今晚巡逻时喝的,来,苏苏,给你。另一个汉子也拿来了一罐可乐。
两个人都是在拙劣地想用难得的零食饮料来转移苏韵的关注点:也不知道这孩子对这事懂还是不懂,但看她这个低着头的模样,看来是多少还是有点明白的。
当年苏韵的母亲苏清可是茶花楼的一枝花,想不到遇人不淑命途艰苦,留下这孩子孤零零地和苏阿婆相依为命都算了,才没几年,苏阿婆也出了事
谢谢叔叔。苏韵谢过两人的好意,然后就抱着零食饮料看着两个汉子向王家夫妇告状,哎呀对了,嘉遽嘉祥这对百厌星啊,大概是担心苏苏,刚才穿过楼梯栏杆想要跑出去,被我们抓住送回去了
苏韵下意识看了一眼楼梯那边:楼梯之间是钢丝焊成的铁栏杆和镂空铁门,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夜里睡不着,是会借着矮小的身形穿过钢丝的空隙处跑去别的楼层找朋友玩闹。
我们知道了,多谢提醒。王家夫妇和两个守夜的汉子告别之后,就带着苏韵上了三楼。
一开门就看到王嘉遽王嘉祥这两兄弟蹲守在门口眼巴巴地看着,不过今日出了这么一件事,明天还要上班的王家夫妇也没有收拾他们的心思了,只是疲惫地收拾了一下东西,然后就准备去洗漱睡觉。
苏苏,你怎么了?看苏韵低着头不说话,王嘉祥急忙凑过来问。
我在想怎么样赚钱,好给婆婆凑医药费。沉思中的苏韵抬头。
现在是1972年的话,其实她大概知道一个暴富的机会香江的73年大股灾。
香江股市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股灾。
在那之前,香江股市曾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牛市,又逢73年恰恰是牛年,正所谓牛上加牛喜上加喜,全港人民都沉醉在炒股就能暴富发财的梦里,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无一幸免,许多人甚至辞去工作专门投身股市这座金矿炒股掘金。
当时的全民炒股热,能疯狂到什么程度?
除了民间那些一夜暴富的人们随意挥洒着大额钞票消费,不止使得鱼翅捞饭、鲍鱼煲粥、老鼠斑做鱼蛋、白兰地漱口这些奢侈行径成真;为了炫富,还有些上头的人会拿着俗称大牛的500元面值大额钞票出来,比着赛作为燃料点烟。
闹得久了,甚至还流传出了一个笑话,说是在青山精神病院里,也专门为了那些炒股炒到疯癫的精神病人特别设立了证券交易所
这种全民疯癫的现象,果不其然遭遇到了股市泡沫的重拳。
股市崩盘之后,数以万计的股民顷刻之间倾家荡产,不少人甚至承受不了财富之梦幻象破灭的结局,而选择了自杀轻生。
至于这一场让人记忆深刻的股灾,则成为了后世许多影视节目的取材材料。
以这场股灾为背景的电视剧《大世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剧里,男主角的爸爸抱起被丢在一边差点遭遇踩踏事故的可怜小男孩,在喊了几声都没一个人过来认领孩子后,终于在一怒之下拉出了消防龙头,将冷水泼向交易大厅走道上除了炒股之外什么都不顾的疯狂股民。
但疯狂的股民却依然丝毫不为所动的画面,简直是震慑人心。
由此,亦引发了看这部电视剧的苏韵在当年,饶有兴趣地收集了一下相关资料在看完传说中置地饮牛奶世纪收购战以及香江天线的黑色幽默之后,不由得更是感叹现实更比戏剧荒诞。
但即使她明明知道年底就可以利用股票大赚特赚,目前也还是有着两个难题:一是炒股所需要的本金和交易账户她都没有,二是苏阿婆不知道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
显然她这一番沉思在大人们看来也只是小孩子的异想天开,王师奶和两个王姐姐连忙过来安慰了她一下:乖了,知道你懂事,不过这事我们大人会想办法的,你放下心去上学吧,快要期末考试了。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明爱医院距离他们所居住的地方不远,走路过去也就十来分钟,昨天有王家夫妇带着认了路,第二天苏韵去医院送苏阿婆做完检查后,就赶紧卡着学校下课的时机,跑回了苏屋邨茶花楼这边。
快!嘉祥按照你的意思,去办公室缠住郑sir了,你快跟我来!王嘉遽那大嗓门真不是盖的,老远就听到他在街对面喊了。
茶花楼这边出去不远就是苏屋公交总站,往前过了长发街然后再走一段路,便来到了他们所就读的香江四邑商工总会新会商会学校。
这名字长得有点离谱,一般时候也不会叫全称,而是都将其简称为新会商会学校。
这种一长串校名的原因,则是因为香江的学校分类制度。
香江的小学类型一般分为四个大类:收费的直资小学和私立小学,约小学数量的占10%;余下的则是免费的官立小学和资助小学,约占小学数量的90%。
直资小学享有部分政府补贴,学费中等,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小学接中学一条龙就读,而且接龙的中学也是响当当的那几个中学名校如圣保罗男女中学和拔萃女书院;至于私立小学则完全没有政府补贴,因此收取的学费比较高,但多数也是相应的直属或联系的一条龙中学名校。
可以说,进了这两类小学,除了花费颇多之外,升中学基本是不用愁的了,因此是许多中上阶层家庭的首选学校。
至于官立小学和资助小学,因为绝大部分办学资金都是政府补贴,所以则是按照地区分派学位。虽然学生大多数为中下层阶级家庭的孩子,但数量够多其中亦不乏升学率高的知名小学,那些挤不进私立和直资的,就会在其中选择升学率高的小学名校就读。
官立小学乃是由教育局管理的公营小学,因此校名多数为XX官立小学。
最后的资助小学又称津贴小学,是全香江最多的小学类型,约占小学数量的80%,多数由办学团体向政府申办领取办学津贴,委派校董会负责管理学校。
由于资助小学的校舍是由办学团体负责兴建,因此办学团体拥有学校的命名权,而苏韵所就读的香江四邑商工总会新会商会学校就是典型的资助小学。
当然,也是典型的垃圾学校,校园小校舍小教室少学生少,一个年级就开2个班,一个班50来个学生,其中能考上名牌中学的学生或者知名校友更是一只手就能数完。
跟着王家驹来到办公室时,里面除了假装问问题问得一脸苦相的王嘉祥之外,还有一男一女两个明显比他高年级的学生。
按规矩是四、五、六年级各选一个人参加组队赛,你们现在的心情急我也明白,但小四级原本的人选病了,一时间我也找不到其他人
这个时代香江的学校制度沿袭英国教育制度,年级划分称呼与大陆不同,小学为小一至小六级,中学不分初高,只称中一至中五。
一般来说,这个时代大多数人读完中五,再考完与高考性质相近的会考,就会出国深造或者出来社会工作;若是要考大学,才会继续升上去读属于预科的两年中六、中七。
时逢暑假将至,说是四、五、六年级,其实也就是现在的三、四、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大多正在忙着升中学考试或者找出路,不可能抽时间出来参加比赛,所以就往下顺延了一级。
反正决赛在8月中旬,称他们为四、五、六年级亦无不可。
苏韵也是靠着这个原因,以三年级即将升四年级之身勉强搭上了末班车。
郑sir!苏苏说她病好了,想要参加那个什么全港十八区比赛!生怕苏韵的名额被人占去,王嘉遽在大门口就开始嚷嚷起来了。
是全港十八区小学生校际知识比赛。站着的男学生回头,看到后方是班里那个出名的混子拉着个看起来病歪歪的瘦弱小女孩,脸色顿时有些不好了。
第4章 确定参赛
哎呀,都一样啦都一样啦!王嘉遽挥着手把苏韵拉进办公室,周新恒,一场同学,这个是我邻居的妹妹,你到时帮我照顾照顾啊。
名为周新恒的男学生那脸色是越发不好了。
王嘉遽比苏韵和王嘉祥大两岁,所以他和周新恒现在都已经是小五级即将升小六级的学生。不过,虽则是同班同学,但一心向学的学霸和无心学习的混子,关系总好不到哪里去。
嘉遽,我听miss林说你上次英文测验又肥佬喔。王嘉遽从前也是郑国光教过的学生,于是他笑呵呵地看向了门那边。
所谓肥佬,取之英文failure音译,意思就是王嘉遽上次英文测验不及格。
下次会减肥的了!王嘉遽赶紧应付了一句,然后把苏韵拉过来,郑sir,现在先解决她的事吧苏苏要报名参加比赛。
你确定可以吗?身体还有没有不舒服?苏韵请了许久病假这件事,作为班主任的郑国光自是知道,因此他和蔼地看向了苏韵这边,很是关切地询问起了苏韵的身体情况。
他在打量苏韵的同时,苏韵也在打量着他:看起来就是三十来岁的样子,微胖,偏分短发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是和蔼可亲。
再加上先前郑国光会和王嘉遽说笑,而且王家兄弟这对不怎么爱学习的学生在动作语言的表达里都挺喜欢他的,应该会是个和善有趣的老师。
是的郑sir,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所以我想参加这次比赛,为学校争光!苏韵立刻站直了身体,严肃着一张萝莉脸说得苦大仇深。
旁边的女学生被苏韵这个做派逗得微微莞尔,倒是原先说话的男学生周新恒因为苏韵这个重视的态度,脸色变得好了些。
你好,我叫黎洁芬。女学生和善地与苏韵交换了名字。
不过,她会不会太小了点?我看别的学校大多数都是用小五、小六的学生周新恒看了一眼比黎洁芬矮大半个头的苏韵,又道。
郑国光闻言,有些苦恼地揉了揉额角:他当然也知道这个比赛年龄大些有优势,不过比赛的要求实在是有些高,以他们学校这么点学生,能凑出三个会音乐的学生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至于科技这项,他压根也没打算指望两个女学生,反正到时都是分开比赛,只要周新恒发挥得好,最后他们学校能有一个人进复赛,也算是对校长有了交代。
反正校长也是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理,他老人家故意说要全校参与,每个年级各选一人,还不是因为参加这个比赛的名校太多,选同样水平的学生怕到时输得太惨太丢脸,干脆就选两个年纪小的做炮灰。
年纪小嘛,输给年纪大的这不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不过,虽然小四、小五这两个年级的学生是有了做炮灰的预备心态,但是也不是胡乱选的人,黎洁芬和苏韵在她们各自对应的级别里,黎洁芬是年级第二,苏韵则是年级第一。
说不定答中文题时瞎猫碰着死耗子,也能攒够积分再进一人。
新恒啊,如果你实在不希望苏韵参加的话,学校里就只有你同班同学崔天光会乐器了,不过他的成绩郑国光缓缓开口。
没等郑国光说完,周新恒的脸已经绿了:崔天光这个人他倒也认识这家伙的学习成绩经常是倒着数第一,以至于今年暑假过后就会由他同班同学留一级成为他学弟之外;会乐器的原因还是家里是开纸扎铺的,所以经常会在家里大人忙不过来时,帮忙到丧礼上吹唢呐换零用钱
这年头都穷,能自己赚零用钱的在孩子堆里那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了,况且崔天光又一向都为自己能客串唢呐佬赚零用钱这件事而自鸣得意,因此乃是学校里的一个风云人物。
黎洁芬会乐器是因为她家就是在鸭寮街卖乐器的,所以就跟着爱唱粤曲的父母学了点二胡,不然也不会被自己拉来充数。
不过,身边已经有个二胡了,再来个唢呐的话到时左二胡右唢呐,他一个吹口琴的还有活路吗?
那就苏韵同学吧,你会什么乐器?被脑海里的联想伤害到,周新恒咬了咬牙,看向王嘉遽和苏韵的目光都温和了不少:有着能吵死人的唢呐垫底,王嘉遽那嚷嚷个不停的大嗓门听起来都是那么的温柔而动听。
我会吉他。苏韵从前大学时还真的进过兴趣吉他社团,后来当了社畜,这才放下了这点小爱好。
你什么时候会吉他?王嘉遽拉了苏韵一把,小声问道。
你之前不是经常在楼梯那里弹那个旧吉他嘛,听多了又看了点相关的旧书,我好像也会点儿。苏韵同样小声地回答道。
这也行?!王嘉遽一脸无语。
回去你再教我一阵子,再把吉他借我练练,顶硬上啦。苏韵和他咬完了耳朵,回头乖巧笑着看向郑国光那边。
那就这样决定吧,我们三个参加比赛的不用准备期末考试,今晚我回家整理一下以前那些答题比赛的资料,到时你们两个一人一份。周新恒既然确定了队友,自然也不是吝啬这点儿资料。
这个比赛不是第一次举行的吗?哪里来的答题资料?苏韵小声地问旁边的黎洁芬。
黎洁芬解释道:周新恒他以前经常代表学校去参加知识比赛的啦,那些问题都差不多,最多就是范围再广些,看看总没坏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