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哥。
    刘章笑眯眯地应着,他内兜里揣着三十多块钱,整个人十分激动,此时的他只想快点回家,把钱交给幺妹。
    我说我们家腊肉还没吃完呢,结果他给我买五花肉,因为石头喜欢吃,杨继康把肉放在背篓里。
    今儿石头要回家呢。
    这腊肉吃久了,鲜肉也好吃的,杨继西也背上背篓,和他一同离开,快到镇上那条路时,杨继康就和他分开走了,他要去老丈人家,下午接石头一起回去。
    今天周五。
    杨继西也正好去供销社买点豆油灯,还有女士擦脸的东西,家里杨二奶奶和孙桂芳的都用得差不多了。
    接着去王老汉家,蹲了一个小时,终于捞出两个最大的甲鱼,两斤八两!
    还有其它鱼吗?
    甲鱼杨继西不准备弄多了,不然会引起怀疑。
    有青鱼,这家伙能长很大的,不过我这去年才放进去,顶多三斤。
    王老汉道。
    这样啊,那我两条回去吃。
    杨继西笑。
    行,王老汉也笑着继续捞,这鱼1毛一斤,这东西可是药鱼,吃了对身体好的。
    药鱼?
    是啊,陈大夫说的,说什么鱼肉益气补虚,鱼胆什么泻热什么来着,反正是好东西,而且我们这边青鱼不多,这鱼苗还是我去老战友那边的时候,带回来的。
    一听老战友,杨继西顿时肃然起敬,没想到王老汉居然是退伍军人。
    青鱼他只买了两条,加上两个甲鱼先放在空间木盆里,接着杨继西又去另一家他知道在卖鱼的人家买青鱼,这家也有,不过不多,最重的五斤。
    杨继西要的全是三斤上下,一共60条。
    这可是大生意,那人还问他是不是国营饭店的,还说他们家这个是生产队的生意,有资格证什么的。
    这是?
    杨继西垂头看见他捞起来的还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凑近一看,是乌龟。
    小乌龟,这玩意儿也是送鱼苗的时候来的,送你一个。
    谢谢啊。
    那人热情地帮他把鱼送到一处,还送了他几大个木桶,等到了僻静的地儿,杨继西将其全收到空间里去了。
    到生产队村口时,杨继西瞧见赵五家的大姑娘,给了她两大把瓜子,请她回去找杨二爷爷来村口,记得背背篓。
    接着去村河里,先把福窝灌满水,接着把62条青鱼放进去,再放入两个甲鱼和一个100克都没有的小乌龟。
    接着又去林子里,把五百斤大米拿出来,这是上个月福窝更新出来的,他已经用布袋装了四袋出来了,先把自己那背篓给装好,接着就等杨二爷爷来。
    杨二爷爷很快就来到林子这边,他之前帮着背过红线,还以为这次也是背红线呢,结果就看见杨继西背篓里满满的大布袋,以及草里堆着的三大袋子。
    .....这是啥?
    米,全是大米。杨继西的低声道,爹,您现在这守着,我背回去两趟,咱们再背着一起回去。
    杨二爷爷咽了咽口水,行。
    这时候也不好多问啥,等东西盘回去后再说!
    今儿没有红线了,所以杨二奶奶她们没有编喜结,杨继西特意走的小路回来的,这样人少。
    孙桂芳二人正在堂屋做小孩衣服,见他背着东西回来,手里还提着肉和一点其他东西,杨二奶奶赶紧接过。
    桂芳,打开小库房的门。
    杨继西道。
    孙桂芳赶紧起身去新房这边打开库房门,杨继西把一大袋米弄出来,接着又出去了。
    杨二奶奶打开袋子,抓出一大把米,又去买米了?他还把你爹叫出去了,这是买了不少?
    可能是最近便宜,孙桂芳干巴巴地回着。
    等杨继西他们把米全部弄回来后,杨二奶奶和孙桂芳把米全藏在之前装玉米的那个大圆桶里,足有成人高,上面有个竹编盖子,下面还有个小口,用木片夹着呢。
    抽开一点点,里面的米就会出来,再夹回去,就会堵住。
    这么的米,咱们能吃好久了!
    杨二奶奶和孙桂芳锁好库房的门,回到老房子堂屋,又问杨继西,花了多少钱?
    不多,杨继西拿出一叠钱,咱们家卖喜结的钱,我挪用了三十块,只剩下十几块钱拿回来了,大娘家的我给康哥了,其他是吴大嫂她们的。
    啥叫挪用,直接用就是了,杨二奶奶数了十多块钱出来给孙桂芳,你们现在手里是一点钱都没有了吧?拿着,家里买了这么多大米,这心里都踏实得很。
    杨继西不说多少钱一斤,杨二奶奶也就不问了。
    之后还跟杨二爷爷道,他就是怕我们给钱,这两个孩子真是.....
    当我们是一家人嘛,不然怎么会为我们着想?
    也是,这肥肉是阿章买的呢,还有花生糖,这两个孩子也是,有点钱就买东西给我们。
    杨二奶奶麻利切着菜,现在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桂芳也有了身孕,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可不,杨二爷爷点头,继春她们几个的日子也过得不错,不用我们操心,越想越高兴。
    二人说着还笑起来。
    孙桂芳则是和杨继西在这边院子逗弄葱头。
    为什么说挪用了钱啊?
    娘会起疑心的,再说挪用了家用,她心里觉得安心,杨继西就怕杨二奶奶他们觉得自己把他们当外人,又说起空间里放了什么东西。
    乌龟?那东西也可以吃吗?
    孙桂芳问。
    也不是吃,乌龟代表了长寿,越大的乌龟就会被人觉得越长寿。
    杨继西也就是随便放进去试试,倒也没主要想着它赚钱。
    那我倒是挺好奇一个月后能有多大,还有青鱼,真的有一百多斤的鱼吗?
    孙桂芳觉得难以相信。
    有的,梦里我见过的青鱼,有一百二十斤呢。
    那是福运侄女买回来的,也是杨继西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鱼。
    能好吃吗?会不会柴?
    不知道,杨继西有些不好意思地挠头,没吃过。
    福运侄女买回来后,很快就被刘香莲拿了一大部分回娘家送了,还有一点好肉,吃的也是杨继北他们,没有杨继西的份。
    孙桂芳一眼就看出他在想梦里的手,于是一把拉住他的手,走,看看我和娘给孩子做的小衣服,今儿刚做好一件,你看看。
    好。
    杨继西果然转移了注意力,高高兴兴地跟着孙桂芳去看衣服了。
    看了一会儿衣服,二人就去帮着做饭。
    不是让你歇会儿吗?
    杨二奶奶见他们进来,立马道。
    歇好了,来这边打打下手,说说话,也热闹。
    杨继西笑。
    杨二爷爷闻言也笑,那就在那坐着,说说话就是了。
    也没啥好帮忙的,于是夫妻二人便坐下了,听杨二奶奶说起村里的一些闲事儿。
    于大家的鸡差点又没了,不过这次人都没逮住,也不知道是不是河对面那孩子,这不,听狗蛋娘说,这两天于大家的一直在叫骂呢。
    赵五娘又发疯了,非要去大儿子之前定下的那户人家里去接媳妇儿回来,和她家老大成家,赵五和他爹折腾了一上午才把人弄回家。
    最后说话的是杨二爷爷,他神情有些沉重道,今儿我放牛的时候,遇见请陈大夫过来的承文,他爷爷生病了。
    也就是祖爷爷。
    杨继西和孙桂芳一愣。
    吃了午饭后杨继西和杨二爷爷带了十斤大米去看祖爷爷。
    给祖爷爷熬粥喝。
    祖爷爷的曾孙杨承文打开一看,好家伙,这么好的大米!
    他想要退回去,被杨继西挡住,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杨承文也心疼自家老爷子,祖爷爷年纪大了,牙口也不好,家里的米自然没有杨继西他们送过来的好。
    谢谢。
    杨承文赶紧拿去灶房,让他媳妇儿熬粥。
    祖爷爷虽然生病了,可还知道三五六呢,说话也很有条理。
    杨继南夫妇上门看望时,杨继西他们还没走。
    等从祖爷爷那出来后,杨二爷爷对杨继南夫妇道,去家里坐坐吧。
    正好拿工钱。
    杨继南和何明秀应着。
    这边杨二奶奶正在逗弄葱头,见他们回来,后面还跟着杨继南夫妇,也不意外,他祖爷爷怎么样了?
    年纪大了,杨二爷爷已经问过杨承文了,也就是时候到不到的问题。
    杨二奶奶闻言叹了一句,这人老了,就是.....精神怎么样?
    好,还说了一会儿话呢,杨继西回着。
    那还不错,杨二奶奶说完又唤上何明秀去另外一边,把之前数好的9块钱塞过去,何明秀笑容满脸地接过手。
    谢谢二娘。
    谢我干啥,你自己赚的,杨二奶奶道。
    何明秀他们走了后没多久,小夏和几个汉子就背着红线来了,背篓上都盖着东西,所以没人知道里面是什么。
    但刘香莲瞧见有四个人进了杨继西他们家的院子,回家就对杨老婆子说起这个事儿。
    瞧着都面生得很。
    杨老婆子也好奇了,于是她把毛蛋叫过来,你不是最喜欢找二奶奶家的狗玩了吗?去吧。
    毛蛋高高兴兴地过去,孙桂芳早在小夏他们来时,就站在院子里等着毛蛋的到来了。
    来找葱头的?
    嗯,毛蛋唤了一声婶子,眼巴巴地看向新院子那边。
    葱头被石头哥哥带到家里玩儿去了,你去看看吧。
    石头这会儿也刚好出堂屋门,冲毛蛋招手,毛蛋双眼一亮跑了过去。
    就知道她会使唤毛蛋过来,杨二奶奶刚送了点水进堂屋,出来就跟孙桂芳道。
    娘,这石头都回来了,怎么狗蛋还没有回来?
    石头一放学就往他姥爷家走,然后被他爹接回来了,狗蛋放学还要玩儿,他爷爷去的时候慢悠悠的,接到人再回来基本都是天黑了。
    杨老汉现在不上工,上午送孙子,傍晚接孙子,反正也没啥着急事儿,走路自然慢。
    小夏他们喝了点水,歇了一会热便走了。
    走的时候,每个人兜里都装满了瓜子。
    回家给家人们吃也能吃一会儿的。
    杨哥真大方。
    可不,婶子和嫂子也热情,花生糖塞了不少给我们呢。
    是啊,这家人真会做人。
    小夏闻言笑了笑,快些走,晚上还有活儿呢。
    欸。
    几人说说笑笑的,很快便离开了。
    等毛蛋撸完狗回家被杨老婆子二人问话时,毛蛋只有一句话,我和葱头一起玩儿的,没看见别人。
    杨老婆子忍不住戳了他脑门一下,你怎么就知道玩儿啊!一点用都没有!
    娘!
    沈凤仙回来就看见这一幕,她放下锄头就赶紧过来抱住毛蛋,您干什么呢?他多大,知道什么啊!
    说完就抱着毛蛋回房了。
    老大,她吼什么?我只是说毛蛋几句,又没有打他!
    杨继东抿了抿唇,反正现在除了四弟妹肚子里的福宝,咱们家就没有孩子让您满意的。
    说完也走了。
    娘别生气,刘香莲有些尴尬地安抚着杨老婆子,也是大哥大嫂误会了,娘别生气。
    真是气死我了!
    杨老婆子顿时把之前对沈凤仙的不满一一说了一遍,接着又说家里的日子好不容易好些了,却还给自己甩脸子。
    然后又想着不能一直靠那点钱过日子,金镯子卖了六十多块钱,给福宝买布用了一些,给杨老汉还有杨老婆子买布也用了一些,还有棉花,肉啥的,现在还有四十多块钱了。
    杨老婆子想着也不能一直靠那点钱,反正自家有个福宝.....
    于是她擦了擦眼泪,拉着刘香莲一阵推心置腹,说得刘香莲都有些同情她了,这才道,你有些日子没出去转悠了吧?多出去走走,说不定福宝还会给你指示的。
    刘香莲:......好。
    心里却忐忑,上次她胡说肚子里的孩子动了,就是想让公婆觉得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是个有福气的,没想到被当了真,还取名福宝。
    她在心里祈求明儿下雨,这样就不用出去了。
    晚上沈凤仙饭也没做,杨老婆子一说她,她就抱着毛蛋哭,杨继东也一脸难受。
    看得接狗蛋回来的杨老汉问又出了啥事儿。
    杨老婆子也哭。
    刘香莲无奈解释道,就是大嫂误会了,以为娘打了毛蛋。
    闹了一场,到底是刘香莲和杨继北做饭。
    不过有蛋也有点肉,吃饭时大家也就没提那事儿了。
    沈凤仙过来时,何明秀已经到了,杨二奶奶把钱给了她,沈凤仙小心收好,继续干活儿。
    想到今天送红线来的那个络腮胡汉子说的话,杨二奶奶又道,又减了两分,现在是六分一个了。
    趁着还没太低,咱们多编一些出来,杨大奶奶说。
    何明秀闻言当下决定道,我不去上工了,就在家编!也和吴大嫂那样编好了再送过来。
    五六月正是农活清闲的时候,不去上工也没什么大问题,再说多编点出来,那钱更多。
    杨二奶奶自然随便她怎么做,只有一点,得合格,得干净!
    知道的,我一定一个小时洗一次手!
    毕竟天逐渐热起来了,不洗手手心也会出汗的。
    沈凤仙闻言十分羡慕,她是不行的,一是家里上工的就他们夫妇还有杨继北,她再不去,家里的工分就更少了,关键是杨老汉每天都会去找记分员看工分。
    就是想不去,那也会被发现的。
    她虽然失望,但也知道有这个赚钱机会就不错了,所以眼下听完后,还是努力编快些,能多一个是一个。
    半夜下起了大雨,杨继北嘀咕了一声,刘香莲也醒了,她双手放在肚子上,露出一个笑。
    还真下雨了,这下她有借口不用出去,真是太好了。
    结果第二天早上雨停了,吃了早饭后,杨老婆子就拉着刘香莲出门了,也不在乎这下了几个小时的路,地上一片泥泞。
    孙桂芳打着哈欠看了看院子外稀哒哒的泥路,顿时失去了出去转悠的心,在家里编红线。
    杨继西则是和杨二爷爷去上工了。
    这边的杨老婆子和刘香莲去了之前她捡到金镯子的地方,这里转悠半个小时,那里走了一个小时,眼瞅着快到饭点了,啥也没找到。
    杨老婆子的脸色越发不好看了。
    刘香莲一咬牙,往旁边的草堆里走了走,也不怕湿了鞋,接着忽然捡起一块钱道,娘!您看!
    这一块钱自然是她的私房钱。
    哎哟!你肚子动了?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左木茶茶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左木茶茶君并收藏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