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在房里背书,杨继康这是去找杨继西下五子棋了,杨大爷爷坐在火堆边上打瞌睡。
    几人说话的声音很小,时不时还发出一阵笑声。
    过两天就是腊八了,你们今年熬多少腊八粥?
    杨大奶奶问杨二奶奶。
    上次得了幺妹他们的口信儿,说腊八的时候要过来,我想着多熬点儿,人多喝得完。
    杨二奶奶说。
    那今年可热闹了,康嫂笑道。
    是啊,孙桂芳点头,她正在给杨佳丽家的孩子做棉帽子,给平安做了,那另外几个侄儿侄女也不能忽略。
    至于周家那边,杨二奶奶说那边孩子多,而且也不缺,让她不用做。
    等过年的时候,也让石头爹去买一只兔子回来。
    康嫂想起兔子的事儿说道。
    挺好,十斤才一块钱,难怪买的人多呢,杨二奶奶连应着。
    这边的杨继康也说起腊八的事儿,幺妹他们要来,那干脆我们两家一起过,也热闹。
    行啊,也热闹热闹,杨继西点头。
    杨二爷爷在一旁观战,闻言轻声道,那边也唤一声,到时候男人们一桌,也不会影响啥。
    您的意思是直叫三叔?
    杨继康问。
    对,杨二爷爷点头。
    腊八的前两天,一大早,杨继西就出门了。
    他去找李成杰卖棉花,顺带买点米油回家。
    依旧是小树林那边,李成杰和成才进去的时候,便见杨继西身旁有几个大竹篓,里面是布袋装着的东西,瞧着蓬松。
    棉花?
    李成杰双眼一亮问道。
    对,杨继西点头,指了指多的那一堆,这边是一百五十斤二等棉花,这边是一等棉花八十斤。
    李成杰倒吸一口凉气,赶紧打开袋子一看,拿出里面被压得扎实的棉花看了看,还真是一等棉花!
    我以为你能弄到棉花就不错了,没想到还是这么好的棉花!都称了重了吗?
    杨继西点头,二等棉花一百五十斤,一等棉花八十斤。
    李成杰深深吸了口气后,让成才回去找几个兄弟赶紧过来把东西搬回家,这天冷,寒露多,早点弄回去也不会打湿。
    成才照做。
    二等棉花我这是六毛一斤,一百五十斤就是90块钱,李成杰一边算着,一边开始数钱,一等棉花我这是一块钱一斤,八十斤刚好80块钱,一共.....170块,啧差13,等成才过来我再给你13块。
    塞了一把钱给杨继西,杨继西点头,成才带了几个人过来,其中就有小夏,小夏看见那么多棉花,顿时对杨继西竖起了大拇指,杨三哥厉害啊!
    杨继西笑了笑,等他们把棉花带走后,李成杰又给了杨继西13块钱,杨继西说起腊月和正月的打算。
    这个月和下个月我就不来了。
    杨继西说。
    行,过个好年,咱们二月见。
    李成杰手里的货也足够了,特别是这些棉花,简直是意外之喜,至于没有鸡蛋,都不那么重要了,毕竟冬天想要攒下那么多鸡蛋,确实不容易。
    等他们走后,杨继西收了竹篓,至于那些布袋就送给李成杰了。
    将那170块钱放进空间后,杨继西便走出小树林去肉联厂了。
    今天买肉的人很多,杨继西来得很早,所以排队也是在前面,本来他就想买点五花肉就成了,但是之前卖给他猪脑袋的那伙计忽然低声问了句,你有有票吗?
    杨继西一愣,忽然想起过年了,这大伙儿吃肉就紧张起来,为此有时候必须要有肉票才能买好一点的肉。
    现在就要肉票了?
    杨继西问。
    今儿不用,但过两天就得用上了,你要是要的多,就在那边等我一会儿,瞧瞧,那有人在。
    伙计往旁边看了一眼,杨继西看顾去,没想到是个熟人,正是周大舅的女婿赵保国。
    行,我在那边等你。
    杨继西点头,什么也没买,就去旁边找赵保国了。
    表弟?
    赵保国也认出他,有些惊讶地招呼着。
    表姐夫,这是怎么个场子?
    杨继西指了指正在忙的伙计问道。
    赵保国闻言一笑,声音压低,你不知道,现在很多生产队的猪都会往后肉联厂送,但原本肉联厂就有上面送来的猪,所以也不缺了。
    是,杨继西点头,这个他知道。
    但多出来的正好是生产队的,这单买量多,那就比那边的便宜点,生产队那边也早点得钱,如果加进去卖,好肉被买了,瘦肉和骨头就没人买,生产队那边得钱也就少了。
    说到底也是为各个生产队争福利。
    这么多肉,怎么弄走?
    杨继西关心这个。
    你只管买,买了以后他会让屠户给你宰好,再让人和你一块儿背回去,当然,你如果带了人来,那就更好,不用他找人了。
    赵保国看来是没少,所以才知道得这么清楚。
    原来是这样,哎,阿章!表姐夫你等我一会儿啊!
    杨继西瞧见背着大背篓的刘章,赶紧追上前将人拉住,就你一个人?
    哥?
    刘章也被吓一跳,见是他顿时笑道,是啊,天冷,我就没让幺妹他们出门,怕冷着了。
    你上街买啥?
    买点肉,刘章指了指肉联厂面前一串排队的人,可人太多了,我就想着再转转。
    那你来得正好,我要买点猪肉,你待会儿和我一起背回去,你也别买了,直接拿回去吃。
    什么?
    刘章听着这话,怎么也不觉得是一点儿猪肉啊!
    这一点猪肉需要两个人背?
    杨继西带着他来到赵保国面前,给二人互相介绍了一番。
    刘章也跟着叫了一声表姐夫,赵保国应着,很快就和他们聊在一起。
    赵保国虽然是镇上的人,工作也比较体面,但却不是那种傲慢的人,相反他很有家教,也很会聊天。
    大概四十分钟后,那伙计和他交班的同事来了,便带着他们往肉联厂里面走去。
    一进去,便闻见一股血腥味以及猪腥等杂味儿。
    但三人都面不改色,跟着伙计走到最后一排关着猪的地方。
    这些猪你们随便挑选,选了就立马啥,猪血和内脏都是不算钱的,咱们是宰了再称。
    这意思是只能买一头猪?
    刘章惊讶地看向杨继西他们,赵保国低声道,也不是只能买一头,比如我买半头,你也可以和我一起拼半头,这不就是一整头了吗?
    这样啊,表姐夫你是买一头还是半头?
    赵保国有些为难了,他本来是要买一头的,可见杨继西他们也在,不知道他们买多少,如果买半头,他也可以帮忙拼半头。
    看出他心思的杨继西先道,我买一头哦。
    见他说的不是逞强话,赵保国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有些惊讶,毕竟一头猪可不便宜。
    我也是一头。
    刘章眨了眨眼,看着眼睛都不眨就开口的二人,默默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心里叹道,还是哥哥有钱啊。
    这杀了再宰,也不能算是毛猪价钱了,毕竟都处理得干干净净,只是没有内脏和猪血而已。
    杨继西选了一头比较肥的猪,生产队喂养的猪其实都挺肥的,但是再肥也没有后世那种喂了饲料催肥的那么大,最肥的也不过两百多斤左右。
    杨继西选的这头宰了后称重有216斤,而赵保国那头也有204斤。
    宰了以后看肥膘,肥膘越厚,价钱也不一样,杨继西这头是3毛一斤。
    一共64.8元钱。
    杨继西爽快地掏了钱,屠户正在按照他的要求割宰肉。
    赵保国那头虽然少几斤,但是肥膘差不多,也是3毛一斤。
    因为他是一个人来的,所以伙计招了人帮着他背回家,他没有宰割,直接分成两边便背走了。
    而杨继西买下的这头猪,得亏他和刘章的背篓大,刚好装下两个背篓,伙计还贴心地送了芭蕉叶盖在背篓上,这样别人也看不出啥。
    因为他们两人的背篓编得很密,侧边也看不见里面是什么。
    至于油盐等,杨继西则是买了一个布包提着走。
    刘章本想帮忙,但是杨继西觉得自己没有问题,便自己来提。
    杨继西他们来得早,走的时候也早,回去时也遇见了一些人正好去赶集,认识的就打个招呼,不认识就直接越过。
    到家时十点半左右。
    杨二奶奶正在堂屋里一边说话一边做小棉衣小帽子呢,见门忽然被推开也是吓一跳,结果就看见二人背着大背篓进来了。
    哎哟,这是啥?阿章也来了,快坐快坐,杨二奶奶赶紧把做到一半的衣服拿到一旁放着,孙桂芳也跟着把他们的背篓卸下,扒开芭蕉叶一看,好家伙,全是猪肉!
    老天爷,你怎么买了这么多?
    杨二奶奶倒吸一口凉气。
    刘章喝着孙桂芳倒的温白开,杨继西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买了一头,216斤,还在肉联厂遇见了表姐夫呢......
    他将买猪肉的情况还有遇见赵保国的事儿说了,杨二奶奶点头,确实有这种情况,不过我们没买过,这么多肉,做点香肠,熏点腊肉和风肉也好。
    还有油肉,孙桂芳喜欢吃杨二奶奶做的油肉,肥而不腻。
    好好好,阿章你好好坐下歇着啊,我们这就去做午饭,你可别走,你要是敢走,我就追到你家去骂你!
    杨二奶奶如此说道。
    哪里敢啊,刘章举起求饶。
    杨继西笑了笑,也喝了一碗温白开,问起杨二爷爷。
    在你康哥那边,我马上把人叫回来。
    杨二奶奶高声唤了一声,杨二爷爷便颠颠地回来了。
    见这么多肉,刘章还跟着过来了,顿时也很高兴。
    让他们歇着,自己又去看了几张芭蕉叶回来铺在小库房的地上,把肉一一拿出来放在上面,还夸着屠户,这肉割得好。
    杨继西二人歇息好了后,也过来帮忙。
    杨继西去弄了梭叶回来,刘章拿着刀在肉皮上戳一个洞,杨继西便用梭叶穿起来,接着挂在杨二爷爷夹在小库房的木架上,这还没把肉挂完,木架就不够用了。
    见剩下的只有点五花肉后,杨二爷爷蹲下身,让刘章被其中三条五花肉用梭叶穿好,然后说,这三条你带回去吃,不许说不要,装到你背篓里去。
    这两条你送到康哥那去,这一条,他指着最小的那一刀肉,给你三叔他们送过去,至于这一刀,我送到你二哥那去。
    至于今天中午煮的肉,杨二奶奶早就拿过去了。
    好。
    杨继西没有意见。
    提着肉就走了。
    刘章也在杨二爷爷的瞪眼中,乖乖把肉穿好后,用芭蕉叶包裹好放在自己的背篓里。
    你反正也没事儿,走,咱们去继南家。
    杨二爷爷怕他把肉放回去,于是把他叫出了门。
    杨继西把肉拿给杨继康,杨继康扬眉,你买了多少?
    一头。
    他小声回着。
    杨继康眼睛微微一亮,还能搞一头吗?
    见杨继康误会自己在黑市弄的,杨继西便解释了一番,然后杨继康便出门了,也不要那两条肉,显然是想自己去买一头回来。
    杨继西让他等着自己,一同去好帮忙背,结果杨继康说不用,背着大背篓就快步走了。
    行吧,杨继西把肉提回去放好,又提着那一斤多的五花肉去了杨老婆子那边,交给了沈凤仙,给大哥补补身体。
    他是这么说的。
    沈凤仙和杨继东感动不已,要不是杨继西走得快,杨继东还想拉着他哭一场。
    第七十六章
    也就是想着我的腿, 不然怎么会送肉过来,老三仁义啊。
    杨继东对沈凤仙道。
    沈凤仙连连点头,但也不敢直接把肉煮了,而是先等杨老婆子回来, 再跟她说肉的事儿。
    才吃了鸡蛋和鱼没有多久, 这肉抹点盐熏起来, 咱们过年的时候加道菜。
    杨老婆子吩咐着。
    沈凤仙早就知道会这么打算, 应下便去灶房了。
    杨继南这边只有他在家, 何明秀带着大花去赶集了,这会儿还没回来, 见杨二爷爷提着篮子和刘章过来赶忙招呼他们进灶房坐。
    没办法能住的就两间屋子,现在大花自己住一间了,待客的地方就在灶房, 灶房旁边还生了柴火,比较暖和。
    这是给你们的, 杨二爷爷把肉从篮子里提出来放在灶台上, 你也别跟我客气, 单出来过日子也不容易。
    谢谢二爷。
    杨继南看着那刀肉,只觉得眼睛发热。
    刘章在他面前话不多, 都是杨二爷爷说得居多。
    就在刘章他们准备离开时,杨继南叫住了刘章,从屋子里拿出两个竹编鸟, 身子圆滚滚的, 瞧着很好看。
    拿回去给平安玩儿。
    杨继南有些紧张地递过去,就怕刘章不收。
    刘章笑了笑, 接过手, 谢谢。
    见此杨继南心里松了口气, 把他们送出院门后,这才回到灶房盯着那刀肉看,两斤多的五花肉,省着点吃能让他们一家三口吃好几次呢。
    他拿出菜刀分成几块,其中一块放在一旁中午吃,另外几块他抹了盐,找来梭叶弄好后挂在火堆上方的木架上熏。
    杨继西这会儿也在灶房生火,火生好后,他又拿着盐去小库房给肉抹上,下面的芭蕉叶还垫着,刘章他们回来得正好,几人一起把木架取下来,挂在灶房火堆上,一边取暖,一边看着头上那一堆肉,大伙儿都觉得满足。
    等过年的时候,这一根腿就熏好了,到时候你们拿回去吃,杨继西对刘章道。
    刘章捂住额,该我们拿腿过来才对。
    这有啥,你们有了随时拿过来,我们随时等着吃,杨二奶奶笑道。
    午饭吃蒜苗回锅肉,还有大骨头白萝卜汤,里面还加了一点酸菜和花椒,汤一点都不腻,还有清炒包菜。
    虽然只有三个菜,但是量大,吃过饭后,刘章也背着背篓回去了,里面不只有那几条肉,还有杨二奶奶和孙桂芳给平安做的小棉衣以及兔子帽,还有一斤舒化饼。
    要不是刘章极力阻拦,杨二奶奶还要给他塞糖。
    路上,刘章遇见背猪肉回来的杨继康还有他的妹夫□□康,□□康的人长得和他名字一样,长得高大而且面色红润。
    他也是认识刘章的,双方打了招呼后,刘章就准备走,结果他背篓被人一把抓住,接着便感觉背篓一重,刘章忙回过头,却只看见杨继康一只手向他挥了挥,另一手正在整理□□康背篓面上的干草。
    哎呀,康哥!
    刘章想追上去,结果二人跑得非快,他只能停下脚步,赶紧放下背篓,只见遮在背篓面上的芭蕉叶上有一刀三斤多的五花肉。
    他又想到杨继西给他们家的那几条肉,一时间百感交集。
    杨继西一家此时正围在灶房的柴火处取暖呢。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左木茶茶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左木茶茶君并收藏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