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68)
杨继北倒是有些别扭,明明是他提出买多点鸡蛋的,可怎么到头来却让大哥接了这个活儿。
他想了想,在杨继东去院子里时,拉着杨老婆子道,我认识一个人,他能弄到不少鸡蛋,价钱肯定比供销社便宜,娘,还是我去买吧。
杨老婆子闻言觉得也对,于是把杨继东叫进堂屋,让他把钱给杨继北,他认识的人多,能卖便宜的回来。
杨继东磨了磨牙,把钱给了过去,最后忍不住道,可别被抓了。
大哥放心,我又不倒卖,杨继北笑眯眯地接过钱。
翌日,杨继西吃了早饭后,就来帮杨继康量院子里的尺寸,再规划柴房的大小,为了更加清晰明了,他还拿木炭画出了柴房的大小。
这边杨继东正郁闷呢,见他们在那走来走去,还蹲下身画了啥,于是忍不住好奇凑过去问道,你们在干嘛?
我们家柴房太小,我想弄个柴房,冬天多点柴火,日子也好过。
杨继康回道。
杨继东一愣,看了看画出来的地方,又看了看他们家的院子,这柴房建出来,那不就像是建了一堵墙吗?!
这是要隔了院子啊!
康哥,我觉得大概就是这样子,可以开始干活了。
杨继西说。
行,我木料啥的都准备好了,走,去拉。
杨继康道。
杨继东一听,好家伙,之前没有透露一点风声,现在一动手就是要开干了!
他赶忙回去跟杨老婆子和杨老汉说,今儿因为杨继北要去镇上,所以他送狗蛋去读书。
什么?隔断院子?!
杨老汉一惊,顿时心里很不痛快,虽然三兄弟分了家,可他们的院子都是拉通了的,谁家发生点啥事儿,又来了啥人,一看就知道了。
如果隔了院子,那不就啥也看不见了吗?而且本来关系就弄得有些僵了,隔断视线,那交流更好,可不更坏事儿?
杨老婆子也觉得不舒服,这柴房怎么不建在二房院子边上,怎么就在他们这边,分明就是不想看见他们!
大哥大嫂他们什么意思?
杨老婆子道。
我去问问。
自打上次杨大奶奶冲他们发飙后,杨老婆子和杨老汉就没有进过杨大奶奶家堂屋门。
今儿杨老汉背着手走了进去。
杨大奶奶正在做小鞋子,旁边康嫂在吃梨子,这是之前杨二奶奶送过来的。
杨大爷爷则是靠着墙打瞌睡,见他忽然进来,杨大爷爷瞪大眼。
老三?
杨大奶奶立马把针线等放进箩筐里,你来做什么?
她很不客气。
在杨二奶奶那边吃饭时,他们就没在一个桌子上。
大嫂,关于上次的事儿,我都已经道歉了,可别再跟我计较了成不?
杨老汉苦着脸道。
杨大奶奶轻哼一声,说吧,什么事儿。
她就在知道,家里起柴房,老三那边一定会过来说事儿的。
你们的柴房怎么建在那?这不是把院子隔开了吗?
哪里隔开了?
杨大奶奶走出堂屋门,指着他们小菜地那块,那是留了位置的,一样可以从你们那边,走到老二那边去。
不是这个意思,杨老汉看了眼那点位置,那能干啥?走路都不能两个人并肩走过来,更别提看啥了。
坐在堂屋门口往这边看,这边一眼就能瞧见。
隔了墙,就显得没有那么亲近了,大嫂,我知道你生我气,可也不能这么做啊,我们这一辈无所谓了,可下面的小辈们还得多走动才对啊。
我不让他们走动了吗?只要愿意,就能从那过来走动!真是奇了怪了,杨大奶奶现在说话可一点都不客气。
当年分家建房的时候,三弟妹不是还闹了一场,说要砌墙吗?当时你大哥还去找你说差不多的话呢!你怎么说的你还记得吗!
杨老汉张了张嘴,他当然记得,他说砌墙也是在自家院子的地界砌出来,又不占他们的院子,和他们没有多大关系。
后来是因为修了房子后,手里的钱不够,又觉得的拉通院子还能看得更清楚些,便没砌墙。
可如今当年自己说的那些话,却成了大嫂堵自己的话了。
杨老汉有苦说不出,更别提杨继西和杨继康抬着木料回来,看见他后还齐刷刷地叫了一声三叔。
他、他无话可说!
不过走到小菜地那时,还是忍不住回头道,大嫂,这里怎么也要多留出一点来,不能做得那么绝吧?两边都可以建柴房,怎么没去二哥那边靠着建呢?
这分明就是针对他们一家嘛!
那就再留一点出出来,这边位置高一点,那边位置低,我建在那,下暴雨的时候水一溏过去,那我的柴火不就全湿了吗?
杨大奶奶的理由非常好。
杨老汉回家后对杨老婆子这么一说,杨老婆子咬牙道,这话倒是说得好,可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心里还没有数?
那怎么说?人家拿当年我说的话来堵我,我能说啥?
杨老汉摊开手。
早知道当年我们借钱也要把院子建起来!也比现在别人把我们隔开来得痛快!
杨老婆子后悔无比。
这边坐在堂屋门口的杨二奶奶和孙桂芳,也看见了方才那一幕,杨二奶奶正跟孙桂芳说当年杨老婆子闹砌墙的事儿呢。
她现在肯定后悔得很,早知道当年借钱也要把墙砌好。
果然对手最了解对手了。
第六十八章
不过起了柴房也好, 一眼看不见那头,我心里也舒畅,杨二奶奶又笑道。
孙桂芳看着那边忙活的杨继西他们,见沈凤仙站在堂屋门口也在看, 便低声问道, 娘, 那边大嫂嫁过来的时候, 西哥在家的日子是不是更不好过了?
本来就过得不怎么样, 杨二奶奶点头,这家里接了新媳妇, 那房间就不够,我记得还还幺妹去睡柴房,继西睡灶房, 我看不过去,让他们都来我家里睡。
杨二奶奶说了许多孙桂芳不知道的事儿, 也让孙桂芳明白, 每次和自己见面时都笑盈盈的杨继西, 在家里过的日子到底有多难。
我知道他过得不那么好,孙桂芳忍着心酸道, 但没想到会这么.....好在都过去了。
是啊,不过他也不是傻子,为了娶你, 他装拙呢。
杨二奶奶笑着。
孙桂芳看着垂头挖坑的杨继西, 心里也甜滋滋的,嫁给他, 我很幸福。
是是是, 看得出来, 杨二奶奶打趣着,杨大奶奶和康嫂,也拿着装有小衣服小鞋子的箩筐过来了。
这是?
杨大奶奶瞧见孙桂芳手里的小衣裳,和杨二爷爷想到了一块儿。
不是,孙桂芳赶忙解释,是给吴大嫂家小子的。
瞧娘把她吓得,康嫂现在的肚子格外大,她得坐高凳子,矮了的凳子坐着不舒服,我看看做得怎么样。
这还是我第一次做小孩的衣裳呢,康嫂帮我看看,孙桂芳凑过去道。
这边沈凤仙见她们这么亲密,再看那开始动工的院子,便也知道是想隔开他们这一家。
这心里自然是不爽快的,回房见杨继东又躺下了,便道,队里不是在收土豆了吗?你也不去干活。
人早就够了,我去啥啊,杨继东懒洋洋地靠着床,毛蛋在一旁玩儿,你没看见老三他们都没去?
老三老三,人家现在可不是家里的老三了!
沈凤仙指了指外面,你又不是没看见,瞧瞧他们干什么呢!分明就是故意的。
故意的能怎么着?
杨继东叹气,反正爹娘早就把大娘和二娘都得罪了,我们以后多和康哥他们走动,不管他们上一辈的恩怨就成了呗。
沈凤仙越想越气,嫁给你,我就没好日子过!
反倒是孙桂芳,嫁过来没多久就出去搭伙,接着就把工分挪出去了,再接着人家过继住新房子了!
这院子里谁不知道二娘家的家底厚啊?简直走了大运。
沈凤仙心里酸,说话也越发刻薄,眼瞅着就要吵起来了,杨老汉在门外重咳一声,老大,你跟我出来。
杨继东瞪了一眼噤声的沈凤仙,打开房门出去,爹?
和我去砍竹子,咱们弄不成柴房,那就弄一排竹篱挡着点!
这样外人看了,也不觉得是他们被隔出来。
要我说,干脆我们就弄篱笆泥墙,和他们一样留一点过路的地方就成。
看了眼那边忙碌的杨继西和杨继康,杨继东道。
杨老汉想了想,也成,你也拿木炭去画一下,不就是隔开吗?谁还不行了!
哎好。
于是杨继康便见杨继东也拿着木炭在旁边划来划去的,你们也弄柴房啊?
我们柴房已经很大了,弄一道篱笆墙,以后鸡也不会跑到你们柴房里生蛋去。
杨继东阴阳怪气道。
那确实该弄一道墙,杨继西加入对话,毕竟看这光景,鸡蛋得贵一阵了。
说到这个,杨继康就想起石头,本来还想着每天给他吃一个鸡蛋补补,现在是不行了。
同样想到狗蛋的杨继东也叹了口气,不过一想杨继北能买回鸡蛋,便也放下心。
结果一直到傍晚,杨继北都没回来。
这让刘香莲等人有些慌了。
杨继西在杨继康家吃了饭出来时,就见狗蛋和两个陌生男人在那边院子里。
也不知道说了啥,刘香莲和杨老婆子当场就晕过去了。
娘!四弟妹!
沈凤仙赶忙扶住二人,杨继东则是扶住杨老汉,对那两个男人道,我弟弟不可能投机倒把,你们是不是弄错了?
杨继康这会儿也出来了,听见那边这么说,也看了过去,杨继西干脆将他拉过去看热闹。
我们抓人的时候,他背篓里有八十个鸡蛋!就是走亲戚,也不可能有那么多鸡蛋吧?
高大一点的男人看了眼过来的杨继西他们,对杨继东父子道。
反正人我们先扣着,你家孩子我们也送回来来顺带通知你们一声。
杨老婆子这会儿被沈凤仙掐人中掐醒了,闻言哇地一声便哭了,拉着那两人不让他们走。
我们冤枉啊!我给钱让老四去买鸡蛋回来给孩子补身体的,没有投机倒把啊!
是啊两位同志!杨老汉也连声解释着,我们都是老老实实的庄稼汉,怎么会搞那种事儿呢?这不是发生了鸡瘟,我们怕鸡蛋涨价,这才让我儿子赶紧去买的啊!
就算事实属实,那也是在投机倒把的人手里买的,这也是不对的知道吗?你们来一个人跟我们回去,确认后交了罚款就能回来了。
罚款?多少钱?
沈凤仙一惊,赶忙问道。
八十个鸡蛋,最少也是四块钱买来的,翻一倍,八块钱罚款。
刘香莲缩在后面不敢说话,八块钱的罚款?狗蛋去念书就花了点钱了,这罚款可不少。
如果没钱交罚款呢?
杨继西问。
没钱交,那就跟着去游街,挨□□。
这可是丢人现眼的事儿了,杨老汉和杨老婆子可不愿意,于是赶紧拿了钱,杨老汉和杨继东都跟着那二人回去了。
狗蛋根本不知道啥情况,我和四叔正走着,他们就出来把四叔抓了。
因为下午要接狗蛋,所以杨继北早上买了蛋后也没走,一直在等狗蛋,结果他想探听更多消息,接了狗蛋还一直在黑市那,然后就被逮住了。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杨老婆子坐在地上锤腿。
三婶,继北没有做的事儿,他们不会冤枉他的,杨继康说了一句,可杨老婆子又气又急,根本没听,还在那骂杨继北不机灵呢。
于是二人便走了。
杨继西回到这边院子,对张望的杨二奶奶解释了一遍。
杨二奶奶当下一惊,拉着他进了堂屋,孙桂放和杨二爷爷还在吃饭。
你可别出去弄鸡蛋了。
杨继西点头,放心,我不傻。
以后都得小心,这可不是小事儿。
知道了娘。
杨继西应着。
孙桂芳和杨二爷爷压根不知道发生啥的,而杨二奶奶是去给搪瓷杯加水,这才瞧见那边的动静。
知道发生什么事后,他们也一直在注意那边的情况。
大概晚上十点左右,杨老汉三人回来了。
杨继西和杨二爷爷还有杨继康纷纷过去询问情况,表示关心。
杨继北苦着脸道,我是真的倒霉!早知道我就不往那边去了。
你到底在干什么啊你!
杨老婆子忍不住当着大家的面也发了火。
还能怎么,他听人说有人四分钱一个鸡蛋,他还想去买点,结果就被逮住了!
杨老汉也知道了情况,脸色非常不好看,说是交八块钱,还得给买烟,结果一共十块钱就没了!
杨继北不敢说话,杨继东看了他一眼,也没有太幸灾乐祸,这是叮嘱着,下次小心点。
结果杨继北记起杨继东说自己小心别被抓的话,立马埋怨道,还不是大哥乌鸦嘴。
我?我就是随口一说,哪里知道你真的......
杨继东想说冤枉,但自己确实说过那种话,所以怎么说也说不清。
行了,别吵吵了!饭呢?
杨老汉跟着一去一回,早就饿了。
杨继西他们闻言也走了。
而更让杨老婆子崩溃的是,杨继北买的那一背篓鸡蛋也被没收了!
买鸡蛋四块钱,罚款买烟一共十块钱,今天你就败了十四块钱!老四啊!我该说你什么好啊!
杨老婆子捂着心口,哎哟地叫了两声,我这心口不舒服了,老大媳妇。
欸。
沈凤仙凑上来。
杨老婆子把手伸过去,快,扶我回房。
哦哦,沈凤仙把人扶走了,杨继北吃饭都不敢在桌子上吃,端着饭碗就在灶房随便吃了几口,回到房里便叹气。
你可吓死人了,刘香莲戳了一下他,我当时听见你被抓,一下就晕了。
闻言,杨继北起身拉她入怀,我是你男人,你当然着急。
刘香莲咬了咬唇,以后别和大哥抢活儿了,你看你这次,多倒霉。
也是鸡瘟太厉害了,杨继北道,你是不知道三道沟那边闹得有多厉害!这鸡蛋在黑市已经最少是五分钱一个,最多是七分钱呢!
刘香莲惊了,抬起头道,这鸡瘟才开始几天啊?
三道沟那边开始半个月了,只是一开始大家也不知道是鸡瘟,现在闹得好几个生产队都跟着出了事儿,加上天冷鸡本来就不怎么下蛋,我看再过些日子,这鸡蛋一毛钱一个也说不准呢。
恋耽美
他想了想,在杨继东去院子里时,拉着杨老婆子道,我认识一个人,他能弄到不少鸡蛋,价钱肯定比供销社便宜,娘,还是我去买吧。
杨老婆子闻言觉得也对,于是把杨继东叫进堂屋,让他把钱给杨继北,他认识的人多,能卖便宜的回来。
杨继东磨了磨牙,把钱给了过去,最后忍不住道,可别被抓了。
大哥放心,我又不倒卖,杨继北笑眯眯地接过钱。
翌日,杨继西吃了早饭后,就来帮杨继康量院子里的尺寸,再规划柴房的大小,为了更加清晰明了,他还拿木炭画出了柴房的大小。
这边杨继东正郁闷呢,见他们在那走来走去,还蹲下身画了啥,于是忍不住好奇凑过去问道,你们在干嘛?
我们家柴房太小,我想弄个柴房,冬天多点柴火,日子也好过。
杨继康回道。
杨继东一愣,看了看画出来的地方,又看了看他们家的院子,这柴房建出来,那不就像是建了一堵墙吗?!
这是要隔了院子啊!
康哥,我觉得大概就是这样子,可以开始干活了。
杨继西说。
行,我木料啥的都准备好了,走,去拉。
杨继康道。
杨继东一听,好家伙,之前没有透露一点风声,现在一动手就是要开干了!
他赶忙回去跟杨老婆子和杨老汉说,今儿因为杨继北要去镇上,所以他送狗蛋去读书。
什么?隔断院子?!
杨老汉一惊,顿时心里很不痛快,虽然三兄弟分了家,可他们的院子都是拉通了的,谁家发生点啥事儿,又来了啥人,一看就知道了。
如果隔了院子,那不就啥也看不见了吗?而且本来关系就弄得有些僵了,隔断视线,那交流更好,可不更坏事儿?
杨老婆子也觉得不舒服,这柴房怎么不建在二房院子边上,怎么就在他们这边,分明就是不想看见他们!
大哥大嫂他们什么意思?
杨老婆子道。
我去问问。
自打上次杨大奶奶冲他们发飙后,杨老婆子和杨老汉就没有进过杨大奶奶家堂屋门。
今儿杨老汉背着手走了进去。
杨大奶奶正在做小鞋子,旁边康嫂在吃梨子,这是之前杨二奶奶送过来的。
杨大爷爷则是靠着墙打瞌睡,见他忽然进来,杨大爷爷瞪大眼。
老三?
杨大奶奶立马把针线等放进箩筐里,你来做什么?
她很不客气。
在杨二奶奶那边吃饭时,他们就没在一个桌子上。
大嫂,关于上次的事儿,我都已经道歉了,可别再跟我计较了成不?
杨老汉苦着脸道。
杨大奶奶轻哼一声,说吧,什么事儿。
她就在知道,家里起柴房,老三那边一定会过来说事儿的。
你们的柴房怎么建在那?这不是把院子隔开了吗?
哪里隔开了?
杨大奶奶走出堂屋门,指着他们小菜地那块,那是留了位置的,一样可以从你们那边,走到老二那边去。
不是这个意思,杨老汉看了眼那点位置,那能干啥?走路都不能两个人并肩走过来,更别提看啥了。
坐在堂屋门口往这边看,这边一眼就能瞧见。
隔了墙,就显得没有那么亲近了,大嫂,我知道你生我气,可也不能这么做啊,我们这一辈无所谓了,可下面的小辈们还得多走动才对啊。
我不让他们走动了吗?只要愿意,就能从那过来走动!真是奇了怪了,杨大奶奶现在说话可一点都不客气。
当年分家建房的时候,三弟妹不是还闹了一场,说要砌墙吗?当时你大哥还去找你说差不多的话呢!你怎么说的你还记得吗!
杨老汉张了张嘴,他当然记得,他说砌墙也是在自家院子的地界砌出来,又不占他们的院子,和他们没有多大关系。
后来是因为修了房子后,手里的钱不够,又觉得的拉通院子还能看得更清楚些,便没砌墙。
可如今当年自己说的那些话,却成了大嫂堵自己的话了。
杨老汉有苦说不出,更别提杨继西和杨继康抬着木料回来,看见他后还齐刷刷地叫了一声三叔。
他、他无话可说!
不过走到小菜地那时,还是忍不住回头道,大嫂,这里怎么也要多留出一点来,不能做得那么绝吧?两边都可以建柴房,怎么没去二哥那边靠着建呢?
这分明就是针对他们一家嘛!
那就再留一点出出来,这边位置高一点,那边位置低,我建在那,下暴雨的时候水一溏过去,那我的柴火不就全湿了吗?
杨大奶奶的理由非常好。
杨老汉回家后对杨老婆子这么一说,杨老婆子咬牙道,这话倒是说得好,可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心里还没有数?
那怎么说?人家拿当年我说的话来堵我,我能说啥?
杨老汉摊开手。
早知道当年我们借钱也要把院子建起来!也比现在别人把我们隔开来得痛快!
杨老婆子后悔无比。
这边坐在堂屋门口的杨二奶奶和孙桂芳,也看见了方才那一幕,杨二奶奶正跟孙桂芳说当年杨老婆子闹砌墙的事儿呢。
她现在肯定后悔得很,早知道当年借钱也要把墙砌好。
果然对手最了解对手了。
第六十八章
不过起了柴房也好, 一眼看不见那头,我心里也舒畅,杨二奶奶又笑道。
孙桂芳看着那边忙活的杨继西他们,见沈凤仙站在堂屋门口也在看, 便低声问道, 娘, 那边大嫂嫁过来的时候, 西哥在家的日子是不是更不好过了?
本来就过得不怎么样, 杨二奶奶点头,这家里接了新媳妇, 那房间就不够,我记得还还幺妹去睡柴房,继西睡灶房, 我看不过去,让他们都来我家里睡。
杨二奶奶说了许多孙桂芳不知道的事儿, 也让孙桂芳明白, 每次和自己见面时都笑盈盈的杨继西, 在家里过的日子到底有多难。
我知道他过得不那么好,孙桂芳忍着心酸道, 但没想到会这么.....好在都过去了。
是啊,不过他也不是傻子,为了娶你, 他装拙呢。
杨二奶奶笑着。
孙桂芳看着垂头挖坑的杨继西, 心里也甜滋滋的,嫁给他, 我很幸福。
是是是, 看得出来, 杨二奶奶打趣着,杨大奶奶和康嫂,也拿着装有小衣服小鞋子的箩筐过来了。
这是?
杨大奶奶瞧见孙桂芳手里的小衣裳,和杨二爷爷想到了一块儿。
不是,孙桂芳赶忙解释,是给吴大嫂家小子的。
瞧娘把她吓得,康嫂现在的肚子格外大,她得坐高凳子,矮了的凳子坐着不舒服,我看看做得怎么样。
这还是我第一次做小孩的衣裳呢,康嫂帮我看看,孙桂芳凑过去道。
这边沈凤仙见她们这么亲密,再看那开始动工的院子,便也知道是想隔开他们这一家。
这心里自然是不爽快的,回房见杨继东又躺下了,便道,队里不是在收土豆了吗?你也不去干活。
人早就够了,我去啥啊,杨继东懒洋洋地靠着床,毛蛋在一旁玩儿,你没看见老三他们都没去?
老三老三,人家现在可不是家里的老三了!
沈凤仙指了指外面,你又不是没看见,瞧瞧他们干什么呢!分明就是故意的。
故意的能怎么着?
杨继东叹气,反正爹娘早就把大娘和二娘都得罪了,我们以后多和康哥他们走动,不管他们上一辈的恩怨就成了呗。
沈凤仙越想越气,嫁给你,我就没好日子过!
反倒是孙桂芳,嫁过来没多久就出去搭伙,接着就把工分挪出去了,再接着人家过继住新房子了!
这院子里谁不知道二娘家的家底厚啊?简直走了大运。
沈凤仙心里酸,说话也越发刻薄,眼瞅着就要吵起来了,杨老汉在门外重咳一声,老大,你跟我出来。
杨继东瞪了一眼噤声的沈凤仙,打开房门出去,爹?
和我去砍竹子,咱们弄不成柴房,那就弄一排竹篱挡着点!
这样外人看了,也不觉得是他们被隔出来。
要我说,干脆我们就弄篱笆泥墙,和他们一样留一点过路的地方就成。
看了眼那边忙碌的杨继西和杨继康,杨继东道。
杨老汉想了想,也成,你也拿木炭去画一下,不就是隔开吗?谁还不行了!
哎好。
于是杨继康便见杨继东也拿着木炭在旁边划来划去的,你们也弄柴房啊?
我们柴房已经很大了,弄一道篱笆墙,以后鸡也不会跑到你们柴房里生蛋去。
杨继东阴阳怪气道。
那确实该弄一道墙,杨继西加入对话,毕竟看这光景,鸡蛋得贵一阵了。
说到这个,杨继康就想起石头,本来还想着每天给他吃一个鸡蛋补补,现在是不行了。
同样想到狗蛋的杨继东也叹了口气,不过一想杨继北能买回鸡蛋,便也放下心。
结果一直到傍晚,杨继北都没回来。
这让刘香莲等人有些慌了。
杨继西在杨继康家吃了饭出来时,就见狗蛋和两个陌生男人在那边院子里。
也不知道说了啥,刘香莲和杨老婆子当场就晕过去了。
娘!四弟妹!
沈凤仙赶忙扶住二人,杨继东则是扶住杨老汉,对那两个男人道,我弟弟不可能投机倒把,你们是不是弄错了?
杨继康这会儿也出来了,听见那边这么说,也看了过去,杨继西干脆将他拉过去看热闹。
我们抓人的时候,他背篓里有八十个鸡蛋!就是走亲戚,也不可能有那么多鸡蛋吧?
高大一点的男人看了眼过来的杨继西他们,对杨继东父子道。
反正人我们先扣着,你家孩子我们也送回来来顺带通知你们一声。
杨老婆子这会儿被沈凤仙掐人中掐醒了,闻言哇地一声便哭了,拉着那两人不让他们走。
我们冤枉啊!我给钱让老四去买鸡蛋回来给孩子补身体的,没有投机倒把啊!
是啊两位同志!杨老汉也连声解释着,我们都是老老实实的庄稼汉,怎么会搞那种事儿呢?这不是发生了鸡瘟,我们怕鸡蛋涨价,这才让我儿子赶紧去买的啊!
就算事实属实,那也是在投机倒把的人手里买的,这也是不对的知道吗?你们来一个人跟我们回去,确认后交了罚款就能回来了。
罚款?多少钱?
沈凤仙一惊,赶忙问道。
八十个鸡蛋,最少也是四块钱买来的,翻一倍,八块钱罚款。
刘香莲缩在后面不敢说话,八块钱的罚款?狗蛋去念书就花了点钱了,这罚款可不少。
如果没钱交罚款呢?
杨继西问。
没钱交,那就跟着去游街,挨□□。
这可是丢人现眼的事儿了,杨老汉和杨老婆子可不愿意,于是赶紧拿了钱,杨老汉和杨继东都跟着那二人回去了。
狗蛋根本不知道啥情况,我和四叔正走着,他们就出来把四叔抓了。
因为下午要接狗蛋,所以杨继北早上买了蛋后也没走,一直在等狗蛋,结果他想探听更多消息,接了狗蛋还一直在黑市那,然后就被逮住了。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杨老婆子坐在地上锤腿。
三婶,继北没有做的事儿,他们不会冤枉他的,杨继康说了一句,可杨老婆子又气又急,根本没听,还在那骂杨继北不机灵呢。
于是二人便走了。
杨继西回到这边院子,对张望的杨二奶奶解释了一遍。
杨二奶奶当下一惊,拉着他进了堂屋,孙桂放和杨二爷爷还在吃饭。
你可别出去弄鸡蛋了。
杨继西点头,放心,我不傻。
以后都得小心,这可不是小事儿。
知道了娘。
杨继西应着。
孙桂芳和杨二爷爷压根不知道发生啥的,而杨二奶奶是去给搪瓷杯加水,这才瞧见那边的动静。
知道发生什么事后,他们也一直在注意那边的情况。
大概晚上十点左右,杨老汉三人回来了。
杨继西和杨二爷爷还有杨继康纷纷过去询问情况,表示关心。
杨继北苦着脸道,我是真的倒霉!早知道我就不往那边去了。
你到底在干什么啊你!
杨老婆子忍不住当着大家的面也发了火。
还能怎么,他听人说有人四分钱一个鸡蛋,他还想去买点,结果就被逮住了!
杨老汉也知道了情况,脸色非常不好看,说是交八块钱,还得给买烟,结果一共十块钱就没了!
杨继北不敢说话,杨继东看了他一眼,也没有太幸灾乐祸,这是叮嘱着,下次小心点。
结果杨继北记起杨继东说自己小心别被抓的话,立马埋怨道,还不是大哥乌鸦嘴。
我?我就是随口一说,哪里知道你真的......
杨继东想说冤枉,但自己确实说过那种话,所以怎么说也说不清。
行了,别吵吵了!饭呢?
杨老汉跟着一去一回,早就饿了。
杨继西他们闻言也走了。
而更让杨老婆子崩溃的是,杨继北买的那一背篓鸡蛋也被没收了!
买鸡蛋四块钱,罚款买烟一共十块钱,今天你就败了十四块钱!老四啊!我该说你什么好啊!
杨老婆子捂着心口,哎哟地叫了两声,我这心口不舒服了,老大媳妇。
欸。
沈凤仙凑上来。
杨老婆子把手伸过去,快,扶我回房。
哦哦,沈凤仙把人扶走了,杨继北吃饭都不敢在桌子上吃,端着饭碗就在灶房随便吃了几口,回到房里便叹气。
你可吓死人了,刘香莲戳了一下他,我当时听见你被抓,一下就晕了。
闻言,杨继北起身拉她入怀,我是你男人,你当然着急。
刘香莲咬了咬唇,以后别和大哥抢活儿了,你看你这次,多倒霉。
也是鸡瘟太厉害了,杨继北道,你是不知道三道沟那边闹得有多厉害!这鸡蛋在黑市已经最少是五分钱一个,最多是七分钱呢!
刘香莲惊了,抬起头道,这鸡瘟才开始几天啊?
三道沟那边开始半个月了,只是一开始大家也不知道是鸡瘟,现在闹得好几个生产队都跟着出了事儿,加上天冷鸡本来就不怎么下蛋,我看再过些日子,这鸡蛋一毛钱一个也说不准呢。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