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37)
倒是刘香莲嚷着不过了。
刘大嫂闻言险些翻了个白眼,家里可没有住的地方,刘香莲的房间早就被她儿子住了。
这么大的小子了,能自己住是最好的。
刘父训斥道,怎么就不过了?你现在是杨家的人了!你不在杨家过,你去哪家过?谁家敢要你?
还带着逼迫婆婆去上工的恶毒名声。
但凡是个做婆婆的,都不敢给自己儿子娶这样的媳妇儿。
可我真的没有啊,刘香莲哭得眼睛都肿了。
不行,得给他们一个教训!
刘母利索的收拾好自己,叫上几个儿子,气势汹汹地往田家岗去。
他们脚步再快,到田家岗生产队的时候,大伙儿也上工有一个多小时了。
见刘母几人那样子,村民便觉得有事儿发生,有些好事儿的还让人去通知杨老汉。
刘家来人了,还来了不少呢,瞧着气冲冲的,怕是要出事。
杨老汉哪里听得这个话,赶紧把所有儿子都叫回家去。
杨继西也在其中。
这会儿想到我了,杨继西翻了个白眼,我做背景板就好,回来跟你说热闹。
你小心点啊,孙桂芳叮嘱着。
知道啦。
此时杨老婆子正在房里躺着,狗蛋和大花带着毛蛋在杨大奶奶院子里玩儿。
再怎么说也是刘家人,虽然刘母是继母,但对刘老大和刘老二也还过得去,加上并不像让刘香莲真过不下去,所以刘老大和刘老二也来了,刘香莲的两个弟弟也在。
个个人高马大的。
最小的弟弟啪啪敲打着院门,我们是垫子坝刘家的!有人在家吗?
杨二奶奶和杨大奶奶正在堂屋门口做布鞋,闻言对视一眼,赶紧让狗蛋去地里叫人。
把你爷爷爹和叔叔都叫回来。
杨大奶奶叮嘱着。
狗蛋这个时候倒是听话,从杨大奶奶院门口跑了出去。
见孩子跑去找人,刘母冷哼一声却没有阻止,高声喊着杨老婆子,让她出来给自己一个交代。
杨老婆子哪里敢出来,还把房门给插上了,就怕他们破门而入,瑟瑟发抖只等着杨老汉他们回来才好。
这个时候杨二奶奶则是去开了自家的院门,笑盈盈地招呼着刘家人,哎哟,这么热的天,外面晒得很,不如进我家来避避日头喝点凉茶。
刘母是知道杨二奶奶的,想着杨老三就是和他们搭伙,又想到自己女儿日后怕也是要麻烦对方的,于是给了好脸色,带着四人进了那边院子。
杨老婆子竖着耳朵听了大半天,只知道杨二奶奶那边有人说话,却不知道说了什么。
她想到和二嫂的恩恩怨怨,就忍不住后怕,可别在刘家人面前胡说八道,害了自己才好。
但杨二奶奶并没有提起刘香莲和杨老婆子的事儿,而是和杨大奶奶一起端出凉茶,让他们喝着,笑谈起旁边的宅基地,说起不久后要建房的事儿。
刘母自然也不会和她在这说刘香莲那事儿,知道都是在等杨老汉他们回来,也就跟着话头说。
大概十几分钟后,杨老汉等人气喘吁吁地赶了回来。
刘母谢了杨二奶奶的茶水,带着人从院子直接走过去了。
杨继西抹了一把汗水,见人全进了堂屋,人那么多,挤得满满当当,他就有些不想进去了。
恰好杨二奶奶冲他招手,于是杨继西便快步过来。
喝点。
她给他一碗凉茶,杨继西喝完一碗自己又去舀了一碗,这才舒畅了许多。
你跟着回来做什么?
杨大奶奶早就去杨老婆子那边了,所以这边只有他们两个人。
爹叫我一起回来的。
杨二奶奶闻言瘪嘴,说了和他一样的话,这个时候倒是想起你来了,不过这个热闹我还想看,走,我们一起过去瞧瞧。
二人过去的时候,就站在堂屋门口,本来堂屋就小,杨老汉父子就有四个人,刘家这边五个人,又都是高大壮实的男人居多,自然挤得慌。
杨老婆子这会儿也被杨大奶奶扶出房间了,她一边咳嗽一边进堂屋。
刘母见人都到齐了,便质问道,我把闺女嫁过来,不是让你们这么践踏的!杨继北,你当初怎么求娶我们家香莲的?今儿她一边哭一边回家,你人呢!
杨继北脸红得不成样子,想解释却不知道怎么说,因为他确实觉得刘香莲有些无理取闹,我、我.....
行了,亲家,这事儿还是怪我,杨老婆子又是咳嗽了好几声,好像病得不轻的样子,都是我的错,老四是担心我的身体才没有追上去,我们原想着下工后,让他上门赔罪的。
刘母闻言讥讽道,当时不追,下了工再回去追,怎么,我女儿还没有他一天工分重要啊?
不是这个意思,杨老婆子连忙摆手,又引起一阵咳嗽,看得杨老汉心疼不已。
他又想起刘香莲走时的作派,咽不下这口气,前阵子老四说香莲身体不好,让她在家照看婆婆孩子,不去上工,我们应了。
结果昨儿个又说要去上工,里里外外的意思就是家里没必要待两个人,我家老婆子怕自己是个拖累,被儿媳看不得眼,所以今儿咬牙去上工,本来身体就还没好,结果晕倒了被送回来。
我在房里说了她几句太较真,结果香莲偷听了我们说话,还直接推门而入,对着我们大吼大叫,还说不喜欢我我们杨家,并不像嫁到我们杨家来!
杨老汉看着刘母厉声道,我倒不知刘家能养出这么个好女儿!怎么都不满意,那当初你们提出六十六块钱的彩礼,我们咬牙也给你们凑上了,怎么,现在不稀罕我们杨家是吗?不想过就别过了!
他猛地站起身,不顾身旁杨老婆子的拉扯,我就是让老四娶个寡妇回来,也不受这个气!老大,你们把刘家送过来的嫁妆全部搬到院子里,刘家的 ,你们自己搬回去吧,至于彩礼,至少退给我们五十块!
说完,便让杨继东他们去搬东西。
杨继北和刘母等人愣住了。
特别是刘老大,他是想给杨家人一个厉害瞧瞧,再顺着破下,让杨继北把刘香莲接回来好生过日子,这事儿就算过了,以后就算再发生什么事,杨家人也不会太过分。
结果现在搞成这个样子,这可怎么办!
刘母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她没想到杨老汉会这么说,话说清楚,我女儿就算在家,可做的都是什么?洗一大家子的衣服,照顾侄儿照顾婆婆的,还要砍柴弄地,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那你儿媳妇在家时没做这些吗?
杨老汉反问。
刘母一噎。
还确实做,怀孕快生了也还是去背柴回来,她见不得儿媳妇偷懒。
杨继西心里道,爹可是吃软不吃硬的,每每和他硬着来,才能逼出他们去搭伙的好事儿,可刘母这一来逼,事情就反着来了。
爹,爹!娘,我不能没有香莲啊!
眼看着杨继东和杨继南真要出堂屋门,杨继北赶忙拦住他们,大声求着杨老汉二人。
杨老汉冷哼一声,那就麻烦你们自己搬走吧。
刘老大四兄弟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动。
这要是真搬走了,这两口子就真离了!
刘母死死咬住唇,却在此时此刻也说不出软话来,这要是说了,她闺女在婆家的日子以后就难过了!
杨二奶奶瞧着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会儿她说什么,两家都不会感谢她。
倒是杨老婆子咳嗽了几声将梗着脖子的杨老汉拉着坐下,好啦!净说些气话,香莲是个好姑娘,我们都很喜欢咳咳.....
刘母见事情有余地,脸色好了许多,语气也缓了不少,她在家被我们宠坏了,都为人妇了,还那么任性,我们就这么一个闺女,难免护着些。
是这个道理,我也只有一个闺女,说起来也有些想她了。
杨老婆子这会儿把杨幺妹提出来,杨继西和杨二奶奶纷纷翻了个白眼。
看着二人渐渐放下争执,说起笑来,堂屋里的人都纷纷松了口气。
毕竟家里有个离婚的男人或者是姑娘,都是个丢人的事。
杨大奶奶也笑道,都别在这挤着了,快去倒点水过来。
杨继东闻言赶紧带着杨继北去倒水,杨继西见没自己什么事儿,便说去上工了。
没人在意他走不走,反正现在也不需要他充面子了。
杨二奶奶让杨继西跟自己回去,然后打了一大竹筒的凉茶,让他带去给孙桂芳喝。
孙桂芳见他这么快回来,也有些惊讶,没出什么事儿吧?
雷声大,雨点小,不过占主导位置的还是娘,姜还是老的辣啊。
刘母这次来时声势浩大,走的时候却带着点萧瑟。
刘香莲眼巴巴的在家等着,见他们回来赶紧迎上去,两个嫂子也跟着看过来。
刘老大他们倒是直接去上工了。
香莲,刘母眼神有些复杂地看着她,你给我个准话,到底还想不想和杨继北过日子。
杨继北这一次没有跟着过来,是因为刘母说想留刘香莲在家住几天,约定三天后再去接人。
听她这话,刘香莲也犹豫了,说实话,她在等刘母几人回家时,就有些害怕,这次见杨继北没跟来,更是带着几分着急。
他、他是不是同意了?
说着,眼泪就流了出来,看得两个嫂子心里着急。
娘,杨家怎么说的?
是啊,真要离了吗?那我闺女以后可怎么嫁人啊!
刘大嫂有个大女儿,今年都十三岁了,眼下她和刘二嫂相继有孕,都快生了,所以没去上工。
没有!
刘母脸一黑,拉着刘香莲回了房,接着把杨家的事儿说了一遍。
...你在家的日子过得好了,不知道其他媳妇儿过的什么日子,就说你大嫂,她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也是快生那个月没去上工,在家做饭洗衣服啥的,其实和你在杨家做的差不多。
只是你婆婆故意让你折腾了些,刘母看着沉默的刘香莲觉得有些头疼,好好过日子,可别再一气就回娘家,动不动就把不过了挂在嘴边,你公婆对你的意见很大。
刘香莲抽泣着,只觉得父母都不愿意帮自己,果然嫁出去就没有家。
还有你四弟,我给他相看了一个姑娘,如果顺利的话,九月就办事儿了.....
晚上杨继西看福窝的时候,发现奶糖居然没有变化。
他数来数去,也只有放进去的那六颗,于是对才进房间的孙桂芳说了这件事,孙桂芳虽然有些失望,却笑道。
那我们换成鸡蛋吧,其实我想过了,这大白兔奶糖太招人眼,本来就是稀奇的东西,如果福窝每天给我们更新那么多,我们拿出去卖,肯定会被查到我们。
我们就是普通的庄稼汉,也没个有本事的亲戚,东西就有些来路不明了,孙桂芳坐在杨继西身旁,拉着他的手继续道,这样其实挺好的。
杨继西闻言抱住她,桂芳,你就是这么容易满足。
其实那天他让孙桂芳算钱的时候,心里大约就有底了。
福窝更新后,他就觉得不会这么容易更新东西,更何况比起鸡蛋土豆这些,奶糖这种稀罕东西,确实有些显眼了。
于是他们把奶糖放在一旁,现在还有四十五颗奶糖,八个鸡蛋放进了福窝。
第二天晚上一看,福窝已经满了,还是三十二个,而杨二奶奶在借钱给他们修房子后,就不要他们的搭伙费了,杨继西或多或少明白了些什么,但也没戳破。
于是他塞了两个在鸡窝里,然后说是捡的,拿到灶房放好。
从那以后每天都会放两个进去,鸡蛋也就从每天三十二个,变成了三十个。
杨二爷爷现在除了早上那点活,剩下的时间都在忙着把宅基地清理出来,杨继西夫妇下工后也会去帮帮忙。
刘香莲早就杨继北接回来了,她还是在家干活,没有去上工,整个人话少了许多。
二哥他们找队长批了宅基地,就在他柴房旁边那块地,杨老汉十分不解,在他看来杨二爷爷又没有儿子,房子也是三家人最好的,能住好久了,为什么还要建房?
我听狗蛋说了,杨老婆子气色好了许多,此时看着院子里玩闹的孙子孙女,也有些不解,不知道折腾什么。
杨继东他们就更不知道了,不过杨继南还是道,那块地基不错,也大,能有个大院子。
我去问问。
杨老汉起身,结果被杨老婆子一把拉住,你去做什么?让大哥去。
于是杨老汉就去找杨大爷爷,让杨大爷爷去打听打听,杨大爷爷想到杨继康叮嘱自己的话,于是道,老二他们有钱,想怎么就怎么呗,或许是这边的房子住着不舒服,等那边建好,这边推了吧。
探听不出什么,但也知道杨二奶奶他们家底厚,杨老婆子他们酸得不行,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就他们这房子,都住了二十多年了,每次下雨都会漏雨,冬天还会被雪压塌一点边角,见本就有好房子住的杨二奶奶他们又开始建房,心里自然是羡慕嫉妒的。
狗蛋和大花他们更是带着毛蛋,天天往那边跑。
这天杨老婆子见杨继西帮着挑土,忍不住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他建房呢。
刘香莲一愣,这话忽然给了她一个念头。
于是晚上拉着杨继北在房里说悄悄话。
二爷二娘他们没有儿子,你说,我们要是过继过去,是不是就有新房子住了?
杨继北闻言脸色一变,你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意思?你也不看看,家里多少个兄弟,刘香莲自打上次和杨继北闹过后,二人的感情也没有以往那么好了,此时更有些想让他看清事实,我们现在还没有孩子,二嫂他们也还没有第二个孩子,如果你们三兄弟再有了孩子,那怎么办?
这房子能住下吗?爹娘会让扩建吗?
这一句句问得杨继北心烦意乱,他也有自尊心,便有些不耐烦道,你以为二娘他们不是人精吗?人家刚建房,我们就去讨好他们,谁都知道我们是为了什么,爹娘也不是好糊弄的,里外都不讨好的事儿,我才不干。
刘香莲气得很,翻过身就不去理他了,杨继北见此忽然道,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人,香莲,你变了。
是,我变了!刘香莲伸出手放在他眼前,可你怎么不看看我的手变得也粗糙了!
二人的争执越发大声,何明秀他们这边都听见了。
怎么又吵架了。
杨继南翻了个白眼。
何明秀轻哼一声,眼馋二娘家的房子呗,说起来老四还欠了二娘十块钱呢,现在二娘他们建房,也不知道会不会让老四给钱。
杨继北也担心这个,可要账的杨二奶奶没来,倒是杨继西来了。
还当着刘香莲的面,拿出那张借条,之前我就急用钱,你说你手里紧,今天就是二十号了,老四,你怎么说也得还给我,这毕竟是你三嫂的嫁妆钱。
刘香莲嘴皮子一抖,看向尴尬的杨继北,你借了多少?
恋耽美
刘大嫂闻言险些翻了个白眼,家里可没有住的地方,刘香莲的房间早就被她儿子住了。
这么大的小子了,能自己住是最好的。
刘父训斥道,怎么就不过了?你现在是杨家的人了!你不在杨家过,你去哪家过?谁家敢要你?
还带着逼迫婆婆去上工的恶毒名声。
但凡是个做婆婆的,都不敢给自己儿子娶这样的媳妇儿。
可我真的没有啊,刘香莲哭得眼睛都肿了。
不行,得给他们一个教训!
刘母利索的收拾好自己,叫上几个儿子,气势汹汹地往田家岗去。
他们脚步再快,到田家岗生产队的时候,大伙儿也上工有一个多小时了。
见刘母几人那样子,村民便觉得有事儿发生,有些好事儿的还让人去通知杨老汉。
刘家来人了,还来了不少呢,瞧着气冲冲的,怕是要出事。
杨老汉哪里听得这个话,赶紧把所有儿子都叫回家去。
杨继西也在其中。
这会儿想到我了,杨继西翻了个白眼,我做背景板就好,回来跟你说热闹。
你小心点啊,孙桂芳叮嘱着。
知道啦。
此时杨老婆子正在房里躺着,狗蛋和大花带着毛蛋在杨大奶奶院子里玩儿。
再怎么说也是刘家人,虽然刘母是继母,但对刘老大和刘老二也还过得去,加上并不像让刘香莲真过不下去,所以刘老大和刘老二也来了,刘香莲的两个弟弟也在。
个个人高马大的。
最小的弟弟啪啪敲打着院门,我们是垫子坝刘家的!有人在家吗?
杨二奶奶和杨大奶奶正在堂屋门口做布鞋,闻言对视一眼,赶紧让狗蛋去地里叫人。
把你爷爷爹和叔叔都叫回来。
杨大奶奶叮嘱着。
狗蛋这个时候倒是听话,从杨大奶奶院门口跑了出去。
见孩子跑去找人,刘母冷哼一声却没有阻止,高声喊着杨老婆子,让她出来给自己一个交代。
杨老婆子哪里敢出来,还把房门给插上了,就怕他们破门而入,瑟瑟发抖只等着杨老汉他们回来才好。
这个时候杨二奶奶则是去开了自家的院门,笑盈盈地招呼着刘家人,哎哟,这么热的天,外面晒得很,不如进我家来避避日头喝点凉茶。
刘母是知道杨二奶奶的,想着杨老三就是和他们搭伙,又想到自己女儿日后怕也是要麻烦对方的,于是给了好脸色,带着四人进了那边院子。
杨老婆子竖着耳朵听了大半天,只知道杨二奶奶那边有人说话,却不知道说了什么。
她想到和二嫂的恩恩怨怨,就忍不住后怕,可别在刘家人面前胡说八道,害了自己才好。
但杨二奶奶并没有提起刘香莲和杨老婆子的事儿,而是和杨大奶奶一起端出凉茶,让他们喝着,笑谈起旁边的宅基地,说起不久后要建房的事儿。
刘母自然也不会和她在这说刘香莲那事儿,知道都是在等杨老汉他们回来,也就跟着话头说。
大概十几分钟后,杨老汉等人气喘吁吁地赶了回来。
刘母谢了杨二奶奶的茶水,带着人从院子直接走过去了。
杨继西抹了一把汗水,见人全进了堂屋,人那么多,挤得满满当当,他就有些不想进去了。
恰好杨二奶奶冲他招手,于是杨继西便快步过来。
喝点。
她给他一碗凉茶,杨继西喝完一碗自己又去舀了一碗,这才舒畅了许多。
你跟着回来做什么?
杨大奶奶早就去杨老婆子那边了,所以这边只有他们两个人。
爹叫我一起回来的。
杨二奶奶闻言瘪嘴,说了和他一样的话,这个时候倒是想起你来了,不过这个热闹我还想看,走,我们一起过去瞧瞧。
二人过去的时候,就站在堂屋门口,本来堂屋就小,杨老汉父子就有四个人,刘家这边五个人,又都是高大壮实的男人居多,自然挤得慌。
杨老婆子这会儿也被杨大奶奶扶出房间了,她一边咳嗽一边进堂屋。
刘母见人都到齐了,便质问道,我把闺女嫁过来,不是让你们这么践踏的!杨继北,你当初怎么求娶我们家香莲的?今儿她一边哭一边回家,你人呢!
杨继北脸红得不成样子,想解释却不知道怎么说,因为他确实觉得刘香莲有些无理取闹,我、我.....
行了,亲家,这事儿还是怪我,杨老婆子又是咳嗽了好几声,好像病得不轻的样子,都是我的错,老四是担心我的身体才没有追上去,我们原想着下工后,让他上门赔罪的。
刘母闻言讥讽道,当时不追,下了工再回去追,怎么,我女儿还没有他一天工分重要啊?
不是这个意思,杨老婆子连忙摆手,又引起一阵咳嗽,看得杨老汉心疼不已。
他又想起刘香莲走时的作派,咽不下这口气,前阵子老四说香莲身体不好,让她在家照看婆婆孩子,不去上工,我们应了。
结果昨儿个又说要去上工,里里外外的意思就是家里没必要待两个人,我家老婆子怕自己是个拖累,被儿媳看不得眼,所以今儿咬牙去上工,本来身体就还没好,结果晕倒了被送回来。
我在房里说了她几句太较真,结果香莲偷听了我们说话,还直接推门而入,对着我们大吼大叫,还说不喜欢我我们杨家,并不像嫁到我们杨家来!
杨老汉看着刘母厉声道,我倒不知刘家能养出这么个好女儿!怎么都不满意,那当初你们提出六十六块钱的彩礼,我们咬牙也给你们凑上了,怎么,现在不稀罕我们杨家是吗?不想过就别过了!
他猛地站起身,不顾身旁杨老婆子的拉扯,我就是让老四娶个寡妇回来,也不受这个气!老大,你们把刘家送过来的嫁妆全部搬到院子里,刘家的 ,你们自己搬回去吧,至于彩礼,至少退给我们五十块!
说完,便让杨继东他们去搬东西。
杨继北和刘母等人愣住了。
特别是刘老大,他是想给杨家人一个厉害瞧瞧,再顺着破下,让杨继北把刘香莲接回来好生过日子,这事儿就算过了,以后就算再发生什么事,杨家人也不会太过分。
结果现在搞成这个样子,这可怎么办!
刘母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她没想到杨老汉会这么说,话说清楚,我女儿就算在家,可做的都是什么?洗一大家子的衣服,照顾侄儿照顾婆婆的,还要砍柴弄地,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那你儿媳妇在家时没做这些吗?
杨老汉反问。
刘母一噎。
还确实做,怀孕快生了也还是去背柴回来,她见不得儿媳妇偷懒。
杨继西心里道,爹可是吃软不吃硬的,每每和他硬着来,才能逼出他们去搭伙的好事儿,可刘母这一来逼,事情就反着来了。
爹,爹!娘,我不能没有香莲啊!
眼看着杨继东和杨继南真要出堂屋门,杨继北赶忙拦住他们,大声求着杨老汉二人。
杨老汉冷哼一声,那就麻烦你们自己搬走吧。
刘老大四兄弟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动。
这要是真搬走了,这两口子就真离了!
刘母死死咬住唇,却在此时此刻也说不出软话来,这要是说了,她闺女在婆家的日子以后就难过了!
杨二奶奶瞧着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会儿她说什么,两家都不会感谢她。
倒是杨老婆子咳嗽了几声将梗着脖子的杨老汉拉着坐下,好啦!净说些气话,香莲是个好姑娘,我们都很喜欢咳咳.....
刘母见事情有余地,脸色好了许多,语气也缓了不少,她在家被我们宠坏了,都为人妇了,还那么任性,我们就这么一个闺女,难免护着些。
是这个道理,我也只有一个闺女,说起来也有些想她了。
杨老婆子这会儿把杨幺妹提出来,杨继西和杨二奶奶纷纷翻了个白眼。
看着二人渐渐放下争执,说起笑来,堂屋里的人都纷纷松了口气。
毕竟家里有个离婚的男人或者是姑娘,都是个丢人的事。
杨大奶奶也笑道,都别在这挤着了,快去倒点水过来。
杨继东闻言赶紧带着杨继北去倒水,杨继西见没自己什么事儿,便说去上工了。
没人在意他走不走,反正现在也不需要他充面子了。
杨二奶奶让杨继西跟自己回去,然后打了一大竹筒的凉茶,让他带去给孙桂芳喝。
孙桂芳见他这么快回来,也有些惊讶,没出什么事儿吧?
雷声大,雨点小,不过占主导位置的还是娘,姜还是老的辣啊。
刘母这次来时声势浩大,走的时候却带着点萧瑟。
刘香莲眼巴巴的在家等着,见他们回来赶紧迎上去,两个嫂子也跟着看过来。
刘老大他们倒是直接去上工了。
香莲,刘母眼神有些复杂地看着她,你给我个准话,到底还想不想和杨继北过日子。
杨继北这一次没有跟着过来,是因为刘母说想留刘香莲在家住几天,约定三天后再去接人。
听她这话,刘香莲也犹豫了,说实话,她在等刘母几人回家时,就有些害怕,这次见杨继北没跟来,更是带着几分着急。
他、他是不是同意了?
说着,眼泪就流了出来,看得两个嫂子心里着急。
娘,杨家怎么说的?
是啊,真要离了吗?那我闺女以后可怎么嫁人啊!
刘大嫂有个大女儿,今年都十三岁了,眼下她和刘二嫂相继有孕,都快生了,所以没去上工。
没有!
刘母脸一黑,拉着刘香莲回了房,接着把杨家的事儿说了一遍。
...你在家的日子过得好了,不知道其他媳妇儿过的什么日子,就说你大嫂,她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也是快生那个月没去上工,在家做饭洗衣服啥的,其实和你在杨家做的差不多。
只是你婆婆故意让你折腾了些,刘母看着沉默的刘香莲觉得有些头疼,好好过日子,可别再一气就回娘家,动不动就把不过了挂在嘴边,你公婆对你的意见很大。
刘香莲抽泣着,只觉得父母都不愿意帮自己,果然嫁出去就没有家。
还有你四弟,我给他相看了一个姑娘,如果顺利的话,九月就办事儿了.....
晚上杨继西看福窝的时候,发现奶糖居然没有变化。
他数来数去,也只有放进去的那六颗,于是对才进房间的孙桂芳说了这件事,孙桂芳虽然有些失望,却笑道。
那我们换成鸡蛋吧,其实我想过了,这大白兔奶糖太招人眼,本来就是稀奇的东西,如果福窝每天给我们更新那么多,我们拿出去卖,肯定会被查到我们。
我们就是普通的庄稼汉,也没个有本事的亲戚,东西就有些来路不明了,孙桂芳坐在杨继西身旁,拉着他的手继续道,这样其实挺好的。
杨继西闻言抱住她,桂芳,你就是这么容易满足。
其实那天他让孙桂芳算钱的时候,心里大约就有底了。
福窝更新后,他就觉得不会这么容易更新东西,更何况比起鸡蛋土豆这些,奶糖这种稀罕东西,确实有些显眼了。
于是他们把奶糖放在一旁,现在还有四十五颗奶糖,八个鸡蛋放进了福窝。
第二天晚上一看,福窝已经满了,还是三十二个,而杨二奶奶在借钱给他们修房子后,就不要他们的搭伙费了,杨继西或多或少明白了些什么,但也没戳破。
于是他塞了两个在鸡窝里,然后说是捡的,拿到灶房放好。
从那以后每天都会放两个进去,鸡蛋也就从每天三十二个,变成了三十个。
杨二爷爷现在除了早上那点活,剩下的时间都在忙着把宅基地清理出来,杨继西夫妇下工后也会去帮帮忙。
刘香莲早就杨继北接回来了,她还是在家干活,没有去上工,整个人话少了许多。
二哥他们找队长批了宅基地,就在他柴房旁边那块地,杨老汉十分不解,在他看来杨二爷爷又没有儿子,房子也是三家人最好的,能住好久了,为什么还要建房?
我听狗蛋说了,杨老婆子气色好了许多,此时看着院子里玩闹的孙子孙女,也有些不解,不知道折腾什么。
杨继东他们就更不知道了,不过杨继南还是道,那块地基不错,也大,能有个大院子。
我去问问。
杨老汉起身,结果被杨老婆子一把拉住,你去做什么?让大哥去。
于是杨老汉就去找杨大爷爷,让杨大爷爷去打听打听,杨大爷爷想到杨继康叮嘱自己的话,于是道,老二他们有钱,想怎么就怎么呗,或许是这边的房子住着不舒服,等那边建好,这边推了吧。
探听不出什么,但也知道杨二奶奶他们家底厚,杨老婆子他们酸得不行,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就他们这房子,都住了二十多年了,每次下雨都会漏雨,冬天还会被雪压塌一点边角,见本就有好房子住的杨二奶奶他们又开始建房,心里自然是羡慕嫉妒的。
狗蛋和大花他们更是带着毛蛋,天天往那边跑。
这天杨老婆子见杨继西帮着挑土,忍不住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他建房呢。
刘香莲一愣,这话忽然给了她一个念头。
于是晚上拉着杨继北在房里说悄悄话。
二爷二娘他们没有儿子,你说,我们要是过继过去,是不是就有新房子住了?
杨继北闻言脸色一变,你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意思?你也不看看,家里多少个兄弟,刘香莲自打上次和杨继北闹过后,二人的感情也没有以往那么好了,此时更有些想让他看清事实,我们现在还没有孩子,二嫂他们也还没有第二个孩子,如果你们三兄弟再有了孩子,那怎么办?
这房子能住下吗?爹娘会让扩建吗?
这一句句问得杨继北心烦意乱,他也有自尊心,便有些不耐烦道,你以为二娘他们不是人精吗?人家刚建房,我们就去讨好他们,谁都知道我们是为了什么,爹娘也不是好糊弄的,里外都不讨好的事儿,我才不干。
刘香莲气得很,翻过身就不去理他了,杨继北见此忽然道,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人,香莲,你变了。
是,我变了!刘香莲伸出手放在他眼前,可你怎么不看看我的手变得也粗糙了!
二人的争执越发大声,何明秀他们这边都听见了。
怎么又吵架了。
杨继南翻了个白眼。
何明秀轻哼一声,眼馋二娘家的房子呗,说起来老四还欠了二娘十块钱呢,现在二娘他们建房,也不知道会不会让老四给钱。
杨继北也担心这个,可要账的杨二奶奶没来,倒是杨继西来了。
还当着刘香莲的面,拿出那张借条,之前我就急用钱,你说你手里紧,今天就是二十号了,老四,你怎么说也得还给我,这毕竟是你三嫂的嫁妆钱。
刘香莲嘴皮子一抖,看向尴尬的杨继北,你借了多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