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 作者:弱水千流
第 57 章
高考前一周,学校组织毕业班分班拍毕业照。
第一教学楼前,身穿校服的少年少女排成几排,偏哥还是老样子,抄着教鞭给大家排站位。少年少女们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一如过去几年那样嬉笑打闹,可那声“茄子”喊出来的刹那,所有人却都湿了眼眶。
于是小小一个四格方框,定格下一群人的青葱岁月。
拍完照,大家回到教室,听高中时代的最后一堂数学课。
张平安给大家评讲了最近做的一套题,一切似乎都和以前一样,又有哪里不一样。林悠悠神情专注,拿着红笔认真记笔记,老师说的每句话,都写在笔记本上。
终于,下课铃响了。
张平安放下教鞭,对教室里的孩子们说:“同学们,还记得你们高一入校时,我对你们提出的希望么?”
全班异口同声:“长大后能兴一方水土,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百姓。”
张平安笑了,点点头,然后转身走向教室大门,声音里带着微不可察的哽咽,“好了,下课。”
教室里沉默了很久,很久,没有一个人走出教室,也没有一个人动。
林悠悠趴在课桌上仰望成华的天,蓝蓝的,飘着白色云朵。她想起三年前刚刚入学,自己也是这样趴在窗口看天,只是那时,她的身边还有老妈子袁晓。
看着看着,视线就模糊成一片。
再见了,我的高三一班;
再见了,我曾经讨厌到死现在却舍不得脱下的校服;
再见了,八百度近视的刘胖;
再见了,长了一张关公脸其实内心却比谁都软的张平安;
再见了,老师们,同学们;
再见了,我关于十八岁的所有辛酸甜蜜,喜怒哀乐。
第24章
高考前放假三天, 高三学生们纷纷把放在抽屉里的书和练习册往家里搬。教室里闹哄哄的,女生大多红着眼睛, 男生虽然都没哭, 但一个二个的脸色却都沉重。
毕业啊,曾以为遥遥无期, 转眼就要真的各奔东西。
林悠悠的书太多, 半小时前,她已经专门给林毅打了电话, 让他放学之后绕到成华来一趟,帮她搬书。
东西大致收拾完毕, 她安静地坐在课桌前发呆。
看看黑板, 看看教室, 看看窗外的校园。短短几分钟,过去的三年却已如走马灯般,在她脑海里重演了一次。
这一天, 林毅方程式默写又没过关,被老师留了下来。当他从八中赶到成华时, 已是日暮西山的光景。
于是林悠悠成了全班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人。
摆好课桌,放好椅子,关灯, 锁门,斜阳中,整栋高三教学楼就这么彻底安静了下去,仿佛再没有什么能令它重归喧哗。
回家的路上, 林悠悠抱着书包默默走在后面,而林毅不愧是从小热衷体育的八中校霸,肩扛手提依旧健步如飞。不多时,两人的距离已拉开百来米。
林毅回头看她,皱起眉:“喂,你属乌龟么?”
林悠悠这才迟迟回过神,加快步子跟上去。
林毅把肩上的书袋往上托,一副大力士姿态,随口道:“诶,高三暑假有整整三个月,是不是想想都兴奋?”
林悠悠拆开一袋跳跳糖放嘴里,摇摇头,应得含混:“还好吧。”边说边叹了口气,小肩膀垮垮的,“考得好,我估计就兴奋;考不好,我估计就只有哭死了。”
林毅连“呸”好几声,直骂她是乌鸦嘴:“你丫脑残啊,会不会说话,有你这么咒自己的么?什么考得好考不好,我可告诉你,你这么猛,想不是状元都不可能!”
林悠悠默,实在不明白他这种日天日地的自信是从何而来。
林毅拿肩膀撞她一下,“要有信心啊!”
林悠悠没辙,只能冲低弟弟挤出个阳光灿烂的笑,“嗯!状元肯定是我!”
“这才对嘛。”林毅稍微满意了点儿,往前走几步,又道,“对了,你还有三天就考试了,驰哥还是不让你跟他联系么?”
提起这个,林悠悠才刚扬起来的嘴角又平了下去。
“对呀。”她低头,白色小板鞋有一搭没一搭地踢石子儿,语气恹恹的,“不许我去找他,不回我微信,也不准我给他电话,连帮我检查题目都不肯。”
细细算起来,她和肖驰已经快三个月没联系过了呢,打电话的次数为零,发短信的条数为零,甚至连微信交流都为零。期间,他们唯一的一次见面发生在四月底,庄寅杰生日请客的饭桌上。
他就坐在她旁边,脸色冷淡,吃饭的过程中,除了给她夹过七次菜以外,对她说过的唯一一句话就是“椅子往里挪点儿”。
而对这种种,肖驰的理由很简单也很粗暴:要她好好学习,不许分心。
好吧。
林悠悠虽然开始的时候有点难过,但想到,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她好时,便又都释然了。于是这几个月来,她便当真乖乖地不再找他,认真复习努力刷分。
二诊时,她的成绩是年级第五,全市第十。
三诊时,考题简单,再加上不少特优生都已经选择保送,她考到了年级第一,全市第七。
老师们欣慰不已,都说,只要林悠悠高考时正常发挥,考入C大的新闻专业不成问题。
回到家,林奶奶照例熬了一大锅鱼汤给家里的高考生补脑,林爷爷也不看报纸了,坐在茶几前专心致志剥核桃,大碗大碗送进林悠悠卧室。
这就是所谓的一人高考,全家高考。
夜里九点左右,林悠悠写完一套理综,伸了个懒腰,接着挂上耳机练听力。突的,手机响起来,传入新的微信消息。
第 57 章
恋耽美
第 57 章
高考前一周,学校组织毕业班分班拍毕业照。
第一教学楼前,身穿校服的少年少女排成几排,偏哥还是老样子,抄着教鞭给大家排站位。少年少女们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一如过去几年那样嬉笑打闹,可那声“茄子”喊出来的刹那,所有人却都湿了眼眶。
于是小小一个四格方框,定格下一群人的青葱岁月。
拍完照,大家回到教室,听高中时代的最后一堂数学课。
张平安给大家评讲了最近做的一套题,一切似乎都和以前一样,又有哪里不一样。林悠悠神情专注,拿着红笔认真记笔记,老师说的每句话,都写在笔记本上。
终于,下课铃响了。
张平安放下教鞭,对教室里的孩子们说:“同学们,还记得你们高一入校时,我对你们提出的希望么?”
全班异口同声:“长大后能兴一方水土,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百姓。”
张平安笑了,点点头,然后转身走向教室大门,声音里带着微不可察的哽咽,“好了,下课。”
教室里沉默了很久,很久,没有一个人走出教室,也没有一个人动。
林悠悠趴在课桌上仰望成华的天,蓝蓝的,飘着白色云朵。她想起三年前刚刚入学,自己也是这样趴在窗口看天,只是那时,她的身边还有老妈子袁晓。
看着看着,视线就模糊成一片。
再见了,我的高三一班;
再见了,我曾经讨厌到死现在却舍不得脱下的校服;
再见了,八百度近视的刘胖;
再见了,长了一张关公脸其实内心却比谁都软的张平安;
再见了,老师们,同学们;
再见了,我关于十八岁的所有辛酸甜蜜,喜怒哀乐。
第24章
高考前放假三天, 高三学生们纷纷把放在抽屉里的书和练习册往家里搬。教室里闹哄哄的,女生大多红着眼睛, 男生虽然都没哭, 但一个二个的脸色却都沉重。
毕业啊,曾以为遥遥无期, 转眼就要真的各奔东西。
林悠悠的书太多, 半小时前,她已经专门给林毅打了电话, 让他放学之后绕到成华来一趟,帮她搬书。
东西大致收拾完毕, 她安静地坐在课桌前发呆。
看看黑板, 看看教室, 看看窗外的校园。短短几分钟,过去的三年却已如走马灯般,在她脑海里重演了一次。
这一天, 林毅方程式默写又没过关,被老师留了下来。当他从八中赶到成华时, 已是日暮西山的光景。
于是林悠悠成了全班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人。
摆好课桌,放好椅子,关灯, 锁门,斜阳中,整栋高三教学楼就这么彻底安静了下去,仿佛再没有什么能令它重归喧哗。
回家的路上, 林悠悠抱着书包默默走在后面,而林毅不愧是从小热衷体育的八中校霸,肩扛手提依旧健步如飞。不多时,两人的距离已拉开百来米。
林毅回头看她,皱起眉:“喂,你属乌龟么?”
林悠悠这才迟迟回过神,加快步子跟上去。
林毅把肩上的书袋往上托,一副大力士姿态,随口道:“诶,高三暑假有整整三个月,是不是想想都兴奋?”
林悠悠拆开一袋跳跳糖放嘴里,摇摇头,应得含混:“还好吧。”边说边叹了口气,小肩膀垮垮的,“考得好,我估计就兴奋;考不好,我估计就只有哭死了。”
林毅连“呸”好几声,直骂她是乌鸦嘴:“你丫脑残啊,会不会说话,有你这么咒自己的么?什么考得好考不好,我可告诉你,你这么猛,想不是状元都不可能!”
林悠悠默,实在不明白他这种日天日地的自信是从何而来。
林毅拿肩膀撞她一下,“要有信心啊!”
林悠悠没辙,只能冲低弟弟挤出个阳光灿烂的笑,“嗯!状元肯定是我!”
“这才对嘛。”林毅稍微满意了点儿,往前走几步,又道,“对了,你还有三天就考试了,驰哥还是不让你跟他联系么?”
提起这个,林悠悠才刚扬起来的嘴角又平了下去。
“对呀。”她低头,白色小板鞋有一搭没一搭地踢石子儿,语气恹恹的,“不许我去找他,不回我微信,也不准我给他电话,连帮我检查题目都不肯。”
细细算起来,她和肖驰已经快三个月没联系过了呢,打电话的次数为零,发短信的条数为零,甚至连微信交流都为零。期间,他们唯一的一次见面发生在四月底,庄寅杰生日请客的饭桌上。
他就坐在她旁边,脸色冷淡,吃饭的过程中,除了给她夹过七次菜以外,对她说过的唯一一句话就是“椅子往里挪点儿”。
而对这种种,肖驰的理由很简单也很粗暴:要她好好学习,不许分心。
好吧。
林悠悠虽然开始的时候有点难过,但想到,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她好时,便又都释然了。于是这几个月来,她便当真乖乖地不再找他,认真复习努力刷分。
二诊时,她的成绩是年级第五,全市第十。
三诊时,考题简单,再加上不少特优生都已经选择保送,她考到了年级第一,全市第七。
老师们欣慰不已,都说,只要林悠悠高考时正常发挥,考入C大的新闻专业不成问题。
回到家,林奶奶照例熬了一大锅鱼汤给家里的高考生补脑,林爷爷也不看报纸了,坐在茶几前专心致志剥核桃,大碗大碗送进林悠悠卧室。
这就是所谓的一人高考,全家高考。
夜里九点左右,林悠悠写完一套理综,伸了个懒腰,接着挂上耳机练听力。突的,手机响起来,传入新的微信消息。
第 57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