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事情我们帮不了颂颂?楼上的大佬是这个意思吗?
    不是大佬,但我确实就是这个意思,除非你们人均国际学术圈大佬,一跺脚整个学术圈抖三抖那种。那当你们宣布不给所有吸血出版集团投稿,可能就能把他们搞死了吧。
    懂了,谢谢大佬解惑!
    不是你懂了什么?我怎么突然有点不好的预感?
    没过多久,又有一条和陈颂相关的热搜排位迅速上升,很快就出现在了前十,这个热搜词条叫做歌颂后援会招新计划。
    有好奇的网友点进去之后,顿时目瞪口呆。
    歌颂后援会招新要求:1、热爱祖国,热爱学习,人品端正。2、立志向颂颂学习,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才。3、物理、数学成绩好优先。
    歌颂后援会日常活动:1、每日打卡学习,物理、数学为主,其他学科为辅。2、学习颂颂报告会内容,争取早日听懂颂颂说话。3、学习颂颂的论文,努力做到和颂颂有共同语言。
    歌颂后援会目标:1、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争取考进京华大学,成为颂颂的学弟学妹。2、家长努力提供孩子的成绩,争取让孩子考进京华大学,成为颂颂的学弟学妹。3、所有人努力提高自己,成为和颂颂有共同审美情趣的人!
    歌颂后援会管理组招新要求:1、在物理学或者数学核心期刊以上发表过论文的后援会成员。2、在其他领域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的后援会成员也可酌情考虑。
    ???这啥玩意?我不太懂这个世界了。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奇怪的后援会招新要求和日常活动。
    后援会的日常任务,难道不应该是打投、转发、点赞、买周边啥的?这都是啥?这真的不是学习会吗?
    还有那个管理组的招新要求这年头不是学霸都没资格当粉头了是吗?
    但是很正能量啊,如果他们是认真的而不是玩梗的话,加入这个后援会能督促自己学习吧?把它当学习小组其实也蛮不错的啊。
    毕竟是学术圈大佬的后援会而不是娱乐圈明星的后援会啊。人大佬根本不需要打投,学术圈的奖项只看研究成果,流量毫无意义。周边也没有周边能买,甚至连正主讲话都听不懂,可不就只能好好学习了吗?笑死。
    第062章 杰出人才计划 二合一
    第二天早上陈颂一觉醒来, 就接到了唐院士的电话,让他去一趟学校,校领导想要就他将来的安排和他谈谈。
    等陈颂挂了电话, 洗刷完毕出来,就看到童一淮坐在餐桌边拿着手机笑看着他,颂颂, 你火了。
    陈颂一愣,虽然他现在已经和童一淮确定了关系,但是两人的称呼却一直没有变,始终都是师兄弟相称, 突然叫得这么亲昵,陈颂还真有些不习惯, 怎么突然这么叫我?火了是什么意思?
    童一淮调侃道:这可不是我想的, 是你的粉丝对你的称呼。恭喜你, 现在是个网红了, 有粉丝后援会的那种。
    陈颂听得一阵愕然, 啥玩意?我平时都不怎么上网,上网也是刷学术论文, 偶尔看看学术圈的动态,和群友聊聊天, 怎么就网红了?粉丝后援会又是什么鬼?我又不是明星。
    童一淮把热度不减的微博热搜页面放到他面前, 看吧,就是这么一回事, 昨天你的学术报告会直播视频传出去之后, 你就火了。
    陈颂看了看, 倒是有些搞清楚了现在的情况, 但依然完全无法理解现在的网友在想些什么, 不是,学术报告会大部分人根本看不懂吧?这也能火?还真有粉丝后援会啊?瞎说的吧?
    不是陈颂小看了网友的水平,而是昨天那场学术报告会,能够完全听懂的,基本上都是小有成就的数学家了。
    大多数数学专业的研究生也不敢说完全搞懂了,至于那些来凑热闹的本科生,真的就只是来凑个热闹而已。
    而这些在热搜聊得热闹的网友们,陈颂相信,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水平还不如京华大学的数学系本科生,基本上就跟听天书一样,这也能粉上他?
    童一淮学过一些心理学,对此倒是有点理解,解释道:主要是因为你长得好看啊,长得好看的人谁能不喜欢呢?你看很多娱乐圈的流量明星,其实也就是只有一张脸而已,可见只要长得好看就足以吸引粉丝了。
    那些娱乐圈的流量明星,之所以能够吸引那些粉丝,无外乎是有人在背后运营,给他们足够多的曝光率,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脸,以及足够高大上吸引人的人设而已。师弟你呢,这一波是国家在营销你,比所有流量明星最后的力量都更强大,你还有比流量明星一点不差,甚至更有辨识度的脸。
    另外就是人设了,师弟你不需要立人设,你本身的设定就足够吸引人了。京华大学的高材生,年轻帅气的科研天才。学科还是一般人都搞不懂的数学和物理,本身就足够高大上了,能够吸引一批粉丝也蛮正常的。
    陈颂一脸我不太懂,但我大为震撼的表情。
    童一淮笑了笑,说道:其实你也不用想太多了,就像你粉丝说的,他们粉你和你没关系。而且我看了下,他们那个粉丝后援会,搞得跟个学习小组似的,只要不走偏,反正也没什么坏处。
    陈颂还是一脸纠结,师兄,我只是想要好好搞研究。
    童一淮揉了揉他的脑袋,你现在也只需要好好搞研究就行了。如果你觉得有压力的话,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榜样,做好你自己,用行动引导你的粉丝向你学习。其实你不需要和你的粉丝有什么接触,任何意义上的,有时候偶像离粉丝太近了,他们还会不高兴呢,距离才能产生美。
    似乎想到了什么,童一淮又笑了起来,说道:而且,网友忘事忘的很快的,你又不是那种天天活跃在媒体和网络上的流量明星,等这事儿过去之后,网友也就该把你忘得差不多了,红不了多久的。
    陈颂一想也是,松了一口气说道:那倒是还好,我觉得我大概还做不了什么榜样。对了师兄,我等会儿要去一趟学校,老师说校领导想要跟我谈谈。
    童一淮给他端了早餐过来,说道:那快吃吧,吃完我陪你一起过去。我估计是因为加兰教授的当众邀请让他们有了危机感。不管怎么说,人普林斯顿大学都给你开出正教授的待遇,学校如果诚心想要留人,也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虽然我知道你没有出国的打算,但是该有的待遇也不必跟学校客气。
    陈颂对童一淮一笑,说道:师兄,你放心,我知道的。再说了,不是还有你在吗?
    童一淮可疑地沉默了十几秒钟,然后轻咳一声,假装若无其事地说道:嗯,我总是不会让你吃亏的。
    大概是为了不让陈颂有太大的压力,所以校领导把谈话的地点选在了物院赫院长的办公室,参与的人也不多,只有京华大学的校长陈校长,以及物院院长赫院长、数院院长智院长,还有陈颂的导师唐院士,另外就是陈颂本人和他带过来的童一淮了。
    陈颂和陈校长是见过的,但以往并没有太多的接触,倒是童一淮和陈校长有过一些交流。
    陈校长自己也是半个学术圈的人,又经常和这些学者们接触,很明白他们的风格,并不多说废话,稍微说了几句场面话就进入了正题,陈博士,其实我早就想要和你谈谈了,不过之前因为担心会影响你准备学术报告会,一直不敢打扰。
    陈颂不知道陈校长说的是真是假,他保持微笑,客套了两句。
    陈校长听了,心里对陈颂的性格稍微有了一点了解,知道他不是那种一心研究不通俗务的科学家,心里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担心。
    不过表面上,他还是温和慈祥的长辈的样子,说道:陈博士,我也不跟你说虚的,你的能力呢早就已经超出了一半博士生的水平,但毕竟博士课程还没有完成,所以这方面我们还是按照规律来。但是该给你的待遇,国家和学校肯定都不会亏待你。
    我和智院长商量过了,学校希望能够邀请你加入高等数学研究院,待遇是正教授级别的研究员。另外,来之前相关部门的领导也跟我谈过,不知道陈博士你对万人计划有没有兴趣呢?
    陈颂知道万人计划,是夏国对于人才培养的一个十年计划,其中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杰出人才计划,预计人数在一百人以内,只有有可能成为国际顶尖人才的才有可能入选。
    第二各层次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也是万人计划之中,占人数最多的一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则是专门为青年设置的,称为青年拔尖人才,只有35岁一下的优秀才人才有可能入选。
    比如童一淮现在就是有资格申请青年拔尖人才的,不过唐院士觉得他不必着急,反正他还年轻,等上几年不说有希望入选杰出人才,至少入选领军人才的希望是很大的。
    陈颂露出了有些感兴趣的表情,万人计划我当然是感兴趣的了。
    陈校长露出笑容,说道:感兴趣就好,今年的评选还没开始,我预备推选你为万人计划杰出人才,通过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当然你自己也的申请一下。
    这次陈颂是真的愣住了,就连一直不动声色的童一淮也愣了一下。陈颂有些不太确定地问道:您是说杰出人才?
    陈颂并不是觉得自己没资格入选杰出人才计划,毕竟杰出人才计划选的就是那些有希望成为国际顶尖科学家,有希望冲击诺奖的人,而陈颂他现在就有希望冲击菲奖了。
    可是,怎么说呢,夏国毕竟是个比较讲究论资排辈的国家,而陈颂到底还太年轻了。
    无论是陈颂还是童一淮,都以为陈校长说万人计划说的是领军人才,没想到陈校长一开口就是杰出人才。
    看来这次国内的领导们是真的下定决定了,也不知道有多少是加兰教授和其他顶级名校抛出来的橄榄枝的功劳。
    陈校长笑容笃定,说道:没错,就是杰出人才计划,陈博士你完全有这个能力。
    陈颂和童一淮对视一眼,惊讶归惊讶,有这种好事拒绝当然也是不可能拒绝的,他毫不犹豫地点头,能得到这样的看重,我很荣幸。
    陈校长听到这句话,总算是放心了。
    京华大学作为夏国的顶级名校,这些培养出了很多人才,但也流失了很多人才,这些年从京华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去国外名校继续深造,然后就不再回来的学生不在少数,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国内学术圈过于浓重的论资排辈的氛围。
    陈校长这次力推陈颂上杰出人才,除了陈颂自身过于优秀,也有想要千金买马骨,让其他人看看夏国也是看重人才,也是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
    这件事情,其实陈校长想做很久了,只是一直没有足够好的机会,毕竟没有一个像是陈颂这样的标杆,很难立起这样的形象,也很难说服思想有些死板的领导们。
    不过不管陈校长心里是怎么想的做什么打算,总之这对陈颂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这场谈话,唐院士、赫院长、智院长本来是准备来给陈颂帮忙的,却没想到陈校长一开口就是大手笔,完全没有没有出场的余地,谈话就直接结束了。
    离开办公室,陈颂和童一淮一起走在校园无人的小路上。
    童一淮看着陈颂头顶的发旋,心里也有些感慨,是他一步步看着陈颂从一个稚嫩的本科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成长到现在这个地步的,陈颂成长的速度之快,让童一淮都不由为之感慨。
    陈颂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虽然入选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范进中举一样的体验,可是陈颂本人虽然也高兴,却比较淡然。
    可能和他本人的经历有关吧,从小到大他不说大富大贵,但确实什么都不缺,因而也没有什么特别想要追求的东西,选择走科研道路也只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为了功成名就。
    真要论起来,陈颂感觉,知道自己会入选万人计划杰出人才的那种喜悦,还不如他成功证明皮莱猜想,或者完成物理课题的时候的那种兴奋。
    当然,这话就不要出去说了玉岩。,免得被人打死。
    学术报告会结束之后,各国学者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幽州市,而陈颂也回到了研究所继续工作。
    研究所里的同事们虽然不太关注外界的情况,但对学术圈的盛会,即便是别的学科的,他们也不可能一无所知,纷纷或是真诚或是调侃地恭喜了陈颂。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毕竟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而数学也不是他们最关注的领域。
    就在陈颂他们忙着研究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上了新闻联播,虽然就短短的一点时间,但新闻联播本来也没多少时间,能上就是牌面。
    本地政府自然大力宣传,他们本地出现了这样一个世界级的数学家,几乎把陈颂的履历都挖了出来介绍了一遍,他的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也被各种采访。
    而新闻联播里讲到陈颂的那一段,也被截取出来,在本地朋友圈里疯传。
    这段内容用的画面主要是他在学术报告厅讲解的画面,还有一点他接受央媒采访的视频,虽然谁都看不懂,但大家都传得很开心。
    陈颂,成功地从亲戚朋友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晋级为本地所有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王华凝最近上班都是乐呵呵的,无他,每天都能听到领导和同事夸自己的大儿子,而且因为陈颂的原因,领导对她的态度都变得亲切和蔼了很多,还主动给她各种晋升和学习的机会。
    陈献目前人并不在家,而在外地的矿场,但他也得到了家人朋友的分享,丝毫没有错过儿子的成就。
    目前也是整天乐呵呵的,见人就介绍自己儿子在新闻联播上出现的英姿。
    不过无论是员工下属还是合作伙伴,或者合作公司的人,都不觉得烦。
    那可是新闻联播啊,如果他们的儿女上了新闻联播,估计得炫耀得比陈献还夸张呢。
    人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怎么就不能炫耀了呢?
    家里唯一心情比较复杂的是陈新雨。
    自家的亲哥这么优秀,陈新雨自然也是与有荣焉的,更何况她和陈颂的关系一直很好,即便这些年见面的机会少了,可是陈颂经常给她寄礼物过来,有机会也会跟她在网络上聊天或者打视频,两人并没有变得生疏。
    所以在学校里,陈新雨也丝毫不吝啬炫耀自己有这么优秀的一个哥哥。
    可是吧,这知道的人多了,陈新雨的烦恼也来了。
    和哥哥比起来,陈新雨实在是过于平凡,成绩不能说很差,也就是努力一把能上普通公立本科,要是松懈一把大概就只能去民办本科甚至于去专科学校了的水平。
    这让学校里的很多老师,看她的眼神都变得非常惋惜,虽然没有人在她面前说什么,可是那种眼神,真的是掩饰不了的。
    陈新雨大概都能猜到老师们在想什么,大概就是觉得,明明都是一个父母生的,哥哥那么优秀,为什么妹妹差那么多呢?
    类似的话,陈新雨从小到大就没少听说,虽然都已经听得麻木了,在哥哥的宽慰下也学会了不去在意不相干的人的想法,只做好自己的事情,可是想到依然会有点郁闷。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让陈新雨有些烦恼的事情,就是和她一起做学渣的同桌李悦是个小花痴,天天缠着自己问哥哥的事情。
    两人走在放学的路上,李悦挽着陈新雨的胳膊,兴奋地说道:新雨,你哥哥的直播视频,我已经看了十几遍了,还是没有看你。他真的好帅啊!他什么时候回来的?到时候你能不能把他介绍给我认识啊?你放心,我没想当你嫂子,我不配,我就想和男神近距离接触一下,能合影就更好了。
    恋耽美

章节目录


跑团后我成了科研大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暗夜公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暗夜公主并收藏跑团后我成了科研大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