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许大山会听她的就怪了,他扬起扫帚
    还没落下呢, 许文雅就因为太过恐惧,两眼一翻昏了过去。
    李惠兰当然更疼儿子,看到儿子被女儿压着打, 她何尝不是气到想把这混账女儿打一顿。可女儿毕竟也是亲生的, 就这么突然昏倒,她还是被直接吓哭了。这和上次得知许大丫昏迷是完全两种感受。
    她赶忙上前, 用以前老人教的方法, 用力掐女儿人中。
    许文雅细皮嫩肉的, 很快给她弄破了皮,血丝渗了出来,不过人到底是醒过来了。
    醒过来后,许文雅第一反应就是哭着认错。可怜兮兮的样子看得李惠兰心都碎了,大声骂丈夫把女儿吓成这样。
    看到母亲维还是护自己,她悄悄松了口气。
    许涛见父母似乎就这样放过姐姐,哇一声跌坐在地上,开始了自己的哭闹。
    许大山这会真觉得孩子就是来讨债的,他心里那股火气撒不到女儿身上,儿子还又哭闹上了,吵得他脑瓜子嗡嗡响。气的他扬起原本用来打女儿的扫帚,直接朝儿子挥了下去
    寻常日的傍晚,许家又是这样鸡飞狗跳。
    一些八卦心强的邻居忍不住走出家门口,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边竖起耳朵听许家那的动静边议论着,自从李惠兰家带回这个亲女儿后,好像家无宁日了。
    许文雅晕倒醒来后一直小心翼翼观察,感觉李惠兰夫妻都没要打她的意思。她以为自己躲过了一劫,有些暗暗自喜,自认为找到了对抗父母家暴力的法子。
    因为姐弟两的这一闹,许家的晚饭吃的比平时晚了很多。
    饭桌上,李惠兰看着在吃第二碗粥的女儿,一脸慈爱对她说:吃多点,吃报了身体才会好。
    许文雅心里想,这粥就跟喝水一样哪里吃的饱,不过面上她还是淡淡回应了母亲。
    就在她美滋滋吃下三碗粥放下碗筷后
    许文雅终究还是没躲过父母那一顿混合双打。
    当她被母亲摁住,父母一起打她屁股的时候,她后知后觉回味过来,原来他们让她吃多点,不过是让她更扛打。打完还美曰其名说什么,孩子不打就不懂事。
    许文雅哭的好大声,这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挨打。
    委屈、怨恨,却不得不忍着,继续和他们在同一屋檐下生活。
    摸着还作疼的屁股,许文雅只能安慰自己,许大丫现在也许已经和她的亲生父母下放到鸟不拉屎的偏远农场了吧。她的日子肯定比自己苦千倍万倍。
    这样想,心里才舒服些。
    而被许文雅以为已经在农场受苦受难的包惜惜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1968年冬,周一,早晨。
    包惜惜穿上父母为她买的新衣服,在他们的陪同下高高兴兴去学校报道。
    在沈立强帮她搞定了插班的事情,确定自己即将要重回小学读书后,包惜惜很快又换了个角度看问题。
    这一换角度不得了,她亢奋到不行。
    她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做过学霸梦,可她做过,在年少无知的年纪。
    那时候,每次在电视上看知识竞答节目,她总会幻想自己也是一个懂得很多的学霸,站在赛场上叱咤风云,干净利落打败所有对手,赢得台下满堂掌声。
    奈何理想丰满现实骨干,在十几年的求学生涯里,她始终不过是平平无奇的一个学生。
    如今,上天给又给了她一次机会。
    她,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人再回小学读书,那不是荣耀王者重打青铜局,五杀超神信手拈来!
    只是想到这里,包惜惜就已经兴奋到有些难以自抑,忍不住去幻想自己一鸣惊人的高光时刻。
    也许老天爷这安排就是为了圆她年少无知那会的那梦想吧,她怎么能拒绝呢?
    包惜惜的插班入学手续上周五已经办好,被安排在三年(2)班,今天入入学报道。
    因为是女儿第一天上学,李慧妍夫妻担心她不习惯,还是赶在上班前陪着她去老师办公室找班主任邓老师。
    他们到的时候,邓老师其实也是刚到没多久,才给自己泡好一杯薄荷茶。
    当老师的咽喉多多少少都有点毛病,必须注意养护,而且薄荷是家里自己种的,不花钱。
    看到学生和家长来了,邓老师连忙招呼他们坐下,笑着说他们来的真早。
    离早读课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大部分学生都才刚出门。
    不过也能理解,孩子第一天到新学校上课,大人小孩会忐忑是正常的。
    为了安抚家长和学生的这份忐忑,今日班主任格外和蔼可亲。
    李慧妍夫妻还要赶着去上班的,故而说话也没怎么迂回,语气诚恳拜托老师能对刚插班上学的女儿多关照一下。
    女儿在乡下长大,他们很担心她在城里上学刚开始会出现各种不适应。比如和同学们处不来,学习进度跟不上。想到这些,他们昨晚担心的几乎都没怎么睡。
    邓老师这时候还不知道包惜惜坎坷的身世,只把李慧妍夫妻的担忧当成是一父母的反应,笑着说当然没问题,然后说刚好她们班主任每天都要去班级监督学生早读,一会就由她带着孩子去课室,顺便介绍给全班同学。
    李慧妍夫妻听到老师这么说,放心不少,不过临走前还是再三安慰女儿别紧张,让她有什么事就找老师。
    包惜惜乖巧应着,她也是很无奈了。她哪里表现得紧张了嘛。
    李慧妍夫妻走后,邓老师又和包惜惜聊了会,问她爱好兴趣什么的,也算是趁机了解了一下她的情况。
    短短几几分钟聊天,让邓老师觉得这新来的学生不仅仅乖巧,心理素质也很稳,并没有她父母所担心的不安和紧张。
    上课铃声响起,邓老师带着包惜惜去往三年(2)班。
    因为是早读课时间,校园里充斥着朗朗读书声。
    这情景包惜惜既陌生又熟悉。说陌生,是因为上次这样的经历是在十多年前。可是童年早读的情景啊,总有那么一幕或几幕深深印在脑海里,无论过去多少年都忘不了。
    邓老师带着包惜惜来到课室,拍手叫停了正在大声朗诵课本的同学们,然后给他们介绍包惜惜。
    都是十岁左右的小孩子,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包括新同学。
    大伙眼睛溜溜看着站在老师旁边的新同学,认真听着老师介绍新同学的情况。
    邓老师三言两语告诉大家,从今天起会有以为新同学加入班级,让大家鼓掌欢迎。
    话一落,雷鸣般得掌声响起。
    掌声停,邓老师又让包惜惜和大家大声招呼。
    包惜惜微笑看向班上二十几位同学,人群中她一眼看到了沈子清,有些意外,不过并没有影响。
    大家好,我叫包惜惜,从今天起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她态度从容,说话自信,更是让让邓老师对这个新学生印象大好。
    做完自我介绍,老师给她安排座位。
    环顾了一圈,邓老师指着课室中排的一个空位,让包惜惜过去坐,随后又对坐在那个空位旁边的女同学说:杨小桃,以后新同学和你同桌,要互相帮助哦。
    这对于杨小桃来说无疑是个光荣的任务,站起身大声回了个是。
    邓老师看着这群可爱的学生们,无比欣慰,笑眯眯说:好啦,把握时间,继续早读吧。
    班主任再慈和,也是不会忘记狠抓学习的。
    她话一落,课室里朗读声不绝于耳。
    对于老师把新同学安排和自己同桌,杨小桃显然很开心。
    她喜欢这个白白净净,漂亮的跟洋娃娃一样的新同学。
    同学们都在大声朗读,杨小桃趁老师没注意这边,冲包惜惜笑了笑,并小声告诉她:我以前那个同桌上个星期转学到别的地方读书了,不然我也不能和你同桌。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包惜惜很喜欢这个脸圆圆的看上去喜气洋洋的可爱女生,特别是她说话语气还软糯软糯的。
    这个年纪的女孩子,真是善良天真又可爱。
    包惜惜调皮说道:那可真是缘分,可能我们注定要做同桌。
    杨小桃听了可高兴了,两人对视一笑,开始小声朗读课文。
    下课钟声敲响,本来书声琅琅的课室慢慢安静下来,有人抓紧时间出外面玩耍,也有不少人向包惜惜围了过去。
    除了向新同学介绍自己外还问了她好些问题,问的最多的是她以前在哪里读书,现在住哪里。
    包惜惜也不觉得自己来偏远山区有什么丢人的,直接告诉了同学们,随后微微侧过身,指了指坐在自己后桌的沈子清:现在和他在一个大院哦。
    哇,那你和班长是不是之前就认识?
    同样的,没有同学觉得包惜惜从农村来的就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大家更关注的是她和沈子清是不是在成为同学之前就认知。
    包惜惜点了点头,坦诚他们确实之前就认识。
    他给过她不少零食吃,但她们好像交流的很少。故而也只能说认识,称不上熟。
    一个好奇得到满足后,大家又开始问包惜惜农村好不好玩,农村的小朋友平时都玩些什么。
    包惜惜想了想在许家生活的那几日的所见所闻,全部如实说出来的话会吓到这群单纯热情的小朋友。
    她挑的更多的是好的那一面来说,什么后山摘野果下河捞鱼,但是农村的孩子稍微长大一些都要帮着父母下地干活。
    同学们起先听得两眼发亮,满脸藏不住的羡慕。然听到后面那些像他们这么大的孩子都要跟着下地插秧割稻谷,就觉得农村的小朋友好辛苦。
    课间十分钟的时间总是这般短暂,上课钟声再次敲响,大家只得暂时先收起好奇,回到座位准备上课。
    第一节 是数学课,数学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写着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过程。
    包惜惜也和其他同学一样,一脸认真盯着黑板。
    虽然老师说的她全部都懂,但不妨碍她情绪高昂,听得津津有味。
    这感觉就就真的很像王者拿小号在青铜局和本地人排位笃定、自信,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完全没有以前上课时害怕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忐忑,上课已然变成了享受,她怎么会不情绪高昂呢。
    上午四节课很快过去,包惜惜收拾好书包准备回家,回头发现沈子清好像在等自己。不过她不是很确定。
    包惜惜不是那种喜欢揣测别人心思的人,直接了当问:一起回?
    沈子清无语,不想回答她的问题,但是那声催促已经给了她答案。
    第一小学离单车厂家属大院不远,沈子清除了刚上学那几天让爷爷奶奶接送过外,整个小学三年几本都是自己一个人上学放学。现在多了个包惜惜,一下子还怪不习惯的。
    好在这段路并不远,他们很快就到家了。
    大院门卫看到沈子清和包惜惜一起回来的,笑呵呵对他们说:哟,一起放学呢。
    两人停下脚步,礼貌和他打招呼,并不觉得这话是调侃。
    他们不知道,沈立强早算着放学时间站在长廊朝院门方向张望呢。
    孙子一进家门,他就迫不及待上前,明知故问:是和惜惜一起回来的吗?
    沈子清嗯了声,把书包扔到沙发上,然后去洗手。这是他每次从外头回来都习惯会做的第一件事。
    沈立强又追了过去,问他包惜惜今天第一天上学和同学们相处的怎么样,习不习惯之类的。
    沈子清也都一一回答了,并且还告诉了一件爷爷意想不到的事。
    数学老师出了道题,班上很多同学都解不出来,他和包惜惜都做对了,还被数学老师夸奖了。
    沈立强听后可不要太高兴了,大声对在客厅的老伴说:我就说吧,惜惜这孩子聪明,要是被耽搁了就可惜。
    沈子清听得十分无语,他说的是他和包惜惜,爷爷却是明晃晃把他给忽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包惜惜才是他孙女吧。
    沈立强因为太过关心包惜惜在学校的情况,趁着吃午饭都围坐在一桌,又追着孙子问包惜惜在学校的事。
    沈子清告诉爷爷,包惜惜性格开朗大方,在学校和同学们相处的都很不错,完全不用担心。爷爷抓住的重点却是
    我就说嘛,惜惜这孩子性格好。
    一普普通通的午饭,吃的比平时要长了近半个小时。
    等到终于满足了爷爷的好奇心可以回自己房间午休,沈子清舒了口气。
    他小小年纪本不该承受这些的。
    他和爷爷说包惜惜性格开朗大方这话并没假,可放学回家那短短的一程路同行,他发现单独相处时她的性格会比在学校安静一些。
    他说话,她会和他聊。他不说话,她就静静跟在旁边。
    同样关心包惜惜第一天上学情况的当然少不了李慧妍夫妻,一到下班的点就迫不及待骑上单车回家.
    回来看到放学回家的女儿心情似乎比之前还要愉悦上几分,两人也大概猜到什么情况了,心里别提多高兴。要知道今天上班他们心里都惦记着在学校的女儿。
    包惜惜毕竟是成年人灵魂,多少懂父母的心思,故而哪怕他们没怎么问,坐在一起在吃饭的时候也和他们说了好些今天在学校的事。
    夫妻两越听越开心,觉得之前他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放下心后一家三口约定,大人好好工作挣钱,小孩好好读书。
    只是商定都让人觉得这未来日子美好的让人向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努力方向,每个人都在为这个家以后更好出一份力。
    第二天,包惜惜依旧满怀激情去上学。不过今天陪她上学的对象由父母变成沈子清。
    不是她约的,她准备出门去上学的时候,一打开门却发现沈子清和他爷爷站在那长廊。
    沈立强笑眯眯和包惜惜父母说,以后就让两个孩子结伴上学。
    包惜惜父母当然觉得好啦,沈子清一直都在第一小学读,有他带着女儿,他们就更放心了。
    大人们愉快的做出决定,他们小朋友只能愉快接受。
    包惜惜个人是不反感长辈此举的,她观察了会沈子清,觉得他亦是如此。
    和同龄人一起步行去上学是包惜惜以前不曾有过的体验,她读小学那会,所有的同学上学放学都必须要有父母接送。
    和沈子清并肩走在六十年代的城市小道上,她莫名体会到了小学时学过的那首《上学歌》歌词里写的那份雀跃。
    他们穿过一条老街,街道两旁种有几棵大树,看得出年份久远,长得都比旁边的两层楼房还高。
    清晨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树枝斑斓撒下,包惜惜忍不住昂起头,去感受这份大自然的恩赐。
    沈子清向前走着,见包惜惜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问她怎么不走。
    包惜惜指了指比自己高了许多的树,说:看起来像是槐树。
    沈子清嗯了声,告诉她这就是槐树。
    得到肯定答案,包惜惜陡然眼睛亮了几分,脸上挂着淡淡笑意,问:它的花是不是可以吃的?
    以前在一本自然杂志上看到过一篇介绍槐树的文章,说它的花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用,。
    沈子清在这附近长大,指不定还爬上过去摘过它的花来吃呢。
    包惜惜一脸期待盯着着沈子清,等着他的答案。
    看到却是他嘴角抽搐了两下,稚嫩的小脸罕见浮现几分复杂,然后什么也没回答,只提醒她快点走。
    包惜惜略有些失望,不过几秒钟后她立刻又想到了什么,浅笑扬了扬眉。
    她觉得沈子清可能没吃过,他们家条件优渥,应该不稀罕外头的野果野花。
    生于这个年代,日子却能过成沈子清这般,若说没有几分老天的偏爱,她都无法解释。
    这个时候的小学三年级课程还比较简单。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六零大厂职工独生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潆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潆影并收藏六零大厂职工独生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