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笔趣阁(11)
云庆梁听着妻子在知府家的所见所闻,沉默了许久,又看了看带回来的这几本书。
这些书上面有很多批注,这应该是知府曾经用过的,他只是略微翻了翻,就受到了不少启发。
从先后借过来的这些书来看,价值越来越高,如果说他之前认为三年后去考,搏一搏,有几成的把握可以考中的话,现在看着这些书,他能考中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了,知府大人这是有意培养他?
会不会继续发展下去,知府大人愿意亲自指点他?
云庆梁不知道,他也做不到把这些书还回去,这是他确实需要的。
他们家底蕴太浅,这类书他之前根本没有途径获得,云庆梁决定厚着脸皮收下。
只要他中举了,总有能还这份人情的一天,但要是他一直是个秀才,连还人情的希望都没有。
至于她带回来的三百两银子,云庆梁点了点头:她想要买地就买。添置产业不管说到哪都是一件好事。
不管她想怎么做,有他们帮衬呢,不会亏的。
云衡云晏:娘,我们能做什么吗?我们能不能去见姐姐?
宋氏:你们好好读书,早日考取功名,这样日后才能给你们姐姐撑腰。
至于见面,她犹豫了一下:这事急不得,等帖子吧。
女儿的话里是有这个意思,但也不能确定。
云衡云晏听到这话一喜:娘,我们没有偷懒!等帖子到了,可别瞒我们。他们夫子都说他们这段时间进步很大。
宋氏点点头,看着两个儿子眼里有着欣慰。
他们年纪也不小了,不是小孩,很懂事,让她不用怎么操心。
来,尝尝这个,这是你们姐姐让厨房特意做的。
她打开了食盒,一看,里面塞得一点空隙都没有,怪不得她拿的时候觉得那么沉。
这个分量,他们都能当做正餐了。
云衡:这些点心看上去很好看。
云晏拿起一块梅花形状的:不仅好看,也好吃。
宋氏也尝了一块,这就是知府大人家的点心吗,比去老铺子买的点心还要好吃。
云衡:爹,姐姐要买地,我能帮上忙吗?
云庆梁:这事我会请你大伯帮忙。
大哥在村子里,更熟悉村子里的情况。
云庆朋知道了这件事,一口答应了下来:二弟,这事交给我,只要我们村里有人要卖地,我就去谈。
云庆梁:那就麻烦大哥了。
云庆朋:舒瑶是我侄女,客气什么。
贾母一开始收到钱嬷嬷信的时候,就在心里为女儿心疼。
然后感觉到了物是人非。
丈夫去世之后,两个儿子没有一个可以撑起门户的。
大儿子庸碌无为,躲在自己院里醉生梦死,二儿子丈夫去世之前倒是给求了个官职,但现在还在孝期,等出了孝,也要慢慢的往上爬,想要爬上高位还不知道要多久。
如果老国公还在,林家怎么敢说纳妾就纳妾,这么不把他们贾家看在眼里?
想到敏儿还不愿意写信告诉她,贾母就觉得心痛,只能让钱嬷嬷见机行事,找到机会给点教训,让她们安分。
结果没多久,她收到了女儿的信,还有底下钱嬷嬷的信。
这回信里带来的坏消息比上一封信更严重。
女儿的后院里有人怀孕了。
女儿嫁进林家十年了,仍旧不曾开怀,而那个妾,进门才几个月?
她还是富商出身,家中有钱,有一定的人脉,虽然这些钱和人脉贾母并不放在眼里,但从钱嬷嬷的信里也能看出来,这还是个不安分的。
不安分的人有了身孕,娘家还有点势力,这样的人见识浅薄,很容易见势抖起来。
要是女儿疏忽,或许还会被她爬到头上。
这是贾母不能容忍的。
况且,庶长子,自然是要除掉的,但这种事儿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干脆利落,不留下一点痕迹。
贾母在毁了一套心爱的茶具之后,总算冷静了下来。
开始思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女儿在信上轻描淡写,好在钱嬷嬷的信上写的详细,贾母慢慢抽丝剥茧,眉头紧皱。
问题,不在姨娘身上,而是在林母身上!
她突然想起来女婿接到调令的时候女儿说的话,这次的调任似乎也有林母的意思。
而按照八字纳妾,更是林母的一力主张。
这里面的意味
至今还让儿媳妇立规矩伺候的贾母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当婆婆的想要为难儿媳妇,实在有太多办法了。
难道她想的是抬举那个妾,然后架空敏儿?
这可是宠妾灭妻,她儿子的仕途不要了?
但要这么说,也不太对,中馈还是女儿执掌,两个妾并没有什么权利
贾母这一晚,彻夜未眠。
王二太太自老太太那回了自家屋子,坐下,这才忍不住笑出声。
周瑞家的看了,连忙退出去,守在门外。
王二太太笑了好一会,笑声才逐渐停歇。
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她能听到这么一个好消息!
她觉得十分的解气。
贾敏这个小姑子,多清高的一个人啊,不就是有个才女的名头,王二太太想到当初她没有出嫁的时候瞧不起自己的样子,再对比一下她现在的日子,心头大慰。
贾敏出嫁时十里红妆,夫婿是五代列侯之家的探花郎,夫妻相敬如宾,婆母慈和,进门就掌家,说起来谁不羡慕?
但一时风光不代表一直风光。
自己陆续有了元春、珠儿,而贾敏呢,嫁过去十年,一儿半女皆无!
现在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妾侍生子!
王二太太笑够了,突然觉得遗憾,可惜了,贾敏离开了京城,看不到她现在精彩的脸色。
不过能够看到老太太脸上的表情也不错了,王二太太想着,看着贾母所在的方向,又笑了起来。
你整天给我立规矩,又把我孩子抱到你那里养,让我母子分离,现在,你的报应来了。
王二太太越想,笑的越舒畅,在门外守着门的周瑞家的苦着脸左右张望,我的好太太啊,刚从老太太那回来就这样,被发现了又要吃苦头了
贾母飞快的写了信,让人快马加鞭的送了过去。
她有些担心钱嬷嬷冲动擅自做了些什么。
不过许多人认为林家会风起云涌的后院目前什么都没有发生,平静一如往昔。
因为两个姨娘都在自己院子里不出门,连门都不出,能发生什么?
钱嬷嬷也不急,因为该急的,是别人才对。
她也不想做的太明显,所以过了好些时日,才十岁的红桃有些不安的在云舒瑶屋外探头,看到有人,就退回去,过了一会儿又探出头来看屋里的情况,一看就有事。
正在跟着王嬷嬷认识不同布料区别的云舒瑶见状,放下了布料:红桃,怎么了?
红桃犹豫的看了眼王嬷嬷,随即害怕的垂下了头。
王嬷嬷见状暗暗挑眉,行了一礼:老奴想起忘了一块布料没拿过来,老奴先告退。
等王嬷嬷一离开,红桃松了一口气。
她最怕的就是王嬷嬷了。
然后红桃说起了她听到的事情,姨娘,我今天出去的时候听到了一些事儿,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她也觉得有些可疑,但是不能不告诉姨娘。
如果是真的,姨娘应该会伤心吧,趁着还有时间,或许可以争取让老爷太太改变主意。
云舒瑶若有所思:你听到了什么?
红桃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才道:我听到有人在说姨娘你和梅姨娘生的小少爷是要抱到太太院子里的,据说太太院里在布置小少爷的屋子了。
云舒瑶一愣,心跳快了半拍,随后立即想到了老太太和贾敏那微妙的关系。
孩子会被抱到碧涛院吗?
云舒瑶表示怀疑。
老太太不会答应的,要是会答应,梅香院的伍嬷嬷和她院里的王嬷嬷又是什么意思呢?
她和同事是彻底的新人,连个丫鬟都没有带进来,老太太的人除了防贾敏和贾家,云舒瑶实在想不到还有谁能让老太太这么慎重其事。
想到这里,云舒瑶平静了下来,红桃,这话你从哪里听到的?
红桃有些不安:我出去拿东西的时候听到有人说起的,我没看清楚那两个人是谁,听到我的脚步声人就走了。
也是因为这样的举动跟之前姨娘说的太像了,她听了也是将信将疑。
本来想着当做什么都没听到算了,但是如果是真的,姨娘却不知道的话,那也不行。
纠结许久,还是来了。
云舒瑶一听到这个描述,就笑了一下,更安心了。
连个正面都不敢露,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红桃,有件事要麻烦你。
红桃精神一振:姨娘,你说,红桃一定做好!
云舒瑶笑了:你把今天听到的事仔仔细细跟王嬷嬷说一遍,你说的时候要记得,这事你第一个告诉的人就是王嬷嬷,你今天来找我,犹豫后没有说,知道吗。
王嬷嬷是老太太的人,她听到这样的消息,估计没多久这种流言就会绝迹了。
红桃不明白,但她知道该听谁的,郑重的点了点头:姨娘我知道了!
她怕王嬷嬷,还是主动找了过去。
王嬷嬷听了红桃的话后,脸上不动声色,让她别声张,没多久她就出了兰馨院的院门。
见状,红桃兴奋的小跑过来:姨娘,王嬷嬷出去了!
云舒瑶递了一荷包点心给她:辛苦了。
如果没有猜错,王嬷嬷这是去老太太的松柏院了。
云舒瑶又想到了梅姨娘,按理来说她应该也听到了这类的话,她会不会当真了?
云舒瑶想到至今周大夫还每日一把脉的同事,不由皱眉,她的身体不会被这番话影响到吧?
传这些话的人,是故意要诛心啊。
第15章 我疼/老太太发威
事实上梅香院的人确实听到了,而且时间还更早,不过因为那丫鬟犹豫着不敢开口,拖延了几天,导致梅姨娘比云舒瑶更晚听到这个消息。
一听到了,梅姨娘就气的通红,我呸,不要脸!自己不能生就抢别人的,有本事自己生啊!
高氏被这话吓了一跳,赶紧让其他人下去,关上门:蕊雪,慎言!
这些话是不能传出去的,只能私底下小声讨论。
梅姨娘跺了跺脚,眼睛都红了:姨娘,我说的有哪里不对?你怎么还怪我?
她的声音越发大了:有人不要脸的事都做了,还怕别人说吗?
她仇恨的看着碧涛院的方向。
她把这个孩子看的很重,怀孕这么辛苦也没有埋怨过,但如果她的孩子会被夺走,梅姨娘无法容忍。
孩子谁养的亲谁。
她千辛万苦生下孩子,却有别人想来摘桃子?
她受不了这委屈!
高氏怕她过于激动,给她倒了一杯茶:蕊雪,你冷静,我知道你委屈,但你是要让知府大人也听到这些话是不是?
想到老爷,梅姨娘冷静了一些,但仍旧着急上火,她一口气把茶喝了进去,正想说什么,突然感到小腹抽疼,她捂住小腹,脸也白了,惶恐的看着姨娘:我疼、我好疼啊
高氏脸色大变,心跳猛地加速,立刻扶着她躺下,声音也变得尖利:来人,快来人!大夫,去叫大夫!!
梅香院一片鸡飞狗跳,等到周大夫飞跑过来,开了药给她服下,进入昏睡状态,才暂时平息。
但这并不是真的平息。
老太太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扫视着跪了一圈的梅香院众人。
想到周大夫说的动了胎气,不能再过于激动,不然就危险了的话,她身上冒出的寒气更重了。
是谁,是谁听到的流言?
跪着的二等丫鬟抖着身体趴了下去:回老太太,是、是奴婢。
伍嬷嬷一脸惭愧的磕头,砰砰作响:是我没有管教好她们。
她叮嘱了这么多次,结果还是有人没听进去,听到这样的话就敢直接告诉梅姨娘,差点出了大事。
老太太用手里的拐杖用力的捶了一下地面:我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找出这流言是谁传出来的,又是谁传开的。
伍嬷嬷又磕了一个响亮的头:是!
再抬起头来,她额头已经红肿出血,同样红的还有伍嬷嬷的眼睛,多少年攒下的体面,今个儿都毁了,为了还能在林家待下去,绝对不能再出差错了!
伍嬷嬷也是林家的老人了,一时没有抓到人也不着急,抽丝剥茧。
从那丫鬟在哪里听到的话开始,一个个排查林府的丫鬟那段时间都在做什么,是不是在那附近,有没有人谁能证明只要做过,就不可能没有痕迹。
兰馨院里的人也被询问过。
无一例外。
后宅一片人心惶惶,担心出事,纷纷谨言慎行起来。
红袖出去提食盒的时候,几乎听不到旁人的说话闲聊声,大家只做自己本分的事,沉默寡言的跟锯了嘴的葫芦似的。
不过一天,就有了结果。
梅香院擅自传话的丫鬟一家人都被发卖了,人牙子在大家眼皮子底下拉的人。
而传这个闲话的两个干杂活的丫鬟,以及再往上查,是碎嘴的四个婆子,一共七户人家,全都被卖了。
只可惜这四个婆子不管怎么问,都说不出是听谁说的,也说不出是谁引导她们这么想的。
但可能吗?
两个守二门的婆子按理来说也没有跟碧涛院发生什么交集,就因为碧涛院在收拾屋子,又准备了一些要给两位姨娘孩子的物品就能发散到碧涛院要抱养姨娘的孩子上面?
伍嬷嬷不信。
老太太也不信。
但线索断了。
老太太心里憋着一口气,她礼佛,并不代表她就是慈面观音,在关乎林家子嗣的大事上,她不会心慈手软。
这七人的被拉走的时候所有林府下人都被叫到一旁看着,这给所有林家下人敲响了警钟。
被拉去卖了的,能卖去什么好地方?
老太太的雷厉风行让背后策划的钱嬷嬷一阵心惊肉跳。
证据自然是没有的,但是伍嬷嬷那个老东西似乎怀疑上她了。
她手下的人手被盘问了许多次。
钱嬷嬷庆幸自己手脚利落,要是被抓住了蛛丝马迹,她的脸面就要被甩地上了。
看来接下来一段时间都不能再做什么了。
那七户人家成了林府的禁忌一般的人物,没有人敢再提起这件事。
红桃更是吓得个半死,这话她也传了,好在姨娘让她去跟王嬷嬷说了,而且还说这事姨娘不知道,不然这也是她的下场。
她之前就是家里太穷过不下去了才被自己爹娘卖了的。
被卖到人牙子那里的时候,虽然也辛苦,要干活,学规矩,总算不会饿死了,然后她好运来了,被送到了知府大人家,来到这里,她就像是掉进了福窝里,这里干的活不多,能吃饱能穿暖,她都不愿意回想过去的日子。
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她就要回到原来的日子,不,甚至比原来更惨的日子了。
才十岁的红桃承受不住这股压力,发起了高烧。
因为病了,她还被挪出兰馨院养病,生病的人是不能呆在院子里的,生怕传染给了怀孕的云姨娘。
身为林府下人就是有这个好处,生病了是能抓药看病的。
恋耽美
这些书上面有很多批注,这应该是知府曾经用过的,他只是略微翻了翻,就受到了不少启发。
从先后借过来的这些书来看,价值越来越高,如果说他之前认为三年后去考,搏一搏,有几成的把握可以考中的话,现在看着这些书,他能考中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了,知府大人这是有意培养他?
会不会继续发展下去,知府大人愿意亲自指点他?
云庆梁不知道,他也做不到把这些书还回去,这是他确实需要的。
他们家底蕴太浅,这类书他之前根本没有途径获得,云庆梁决定厚着脸皮收下。
只要他中举了,总有能还这份人情的一天,但要是他一直是个秀才,连还人情的希望都没有。
至于她带回来的三百两银子,云庆梁点了点头:她想要买地就买。添置产业不管说到哪都是一件好事。
不管她想怎么做,有他们帮衬呢,不会亏的。
云衡云晏:娘,我们能做什么吗?我们能不能去见姐姐?
宋氏:你们好好读书,早日考取功名,这样日后才能给你们姐姐撑腰。
至于见面,她犹豫了一下:这事急不得,等帖子吧。
女儿的话里是有这个意思,但也不能确定。
云衡云晏听到这话一喜:娘,我们没有偷懒!等帖子到了,可别瞒我们。他们夫子都说他们这段时间进步很大。
宋氏点点头,看着两个儿子眼里有着欣慰。
他们年纪也不小了,不是小孩,很懂事,让她不用怎么操心。
来,尝尝这个,这是你们姐姐让厨房特意做的。
她打开了食盒,一看,里面塞得一点空隙都没有,怪不得她拿的时候觉得那么沉。
这个分量,他们都能当做正餐了。
云衡:这些点心看上去很好看。
云晏拿起一块梅花形状的:不仅好看,也好吃。
宋氏也尝了一块,这就是知府大人家的点心吗,比去老铺子买的点心还要好吃。
云衡:爹,姐姐要买地,我能帮上忙吗?
云庆梁:这事我会请你大伯帮忙。
大哥在村子里,更熟悉村子里的情况。
云庆朋知道了这件事,一口答应了下来:二弟,这事交给我,只要我们村里有人要卖地,我就去谈。
云庆梁:那就麻烦大哥了。
云庆朋:舒瑶是我侄女,客气什么。
贾母一开始收到钱嬷嬷信的时候,就在心里为女儿心疼。
然后感觉到了物是人非。
丈夫去世之后,两个儿子没有一个可以撑起门户的。
大儿子庸碌无为,躲在自己院里醉生梦死,二儿子丈夫去世之前倒是给求了个官职,但现在还在孝期,等出了孝,也要慢慢的往上爬,想要爬上高位还不知道要多久。
如果老国公还在,林家怎么敢说纳妾就纳妾,这么不把他们贾家看在眼里?
想到敏儿还不愿意写信告诉她,贾母就觉得心痛,只能让钱嬷嬷见机行事,找到机会给点教训,让她们安分。
结果没多久,她收到了女儿的信,还有底下钱嬷嬷的信。
这回信里带来的坏消息比上一封信更严重。
女儿的后院里有人怀孕了。
女儿嫁进林家十年了,仍旧不曾开怀,而那个妾,进门才几个月?
她还是富商出身,家中有钱,有一定的人脉,虽然这些钱和人脉贾母并不放在眼里,但从钱嬷嬷的信里也能看出来,这还是个不安分的。
不安分的人有了身孕,娘家还有点势力,这样的人见识浅薄,很容易见势抖起来。
要是女儿疏忽,或许还会被她爬到头上。
这是贾母不能容忍的。
况且,庶长子,自然是要除掉的,但这种事儿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干脆利落,不留下一点痕迹。
贾母在毁了一套心爱的茶具之后,总算冷静了下来。
开始思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女儿在信上轻描淡写,好在钱嬷嬷的信上写的详细,贾母慢慢抽丝剥茧,眉头紧皱。
问题,不在姨娘身上,而是在林母身上!
她突然想起来女婿接到调令的时候女儿说的话,这次的调任似乎也有林母的意思。
而按照八字纳妾,更是林母的一力主张。
这里面的意味
至今还让儿媳妇立规矩伺候的贾母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当婆婆的想要为难儿媳妇,实在有太多办法了。
难道她想的是抬举那个妾,然后架空敏儿?
这可是宠妾灭妻,她儿子的仕途不要了?
但要这么说,也不太对,中馈还是女儿执掌,两个妾并没有什么权利
贾母这一晚,彻夜未眠。
王二太太自老太太那回了自家屋子,坐下,这才忍不住笑出声。
周瑞家的看了,连忙退出去,守在门外。
王二太太笑了好一会,笑声才逐渐停歇。
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她能听到这么一个好消息!
她觉得十分的解气。
贾敏这个小姑子,多清高的一个人啊,不就是有个才女的名头,王二太太想到当初她没有出嫁的时候瞧不起自己的样子,再对比一下她现在的日子,心头大慰。
贾敏出嫁时十里红妆,夫婿是五代列侯之家的探花郎,夫妻相敬如宾,婆母慈和,进门就掌家,说起来谁不羡慕?
但一时风光不代表一直风光。
自己陆续有了元春、珠儿,而贾敏呢,嫁过去十年,一儿半女皆无!
现在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妾侍生子!
王二太太笑够了,突然觉得遗憾,可惜了,贾敏离开了京城,看不到她现在精彩的脸色。
不过能够看到老太太脸上的表情也不错了,王二太太想着,看着贾母所在的方向,又笑了起来。
你整天给我立规矩,又把我孩子抱到你那里养,让我母子分离,现在,你的报应来了。
王二太太越想,笑的越舒畅,在门外守着门的周瑞家的苦着脸左右张望,我的好太太啊,刚从老太太那回来就这样,被发现了又要吃苦头了
贾母飞快的写了信,让人快马加鞭的送了过去。
她有些担心钱嬷嬷冲动擅自做了些什么。
不过许多人认为林家会风起云涌的后院目前什么都没有发生,平静一如往昔。
因为两个姨娘都在自己院子里不出门,连门都不出,能发生什么?
钱嬷嬷也不急,因为该急的,是别人才对。
她也不想做的太明显,所以过了好些时日,才十岁的红桃有些不安的在云舒瑶屋外探头,看到有人,就退回去,过了一会儿又探出头来看屋里的情况,一看就有事。
正在跟着王嬷嬷认识不同布料区别的云舒瑶见状,放下了布料:红桃,怎么了?
红桃犹豫的看了眼王嬷嬷,随即害怕的垂下了头。
王嬷嬷见状暗暗挑眉,行了一礼:老奴想起忘了一块布料没拿过来,老奴先告退。
等王嬷嬷一离开,红桃松了一口气。
她最怕的就是王嬷嬷了。
然后红桃说起了她听到的事情,姨娘,我今天出去的时候听到了一些事儿,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她也觉得有些可疑,但是不能不告诉姨娘。
如果是真的,姨娘应该会伤心吧,趁着还有时间,或许可以争取让老爷太太改变主意。
云舒瑶若有所思:你听到了什么?
红桃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才道:我听到有人在说姨娘你和梅姨娘生的小少爷是要抱到太太院子里的,据说太太院里在布置小少爷的屋子了。
云舒瑶一愣,心跳快了半拍,随后立即想到了老太太和贾敏那微妙的关系。
孩子会被抱到碧涛院吗?
云舒瑶表示怀疑。
老太太不会答应的,要是会答应,梅香院的伍嬷嬷和她院里的王嬷嬷又是什么意思呢?
她和同事是彻底的新人,连个丫鬟都没有带进来,老太太的人除了防贾敏和贾家,云舒瑶实在想不到还有谁能让老太太这么慎重其事。
想到这里,云舒瑶平静了下来,红桃,这话你从哪里听到的?
红桃有些不安:我出去拿东西的时候听到有人说起的,我没看清楚那两个人是谁,听到我的脚步声人就走了。
也是因为这样的举动跟之前姨娘说的太像了,她听了也是将信将疑。
本来想着当做什么都没听到算了,但是如果是真的,姨娘却不知道的话,那也不行。
纠结许久,还是来了。
云舒瑶一听到这个描述,就笑了一下,更安心了。
连个正面都不敢露,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红桃,有件事要麻烦你。
红桃精神一振:姨娘,你说,红桃一定做好!
云舒瑶笑了:你把今天听到的事仔仔细细跟王嬷嬷说一遍,你说的时候要记得,这事你第一个告诉的人就是王嬷嬷,你今天来找我,犹豫后没有说,知道吗。
王嬷嬷是老太太的人,她听到这样的消息,估计没多久这种流言就会绝迹了。
红桃不明白,但她知道该听谁的,郑重的点了点头:姨娘我知道了!
她怕王嬷嬷,还是主动找了过去。
王嬷嬷听了红桃的话后,脸上不动声色,让她别声张,没多久她就出了兰馨院的院门。
见状,红桃兴奋的小跑过来:姨娘,王嬷嬷出去了!
云舒瑶递了一荷包点心给她:辛苦了。
如果没有猜错,王嬷嬷这是去老太太的松柏院了。
云舒瑶又想到了梅姨娘,按理来说她应该也听到了这类的话,她会不会当真了?
云舒瑶想到至今周大夫还每日一把脉的同事,不由皱眉,她的身体不会被这番话影响到吧?
传这些话的人,是故意要诛心啊。
第15章 我疼/老太太发威
事实上梅香院的人确实听到了,而且时间还更早,不过因为那丫鬟犹豫着不敢开口,拖延了几天,导致梅姨娘比云舒瑶更晚听到这个消息。
一听到了,梅姨娘就气的通红,我呸,不要脸!自己不能生就抢别人的,有本事自己生啊!
高氏被这话吓了一跳,赶紧让其他人下去,关上门:蕊雪,慎言!
这些话是不能传出去的,只能私底下小声讨论。
梅姨娘跺了跺脚,眼睛都红了:姨娘,我说的有哪里不对?你怎么还怪我?
她的声音越发大了:有人不要脸的事都做了,还怕别人说吗?
她仇恨的看着碧涛院的方向。
她把这个孩子看的很重,怀孕这么辛苦也没有埋怨过,但如果她的孩子会被夺走,梅姨娘无法容忍。
孩子谁养的亲谁。
她千辛万苦生下孩子,却有别人想来摘桃子?
她受不了这委屈!
高氏怕她过于激动,给她倒了一杯茶:蕊雪,你冷静,我知道你委屈,但你是要让知府大人也听到这些话是不是?
想到老爷,梅姨娘冷静了一些,但仍旧着急上火,她一口气把茶喝了进去,正想说什么,突然感到小腹抽疼,她捂住小腹,脸也白了,惶恐的看着姨娘:我疼、我好疼啊
高氏脸色大变,心跳猛地加速,立刻扶着她躺下,声音也变得尖利:来人,快来人!大夫,去叫大夫!!
梅香院一片鸡飞狗跳,等到周大夫飞跑过来,开了药给她服下,进入昏睡状态,才暂时平息。
但这并不是真的平息。
老太太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扫视着跪了一圈的梅香院众人。
想到周大夫说的动了胎气,不能再过于激动,不然就危险了的话,她身上冒出的寒气更重了。
是谁,是谁听到的流言?
跪着的二等丫鬟抖着身体趴了下去:回老太太,是、是奴婢。
伍嬷嬷一脸惭愧的磕头,砰砰作响:是我没有管教好她们。
她叮嘱了这么多次,结果还是有人没听进去,听到这样的话就敢直接告诉梅姨娘,差点出了大事。
老太太用手里的拐杖用力的捶了一下地面:我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找出这流言是谁传出来的,又是谁传开的。
伍嬷嬷又磕了一个响亮的头:是!
再抬起头来,她额头已经红肿出血,同样红的还有伍嬷嬷的眼睛,多少年攒下的体面,今个儿都毁了,为了还能在林家待下去,绝对不能再出差错了!
伍嬷嬷也是林家的老人了,一时没有抓到人也不着急,抽丝剥茧。
从那丫鬟在哪里听到的话开始,一个个排查林府的丫鬟那段时间都在做什么,是不是在那附近,有没有人谁能证明只要做过,就不可能没有痕迹。
兰馨院里的人也被询问过。
无一例外。
后宅一片人心惶惶,担心出事,纷纷谨言慎行起来。
红袖出去提食盒的时候,几乎听不到旁人的说话闲聊声,大家只做自己本分的事,沉默寡言的跟锯了嘴的葫芦似的。
不过一天,就有了结果。
梅香院擅自传话的丫鬟一家人都被发卖了,人牙子在大家眼皮子底下拉的人。
而传这个闲话的两个干杂活的丫鬟,以及再往上查,是碎嘴的四个婆子,一共七户人家,全都被卖了。
只可惜这四个婆子不管怎么问,都说不出是听谁说的,也说不出是谁引导她们这么想的。
但可能吗?
两个守二门的婆子按理来说也没有跟碧涛院发生什么交集,就因为碧涛院在收拾屋子,又准备了一些要给两位姨娘孩子的物品就能发散到碧涛院要抱养姨娘的孩子上面?
伍嬷嬷不信。
老太太也不信。
但线索断了。
老太太心里憋着一口气,她礼佛,并不代表她就是慈面观音,在关乎林家子嗣的大事上,她不会心慈手软。
这七人的被拉走的时候所有林府下人都被叫到一旁看着,这给所有林家下人敲响了警钟。
被拉去卖了的,能卖去什么好地方?
老太太的雷厉风行让背后策划的钱嬷嬷一阵心惊肉跳。
证据自然是没有的,但是伍嬷嬷那个老东西似乎怀疑上她了。
她手下的人手被盘问了许多次。
钱嬷嬷庆幸自己手脚利落,要是被抓住了蛛丝马迹,她的脸面就要被甩地上了。
看来接下来一段时间都不能再做什么了。
那七户人家成了林府的禁忌一般的人物,没有人敢再提起这件事。
红桃更是吓得个半死,这话她也传了,好在姨娘让她去跟王嬷嬷说了,而且还说这事姨娘不知道,不然这也是她的下场。
她之前就是家里太穷过不下去了才被自己爹娘卖了的。
被卖到人牙子那里的时候,虽然也辛苦,要干活,学规矩,总算不会饿死了,然后她好运来了,被送到了知府大人家,来到这里,她就像是掉进了福窝里,这里干的活不多,能吃饱能穿暖,她都不愿意回想过去的日子。
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她就要回到原来的日子,不,甚至比原来更惨的日子了。
才十岁的红桃承受不住这股压力,发起了高烧。
因为病了,她还被挪出兰馨院养病,生病的人是不能呆在院子里的,生怕传染给了怀孕的云姨娘。
身为林府下人就是有这个好处,生病了是能抓药看病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