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广告(66)
陆林希皱眉,他们还没结尾款吗?
她设计那么多款衣服愣是连点回钱都没见到。怪不得那么多服装厂倒闭呢。这等得也太久了。
周厂长见她心急,也是无奈,咱们国内尾款都是三个月以后才会结款。真没那么快的。这个批发行卖得特别火爆,许多厂抢着跟他们合作,咱们不能催得太紧。
你们就不怕他们赖账?
那不能。周厂长笑道,咱们销售员去那边看过,生意好着呢。人家每天都卖上万件衣服,面对的是全国各地的客户,不是只卖我们一家产品。你就放宽心吧。
陆林希再心急也只能等待。
等他们走了,陆观华有些好奇,你手上不是有钱吗?为什么这么着急?
那不一样。一直挣不到钱,我心里没底,总觉得自己是在做白工。陆林希很想成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可现在服装真的太难做了。她贸然进入,只会一败涂地。她现在需要积攒大量资金。
陆观华笑了,不会的。这个十三行,陈会计亲自看过,那边生意真的特别好。
陆林希抿了抿嘴,如果我有时间去看看就好了。我想知道是怎么操作的。
陆观华见她想一出是一出,也是无奈,以后有机会吧。现在你还是个学生。以学习为主。这可是你跟石刚说的,你劝别人头头是道,自己可得做到。
陆林希默然无语。所以她这是给自己挖坑了?
我就是觉得这样好冒险啊。陆林希摸摸下巴。三个月才结一次尾款,万一对方没钱付,服装厂肯定会被牵连,说不定也会倒闭。
陆观华笑了,这很正常啊。就像咱们超市的供应商,为了拿到咱们这个大客户,他们不仅主动降低价格,还给咱们三个月缓冲期。这是市场默认的潜规则。你不能光要好处,不想承担责任。
陆林希笑了,还真是。当她是服装厂这边,她是供应商,她觉得自己吃了大亏。可超市这边,她成了买家,她就占了便宜。
只能说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才逼得大家想尽一切办法拿下订单。
第73章
周六一大早,唐奕暖就过来找陆林希玩。
复工后,城管正式上班,她们就不能再去卖东西了,两人彻底闲下来。
不过今天谢素秋要过来画图,陆林希哪也不去,就在家等她。
两人在堂屋写作业,等谢素秋来时,两人作业已经写得差不多了。
谢素秋跟之前两次不同,她这次不仅拿了画板,后背还有一个背包,看那鼓鼓囊囊,很有份量的样子,陆林希猜测她可能有事要外出。
陆林希这次画了十张设计图,用的依旧是大牌元素,不过却不像之前设计的那么紧身,这次保守多了,是普通人都能接受的程度。
谢素秋有些惊讶,你这次风格好像变得保守了些。
陆林希解释,这次设计的是职业套装。女士西装搭配衬衫,女款风衣加连衣裙。全国放开改革开放两年,有许多国企都在陆陆续续倒闭,会有许多人开始面试找工作。少不得要穿职业套装,咱们这款套装兴许是她们的首选。
之前她设计衣服看的是个人喜好。这次想试试根据国情来设计衣服,销量会不会更好些。女士西装在西方很早就流行了,但华国因为国情原因才开始改革开放,或许会迎来女性就业的高发期。她记得厂妹一词就是这几年流行的词汇。
二十岁一般是体力最好的时候,可以熬夜加班。这个年纪的男孩子精神旺盛,部分还处于叛逆期,不愿意服从管理等情况。一般工厂都愿意招年轻姑娘,因为女性做事细腻,不爱惹事,方便管理。
女孩子爱美,又是花朵一般的年纪,赚到钱,就愿意花钱打扮自己。买衣服化妆就是她们最基本的需求。
谢素秋看着图纸,好半天才赞叹道,你在设计方面的天赋真的很高。
之前两次衣服卖得好,她以为陆林希是紧跟热点,喜欢设计性感衣服的缘故。可现在看她设计的几款职业套装,无论从元素、颜色和设计都很新颖,以她的眼光来看,这几款衣服一定能大卖。
唐奕暖听到谢素秋夸陆林希,惊讶一瞬,要知道她第一次帮小希画图时还板着一张脸,恨不得把图纸撕了。没想到她这么快就认可小希。她不由自主看向小希。
陆林希在短暂的惊讶过后,翘起唇角,对她的赞美笑纳了,谢谢夸奖。
谢素秋哪里见过这么如此不懂谦虚的小姑娘。她面露古怪,却也没说什么。
她将画板收起来,却不急着走,而是问陆林希,你见过刺绣吗?
陆林希一愣,点点头,当然见过。
现在电脑还未普及,电脑刺绣还没兴起。刺绣多数是人工,可再过十年,电脑刺绣兴起,刺绣几乎烂大街,就连普通衣服上都能有几个刺绣花样。
谢素秋打开背包,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龙凤褂,这是我亲自绣的。你要不要看看?
陆林希想到她上回撺掇自己跟她学刺绣,难不成她拿东西诱惑自己?陆林希心中一动,却没有拒绝,点头答应,好啊。
龙凤褂又名裙褂,褂指上衣,裙为下裳。在广东地区包括香港最为盛行,TVB许多剧里都有龙凤褂。
电视上的黑白图片远不如亲眼看到更逼真。
谢素秋的这款龙凤褂是红底金银线,上面绣着龙凤呈祥,刺绣精美绝伦,又有立体感,上面串着珠子水钻,光彩夺目,让人目不暇接。
唐奕暖哪里见过这么好看的刺绣,她想上手摸,下一秒又缩回来,怕弄脏这么华丽的绣品。
陆林希看着这么精美的嫁衣还真心动了,若是她不懂刺绣,将来她怎么把它用到自己的设计稿中?她总不可能一直当个三流设计师吧?
陆林希越看越喜欢,忍不住问起来,这上面有多少种针法啊?
我的启蒙师傅是广东人,她教我的是广绣(粤绣),这款龙凤褂用的针法有平心绣,卜心绣和钉金珠绣。谢素秋教人的时候,特别耐心,声音也很柔和,没有她这张脸死板,这是平心绣,最为朴素,纯用丝线平面刺绣。
她指着突起的栩栩如生的龙,继续道,这是卜心绣,最富有立体感,有浮雕式的艺术效果,用金线绣的龙色彩艳丽。
陆林希视线移到下方,上面有线缝的珠子,谢素秋继续道,这是钉金珠绣,绣上珠子和水钻能让衣服更鲜艳夺目。
陆林希摸摸下巴,这件衣服你绣了多久?
一年。谢素秋叹了口气,去年厂里不忙,我闲着无事就在家绣它。
唐奕暖忍不住惊呼出声,居然要一年?那它得多少钱?
陆林希还真不知道价钱,不由看向谢素秋。
谢素秋倒是跟人打听过价钱,咱们这边结婚没有穿龙凤褂的习俗。如果拿到广东,起码能卖五千以上。
这应该是唐奕暖见过最贵的衣服,虽然她手没碰到衣服,但听到这么贵的价格,不由自主退了两步。
陆林希倒是对价格并不感冒。五千的确很贵,可再贵也贵不过那些动折一套房的高定,她比较好奇谢素秋有这么好的手艺,为什么还会待在厂里工作,您完全可以自立门户。
龙凤褂不讲究时不时尚,它属于传统服饰,而且只能手工缝制,不能机做。只要有这份手艺,谢素秋完全不用担心没活路。相反在厂里打工反而限制她的发展。
谢素秋眼睛一亮,你也觉得这刺绣有前途?
那当然。陆林希觉得她这话问得古怪,南方结婚办喜事都会穿这种服饰。
谢素秋见她误会了,忙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在服装厂,领导也没亏待过我。她有些不好意思,不瞒你,我曾经有四个师傅,学过多种刺绣手艺,他们每一个都想我将来能在某天让刺绣发扬光大。可是人至中年,我依旧一事无成。
说到这里,谢素秋有些羞愧,我自学设计,但是我设计出来的作品卖不出去。
陆林希明白了,谢素秋沉稳、有耐心,是个很好的裁缝。但她的优点在设计上可能就成了缺点。
设计师需要的就是发散的思维,大胆的创新以及灵巧的色彩领悟。可她三者皆无。也难怪她为此苦恼。
陆林希倒不是不能学,但她担心自己没那份心气,我确实很喜欢刺绣。但是我担心我学不下去。
学刺绣需要耐心,她性格有点冲动,时间一长就坐不住,恐怕坚持不了那么久。
谢素秋见她想学,心里一喜,设计师跟农业专家是一样的,你学的理论再多,如果不亲自指导农民,怎么确定农民不会糊弄你按照你的想法来种呢?
陆林希摸摸下巴,她说得也挺有道理。她上辈子见过太多设计师跟制版师傅起冲突,用鸡同鸭讲这个词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她学也行,但她不能一个人学,不如再招几个学生吧?
她需要掌握刺绣技巧,却不能一人独揽所有工程,培养技艺精湛的裁缝就非常有必要。等将来她当了一名设计师,少不得要招帮手。这些学生就是最好人选。
谢素秋颔首,没问题。我可以对外招徒弟。农村乡下许多女孩家里不给上学,送过来给我当学徒,将来也能多门手艺。
陆林希点头答应了,确保每周六上一节课,剩下时间都是练习,谢素秋就离开了。
唐奕暖目瞪口呆,你周六也有课,那你以后岂不是没法去卖东西了?
卖啥啊。我爸都不让我单独出去卖东西。生怕我再出事。陆林希想得开,摆摊能挣到钱不假,可危险也不小。她还是别刺激她爸脆弱的心脏了。
那好吧。
周六,陆林希去谢家上课。
谢素秋果然说到做到,她从乡下找来十个小姑娘学习刺绣。这些孩子的年龄介于十岁至十四岁之间。
大多数都是刚上完小学,家里穷,父母不给念中学。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送来学刺绣。
当然他们之所以这么痛快,也是因为谢素秋不收他们学费。学成就可以接活,能改善家境。
谢素秋是农村人,家里是三间土坯房,院子比较大,她将侧屋拾掇出来充当教室。
十一个孩子拿着架子跟着谢素秋学习刺绣。
谢素伙认真教导,孩子们学得也很认真。前两堂课学的是理论知识,比如认线、劈线等等。
陆林希平时在家不干家务,她爸是个勤快人,家务活全包,根本不用她伸手。她劈线学得是最快的。但是其他孩子在家里干惯家务,手粗糙得很,练很容易就散开了。
谢素秋只能教她们如何保养手。让她们以后干活可以戴上塑胶手套。其实最好的办法应该是不干家务,可考虑到这群孩子的家境,显然不现实,只能退而求其次。
学完两堂课,谢素秋教了最基本的缝纫技巧。
如果连最基本的缝针都不会,又怎么可能会刺绣呢。要知道刺绣可是比缝纫难很多倍。
谢老师教完以后,让大家试着缝一条直线出来。
一条直线看似简单,但对于没有拿过针的大多数孩子而言,还是很难做到的。大多数孩子缝了几针,这线都开始歪歪扭扭了。
陆林希也好不了多少。她之前改衣服的时候,缝得就不怎么直。后来还是爸爸用缝纫机帮她缝的。
现在自己手工缝,这就更不用提了。
陆林希只能耐着性子,一点一点缝。
缝了三五回,线比刚才好那么一点了。
谢老师站在后面检查他们的成果,也没有批评,而是让他们交作业。
陆林希站起来,腰都僵了。
说实话上课不累,累的是眼睛。才缝那么一小会儿,她浑身酸疼,眼睛不自觉分泌出生理性盐水。
其他孩子赶着回家做事,陆陆续续离开了。陆林希收拾东西。
谢素秋走过来,告诉她,之前设计的十款,厂里已经在打板了。你有没有看过样板?
陆林希摇头,周厂长之前倒是提过拿给她看,可是自打第一回 看过样品,她就再也不想看了。她不想看到自己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作品居然用那么烂的面料滥竽充数。眼不见为净,不看才是对她最好的安慰。
谢素秋可不知道她的想法,只告诉她一件大喜事,第一批资金到账了。昨天我去找陈会计,亲自听他说的。
陆林希眼睛一亮,真的?
好家伙,她等了四个月,终于来了吗?
对!谢素秋见她高兴,拍拍她肩膀,希望你下回能在设计稿中运用到刺绣元素。
陆林希点头答应了,没问题。到时候还请老师帮忙。
谢素秋脸上终于有了笑模样,好。
她正要告辞离开,谢老师的大儿子从屋里出来,他将父亲抱出房间,放在院子里晒太阳。今天是难得的好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风也不怎么大。
一直瘫痪在床,晒晒太阳,也能补补钙。
谢素秋给儿子介绍陆林希。
莫文涛冲她点了下头,又继续回屋忙活去了。
谢老师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大的今年有二十岁,高考没考上大学,毕业后,刚好赶上厂子倒闭,找不到工作,他就在家照顾父亲。他妹妹比他小两岁,去年刚上的大学。
陆林希和谢老师告别。
从谢家出来,陆林希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三岔路口的广场。今天国营商场门口举行车展。
说是车展,其实也就是几辆面包车展览。这是国内汽车在广场门口做广告。
现在汽车比后世还贵,一般人家买不起,但面包车才几万块钱,第一批改革开放的私人老板兜里有钱,还是买得起的。
当然就算买不起,过来看看,凑热闹,销售员也是欢迎的。
国营商场门口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面包车前也被挂了价格牌,价格在四五万之间。
陆林希之前琢磨买辆车,以后出行也能更方便些,可考虑到她爸的腿,她的年龄,最终还是放弃。
她看完车,正打算回家,突然听到马路两旁的喇叭声响起。随后有警车经过,警车上方有喇叭,不停提醒过路的百姓,省长巡视,闲杂人等及车辆不得占用道路。
十几辆警车呼啦啦打她身边经过,广场上的百姓不自觉目送警车往前驶去。
等警车走后,占用道路的人们纷纷把自己的车往里停。
陆林希收回视线,继续往前走。
快到家的时候,对面马路有两辆车缓缓驶过,其中一辆豪车特别拉风,不仅因为它是上百万的奔驰,而且它的牌子更让人侧目,竟是5个8。想起姑父说起黑五的车子就是5个8,她不由自主停下观看。
这是一辆黑色轿车,贴了防护膜,她看不清里面,只能看到两个人影以及车里传来男子豪迈的大笑声。
与此同时,另一辆车就要低调多了,它是国产红旗,汽车两旁还插着红旗。她看不清里面,如果她猜得不错,这里面应该坐着省长。
好家伙,省长巡视,黑五也敢如此嚣张。
这家伙是嫌自己的小命太长吗?
陆林希心里腹诽,目送两辆车越走越远,转头回了家。
她到家的时候,周厂长和陈会计都在小卖部等她回来。
陈会计似乎很高兴,脸上还带着笑,看到她,故意逗她,小希,你可真忙啊。周六都不忘学习。害我们好等。
恋耽美
她设计那么多款衣服愣是连点回钱都没见到。怪不得那么多服装厂倒闭呢。这等得也太久了。
周厂长见她心急,也是无奈,咱们国内尾款都是三个月以后才会结款。真没那么快的。这个批发行卖得特别火爆,许多厂抢着跟他们合作,咱们不能催得太紧。
你们就不怕他们赖账?
那不能。周厂长笑道,咱们销售员去那边看过,生意好着呢。人家每天都卖上万件衣服,面对的是全国各地的客户,不是只卖我们一家产品。你就放宽心吧。
陆林希再心急也只能等待。
等他们走了,陆观华有些好奇,你手上不是有钱吗?为什么这么着急?
那不一样。一直挣不到钱,我心里没底,总觉得自己是在做白工。陆林希很想成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可现在服装真的太难做了。她贸然进入,只会一败涂地。她现在需要积攒大量资金。
陆观华笑了,不会的。这个十三行,陈会计亲自看过,那边生意真的特别好。
陆林希抿了抿嘴,如果我有时间去看看就好了。我想知道是怎么操作的。
陆观华见她想一出是一出,也是无奈,以后有机会吧。现在你还是个学生。以学习为主。这可是你跟石刚说的,你劝别人头头是道,自己可得做到。
陆林希默然无语。所以她这是给自己挖坑了?
我就是觉得这样好冒险啊。陆林希摸摸下巴。三个月才结一次尾款,万一对方没钱付,服装厂肯定会被牵连,说不定也会倒闭。
陆观华笑了,这很正常啊。就像咱们超市的供应商,为了拿到咱们这个大客户,他们不仅主动降低价格,还给咱们三个月缓冲期。这是市场默认的潜规则。你不能光要好处,不想承担责任。
陆林希笑了,还真是。当她是服装厂这边,她是供应商,她觉得自己吃了大亏。可超市这边,她成了买家,她就占了便宜。
只能说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才逼得大家想尽一切办法拿下订单。
第73章
周六一大早,唐奕暖就过来找陆林希玩。
复工后,城管正式上班,她们就不能再去卖东西了,两人彻底闲下来。
不过今天谢素秋要过来画图,陆林希哪也不去,就在家等她。
两人在堂屋写作业,等谢素秋来时,两人作业已经写得差不多了。
谢素秋跟之前两次不同,她这次不仅拿了画板,后背还有一个背包,看那鼓鼓囊囊,很有份量的样子,陆林希猜测她可能有事要外出。
陆林希这次画了十张设计图,用的依旧是大牌元素,不过却不像之前设计的那么紧身,这次保守多了,是普通人都能接受的程度。
谢素秋有些惊讶,你这次风格好像变得保守了些。
陆林希解释,这次设计的是职业套装。女士西装搭配衬衫,女款风衣加连衣裙。全国放开改革开放两年,有许多国企都在陆陆续续倒闭,会有许多人开始面试找工作。少不得要穿职业套装,咱们这款套装兴许是她们的首选。
之前她设计衣服看的是个人喜好。这次想试试根据国情来设计衣服,销量会不会更好些。女士西装在西方很早就流行了,但华国因为国情原因才开始改革开放,或许会迎来女性就业的高发期。她记得厂妹一词就是这几年流行的词汇。
二十岁一般是体力最好的时候,可以熬夜加班。这个年纪的男孩子精神旺盛,部分还处于叛逆期,不愿意服从管理等情况。一般工厂都愿意招年轻姑娘,因为女性做事细腻,不爱惹事,方便管理。
女孩子爱美,又是花朵一般的年纪,赚到钱,就愿意花钱打扮自己。买衣服化妆就是她们最基本的需求。
谢素秋看着图纸,好半天才赞叹道,你在设计方面的天赋真的很高。
之前两次衣服卖得好,她以为陆林希是紧跟热点,喜欢设计性感衣服的缘故。可现在看她设计的几款职业套装,无论从元素、颜色和设计都很新颖,以她的眼光来看,这几款衣服一定能大卖。
唐奕暖听到谢素秋夸陆林希,惊讶一瞬,要知道她第一次帮小希画图时还板着一张脸,恨不得把图纸撕了。没想到她这么快就认可小希。她不由自主看向小希。
陆林希在短暂的惊讶过后,翘起唇角,对她的赞美笑纳了,谢谢夸奖。
谢素秋哪里见过这么如此不懂谦虚的小姑娘。她面露古怪,却也没说什么。
她将画板收起来,却不急着走,而是问陆林希,你见过刺绣吗?
陆林希一愣,点点头,当然见过。
现在电脑还未普及,电脑刺绣还没兴起。刺绣多数是人工,可再过十年,电脑刺绣兴起,刺绣几乎烂大街,就连普通衣服上都能有几个刺绣花样。
谢素秋打开背包,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龙凤褂,这是我亲自绣的。你要不要看看?
陆林希想到她上回撺掇自己跟她学刺绣,难不成她拿东西诱惑自己?陆林希心中一动,却没有拒绝,点头答应,好啊。
龙凤褂又名裙褂,褂指上衣,裙为下裳。在广东地区包括香港最为盛行,TVB许多剧里都有龙凤褂。
电视上的黑白图片远不如亲眼看到更逼真。
谢素秋的这款龙凤褂是红底金银线,上面绣着龙凤呈祥,刺绣精美绝伦,又有立体感,上面串着珠子水钻,光彩夺目,让人目不暇接。
唐奕暖哪里见过这么好看的刺绣,她想上手摸,下一秒又缩回来,怕弄脏这么华丽的绣品。
陆林希看着这么精美的嫁衣还真心动了,若是她不懂刺绣,将来她怎么把它用到自己的设计稿中?她总不可能一直当个三流设计师吧?
陆林希越看越喜欢,忍不住问起来,这上面有多少种针法啊?
我的启蒙师傅是广东人,她教我的是广绣(粤绣),这款龙凤褂用的针法有平心绣,卜心绣和钉金珠绣。谢素秋教人的时候,特别耐心,声音也很柔和,没有她这张脸死板,这是平心绣,最为朴素,纯用丝线平面刺绣。
她指着突起的栩栩如生的龙,继续道,这是卜心绣,最富有立体感,有浮雕式的艺术效果,用金线绣的龙色彩艳丽。
陆林希视线移到下方,上面有线缝的珠子,谢素秋继续道,这是钉金珠绣,绣上珠子和水钻能让衣服更鲜艳夺目。
陆林希摸摸下巴,这件衣服你绣了多久?
一年。谢素秋叹了口气,去年厂里不忙,我闲着无事就在家绣它。
唐奕暖忍不住惊呼出声,居然要一年?那它得多少钱?
陆林希还真不知道价钱,不由看向谢素秋。
谢素秋倒是跟人打听过价钱,咱们这边结婚没有穿龙凤褂的习俗。如果拿到广东,起码能卖五千以上。
这应该是唐奕暖见过最贵的衣服,虽然她手没碰到衣服,但听到这么贵的价格,不由自主退了两步。
陆林希倒是对价格并不感冒。五千的确很贵,可再贵也贵不过那些动折一套房的高定,她比较好奇谢素秋有这么好的手艺,为什么还会待在厂里工作,您完全可以自立门户。
龙凤褂不讲究时不时尚,它属于传统服饰,而且只能手工缝制,不能机做。只要有这份手艺,谢素秋完全不用担心没活路。相反在厂里打工反而限制她的发展。
谢素秋眼睛一亮,你也觉得这刺绣有前途?
那当然。陆林希觉得她这话问得古怪,南方结婚办喜事都会穿这种服饰。
谢素秋见她误会了,忙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在服装厂,领导也没亏待过我。她有些不好意思,不瞒你,我曾经有四个师傅,学过多种刺绣手艺,他们每一个都想我将来能在某天让刺绣发扬光大。可是人至中年,我依旧一事无成。
说到这里,谢素秋有些羞愧,我自学设计,但是我设计出来的作品卖不出去。
陆林希明白了,谢素秋沉稳、有耐心,是个很好的裁缝。但她的优点在设计上可能就成了缺点。
设计师需要的就是发散的思维,大胆的创新以及灵巧的色彩领悟。可她三者皆无。也难怪她为此苦恼。
陆林希倒不是不能学,但她担心自己没那份心气,我确实很喜欢刺绣。但是我担心我学不下去。
学刺绣需要耐心,她性格有点冲动,时间一长就坐不住,恐怕坚持不了那么久。
谢素秋见她想学,心里一喜,设计师跟农业专家是一样的,你学的理论再多,如果不亲自指导农民,怎么确定农民不会糊弄你按照你的想法来种呢?
陆林希摸摸下巴,她说得也挺有道理。她上辈子见过太多设计师跟制版师傅起冲突,用鸡同鸭讲这个词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她学也行,但她不能一个人学,不如再招几个学生吧?
她需要掌握刺绣技巧,却不能一人独揽所有工程,培养技艺精湛的裁缝就非常有必要。等将来她当了一名设计师,少不得要招帮手。这些学生就是最好人选。
谢素秋颔首,没问题。我可以对外招徒弟。农村乡下许多女孩家里不给上学,送过来给我当学徒,将来也能多门手艺。
陆林希点头答应了,确保每周六上一节课,剩下时间都是练习,谢素秋就离开了。
唐奕暖目瞪口呆,你周六也有课,那你以后岂不是没法去卖东西了?
卖啥啊。我爸都不让我单独出去卖东西。生怕我再出事。陆林希想得开,摆摊能挣到钱不假,可危险也不小。她还是别刺激她爸脆弱的心脏了。
那好吧。
周六,陆林希去谢家上课。
谢素秋果然说到做到,她从乡下找来十个小姑娘学习刺绣。这些孩子的年龄介于十岁至十四岁之间。
大多数都是刚上完小学,家里穷,父母不给念中学。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送来学刺绣。
当然他们之所以这么痛快,也是因为谢素秋不收他们学费。学成就可以接活,能改善家境。
谢素秋是农村人,家里是三间土坯房,院子比较大,她将侧屋拾掇出来充当教室。
十一个孩子拿着架子跟着谢素秋学习刺绣。
谢素伙认真教导,孩子们学得也很认真。前两堂课学的是理论知识,比如认线、劈线等等。
陆林希平时在家不干家务,她爸是个勤快人,家务活全包,根本不用她伸手。她劈线学得是最快的。但是其他孩子在家里干惯家务,手粗糙得很,练很容易就散开了。
谢素秋只能教她们如何保养手。让她们以后干活可以戴上塑胶手套。其实最好的办法应该是不干家务,可考虑到这群孩子的家境,显然不现实,只能退而求其次。
学完两堂课,谢素秋教了最基本的缝纫技巧。
如果连最基本的缝针都不会,又怎么可能会刺绣呢。要知道刺绣可是比缝纫难很多倍。
谢老师教完以后,让大家试着缝一条直线出来。
一条直线看似简单,但对于没有拿过针的大多数孩子而言,还是很难做到的。大多数孩子缝了几针,这线都开始歪歪扭扭了。
陆林希也好不了多少。她之前改衣服的时候,缝得就不怎么直。后来还是爸爸用缝纫机帮她缝的。
现在自己手工缝,这就更不用提了。
陆林希只能耐着性子,一点一点缝。
缝了三五回,线比刚才好那么一点了。
谢老师站在后面检查他们的成果,也没有批评,而是让他们交作业。
陆林希站起来,腰都僵了。
说实话上课不累,累的是眼睛。才缝那么一小会儿,她浑身酸疼,眼睛不自觉分泌出生理性盐水。
其他孩子赶着回家做事,陆陆续续离开了。陆林希收拾东西。
谢素秋走过来,告诉她,之前设计的十款,厂里已经在打板了。你有没有看过样板?
陆林希摇头,周厂长之前倒是提过拿给她看,可是自打第一回 看过样品,她就再也不想看了。她不想看到自己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作品居然用那么烂的面料滥竽充数。眼不见为净,不看才是对她最好的安慰。
谢素秋可不知道她的想法,只告诉她一件大喜事,第一批资金到账了。昨天我去找陈会计,亲自听他说的。
陆林希眼睛一亮,真的?
好家伙,她等了四个月,终于来了吗?
对!谢素秋见她高兴,拍拍她肩膀,希望你下回能在设计稿中运用到刺绣元素。
陆林希点头答应了,没问题。到时候还请老师帮忙。
谢素秋脸上终于有了笑模样,好。
她正要告辞离开,谢老师的大儿子从屋里出来,他将父亲抱出房间,放在院子里晒太阳。今天是难得的好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风也不怎么大。
一直瘫痪在床,晒晒太阳,也能补补钙。
谢素秋给儿子介绍陆林希。
莫文涛冲她点了下头,又继续回屋忙活去了。
谢老师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大的今年有二十岁,高考没考上大学,毕业后,刚好赶上厂子倒闭,找不到工作,他就在家照顾父亲。他妹妹比他小两岁,去年刚上的大学。
陆林希和谢老师告别。
从谢家出来,陆林希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三岔路口的广场。今天国营商场门口举行车展。
说是车展,其实也就是几辆面包车展览。这是国内汽车在广场门口做广告。
现在汽车比后世还贵,一般人家买不起,但面包车才几万块钱,第一批改革开放的私人老板兜里有钱,还是买得起的。
当然就算买不起,过来看看,凑热闹,销售员也是欢迎的。
国营商场门口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面包车前也被挂了价格牌,价格在四五万之间。
陆林希之前琢磨买辆车,以后出行也能更方便些,可考虑到她爸的腿,她的年龄,最终还是放弃。
她看完车,正打算回家,突然听到马路两旁的喇叭声响起。随后有警车经过,警车上方有喇叭,不停提醒过路的百姓,省长巡视,闲杂人等及车辆不得占用道路。
十几辆警车呼啦啦打她身边经过,广场上的百姓不自觉目送警车往前驶去。
等警车走后,占用道路的人们纷纷把自己的车往里停。
陆林希收回视线,继续往前走。
快到家的时候,对面马路有两辆车缓缓驶过,其中一辆豪车特别拉风,不仅因为它是上百万的奔驰,而且它的牌子更让人侧目,竟是5个8。想起姑父说起黑五的车子就是5个8,她不由自主停下观看。
这是一辆黑色轿车,贴了防护膜,她看不清里面,只能看到两个人影以及车里传来男子豪迈的大笑声。
与此同时,另一辆车就要低调多了,它是国产红旗,汽车两旁还插着红旗。她看不清里面,如果她猜得不错,这里面应该坐着省长。
好家伙,省长巡视,黑五也敢如此嚣张。
这家伙是嫌自己的小命太长吗?
陆林希心里腹诽,目送两辆车越走越远,转头回了家。
她到家的时候,周厂长和陈会计都在小卖部等她回来。
陈会计似乎很高兴,脸上还带着笑,看到她,故意逗她,小希,你可真忙啊。周六都不忘学习。害我们好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