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瑶】率然》(5)
二哥,金光瑶这时说了句看似离题的话,他对蓝曦臣说:这般想想,那年你对忘机的安排还是错了。
掌罚,蓝忘机自打伤了三十三长老那事后,先受了戒鞭,被剥夺了继承后,便被调去了个没有实权的位置蓝氏掌罚。
他不会再在任何关系到两家关系的场合拥有话语权,他也没有在每年的蓝氏进学中授课的资格,不会结交外人,不会如蓝启仁那般拥有来自各个家族的学生,他只负责那些蓝氏内门的年幼子弟,看护他们、在他们违反家规时给予相应的惩罚,他那冷冷的一张脸似乎天生就适合做这个,可是
忘机那个一犯了事便躲回家里的毛病,对他来说,没了继承权,无需承担责任,说不定反让他觉得轻松吧?那没法让他学到教训,而掌罚这个位子,那让他有了机会,碰到了另一样被忽视了其影响的权力,金光瑶望着蓝曦臣:他能接触孩子,年幼无知、最易被影响被引导的孩子。
他将话截在了此处,再没说下去,因为即使是这时这个蓝曦臣声称他在气他的时候他也清楚记得蓝曦臣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个掌控欲极强、领地意识亦极强的人,他不会喜欢别人干涉他对蓝氏的决策,甚至不会允许别人哪怕是质疑他对蓝氏的决策。
他从云萍时便知晓蓝曦臣是什么人,一个表面温煦和暖实则冷到似坚冰的人,一个面对莲花坞被血洗的消息看到的不是鲜血而是游说百家抗温之机遇的人,他不是一个可以被掌控的人。点到此处,再戳便过,只能留于他决断。
于是他又说回了思诗轩,他记忆中的思诗轩:
好多姑娘都爱她,我是不爱她的,后来想想,却是受了我娘的影响。阿娘也曾经爱她的,因为阿娘是被宠爱的嘛,思诗轩这个牌匾上,她曾是其中一半的名字,可后来她被妈妈放弃了。大概只有被那样的抛弃过,才能看清楚。
这段故事其实蓝曦臣听过,在那个雷雨夜,他暂避在云萍的那座小院、无意间窥见了孟瑶脚踝上的荇花又被孟瑶发现他窥见了的时候。
孟瑶是场失败的投资。妈妈曾经以为金光善对孟诗的青眼会让她拥有一枚金麟台上的棋子,孟诗自然是愿意的,她那时才十六岁,被妈妈宠爱着,满心以为只要栓住了金光善的心,她便能走出思诗轩,在一个不必天天被各种各样的男人亵玩的地方继续被妈妈宠爱着。为此,她只需要生出一个孩子。
可是上对下便是如此,一个决策,那明明是上面人做出的决定,它失败时,下面人却是承受后果的那个,甚至是因此被上面人责怪厌弃的那个。
金光善没来。
从没尝过被冷落的孟诗从此的人生里只剩冷落。
起码那冷落让她清醒了,孟瑶想:起码那冷落让我从出生起便清醒着。
逃出去,不管用什么方法,逃出去,孟诗无数次对孟瑶说。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般,大多数的姑娘还是爱她,因为她太懂如何用适度地宠爱让她们喜欢她,可后来想想,本来她拥有的权力便决定了她们会想去爱她,不是吗?爱她,以此换取她的爱,那样是安全的,相信她是爱你的,相信她的一切都是对的,因为那样会让你觉得安全。人们总会有种错觉,我喜欢你,你便会也喜欢我。所以,我首先付出爱,对你的权威迷恋万分,那么我也会在你的掌中,过得比讨厌你要舒坦许多。那样的爱是错觉,可长此以往,便成了真的。
你没在说忘机的事,却还是在说忘机的事,蓝曦臣在心中苦笑,却亦意识到了这其中直插靶心之处:忘机拥有惩罚的权力,那在没看过世界、最怕的东西便是抄家规的孩子们眼里,已经是天大的权力。他们喜欢他,因为他们需要喜欢他,这是种不自觉得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相信他是对的,因为相信他是对的会让他们少惹怒他,少抄家规,让他们过得舒服。于是,慢慢地,他们真的相信他是对的,甚至忘了:最初觉得他是对的,只是为了让日子更好过而已。
那从不是他想要给忘机的,可无意中,他确实给了。而由忘机带大的小辈,甚至爱屋及乌地觉得魏无羡也是对的。
金光瑶在说蓝忘机的事,可他似又真在说思诗轩的事
思诗轩里,有两种人,他幽幽地道:一种是爱着妈妈的人,一种是想要成为她的人。
可是明明还有
想要逃离的人?金光瑶望着蓝曦臣,眸中带着点并非对着他的讽刺:想要逃离地慢慢都发现了,从来逃不出去啊。
孟诗死后,他也曾孤注一掷,他慢慢藏起自己得的红豆,给自己攒够了足够的本钱,然后在一个黑夜,跳出了窗。
从云萍到兰陵的一路有多荒唐?
他终于知道了铜板才能买来包子,银钱才能换来住宿。
从云萍到兰陵的一路有多远?
孔雀东南飞,十里一徘徊,他每跑几步,便要回一次眸,他给自己攒够了在之后的亿万斯年里都与他的梦魇共枕眠的缘分,才抵达了金麟台的白玉长阶。他走了足足半年,被一条无形的鞭子抽打着,因为追捕的人总与他只一步之遥。
金光瑶说:他们该是故意的,她要我亲自去碰一碰,要我知道。
知道什么呢?
他回忆着那汉白玉的长阶,他从那里摔下过两回,可是第一回 便将他的人生注定了。
我上去后,那守门的仆役在赌钱,我给他们看金光善留给我娘的珍珠扣子,那人说这是这里随便哪个仆役都能随手拿出一颗当弹珠玩的玩意。我不信,他的眉梢随着那话语一抖,似是忆起了当年的执拗:那时我已经知道外头的行情,那珍珠扣子能管我一个月的口粮,我有多少次都花了好久才忍住没将它当出去,它怎么会是这里随便哪个仆役便能挥霍得起的东西?可是
可是他笑了,那笑让蓝曦臣觉出丝丝缕缕的凉意:
后来被他踢下金麟台后,他当时赌钱用的那枚骰子不小心夹在了我的袖子里,我拿去铺子里问了,那骰子是洞庭湖里的巴蛇象骨嵌了南国的海红豆,比那珍珠扣子不知金贵上多少倍呢。
隔着那小案,蓝曦臣突然想握住金光瑶的手,或者该说,他多想穿过这许多年抱一抱那个被从金麟台踢下的孟瑶。
孟诗让他没有陷在对思诗轩的幻觉中,却给了他另一场幻觉,那个幻觉甚至那时都还没有被打破,直到许多年后听到金光善的那句哎,不提了才终于破了。那幻觉给他的痛有多少?那幻觉破灭时他的痛又有多少?
蓝曦臣是个寡情的人,他看似端方,却实则冷漠,他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他做的通常也是对的,但那不是因为他想要那么做,而是因为他知晓,他该那么做。他是个在没看中金光瑶时看到他的救命恩人脚踝上那象征着屈辱和苦难的烙印,没有为他痛,却只考量着如何说才能避过那些尴尬,又不引起过分的戒心,让他们能继续共处在一个屋檐下的人。过了这许多年,才终于能感他所感、痛他所痛却已咎由自取得不再被信任的人,可他终究能痛他所痛了。
那就像是一块木头,沾了天地灵气,终于有了自己的一颗心一样。就算它生出来只是为了碎掉,那也好过它从没存在过。
可金光瑶笑了。
二哥,他似看透了蓝曦臣的想法,对他说:不是的,阿娘并没在脱离了一场幻觉后,又被另一场幻觉魇住。许多年来,她并没去往生,所以我有机会问她,在我杀了金光善之后。她说:我历过,所以我知道,只有被抛弃过,才能看清楚
那时,他才明白了母亲的良苦,他的母亲花了大力气去锻造他她的爱子、她的半身。她用一个虚假的希望将他诱出了那片注定会吞噬他的地方,见到更广袤的世界,见到自由,又让他在那希望被打破时,拥有属于自己的彻悟。
只有那样一个孟瑶才会足够坚硬,坚硬到一步一步走回那个牢笼,然后站在妈妈的面前对她说:
我认罚,但我这辈子不只如此,就算带着镣铐,我也要在外头。
用狠心和绝情救了他的母亲。
度她往生后,他建起了那座观音庙,压在曾经的思诗轩上,将所有思诗轩中的冤魂都镇压其中,包括妈妈。
他要她寄居在孟诗的庙宇中,在孟诗的观音像下,赎清她的罪孽。若有一日,她能涤尽怨气再入轮回,他也要她知道,那是靠着为孟诗诵起的经声、因孟诗而燃的香火,那机会是孟诗施舍给她的。
可观音庙中的棺材空了,母亲的尸骨如今落在了他的敌人手中。
金光瑶思及此,便心中一痛。
我会将她夺回来的,他想:连同我失去的所有一起,然后将那些胆敢动她的杂碎跺进十八层地狱。
像当年他送金光善下去那样。
这辈子我并非没做过最后后悔了的事,可杀金光善,我不后悔,就算为此堕下阿鼻地狱我也不后悔,看着他在那些老妓身上一点点没了声息,那个过程,我一直在快乐,我一直一直都在快乐。那种感觉像自由,谁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若不德,臣凭何尽忠?父无养恩,子又何必报之以孝?那种感觉像自由,如果逃不出思诗轩,我至少逃离他了,不是吗?
蓝曦臣终于隔着小案,握住他的手,像想要安慰一个陷在梦魇中的孩子:思诗轩已经烧掉了,被你亲手烧掉了。
可金光瑶挣脱了他的手,告诉他:二哥,你太天真,它已经长进我的骨子里了。
我说过,思诗轩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爱着妈妈的人,一种是想要成为她的人,而我就属那后一种。那一年巴蛇象骨做的骰子,我也给悯善做了一个,南国的海红豆,嵌在金子勋的贱骨头。
他在蓝曦臣一瞬间张开的瞳子里笑:
掌控让我觉得安全,我牢牢地控着他,让他的性命、他的理想、他的信仰、他平生的指望都依附在我身上,那让我觉得我是那个牵着丝线的人,我这般的人,不就是另一个妈妈吗?
可我还是忍不住在人群中寻找,那个牵着我的荇花烙印的人,我总觉得她还在人群中,所以,我脱出思诗轩了吗?我好像只是将思诗轩带出来了。
我想当另一个妈妈,因为我怕
他说着怕,便真有了怕的神色,那是种刻在骨子里的恐惧,就像那年逃去兰陵的路上,他试过各种各样的法子,拿刀去划,拿浸了滚水的布巾盖在脚踝上然后猛地揭掉,连同那层皮也揭掉,可它总还是能长回来那枚荇花烙印,它似烙在他的骨头里,剜出所有的血肉也挥不去:
我怕,我怕哪一日,她便又回来了,借着别人的躯壳。
所以,二哥,你猜,这十几年,我有多怕你呢?
04
说说吧,你们是集体被投了毒,还是被下了降头,做出乱葬岗上那种蠢事?
这句话,等到顾思明处理了苏涉身上全部的伤口后,江澄才终于有机会再问他。顾思明在被他嘲笑你现在怕是急着去沐浴更衣时看着发梢上不小心沾染的血污有几分怔然的样子留在了他脑子里,让他觉出些不对劲,他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只好将它丢去脑后。
现实中,这件事与敛芳尊无关,苏涉淡淡地道。
所以是你自作主张?江澄听了这话,有几分不耐烦。
苏涉愿意扛罪,他要是能扛下来,江澄自是乐得如此,可百家肯不肯就此收手就是另一回事了,乱葬岗之后紧接着就是那两个女人,而就凭那两个来历不明的女人,舆论的风向便立刻转了,而这又不光是因为那群说话做事皆不过脑子的孩子们,更多的,是混在百家中的人,这分明就是针对金光瑶的阴谋。他的敌人隐藏在百家之中,到处都是。即使苏涉想硬扛,也没用。
可苏涉的下一句话,却让江澄眼皮一跳,眉毛一抽。
苏涉说:我也没做。
苏涉顶着江澄更不敢置信的眼神笑了,顾思明让他轻松便做到了这一点,笑出来。顾思明那一番折腾确实让他好受了不少,他还有力气说话,他说:
要是我做了,替仙督顶着,我自然愿意,可是替旁人顶这个罪,凭什么?
这话语中的一些东西让江澄竟然违反常理地想要相信他,随即江澄就气急败坏了起来:那你当时为何便慌了!一边是夷陵老祖,一边是你,你明明还有辩解的机会!你没做,干嘛跑!
是宗主让我撤的,可他和金光瑶另有联络方法这一点苏涉显然不会告诉江晚吟知道。他沉下声,静静地吐出三个字:蓝启仁。
江澄杏眸微瞪,立时便懂了:是了,并非一边是魏无羡,一边是苏涉。而是一边是蓝启仁和整个蓝家,一边是苏涉。
蓝启仁德高望重,又有刚正不阿的名声,他的话不是一般的有份量。可他站在蓝忘机这边,不但允了他的禁言术,还在明知道蓝忘机身边的就是魏无羡的情况下,选择维护。跟蓝启仁甚至整个蓝家比起来,苏涉就是百口莫辩了。
可是
再加上几个托呢?苏涉看着江澄:我在进伏魔殿前灵力都还是不在的,进了殿中,众人挤在一处时,灵力却突然回来了,那期间我可没有和姑苏蓝氏的人又过过近的接触。
你的意思是有人下套,不只是蓝氏的人。
围剿乱葬岗的队伍中,有不少都是倒金的人。这点江宗主之后不也看清楚了吗?
因为什么?
还能是因为什么?
第二批瞭望台。
江澄闭上了眼,一时间有些恼怒:瞭望台的事,他也是不爽的。穷了百家,肥了四明。
一千二百座瞭望台,都是用百家的钱建起来的,可这台子需要的又不只是钱,它们还得被人镇守,百家人手有限,自然只能吸纳散修。最初大家乐得如此,驻瞭是个苦差事,他们那些养尊处优的子弟,谁愿意呢?可苦差事被人担了,人家退下来时,便得有安置,各世家人手早已饱和,养不起那么多,仙督让他们自力更生,立个门派,专做安置,这话百家听着也欢喜,直到他们数了数:如今半数以上的瞭望台里四明派都成了半数以上的那方。
它被养大了,养肥了,成了个有一千零一只眼睛的庞然大物。
而这时,在第一批才建成了五年的情况下,又提第二批,他们可不得往死里整你们吗?
别说他们,听到清谈会的议题时,我都想往死里整你们,可偏偏整你们不打紧,万一一不小心把金家也给整垮了,那岂不是把金凌一份可能的家产给整没了?
江澄没那么天真,那么多家族能聚在一处打到一个人,打完之后必定是瓜分。
射日之征养大了百家的自信,哪怕是温家那般的太阳都能被射下来,更何况一个兰陵金。
有蓝家在前面义正词严,再有周围的人顶声附和,将他的罪名砸实在那里,说到底,于琴曲一道,蓝家从来都是权威。你说是稍做改良又如何?蓝启仁说你是用心不良,你便是用心不良,他们根本不会在那种情况下还去寻个验证,一句话便足以要你的命。先就地私刑处置,再直接问罪仙督。
江澄这般说着,危险地眯起了眼。
乱葬岗不是设给魏无羡的套,而是设给金家的套,以小辈们的性命为诱饵,将他们引上了乱葬岗,那时魏无羡不一定会去,可作为金光瑶代理的苏涉却定在其中。苏涉不撤,便是被乱刀砍死的命,他们根本不会给他辩解的机会。
恋耽美
掌罚,蓝忘机自打伤了三十三长老那事后,先受了戒鞭,被剥夺了继承后,便被调去了个没有实权的位置蓝氏掌罚。
他不会再在任何关系到两家关系的场合拥有话语权,他也没有在每年的蓝氏进学中授课的资格,不会结交外人,不会如蓝启仁那般拥有来自各个家族的学生,他只负责那些蓝氏内门的年幼子弟,看护他们、在他们违反家规时给予相应的惩罚,他那冷冷的一张脸似乎天生就适合做这个,可是
忘机那个一犯了事便躲回家里的毛病,对他来说,没了继承权,无需承担责任,说不定反让他觉得轻松吧?那没法让他学到教训,而掌罚这个位子,那让他有了机会,碰到了另一样被忽视了其影响的权力,金光瑶望着蓝曦臣:他能接触孩子,年幼无知、最易被影响被引导的孩子。
他将话截在了此处,再没说下去,因为即使是这时这个蓝曦臣声称他在气他的时候他也清楚记得蓝曦臣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个掌控欲极强、领地意识亦极强的人,他不会喜欢别人干涉他对蓝氏的决策,甚至不会允许别人哪怕是质疑他对蓝氏的决策。
他从云萍时便知晓蓝曦臣是什么人,一个表面温煦和暖实则冷到似坚冰的人,一个面对莲花坞被血洗的消息看到的不是鲜血而是游说百家抗温之机遇的人,他不是一个可以被掌控的人。点到此处,再戳便过,只能留于他决断。
于是他又说回了思诗轩,他记忆中的思诗轩:
好多姑娘都爱她,我是不爱她的,后来想想,却是受了我娘的影响。阿娘也曾经爱她的,因为阿娘是被宠爱的嘛,思诗轩这个牌匾上,她曾是其中一半的名字,可后来她被妈妈放弃了。大概只有被那样的抛弃过,才能看清楚。
这段故事其实蓝曦臣听过,在那个雷雨夜,他暂避在云萍的那座小院、无意间窥见了孟瑶脚踝上的荇花又被孟瑶发现他窥见了的时候。
孟瑶是场失败的投资。妈妈曾经以为金光善对孟诗的青眼会让她拥有一枚金麟台上的棋子,孟诗自然是愿意的,她那时才十六岁,被妈妈宠爱着,满心以为只要栓住了金光善的心,她便能走出思诗轩,在一个不必天天被各种各样的男人亵玩的地方继续被妈妈宠爱着。为此,她只需要生出一个孩子。
可是上对下便是如此,一个决策,那明明是上面人做出的决定,它失败时,下面人却是承受后果的那个,甚至是因此被上面人责怪厌弃的那个。
金光善没来。
从没尝过被冷落的孟诗从此的人生里只剩冷落。
起码那冷落让她清醒了,孟瑶想:起码那冷落让我从出生起便清醒着。
逃出去,不管用什么方法,逃出去,孟诗无数次对孟瑶说。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般,大多数的姑娘还是爱她,因为她太懂如何用适度地宠爱让她们喜欢她,可后来想想,本来她拥有的权力便决定了她们会想去爱她,不是吗?爱她,以此换取她的爱,那样是安全的,相信她是爱你的,相信她的一切都是对的,因为那样会让你觉得安全。人们总会有种错觉,我喜欢你,你便会也喜欢我。所以,我首先付出爱,对你的权威迷恋万分,那么我也会在你的掌中,过得比讨厌你要舒坦许多。那样的爱是错觉,可长此以往,便成了真的。
你没在说忘机的事,却还是在说忘机的事,蓝曦臣在心中苦笑,却亦意识到了这其中直插靶心之处:忘机拥有惩罚的权力,那在没看过世界、最怕的东西便是抄家规的孩子们眼里,已经是天大的权力。他们喜欢他,因为他们需要喜欢他,这是种不自觉得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相信他是对的,因为相信他是对的会让他们少惹怒他,少抄家规,让他们过得舒服。于是,慢慢地,他们真的相信他是对的,甚至忘了:最初觉得他是对的,只是为了让日子更好过而已。
那从不是他想要给忘机的,可无意中,他确实给了。而由忘机带大的小辈,甚至爱屋及乌地觉得魏无羡也是对的。
金光瑶在说蓝忘机的事,可他似又真在说思诗轩的事
思诗轩里,有两种人,他幽幽地道:一种是爱着妈妈的人,一种是想要成为她的人。
可是明明还有
想要逃离的人?金光瑶望着蓝曦臣,眸中带着点并非对着他的讽刺:想要逃离地慢慢都发现了,从来逃不出去啊。
孟诗死后,他也曾孤注一掷,他慢慢藏起自己得的红豆,给自己攒够了足够的本钱,然后在一个黑夜,跳出了窗。
从云萍到兰陵的一路有多荒唐?
他终于知道了铜板才能买来包子,银钱才能换来住宿。
从云萍到兰陵的一路有多远?
孔雀东南飞,十里一徘徊,他每跑几步,便要回一次眸,他给自己攒够了在之后的亿万斯年里都与他的梦魇共枕眠的缘分,才抵达了金麟台的白玉长阶。他走了足足半年,被一条无形的鞭子抽打着,因为追捕的人总与他只一步之遥。
金光瑶说:他们该是故意的,她要我亲自去碰一碰,要我知道。
知道什么呢?
他回忆着那汉白玉的长阶,他从那里摔下过两回,可是第一回 便将他的人生注定了。
我上去后,那守门的仆役在赌钱,我给他们看金光善留给我娘的珍珠扣子,那人说这是这里随便哪个仆役都能随手拿出一颗当弹珠玩的玩意。我不信,他的眉梢随着那话语一抖,似是忆起了当年的执拗:那时我已经知道外头的行情,那珍珠扣子能管我一个月的口粮,我有多少次都花了好久才忍住没将它当出去,它怎么会是这里随便哪个仆役便能挥霍得起的东西?可是
可是他笑了,那笑让蓝曦臣觉出丝丝缕缕的凉意:
后来被他踢下金麟台后,他当时赌钱用的那枚骰子不小心夹在了我的袖子里,我拿去铺子里问了,那骰子是洞庭湖里的巴蛇象骨嵌了南国的海红豆,比那珍珠扣子不知金贵上多少倍呢。
隔着那小案,蓝曦臣突然想握住金光瑶的手,或者该说,他多想穿过这许多年抱一抱那个被从金麟台踢下的孟瑶。
孟诗让他没有陷在对思诗轩的幻觉中,却给了他另一场幻觉,那个幻觉甚至那时都还没有被打破,直到许多年后听到金光善的那句哎,不提了才终于破了。那幻觉给他的痛有多少?那幻觉破灭时他的痛又有多少?
蓝曦臣是个寡情的人,他看似端方,却实则冷漠,他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他做的通常也是对的,但那不是因为他想要那么做,而是因为他知晓,他该那么做。他是个在没看中金光瑶时看到他的救命恩人脚踝上那象征着屈辱和苦难的烙印,没有为他痛,却只考量着如何说才能避过那些尴尬,又不引起过分的戒心,让他们能继续共处在一个屋檐下的人。过了这许多年,才终于能感他所感、痛他所痛却已咎由自取得不再被信任的人,可他终究能痛他所痛了。
那就像是一块木头,沾了天地灵气,终于有了自己的一颗心一样。就算它生出来只是为了碎掉,那也好过它从没存在过。
可金光瑶笑了。
二哥,他似看透了蓝曦臣的想法,对他说:不是的,阿娘并没在脱离了一场幻觉后,又被另一场幻觉魇住。许多年来,她并没去往生,所以我有机会问她,在我杀了金光善之后。她说:我历过,所以我知道,只有被抛弃过,才能看清楚
那时,他才明白了母亲的良苦,他的母亲花了大力气去锻造他她的爱子、她的半身。她用一个虚假的希望将他诱出了那片注定会吞噬他的地方,见到更广袤的世界,见到自由,又让他在那希望被打破时,拥有属于自己的彻悟。
只有那样一个孟瑶才会足够坚硬,坚硬到一步一步走回那个牢笼,然后站在妈妈的面前对她说:
我认罚,但我这辈子不只如此,就算带着镣铐,我也要在外头。
用狠心和绝情救了他的母亲。
度她往生后,他建起了那座观音庙,压在曾经的思诗轩上,将所有思诗轩中的冤魂都镇压其中,包括妈妈。
他要她寄居在孟诗的庙宇中,在孟诗的观音像下,赎清她的罪孽。若有一日,她能涤尽怨气再入轮回,他也要她知道,那是靠着为孟诗诵起的经声、因孟诗而燃的香火,那机会是孟诗施舍给她的。
可观音庙中的棺材空了,母亲的尸骨如今落在了他的敌人手中。
金光瑶思及此,便心中一痛。
我会将她夺回来的,他想:连同我失去的所有一起,然后将那些胆敢动她的杂碎跺进十八层地狱。
像当年他送金光善下去那样。
这辈子我并非没做过最后后悔了的事,可杀金光善,我不后悔,就算为此堕下阿鼻地狱我也不后悔,看着他在那些老妓身上一点点没了声息,那个过程,我一直在快乐,我一直一直都在快乐。那种感觉像自由,谁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若不德,臣凭何尽忠?父无养恩,子又何必报之以孝?那种感觉像自由,如果逃不出思诗轩,我至少逃离他了,不是吗?
蓝曦臣终于隔着小案,握住他的手,像想要安慰一个陷在梦魇中的孩子:思诗轩已经烧掉了,被你亲手烧掉了。
可金光瑶挣脱了他的手,告诉他:二哥,你太天真,它已经长进我的骨子里了。
我说过,思诗轩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爱着妈妈的人,一种是想要成为她的人,而我就属那后一种。那一年巴蛇象骨做的骰子,我也给悯善做了一个,南国的海红豆,嵌在金子勋的贱骨头。
他在蓝曦臣一瞬间张开的瞳子里笑:
掌控让我觉得安全,我牢牢地控着他,让他的性命、他的理想、他的信仰、他平生的指望都依附在我身上,那让我觉得我是那个牵着丝线的人,我这般的人,不就是另一个妈妈吗?
可我还是忍不住在人群中寻找,那个牵着我的荇花烙印的人,我总觉得她还在人群中,所以,我脱出思诗轩了吗?我好像只是将思诗轩带出来了。
我想当另一个妈妈,因为我怕
他说着怕,便真有了怕的神色,那是种刻在骨子里的恐惧,就像那年逃去兰陵的路上,他试过各种各样的法子,拿刀去划,拿浸了滚水的布巾盖在脚踝上然后猛地揭掉,连同那层皮也揭掉,可它总还是能长回来那枚荇花烙印,它似烙在他的骨头里,剜出所有的血肉也挥不去:
我怕,我怕哪一日,她便又回来了,借着别人的躯壳。
所以,二哥,你猜,这十几年,我有多怕你呢?
04
说说吧,你们是集体被投了毒,还是被下了降头,做出乱葬岗上那种蠢事?
这句话,等到顾思明处理了苏涉身上全部的伤口后,江澄才终于有机会再问他。顾思明在被他嘲笑你现在怕是急着去沐浴更衣时看着发梢上不小心沾染的血污有几分怔然的样子留在了他脑子里,让他觉出些不对劲,他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只好将它丢去脑后。
现实中,这件事与敛芳尊无关,苏涉淡淡地道。
所以是你自作主张?江澄听了这话,有几分不耐烦。
苏涉愿意扛罪,他要是能扛下来,江澄自是乐得如此,可百家肯不肯就此收手就是另一回事了,乱葬岗之后紧接着就是那两个女人,而就凭那两个来历不明的女人,舆论的风向便立刻转了,而这又不光是因为那群说话做事皆不过脑子的孩子们,更多的,是混在百家中的人,这分明就是针对金光瑶的阴谋。他的敌人隐藏在百家之中,到处都是。即使苏涉想硬扛,也没用。
可苏涉的下一句话,却让江澄眼皮一跳,眉毛一抽。
苏涉说:我也没做。
苏涉顶着江澄更不敢置信的眼神笑了,顾思明让他轻松便做到了这一点,笑出来。顾思明那一番折腾确实让他好受了不少,他还有力气说话,他说:
要是我做了,替仙督顶着,我自然愿意,可是替旁人顶这个罪,凭什么?
这话语中的一些东西让江澄竟然违反常理地想要相信他,随即江澄就气急败坏了起来:那你当时为何便慌了!一边是夷陵老祖,一边是你,你明明还有辩解的机会!你没做,干嘛跑!
是宗主让我撤的,可他和金光瑶另有联络方法这一点苏涉显然不会告诉江晚吟知道。他沉下声,静静地吐出三个字:蓝启仁。
江澄杏眸微瞪,立时便懂了:是了,并非一边是魏无羡,一边是苏涉。而是一边是蓝启仁和整个蓝家,一边是苏涉。
蓝启仁德高望重,又有刚正不阿的名声,他的话不是一般的有份量。可他站在蓝忘机这边,不但允了他的禁言术,还在明知道蓝忘机身边的就是魏无羡的情况下,选择维护。跟蓝启仁甚至整个蓝家比起来,苏涉就是百口莫辩了。
可是
再加上几个托呢?苏涉看着江澄:我在进伏魔殿前灵力都还是不在的,进了殿中,众人挤在一处时,灵力却突然回来了,那期间我可没有和姑苏蓝氏的人又过过近的接触。
你的意思是有人下套,不只是蓝氏的人。
围剿乱葬岗的队伍中,有不少都是倒金的人。这点江宗主之后不也看清楚了吗?
因为什么?
还能是因为什么?
第二批瞭望台。
江澄闭上了眼,一时间有些恼怒:瞭望台的事,他也是不爽的。穷了百家,肥了四明。
一千二百座瞭望台,都是用百家的钱建起来的,可这台子需要的又不只是钱,它们还得被人镇守,百家人手有限,自然只能吸纳散修。最初大家乐得如此,驻瞭是个苦差事,他们那些养尊处优的子弟,谁愿意呢?可苦差事被人担了,人家退下来时,便得有安置,各世家人手早已饱和,养不起那么多,仙督让他们自力更生,立个门派,专做安置,这话百家听着也欢喜,直到他们数了数:如今半数以上的瞭望台里四明派都成了半数以上的那方。
它被养大了,养肥了,成了个有一千零一只眼睛的庞然大物。
而这时,在第一批才建成了五年的情况下,又提第二批,他们可不得往死里整你们吗?
别说他们,听到清谈会的议题时,我都想往死里整你们,可偏偏整你们不打紧,万一一不小心把金家也给整垮了,那岂不是把金凌一份可能的家产给整没了?
江澄没那么天真,那么多家族能聚在一处打到一个人,打完之后必定是瓜分。
射日之征养大了百家的自信,哪怕是温家那般的太阳都能被射下来,更何况一个兰陵金。
有蓝家在前面义正词严,再有周围的人顶声附和,将他的罪名砸实在那里,说到底,于琴曲一道,蓝家从来都是权威。你说是稍做改良又如何?蓝启仁说你是用心不良,你便是用心不良,他们根本不会在那种情况下还去寻个验证,一句话便足以要你的命。先就地私刑处置,再直接问罪仙督。
江澄这般说着,危险地眯起了眼。
乱葬岗不是设给魏无羡的套,而是设给金家的套,以小辈们的性命为诱饵,将他们引上了乱葬岗,那时魏无羡不一定会去,可作为金光瑶代理的苏涉却定在其中。苏涉不撤,便是被乱刀砍死的命,他们根本不会给他辩解的机会。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