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思妤看着儿子和孙子就高兴,想当年她因为生不出男孩儿背负了多少压力,可再看如今,那些曾经笑话她的人如今可如何呢?会生男娃又如何,还不如他儿子能嫁了好儿郎,他们镇北侯府照样后继有人。
    想到将来一群小家伙围着她叫祖母的情形,温思妤就高兴的眉开眼笑,结果就听她儿子来了一句,夫君说我们有池儿一个就够了想到栗子煜说的那些深情的话,魏康乐就不禁有些脸红。
    什么?温思妤哪里想到自己会听到这样的话,这年头谁家不是讲究多子多福的,一时不察,声音就高了些。
    阿池被声音吵到,眼睛都没睁就抗议起来,温思妤无法,赶紧安抚她乖孙,等到孩子又睡安稳了这才又转向儿子,结果就看魏康乐正笑盈盈的看着她动作。
    温思妤的心一下就变得柔软起来,轻声问道:千弘有没有说是为什么?
    夫君说生养孩子都太耗费精力了,有那时间还不如,还不如精心照养这一个。其实栗子煜的原话是还不如把时间省下来他们过二人世界,只是这话他和母亲可说不出口,也只有夫君那个厚脸皮才能把情话挂在嘴边,当时那话一出,口是心非的魏康乐心下立马就同意了。
    温思妤听到这理由挺无语的,又不用你们照顾,侯府那么多下人呢!
    那不一样,夫君说孩子跟在谁身边就跟谁亲,若是遇到个心思歪的,指不定孩子会被带坏了。
    瞎说,你李阿嬷就从小带着你,你一直也都好好的,咱们娘俩不也一样亲近?
    魏康乐听到这话就笑了,说道:我当初也这样说,可夫君说那是因为你和爹只有我一个孩子,若是有两个,或是我不受重视,一样会出问题。
    魏康乐本来也没想只生一个,社会大环境如此,这个时代只有怕生不出来的,从没听说主动不生的,可是夫君的话确实也有道理。
    就说侯府,只有他一个,这些年他过的不知道有多自在,反倒是之前和大伯一家住在一起时,他会因为堂哥而受委屈,这还是在他性子比较烈,不好欺负的情况下,就这样他不还是着了所谓亲人的道,若不是遇到夫君,谁知道他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
    还有夫君说的如果生孩子太多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身材还会走形,他可是知道那男人有多喜欢他的身体的,每每看到对方着迷沉醉的样子他都很得意。
    他夫君长得俊美,不知道有多少人巴望着想要勾搭,梁斯闵可是没少跟他说这些,成了婚他才知道像他夫君这样的男人有多难得,他可得把这男人抓牢了,谁都别想跟他抢,孩子也不成!
    温思妤看着说完话后就在那傻乐的儿子,压着耐心说道:你们若是不放心,我可以帮着带啊!
    魏康乐终于回过神来,不赞成地说:夫君说孩子多了还容易有攀比,不如只养一个省事。
    温思妤终于按捺不住火气,戳着儿子的额头斥道:夫君说夫君说,我看千弘是给你灌了迷魂汤了,让你什么都听他的!
    魏康乐揉了揉额头,娘,你怎么又戳我。夫君说我们过日子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爹娘说什么是什么!
    魏康乐,你没完了是吧!
    魏康乐看到他娘要喷火,吐了吐舌头,缩回到了被子里。
    栗子煜回房时看到的就是母子二人静默无声、默默对视的场面,笑问道:怎么了?
    温思妤嘴角挤出一抹笑,没什么,只是觉得千弘你这个夫君做的十分称职。
    栗子煜虽然觉得岳母的声音不太对,可还是说道:多谢岳母夸奖,这都是小婿应该做的。
    等到侯夫人离开,魏康乐就裹在被子里一抽一抽的笑起来。
    栗子煜也跟着笑,他直觉这里面有什么事,乐乐笑的跟偷油的小老鼠一般,明显有内情,他把被子往下拉了拉,看着眼睛都笑的亮晶晶的媳妇,问道:告诉为夫,你在笑什么?
    魏康乐缓了缓,这才说道:我有一个称职的好夫君,我高兴。说完又笑了起来。
    栗子煜知道媳妇没有说实话,不过看到他孩子气的模样也跟着笑了起来,多笑笑挺好,长寿!
    作者有话要说:
    魏禹宽:哎!
    温思妤:哎!
    魏禹宽:夫人缘何叹气?
    温思妤:嫁出去的儿子泼出去的水!
    魏禹宽:夫人请宽心,这水还淌在咱们自家院子里。
    温思妤:侯爷为何叹气?
    魏禹宽:儿婿对儿子太好了!
    温思妤:哼!千弘可真是个称职的夫君呢!
    魏禹宽:
    第70章 骄纵的小哥儿37
    时隔一个多月后, 栗子煜终于再次开始了自己苦逼的上班生涯。
    其实,之前他虽说请了假,可是该做的可一点没落下, 只看现在京城最受欢迎的大梁商行, 里面各种规格的镜子不知卖的有多火爆。
    就连最近刚制出来的玻璃奶壶都不知道衍生出了多少新品种, 只不过现在架子上只摆了一些样品罢了。
    不得不说,冯尚书掌握了财富密码。
    只看这几个月的收益, 工部绝对是国库创收的主力,现在工部官员出去不知道有多高兴。
    扎根工部的都是无甚家世背景的,对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他们来说, 前程啊什么的都太过遥远, 还是先把每月的房租挣到手才是正经,以往都得靠着跟部里贷款,如今总算摆脱了财政赤字, 能不高兴吗?
    这种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其他各部嘴上不说什么,可背地里没少撺掇顶头上司去取个经。
    君不见户部在城外盖的铺子现在有多火爆,就那么简陋的两排房子, 只第二次集市就全部被订了出去,而且只租不卖, 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所以等到栗子煜开始上班, 尚未搞清楚自己的职能, 就接连被迫与来窜门的大佬会晤。
    按理说吏部作为国家的□□中央组织部, 身为六部之首,对国家的人力资源进行统筹管理与分配, 应该没啥压力才对。
    毕竟每年地方来京述职的官员多少都得意思一下不是, 可是能做天官的那就不是一般人。
    吏部尚书名叫秦柏峰, 今年才五十出头,是位极为能干的干将。而且人家不仅能干,还很有想法。
    大梁朝还是一个很年轻的王朝,年轻也同样意味着有很多不足,当然也有改革的勇气。
    秦柏峰和冯尚书不同,冯尚书要不是因为手下有栗子煜这样能折腾的下属,被迫忙的脚不沾地,现在可能还过着悠闲自在的养老生活。这位秦尚书一看就很厉害。
    千弘终于休假回来了啊!你可真会给我们出难题啊,转眼就快到年底了,你说是应该给你个什么考评合适呢?秦柏峰的话不仅不严厉,反倒还透着几分亲近,可栗子煜就是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
    栗子煜曾经听自己的岳父评价过朝中大臣,说他们冯尚书就是只笑面虎,而秦柏峰则是只猫头鹰,看着没甚威胁,可实是一爪利喙尖的猛禽,现下栗子煜对这点算是有所体会了。
    秦柏峰可不知道自己随意的一句话就让对方感到了威胁,其实他还挺欣赏栗千弘这样的官员的,抛开出勤率不谈,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那就是个好官。
    栗子煜体会到对方的厉害是一方面,可是要说就此就怵了对方,那根本就不可能,于是笑笑说:秦尚书按章办事即可,不必在意其他。
    规矩是死的,就连圣上都为给升了职,由此可见,考察官员既要看平日表现,也要考虑他的能力贡献。
    栗子煜闻言,玩笑说:尚书大人睿智,看来下官年底可以睡个踏实觉了。
    秦柏峰听了这话哈哈一笑,没想到魏侯那般古板的性子,竟是招了你这般跳脱的儿婿,也是缘分呐!
    栗子煜心下暗道:性子古板可不等于不爱儿子,他岳父那人护短得很!
    我也不和你绕弯子,知道你脑子活络,千弘觉得如今我大梁朝的官员制度如何呢?
    栗子煜尚摸不准对方的意思,不过对方问什么他答什么也就是了,秦尚书来此总不会是为了专门找他麻烦的。
    于是说道:下官入官场的时间尚短,不过也知道尚书大人对官员考评安排进行了很大的调整,于国于民都是极为有利的。
    栗子煜对于这一点还是极为佩服的,就说有些人的性格不懂变通,你让这样的人去做父母官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须知每地的民风民情都有所不同,岂能教条管理。
    秦柏峰笑了笑,这是他生平一大得意事,多少官员的改革到最后都是一地鸡毛,而他当年,初上任改革就取得了成功,不过他今天来此的目的却并不在此。
    其实,我一直有个想法,只是之前却也只能想想,如今我大梁一派欣欣向荣,却让我看到了希望。秦柏峰看着玻璃窗外忙碌的官员说道。
    栗子煜知道终于步入了正题,于是道:大人请说。
    秦柏峰给栗子煜讲了一个故事:我有一位至交好友,他为官方正,却一心为民,初入官场就主动去了偏远之地,造福一方百姓,却不想因此坏了身体,直到无法公干,不得不递了辞表。我那侄儿本是个学识出众的,如今为了奉养父母不得不荒废学业,为家里的生计奔波,我那好友看到儿子辛苦赚来的资材却因他延医问药耗尽,甚至生了轻生之念,实在是可叹可悲!
    栗子煜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他们大梁朝的官员社会福利没跟上,比那临时工没强上多少。
    秦柏峰明显想为政府职员争取些保障,只是苦于之前国家财政困难,现在赚钱的地方多了,就想着先把这事给解决了。
    之前栗子煜就觉得大梁朝的发展相当于北宋初年,一切都处于萌芽阶段,可是这官员福利和人家相比那差得真的不是一点儿半点。
    北宋是人多事少福利好,他们呢,人少事多福利还跟不上。
    在职的还好些,除了俸禄之外多少能有些奖金,热门岗位还能捞点儿外快,可是一旦离职,对于底层官员简直就是灾难。
    没有退休金,没有工龄累计,没有余荫加持,简直就是三无公务员,也难怪秦柏峰发愁。
    他在这个位置上看了太多,有些官员好不容易奋斗到了国家中央,退休后想给家里不争气的小辈争取点便利都不成,人走茶凉,影响力直接清空,感觉忙了一辈子忙了个寂寞!
    栗子煜不觉得这种想法有什么问题,人都是有私心的,毫无情感的那是机器,生前想着身后事,身后名这才正常。
    作为从社会制度相对完善的世界的来客,他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发言权的,至于最后能达到什么程度,就看GDP和龙椅上那位了。
    于是栗子煜就公家公职人员的职务及福利待遇等方面与秦尚书展开了畅想,两人谈得十分尽兴。
    尤其是听到对那些于国于民有重大贡献者,官府可以协助安置家属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时,秦尚书又是激动,又是怅然!
    离开的时候,秦尚书感慨了一句:千弘果然是有宿慧之人!
    栗子煜心下:行吧!如果这样能让你们更容易接受的话。
    这边秦尚书离开没多久,国子监祭酒就来了。
    这是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同时也是当世大儒,姓孟名向阳,致力于著书立说,门人学子无数,对于大梁朝是个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孟祭酒平日压根就不用管事,对于他的到来,栗子煜还真是挺诧异的。
    两人一交谈,栗子煜就意识到自己和人家相比境界低了。
    他还在这里想着如何通过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人家就已经想到国民教育普及对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及其对于社会再生产的促进上了。
    别看孟老年纪一大把,人家的思维缜密着呢!说话有理有据,摆事实,讲道理,直教人心悦诚服。
    说道最后,孟祭酒说:小友实乃国之栋梁,老朽也有幸看过陛下珍藏的墨宝,若是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盛世太平之景,那真是死而无憾了!
    最后这句话一下子让栗子煜清醒过来,他算是听明白了,这老先生是来拉赞助的。
    栗子煜回想了一下刚刚二人的对话,反向一推就是:我们都想看到国泰民安国泰民安就需要人才人才需要通过教化百姓教化百姓需要钱。
    还真是环环相扣啊,栗子煜算是发现了,他现在就是免费出设计做白工的,大家都想找他聊聊天、喝喝茶,然后拿着他的思路去变现。
    为什么平日闭门做学问,□□弟子的孟祭酒拔冗前来,那是听说他挣钱的道道儿多啊!
    栗子煜笑了笑说:孟老,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一门心思读书的最终出来也就做个先生,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
    栗子煜小小的刺了对方一下,你说你一当世大儒要钱去找皇帝啊,届时无论是户部拨款还是内务府出钱都是应当,找他一个从五品,他自己还靠岳家养着呢!
    孟祭酒听完也不生气,笑呵呵地问道:小友有何妙招,不妨直接说出来,如若可行,回去我就让那些博士、监生们照办。
    看到对方的反应,栗子煜也觉得自己刚才幼稚了些,这位就是再老,自己的实际年龄也能当对方的老祖宗了,对待小辈还是宽容一些为好,想到这里,栗子煜的心态一下子就超脱了。
    孟祭酒只觉得对面的年轻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有些古怪,让人心里别扭又发毛,他稍稍调整了一下坐姿,想将那种怪异感抖掉。
    栗子煜的眼神愈发的慈和了,作为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孟祭酒能做的可是不少呢!
    想到这里,栗子煜说道:孟老,我十分赞同您的言论,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想要培养更多的人才,首先就需要有官方的典籍,私以为无论什么典籍都没有考题权威。
    你的意思是?孟祭酒此时还没听明白考题和教育经费有啥关联。
    您看,我们大梁朝每年都有学子应试,从童生试到殿试,从州府到京城,时间间隔一至三年不等,多少学子就把自己的大好年华倾注在了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上,有些人明明才华出众在、能力非凡,却可能屡试不第,这是为什么?栗子煜发出了灵魂拷问。
    孟祭酒作为学术之大成者,见识自是不一般,一下子就领会了其中的关窍,可他对于经济确实不擅长,是以一时还没将两者联系起来。
    栗子煜只觉得这个老小辈还需多加历练,只好给出下一步的提示:与其让那些学子将时间和资材浪费在路上,不如组织人手将历次考题进行汇总,供之参考,也可以结合以往的出题习惯和当下需求对试题进行预测,岂不比遍地撒网强!
    这番言论直叫孟祭酒醍醐灌顶,当下整个人都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室内来回踱步,看到外面那些跟着大师傅的小学徒,直觉得自己以往真是狭隘了,工匠都知道要对学徒进行针对培养,他们却一直按着老路子走,竟是从未发现自己的不足。
    孟祭酒回到桌边,小友果然聪慧过人,回去我就组织人手进行整理编辑,此法不但适用于乡试、会试,各地的县试、府试也可以一般操作,既可以巩固监生的学问,还为那些应试之人提供了方向,同时收拢的钱财还能为各地向学之人多设几个书院,实在是一举多得啊!
    栗子煜对孟祭酒举一反三的能力还是比较满意的,想想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大梁版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忍不住笑了。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我是渣攻?不可能的![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揽月自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揽月自照并收藏我是渣攻?不可能的![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