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到这个份上了。顾修谨说:谢大人就别装了,御影司的人,是谢大人招来的吧?
    谢知义一脸惊奇:顾公子这是哪的话?
    顾修谨见他装傻,也不急着拆穿:谢大人当年在陵安得罪了权贵,险些丢了性命,后来是因为有我老师力保,才得的永州知府这个位子,谢大人效忠我老师多少年了?大约用十年了吧?
    丞相待老夫恩重如山,老夫没齿难忘?
    是吗?顾修谨这两个字问得意味深长:永州盛产米粮,谢大人这些年来兢兢业业,倒是将永州治理得很好。
    顾公子谬赞了。
    只是半年前老师忽然觉得,顾修谨话锋一转:谢大人似乎生出几分异心来,便叫我来看看,这么些日子,大家都是明眼人,我也看真切了,谢大人还有什么想要辩驳的吗?顾修谨一脸和煦的笑看着他。
    谢知义没说话,顾修谨也不傻,别说今天当着李博衍说的那些话了,顾修谨在永州待了这么久,谢知义是个什么意思,他也能觉出个一二来,他今天来说这些,摆明着就是要撕破脸了,现在也没别人,再说些颠来倒去的口水话,就显得没趣了。
    顾修谨见他不回应,接着说:我如今见你,也不为了什么,老师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养的鸟翅膀硬了想要飞,这也不稀奇,不过是赔了些吃食罢了,不打紧,只是顾修谨站起来,从子一身后抽了把剑出来,细细端详,剑上反出一道白光竖在顾修谨的半边脸上:鸟飞了,只要不出自家林子,最多是不给吃食,要是跑去别家林子了,就少不得要清理门户了。
    谢知义看着顾修谨,顾修谨笑的和煦,却杀意必现:谢大人似乎和回然人走得很近啊?
    哦?老夫竟不知道?谢知义也笑:顾公子这是打哪听来的?
    顾修谨举着剑放在谢知义的脖子上:谢大人似乎小看了我的本事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啊。
    剑架在脖子上,谢知义甚至能感受到剑锋上的寒气,他也不躲,就这么镇定自若的看着顾修谨笑:我既然没做过,又怎么怕人知道呢?顾公子,你说对吧?
    顾修谨歪了一下头,不可置否,他这一下只是为了炸一炸他罢了,要是拿到了证据,怕谢知恩现在早就身首异处了,这点怕谢知恩自己也知道,才会这么冷静,说也是,能和自己交手这么多次不落下风,谢知恩的能力本来就不可小觑,是自己闹笑话了。
    再说了,他和谢知恩都清楚,要是这时候谢知恩死在他房里,他这不就成做贼心虚了吗?
    他可没那么傻,这时候做这种蠢事,谢知恩也没那么傻,会被他这虚晃一枪给吓到。
    顾修谨收了剑朝着子一随手一扔,子一稳稳接住,收剑入鞘,继续盯着外面的守卫。
    顾修谨坐了回去,给自己和谢知义到了茶,把茶送到他面前,谢知义接过喝了一口:好茶。谢知义夸赞说:我府里可没有这么好的茶。
    顾修谨喝着茶,语气中多了几分惆怅:谢大人,我老师曾夸过你,说你仁者侠气,心中有天地,那我就不明白了,老师为什么要做那事,你是知道的,即如此,为何还要背弃老师呢?顾修谨以前就听过自己老师夸奖谢知恩,后来又和他有过博弈,觉得他也是个人才,老师待他不薄,怎么好好的,突然就背信弃义了?
    顾公子说笑了。谢知义摆摆手:都是丞相看得起我这个老匹夫罢了,说到底,我也不过这大千世界一介俗人,什么天地,都是说给别人听的。
    谢大人很是看得开啊。顾修谨点头说:也是,能放火烧自己府衙的人怎么会看不开呢?
    谢知义愣了一瞬,没说话,顾修谨很通情达理的拍拍他的肩膀:我回去仔细想了想,府衙重地 ,想要放把火也不容易,御影司的人来得晚,我实在想不到有谁,有理由在府衙里放把火,我思来想去,觉得就只有谢大人有道理放这把火。
    顾公子说笑了。谢知义说:老夫为何要自己烧了自己的府衙啊?
    对呀。顾修谨也是一脸疑惑的样子:谢大人为何要自己烧自己的府衙呢?为什么呢?还那么巧,偏偏当天我交给谢大人的那些人就跑了,还偏偏人一跑御影司的人就来,啧,谢大人,你说巧不巧?
    顾修谨细想过,当初怕是谢知恩故意引自己去抓人的。
    他那天去抓人,连小侯爷的同伴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谢知恩不但知道,还能派人去接应?
    从那天的情形来看,元满那伙人还没来得及联系御影司的人,自己就上门了,那说御影司的人要来,怕也是谢知恩怕自己对这件事起疑,发现不对劲,故意让自己紧张不得不去抓人下的猛药,他派去的那些人应该只是用来演戏,加深顾修谨的信任。
    御影司的人应该是谢知恩早就联系好的了,这样等御影司的人一到,顾修谨抓了人,御影司肯定要来找顾修谨的麻烦,到时候,谢知恩只要坐收渔翁之利就好。
    只是谢知恩没想到顾修谨会把人送到他那里去,人在谢知恩那里关着,御影司来了,谢知恩也跑不了,所以谢知恩才把人放了,到时候就算御影司来了,人跑了,他也有说词。
    那这样想来,穆小侯爷应该就是谢知恩绑的了,叶疏林也在他手里。
    确实巧得很。谢知义问:顾公子想说什么?
    想问问你,你这样做图什么?顾修谨实在不明白,老师说过,谢知恩精明能干,是个人才,他在永州这些年,老师一直在陵安帮他铺路,替他摆平他以前留下的祸端,最多再有半年,老师就能将他调往帝都当官,前途可谓一片光明,这些,老师都是跟谢知恩提过的,若是老师待他不好也就罢了,老师待他可谓仁至义尽,他为何要这时候背叛老师?
    谢知义似乎很赞同顾修谨的话,思量着不住点头:是呀,老夫这么做,是图什么呢?
    顾修谨问他:这么处心积虑的招来御影司的人究竟想干什么?顾修谨甚是不解:你不会以为御影司能保你吧?谢知恩背叛了老师,辜负了老师一番恩情,纵使他再有才华,老师也就不会留他了,他若想保命,御影司的确是个好靠山,但他不会天真的以为,有了御影司,老师就不敢动他吧?
    顾公子说笑了。跟了丞相这么久,丞相是什么实力,他岂有不清楚的道理?丞相想杀的人,就连皇上也保不了,更遑论御影司?:可惜啊,能得一刻是一刻,以后不好说,至少现在御影司也是保得了老夫的,顾公子知道老夫悄悄给御影司递了多少消息吗?
    皇上和丞相不和这件事众人皆知,皇上让御影司悄悄查丞相,虽说做的隐蔽,知道的人也不在少数,丞相做事小心,一直都没被抓到把柄,三年前御影司查到了谢知恩头上,谢知恩就更加谨慎了,御影司也不过只能查到些蛛丝马迹罢了,后来是到了半年前,谢知义有意放出些动静,御影司现在才派了人过来。
    哎呀呀。谢知义站起来背对着顾修谨活动了一下筋骨:人老了,不中用了啊,不如顾公子你猜猜,御影司这次到底是为了什么来的?
    顾修谨半垂了眼帘看着他,眼中已经有了杀意。
    谢知义却不在乎:穆小侯爷的事想必丞相也跟顾公子说过,穆小侯爷在皇上心里是个什么位置您也清楚,这次御影司的左右使都到了场,说是只为找一个失踪的小侯爷,这话说口,顾公子,您信吗?
    穆凡尘的事情,老师跟自己说过,还特意嘱咐了自己说不要和穆凡尘走的太近,所以看到李博衍的时候他还奇怪了一下,后来再看到长策,他就有所察觉了,只是分了心去想谢知恩的事没有细究,这一下,他算是知道长策和李博衍是为什么来的了。
    顾修谨看着眼带笑意的谢知恩,老师这次算是阴沟里翻船了啊,被这么个白眼狼给算计了。
    老夫想想。谢知义一脸沉思状:私囤粮草,等同谋反。谢知义回头一脸惊恐的看着顾修谨:天哪,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啊!顾公子,你说老夫说的对吗?谢知义突然笑着转身。
    顾修谨眼里的杀意被子一看到了,自已上前一步,默默把自己的剑□□,给顾修谨递了过去。
    顾修谨这一刻心里很复杂。
    谢知恩是杀不得的,要是他现在死了,万一御影司深究起来,反而会害了老师。
    顾修谨打了个手势让子一把剑收了回去继续看着外面的人,被子一这么一闹,心里的怒气断了,心中倒是清明起来,要是真像谢知恩说的,御影司是冲着老师来的,那倒也没什么。
    按照御影司一贯的做事风格,特别还有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李博衍在,他们来了没说粮食的事,反而是借了穆小侯爷的事情发难,想来手上的证据定是不够的,或者说,没有关键的东西,谢知恩放的消息应该也不是要紧的。
    所以御影司才要借着小侯爷的事来查找证据,至于谢知恩嘛,他这时候说这些,应该是
    你想要什么?顾修谨问。
    谢知义回头看着顾修谨很奇怪:顾公子不杀了老夫?不怕老夫去御影司面前揭发丞相吗?
    你要是想,长策和李博衍在的时候就说了,何必等到现在?你既然把这件事告诉了我,说说吧,你想要什么?顾修谨好整以暇的等着他的要求。
    也没什么。谢知恩叹了一口气:顾公子放心,老夫也不是不知道知恩图报的人,丞相对老夫有恩,老夫铭记于心,只是如今形势所迫,要对不起丞相一把了,丞相的恩情,若还有机会,定当报答丞相。
    漂亮话谁都会说。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吗?顾修谨对他这说辞有些嗤之以鼻:还是说些实在的吧。
    顾修谨说的这话实在是轻蔑,谢知义也不在乎,笑笑说:那就委屈顾公子进来十日什么都不要做吧。
    什么都不要做?顾修谨有些好笑:你觉得有御影司盯着,我还能做些什么?就现在这个光景,御影司怕他给老师递消息,肯定是对他严防死守的,他怎么可能那么傻?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等着被抓把柄吗?
    对啊。谢知义轻叹:什么都不能做啦。
    顾修谨听着这话,心中莫名闪过些念头,先前不明白的地方也渐渐明朗起来,谢知恩为什么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非要背弃老师,为什么非要让御影司的人搅合进来,乃至为甚么会和回然人有了牵扯?
    老师,粮食,回然人,御影司,小侯爷,这些看似散乱又毫无关联的事情,突然被顾修谨串到了一起。
    虽然还是有些地方没理清楚,心下却有了猜测,小心的问了谢知恩一句话:谢大人,你坦白告诉我,永州的回然人到底怎么回事?你们在谋划什么?或者说你,在谋划什么?
    谢知义笑笑,只是回了一句:顾公子放心,老夫是不会害丞相的。
    第30章 (25)入局
    这会子天上的云散开了些,月亮的光亮总算是能隐隐绰绰的落下些,田间的蛙声蝉鸣不见休息,伴着嗡嗡嗡的吵叫声依旧再往耳朵里钻,穆小侯爷听他们说话听得迷糊,这李博衍又是谁?他问洛潇潇说:御影司的,你认识吗?
    洛潇潇摇摇头,她见都没见过这位右使,怎么可能认识?
    谷城记得,他们第一次见顾修谨的时候,顾修谨就是用了一块暗影令,和这个御影司右使的名号来诓骗他们,这个御影司右使究竟是个何许人也?这么好用?怎么谁谁谁遇到事了,都可以把他抬出来讲一讲?
    且不说这个御影司右使是真是假,这都是另外的事,反正现在长策来了永州,真的假的,到时候去问问就知道了,还是先把眼前的事论清楚了才好,元满问:所以,是因为御影司的人来了,你们才把小侯爷还给我们的?
    正是。谢梦安回答说:御影司小女子素来有耳闻的,要是让他们发现这件事,不会比顾修谨好多少,我父亲依旧是生死难测,你们有顾虑,不肯相信我们,可御影司的人来的突然,我们是等不起了,想着将小侯爷还给你们,装作是自己救出来的,或许你们就算不相信,出于感激之情,也愿意搭把手,只是没想到,小侯爷这么聪明,能听出我和何不为的声音来。
    你们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为了让我们帮你们?元满还是心存疑虑:你别忘了,我们可是帮御影司办事的,算起来应该是他们的人,有人冒充知府,通敌叛国这么大的事,要是报上去可是大功一件,你们就不怕我们言而无信吗?
    通敌叛国?小侯爷觉得自己错过了好多事:谁啊?
    嘘洛潇潇把手指往嘴上一竖,示意穆小侯爷别说话,乖乖听着。
    再说了。元满接着说道:谢小姐说过,起初找我们帮忙是因为怕顾修谨,那现在你们不但怕顾修谨,也怕御影司,我们这几个明面上可都是御影司的人,都这样了还要我们帮忙,这怎么都说不过去吧?
    可你们不是御影司的人啊。谢梦安回答说:太|安钱庄的小少爷,四海镖局的少当家,朝廷的威武侯 ,这些人怎么可能是御影司的人呢?
    大靖朝廷从一开始就没对鲜逻使者出事这件事藏着掩着,就算是找人也是大张旗鼓的告诉都有哪些人去了,这些事都是在明面上摆着的,只要留心稍微打听一下就能知道。
    这事他们都知道,据说这样把他们明面上推出来有三个好处,一是让沿路的府衙都知道他们是给朝廷办事的,知道行个方便,二是为了让鲜逻知道,大靖对此事甚是重视,给足了面子,三是想借着他们背后的名号威慑那些想要暗地里捣鬼的小人。
    除了这三个,元满觉得其实还有一个,就是绝了太|安钱庄和四海镖局暗中插手的可能。
    这几人的身份说出去了,盯着的眼睛自然也就多了,说了是御影司全权管这事,要是哪家起了心思,想要做点什么,那可就不好看了,别说,这招还挺绝,生生让太|安钱庄和四海镖局有力没处使了。
    谢梦安说的对,谷城,叶疏林和穆凡尘确实不可能是御影司的人。
    那元满和洛潇潇呢?穆小侯爷插嘴:洛潇潇可是实打实的御影司司药监监察。
    何不为在江湖里有些朋友,元满姑娘名气不小,稍稍一打听就能知道。谢梦安意有所指的看了眼洛潇潇:至于这位姑娘嘛.........谢梦安后面的话忍着没说出来。
    洛潇潇听说到自己来了兴趣:我怎么了?
    谢梦安闭了嘴,有些为难,在想着要怎么说才好听些,但何不为嘴快,接过来说:看出来你是个没主意,让你知道了也不打紧。亏还长得那么聪明。
    穆小侯爷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一本正经的对着洛潇潇说:他说的对呀。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平阳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一点三口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一点三口言并收藏平阳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