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饭剩菜大部分拿到祖屋那边去了,这边还剩半盆的肘子跟半盆炒菜。
    但家里的米面他心里没数,看看心里才安稳。
    叶忍冬拿着程朗宇给他的钥匙,对院子里的程韶招手,问道:韶哥儿,你知道家里的粮食放在哪儿吗?
    程韶抿着嘴,指了指杜秋红以前睡的房间。吃的都被娘放在柜子里面。
    嗯,叶忍冬温和道,要跟我一起去看看吗?
    程韶小脸一扬,几下跑去将程宝儿抓着回来。
    阿嫂。他道。
    叶忍冬摸摸两个孩子脑袋,艰难挪步。
    杜秋红睡的是最大的卧房,叶忍冬发现上面的锁只象征性挂着,他直接推开门。
    从门边看,里边儿有一张架子床,红木漆锃亮,看着是新打的。边上还有半人高的衣柜,但柜子打开,衣裳到处都是。
    桐木的梳妆台并排在墙边,上边还放着没关上的胭脂。
    叶忍冬轻叹一声,将衣服塞进柜子,不想多看。
    程韶却是木楞看自己娘的衣服,又想到他阿娘的话,有些可怜地红了眼。
    叶忍冬半抱着他:乖,以后跟着我们。
    程韶吸吸鼻子,轻轻嗯了声。
    将人放开,叶忍冬看到了程韶所说的柜子。
    靠在门这一边,是个敦实的木柜。样式很老,表面脱了漆,看着跟里面的家具格格不入。
    叶忍冬不做犹豫,拉开柜门。
    柜子很大,相当于一个小型的仓库,但里面的东西只堆了一角。上边还散落着不少的米粒豆子。
    叶忍冬探头进去,将角落的布袋子拉出。
    一共三个袋子。精米最多,约莫七八十斤。其次是半袋子的玉米面,有个四十斤。细白面有半袋子,三四十来斤。
    全都是最好的米面,说是给镇上有钱人家吃的,也不为过。甚至以前在白家,他也没见着白婶子有顿顿的精米吃。
    除了这三个袋子,凤还有个油罐,油不多,也就剩个底儿。
    叶忍冬问蹲着在自己身边的程韶:以前你们吃糙米吗?
    程韶摇摇头:阿爹在时吃过。后来阿娘说剌嗓子,就不吃那个了。
    叶忍冬手指在发上绕绕。那家里其他地方还有吃的吗?
    程韶挠挠头:没有的,哥哥屋里脏,阿娘不会放,小厨房的都被阿娘藏这里了。
    叶忍冬咬唇,也就是说家里边儿除了做菜剩下的那些,加上这点,就没有什么东西了。
    那岂不是雪还没化呢,家里粮食就会不够。
    程宝儿见他俩蹲着,也蹦跳着蹲在程韶边上,以为是在玩儿。
    叶忍冬疑惑道:这些是家里种的粮食吗?
    程韶眨巴着眼睛,道:我听到阿娘叫人来家里,把田卖了。
    卖了?叶忍冬杏眼圆咕隆咚,有些呆。
    嗯嗯,家里没有种田,阿娘经常上街吃的,然后给我们带馒头。
    带一次馒头吃一两天。
    说到这儿,他对对手指:家里的都是上镇上买的,阿娘不喜欢做饭。
    程郎玉捏着钥匙的手一动,落下清脆的响声。
    庄户人家怎么还买粮食吃?那岂不是比镇上的人都过得好。
    就连白婶子也会在小河后头种点吃的。
    叶忍冬有些发愁,看来这个得好好跟阿玉做个打算。
    程韶知道家里的事,叶忍冬干脆出去,端着小板凳三个排排坐。
    先问个明白。
    从你们阿爹去世后,家里就一直买的粮食吃吗?
    程韶抓着程宝儿,回忆道:嗯,吃的是馒头包子,还有阿娘带回来的肉。
    家里以前养过鸡鸭吗?
    程韶摇头:没有。
    叶忍冬苦恼:家里种菜吗?
    程韶双眼一亮。有,在后院。
    叶忍冬心稍安,但也只是有蚕丝那么大的安慰。
    跟小孩又说了会儿,歇够了,他带着两个小孩进了厨房。
    这次成亲买了挺多的菜,米面也买了。但他不知道还剩多少。
    叶忍冬打开厨房的柜子,里面堆了一半。他松了一口气。
    打开绑得紧实的袋子,是一麻袋的糙米,还有一些黄豆、面粉。算起来比那屋里的还要多些。
    精米伴着糙米,约莫两百斤出头。玉米面跟面粉合起来将将百来斤。
    像阿玉那般的,一个月吃主粮要四十斤。他跟两个小孩算一起应当二三十斤。那一个月少说去掉六十斤。从十一月到明年一月初,总共差不多两月。
    过冬的粮食是够了。
    阿玉操持外面,那他顾着家里。
    现下工人吃的菜蔬,多是祖屋那边种的,不够的都是阿玉买的。那暂且不用担心。
    而这边的家冬天的菜应当不用发愁,程韶说家里的后院种着些青菜。
    但他又想着杜秋红那人,觉得还是去看看好。
    沿着篱笆围栏往里边走,后面四四方方的一片被分成两半。一半搭了棚子,应当是猪圈。
    另一半则是那菜地,不过更像外边的野地。
    杂草丛生,掩盖住细嫩的菜苗。不像种的,倒是叫它自己长的。
    叶忍冬挽着裤腿,进去扒开野草。大致认出底下是都是些萝卜、白菜,因撒种太密,长得就跟外边儿的野菜差不多。
    甚至还没野菜长得好。
    叶忍冬心中有些唏嘘。多好的地儿,白白浪费了不是。
    这边看完,叶忍冬撑着腰出来。又将两个小孩赶去院子玩儿,他还得将房子收拾出来。
    昨晚换下的被子也要洗。
    叶忍冬端着盆进卧房,将扔在凳子上的被套塞入盆中。
    那明晃晃的印记跟迷乱气息,熏得叶忍冬眼睛发红。他揉着还有些酸疼的腰,将盆子端到院子。
    院子有专门的水井,取用方便。
    因不能碰冷水,叶忍冬只得又去厨房烧好了一锅热水,兑着凉水洗。
    程韶看他频繁地揉自己的腰,秀气的小脸儿皱巴巴。他有些担心的问:阿嫂腰疼,我帮你捏捏!
    叶忍冬锤后腰的手一僵。
    程韶以为他不信。仰头真诚道:我手很好的,阿娘经常叫我跟宝儿捏。
    叶忍冬缓和脸色,摸摸两个看她的小孩。
    你们俩去玩儿,别守在这边儿,小心把衣服溅湿。
    程韶不那么怕叶忍冬了,他大着胆子,试探着靠近叶忍冬。小手握拳,轻轻锤着他后背。
    叶忍冬动作一滞,也没阻止。
    手上握着温热被套,用皂角搓出泡泡。叶忍冬撑着身子,几下就将衣服洗完,又摊开挂在外边儿竹竿上。
    他脸上浮出轻松的笑意。程韶程宝儿蹲在旁边,傻傻看呆。
    阿嫂笑得很暖和,像太阳照着那般暖和。
    忙到差不多中午了,叶忍冬好歹是缓过劲儿来。他抻腰甩腿,才带着两个小孩过去吃午饭。
    作者有话要说:
    第27章 有没有地
    吃完饭回来, 叶忍冬接着收拾。
    家里的柴有些不够。因着办酒席,砍来的柴火用了大半,剩下的只够用几天。
    且都只是些木柴, 连发火的稻草都没有。
    叶忍冬不免想到茅屋那边砍了许多树枝, 还有他弄的那些茅草。那些都是现成的,可以直接搬回来用。
    他打算等程郎玉回来的时候跟他说一下。
    越是接近岁末,山脚那边也担心下雪耽误了工期,最近从早到黑地忙。程家人也齐齐出动, 能搭把手也搭把手。
    等程郎玉回来时,天色已经黑透了。
    叶忍冬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将所有屋子清理了一遍,最后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见外边有火把的光亮, 叶忍冬又忙着生火, 热了些剩菜将就着一顿。
    饭后烧好水,让两个小孩洗漱完,连将人赶去睡觉。
    叶忍冬这才打着呵欠,窝在床上。
    他撑着脑袋,有些蔫蔫的。
    还要跟阿玉说家里的事情呢,不能睡!
    等程郎玉把自己收拾干净进屋,叶忍冬眼皮挂了秤砣,掀都掀不开。
    门吱呀一声打开, 冷风吹来, 叶忍冬有片刻清醒。
    程郎玉将他耳边的头发勾走, 问道:怎么还不睡?
    叶忍冬眯着眼, 嘟囔:要跟你说事儿呢。
    程郎玉知道昨晚累着夫郎了,他脱了衣服, 几下上去将人圈好。大手一下一下给他按着腰。
    叶忍冬埋头在男人的肩窝, 呼吸着安心的气息。
    半阖着眼, 鼻音浓重。
    今天我清理了下家里的粮食,所剩不多嗯,主粮还好,但是没菜。还有柴
    程郎玉另一只手长指没入长发,给他按着头皮,边听他说。
    舒服的一通伺候下,叶忍冬说话声音越来越小。
    程郎玉在他耳边轻轻道:睡吧,柴火我明天带回来。
    男人的话像给了叶忍冬一个信号,他羽睫停驻,任由最后一丝清醒陷落。
    翌日
    叶忍冬撑坐而起,环视静悄悄的屋子有些懊恼。
    好像他在身边,自己会睡得格外好。
    他手摸摸另一半床,是凉的。料想阿玉应当是去山脚那边了。
    叶忍冬几下穿好衣裳,打开门。就见程韶跟程宝儿蹲在院子里。
    程韶见他出来,双眼一亮。阿嫂,大哥留了菜,在锅里温着。
    嗯,叶忍冬应声,你们吃了吗?
    他俩宛若两蹲着的萝卜摇动叶片:吃了的。
    叶忍冬放心走进厨房。
    早饭简单,粥是精米混着玉米面,再加一碟小咸菜,一道炒鸡蛋。
    因着家里没有养鸡,这鸡蛋是办宴席剩下的。叶忍冬数了的,不多,只有十二个。
    叶忍冬放了一点在嘴里,心想,真是什么都缺。
    这边儿简单收拾完,叶忍冬又去祖屋帮忙。
    工人现在每天干的活多,中午的饭要做好,才能补充体力。
    叶忍冬一进门儿,就看到地上堆得满满当当的萝卜、白菜。
    还有大肥肉。
    叶忍冬进门就将袖子稍微挽起来点,走到钟灵秀旁边蹲着,跟着她收拾。
    手腕随着刀刃翻转,萝卜皮慢慢被褪下。
    钟灵秀笑着招呼他,看他小脸红扑扑的,料想是睡得挺好,她也放心了不少。
    嫂子却像当娘的一样!
    叶忍冬昨天匆匆来,没来得及打听程家的事儿。现在成了程家的人,也有底气问个明白。
    嘴巴张合几下,叶忍冬削萝卜的手微动。大嫂,你知道阿爹以前有没有种地?家里现在还有田地吗
    说完他又连忙解释:因为立春之后要种地了,所以我想问一问,到时候好买种子。
    钟林灵秀,眼睛上翻着回想,有些难言。
    其实以前是有的,但自从阿玉他爹去世后,杜秋红就将地卖了。
    她手里拽着银子,一天只管往镇上跑。缺了什么都是从镇上买的,那应该是没有地。
    叶忍冬点点头。
    是程韶说的那样。
    可没有地,那今后要怎么办?
    钟灵秀也知道在这个地方,有地才是有家产。
    她安慰道:你要相信阿玉,他不会让你过苦日子的。不怕,夫妻之间什么事都是要商量着来,你要是有顾及的话就可以找阿玉说说。
    也好为以后做个打算。
    她家相公是个教书先生,不用花费多大心思在田地里也能活。
    但程郎玉那么大个汉子,应当也不会饿着自己的夫郎。
    叶忍冬勾唇。嗯。
    钟灵秀一开口就刹不住,说着说着她不知怎么将夫妻相处之道,也传授给了叶忍冬。
    总之一句话就是贵在沟通。
    叶忍冬眼神迷蒙,听进去不少。
    但他跟相公之间还没有什么缺乏沟通的,夫夫感情很好。
    至于大嫂说的沟通。本来他昨晚想说的,但是太累了,没说完就睡着。他打算今天晚上再好好商量下。
    两人手脚麻利将用的菜全部清洗出来,又在灶头开始忙活。
    钟灵秀是掌勺,叶忍冬打下手。
    他看着钟灵秀先是用小炉子把肉炖了,扔下些桂皮、大葱、姜片,然后开始炒菜。
    心想,大嫂确实是程家最会做饭的。
    今天算得上大菜的是肥肉炒蒜苗。
    锅烧干,油汪汪的肥肉直接倒进锅里翻炒。
    热气隔着锅底传到肉上,混着浓厚肉香的味道在空气中发散。锅底的热油逐渐浸出。
    这时将肉扒拉至一边,在冒泡的油里倒入一勺豆瓣。
    裹着热油的豆瓣酱瞬间被热油刺激,浓厚的辣味渗出,红透了整个锅底。
    锅铲翻炒几下,放入早准备好的蒜苗。
    绿色混着褐色的肥肉,只淋上一点酱油,撒几颗盐。满是蒜香、肉香、辣椒香的蒜苗炒肉就好了。
    这边菜起锅,那边被圈在院子里的元宵跟程宝儿几个也闻到了味儿。
    元宵捏着他阿爹给他做的竹编往沙里扔,然后用沙埋了,再带着程宝儿来找。
    两小孩扒拉着,弄得全身是沙。元宵嘴里还粘了一点。
    他嘴巴咧着,双手张开往厨房里跑,边奶呼呼喊着:阿娘,吃沙沙了。
    程宝儿欢快地跟在后面,跟小鸟般叽叽喳喳。
    两个年龄差不多,现在熟悉了,倒是玩儿到一块儿去。
    但钟灵秀在做饭,腾不出手收拾小孩。
    叶忍冬招手,将两个小孩圈在跟前。
    先抓着布将伸在面前的爪子擦干净,再换帕子,将两人脸上、头上粘着的一并抹了去。
    叶忍冬摸着小团子,确认身上没啥东西。又添了一把柴用火钳夹着,才起身倒了两碗水递给他们。
    叶忍冬细心叮嘱:喝了咕噜咕噜再吐,别咽下去啊。
    两小孩听话,学着他用水吐泡泡。
    身上的沙弄完了,两个就赖在厨房,靠在叶忍冬的身上烤火。
    两个都是半大的小娃娃,像没骨头似的,贴得叶忍冬心底柔软。
    要是以前,叶忍冬从未想过会有孩子这般喜欢自己,黏着自己。他不腻烦带孩子,甚至还颇为享受。
    钟灵秀感觉就不一样了。
    叶忍冬在她的心里其实跟娃娃差不多,性格单纯,长得也乖软。
    脸捏起来应当是肉肉的,但因为太瘦了身上骨头跟脸上不符合,搞得她动不动就想把人喂胖。
    现在三个糯糯的娃娃挤在一起,她做菜也做得心身舒畅。
    炒好了最后一个炝炒白菜,她又换成笼屉蒸窝窝头。
    这便是做好了。
    大盆儿的菜被端上桌,浓郁的香气几乎藏不住,只片刻笼罩整个屋子。
    叶忍冬陆陆续续听到外边有声音传来,应当是回来了。
    因着人多,加上祖屋一共开了四桌,有坐不下的就在厨房吃。
    汉子们喝着萝卜汤,大口嚼着喷香的肉,犹如新生。
    堂屋已经坐满了人,叶忍冬立在厨房看了一圈儿,却没看到自家相公。
    他用围腰擦干净手,想出去看看。
    才踏上门槛,却被钟灵秀拉着。她道:又不是没长腿,想必是有事儿。
    你看立民俩兄弟不是也没回来吗?先乖乖吃饭。
    叶忍冬并不擅长拒绝人,只得坐下来。又是跟小孩围成一圈,接受大嫂的投喂。
    心不在焉地吃了两口,程郎玉四兄弟回来了。因着是带着二伯家的老三,十五岁的程立身。
    厨房门口正对着院子,程郎玉跟程立君两个有媳妇儿的,见媳妇儿在厨房,也直接去厨房。
    另外两个只能眼巴巴的看了一下,去堂屋混在男人堆里。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打猎种田养夫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稼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稼禾并收藏打猎种田养夫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