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笙笙看着信上干净整洁的字体,心中感动,也有了几分平和日子的期待。
她拿过一旁的狼毫,蘸了墨汁,就着烛光,认认真真地给他回信:
信中一切俱已知悉,笙笙不胜欣喜,望卿从容,笙笙翘首以盼。
字迹大方雅观,文雅娟秀。
孟维书看着回信上的内容,仿佛看到了那人垂首书写时的婉约灵秀,胸腔中一颗心仿佛要蹦了出来。
过了后日,他便上门去提亲,她便是自己的妻子了。
山月居中,慕笙笙握着孟维书的来信,思绪万千。
后日是曲江宴。明日,是楚寰给她的最后期限,明日过后,她便将令牌还给他,等孟家的聘书一来,从此他们两人便是彻底的山水不相逢了。
一切似梦般不真实,她期待了太久,到真的彻底摆脱掉前世噩梦的这一刻,竟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楚宣,楚寰,慕筱筱,如果自己嫁给了孟维书,这些人都将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
前世如梦,大约就是如此吧。
她轻轻吹熄了烛火。
窗外月影如瀑,幽然寂静。
四月二十二。
夜里,宸王府。
烛火仍旧跳动着,书房里寂静无声,楚寰正在处理公务。
书房外,纪升抱着剑守在门口,打了一个又一个哈欠。
今日的殿下不知怎么了,都已经快三更天,却仍然不睡觉,只是隔一会儿就叫自己一声,问是否有事禀报。
此时已经入夜了,大家都睡了,哪能有什么事?
纪升只道殿下心情不好,便也陪着。
然而他哈欠连天头打手臂时,却被人叫醒了。
纪将军,纪将军,醒醒。
纪升恍惚以为自己在做梦,待清醒过来,看清面前人,他困意消失了大半:
慕府出事了?
这人正是他派去盯着慕家二姑娘的那两人之一李富。
李富脸色有些纠结:倒是没出事。
没出事你慌慌张张干什么?
是没出事,但有些奇怪的事,属下不知该不该报。
纪升兴趣没了一半:说来听听。
也没什么大事。他缓缓道:只是近日发现慕家那位二姑娘与状元郎来往频繁,偶尔有书信由侍女小厮代为传递。
属下昨日截下了一封信,誊抄下来,见信上并无旁的内容,只是说两人的亲事。这是私事,属下不知该不该报。
宸王殿下令他们盯着这位慕家姑娘,定是怀疑这位有什么危害大夏的嫌疑,他们不敢懈怠,日夜轮班盯着她。可是他二人已经观望很多日了,并没发现这位姑娘有什么异常,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玩玩闹闹,一点也看不出有碍国情的举动,更没什么奇怪的人与之来往。
唯一异常的,就是近日同状元郎来往频繁,但这是私事,或许是两人相看过了,准备结亲,万万不算是危害国本。
两人商量了半晌,觉得还是应该拦下信件看看。于是他们昨日夜里将信件拦下,知悉内容后,为保万无一失,誊抄了一份,又悄无声息地将原信塞回了送信的的小厮身上。
发现确实是姑娘公子之间的婚事,他们思来想去,还是禀报一声,不然若是漏下了什么,这罪名可不是他们能担的。
于是今日李富就带着信来了。
没想到纪升听了这话,当即清醒了,给了他一个暴栗:蠢货!你可误了大事了!
作者有话说:
狗子还在端着,老婆已经跑路一半了
◎最新评论:
【呐看了n本女主重生回来打算嫁给前夫手下的一般的论调都是男主身份尊贵不会夺臣妻巴拉巴拉但是有考虑过,求而不得的男人有可能给她们想嫁的男人使绊子导致人家的仕途受阻人生翻覆吗
而且怎么说呢,偷拿荷包这种事,我以为会让女主觉得状元郎轻浮结果她居然轻轻放下了
前世难道不是因为一开始宸王知道她是六皇子的人才把她当玩物,又因为笙笙要帮六皇子才刻意讨好男主,自己把日子过拧巴了这辈子又不会重蹈覆辙堂堂一个未来的储君都都为你死了,重来一次不值得你赔上这辈子吗?】
完
◇ 第 43 章(一更)
◎爽约了◎
书房内的烛火仍亮着, 楚寰坐于书案前,听纪升将事情一一禀来,面色平静。
纪升心下揣揣,作为宸王殿下的近身侍卫, 他自然是能揣摩出主子的几分心意的。这位慕二姑娘是头一位令殿下如此上心的女子, 前几日宫中觐见, 殿下特意提了姜家二子清正忠君,若说这其中没有慕家那位二姑娘的缘故, 纪升是不信的。
可如今殿下尚还将她挂在心上,这位姑娘却转头同孟家那位状元郎议亲了, 将殿下一番心意生生无视。
纪升偷偷瞧着自家殿下的脸色, 只觉阴云密布,心里觉得这位姑娘大约是要倒霉了。
事实上,楚寰只是抿了抿唇角。
他猜到了慕笙笙大约是不会来找自己了, 但他却没有猜到她竟真的选择了孟维书。
孟维书家世单薄,但才华斐然,确实是良配。
那一日天香楼巧遇、慕家七宝斋他二人的对视, 一切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楚寰嗤笑一声,自己竟成了瞎子, 还巴巴地上前去送什么令牌。
仿佛寄予了无数希望的美梦缠绵着没有结束,他心头忐忑,期待能给自己一个痛快的结果,可结果出现的那一刻, 美梦落空, 心里仿佛被一柄钝钝的刀来回拉扯。
这种痛让他清醒了些。
孟维书是自己一手提携之人, 有经世之才, 日后定为朝中栋梁。他犯不着为了一个女子伤了朝臣的心。
楚寰从小被教育, 为君之人,要有容人之雅量。
慕笙笙想嫁孟维书,那嫁就是了。
从右侧堆积如山的折子上拿过一本,他淡淡嗯了一声,问道:明日曲江宴可安排好了?
纪升摸不着头脑,殿下这样子像是全不在意了?
心里不禁为殿下的宽广胸怀五体投地。
他答道:是,一切都妥当了。
嗯,下去吧。
这一夜风平浪静。
四月二十三。
这日是曲江宴。
曲江宴是皇帝为贺新榜进士而设,本朝重文,自开朝来便有此习俗。
只是以往未避免人多事杂,只有中了头三榜的进士可赴宴,然因着前些日子太后寿辰之事,皇上皇后特下令,五品以上官员皆可赴宴。且为贺新一年春日,将雅集杂糅。此番一改动,今年的曲江宴便不只是宴席,更成了公子姑娘们展露头角的演武场。
一早醒来,摘星去院子里照看,回来时满身风雨:
姑娘,昨夜下了雨,院子里青石砖上雨痕未干。此刻天色阴沉沉的,不知稍后还会不会有雨呢。
粉黛正为慕笙笙梳头,闻言向外望了望:前院可有话传来?这样的天气,曲江宴办不成了吧。
哪儿能啊,听说宫里仪仗已经上官路了,不过一众侍卫也都带了斗笠,此刻街上热闹的很,大夫人那头也正吩咐多备车马呢。
粉黛唔了一声,也对,宫里定好的日子,哪有那么容易变。
闺中女子能出门游玩的机会不多,连同侍女也不能经常出行。因此她们得知两个要赴宴,都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即便是天气不好,也满怀着期待。
慕笙笙却从一早醒来便不舒服,眼皮直跳,她总觉得今日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发髻梳到一半时,她按住了粉黛的手:
不弄了。摘星,你去福寿堂给老夫人回个话,就说我昨日夜里没盖好被子,感了风寒,今日就不去赴宴了。
粉黛:姑娘,这种大宴,世家都被清点名册的,不到场恐怕说不过去吧。
摘星也是这么想的,两人都看着她。
然而慕笙笙心意已决,她与孟维书的婚事已经敲定,双方父母都已知晓,宋氏虽气的半死,但也应了,只待明日他上门提亲就算下定了。
这种节骨眼儿上,她什么事情也不想发生。
这等宴席是未婚的公子姑娘崭露头角的时候,祖母知道我与孟家公子亲事已定,不会多说什么,你就这么去回话就好。
又道:你们不必在家里陪我闷着,跟着雪瑶和雪鸢一同去吧。
怀中令牌烫手,慕笙笙神思不属。今日曲江宴,最适合浑水摸鱼,她本想将令牌寻机还给楚寰。但一切尚未定论,思来想去,若楚寰从中横插一手,也未必不能坏了这婚事。
索性他如今什么都不知道,还是待一切落定后,她再寻了机会还出去吧。
摘星依着慕笙笙的吩咐去回话,老夫人那边果然没什么异议,还让人送来了小厨房早上做的八宝甜糕,告诉她好好休养。
慕笙笙于是放下了心,给粉黛和摘星准备了两把油纸伞,托了慕雪鸢和慕雪瑶一人领着一个出门去了。
待到众人闹闹哄哄都出了门,偌大的慕家只剩了慕笙笙一个,她干脆卸了妆环,回屋子里补眠去了。
京郊。
濯清池。
沿湖傍林的偌大平坡,原是花红柳绿,风景秀丽如画,高台、围栏、隔帐都已布好。但此刻天色暗沉沉,四周罡风鼓动,旌旗猎猎,颇有几分萧瑟之意。
一列列车驾正从弯路上缓缓驶来,因着天气不好,各家出行人数都多了许多,本是十分开阔的地方,此刻竟也显得有些拥挤了。
高台之上,金黄色的仪仗竖起,森严天威,帝后已然入座。
陛下,娘娘,座席雅间都已置办妥当,只待开宴了。
皇后娘娘一袭朱红色广袖大摆宫裙,云鬓华容,气度温和:昨日下过雨,今日路上难行,务必让人沿路巡察,万万不要出事。
是。
宫人领命下去,皇后眉眼淡淡,看向一旁端坐着的楚寰。
一身玄色骑装干练飒爽,但他眉眼郁郁,一直盯着外面的人马,时不时扫视一番,显然是有什么心事。
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正看到慕家的车驾进了围场,几个女眷公子正相携而出。
皇后自是猜到他大约是牵挂慕家那个姑娘,见他魂不守舍,清了清嗓子,趣道:宸王,可有什么不妥?
楚寰正不错眼地盯着慕家的车驾,眉头越皱越深。
他没看见慕笙笙。
昨日他已说服自己放下。
慕笙笙已经选定孟维书,他二人两心相悦,算是佳话。
于自己而言,不过是一个女子,他日自可寻一两心相悦之人,他身为皇子,不可同臣子争妻,更不该为了声色误了正事。
但今日清晨,看到外面雨幕,脑海里却适时浮现出了那张娇颜;一路驾马而来,沿途也忍不住拿眼去寻慕家的车驾;直到坐在这里,看见慕垂远带着众人走入,他才放下心来。
可他自认目力极佳,看了半晌,却都没看见那道身影。
难道是随着姜家一同来的?
他正想去找姜家的座席时,不妨被皇后点了名。
压了压眼角,他答:女眷众多,路滑难行,儿臣和母后一样忧心。
皇后闻言心里乐了,为他这嘴硬扯了扯唇角,也不戳穿他,干脆顺着说下去:宸王忧国忧民,自是好的。
楚寰颔首,转头又开始寻那道身影。
场上人多纷乱,他梭巡时,一袭天青色云水锦袍的身影撞进了他的眼帘。
正是孟维书。
他提着一把月白色纸伞,容光熠熠,正从马车上下来。
往日里在他眼里十分顺眼的人,此刻令他眸色纠结。
这样的书呆子有什么好?
无论是样貌气度,身世前途,孟维书有哪一样比得上自己?
楚寰看着孟维书的眸光冷淡,觉得慕笙笙大约是被迷了心窍,怎么能弃自己而选他。
皇后见他心思不属,低低叹了口气。到底是自己儿子,她也不忍心看着他干着急。
于是转头对皇上道:陛下,前些日子慕家曾携两女进宫谢恩,臣妾见了很喜欢,特赏了那位二姑娘。今日大宴,想必也来了,不如将她叫来叙话。
皇帝与皇后夫妻伉俪,后宫虽有不少美人,但帝后相敬如宾,这等小事他通常并不会过问。
此时皇后特意提来,皇帝也明白是何意。上回太后寿辰,原本就打算给宸王选妃,可出了那档子事,没能进行下去,他日理万机不曾过问,看来皇后已经有了人选。
忖道:既然皇后觉得好,那便传来看看。
于是唤来了身边的内官,吩咐道:传皇后的口谕,让慕家二姑娘来见。
宫人领命立刻就去了。
楚寰将这一切收入眼底,终于坐直了身体。然而紧锁的眉头仍然没有松开。
慕笙笙知道皇后属意她会是什么反应?
会不会后悔同孟维书的亲事?
他心头仿佛压着一块石头,攒着一口气,只等着人来给他移开。
朝臣家眷的座席在高台之下,分列隔断,紫袍宫人步伐紧快。楚寰睨着他,直到身影消失在脚下,被高台挡了看不见了。
他拿起旁边的酒樽饮了一口,烈酒入喉,觉得心头的寒气散了些,手指有节奏地点着酒盏侧面,眸光闪烁。
派去的宫人过了不久便回来了,楚寰目光跟着他的身影而动,却见他身后空无一人。
宫人:回禀陛下娘娘,慕家的说,多谢陛下娘娘抬爱,但二姑娘昨夜染了风寒,今日未能成行。
作者有话说:
楚寰:没来?不来了?还来吗?
◎最新评论:
完
◇ 第 44 章(二更)
◎雨中情◎
受了风寒?
向来沉着的声线有了一丝慌乱, 楚寰按着身旁的扶手,率先开了口。
他这副紧张的模样落入皇帝眼底,便是皇后有意替他遮掩,也遮掩不过去了。
皇后轻咳了声, 压了压翘起的嘴角。
刚刚还装的稳重的跟什么似的, 一听说人家受了风寒, 就坐不住了。
她故意提点他:春雨凉寒,身体娇弱也是有的。宸王不必如此惊慌。
皇帝此刻也是心明镜似的了, 但他同皇后思虑的又有不同。
慕家家世一般,不能成为宸王的助力, 这无伤大雅, 他并非刻薄的君王,明白娶妻娶贤,为的是与儿子恩爱相守夫妻和睦。
但宸王是他最满意的皇子, 人品贵重,朝臣拜服,宸王后院的人无论是否为正妃, 都必是要精挑细选,家世人品都要细细考验, 不可由着他的性子胡来。
因而他慎重了些,道:既然今日身子抱恙,那便细细将养。你传朕的口谕,让慕家二姑娘改日觐见。
是。
楚寰心头一动, 他自然明白父皇这样的话代表什么意思。父皇动了为自己择妃之心, 想要细细考究慕笙笙。
沉重的巨石压在心上密密麻麻的疼, 让他的喉咙生了钝。他明知慕家已经与孟维书议亲了, 可此时却无法开口提醒父皇。
不想, 也不愿。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想错了她,更不该以侧妃或妾室之位来羞辱于她。
望向母后时,见她眼里满是促狭,楚寰喉咙滚动,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心思竟然人尽皆知。
目光落在覆桌的烟紫色绸缎上,他脑海里顿时浮现了她那日站在华融宫门口,碧柳天色下,盈盈一双秋眸。
执起身旁矮桌上的酒盏,一饮而尽,腹中辛辣。
他咽下了到口的话,漆黑的眸光暗涌。
楚寰突然起身,拱手道:父皇母后,儿臣想求一道恩旨。
恋耽美
她拿过一旁的狼毫,蘸了墨汁,就着烛光,认认真真地给他回信:
信中一切俱已知悉,笙笙不胜欣喜,望卿从容,笙笙翘首以盼。
字迹大方雅观,文雅娟秀。
孟维书看着回信上的内容,仿佛看到了那人垂首书写时的婉约灵秀,胸腔中一颗心仿佛要蹦了出来。
过了后日,他便上门去提亲,她便是自己的妻子了。
山月居中,慕笙笙握着孟维书的来信,思绪万千。
后日是曲江宴。明日,是楚寰给她的最后期限,明日过后,她便将令牌还给他,等孟家的聘书一来,从此他们两人便是彻底的山水不相逢了。
一切似梦般不真实,她期待了太久,到真的彻底摆脱掉前世噩梦的这一刻,竟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楚宣,楚寰,慕筱筱,如果自己嫁给了孟维书,这些人都将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
前世如梦,大约就是如此吧。
她轻轻吹熄了烛火。
窗外月影如瀑,幽然寂静。
四月二十二。
夜里,宸王府。
烛火仍旧跳动着,书房里寂静无声,楚寰正在处理公务。
书房外,纪升抱着剑守在门口,打了一个又一个哈欠。
今日的殿下不知怎么了,都已经快三更天,却仍然不睡觉,只是隔一会儿就叫自己一声,问是否有事禀报。
此时已经入夜了,大家都睡了,哪能有什么事?
纪升只道殿下心情不好,便也陪着。
然而他哈欠连天头打手臂时,却被人叫醒了。
纪将军,纪将军,醒醒。
纪升恍惚以为自己在做梦,待清醒过来,看清面前人,他困意消失了大半:
慕府出事了?
这人正是他派去盯着慕家二姑娘的那两人之一李富。
李富脸色有些纠结:倒是没出事。
没出事你慌慌张张干什么?
是没出事,但有些奇怪的事,属下不知该不该报。
纪升兴趣没了一半:说来听听。
也没什么大事。他缓缓道:只是近日发现慕家那位二姑娘与状元郎来往频繁,偶尔有书信由侍女小厮代为传递。
属下昨日截下了一封信,誊抄下来,见信上并无旁的内容,只是说两人的亲事。这是私事,属下不知该不该报。
宸王殿下令他们盯着这位慕家姑娘,定是怀疑这位有什么危害大夏的嫌疑,他们不敢懈怠,日夜轮班盯着她。可是他二人已经观望很多日了,并没发现这位姑娘有什么异常,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玩玩闹闹,一点也看不出有碍国情的举动,更没什么奇怪的人与之来往。
唯一异常的,就是近日同状元郎来往频繁,但这是私事,或许是两人相看过了,准备结亲,万万不算是危害国本。
两人商量了半晌,觉得还是应该拦下信件看看。于是他们昨日夜里将信件拦下,知悉内容后,为保万无一失,誊抄了一份,又悄无声息地将原信塞回了送信的的小厮身上。
发现确实是姑娘公子之间的婚事,他们思来想去,还是禀报一声,不然若是漏下了什么,这罪名可不是他们能担的。
于是今日李富就带着信来了。
没想到纪升听了这话,当即清醒了,给了他一个暴栗:蠢货!你可误了大事了!
作者有话说:
狗子还在端着,老婆已经跑路一半了
◎最新评论:
【呐看了n本女主重生回来打算嫁给前夫手下的一般的论调都是男主身份尊贵不会夺臣妻巴拉巴拉但是有考虑过,求而不得的男人有可能给她们想嫁的男人使绊子导致人家的仕途受阻人生翻覆吗
而且怎么说呢,偷拿荷包这种事,我以为会让女主觉得状元郎轻浮结果她居然轻轻放下了
前世难道不是因为一开始宸王知道她是六皇子的人才把她当玩物,又因为笙笙要帮六皇子才刻意讨好男主,自己把日子过拧巴了这辈子又不会重蹈覆辙堂堂一个未来的储君都都为你死了,重来一次不值得你赔上这辈子吗?】
完
◇ 第 43 章(一更)
◎爽约了◎
书房内的烛火仍亮着, 楚寰坐于书案前,听纪升将事情一一禀来,面色平静。
纪升心下揣揣,作为宸王殿下的近身侍卫, 他自然是能揣摩出主子的几分心意的。这位慕二姑娘是头一位令殿下如此上心的女子, 前几日宫中觐见, 殿下特意提了姜家二子清正忠君,若说这其中没有慕家那位二姑娘的缘故, 纪升是不信的。
可如今殿下尚还将她挂在心上,这位姑娘却转头同孟家那位状元郎议亲了, 将殿下一番心意生生无视。
纪升偷偷瞧着自家殿下的脸色, 只觉阴云密布,心里觉得这位姑娘大约是要倒霉了。
事实上,楚寰只是抿了抿唇角。
他猜到了慕笙笙大约是不会来找自己了, 但他却没有猜到她竟真的选择了孟维书。
孟维书家世单薄,但才华斐然,确实是良配。
那一日天香楼巧遇、慕家七宝斋他二人的对视, 一切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楚寰嗤笑一声,自己竟成了瞎子, 还巴巴地上前去送什么令牌。
仿佛寄予了无数希望的美梦缠绵着没有结束,他心头忐忑,期待能给自己一个痛快的结果,可结果出现的那一刻, 美梦落空, 心里仿佛被一柄钝钝的刀来回拉扯。
这种痛让他清醒了些。
孟维书是自己一手提携之人, 有经世之才, 日后定为朝中栋梁。他犯不着为了一个女子伤了朝臣的心。
楚寰从小被教育, 为君之人,要有容人之雅量。
慕笙笙想嫁孟维书,那嫁就是了。
从右侧堆积如山的折子上拿过一本,他淡淡嗯了一声,问道:明日曲江宴可安排好了?
纪升摸不着头脑,殿下这样子像是全不在意了?
心里不禁为殿下的宽广胸怀五体投地。
他答道:是,一切都妥当了。
嗯,下去吧。
这一夜风平浪静。
四月二十三。
这日是曲江宴。
曲江宴是皇帝为贺新榜进士而设,本朝重文,自开朝来便有此习俗。
只是以往未避免人多事杂,只有中了头三榜的进士可赴宴,然因着前些日子太后寿辰之事,皇上皇后特下令,五品以上官员皆可赴宴。且为贺新一年春日,将雅集杂糅。此番一改动,今年的曲江宴便不只是宴席,更成了公子姑娘们展露头角的演武场。
一早醒来,摘星去院子里照看,回来时满身风雨:
姑娘,昨夜下了雨,院子里青石砖上雨痕未干。此刻天色阴沉沉的,不知稍后还会不会有雨呢。
粉黛正为慕笙笙梳头,闻言向外望了望:前院可有话传来?这样的天气,曲江宴办不成了吧。
哪儿能啊,听说宫里仪仗已经上官路了,不过一众侍卫也都带了斗笠,此刻街上热闹的很,大夫人那头也正吩咐多备车马呢。
粉黛唔了一声,也对,宫里定好的日子,哪有那么容易变。
闺中女子能出门游玩的机会不多,连同侍女也不能经常出行。因此她们得知两个要赴宴,都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即便是天气不好,也满怀着期待。
慕笙笙却从一早醒来便不舒服,眼皮直跳,她总觉得今日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发髻梳到一半时,她按住了粉黛的手:
不弄了。摘星,你去福寿堂给老夫人回个话,就说我昨日夜里没盖好被子,感了风寒,今日就不去赴宴了。
粉黛:姑娘,这种大宴,世家都被清点名册的,不到场恐怕说不过去吧。
摘星也是这么想的,两人都看着她。
然而慕笙笙心意已决,她与孟维书的婚事已经敲定,双方父母都已知晓,宋氏虽气的半死,但也应了,只待明日他上门提亲就算下定了。
这种节骨眼儿上,她什么事情也不想发生。
这等宴席是未婚的公子姑娘崭露头角的时候,祖母知道我与孟家公子亲事已定,不会多说什么,你就这么去回话就好。
又道:你们不必在家里陪我闷着,跟着雪瑶和雪鸢一同去吧。
怀中令牌烫手,慕笙笙神思不属。今日曲江宴,最适合浑水摸鱼,她本想将令牌寻机还给楚寰。但一切尚未定论,思来想去,若楚寰从中横插一手,也未必不能坏了这婚事。
索性他如今什么都不知道,还是待一切落定后,她再寻了机会还出去吧。
摘星依着慕笙笙的吩咐去回话,老夫人那边果然没什么异议,还让人送来了小厨房早上做的八宝甜糕,告诉她好好休养。
慕笙笙于是放下了心,给粉黛和摘星准备了两把油纸伞,托了慕雪鸢和慕雪瑶一人领着一个出门去了。
待到众人闹闹哄哄都出了门,偌大的慕家只剩了慕笙笙一个,她干脆卸了妆环,回屋子里补眠去了。
京郊。
濯清池。
沿湖傍林的偌大平坡,原是花红柳绿,风景秀丽如画,高台、围栏、隔帐都已布好。但此刻天色暗沉沉,四周罡风鼓动,旌旗猎猎,颇有几分萧瑟之意。
一列列车驾正从弯路上缓缓驶来,因着天气不好,各家出行人数都多了许多,本是十分开阔的地方,此刻竟也显得有些拥挤了。
高台之上,金黄色的仪仗竖起,森严天威,帝后已然入座。
陛下,娘娘,座席雅间都已置办妥当,只待开宴了。
皇后娘娘一袭朱红色广袖大摆宫裙,云鬓华容,气度温和:昨日下过雨,今日路上难行,务必让人沿路巡察,万万不要出事。
是。
宫人领命下去,皇后眉眼淡淡,看向一旁端坐着的楚寰。
一身玄色骑装干练飒爽,但他眉眼郁郁,一直盯着外面的人马,时不时扫视一番,显然是有什么心事。
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正看到慕家的车驾进了围场,几个女眷公子正相携而出。
皇后自是猜到他大约是牵挂慕家那个姑娘,见他魂不守舍,清了清嗓子,趣道:宸王,可有什么不妥?
楚寰正不错眼地盯着慕家的车驾,眉头越皱越深。
他没看见慕笙笙。
昨日他已说服自己放下。
慕笙笙已经选定孟维书,他二人两心相悦,算是佳话。
于自己而言,不过是一个女子,他日自可寻一两心相悦之人,他身为皇子,不可同臣子争妻,更不该为了声色误了正事。
但今日清晨,看到外面雨幕,脑海里却适时浮现出了那张娇颜;一路驾马而来,沿途也忍不住拿眼去寻慕家的车驾;直到坐在这里,看见慕垂远带着众人走入,他才放下心来。
可他自认目力极佳,看了半晌,却都没看见那道身影。
难道是随着姜家一同来的?
他正想去找姜家的座席时,不妨被皇后点了名。
压了压眼角,他答:女眷众多,路滑难行,儿臣和母后一样忧心。
皇后闻言心里乐了,为他这嘴硬扯了扯唇角,也不戳穿他,干脆顺着说下去:宸王忧国忧民,自是好的。
楚寰颔首,转头又开始寻那道身影。
场上人多纷乱,他梭巡时,一袭天青色云水锦袍的身影撞进了他的眼帘。
正是孟维书。
他提着一把月白色纸伞,容光熠熠,正从马车上下来。
往日里在他眼里十分顺眼的人,此刻令他眸色纠结。
这样的书呆子有什么好?
无论是样貌气度,身世前途,孟维书有哪一样比得上自己?
楚寰看着孟维书的眸光冷淡,觉得慕笙笙大约是被迷了心窍,怎么能弃自己而选他。
皇后见他心思不属,低低叹了口气。到底是自己儿子,她也不忍心看着他干着急。
于是转头对皇上道:陛下,前些日子慕家曾携两女进宫谢恩,臣妾见了很喜欢,特赏了那位二姑娘。今日大宴,想必也来了,不如将她叫来叙话。
皇帝与皇后夫妻伉俪,后宫虽有不少美人,但帝后相敬如宾,这等小事他通常并不会过问。
此时皇后特意提来,皇帝也明白是何意。上回太后寿辰,原本就打算给宸王选妃,可出了那档子事,没能进行下去,他日理万机不曾过问,看来皇后已经有了人选。
忖道:既然皇后觉得好,那便传来看看。
于是唤来了身边的内官,吩咐道:传皇后的口谕,让慕家二姑娘来见。
宫人领命立刻就去了。
楚寰将这一切收入眼底,终于坐直了身体。然而紧锁的眉头仍然没有松开。
慕笙笙知道皇后属意她会是什么反应?
会不会后悔同孟维书的亲事?
他心头仿佛压着一块石头,攒着一口气,只等着人来给他移开。
朝臣家眷的座席在高台之下,分列隔断,紫袍宫人步伐紧快。楚寰睨着他,直到身影消失在脚下,被高台挡了看不见了。
他拿起旁边的酒樽饮了一口,烈酒入喉,觉得心头的寒气散了些,手指有节奏地点着酒盏侧面,眸光闪烁。
派去的宫人过了不久便回来了,楚寰目光跟着他的身影而动,却见他身后空无一人。
宫人:回禀陛下娘娘,慕家的说,多谢陛下娘娘抬爱,但二姑娘昨夜染了风寒,今日未能成行。
作者有话说:
楚寰:没来?不来了?还来吗?
◎最新评论:
完
◇ 第 44 章(二更)
◎雨中情◎
受了风寒?
向来沉着的声线有了一丝慌乱, 楚寰按着身旁的扶手,率先开了口。
他这副紧张的模样落入皇帝眼底,便是皇后有意替他遮掩,也遮掩不过去了。
皇后轻咳了声, 压了压翘起的嘴角。
刚刚还装的稳重的跟什么似的, 一听说人家受了风寒, 就坐不住了。
她故意提点他:春雨凉寒,身体娇弱也是有的。宸王不必如此惊慌。
皇帝此刻也是心明镜似的了, 但他同皇后思虑的又有不同。
慕家家世一般,不能成为宸王的助力, 这无伤大雅, 他并非刻薄的君王,明白娶妻娶贤,为的是与儿子恩爱相守夫妻和睦。
但宸王是他最满意的皇子, 人品贵重,朝臣拜服,宸王后院的人无论是否为正妃, 都必是要精挑细选,家世人品都要细细考验, 不可由着他的性子胡来。
因而他慎重了些,道:既然今日身子抱恙,那便细细将养。你传朕的口谕,让慕家二姑娘改日觐见。
是。
楚寰心头一动, 他自然明白父皇这样的话代表什么意思。父皇动了为自己择妃之心, 想要细细考究慕笙笙。
沉重的巨石压在心上密密麻麻的疼, 让他的喉咙生了钝。他明知慕家已经与孟维书议亲了, 可此时却无法开口提醒父皇。
不想, 也不愿。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想错了她,更不该以侧妃或妾室之位来羞辱于她。
望向母后时,见她眼里满是促狭,楚寰喉咙滚动,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心思竟然人尽皆知。
目光落在覆桌的烟紫色绸缎上,他脑海里顿时浮现了她那日站在华融宫门口,碧柳天色下,盈盈一双秋眸。
执起身旁矮桌上的酒盏,一饮而尽,腹中辛辣。
他咽下了到口的话,漆黑的眸光暗涌。
楚寰突然起身,拱手道:父皇母后,儿臣想求一道恩旨。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