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综艺篇——乃兮(5)
贺君抬起头朝着高毅然温和笑笑:按照节目组的要求,我们这次入住要和大家一样生活。所以我让潘慧问问别人寝室,有没有一些我们没有的生活用品。
童文乐在那儿点着清单:我觉得这个电炖锅可以,功率不大,可以煮泡面。
务农的高科技和拍综艺的高科技,没有办法原地给贺君和童文乐做饭。他们大概率和其他同学一起吃食堂。但住宿光吃食堂可太无趣了。
研究所周边商铺不多,在这儿生活总得给自己开点小灶。
其实电磁炉更好用。但宿舍应该不用电磁炉,功率太大。童文乐非常可惜,看向空调占用的那个插头,如果空调那个插座可以往下安一点就好了。
一般宿舍空调功率大,用电排线和别的插座不同。
贺君有点诧异看向童文乐:这你都知道?
童文乐:我住过学生宿舍!
潘慧看向两人又要打闹起来的家伙,忙开口:双人宿舍限电不高,电磁炉可以用,洗衣机都可以装。
贺君和童文乐顿时被转移回注意力,兴致起来:真的吗?我以为宿舍都限电很厉害。
高毅然生怕两个艺人搞出点大名堂来,赶紧说明情况:限电不高不代表不限电,要是用电异常是会被断电的。
贺君没住过这种两人间,虚心求教:比如说?
高毅然顿了顿:比如说,不能在宿舍里造实验室。不能在宿舍里挖矿。
贺君一听在宿舍里造实验室,当场笑出声:不愧是研究人员。每时每刻都想做实验。
童文乐听懂了挖矿,跟着笑起来。
挖矿指的是挖比特币这一类虚拟货币。一般擅长电脑的人才会琢磨着去挖矿赚钱。恐怕是哪个学生心血来潮试验一下,结果用电异常被逮住了。
高毅然:我们很多人会在寝室里种点东西。阳台上经常会摆些植物。有些对农业兴趣浓厚,就在寝室里也会折腾一些小实验。
贺君对科学实验有一点基础认知,好奇问高毅然:做实验应该要控制很多变量。在寝室里做小实验方便吗?
高毅然想了想,重复说了一句:不要在宿舍里造实验室。
所有人听懂了话外意思,全部笑起来。做小实验肯定有不方便的地方,于是就会有人让宿舍环境变成方便做实验的地方,一来二去,宿舍就被改造成第二实验室。
改着改着,某天电量就超标。电量超标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
寝室里布置妥当,两位助理研究生便带着贺君和童文乐去参观水稻研究所这块科学实验基地。
学农的人习惯了这一切,对日常所接触的东西已经没了初见时的探索兴趣,很正常进行讲解科普。就像农民对种田,是当工作而非当一时兴起的爱好。
贺君没接触过农业学科,听两个研究生说话,对农业确实产生了兴趣。
基地常见的实验楼有不少教室。楼里来往的人有穿私服的,更有不少穿着白大褂的人,就连全副武装,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的人都存在。
他经过一间实验室,发现里面有宽敞的实验台,还有居于人身高那高度的架子。架子上摆满瓶瓶罐罐。有的是白色塑料瓶,有的是棕色玻璃瓶。上面全贴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标签。
潘慧是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生,在边上给他们详细讲着:这里是生物农药研究的实验室。上面摆着的全是农药。
农药研究要考虑很多方面,既要达到除草或者杀虫的目的,又不能对水稻产量造成影响。用完之后,还要考虑对土地的影响。
很多药物会残留在泥土里。雨水冲刷泥土,会将药物带到地下、河水中。很可能影响到自然水质问题。
除去这些,还要预防农药对人杀伤力太大的问题。比如百草枯。潘慧提了较为知名的除草剂,它是非常好的一种除草剂,但因为对人毒性太高,喝了救不了。现实中有误食等各种情况出现,所以已经禁售了。
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在干贺君看不懂的操作。那人左手拿着一根试管,试管里似乎只有一根水稻植株,右手拿着胶管,对着试管里挤压着什么。
这位研究人员神情认真,半点没被室外所干扰。
他们在做的事,是不了解农业的人完全无法理解的事情。哪怕贺君到现场看着人做实验,也完全无法知道这到底是在做什么实验,又有什么深远意义。
大概是他们这群人的视线太热烈。
室内的研究人员折腾好一根试管后,侧头看向门外,惊异看向门口一群人。惊异完之后,这位研究人员内敛笑了笑,但动作看起来就没刚才自然流畅。
贺君和另外几人不敢再打扰,结伴离开实验楼。
贺君明白最初不少单位拒绝综艺拍摄的原因:如果拍摄太闹腾,确实会影响实验人员。
童文乐在边上跟着若有所思:但不宣传,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学农干什么。也不知道现在的农业发展到怎么样的地步。
高毅然和潘慧在前面带路,听到这话很有感触。
高毅然:是这样。我学农是因为我家就在附近。我家里人觉得这儿上学不错,工作也还行。家里人照顾我方便,我照顾他们也方便。但我不上大学前,我是真的对这些一点概念都没有。
潘慧则是语气里带着一点惆怅:我家里务农,想着以后要是能提高家里产量就好了。所以才学的农。
惆怅完,她又笑了笑:当然,能提高我家产量,就能够提高很多农民的粮食产量。目标是提高所有农民水稻产量。
高毅然在边上听到这高远志向,为潘慧握拳鼓励:加油!
潘慧笑得格外开心,也给自己握拳鼓励:加油!
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这两人学农,总归都一步一个脚印学过来了。
贺君轻笑,仿佛看到当初自己为了上大舞台拼搏的样。为了梦想而努力的青年,总归充满着向上的朝气。
童文乐很感慨:挺好,还有自主选择权。
所有人看向童文乐。
童文乐回忆过去:当初公司星探碰上我,觉得我长得好看,适合出道,以后就是赚钱的料。我当时叛逆不爱学习,总挨骂。我心想,这可真有眼光,回家就和家里人炫耀。
贺君记得这段,笑得更开怀。
童文乐:然后我家里人碰上这星探,一听什么当偶像不能有负面新闻,当偶像不能谈恋爱,经纪人当妈一样管着,还给工资。转手就帮我签了合同。
他说着直摇头:签完把我零花钱和卡全停了。说自己能赚钱了要什么钱。
高毅然和潘慧笑出声。
贺君对着镜头,在虚空中框了一下:这里请节目组打上。请小朋友和家长不要学习童文乐和其家长。本案例不具有普适性。
他强调:因为不是所有小朋友,会叛逆到上初中了还不会剥鸡蛋。韭菜和葱分不清,青菜白菜分不清,番薯芋头分不清。
有的梗,自己能说,别人说不得。
童文乐现场追杀队长:这都过去了!我现在分得清!
哦?我不信。贺君说完拔腿狂奔。
好好两个长相出众的男团偶像,现场比起跑步。速度快到一溜烟就要没影。
两人一跑,其余人跟着狂追,直跑到生物楼。
好在两位优秀的研究生谨记现在属于节目拍摄时间,喘着气继续介绍:这里是我们的生物楼。里面培养了很多东西。这间就是昆虫细胞培养室。
农民种田,碰上害虫就觉得头痛。时刻想着要怎么防虫除虫。
研究人员则不一样。他们要提高农业作物产量,帮农民防虫除虫,就得站在更高的层次去了解生物。了解生物总不能碰上做实验就去现场抓。他们得养一批生物专门用于做实验。
贺君和童文乐作为普通人,没有特别怕虫,但碰上专门养虫的实验室,内心有点发憷。
两人打闹结束,在昆虫面前再次表现出非一般的队友情谊。
童文乐推了推贺君:队长,你身为队长,先上。
贺君非常客气,温和拒绝:我们队长通常都是垫后的。最好的观察位,一定要交给队员。
两个人推搡两下,谁也推不过谁。
贺君见童文乐实在排斥,只能先行上前。
他上前不够,还对摄像师说了一声:这一段拍下来。回头可以不给观众看,但一定要给童文乐同学的家长看。
童文乐在后头懵了。
贺君:良好的家庭关系,从了解孩子开始。童文乐怕虫子。
童文乐在后面:我不怕!
贺君转回身子:那你先?
童文乐:??
可恶,这是阳谋啊!
第8章 伟大的梦想似乎不堪一击
对于这种阳谋,童文乐当然是选择上前:我先就我先。
事实上培养室里的虫子大多被放在培养皿内,上面贴着各种标签,远看很难分辨里面到底是什么虫,也并没有想象中恐怖。
大白天阳光洒到室内,透过镜头画面都能感受到暖意,只让人觉得这间培养室非常正规做着很多实验。
至少贺君看进去时,没有感受到他原先自我暗示所产生的不安。
架子上林林总总的半旧物件都很正经。
童文乐看完后更没有半点畏惧,很自信。自信带头溜达一圈,然后到队长面前得意:我说了吧,我是真不怕虫。
贺君笑笑。
农药实验室看完,生物培养室看完,他们又前往了水稻种质库。
水稻种质库,就是储存各种水稻种子的冷库。
在进入水稻种质库之前,高毅然和潘慧先进行了讲解。
水稻种子有很多类别。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我们一般分为野生稻和栽培稻,并在栽培稻里再细分。栽培稻往下,又分为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亚洲栽培稻往下,又分籼稻和粳稻。
当然,在种质库里我们不可能写那么多分类详情,所以最简单的辨识方法就是起名,给它一条专属码。
童文乐听懂了。
他当即出演超市收银员,站到门口向大家招手:来,这边入库。
贺君配合他,给他递上一瓶虚无的瓶子:这是新入库的种子。
嘀童文乐扫码,挥了挥手,好了,下一个。
高毅然和潘慧虽然知道真实入库完全不是这样,但莫名感受到了相似性,又一次在镜头面前笑场。
高毅然带着人往里走:真要那么简单就好了。我们先往里走。种子入库流程非常繁杂。
节目在所有人眼前,种子入库的流程被快进了不知多少倍数。而在当时拍摄的过程中,哪怕两个研究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展示给贺君和童文乐看,依旧花费了很多时间。
高毅然一一介绍一间实验室的设备:首先我们在外面采集到的种子,带回来后就要放入分离机。我们需要把种子中饱满的有用种子留下,去掉那些空壳干瘪的种子。
种质库里正好有人在工作。
这位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人员,正低头在一个方瓷盘里挑拣种子。
肉眼很难分辨种子是否健康饱满,我们除了利用分离机,有时也会利用x光机。听上去就像是在给种子体检,挑拣完后,我们就得计数。确定储存的种子数量。
用镊子挑拣着数数当然是在为难人。最方便的方法是用称重的方法,大致计算出种子数量,并进行收纳。
接着我们要让种子变得更加干燥。高毅然说出了相当精准的数字,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湿度控制在15%。常温下种子只能保存一两年,还很容易长虫。而这个温度和湿度,也是粮仓存粮时的合适条件。
水稻种子就是粮食,弄干燥和存粮状态差不多。
贺君一一把关键的数字记下:要晾多久?
高毅然:一个月左右,我们就能让种子的水含量降低到6%上下。低温和干燥环境才能确保种子保存长久。而且一些稀有种子如果放入冷库储存,不会因为含水量过高而出问题。
毕竟水会结成冰的。水和冰的体积不同,会导致种子细胞受损。
贺君和童文乐没想过水稻种子连储存都那么讲究。
高毅然带着他们前往真正的储藏区。
一个个密集的柜架上,一瓶瓶玻璃瓶整齐叠放在上面。玻璃瓶外贴着标签,标签上有着高毅然先前所说的条形码以及种子的基本信息。
玻璃瓶里面装的全是水稻。
高毅然:如果碰上真正的稀有水稻,像专家专门去采集来的野生水稻。那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我们会留下一部分做实验,一部分储存在研究所,还有要留一部分给专业的种子库。
贺君提问:像杂交水稻研究所需要的野生水稻,对吗?
高毅然点头:是。
看完储藏种子的地方,他们一群人又去看人工气候箱。人工气候箱就像一个个大冰柜,里面放上了各种各样的水稻实验样品。
而人工气候箱旁边,更有实验人员在室内种植的水稻。水稻有的被种在塑料筐里,有的被种植在一格格的小塑料箱内,各种种法都有。
除去人工气候箱所在的实验室外,他们还在温室里看到了种植的水稻。
温室显然是为冬天做准备的,如今大夏天,室内温度根本不需要加温,就连光照都充足,不需要额外开灯。
比起实验楼之类整理妥当的各种房间,温室更贴近农民种植用的大棚环境。该有的农作工具都有,看上去没有多少美感,相当接地气。
贺君跟着人在温室里走了一遍,看着生长情况不一的水稻,对每一个环节都好奇看上两眼。如果不是个人素养在,他还想伸出手去摸一摸。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水稻才有的特殊香气。
这种香气与米香不同,与植物草香也不同。它没有米饭那种能勾出人饥饿感的厚重香味,也没有那种能让人精神一爽的清凉香味。
空气里也有泥土气。但水稻的特殊香气和泥土的土腥味不同,是属于粗糙的香气。因为确确实实属于植物,夹杂着植物的味道,又恍若叶片和稻穗带有的些许锋利实质化,产生了那点粗糙感。
恋耽美
童文乐在那儿点着清单:我觉得这个电炖锅可以,功率不大,可以煮泡面。
务农的高科技和拍综艺的高科技,没有办法原地给贺君和童文乐做饭。他们大概率和其他同学一起吃食堂。但住宿光吃食堂可太无趣了。
研究所周边商铺不多,在这儿生活总得给自己开点小灶。
其实电磁炉更好用。但宿舍应该不用电磁炉,功率太大。童文乐非常可惜,看向空调占用的那个插头,如果空调那个插座可以往下安一点就好了。
一般宿舍空调功率大,用电排线和别的插座不同。
贺君有点诧异看向童文乐:这你都知道?
童文乐:我住过学生宿舍!
潘慧看向两人又要打闹起来的家伙,忙开口:双人宿舍限电不高,电磁炉可以用,洗衣机都可以装。
贺君和童文乐顿时被转移回注意力,兴致起来:真的吗?我以为宿舍都限电很厉害。
高毅然生怕两个艺人搞出点大名堂来,赶紧说明情况:限电不高不代表不限电,要是用电异常是会被断电的。
贺君没住过这种两人间,虚心求教:比如说?
高毅然顿了顿:比如说,不能在宿舍里造实验室。不能在宿舍里挖矿。
贺君一听在宿舍里造实验室,当场笑出声:不愧是研究人员。每时每刻都想做实验。
童文乐听懂了挖矿,跟着笑起来。
挖矿指的是挖比特币这一类虚拟货币。一般擅长电脑的人才会琢磨着去挖矿赚钱。恐怕是哪个学生心血来潮试验一下,结果用电异常被逮住了。
高毅然:我们很多人会在寝室里种点东西。阳台上经常会摆些植物。有些对农业兴趣浓厚,就在寝室里也会折腾一些小实验。
贺君对科学实验有一点基础认知,好奇问高毅然:做实验应该要控制很多变量。在寝室里做小实验方便吗?
高毅然想了想,重复说了一句:不要在宿舍里造实验室。
所有人听懂了话外意思,全部笑起来。做小实验肯定有不方便的地方,于是就会有人让宿舍环境变成方便做实验的地方,一来二去,宿舍就被改造成第二实验室。
改着改着,某天电量就超标。电量超标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
寝室里布置妥当,两位助理研究生便带着贺君和童文乐去参观水稻研究所这块科学实验基地。
学农的人习惯了这一切,对日常所接触的东西已经没了初见时的探索兴趣,很正常进行讲解科普。就像农民对种田,是当工作而非当一时兴起的爱好。
贺君没接触过农业学科,听两个研究生说话,对农业确实产生了兴趣。
基地常见的实验楼有不少教室。楼里来往的人有穿私服的,更有不少穿着白大褂的人,就连全副武装,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的人都存在。
他经过一间实验室,发现里面有宽敞的实验台,还有居于人身高那高度的架子。架子上摆满瓶瓶罐罐。有的是白色塑料瓶,有的是棕色玻璃瓶。上面全贴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标签。
潘慧是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生,在边上给他们详细讲着:这里是生物农药研究的实验室。上面摆着的全是农药。
农药研究要考虑很多方面,既要达到除草或者杀虫的目的,又不能对水稻产量造成影响。用完之后,还要考虑对土地的影响。
很多药物会残留在泥土里。雨水冲刷泥土,会将药物带到地下、河水中。很可能影响到自然水质问题。
除去这些,还要预防农药对人杀伤力太大的问题。比如百草枯。潘慧提了较为知名的除草剂,它是非常好的一种除草剂,但因为对人毒性太高,喝了救不了。现实中有误食等各种情况出现,所以已经禁售了。
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在干贺君看不懂的操作。那人左手拿着一根试管,试管里似乎只有一根水稻植株,右手拿着胶管,对着试管里挤压着什么。
这位研究人员神情认真,半点没被室外所干扰。
他们在做的事,是不了解农业的人完全无法理解的事情。哪怕贺君到现场看着人做实验,也完全无法知道这到底是在做什么实验,又有什么深远意义。
大概是他们这群人的视线太热烈。
室内的研究人员折腾好一根试管后,侧头看向门外,惊异看向门口一群人。惊异完之后,这位研究人员内敛笑了笑,但动作看起来就没刚才自然流畅。
贺君和另外几人不敢再打扰,结伴离开实验楼。
贺君明白最初不少单位拒绝综艺拍摄的原因:如果拍摄太闹腾,确实会影响实验人员。
童文乐在边上跟着若有所思:但不宣传,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学农干什么。也不知道现在的农业发展到怎么样的地步。
高毅然和潘慧在前面带路,听到这话很有感触。
高毅然:是这样。我学农是因为我家就在附近。我家里人觉得这儿上学不错,工作也还行。家里人照顾我方便,我照顾他们也方便。但我不上大学前,我是真的对这些一点概念都没有。
潘慧则是语气里带着一点惆怅:我家里务农,想着以后要是能提高家里产量就好了。所以才学的农。
惆怅完,她又笑了笑:当然,能提高我家产量,就能够提高很多农民的粮食产量。目标是提高所有农民水稻产量。
高毅然在边上听到这高远志向,为潘慧握拳鼓励:加油!
潘慧笑得格外开心,也给自己握拳鼓励:加油!
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这两人学农,总归都一步一个脚印学过来了。
贺君轻笑,仿佛看到当初自己为了上大舞台拼搏的样。为了梦想而努力的青年,总归充满着向上的朝气。
童文乐很感慨:挺好,还有自主选择权。
所有人看向童文乐。
童文乐回忆过去:当初公司星探碰上我,觉得我长得好看,适合出道,以后就是赚钱的料。我当时叛逆不爱学习,总挨骂。我心想,这可真有眼光,回家就和家里人炫耀。
贺君记得这段,笑得更开怀。
童文乐:然后我家里人碰上这星探,一听什么当偶像不能有负面新闻,当偶像不能谈恋爱,经纪人当妈一样管着,还给工资。转手就帮我签了合同。
他说着直摇头:签完把我零花钱和卡全停了。说自己能赚钱了要什么钱。
高毅然和潘慧笑出声。
贺君对着镜头,在虚空中框了一下:这里请节目组打上。请小朋友和家长不要学习童文乐和其家长。本案例不具有普适性。
他强调:因为不是所有小朋友,会叛逆到上初中了还不会剥鸡蛋。韭菜和葱分不清,青菜白菜分不清,番薯芋头分不清。
有的梗,自己能说,别人说不得。
童文乐现场追杀队长:这都过去了!我现在分得清!
哦?我不信。贺君说完拔腿狂奔。
好好两个长相出众的男团偶像,现场比起跑步。速度快到一溜烟就要没影。
两人一跑,其余人跟着狂追,直跑到生物楼。
好在两位优秀的研究生谨记现在属于节目拍摄时间,喘着气继续介绍:这里是我们的生物楼。里面培养了很多东西。这间就是昆虫细胞培养室。
农民种田,碰上害虫就觉得头痛。时刻想着要怎么防虫除虫。
研究人员则不一样。他们要提高农业作物产量,帮农民防虫除虫,就得站在更高的层次去了解生物。了解生物总不能碰上做实验就去现场抓。他们得养一批生物专门用于做实验。
贺君和童文乐作为普通人,没有特别怕虫,但碰上专门养虫的实验室,内心有点发憷。
两人打闹结束,在昆虫面前再次表现出非一般的队友情谊。
童文乐推了推贺君:队长,你身为队长,先上。
贺君非常客气,温和拒绝:我们队长通常都是垫后的。最好的观察位,一定要交给队员。
两个人推搡两下,谁也推不过谁。
贺君见童文乐实在排斥,只能先行上前。
他上前不够,还对摄像师说了一声:这一段拍下来。回头可以不给观众看,但一定要给童文乐同学的家长看。
童文乐在后头懵了。
贺君:良好的家庭关系,从了解孩子开始。童文乐怕虫子。
童文乐在后面:我不怕!
贺君转回身子:那你先?
童文乐:??
可恶,这是阳谋啊!
第8章 伟大的梦想似乎不堪一击
对于这种阳谋,童文乐当然是选择上前:我先就我先。
事实上培养室里的虫子大多被放在培养皿内,上面贴着各种标签,远看很难分辨里面到底是什么虫,也并没有想象中恐怖。
大白天阳光洒到室内,透过镜头画面都能感受到暖意,只让人觉得这间培养室非常正规做着很多实验。
至少贺君看进去时,没有感受到他原先自我暗示所产生的不安。
架子上林林总总的半旧物件都很正经。
童文乐看完后更没有半点畏惧,很自信。自信带头溜达一圈,然后到队长面前得意:我说了吧,我是真不怕虫。
贺君笑笑。
农药实验室看完,生物培养室看完,他们又前往了水稻种质库。
水稻种质库,就是储存各种水稻种子的冷库。
在进入水稻种质库之前,高毅然和潘慧先进行了讲解。
水稻种子有很多类别。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我们一般分为野生稻和栽培稻,并在栽培稻里再细分。栽培稻往下,又分为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亚洲栽培稻往下,又分籼稻和粳稻。
当然,在种质库里我们不可能写那么多分类详情,所以最简单的辨识方法就是起名,给它一条专属码。
童文乐听懂了。
他当即出演超市收银员,站到门口向大家招手:来,这边入库。
贺君配合他,给他递上一瓶虚无的瓶子:这是新入库的种子。
嘀童文乐扫码,挥了挥手,好了,下一个。
高毅然和潘慧虽然知道真实入库完全不是这样,但莫名感受到了相似性,又一次在镜头面前笑场。
高毅然带着人往里走:真要那么简单就好了。我们先往里走。种子入库流程非常繁杂。
节目在所有人眼前,种子入库的流程被快进了不知多少倍数。而在当时拍摄的过程中,哪怕两个研究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展示给贺君和童文乐看,依旧花费了很多时间。
高毅然一一介绍一间实验室的设备:首先我们在外面采集到的种子,带回来后就要放入分离机。我们需要把种子中饱满的有用种子留下,去掉那些空壳干瘪的种子。
种质库里正好有人在工作。
这位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人员,正低头在一个方瓷盘里挑拣种子。
肉眼很难分辨种子是否健康饱满,我们除了利用分离机,有时也会利用x光机。听上去就像是在给种子体检,挑拣完后,我们就得计数。确定储存的种子数量。
用镊子挑拣着数数当然是在为难人。最方便的方法是用称重的方法,大致计算出种子数量,并进行收纳。
接着我们要让种子变得更加干燥。高毅然说出了相当精准的数字,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湿度控制在15%。常温下种子只能保存一两年,还很容易长虫。而这个温度和湿度,也是粮仓存粮时的合适条件。
水稻种子就是粮食,弄干燥和存粮状态差不多。
贺君一一把关键的数字记下:要晾多久?
高毅然:一个月左右,我们就能让种子的水含量降低到6%上下。低温和干燥环境才能确保种子保存长久。而且一些稀有种子如果放入冷库储存,不会因为含水量过高而出问题。
毕竟水会结成冰的。水和冰的体积不同,会导致种子细胞受损。
贺君和童文乐没想过水稻种子连储存都那么讲究。
高毅然带着他们前往真正的储藏区。
一个个密集的柜架上,一瓶瓶玻璃瓶整齐叠放在上面。玻璃瓶外贴着标签,标签上有着高毅然先前所说的条形码以及种子的基本信息。
玻璃瓶里面装的全是水稻。
高毅然:如果碰上真正的稀有水稻,像专家专门去采集来的野生水稻。那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我们会留下一部分做实验,一部分储存在研究所,还有要留一部分给专业的种子库。
贺君提问:像杂交水稻研究所需要的野生水稻,对吗?
高毅然点头:是。
看完储藏种子的地方,他们一群人又去看人工气候箱。人工气候箱就像一个个大冰柜,里面放上了各种各样的水稻实验样品。
而人工气候箱旁边,更有实验人员在室内种植的水稻。水稻有的被种在塑料筐里,有的被种植在一格格的小塑料箱内,各种种法都有。
除去人工气候箱所在的实验室外,他们还在温室里看到了种植的水稻。
温室显然是为冬天做准备的,如今大夏天,室内温度根本不需要加温,就连光照都充足,不需要额外开灯。
比起实验楼之类整理妥当的各种房间,温室更贴近农民种植用的大棚环境。该有的农作工具都有,看上去没有多少美感,相当接地气。
贺君跟着人在温室里走了一遍,看着生长情况不一的水稻,对每一个环节都好奇看上两眼。如果不是个人素养在,他还想伸出手去摸一摸。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水稻才有的特殊香气。
这种香气与米香不同,与植物草香也不同。它没有米饭那种能勾出人饥饿感的厚重香味,也没有那种能让人精神一爽的清凉香味。
空气里也有泥土气。但水稻的特殊香气和泥土的土腥味不同,是属于粗糙的香气。因为确确实实属于植物,夹杂着植物的味道,又恍若叶片和稻穗带有的些许锋利实质化,产生了那点粗糙感。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