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夜色昏昏,清和意识一半清醒,一半混沌,脚趾无助地蜷缩,脸颊晕开淡粉色。
    被这么作弄一番,再沉的睡意也该醒了,蒙了湿雾的眸子缓缓睁开,看不见人,脑海自发浮现感受到的柔软。
    她自是不反感阿池所为,脖颈后仰,没忍住轻吟。
    她既醒了,池蘅放开胆子痛痛快快喝了个水饱。
    诸般细枝末节都照顾好,她脑袋钻出去,呼吸着内室淡淡的花香,神采飞扬,贴着人耳朵道:真紧。
    清和眉梢浮着一缕餍足,软着手臂搂她脖子,弯唇低笑:再陪我睡会。
    池蘅岂能不应?
    不到卯时,宋大监领着仪仗队伍停在靖国公府门前。
    卯时一刻,清和衣衫齐整,有条不紊地为陛下穿好朝服戴好冕旒。
    看着时辰她最后抱了抱池蘅削瘦有力的腰,温声嘱咐:陛下莫要和大臣置气,我不急。
    池蘅挑起垂在眼前的十二旒,响响亮亮地亲她一口:朕这就走了,姐姐好好用饭。
    清和轻声应了她,目送她坐上銮驾离开。
    今日的早朝,八成要炸开锅了。
    第166章 朝堂交锋
    女帝昨夜歇在靖国公府,消息一出,炸得满朝文武不知如何是好。
    沈延恩贵为靖国公,腿脚不便陛下特赐他坐轮椅上朝,这会子陛下还没来,金殿之上朝臣交头接耳。
    胆子大的围着靖国公言语试探两句,可沈延恩是什么人?一张脸冷若冰霜无甚情绪,想从他脸上看出蛛丝马迹,比登天还难。
    帝师昨夜得知陛下夜宿沈家,不觉震惊,反有种这就来了的感悟。
    听着身边这可如何是好为何如此的议论,他不发一言。
    陛下登基至今所做每件事都利民利国,勤政爱民的态度分明,是个做实事的皇帝。
    在她的带领下佑朝进入盛世是必然。
    可这样一位英明的女帝,在情爱一道愣是愈陷愈深。
    沈家那位姑娘他见过,说句玉雪聪明实乃最寻常的评价,可偏偏两人都是女子。
    古来后宫是帝王繁衍子嗣、制衡朝堂势力的关键,世家大族且等着为陛下献上族中最优秀貌美的儿郎,谁晓得陛下早就有了合适的皇后人选?
    萧崇至不堪其扰,冷脸不理会诸人。
    他有预感,陛下是要借立后一事与群臣立威了。
    建朝后当今施行仁政,厚赏功臣,时日久了,最初的忌惮过去就有人想在陛下这要长短。
    倘陛下真被这些臣子拿捏住,那才是坏事。
    萧崇至一把年纪人老心不老,凡事看得明白:陛下不可能被臣子拿捏住,年轻气盛的君王最不惧挡在前面的风雨波澜了。
    他正想着,内监一声陛下驾到,乱糟糟的朝臣霎时恢复肃静。
    池蘅身着天子袍,腰配天子剑,走起路来四平八稳,遮在眼前的十二旒稳稳当当。
    她今日心情好,在内侍的拥护下登上帝座,眸子清亮满有神采,听着朝堂整齐有序的叩拜声,她笑:众爱卿平身。
    音色朗朗,醇厚悦耳,是这清晨令人精神一振的声音。
    女帝陛下私下里不说,在这金殿素来有威仪,像今遭愉悦的时候,有过,但不多。
    十二旒遮掩帝王天颜,隔着白玉阶,任谁也瞧不清陛下真正的神色,他们心房里直打鼓,拿捏不定接下来的话是说还是不说。
    池蘅稳坐高位看着下面人踟蹰不定,左手玩转右手食指的青玉扳指:诸位爱卿可有事启奏?
    户部尚书手持笏板站出来:臣有本启奏。
    他上奏的乃民生之事,池蘅歇了懒散的心,上身坐直,耐心聆听。
    听到最末,她眉眼映出浅笑:就依爱卿所言,民为国之本,还望爱卿莫辜负朕之殷切盼望。
    老臣必当鞠躬尽瘁!
    宁尚书年过四十,满朝文武数他性子耿直憨厚,池蘅喜欢他为国为民一根筋的憨直。
    这样的人多一些,耍滑头的少一些,她能省不少心。
    陛下!臣也有事启奏!
    奉昌侯直言便是。
    周扶是跟着池衍打天下的功臣,忠心不二,曾经最厉害的时候做过岭南义军的二把手。
    后来乱世平定加官进爵,被女帝封为奉昌侯。
    和年纪轻轻的女帝陛下相比,他更希望池衍称帝,可惜池蘅天命所归,这把椅子注定她来坐。
    女帝登基,拜生父为上皇,上皇戎马半生,与太后厮守不再理会朝堂诸事。
    没他压着,昔日跟从他的好兄弟蠢蠢欲动。
    周扶下巴微抬:陛下年过二十而后宫空虚,为人臣子自当为帝分忧,臣恳请陛下广选秀郎,充盈后宫!陛下后继有人,我佑朝基业才能稳固,江山社稷方能长延!
    偌大的帽子扣下来,池蘅不怒不恼,好整以暇逡巡诸臣脸色,笑道:众卿家以为呢?
    哪个臣子家中没好儿郎?
    将大好的儿郎献给陛下,入了那宫墙一生便是陛下的人,这固然舍不得。
    可若能与陛下诞下子嗣,未尝不能搏一搏储君之位。
    利益相关,很快有人出列:臣附议!
    臣等附议!
    池蘅散漫摩挲指间玉扳指,偶然一抬眸看向新晋被提拔的兵部尚书。
    上位者无形的威压笼罩孙逐日头顶,孙逐日移步出列,手持笏板沉声道:尔等糊涂!怎能劝陛下做言而无信的小人?
    大胆孙尚书!陛下为人岂是你能置喙?!
    孙逐日挺胸抬头,冷笑回怼:君王在上,奉昌侯好大的威风。
    周扶被他一言点醒,面露惶恐,当场敛袍跪地一脸诚恳:陛下!微臣绝无半分不敬,只是这孙逐日胆大包天,竟敢妄议君主
    他请罪还要反咬一口,孙逐日不打算和他掰扯,朗声道:臣有一言斗敢问陛下!
    问!
    靖国公之女三书六聘、明媒正娶嫁入池家,此事可为真?
    他拿礼法询问君王,朝臣面面相觑,恨这孙逐日好大的胆子竟敢坏事。
    池蘅面容平静:臣民做见证,沈清和嫁入池家,确实为真。
    孙逐日气沉丹田,不卑不亢:既然为真,陛下乃万民之表率,若要立后,应首选沈家女!
    荒谬!周扶气急败坏:陛下是女子,女子岂能立女子为后?陛下当立的是后君,唯有后君才能为陛下绵延子嗣,立一女子,孙逐日,你是何居心!?
    我是何居心?陛下先时为池三公子,沈家女乃众所皆知、有口皆碑的池少夫人。
    怎的,婚也成了,堂也拜了,此时出尔反尔陛下拿什么取信天下?我倒要问奉昌侯一句,您急着给陛下后宫塞人,又是为何?
    吴有用马上声援:兵部尚书言之有理,陛下不欠世人,唯独欠了沈家一份交代。
    吴将军!这话哪能乱讲?沈家所为,皆为大义,大义在先,昔日两府成婚确为隐藏真龙踪迹,本就是逢场作戏,岂能弄假成真?陛下乃天降真龙,幸一女子纵然无妨,然沈家女可立为妃,独独不能立为后!
    怎就不能立为后?陛下若要万世清名,绝不可做那背信弃义、言而无信的小人。
    再说,立沈家女为妃?这和民间发迹了就舍弃糟糠妻的无耻之人有何分别?御史大夫言行委实偏颇!
    偏颇?老臣是为皇朝基业着想!
    怕是为了一己之私!
    你放肆!
    你屁股是歪的还想主持公正,简直无理取闹!
    唇枪舌战,谁也不让谁,多大岁数的人了吵起来和小孩子没两样。
    大殿人声嘈杂,池蘅闭眼八风不动地坐在那,左耳进右耳出,满脑子今早侍花弄月的云雨风流。
    陛下!
    钱御史大嗓子响彻金殿:陛下切莫听这些人妖言惑众,阴阳结合是正理,陛下还年轻,于风月事好奇也就罢了,哪能为一女色耽延皇朝基业?沈家女断不可入宫,以色迷惑君王,此乃妖女!
    池蘅倏地睁开眼:放肆!
    她从头到尾没多言,此时发怒,钱御史膝盖发软,匍匐倒地:臣、臣惶恐!
    好一个妖女!沈延恩坐在轮椅声音晦涩:我沈家为护明主搭上嫡女还要被骂妖女,你们究竟有没有心?
    他痛心疾首,没说两句从轮椅翻下来,神情凄苦:陛下,小女是何人陛下当比任何人都清楚,昔年情分在那,小女待陛下如何,陛下摸着良心问一问,可有半分亏欠?
    沈家上不愧君主,下不负黎民,诸位红口白牙骂一声妖女,置我沈家于何地?置陛下于何地?
    他年过半年,头发全白,双腿残废,只瘫坐在那问一声公道,朝堂之上无论文武皆呐呐不言。
    镇国大将军威严尚在,可褪去大将军的光环,也不过是一个寻常父亲罢了。
    将门之人见不得大将军如此,各个义愤填膺,本身他们对陛下迎娶女子为后还心生芥蒂,此时被大将军一激,豪情万丈。
    沈家不负君主,君主岂能负沈家?当年踏破狄戎,无沈姑娘相助咱们能不能回来还未可知,过河拆桥,这就是君子之道?
    怎就是沈姑娘相助?分明是陛下有天助!
    陛下有天助固然不假。柳将军横眉冷指,据理力争:陛下行军打仗,【红尘楼】无偿提供辎重补给,此举恰恰是出自沈姑娘之意,此等滔天功劳竟无一人上表为沈家女请功,可见你们的良心全被狗吃了!
    他骂得甚狠,惹来群臣激愤。
    柳长年今日站出来皆是听了家中妹妹告密,眼看朝堂再次吵嚷起来,他存心留意上位的脸色。
    虽看不清具体神情,可陛下心仪沈姑娘应是不争的事实。
    他心思大定,武将对上文臣,管对方扯得是哪门子道理,只管认准两点:沈姑娘于国有大功,沈姑娘待陛下情深义重。
    说破天,沈清和头上还顶着池少夫人的头衔。
    一众口读圣贤之道的文人竟不晓得礼法二字如何写,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他们吵得沸沸扬扬,池英池艾身着蟒袍左耳进右耳出。
    池英被封勇王,池艾被封仁王,两个正儿八经的妹控当然不会公然与妹妹作对。
    奉昌侯无比热情地支持陛下选秀无非是想送自家儿子入宫,就他家的儿子,给他们妹妹提鞋都不配。
    半路窜出数只拦路虎,奉昌侯气得要死,余光瞥见老神在在闭目养神的帝师大人,立时道:帝师,您老倒是说句话啊!
    一大早萧崇至快被烦死了,他看不惯周扶等人恃功跋扈,又实在不能应下陛下立女子为后的旨意,手扶额头,身子摇摇晃晃倒下去。
    帝师!帝师!
    池蘅起身:快宣御医!
    吵吵闹闹一个时辰,早朝终于在帝师晕倒后结束。
    陛下,太后回宫了。
    池太后赶在这个时候回来,大有看女儿热闹的意思。
    永寿宫。
    池蘅一只脚踏进去,率先看到阿娘幸灾乐祸的眼神,她笑容不减:母后怎么不在宫外多玩会?
    夏日天热,蝉鸣喧嚣。
    池太后一见女儿,欣喜无法言表,顾及她如今身份,不好搂在怀里一声声喊着心肝,眼睛一转,守在她身侧的盏云姑姑领着宫人鱼贯而出。
    外面再好,哪有家里好?
    池蘅三两步走到她身前:阿娘这是从哪回来?
    能从哪回?回宫前去了趟沈家,给清和做了顿饭。
    她贵为太后爱屋及乌犹不忘安抚小辈,池蘅没忍住,搂着她脖子软软喊了声阿娘。
    池太后抚摸她小脸:想做什么尽管去做。她不负你,你怎能负她?咱们池家不做无德之事。阿蘅,你得记住,哪怕做了皇帝也不能忘本。
    孩儿晓得,今日朝堂争议,不过是初回交锋。池蘅从她怀里出来,问道:阿娘去时姐姐在做什么呢?
    约莫在做药丸子罢。
    药丸子?
    靖国公府。
    清和收好放置药丸的玉盒,柔声吩咐:走罢,去萧家。
    第167章 药丸子
    要说今日早朝最热闹的事,莫过于兵部尚书奏请陛下立沈家女为后,朝堂为此吵得不可开交。
    散朝后奉昌侯指着孙逐日鼻子骂他祸乱朝纲,孙逐日并不怵他,冷哼三声,权当他是个屁放了。
    朝堂一番吵闹,帝师年事已高,被吵得耳根子嗡嗡直接晕过去,这会来萧家的朝臣众多,一波又一波,除了朝臣,更有许多萧师门下的弟子前来看望尊师。
    萧崇至一顿装晕,直接将战火蔓延到他身上。
    本着为君分忧的心,他佯装病容,但凡有同僚跑来他这问计,他只扶扶脑袋,便有看得清眼色的弟子委婉代言,以尊师身子微恙,不宜多思为由,堵了无数张口。
    登门之人如过江之鲗,直到听到门子汇报沈家女前来拜见,萧崇至侧躺在小榻哼哼两声:她可是来求老夫了?
    门子一头雾水,挠挠后脑勺,如实道:那位是来见咱们少夫人的。
    见少夫人?萧崇至一听是女人家的交际,兴致缺缺地摆摆手,闭眼思量一会,问身边的弟子:莫非她是想讨好我萧家儿媳,走迂回策略?
    他那弟子今儿个才晓得陛下和沈姑娘有私情,人还没反应过来又被尊师问得哑口无言,犹豫半晌,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沈家这位行事不同凡响,若说陛下钟情于她也情有可原。
    倘沈姑娘存得真是交好萧少夫人的心,保不齐是奔着萧家子嗣一事而来。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沈姑娘追妻攻略(GL)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三月春光不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月春光不老并收藏沈姑娘追妻攻略(GL)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