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需要。季椽走进厨房,倒了碗李书兰为季建国炖的养胃汤:小宋哥,先喝了汤再睡觉。
坐在宋冀宁对面,看着他虽完汤,季椽问:小宋哥喜欢经营公司吗?
宋冀宁摇摇头,放下碗:还行,挺长见识的,能认识不少优秀的人,就是应酬喝酒很麻烦。
季椽微微皱起眉:那,研究呢?和公司比起来更喜欢哪方面?
宋冀宁看向季椽,突然笑起来:当然更喜欢研究了。
季椽舒了口气,他担心小宋哥一路走向商人方向,虽说当商人也有成就,但终究比不过他未来的真正成就。还好小宋哥不愧是老师,心里果然更喜欢科研。
宋冀宁看着季椽,目光深沉。他没说的是,因为只有研究才有机会和季椽在一起啊!
他现在的体会特别深,只是稍微经营一下公司,和季椽就几乎没有见面的机会,如果他真正当了商人,和季椽就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了。到时别说见面,他给季椽打个电话搞不好还要根据他的研究安排预约呢!
钱固然重要,但绝不如季椽重要!
又过几日,宋冀宁和季椽碰到了其他在深市打拼的小伙伴们。
这次相遇是场意外,两人陪着季建国参加一场商业聚会,居然在宴会大厅外见到了同来参加聚会的吴川,钟明扬,李齐三人。
这三人是宋冀宁当初一起当过小红兵预备役的伙伴之一,后来因为考不上大学到深市闯荡。离开时还一副青涩的学生样,才不过一年,他们居然都穿上了西服,梳着大背头,来参加商业聚会了?!
乍见到朋友们,惊讶之余,宋冀宁更多是欣喜。互相拍打一番,宋冀宁问起他们的近况。
行啊你们,看这架式混得都不错啊,当老板了?在做什么生意?
哪呀,我们只是下面的小头目而已,跟着大老板来见识场面的。吴川说道。
大老板,谁?
吴川指向一个大腹便便的男人,宋冀宁转头看了看,发现不认识。他眼睛利,看那人面相感觉不是正经生意人,皱眉问:他叫什么名字?做的哪方面生意?
说了你可别嚷嚷。吴川压低声音,在宋冀宁耳边小声道:粮油。
粮油?粮油生意又不是什么违禁生意,宋冀宁挑眉:干嘛表现得那么谨慎,粮油又不是非法生意。
嘘嘘!几个小伙伴忙嘘声:是不非法,但也不能嚷得太大声。我们老板在单位里有门路,拿的是计划价,小宋你有没有兴趣参与?
李齐也说:其实我们已经摸好门路了,知道怎么办,就是没钱,正打算这次宴会后找你呢,怎么样,你出钱,我们出关系出力,保证几个月就让你收益翻几倍。
不行!季椽立即拒绝:这种事绝对不能做,这是犯法。
放心吧,都是跟单位里的人拿货,很安全。钟明扬知道季椽对宋冀宁影响大,解释道:而且这不是犯法,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我们给足钱的,很多人都在做,你看政府不也没管吗?
季椽摇头,拉住宋冀宁唯恐他答应:不行,你们晚上来我家吧,具体我会向你们解释。
虽说季椽比他们小,但从中学时就时常接受季椽补习,大家都知道他懂得多。既然他说不行,他们也暂停了这话题,只聊起各自近况。待宴会结束后,众人一起回家,才发现吴川他们真的混得很不错,三个人居然都有自己的车。虽然都只是普通的国产车,但才一年的时间就挣到辆车,绝对算事业有成。
听到宋冀宁这么调侃他们,吴川说:我们这车算什么啊,才几万,小宋你才是,进口轿车都可以随便买几辆了吧?
宋冀宁一想还真是,因为一直呆在淳朴的校园环境中,他习惯了和同学们一样骑自行车上学,居然从没想过买轿车的问题。
他有钱以后,就一直想着给季椽花,但季椽除了研究,其他地方完全不花钱,他就没考虑过花钱的事了。
缘缘,你想要车吗?
不要,学校里用不到。
哦宋冀宁摸摸下巴,还是决定回学校后买一辆车。
五人一起回了季椽家,李书兰看到他们很高兴,毕竟吴川等人也是她曾经的学生。知道年轻人有话要聊,李书兰拿了果盘和饮料出来,就让他们自己到季椽卧室聚会去了。
季椽进房间后,从书架里找出几本关于经济和法律的书籍。
你们应该知道价格双轨制吧?他问吴川三人。
三人点头,一脸了解的模样,唯有宋冀宁问:什么价格双轨制?
价格双轨制,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季椽向宋冀宁解释道。
宋冀宁之前只知道国家开放了价格管控,除战略物资外,其他物品的价值全部交给市场调节。比如他现在正准备投放市场的电视机,价格已经由原来的一千多元上升到三千多元一台。然而像粮油,钢铁等战略物价,仍旧实行国家定价。只是计划外的多余部份流入市场,形成了内部价和市场价两种价格。
于是有官员将计划内商品卖给黑市,从中赚取差价,这就是俗称的倒爷了。
这种行为当然是违法的,只是幕后主事人都是有身份的官员,所以被暂时压下了,但他们这种行为,完全就是在触犯投机倒把罪,迟早要被清洗,季椽可不能让他们走错路。
向宋冀宁解释完价格双轨制,再用法律书给吴川等人介绍什么叫投机倒把罪,虽说当倒爷确实来钱快,只要有门路,肯跑长途就能大赚,但季椽是绝不赞成这种赚钱方式的。
宋冀宁也不赞成。
当初季宋自选商场就被人以投机倒把的罪名查封过,所以他很清楚投机倒把罪是一项多重的罪名,可以说被以这罪名拘捕的话,没收财产都是轻的,严重的直接判死刑。
看看吴川他们倒卖的是什么?
粮油!国家战略物资!
不判死刑他这爱国青年都觉得说不过去。
别干了,你们想挣钱,我给你们投资做生意。宋冀宁一口气拍板:其他人呢,他们不会也在搞这个吧?联系一下,把想做的人都叫来!
在其他地方当倒爷的居然还有四个人,宋冀宁不得不佩服朋友们的胆大。但想想如果他没有读大学而跑出来混社会的话,搞不好这事他也会参与,毕竟是小红兵预备役,遵纪守法没学过,天不怕地不怕的行事原则倒学了个十成十。好在还有其他几个朋友都在干正经工作,而且做得不错,让宋冀宁稍感欣慰。
几乎他一召唤,大家就都放下手头的工作来了,对他极为信任。宋冀宁自也不能让朋友们失望,将几个地区的电视机独家经营权让给朋友们,所需费用全部他自己出。
现在国内最火爆的商品就是电视机、冰箱等家用电器,因为房屋大部份都是单位分配,人们没有买房的压力,在家用电器上的采购欲望也就极为疯狂。比起当倒爷,电视机挣钱的速度略慢,不过它合法,安全,吴川等人也接受了宋冀宁的好意,给他的季宁电视当区域代理商,到各大城市打开市场。
这边事情解决,宋冀宁正打算好好用剩余的暑假时间陪季椽,季椽却接到蒋教授的电话。
季椽,你们有没有兴趣来参加技术交流会?
各行各业热衷于技术交流会并非没什么奇事,身为机械工程导师的蒋教授,更是经常受到邀请。有的是严肃的科研交流会,有的是商业化的技术交流会,这次蒋教授接受的邀请,就是纯商业性质的技术交流会。
交流会的地点就在深市,举办方是某区科技园的管理局,蒋教授入住深市的宾馆后,想到季椽和宋冀宁就住在深市,于是打电话叫他们来见世面。
他这次过来,只带了三个学生,除爱徒简彭外,还有一名叫林树立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另一名学生张卫民。
张卫民已经博士毕业,在一间研究院上班,这次也是受邀前来的。由于举办方规定每人只能带两个助理,张卫民就让季椽和宋冀宁以他助理的身份参加。
虽说前世经常参加技术交流会,但这世还是第一次,季椽充满了好奇。
蒋教授和张卫民等人神色都很严肃,临行前再次交待季椽:季椽,冀宁,听说这次是国际化的技术交流会,举办方邀请了不少外国专业人员,连会议都要求全部说英文。这是一次难得能了解外国技术的机会,你们一定要好好听,好好学。
季椽点头,国际交流会嘛,他挺习惯的,不只英文,德文日文等几国语言他都会说。
小宋哥,有不懂的就问我。宋冀宁的英文不是很好,因此季椽提醒他。
宋冀宁笑着点头:没事,我就当练听力了。
于是一行六人来到了国际技术交流会的会场。
横幅上挂的是XX科技园国际技术交流会没错,然而,举目望去,并没看到一个外国人,全是黑发黑眼的本地人。
会场人不少,然而非常安静,异常的安静。
蒋教授等人正准备进门,就有一名老者拉着他往外走:老蒋先别进去,我们在外边说说话。
发生什么事,干嘛在外边说?蒋教授问。
还能有什么事!郑老一脸苦恼:不就是这非得说英文的规定给闹的。你说我一辈子没出过国,哪懂英文啊,俄语我倒是会几句,现在会场要求进场只能说英文,没见大家都说不出话了吗!
第155章 外国贵宾
蒋教授踮脚往会场看了看,摇头笑问:不是说国际交流会吗?请了哪些外宾?
不知道,人还没来呢,这就要求进场必须说英文了。郑老一脸烦恼的抱怨了几句不方便,但因为听说有外国专家莅临,所以大家还是忍下来了,毕竟都想了解外国的技术。
蒋教授干脆在场外和郑老聊了聊最近的研究,会议厅又有几位老人出来,都是不会英语的人,在会议室里憋不住话,纷纷出来聊天。
简彭怕季椽和宋冀宁无聊,小声对他们说:老师们肯定要聊很久,走,我带你们去认识其他朋友吧!
季椽摇头:没关系,我想听他们聊。
蒋教授,郑老等人聊的是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以及当前的行业技术发展,正是季椽想要了解的东西,他听得津津有味。宋冀宁听不太懂,但季椽感兴趣的东西肯定有用,于是他也跟在旁边听着,牢牢记住听不懂的地方,打算回去后再向季椽请教。
张卫民和简彭有自己的朋友圈,很快就散开找朋友聊去了,只有季椽和宋冀宁还站在几位老者身旁,安静的听他们聊天。话题告一段落后,老人们发现了蒋教授身后的季椽两人,郑老问:老蒋,你这两个学生很乖啊?站在这儿听我们说话,不闲无聊吗?
季椽摇头:不会,学到很多呢!
哦,你听得懂吗?一名姓韦的老教授问。
见季椽点头,认为是年轻人好面子,带着点儿捉弄的心思道:我刚才说的齿轮啮合展成加工法,你觉得怎么样?
季椽知道这项技术,目前韦教授研究的是第一代的技术,之后经过几代技术更替和发展,已经成为了工业中必不可少的常用技术,因此他肯定的点头:这项技术很好,很重要。
但再详细的内容,他没法说,他怕自己不小心说出人家的研究核心,那就不好解释了。
见他只说好,又说不出哪里好,老教授们只当他是随口应的,哈哈笑起来:哈哈哈,说不出了吧?我们说的东西,年轻人还听不懂的。
宋冀宁不满了,他最见不得别人小瞧季椽了:有什么难懂的,不就是要推导出精确齿形曲线吗?
季椽惊讶的转向宋冀宁。
这项技术他之前根本没想起来,所以也没教过小宋哥,这答案是他自己理解出来的。
因为有了先前季椽的对比,老教授们对听得懂的宋冀宁好感倍增,好奇的说:哦?说说你的理解。
宋冀宁学的知识大都是季椽教的,在专业技术方面比目前的专业书籍更有前瞻性,加上他本人优秀的头脑,虽然老教授们谈论的内容他听得半懂不懂,但还是能基本理解的,比如这项齿轮啮合展成加工法,他听过后就明白它的研究方向。此时被问到,为了不给季椽丢脸,宋冀宁转着脑子努力思考并回答:您之前说要进行齿根动应力测试,我就在想您至少要得到齿轮的转速、转矩及齿根动态应变等数据,但要怎么得到呢?那必须基于齿轮综合性能测试才能得出正确的数值,如果是我的话,首先会进行静态与动态的等效分析
宋冀宁说得不完全正确,毕竟这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但已经表现得很不错了,众老教授都对他露出赞赏的神色。季椽站在宋冀宁身旁,仰头看着他侃侃而谈,充满自信的神态,眼里带着惊讶,随即转为惊喜,欣慰。
小宋哥越来越优秀了,不需要他的指导,他已经能仅凭自己的知识去理解一项新技术,等专业知识越来越深厚时,他就会开始思考新技术,并研究出新技术。
而他,一直期待着这样的一天。
宋冀宁说完了自己对韦教授研究的理解,赢得教授们众口一辞的夸奖:不错不错,虽然齿形离散的方法说错了,但总体接近。
老蒋,他是刚刚才听到我们说的吧?不是你事先教他的吧?
我事先哪知道你会说什么话吗?蒋教授不满的吹胡子瞪眼,转头又笑眯眯的拍拍宋冀宁的肩:怎么样,我的学生够优秀吧?
当然,虽然专业水平还不够,但难得这学生理解快,一下就能想到那么多。
教授们并不吝啬赞扬一个表现优秀的年轻人,纷纷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宋冀宁。宋冀宁答,并拉过季椽:他叫季椽,专业上他比我厉害多了。
他还想向教授们推荐季椽,但现在是宋冀宁的主场,季椽不抢功,只是笑笑不说话。
于是教授们仍旧将目光放在宋冀宁身上:你现在还是本科生?以后打算考研吗?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华平工业学院
恋耽美
坐在宋冀宁对面,看着他虽完汤,季椽问:小宋哥喜欢经营公司吗?
宋冀宁摇摇头,放下碗:还行,挺长见识的,能认识不少优秀的人,就是应酬喝酒很麻烦。
季椽微微皱起眉:那,研究呢?和公司比起来更喜欢哪方面?
宋冀宁看向季椽,突然笑起来:当然更喜欢研究了。
季椽舒了口气,他担心小宋哥一路走向商人方向,虽说当商人也有成就,但终究比不过他未来的真正成就。还好小宋哥不愧是老师,心里果然更喜欢科研。
宋冀宁看着季椽,目光深沉。他没说的是,因为只有研究才有机会和季椽在一起啊!
他现在的体会特别深,只是稍微经营一下公司,和季椽就几乎没有见面的机会,如果他真正当了商人,和季椽就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了。到时别说见面,他给季椽打个电话搞不好还要根据他的研究安排预约呢!
钱固然重要,但绝不如季椽重要!
又过几日,宋冀宁和季椽碰到了其他在深市打拼的小伙伴们。
这次相遇是场意外,两人陪着季建国参加一场商业聚会,居然在宴会大厅外见到了同来参加聚会的吴川,钟明扬,李齐三人。
这三人是宋冀宁当初一起当过小红兵预备役的伙伴之一,后来因为考不上大学到深市闯荡。离开时还一副青涩的学生样,才不过一年,他们居然都穿上了西服,梳着大背头,来参加商业聚会了?!
乍见到朋友们,惊讶之余,宋冀宁更多是欣喜。互相拍打一番,宋冀宁问起他们的近况。
行啊你们,看这架式混得都不错啊,当老板了?在做什么生意?
哪呀,我们只是下面的小头目而已,跟着大老板来见识场面的。吴川说道。
大老板,谁?
吴川指向一个大腹便便的男人,宋冀宁转头看了看,发现不认识。他眼睛利,看那人面相感觉不是正经生意人,皱眉问:他叫什么名字?做的哪方面生意?
说了你可别嚷嚷。吴川压低声音,在宋冀宁耳边小声道:粮油。
粮油?粮油生意又不是什么违禁生意,宋冀宁挑眉:干嘛表现得那么谨慎,粮油又不是非法生意。
嘘嘘!几个小伙伴忙嘘声:是不非法,但也不能嚷得太大声。我们老板在单位里有门路,拿的是计划价,小宋你有没有兴趣参与?
李齐也说:其实我们已经摸好门路了,知道怎么办,就是没钱,正打算这次宴会后找你呢,怎么样,你出钱,我们出关系出力,保证几个月就让你收益翻几倍。
不行!季椽立即拒绝:这种事绝对不能做,这是犯法。
放心吧,都是跟单位里的人拿货,很安全。钟明扬知道季椽对宋冀宁影响大,解释道:而且这不是犯法,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我们给足钱的,很多人都在做,你看政府不也没管吗?
季椽摇头,拉住宋冀宁唯恐他答应:不行,你们晚上来我家吧,具体我会向你们解释。
虽说季椽比他们小,但从中学时就时常接受季椽补习,大家都知道他懂得多。既然他说不行,他们也暂停了这话题,只聊起各自近况。待宴会结束后,众人一起回家,才发现吴川他们真的混得很不错,三个人居然都有自己的车。虽然都只是普通的国产车,但才一年的时间就挣到辆车,绝对算事业有成。
听到宋冀宁这么调侃他们,吴川说:我们这车算什么啊,才几万,小宋你才是,进口轿车都可以随便买几辆了吧?
宋冀宁一想还真是,因为一直呆在淳朴的校园环境中,他习惯了和同学们一样骑自行车上学,居然从没想过买轿车的问题。
他有钱以后,就一直想着给季椽花,但季椽除了研究,其他地方完全不花钱,他就没考虑过花钱的事了。
缘缘,你想要车吗?
不要,学校里用不到。
哦宋冀宁摸摸下巴,还是决定回学校后买一辆车。
五人一起回了季椽家,李书兰看到他们很高兴,毕竟吴川等人也是她曾经的学生。知道年轻人有话要聊,李书兰拿了果盘和饮料出来,就让他们自己到季椽卧室聚会去了。
季椽进房间后,从书架里找出几本关于经济和法律的书籍。
你们应该知道价格双轨制吧?他问吴川三人。
三人点头,一脸了解的模样,唯有宋冀宁问:什么价格双轨制?
价格双轨制,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季椽向宋冀宁解释道。
宋冀宁之前只知道国家开放了价格管控,除战略物资外,其他物品的价值全部交给市场调节。比如他现在正准备投放市场的电视机,价格已经由原来的一千多元上升到三千多元一台。然而像粮油,钢铁等战略物价,仍旧实行国家定价。只是计划外的多余部份流入市场,形成了内部价和市场价两种价格。
于是有官员将计划内商品卖给黑市,从中赚取差价,这就是俗称的倒爷了。
这种行为当然是违法的,只是幕后主事人都是有身份的官员,所以被暂时压下了,但他们这种行为,完全就是在触犯投机倒把罪,迟早要被清洗,季椽可不能让他们走错路。
向宋冀宁解释完价格双轨制,再用法律书给吴川等人介绍什么叫投机倒把罪,虽说当倒爷确实来钱快,只要有门路,肯跑长途就能大赚,但季椽是绝不赞成这种赚钱方式的。
宋冀宁也不赞成。
当初季宋自选商场就被人以投机倒把的罪名查封过,所以他很清楚投机倒把罪是一项多重的罪名,可以说被以这罪名拘捕的话,没收财产都是轻的,严重的直接判死刑。
看看吴川他们倒卖的是什么?
粮油!国家战略物资!
不判死刑他这爱国青年都觉得说不过去。
别干了,你们想挣钱,我给你们投资做生意。宋冀宁一口气拍板:其他人呢,他们不会也在搞这个吧?联系一下,把想做的人都叫来!
在其他地方当倒爷的居然还有四个人,宋冀宁不得不佩服朋友们的胆大。但想想如果他没有读大学而跑出来混社会的话,搞不好这事他也会参与,毕竟是小红兵预备役,遵纪守法没学过,天不怕地不怕的行事原则倒学了个十成十。好在还有其他几个朋友都在干正经工作,而且做得不错,让宋冀宁稍感欣慰。
几乎他一召唤,大家就都放下手头的工作来了,对他极为信任。宋冀宁自也不能让朋友们失望,将几个地区的电视机独家经营权让给朋友们,所需费用全部他自己出。
现在国内最火爆的商品就是电视机、冰箱等家用电器,因为房屋大部份都是单位分配,人们没有买房的压力,在家用电器上的采购欲望也就极为疯狂。比起当倒爷,电视机挣钱的速度略慢,不过它合法,安全,吴川等人也接受了宋冀宁的好意,给他的季宁电视当区域代理商,到各大城市打开市场。
这边事情解决,宋冀宁正打算好好用剩余的暑假时间陪季椽,季椽却接到蒋教授的电话。
季椽,你们有没有兴趣来参加技术交流会?
各行各业热衷于技术交流会并非没什么奇事,身为机械工程导师的蒋教授,更是经常受到邀请。有的是严肃的科研交流会,有的是商业化的技术交流会,这次蒋教授接受的邀请,就是纯商业性质的技术交流会。
交流会的地点就在深市,举办方是某区科技园的管理局,蒋教授入住深市的宾馆后,想到季椽和宋冀宁就住在深市,于是打电话叫他们来见世面。
他这次过来,只带了三个学生,除爱徒简彭外,还有一名叫林树立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另一名学生张卫民。
张卫民已经博士毕业,在一间研究院上班,这次也是受邀前来的。由于举办方规定每人只能带两个助理,张卫民就让季椽和宋冀宁以他助理的身份参加。
虽说前世经常参加技术交流会,但这世还是第一次,季椽充满了好奇。
蒋教授和张卫民等人神色都很严肃,临行前再次交待季椽:季椽,冀宁,听说这次是国际化的技术交流会,举办方邀请了不少外国专业人员,连会议都要求全部说英文。这是一次难得能了解外国技术的机会,你们一定要好好听,好好学。
季椽点头,国际交流会嘛,他挺习惯的,不只英文,德文日文等几国语言他都会说。
小宋哥,有不懂的就问我。宋冀宁的英文不是很好,因此季椽提醒他。
宋冀宁笑着点头:没事,我就当练听力了。
于是一行六人来到了国际技术交流会的会场。
横幅上挂的是XX科技园国际技术交流会没错,然而,举目望去,并没看到一个外国人,全是黑发黑眼的本地人。
会场人不少,然而非常安静,异常的安静。
蒋教授等人正准备进门,就有一名老者拉着他往外走:老蒋先别进去,我们在外边说说话。
发生什么事,干嘛在外边说?蒋教授问。
还能有什么事!郑老一脸苦恼:不就是这非得说英文的规定给闹的。你说我一辈子没出过国,哪懂英文啊,俄语我倒是会几句,现在会场要求进场只能说英文,没见大家都说不出话了吗!
第155章 外国贵宾
蒋教授踮脚往会场看了看,摇头笑问:不是说国际交流会吗?请了哪些外宾?
不知道,人还没来呢,这就要求进场必须说英文了。郑老一脸烦恼的抱怨了几句不方便,但因为听说有外国专家莅临,所以大家还是忍下来了,毕竟都想了解外国的技术。
蒋教授干脆在场外和郑老聊了聊最近的研究,会议厅又有几位老人出来,都是不会英语的人,在会议室里憋不住话,纷纷出来聊天。
简彭怕季椽和宋冀宁无聊,小声对他们说:老师们肯定要聊很久,走,我带你们去认识其他朋友吧!
季椽摇头:没关系,我想听他们聊。
蒋教授,郑老等人聊的是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以及当前的行业技术发展,正是季椽想要了解的东西,他听得津津有味。宋冀宁听不太懂,但季椽感兴趣的东西肯定有用,于是他也跟在旁边听着,牢牢记住听不懂的地方,打算回去后再向季椽请教。
张卫民和简彭有自己的朋友圈,很快就散开找朋友聊去了,只有季椽和宋冀宁还站在几位老者身旁,安静的听他们聊天。话题告一段落后,老人们发现了蒋教授身后的季椽两人,郑老问:老蒋,你这两个学生很乖啊?站在这儿听我们说话,不闲无聊吗?
季椽摇头:不会,学到很多呢!
哦,你听得懂吗?一名姓韦的老教授问。
见季椽点头,认为是年轻人好面子,带着点儿捉弄的心思道:我刚才说的齿轮啮合展成加工法,你觉得怎么样?
季椽知道这项技术,目前韦教授研究的是第一代的技术,之后经过几代技术更替和发展,已经成为了工业中必不可少的常用技术,因此他肯定的点头:这项技术很好,很重要。
但再详细的内容,他没法说,他怕自己不小心说出人家的研究核心,那就不好解释了。
见他只说好,又说不出哪里好,老教授们只当他是随口应的,哈哈笑起来:哈哈哈,说不出了吧?我们说的东西,年轻人还听不懂的。
宋冀宁不满了,他最见不得别人小瞧季椽了:有什么难懂的,不就是要推导出精确齿形曲线吗?
季椽惊讶的转向宋冀宁。
这项技术他之前根本没想起来,所以也没教过小宋哥,这答案是他自己理解出来的。
因为有了先前季椽的对比,老教授们对听得懂的宋冀宁好感倍增,好奇的说:哦?说说你的理解。
宋冀宁学的知识大都是季椽教的,在专业技术方面比目前的专业书籍更有前瞻性,加上他本人优秀的头脑,虽然老教授们谈论的内容他听得半懂不懂,但还是能基本理解的,比如这项齿轮啮合展成加工法,他听过后就明白它的研究方向。此时被问到,为了不给季椽丢脸,宋冀宁转着脑子努力思考并回答:您之前说要进行齿根动应力测试,我就在想您至少要得到齿轮的转速、转矩及齿根动态应变等数据,但要怎么得到呢?那必须基于齿轮综合性能测试才能得出正确的数值,如果是我的话,首先会进行静态与动态的等效分析
宋冀宁说得不完全正确,毕竟这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但已经表现得很不错了,众老教授都对他露出赞赏的神色。季椽站在宋冀宁身旁,仰头看着他侃侃而谈,充满自信的神态,眼里带着惊讶,随即转为惊喜,欣慰。
小宋哥越来越优秀了,不需要他的指导,他已经能仅凭自己的知识去理解一项新技术,等专业知识越来越深厚时,他就会开始思考新技术,并研究出新技术。
而他,一直期待着这样的一天。
宋冀宁说完了自己对韦教授研究的理解,赢得教授们众口一辞的夸奖:不错不错,虽然齿形离散的方法说错了,但总体接近。
老蒋,他是刚刚才听到我们说的吧?不是你事先教他的吧?
我事先哪知道你会说什么话吗?蒋教授不满的吹胡子瞪眼,转头又笑眯眯的拍拍宋冀宁的肩:怎么样,我的学生够优秀吧?
当然,虽然专业水平还不够,但难得这学生理解快,一下就能想到那么多。
教授们并不吝啬赞扬一个表现优秀的年轻人,纷纷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宋冀宁。宋冀宁答,并拉过季椽:他叫季椽,专业上他比我厉害多了。
他还想向教授们推荐季椽,但现在是宋冀宁的主场,季椽不抢功,只是笑笑不说话。
于是教授们仍旧将目光放在宋冀宁身上:你现在还是本科生?以后打算考研吗?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华平工业学院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