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地里,宋冀宁也松了口气。他还是想得简单了,以为季椽跟他约好了一起上理工大学就没问题。结果季家一心想要季椽读A大,好不容易把A大招生办老师气走,没想到他又回来了,还给季椽承诺各种奖学金,师资力量,出国留学的优势等等,条件好得宋冀宁心惊胆颤,就怕季椽一个忍不住答应下来。
好在季椽对实验室的向往之心坚定,没有被区区奖学金诱惑。
蒋教授在高考成绩公布当天就打电话给季椽,他已经先一步得知季椽的成绩,打电话来,是为了确认他的志愿意向。在得到季椽肯定的答覆后,蒋教授欣慰的说:等着录取通知书吧,季椽,相信我,A市理工大学不会让你失望的!
自成绩公布后,当地媒体也蜂涌而至,把外公李润家堵得水泄不通,围着询问季椽的学习经验,拿到高考理科状元的心情,又采访季椽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等等。
季椽应付得颇为吃力,季家人却很开心,对着话筒兴奋的述说着教育孩子的心得。第二天,本地电视台就播出了对本届文理科高考状元的采访,报纸上也刊登关于文理科状元的采访和照片,并附标题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文科状元是另一个学校的一名女生,高考成绩同样很优秀,她在家中受到的教育方式和季椽差不多,家庭基本属于放养式,孩子喜欢什么就让她学什么,家长要做的只有全力支持,让孩子因兴趣而喜欢上学习。
这些新奇的言论让采访的记者大有感触,写出了一篇与往届勤奋努力核心完全不同的教育理论,让很多家长阅读后大为惊奇,再度引发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
这些都和季椽无关了,他并不在意高考理科状元的头衔,也不觉得有什么好骄傲的,应付过一次媒体的采访后,他就匿了,全让家人接待,自己和小宋哥跑去参加聚会。
这聚会不是同学聚会,而是他与宋冀宁所有小伙伴的聚会。包括周洋,曾志杰,季勇等乡下朋友,以及秦湛宇,钟嵘桦,刘招娣等高中朋友。
目前大家都拿到了自己的分数,填报了志愿,能不能考上大学还是未知数,但基本每人都自己心里有底。比如秦湛宇和王淮等富二代早就知道自己考不上,倒是全力用民经营自选商场。而周冲等小伙伴们,有一半的人都有把握能上大学,让宋冀宁和季椽感到欣慰。
这些小伙伴不像秦湛宇等人是富二代,不上大学也没关系,他们不上大学也只有回乡下种田或者给人打工,让宋冀宁两人放不下心。
这也是宋冀宁此次召集所有伙伴的原因。
本来他和季椽是打算填完志愿后就回镇上,与小伙伴们聚一聚,但有几个小伙伴先找到他们。
这几名小伙伴是当年选择读中专的朋友,在宋冀宁等人复习高考的时候,他们已经被学校安排到工厂实习了。
在目前大部份技校都无法给学生分配工作的情况下,他们中专学校还能得到工作分配,说起来待遇绝对算不错了。
但他们几人当年会和宋冀宁一起混,又岂是能受得了工厂流水线的人。而且做为刚开始补习的新工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拧螺丝,拧螺丝,一天8小时啥也不干,就站在流水线上低头拧螺丝,晚上回去累得脖子都抬不起来。
他们并非怕苦怕累,但他们无法忍受这样枯燥没有未来的生活。
也不是没有未来,厂里人对我们挺好的,甚至还保证过一两年给我们介绍个结婚对象,然后再给工厂干个十年八年,等工厂搞集资建房时能给我们分配一套。小伙伴之一的肖振不满的摊手:我们才多大啊,怎么人生就给定好了?就必须一辈子钉在这间工厂了?
这时候没有跳槽之说,确实基本上被分配到什么厂,就一辈子定在那个厂了。当然,有门路调动的另算。
但肖振这些人怎么甘心就这么定下一辈子,于是写了停薪留职申请跑出来向宋冀宁拿主意。
冀宁,你一向是我们中最有看法和主意的人,我爸妈觉得在工厂挺好,但我们想去南方闯一闯,你的看法呢?
宋冀宁考虑了一段时间,觉得估计其他落榜的小伙伴也会找上来,干脆就搞了一次大聚会。
这也是宋冀宁和季椽的两帮朋友们初次相识。
第134章 *友谊
尽管大家彼此并不熟识,但宋冀宁的朋友嘛,基本上都是些性格叛逆外向的人,很快就打成一片,互相称兄道弟起来。
宋冀宁待他们彼此熟识后,一一问起他们今后的计划。除几个高考分数线达标的朋友外,其他人高中毕业后都不打算复读,而是决定工作。
但他们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也不愿意回老家种田或进工厂,纷纷请宋冀宁帮拿主意。
宋冀宁虽然有一间自选商扬,但他不可能安置那么多人,而且他也不打算搞任人唯亲,只给朋友们提了各种建议和计划,建议他们可以先到南方各处学习和了解各行业。
如果有一天你们有能力或决定自己创业时,可以来找我,只要有可行性,我会给你们投资。
没有一口气大包大揽,宋冀宁只是表达了支持朋友们外出闯荡的行为,并在之后给予每人一定的活动资金。
季椽对此不解,事后问宋冀宁:小宋哥不帮帮他们吗?
帮什么?
工作的事啊!毕竟人生地不熟的,就让他们自己去南方?
宋冀宁笑:他们都二十岁的人了,难道还要我教他们怎么工作生活吗?该懂的,到社会上自己就会懂了
他说得老气横秋,仿佛长辈似的,季椽忍不住发笑:别学长辈说话,小宋哥也还是个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啊!
我不一样。宋冀宁淡淡的说,语气沉稳,神色间充满自信。
季椽愣了,怔怔望着他。
和朋友们一起喝酒聊天时,小宋哥看起来和学校时没什么两样,活泼又跳脱。
然而当他与季椽独处时,却露出了完全不同的神态。
尽管同龄,但朋友们还在烦恼今后的人生道路时,宋冀宁早就有了自己明确的人生规划,并已经在执行中。
宋冀宁说我不一样,并非指自己当了老板或大学生,与朋友身份不同,而是源于身上的责任。
朋友们自由自在,一身轻松,高兴去哪就去哪,想工作就工作,不想工作也没生活压力。
他不同。
他要养缘缘的。
他还要陪缘缘读书上学一起进实验室。
秦湛宇曾私下劝他放弃大学而专心经营自选商场,宋冀宁拒绝了。
比起读书,他确实更享受赚钱,但比起赚钱,他又更怕被季椽抛下。
季椽要只是当个普通大学生,他倒是愿意全力经营公司,等季椽毕业后直接把他收进公司。
然而季椽将来肯定要进实验室的,有配木仓士兵在门口站岗的那种实验室。
宋冀宁简直没法想像自己想见缘缘时,被拦在门口审查的画面。
两头都不能放松,其实宋冀宁背负的压力很大,但他完全没让季椽察觉,而是自己做了取舍。
取舍的方式很简单,他在心里把钱和季椽做了下衡量,然后毫无疑问,季椽更重要。
没钱可以再挣,没了季椽没了季椽宋冀宁语文不好,找不出形容自己心情的词汇,但只是想象就感觉难受压抑,他可不愿真正尝试一次。
关于学习,关于创业,宋冀宁在季椽高考的这段时间里,认真的向李润请教,得到了他很多关于人生的指点,可以说一夕之间再度成长。
他暗中对自己的人生做了几条规划,然而不管哪条规划,都包含有季椽。
尽管季椽也是男人,但从小到大在一起,他早就把养育缘缘当成自己的责任了。
季椽并未察觉自己已经被小宋哥默默圈养了,他正纠结于要不要跟着父母回深市。
照理说毕业后他理所当然应该回家,但小宋哥要经营自选商场,不能跟他一起走,季椽不想自己回去。
虽说不是小孩子了没必要让小宋哥一直陪着自己,但回到深市后父母忙着工作,爷爷有自己的朋友,他只能天天呆在家里看电视看书,无聊得要命。
小宋哥不来的话,他白天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季建国倒不勉强,现在工厂越做越大,他确实没时间陪儿子,干脆大手一挥,给了他一张银行卡。
卡里的钱你拿着随便花,不够再跟我要,记得开学前回家就行,我们要送你上大学的。
季椽点头:谢谢爸爸。
季建国笑眯眯的揉揉儿子头发,转向宋冀宁:冀宁,缘缘又要麻烦你照顾了。
宋冀宁笑:放心吧季叔,我会照顾好缘缘的。
季建国拍拍他的肩:你下的电器订单我都看了,来,我们签下合同,回去我就给你发货。
宋冀宁点头:好。
季建国看过宋冀宁的自选商场,对他的经营成就大为惊讶。宋冀宁的自选商场吸收了季椽的一些提议,各种活动层出不穷,会员积分折扣等等养成了大批固定客源,从经营方式来看,竟比深市那家大型自选商场的发展前景更好。
以前那个整天在乡下玩泥巴,逃学旷课还被他老婆罚过写检查的不良少年,今天居然与他面对面坐在办公桌上签合同,季建国看着眼前高大沉稳的宋冀宁,不由感慨万千。
他还承诺过负担宋冀宁所有读书生活的费用呢,人家现在反过来养他儿子都没问题,根本不需要。
宋冀宁手执钢笔在合同上签好名,推给季建国,却见他望着自己发呆,疑惑的叫:季叔,怎么了?
季建国回神:没什么他收好合同,忍不住问宋冀宁:冀宁,你真的还要读大学?
宋冀宁肯定的说:当然。
读书的话,还有时间经营商场吗?
其他人有能力经营好商场,我也会尽可能抽时间工作。面对季建国,宋冀宁本能隐下关于自己养季椽的想法,只说:对我而言,读书比什么都重要。
季建国简直要感动了,谁能想到以前那个整天逃学旷课把老师气的不行的宋冀宁,居然有说出这句话的一天,真想把老婆也叫来听听。
你很好,很好!季建国用力拍他的肩:以后和缘缘一起好好读书,在学校有什么需要就给季叔电话。
宋冀宁趁机说:其实季叔,我确实有一个请求。
什么?
开学后,我想和缘缘一起搬到校外住。
啊?
我在学校不方便工作,但是单独把缘缘留在宿舍,我又怕他被人欺负,觉得还是带上他比较好。
季建国倒没意见,季椽和宋冀宁在一起,他没有不放心的:学校准许吗?
问题不大,我会向蒋教授申请的,只要你同意。
只要缘缘答应,我没问题。
得到季建国同意,宋冀宁露出满意的笑容。
季椽送走父母后,多出不少时间陪外公外婆。他今天和宋冀宁一起陪着两老逛季宋自选商场,虽然宋冀宁表示全部免费,但外婆要的就是购物的乐趣,只拿了宋冀宁送的优惠券。
宋冀宁人高马大,负责给外婆推购物车做苦力,季椽陪着外公在前头散步。
李润自从知道自选商场是宋冀宁开的,里边有他外孙的股份后,就特别留意商务政策,考察了宋冀宁很多商业知识,把自诩看了很多经管书籍的宋冀宁问得满头大汗。
最后李润扔给他几本书:这是我跟商务部朋友借来的书,其中包含未来的市场预测和经济导向,你好好学一学。
宋冀宁未曾因创业成功而膨胀,他谦虚的抱走书,几天后李润再考察他,他居然已经能回答得有板有眼,并对市场经济政策等表达了独有的看法和见解。
李润感叹他聪慧的同时,忍不住叮嘱季椽:宋冀宁是个好孩子,生意上的事,你只要信任他就好,不要跟他争执,他有长远目光,不会错的。但如果你们两个人关系破例,你要立即远离宋冀宁,别跟他有牵扯。
他觉得季椽虽然也聪明,但完全只限于读书,平常有宋冀宁护着还好,若是两人关系破裂,季椽绝对被吃得渣都不剩。
世上又哪有不变的感情呢,尤其牵扯到利益,面对季椽这不通庶物的股东,仅因为儿时的友谊,宋冀宁真的愿意一直将利益拱手相让吗?
李润对此表示怀疑。
季椽不知道外公担心什么,还以为外公怕他们两人吵架呢,笑着说:放心吧外公,我不会跟小宋哥吵架的。
万一吵架了呢?绝交了呢?
季椽摇头,认真道:我不会和小宋哥吵架的,更不会绝交。如果有不得以吵架的情况发生,我会道歉,怎样都不会让情况发展到绝交的。
李润简直想痛心疾首,他不用担心以后了,他外孙现在就被宋冀宁吃得死死的了。
宋冀宁推着购物车跟上来问:缘缘,你和外公在聊什么,神色那么严肃?
习惯时刻关注季椽的宋冀宁,一见他神色有变化,立即跑上来关心了。
季椽笑:外公担心我们以后会吵架。
哈,怎么可能。宋冀宁也笑:我跟谁吵架也不可能跟缘缘吵啊!
两人相视一眼,露出默契的笑容。
李润欣慰的同时,又觉得年轻人果然太天真,亲兄弟都会因利益而反目,何况只是朋友。等哪天宋冀宁感觉利益分配不均时,或许就是他们反目的时候了。
第135章 ~(≧▽≦)~威逼
季宋自选商场生意火爆之后,普白市里也陆续开了几间自选商场。但季宋自选商场占了先入为主的优势,大家购物都更习惯来季宋自选商场,加上层出不穷的促销活动,会员卡积分折扣和优惠券等等巩固客源的手段,季宋自选商场在同行竞争中仍旧占有巨大优势。
没多久,季宋自选商场就引来了一批眼红者。不知真属于保守派还是另有目的,某一天,工商局突然查封了季宋自选商场。之后给他们发了一份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以囤积居奇、操纵价格、制假售劣的名义对季宋自选商场进行处罚,处罚的金额高得离谱,可说超过了季宋自选商场的总价值。
恋耽美
好在季椽对实验室的向往之心坚定,没有被区区奖学金诱惑。
蒋教授在高考成绩公布当天就打电话给季椽,他已经先一步得知季椽的成绩,打电话来,是为了确认他的志愿意向。在得到季椽肯定的答覆后,蒋教授欣慰的说:等着录取通知书吧,季椽,相信我,A市理工大学不会让你失望的!
自成绩公布后,当地媒体也蜂涌而至,把外公李润家堵得水泄不通,围着询问季椽的学习经验,拿到高考理科状元的心情,又采访季椽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等等。
季椽应付得颇为吃力,季家人却很开心,对着话筒兴奋的述说着教育孩子的心得。第二天,本地电视台就播出了对本届文理科高考状元的采访,报纸上也刊登关于文理科状元的采访和照片,并附标题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文科状元是另一个学校的一名女生,高考成绩同样很优秀,她在家中受到的教育方式和季椽差不多,家庭基本属于放养式,孩子喜欢什么就让她学什么,家长要做的只有全力支持,让孩子因兴趣而喜欢上学习。
这些新奇的言论让采访的记者大有感触,写出了一篇与往届勤奋努力核心完全不同的教育理论,让很多家长阅读后大为惊奇,再度引发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
这些都和季椽无关了,他并不在意高考理科状元的头衔,也不觉得有什么好骄傲的,应付过一次媒体的采访后,他就匿了,全让家人接待,自己和小宋哥跑去参加聚会。
这聚会不是同学聚会,而是他与宋冀宁所有小伙伴的聚会。包括周洋,曾志杰,季勇等乡下朋友,以及秦湛宇,钟嵘桦,刘招娣等高中朋友。
目前大家都拿到了自己的分数,填报了志愿,能不能考上大学还是未知数,但基本每人都自己心里有底。比如秦湛宇和王淮等富二代早就知道自己考不上,倒是全力用民经营自选商场。而周冲等小伙伴们,有一半的人都有把握能上大学,让宋冀宁和季椽感到欣慰。
这些小伙伴不像秦湛宇等人是富二代,不上大学也没关系,他们不上大学也只有回乡下种田或者给人打工,让宋冀宁两人放不下心。
这也是宋冀宁此次召集所有伙伴的原因。
本来他和季椽是打算填完志愿后就回镇上,与小伙伴们聚一聚,但有几个小伙伴先找到他们。
这几名小伙伴是当年选择读中专的朋友,在宋冀宁等人复习高考的时候,他们已经被学校安排到工厂实习了。
在目前大部份技校都无法给学生分配工作的情况下,他们中专学校还能得到工作分配,说起来待遇绝对算不错了。
但他们几人当年会和宋冀宁一起混,又岂是能受得了工厂流水线的人。而且做为刚开始补习的新工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拧螺丝,拧螺丝,一天8小时啥也不干,就站在流水线上低头拧螺丝,晚上回去累得脖子都抬不起来。
他们并非怕苦怕累,但他们无法忍受这样枯燥没有未来的生活。
也不是没有未来,厂里人对我们挺好的,甚至还保证过一两年给我们介绍个结婚对象,然后再给工厂干个十年八年,等工厂搞集资建房时能给我们分配一套。小伙伴之一的肖振不满的摊手:我们才多大啊,怎么人生就给定好了?就必须一辈子钉在这间工厂了?
这时候没有跳槽之说,确实基本上被分配到什么厂,就一辈子定在那个厂了。当然,有门路调动的另算。
但肖振这些人怎么甘心就这么定下一辈子,于是写了停薪留职申请跑出来向宋冀宁拿主意。
冀宁,你一向是我们中最有看法和主意的人,我爸妈觉得在工厂挺好,但我们想去南方闯一闯,你的看法呢?
宋冀宁考虑了一段时间,觉得估计其他落榜的小伙伴也会找上来,干脆就搞了一次大聚会。
这也是宋冀宁和季椽的两帮朋友们初次相识。
第134章 *友谊
尽管大家彼此并不熟识,但宋冀宁的朋友嘛,基本上都是些性格叛逆外向的人,很快就打成一片,互相称兄道弟起来。
宋冀宁待他们彼此熟识后,一一问起他们今后的计划。除几个高考分数线达标的朋友外,其他人高中毕业后都不打算复读,而是决定工作。
但他们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也不愿意回老家种田或进工厂,纷纷请宋冀宁帮拿主意。
宋冀宁虽然有一间自选商扬,但他不可能安置那么多人,而且他也不打算搞任人唯亲,只给朋友们提了各种建议和计划,建议他们可以先到南方各处学习和了解各行业。
如果有一天你们有能力或决定自己创业时,可以来找我,只要有可行性,我会给你们投资。
没有一口气大包大揽,宋冀宁只是表达了支持朋友们外出闯荡的行为,并在之后给予每人一定的活动资金。
季椽对此不解,事后问宋冀宁:小宋哥不帮帮他们吗?
帮什么?
工作的事啊!毕竟人生地不熟的,就让他们自己去南方?
宋冀宁笑:他们都二十岁的人了,难道还要我教他们怎么工作生活吗?该懂的,到社会上自己就会懂了
他说得老气横秋,仿佛长辈似的,季椽忍不住发笑:别学长辈说话,小宋哥也还是个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啊!
我不一样。宋冀宁淡淡的说,语气沉稳,神色间充满自信。
季椽愣了,怔怔望着他。
和朋友们一起喝酒聊天时,小宋哥看起来和学校时没什么两样,活泼又跳脱。
然而当他与季椽独处时,却露出了完全不同的神态。
尽管同龄,但朋友们还在烦恼今后的人生道路时,宋冀宁早就有了自己明确的人生规划,并已经在执行中。
宋冀宁说我不一样,并非指自己当了老板或大学生,与朋友身份不同,而是源于身上的责任。
朋友们自由自在,一身轻松,高兴去哪就去哪,想工作就工作,不想工作也没生活压力。
他不同。
他要养缘缘的。
他还要陪缘缘读书上学一起进实验室。
秦湛宇曾私下劝他放弃大学而专心经营自选商场,宋冀宁拒绝了。
比起读书,他确实更享受赚钱,但比起赚钱,他又更怕被季椽抛下。
季椽要只是当个普通大学生,他倒是愿意全力经营公司,等季椽毕业后直接把他收进公司。
然而季椽将来肯定要进实验室的,有配木仓士兵在门口站岗的那种实验室。
宋冀宁简直没法想像自己想见缘缘时,被拦在门口审查的画面。
两头都不能放松,其实宋冀宁背负的压力很大,但他完全没让季椽察觉,而是自己做了取舍。
取舍的方式很简单,他在心里把钱和季椽做了下衡量,然后毫无疑问,季椽更重要。
没钱可以再挣,没了季椽没了季椽宋冀宁语文不好,找不出形容自己心情的词汇,但只是想象就感觉难受压抑,他可不愿真正尝试一次。
关于学习,关于创业,宋冀宁在季椽高考的这段时间里,认真的向李润请教,得到了他很多关于人生的指点,可以说一夕之间再度成长。
他暗中对自己的人生做了几条规划,然而不管哪条规划,都包含有季椽。
尽管季椽也是男人,但从小到大在一起,他早就把养育缘缘当成自己的责任了。
季椽并未察觉自己已经被小宋哥默默圈养了,他正纠结于要不要跟着父母回深市。
照理说毕业后他理所当然应该回家,但小宋哥要经营自选商场,不能跟他一起走,季椽不想自己回去。
虽说不是小孩子了没必要让小宋哥一直陪着自己,但回到深市后父母忙着工作,爷爷有自己的朋友,他只能天天呆在家里看电视看书,无聊得要命。
小宋哥不来的话,他白天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季建国倒不勉强,现在工厂越做越大,他确实没时间陪儿子,干脆大手一挥,给了他一张银行卡。
卡里的钱你拿着随便花,不够再跟我要,记得开学前回家就行,我们要送你上大学的。
季椽点头:谢谢爸爸。
季建国笑眯眯的揉揉儿子头发,转向宋冀宁:冀宁,缘缘又要麻烦你照顾了。
宋冀宁笑:放心吧季叔,我会照顾好缘缘的。
季建国拍拍他的肩:你下的电器订单我都看了,来,我们签下合同,回去我就给你发货。
宋冀宁点头:好。
季建国看过宋冀宁的自选商场,对他的经营成就大为惊讶。宋冀宁的自选商场吸收了季椽的一些提议,各种活动层出不穷,会员积分折扣等等养成了大批固定客源,从经营方式来看,竟比深市那家大型自选商场的发展前景更好。
以前那个整天在乡下玩泥巴,逃学旷课还被他老婆罚过写检查的不良少年,今天居然与他面对面坐在办公桌上签合同,季建国看着眼前高大沉稳的宋冀宁,不由感慨万千。
他还承诺过负担宋冀宁所有读书生活的费用呢,人家现在反过来养他儿子都没问题,根本不需要。
宋冀宁手执钢笔在合同上签好名,推给季建国,却见他望着自己发呆,疑惑的叫:季叔,怎么了?
季建国回神:没什么他收好合同,忍不住问宋冀宁:冀宁,你真的还要读大学?
宋冀宁肯定的说:当然。
读书的话,还有时间经营商场吗?
其他人有能力经营好商场,我也会尽可能抽时间工作。面对季建国,宋冀宁本能隐下关于自己养季椽的想法,只说:对我而言,读书比什么都重要。
季建国简直要感动了,谁能想到以前那个整天逃学旷课把老师气的不行的宋冀宁,居然有说出这句话的一天,真想把老婆也叫来听听。
你很好,很好!季建国用力拍他的肩:以后和缘缘一起好好读书,在学校有什么需要就给季叔电话。
宋冀宁趁机说:其实季叔,我确实有一个请求。
什么?
开学后,我想和缘缘一起搬到校外住。
啊?
我在学校不方便工作,但是单独把缘缘留在宿舍,我又怕他被人欺负,觉得还是带上他比较好。
季建国倒没意见,季椽和宋冀宁在一起,他没有不放心的:学校准许吗?
问题不大,我会向蒋教授申请的,只要你同意。
只要缘缘答应,我没问题。
得到季建国同意,宋冀宁露出满意的笑容。
季椽送走父母后,多出不少时间陪外公外婆。他今天和宋冀宁一起陪着两老逛季宋自选商场,虽然宋冀宁表示全部免费,但外婆要的就是购物的乐趣,只拿了宋冀宁送的优惠券。
宋冀宁人高马大,负责给外婆推购物车做苦力,季椽陪着外公在前头散步。
李润自从知道自选商场是宋冀宁开的,里边有他外孙的股份后,就特别留意商务政策,考察了宋冀宁很多商业知识,把自诩看了很多经管书籍的宋冀宁问得满头大汗。
最后李润扔给他几本书:这是我跟商务部朋友借来的书,其中包含未来的市场预测和经济导向,你好好学一学。
宋冀宁未曾因创业成功而膨胀,他谦虚的抱走书,几天后李润再考察他,他居然已经能回答得有板有眼,并对市场经济政策等表达了独有的看法和见解。
李润感叹他聪慧的同时,忍不住叮嘱季椽:宋冀宁是个好孩子,生意上的事,你只要信任他就好,不要跟他争执,他有长远目光,不会错的。但如果你们两个人关系破例,你要立即远离宋冀宁,别跟他有牵扯。
他觉得季椽虽然也聪明,但完全只限于读书,平常有宋冀宁护着还好,若是两人关系破裂,季椽绝对被吃得渣都不剩。
世上又哪有不变的感情呢,尤其牵扯到利益,面对季椽这不通庶物的股东,仅因为儿时的友谊,宋冀宁真的愿意一直将利益拱手相让吗?
李润对此表示怀疑。
季椽不知道外公担心什么,还以为外公怕他们两人吵架呢,笑着说:放心吧外公,我不会跟小宋哥吵架的。
万一吵架了呢?绝交了呢?
季椽摇头,认真道:我不会和小宋哥吵架的,更不会绝交。如果有不得以吵架的情况发生,我会道歉,怎样都不会让情况发展到绝交的。
李润简直想痛心疾首,他不用担心以后了,他外孙现在就被宋冀宁吃得死死的了。
宋冀宁推着购物车跟上来问:缘缘,你和外公在聊什么,神色那么严肃?
习惯时刻关注季椽的宋冀宁,一见他神色有变化,立即跑上来关心了。
季椽笑:外公担心我们以后会吵架。
哈,怎么可能。宋冀宁也笑:我跟谁吵架也不可能跟缘缘吵啊!
两人相视一眼,露出默契的笑容。
李润欣慰的同时,又觉得年轻人果然太天真,亲兄弟都会因利益而反目,何况只是朋友。等哪天宋冀宁感觉利益分配不均时,或许就是他们反目的时候了。
第135章 ~(≧▽≦)~威逼
季宋自选商场生意火爆之后,普白市里也陆续开了几间自选商场。但季宋自选商场占了先入为主的优势,大家购物都更习惯来季宋自选商场,加上层出不穷的促销活动,会员卡积分折扣和优惠券等等巩固客源的手段,季宋自选商场在同行竞争中仍旧占有巨大优势。
没多久,季宋自选商场就引来了一批眼红者。不知真属于保守派还是另有目的,某一天,工商局突然查封了季宋自选商场。之后给他们发了一份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以囤积居奇、操纵价格、制假售劣的名义对季宋自选商场进行处罚,处罚的金额高得离谱,可说超过了季宋自选商场的总价值。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