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睛利,谁是来瞎看热闹,谁是真心想来学技术的,一眼就看出来了。
    被发现偷师,宋冀宁不好意思的笑笑:家里的风扇我自己修好了,这次我想来看收音机的,可惜没看到。
    彭大叔嗨了一声:这儿又收不到信号,用的少。
    镇上有收音机的人家不多,主要是这儿收不到电台,当年包括季家在内,好几家花大钱在市里买了收音机,欢欢喜喜抱回家,结果一打开,只剩滋滋声,得拉着长长的天线四处蹿才可能收到一丁点声,后来就再也没人买了。倒是电风扇基本每户都有,彭大叔最常修的也是电风扇,收音机只偶尔。
    彭大叔很满意宋冀宁的修理技术,加上这些天对他的观察,觉得这是个很有耐心,也能吃苦的小伙子,于是道:我最近想收个徒弟,我看你也很想学一门手艺,怎么样,要不要到我这儿来当学徒?
    宋冀宁:啊?
    第41章 市场营销
    学徒一个月只有5块钱,但是包吃住,出师后得在我这上够三年班。见宋冀宁发愣,以为他嫌学徒工资少,彭大叔好心道:学成这门手艺,以后有机会能进市里的电器厂或百货大楼当技术员,也可以像我一样开个维修部,怎么样?他很看好宋冀宁,还特意向他介绍以后的出路。
    呃宋冀宁只觉盛情难却,毕竟他在这儿偷师,大叔没赶他,还好心好意要收他为学徒,拒绝总感觉很对不起大叔。吱唔了半天,他只得道:我我以后要读高中,考大学的,对不起啊彭叔,没办法给你当学徒。
    这样啊考大学是大事,彭叔只能遗憾的放过他。
    宋冀宁之后再也不好意思去维修部,只专心跟着季椽学习。后来两人聊天时提起这事,季椽听宋冀宁想学些书本外的知识,想了想,干脆把他推荐给季建国打下手。供销社虽然没什么技术含量,但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也算一种开拓眼界的方法。不过没有工资可拿。
    宋冀宁并不介意工资,供销社工作对他来说很有新鲜感。季建国听说他想来增长社会见识,便教他怎么销售,又把柜台让给他来看顾。宋冀宁记性好,柜台里近百种工具和配件的位置和价格都记得清清楚楚,很轻松就接手了营业员的职位,还有闲暇帮季建国整理仓库。
    季建国对他满意极了,没顾客的时候,两人就一起趴在柜台上,然后季建国指着柜台里的工具和配件,一件一件告诉他这些东西一般用在哪些地方。
    这些都是书上没有的知识,季椽偶尔过来听到,赶紧搬了把小凳子坐下一起学习,望向季建国的目光里满是仰慕。
    他会的东西,季建国不懂,同样,季建国会的东西,他也不懂。
    术业有专攻,他还是太自大了,没有好好向爸爸请教过。
    季建国当年好歹是机械厂的高工,对于各种工具和配件的用法可谓如数家珍。只是柜台上没有多少特别的东西好说,他说得兴起,加上儿子充满了仰慕的小眼神,干脆又向他们提起当年在机械厂的工作,还画了几个大型机械的线路图给他们认识,看他们拿着他画的图纸一脸惊奇的模样,心里美滋滋的。
    宋冀宁考虑到自己以后要当厂长,得了解机械厂是怎么运作的,听得很认真,也问得很详细。季椽则是为了参考这时代的机械性能,同样也问得很细。不只机械的性能,产能,连工厂的福利待遇,营销模式,两人都问得清清楚楚。
    季建国已经离开机械厂很多年了,能吹的内容不多,被问得满头是汗,晚上一回家赶紧翻出李书兰收藏的地方报了解本地最新政策新闻,再结合自己听到的一些小道消息,推测出曾经庞大的机械厂目前陷入经营不善的情况。又担心万一儿子问他如何解决,于是又开始翻书。
    从外公家拜年回来的时候,李润送给他几本市场营销和经济方面的书,季建国不爱看书,而且自己工作的只是小小一个供销社,觉得没什么需要进步的地方,那几本书一直都没翻过。为了在儿子们面前撑面子,他难得看起来,并尝试结合机械厂的情况进行模拟。
    第二天再谈起机械厂的情况,季建国侃侃而谈,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前政策分析机械厂的各种利弊。虽然有点儿纸上谈兵,但总算哄住了两个孩子,两人看着他的目光满是崇拜。
    季椽其实知道他爸昨晚回家后偷偷看书,没想到他只看了一晚,居然也能说出一些附合自由市场的言论。
    宋冀宁倒是单纯佩服,问道:季叔,我妈上班的玻璃厂现在也经常放假,生产的玻璃据说很难销售,您觉得应该怎么办才好?
    呃季建国哪有什么主意,他是吃大锅饭长大的,从来不需要考虑利益的问题,要不是看过《艾科卡自传》,他都不知道资本主义人民原来每天都要为增加工厂的销量奔波。
    他回忆了一会自己看过的几本书,想起书中提到的如何刺激顾客需求,于是道:我听说,大城市的玻璃都是有颜色的,虽然会贵一点,但还是很多人喜欢。还有毛玻璃,城市人都注重*什么的,不喜欢别人看到自己家,都喜欢装毛玻璃。玻璃工艺器也很不错,我在莱江百货商场见过玻璃做的长颈鹿,可好看了,像水晶一样。玻璃厂如果试着做做看,说不定能进百货商场呢!
    宋冀宁觉得这主意不错,回家后就跟黄燕提起。黄燕也正愁工厂老是放假,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理,上班就主动向厂长提起。厂长比她懂一些市场情况,毛玻璃已经不稀罕了,别的工厂都有生产,倒是玻璃工艺品很少见。虽然玻璃厂没做过工艺品,好在老技术工多,找了十多个人让她们试着做一些玻璃动物,花了几天时间,终于做得有模有样。
    因为老鼠比较容易,成功的玻璃老鼠比较多。黄燕看着有趣,便跟工友们商量着做了一套十二生肖制品给厂长:反正都是做动物,我觉得做一套十二生肖比较完整。
    厂长看着十二生肖发愣,猛地点头:对对,十二生肖不错,邹主管过来,我们去趟百货商场!
    厂长从百货商场拿到了一批十二生肖的订单,专门开一个小组生产玻璃工艺品,做为奖励,还让黄燕当了组长,工资涨了好几块。
    虽然只是个小组组长,但对宋冀宁和季建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原来这就是书上说的市场营销。
    两人终于对市场营销有了较具体的概念,对视一眼,颇有些惺惺相惜之感。季建国把自己看过的《艾科卡自传》和《人性的弱点》送给宋冀宁,做为回报,宋冀宁几乎把空闲时间都拿来给季建国打杂,当然,对季椽也更加照顾。
    换在旧社会的话,他说不定都肯叫季椽一声少爷。
    宋冀宁身为外人,虽然经常跑来供销社,但因为不拿工资又肯干活,供销社的另两名营业员也没意见。旁边杂货柜的李姐看他好使唤,便叫他:喂,宋冀宁,也来帮阿姨整理一下这边的仓库吧!见宋冀宁迟疑,又道:要是有什么坏掉卖不了的东西,你可以挑几件拿回家。
    宋冀宁这才帮忙。
    他并不是多么勤劳爱干活的好孩子,帮季家干活是一回事,别人想使唤他,不给好处想得美。
    杂货柜的仓库乱七八糟,堆积了很多卖不掉的旧东西,季椽也来帮忙,可惜人小力微,搬了几个铁盆就累得不行。季建国见状也来参与整理,才发现杂货柜堆积的东西有不少,尤其现在已经很少人用的搪瓷尿壶,居然有上百个,已经堆满了灰尘。还有快发霉了的玩具纸牌,上面的图画还是早年的黑白图,整整两大箱子,现在拿出去卖小孩都不会买了。
    李姐,仓库里的这些东西怎么不拿出去卖掉?
    李姐探头看了看,摆摆手:诶,这些东西都没人买的,卖不掉,放到柜台上还占地方,找个角落堆着就行,不用管。
    那怎么采购那么多?
    你当我乐意呢,还不是上边采购什么,我们就卖什么,卖不掉就堆仓库里咯!
    这这样放着太浪费了
    那有什么办法,反正都是采购办弄的。
    季建国又想起了自己看过的那些书,如果按照书上资本企业的工作方式,从采购部到销售部,他们集体都应该被辞退。还好他们不需要担心这些,但也没什么好庆幸的,这些浪费的都是国家的钱。
    整理完杂货柜仓库后,季建国顺便清点了农产品柜台的仓库。还好农产品柜台都是种子,化肥,农药等物,放久也没多大关系,倒是有一些因为没什么作用,早已退出市场的化肥被堆在仓库角落。这种东西当然不能卖的,就这么堆着挺好。
    宋冀宁一直跟在季建国身后帮忙,期间一语不发,似乎在想什么事情。待季建国回到柜台休息时,他小声问道:季叔,仓库里的那些旧货,能不能让我拿出去卖?
    第42章 维修
    宋冀宁一直在考虑赚钱的事。
    他妈妈现在工资涨到30元,仍旧不能算多。建厂是几年后的事情,他总不能坐吃山空干等着。
    辍学修手表不可能了,只有中学学历,他自己都没脸去当这厂长,而且季椽还会气得来揍他不知道为什么,那小子总想让他考大学。
    大学是那么容易考的吗?
    季椽终究只是个小学生,把考试想得太简单了。
    看到供销社仓库里堆积的那么多货,宋冀宁就起了些心思,想用低价把这些货赊下来,弄到周边乡下去卖。算起来应该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可以帮供销社处理废品,他自己也能赚些小钱。
    谁知李姐打死也不同意。
    价格是有规定的,不能随便乱改,你如果想要,只能按原价买。而且也不能赊帐,不然我这边不好交待。
    这些东西又卖不出去,一直堆仓库里不是浪费吗?
    李姐摊摊手,事不关己的说:那我有什么办法,规定就是这样。
    宋冀宁就算没有自己做过生意,也知道这么干是不行的。供销社也就运气好是国家开的,要是私人开的,撑不过几个月就得关门。
    当然了,要是私人开的,估计也没人敢这么浪费。
    最后李姐仍旧只让宋冀宁挑选几样有破损的东西充当他的劳务费。宋冀宁便挑了些家里需要的桶盆菜篮等物,这些都是缺了点小角或者破个小洞,拿到周边村里低价卖,多的是人买。但他们就是宁愿砸手里也不愿折价把它卖掉。
    和季椽一同回家的路上,宋冀宁一再告诫他:缘缘,记住了,我们以后建厂,绝不能像他们这样。如果我以后当了厂长敢这么蠢,你就把我开除了。
    季椽笑着点头:我相信小宋哥不会这么蠢的。
    其实李姐也未必不知变通,以她的精明,要是想的话早就各种办法卖出去了。终究事不关己,采购花的又不是她家的钱,她当然懒得浪费心思。
    两人一起回到宋冀宁家,放下东西后宋冀宁便翻出牙膏皮开始补盆。
    季椽搬了张小凳子来帮忙,他虽然没有补过盆,但看过几次,上手很快。一边剪牙膏皮,一边问宋冀宁:小宋哥,你还是想挣钱吗?
    宋冀宁点头:想,不,应该说必须挣钱。我妈的工资还是太少了,我得帮家里减轻点负担。
    季椽看着他利落修补好盆上的破洞,突然想起那些走街串巷修补锅盆的人,说道:不然我们也弄个流动修理车吧?
    修补锅盆?
    不,修补手表,收音机。
    宋冀宁如果要辍学维修手表,季椽是不答应的,但只是周末兼职一下的话,季椽倒觉得不错。
    不管是他还是宋冀宁,社会实践都太少。尤其是他,虽说重生十年,但以前是个傻子,连小镇都没离开过,基本上除了自家的情况,对外两眼一抹黑,正好可以一边挣外快,一边增长些见识。
    当然重点是他也很想要足够自己支配的零用钱。
    从外公家拿到的压岁钱他都买了书,还剩下些零头,他全部给爷爷买零嘴去了。
    季老根上了年纪,嘴巴容易淡,经常想吃些糖果饼干之类的,但又觉得自己那么大年纪还贪嘴,不好意思买。季椽就把剩下的零花钱给他买了一盒饼干还有几包红糖。
    所以现在季椽又变得身无分文,只靠家里每天的零花钱渡日。
    顺便说,他的零花钱涨了一毛,现在每天有两角零用钱了。
    可喜可贺。
    两人都很擅长手工制作,说干就干,当下就用宋冀宁家的旧木箱改造成一个手推车,把木箱弄成十多个方格,放进各种工具和零配件。本来想写个维修各种家电的牌子,但想想,现在的家电无非收音机和电风扇,干脆写明了维修手表,自行车,电风扇,收音机,两人抽了个周末,便推着箱子到市里兼职。
    维修各种家用电器咧!
    自行车,手表,电风扇,收音机,没有修不好的!
    技术高超,包修包好咧!
    宋冀宁脸皮厚,推着箱子边走边嚷,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季椽也想帮忙嚷几声,但他声音太嫩了,喊出来只引得路人发笑,以为小孩儿在玩呢!
    只能悻悻的闭了嘴,默默推车。
    需要维修电器的人不是没有,但基本探头看到两个小孩,就都转身走了。宋冀宁喊到喉咙干渴都没招呼到生意,两人只得找了个地方歇息,一边喝水一边商量接下来怎么办。
    小孩子想让人相信,果然很难呢!季椽有些担忧,维修还是小事,他有很多想做的研究,就怕以后因年龄限制,写报告都无法通过。
    这样不行。宋冀宁给两人各买了支雪糕,一边舔,一边看着不远处的百货商场,突然把维修牌翻过来,在反面写上维修电视机几个字。
    就这样,我们改修电视机。
    这样可以吗?季椽是个实在人,不会吹牛,说道:我不会维修电视机哦?
    彩电的话倒可以试试看,黑白电视他没接触过,是完全不会的。
    放心吧,这只是市场营销的一种方式。宋冀宁拍拍那张牌子,说道:反正也没人敢拿电视给我们修。
    之后宋冀宁就一路吆喝维修电视机走街串巷,引起不少人注视,只是再没有看笑话的模样,反而充满惊诧。
    电视机是极奢侈的家用电器,一般人家都买不起,敢嚷嚷能修理电视的人,想来至少有那么点水平。
    经过一条小街时,有个中年男人叫住他们,笑着问:我说小孩,你们真能修理电视?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国家制造(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千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萌并收藏国家制造(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