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实被吼了也不气,揉揉腰:老爷我不跟你计较。
    滚滚滚,看到你我就头疼!
    然后陈实如他所愿地滚了,圆滚滚的身体跨过高高的门槛,仿佛一颗汤圆一样弹走了。
    阎氏气得不行,跟沈嬛抱怨:太太啊,您看二爷这样,我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沈嬛倒是笑笑:他好不好,我可不知,你知。
    阎氏被他笑得心头一荡,捂着胸口叫唤:哎呦我的太太唉,您可别轻易对着别人笑,脚尖尖儿都酥完了。
    她嗓门大,门口的人都听到她这肉麻得不得了的话,但是一看向老太太,又觉得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大奶奶贾氏皮笑肉不笑:没看出来,二弟妹什么时候跟老太太这么亲近了。
    三奶奶卢氏被丫鬟半扶着,咳了咳:可不是,以前二嫂没这么会说话呢,死的都能说成活的。
    阎氏对着女儿丈夫泼辣厉害,对着贾氏卢氏却差了口气,竟然讪讪笑着不知道说什么。
    沈嬛看她们一眼,让众人回府。
    制式相同的骡车从四面八方驶入,入了地安门,再进神武门。
    赶车的太监道:姑娘,下车了。
    陈妙仪心头一定,捏着手绢扶着马车下来,只落后她两步的陈庭芳陈慧茹也下来了,望着巍峨的神武门愣愣地张着嘴。
    陈妙仪退后几步,离两姐妹远远的,一点也不想让别人看出她们和自己是亲戚。
    陈庭芳看到她的动作,知道自己丢人了,有点不知所措。
    陈慧茹悄悄翻了个白眼,拉着陈庭芳的手,对赶车的小太监道谢:谢谢公公。
    才十三四岁的小太监抿着嘴笑:当不得姑娘这声谢,奴才只能送您到这儿,之后会有人来带姑娘去顺贞门。
    陈慧茹闻言,从荷包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金裸子:有些话,公公可说可不说,公公别嫌弃。
    小小一个金裸子,抵得上小太监几年月例,小太监喜不自胜地收进袖子,悄悄道:承姑娘情,奴才听人说,太后娘娘喜欢活泼灵动的。
    说完,小太监牵着骡车走了。
    站在原地的陈慧茹心砰砰跳,努力抑制住脸上的神情。
    天生少根筋的陈庭芳看着妹妹,脑袋凑近了问:慧茹你怎么了,也跟我一样腿软吗?
    她眼睛圆圆,脸盘圆圆,就像一颗桃子。
    陈慧茹吸气,深深地呼出来:待会儿你就很平时一样,不要害怕,知道吗?
    ?
    哦。陈庭芳点头,虽然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点头。
    但是看妹妹那样子,自己要是不答应,怕是要揪着她耳朵念叨。
    还是点头吧。
    跟那小太监说的一样,秀女们在神武门前没站多久,一个面容严厉的嬷嬷走出来:汉军旗的各位姑娘,排成两列,依次进入神武门。
    小声嘀咕的年轻女孩们赶紧排道队伍里,跟在嬷嬷后头。
    红墙黄瓦,青绿色额枋与斗拱,每一寸都彰显着无上的威严。
    在神武门外还敢叽叽喳喳的女孩们这时都耳观鼻鼻观心,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到顺贞门后,领路的嬷嬷道:各位姑娘在此等候,自有人来领你们前去。
    是。
    嬷嬷一走,提着心的众人瞬间放下了,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跟相熟的小伙伴说话。
    你们是哪家的?
    陈庭芳和陈慧茹正站在花树下打量着顺贞门外的人,突然被人搭话,姐妹两转身看去,只见是个双眉高挑,长相虽然明艳,但却不让人心生惧意,反而平易近人。
    姐妹两微微颔首:祖父是吏部尚书陈枋跃,这是我姐姐陈庭芳,我叫陈慧茹。
    长相明艳的姑娘也回了个礼:怪不得两位妹妹气质温婉,令人见之忘俗,原来出自腐书网。
    瞧瞧人家这说话的功夫,陈庭芳目瞪口呆,傻乎乎地回问:那姐姐你是哪家的?
    明艳女孩道:家父是大理寺少卿武安。
    陈庭芳暗暗道,正四品的官,在京城算是不错了。
    明艳女孩接着道:祖父是太傅武少鸿。
    太傅,那不就是皇上的老师吗?!
    陈慧茹狠狠地把嘴里的话吞回去。
    再看顺贞门外的女孩们目光都不同了,随随便便站出来一个就是这样的背景,其他人也不会低到哪儿去。
    武蕊同陈庭芳陈慧茹站在花树下,一起等着。
    每隔一会儿就有人被叫过去,出来的时候或高兴或沮丧,有些甚至控制不住情绪,哭得眼睛都肿了。
    忽然,陈庭芳陈慧茹听到了熟悉的名字。
    陈妙仪、秦慧夏、白雨、米一宁,入殿觐见。
    两人下意思看过去,只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陈妙仪走上前去,与三个女孩被太监带走。
    武蕊收回目光:你们认识?
    是我和庭芳的小姑。
    小姑?武蕊道,她是陈大人的女儿?
    是。
    武蕊心里顿时紧绷起来,知道中选的秀女里应是有那位陈妙仪了。
    顺贞门内,太监高唱:吏部尚书之女陈妙仪,年十七。
    陈妙仪兴奋得几乎快要不能呼吸,拼命克制住激动,按照周兰教的,蹲身行礼。
    臣女陈妙仪,参见皇上太后,愿皇上万岁万安,太后千岁千安。
    陈妙仪前面还有祁军旗、满军旗,皇上太后见的秀女已经上百个,两人都有些乏了。
    不过她是堂堂一品大员的女儿,自然不会像其他秀女般一扫而过。
    太后对沈嬛印象深刻,来了些兴致,陈枋跃的女儿,规矩学得不错,抬起头给哀家看看。
    那日宁寿宫,皇后和各妃嫔都在,听到是陈枋跃与沈嬛的女儿,也暗不做声地看向她。
    很快,太后失望,皇后与淑妃娴妃心头石头落地。
    陈妙仪与沈嬛没有丝毫相似之处,姿色只称得上中等,只是到底年轻,穿一身月白旗袍旗袍,梳小两把头,看着倒是顺眼。
    太后瞧了瞧无动于衷的皇帝,知道他一向是眼高于顶,看不上寻常姿色的女子,道:留牌子吧,陈枋跃的女儿教得自是不错。
    太监赶紧高声唱读:陈妙仪,赐香囊,留牌子。
    晕乎乎地接过香囊,脚下轻飘飘地走出顺贞门,直到太监叫她的名字,她才反应过来欣喜地把自己手里的香囊紧紧握着:我中选了,我真的中选了。
    想要的东西就握在手里,陈妙仪抬头看天,天那样高,低头看地,地那样平坦 就连宫里的墙仿佛都是花朵砌的,散发着让她舒心的香气。
    她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所有人,她陈妙仪,以后就是皇上的女人了,什么人都不能再小瞧她。
    回到顺贞门外,还在等候的人一眼就看到她手里的香囊,羡慕的嫉妒的,全都汇在那儿。
    武蕊皱眉,心头闪过果然两个字。
    陈庭芳和陈慧茹则完全不同。
    陈庭芳压根就没把这次选秀放在心头,看到陈妙仪中选,只和陈慧茹说她真的中选了。
    陈慧茹复杂得多。
    她虽然是妹妹,却被陈庭芳要成熟得多,想得也更深。
    陈庭芳中选了,她这个同出尚书府的秀女,还能有机会吗?
    顺贞门外波涛汹涌,来叫人的太监却有条不紊地继续:陈庭芳、陈慧茹、安诗羽、宋琉璃,上殿觐见。
    夜渐深,陈府里的人却都没有睡意,要么坐着发呆,要么坐着嗑瓜子儿,时不时打发丫鬟婆子去门口看有没有动静。
    皇上太后每天就看两祁秀女,也不知道今天轮不轮得到陈妙仪她们三个,要是没中还可,日子还和之前一样。
    若是中了,中了谁,这府里都要起变化了。
    就在月亮从树梢爬上来时,三辆骡车前后脚驶进大街,暗处盯梢的陈府下人赶紧跑回去报信:小姐回来了,小姐回来了!
    各房的人哗地站起来,急步向大门处走去,远远地,就看到宫人打扮的宫女和太监簇拥着骡车过来,不比早上只有一个小太监来接时的寒酸。
    陈府众人福至心灵,心如擂鼓。
    陈家这是祖坟冒青烟,要出娘娘了!
    第一辆骡车帘子先开,陈妙仪被宫女搀扶着下了车,她扫了一眼门口的众人,手捧着香囊向陈枋跃盈盈下拜:女儿幸不辱命。
    然而还不等她躬身,陈枋跃就让老仆把她拉起来。
    小主不可,臣当不得您一跪。
    说着,率先垂范,跪地行礼:臣恭请小主安。
    他身后的陈府众人立即跟着行礼:恭请小主安。
    不说其他人如何,阎氏脸色灰败如土,陈家三个姑娘,陈妙仪入选,那她的两个女儿肯定落选了。
    也捞着车帘下来的陈庭芳看着门口黑压压的人头,吓得差点没踩实摔在地上,她跑到阎氏身边:娘,你们干什么呢,怎么跪在这儿呢,家里来贵人了。
    阎氏气得很:可不是来贵人了,你看你小姑多给罗姨娘长脸啊,有她照佛,以后罗姨娘在陈府不说和老太太平起平坐,那也没人敢小瞧她。
    哪像你们两个,一样的学规矩,一样的选秀,什么都没捞着,早知道,浪费这些功夫做什么,早点给你们定两门亲事,送出门清静!
    陈庭芳眨眨眼,从怀里摸出香囊:可是娘,我也中选了啊。
    嗯,是你娘没福气
    阎氏突然瞪大眼睛,看着那个香囊:你,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我也中选了,可是,慧茹没中。
    娘,我不想去,叫慧茹去可以吗?
    阎氏高兴疯了:哎呦我的宝贝女儿,从小我就知道你是不一样的,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边说边兴奋地跑到陈枋跃和沈嬛跟前,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地道:太爷太太,庭芳也中选了,她也进宫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陈府快被刺激得不知今夕何夕。
    原本想都不敢想的,现在居然有了两,陈府竟然如此得皇上青眼。
    这夜,陈府的灯火几乎没熄。
    第10章
    刚进院子,奶娘吴氏就再也忍不住地道:三年一选秀,进去的秀女不知凡几,没得她那般猖狂的!
    奶娘声音难得这么大,沈嬛和晴子都被吓了一小跳。
    沈嬛提了提裙摆,迈过门槛:由她去,又不是我生的,我才不气。
    太太!奶娘都快气死了,那个没良心的白眼狼,从小跟在太太身边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一朝得势竟然不把太太放在眼里,只把罗姨娘这个亲娘扶起来,看也不看太太。
    奶娘愤愤道:要不是寄养在太太膝下,凭她的出身连选秀门槛都够不到!
    进了屋,沈嬛抓着团扇慢慢扇着:犯不着跟个十七岁的姑娘置气,进了宫,一辈子见不着,气也是气着自己。
    要是她没进宫,赐给阿哥贝勒成了福晋怎么办?见的日子还多着呢!
    这倒是沈嬛没想到的。
    这中选的秀女不能全算皇上的女人,要他现在里面挑自己喜欢的,剩下的中选秀女则赐给王爷阿哥当福晋侧福晋,说不得陈妙仪和陈庭芳就是第二种。
    奶娘皱巴着一张脸,哪边都不想叫陈妙仪挨着。
    进了宫,罗姨娘在府里不能亏待,说不定还会作妖。
    不进宫,成了皇子贝勒的福晋,太太这个官员命妇见了她还得卑躬屈膝,怎么想都恨得牙痒痒。
    主仆两人不知道,宫里也在说这事儿。
    先前太后就说要给襄郡王选福晋和侧福晋,选秀一结束,秀女名单便呈到了她面前。
    看着名单上一个个的名字,宇文燿时魂不守舍:额娘儿臣不想娶福晋
    前些日子说得好好的,才过多久就反悔了?
    太后了解他,看他这样估摸着心头有了喜欢的,名单一放:给额娘说说,看上哪家小姐了?
    宇文熠时看了看太后,不说话。
    太后慢条斯理地道:殿阁大学士觉罗家的秀女年纪与你相当,你也见过,要不将她指给你做福晋。
    额娘,宇文熠时抓着太后的手,儿臣不要她,黑黢黢的,不好看。
    太后白他一眼,觉罗家那秀女她才见过,哪儿黑黢黢的,不过是祁人女子不像汉人女子那般养在深闺罢了。
    她又指着名单上另外一个:两江总督富察家的小女,富察氏。
    这秀女她在殿上一眼就瞧中,那小脸那小腰,活脱脱的美人。
    且富察氏父亲手握重权,以后若有什么事,是一大助力。
    被太后叫来参谋的皇后也很赞成:那日选秀,臣妾也见了富察氏,花容月貌,端淑温婉,配咱们熠时正好。
    皇嫂,你不跟本王劝劝额娘,怎么还跟着起哄。
    本宫跟额娘一样,都想看到熠时成家立业。
    宇文熠时被太后皇后左右围攻,脑袋里直冒金星。
    他这些时日找不到机会见沈嬛,饭也吃不下玩,觉也睡不着,只觉得自己这小半辈子活得有什么意思,连自己喜欢的女人都得不到。
    现在又听太后皇后左一句富察氏,又一句富察氏,撒气地一屁 股坐在椅子上:那富察氏这么好,怎么不叫皇兄要了,推给我做什么!
    燿时!太后气得差点仰倒,再说你的事,扯你皇兄身上干什么,那富察氏多好的孩子,给你做福晋怎么做不得,再胡闹就把觉罗家的赐给你做福晋。
    皇后自然也跟着劝,她也不想富察氏入宫为妃。
    一个异常美丽的女人,又有显赫家世,皇上想不宠都难。
    劝了又劝,宇文燿时不情不愿地点头,那就富察氏吧,儿臣还有事,先告退了。说完着急忙慌地跑出去,太后想多跟他说两句话都没说成。
    恋耽美

章节目录


37岁,我成了后宫嫔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小月先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月先先并收藏37岁,我成了后宫嫔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