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英美同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尔风(44)
卡托的声音透出一些迷茫:为什么会这样?
对啊, 为什么呢?
从表面上来听, 这个胆大妄为的手下是在找死, 堂而皇之说想杀老板。但仔细一琢磨,卡托现在疯了,是个精神病,他一次次在汽车旅馆杀死和父亲相似的人, 并不纯粹是因为恨意,也有求而不得的爱。
爱是世界上最扭曲的诅咒。
因为爱,卡托看得到的每一个人都是老卡托的脸, 直到昨晚,他看到了莫里亚蒂的眼睛,从此,他想杀的每个人都成了莫里亚蒂。
来,你品,你细品,这说明什么?
这特么哪里是杀人宣言?这根本就是疯子的表白!翻译过来,就是剖析真心:老板,我每天每天都想着你,闭上眼都是你,你说为什么呢?
以莫里亚蒂的智商,当然立刻想明白了这点。
如果叶良直接表白,莫里亚蒂绝对不会相信,可以借疯子之口说出想杀你的疯话,他反而会相信,但信了又如何,难道他会被感动吗?
谁家组织想要一个不受控的疯子?虽然莫里亚蒂自己也没正常到哪里去?
但威廉卡托毕竟是不同的,他和莫里亚蒂从十六岁起就认识,一步步从同学,到朋友,再到最后的上下级关系,十多年的时光,哪怕莫里亚蒂冷酷无情,他也得承认,卡托的忠诚毋庸置疑,而且熟悉的人用起来也顺手。
何况,在莫里亚蒂创业初期,卡托一个人能当几个人用,能将海外市场开拓成这样,绝对是有真本事,这年头人才最不好找,手下一群智障蠢货,也是会让人窒息的,尤其是莫里亚蒂这种过分骄傲的人。
从理智思考,只要卡托肯回头,不再发疯死磕他爹,仍是组织的中流砥柱;从趣味性思考,一个疯狂爱着自己,爱到想杀了自己的疯狂手下,不也很刺激吗?
莫里亚蒂犹豫了。
叶良又小心地加了一把火:从过去到现在,你总能为我解开迷惑,所以,这是为什么呢吉姆。最后那个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
从确定上下级关系后,从莫里亚蒂成为犯罪皇帝后,他就再也这么叫过对方,见面了和别人一样喊老板,但在很久远的学生时代,卡托总是这般,跟在莫里亚蒂身后,一声声唤着吉姆,吉姆
当然,威廉。最终,莫里亚蒂向来阴冷甜腻的声音传来,我总是会为你解开疑惑的,不过,在此之前,先把你在美国的麻烦收拾干净。
叶良挂电话时,松了一口气,莫里亚蒂应该暂时不会杀他了,非但如此,还会派人来帮他扫尾。果然,没多久,旅馆房间的门被敲响,叶良开门,就看到一个沉默熟悉的男人。
莫兰上校,叶良暗自啧了一声,果然之前对方起了杀心。
莫兰是莫里亚蒂最信任和得意的杀手,和要处理组织事务的叶良不同,莫兰不参加俗物,他就是一把纯粹的刀,只会收割目标的性命。
而作为组织最出色的狙/击/手,从刚才起,一直监视自己的人应该也是莫兰。不过,莫里亚蒂应该给他打了电话,所以任务就从暗杀变成了协助。
作为前军人和最出色的刀,莫兰处理尸体显然得心应手多了,叶良就在旁边打打下手,看到莫兰把尸体折成一个诡异角度塞进行李箱中时,叶良的呼吸都停了一下。
把塑胶手套、雨衣、套鞋都处理掉,不要随便乱扔,确保它们都烧干净。莫兰吩咐道,将箱子拉链拉好,轻松地提起来,准备出门。
他们往旅馆外走去,莫兰刚将行李箱塞进后备箱,眼见的叶良就看到BAU的探员去而复返,卧槽,这要是被发现了,莫兰绝对能开车带他直接步入末路狂花剧情!
然后,莫里亚蒂就会气疯。
眼看着探员越来越近,叶良豁出去了,直接一拉莫兰的衣服,就吻在他嘴唇上。莫兰的眼中闪过一抹杀意,但随即他也看见了几个美国条/子,然后对上卡托那双无奈的灰眸。
他们看到我和尸体在一个房间,以为是我的情人,你应该刚才也看见了。叶良从牙缝中挤出声音说道,但现在情人突然不见了,你说他们会怎么想。
莫兰沉默片刻,不再试图挣扎,但也没打算配合,从头到尾就没张开嘴唇的意图。当然,就算他肯张嘴,叶良也绝对不会动用舌头,纯情处/男做不到的。
看着莫兰淡淡的脸色,摩根觉得自己应该是搅合了人家的好事,反倒是瑞德颇为好奇,眼光一直在两人之间扫视。
杰克,别生气了,昨晚是我不好,闹得你太过了,还痛吗?叶良睁着眼睛胡说八道。
莫兰:
莫兰上校根本不想理他,本来,老板就是让他来杀人的,现在不杀了,也不代表他们关系好到哪里去。
叶良无可奈何地看着莫兰生闷气般甩开他,坐上驾驶座,理都不理地扬长而去,内心则彻底松下来,尸体被带走处理了,没有证据,就算是联邦探员也没有理由缉拿他。
之后也不会再有凶案发生,叶良绝对不可能去猎杀无辜者,不管他们的生活作风有多混乱。
探员,还有什么事吗?叶良充分表现出一个被情人当众嫌弃的无奈尴尬感。
摩根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说道:是有一件事,能和我们一起去当地警局吗?
叶良:???
原来费了那么大功夫,他还是没能逃过警局游吗?
#
这是嫌疑人给我的留言?叶良看着照片上用血写的文字,略显懵逼,显然还未从精神病杀手的角色转移到被迫害的无辜市民上。
BAU的众人看着这位略显迟钝的卡托先生,不由无奈,对方好像压根没明白怎么回事。说起来,他们让负责信息技术的成员加西亚调查过威廉卡托此人,知道他是曾经卡托公司创始人奥利卡托的独子。
只是这孩子和父母关系不好,十六岁的时候就去了英国留学生活,后来因为工作原因,除了南北极,几乎把五大洲都逛了一遍,三十岁不到,就是个非常优秀的大公司管理层了。
威廉没有去卡托公司任职,其实也相当于表达了对老卡托的不满。
不过,商界的人都觉得小威廉坚持不了多久的,无论老卡托在外有多少情人,最终却只有他一个儿子,将来卡托公司和家族产业总会交到小威廉手上的,这孩子和父亲置气终归是年少轻狂,迟早都会和解的。
但就在几年前,盛极一时的卡托公司遭遇大丑闻,破产后被其他公司收购,老卡托更是欠了一身的债,把豪宅游艇卖了都不够还,一看就是被人做局害了,下手还非常狠毒。不过商场如战场,自己技不如人,也不会有人同情他。
老卡托大概是承受不了这种打击,在前两个月在廉价汽车旅馆里,跳楼自尽。而只有父亲死亡后,威廉卡托才从英国回来,为父亲料理后事。
而波士顿屠夫就是差不多这时候出现的,BAU当然会起疑,然而第一起凶杀案发生的时候,威廉还没过海关呢,所以就被彻底排除了嫌疑。
至于威廉的出入证明为何能做到这点?只能说,莫里亚蒂的犯罪帝国不是吹出来的。
BAU对威廉卡托的侧写,是一个童年缺爱,远走他乡,想用能力证明自己的极度高傲之人。但现在打了个照面,就知道完!全!不!是!
那双干净坚定的灰眸没有丝毫恶意,就是反应略慢,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总有些茫然无措的感觉,仿佛是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又被暴风般摧毁三观后的可怜人。
叶良当然不知道联邦调查局的探员在内心疯狂吐槽他,他只是看着照片上的血字我看见你了,你真漂亮发呆。
其他人不知道,但威廉做过什么破事,叶良能不清楚?
这句我看到你了说的应该是对方看到自己的杀人过程了,果然疯子发癫时是没啥理智的,对方要是把过程录下来,就更麻烦了。
不过能写这种血字,还杀了人来挑衅另一个杀手的,多半也不会找警方合作。
至于后面半句你真漂亮,叶良直接当疯话无视掉,精神病说的话千万不要细究,否则迟早被带进沟里。
你能想起什么吗?一个漂亮的叫艾米丽的女探员温柔地问道,她的声音有一种安抚人的魔力,应该是经常做安慰受害者和家属的工作。
叶良倒没被吓到,他只是有点懵,好半天,才摇摇头道:对不起,我每天晚上都出入酒吧和夜/店,接触过的人太多你们也知道,那里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我还和他们吵过架。
他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叹气道:我不应该为了父亲的事情惹到这种麻烦我以后再也不会去那些地方了。
肯定的!叶良自己又不疯!再说就是叶良疯了,也顶多跳跳海带舞,嚷着要干饭而已。和这群精神病比起来,真是乖巧温顺无比。
我可以回英国吗?这样应该就不会有危险了。叶良眼巴巴地看着BAU众人。
BAU:你觉得可能吗?
艾米丽安慰道:我们了解这种犯人,就算你回了英国,以他们的偏执疯狂也会追过去的。要拜托他们只有一条路,就是战胜他们,将他们送入监狱。
这位探员姐姐简直是正道的光!
叶良也知道这个提议不太可能实现,而且他暂时也不想回去见莫里亚蒂,后者可比联邦调查员难对付多了。
我们会派警员24小时保护你,别担心,我们一定会抓住他。
刚想出去搞事的叶良:
别别别!千万别啊!你们真的不用担心我!
作者有话要说:*虽然是初吻,但良子根本没当回事,与其想这个,他还不如想想回去如何搞定BAU,以及将来如何去英国面对蛇精病的莫娘。
第59章 法外狂徒3
叶良不想被BAU保护, 并非是他不知好歹,或者还想干点坏事。他纯粹是想起来, 对方如果拍了原主行凶的画面,那么一直负责监视他的莫兰,到底有没有看见?
以莫兰在组织里出了名的严谨性子,他会放任这种威胁到处跑?
还是说,这也是莫里亚蒂默认的,对乐子人来说,再恶意的揣测都不嫌多。
所以,叶良最开始想打算去找莫兰问清楚,但被BAU这一包围, 得, 还找个寂寞。他要是敢带着一队FBI去找莫兰, 后者就敢爆了他的头。
叶良对BAU的监控和保护行为苦笑不得, 却也能理解对方的小心。连环杀手一般不会随便挑衅某个平民,这种下战书的方式, 多半是面向警方和同类的。
而威廉卡托肯定不是警方的人,那么, 就是同类?
于是, BAU最终还是要把人圈起来。如果卡托是个伪装受害者的杀手, 那么无法宣泄的愤怒与攻击欲,还有眼看被同类挑衅的不满,迟早会让他失控,露出马脚;如果卡托只是个因为太漂亮而被盯上的倒霉蛋, 那BAU就更该保护平民的安全。
叶良最终搬到了警局来住,他反正也处理完父亲后事,名义上的英国总公司批了他几个月的假期, 就当来美国警局散心度假也行吧?
他当然不敢在警局搞事,实在闲着无聊,就看看小说,或者叫点外卖和甜点。他作为莫里亚蒂的左右手,那账户里肯定是极有钱的。这位犯罪皇帝不会在物质条件上克扣属下,比大部分996的老板都大方多了。
叶良就挑贵的点,花莫里亚蒂这种犯罪分子的钱,他半点都不心疼。非但如此,他还不仅点一人份的,而是警局人人有份,连扫地的清洁工都算进去。
短短一天一夜,这些平时拿不到多少工资的底层警察已经喝了他不知多少杯牙买加蓝山咖啡,吃了他不少米其林餐厅甜甜圈,品尝了各个高级餐厅的外卖美食,连神龙见首不见尾的BAU都陆续蹭到了几餐。
吃人的嘴短,这在哪个国家都成立,何况叶良又不是嫌疑人,而是被保护的对象。他长得不错,脾气又好,一双灰眸含笑望向你,很难有警员把持得住不答应他的要求。
当然,BAU还是有原则的,尤其罗西这种老狐狸,那是吃归吃,但面对叶良依旧滴水不漏,还能闲侃他最拿手的意大利菜,叶良立刻用半生不熟的意大利语向罗西讨教,后者也乐得指点几个语法错误。
只是连环案件未破,罗西探员忙得很,最终,只能推荐了叶良几本书,把他随手丢给组里最年轻的小博士瑞德,说是年轻人在一起更会有共同语言。
这段时间没有进展,波士顿屠夫又没有犯下新案子,BAU也只能和警员一起在街面做排查工作。而智商奇高,情商极低的小博士在人际交往上没什么优势,就被扔在警局看家,顺带也看着这位身份不明的平民。
小博士看叶良无聊得快发霉了,就教导并陪他玩了两把国际象棋。
十分钟后,叶良终于掌握了规则,觉得小博士真的又耐心又可爱。
二十分钟后,叶良的额头开始狂跳。
四十分钟后,面对金发小博士一脸的无辜淡定,叶良几乎想掀棋盘。人干事啊!两分钟不到灭我一盘,灭了我整整二十回,欺负新玩家,你良心不会痛的嘛!
没关系,刚接触都是这样的,慢慢就熟悉规则了。情商奇低的瑞德探员竟然还以为自己安慰了脸色不佳的棋友,殊不知他的棋友只想用旁边的泡芙把他噎死。
瑞德博士。叶良把棋子都收回盒子里,然后慢慢问道:以你的能力,应该可以搞科研,或者有更高成就,为什么会加入BAU呢?
不要以为在美国,FBI是个多好的工作。诚然,对中低层人民来说,能做到联邦探员,那也算是不错了,说不定辛劳一辈子能捞个官,最终实现阶级上升。
但对真正的顶尖人员,比如大资本家的孩子、有潜力的硅谷新贵、能进入法官体系或竞选议员的精英律师、又或者瑞德这种智商高到能搞科研的天才,所谓的FBI探员不过就是一群猎犬而已。
至于普通警局的警员,那待遇和身份就更差了,君不见懂王的万千红脖子大军里,有多少本身就是当地治安官或底层警员?
嗯瑞德犹豫了片刻。
叶良立刻会意:对不起,瑞德博士,我不是故意打探你的私事,请你忘了这个问题吧。
不,不是。小博士摸了摸金发,露出一个腼腆的笑意,很多人都说,我不太擅长和人说话交往,有时候反应还会很慢。但你千万别误会,我没有觉得被冒犯什么的,我只是在想怎么回答你。
瑞德博士沉静片刻,认真说道:我只是想做一些真正有用的事情,帮助那些被害的人。另外,其实我在大学也有教职的。
恋耽美
对啊, 为什么呢?
从表面上来听, 这个胆大妄为的手下是在找死, 堂而皇之说想杀老板。但仔细一琢磨,卡托现在疯了,是个精神病,他一次次在汽车旅馆杀死和父亲相似的人, 并不纯粹是因为恨意,也有求而不得的爱。
爱是世界上最扭曲的诅咒。
因为爱,卡托看得到的每一个人都是老卡托的脸, 直到昨晚,他看到了莫里亚蒂的眼睛,从此,他想杀的每个人都成了莫里亚蒂。
来,你品,你细品,这说明什么?
这特么哪里是杀人宣言?这根本就是疯子的表白!翻译过来,就是剖析真心:老板,我每天每天都想着你,闭上眼都是你,你说为什么呢?
以莫里亚蒂的智商,当然立刻想明白了这点。
如果叶良直接表白,莫里亚蒂绝对不会相信,可以借疯子之口说出想杀你的疯话,他反而会相信,但信了又如何,难道他会被感动吗?
谁家组织想要一个不受控的疯子?虽然莫里亚蒂自己也没正常到哪里去?
但威廉卡托毕竟是不同的,他和莫里亚蒂从十六岁起就认识,一步步从同学,到朋友,再到最后的上下级关系,十多年的时光,哪怕莫里亚蒂冷酷无情,他也得承认,卡托的忠诚毋庸置疑,而且熟悉的人用起来也顺手。
何况,在莫里亚蒂创业初期,卡托一个人能当几个人用,能将海外市场开拓成这样,绝对是有真本事,这年头人才最不好找,手下一群智障蠢货,也是会让人窒息的,尤其是莫里亚蒂这种过分骄傲的人。
从理智思考,只要卡托肯回头,不再发疯死磕他爹,仍是组织的中流砥柱;从趣味性思考,一个疯狂爱着自己,爱到想杀了自己的疯狂手下,不也很刺激吗?
莫里亚蒂犹豫了。
叶良又小心地加了一把火:从过去到现在,你总能为我解开迷惑,所以,这是为什么呢吉姆。最后那个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
从确定上下级关系后,从莫里亚蒂成为犯罪皇帝后,他就再也这么叫过对方,见面了和别人一样喊老板,但在很久远的学生时代,卡托总是这般,跟在莫里亚蒂身后,一声声唤着吉姆,吉姆
当然,威廉。最终,莫里亚蒂向来阴冷甜腻的声音传来,我总是会为你解开疑惑的,不过,在此之前,先把你在美国的麻烦收拾干净。
叶良挂电话时,松了一口气,莫里亚蒂应该暂时不会杀他了,非但如此,还会派人来帮他扫尾。果然,没多久,旅馆房间的门被敲响,叶良开门,就看到一个沉默熟悉的男人。
莫兰上校,叶良暗自啧了一声,果然之前对方起了杀心。
莫兰是莫里亚蒂最信任和得意的杀手,和要处理组织事务的叶良不同,莫兰不参加俗物,他就是一把纯粹的刀,只会收割目标的性命。
而作为组织最出色的狙/击/手,从刚才起,一直监视自己的人应该也是莫兰。不过,莫里亚蒂应该给他打了电话,所以任务就从暗杀变成了协助。
作为前军人和最出色的刀,莫兰处理尸体显然得心应手多了,叶良就在旁边打打下手,看到莫兰把尸体折成一个诡异角度塞进行李箱中时,叶良的呼吸都停了一下。
把塑胶手套、雨衣、套鞋都处理掉,不要随便乱扔,确保它们都烧干净。莫兰吩咐道,将箱子拉链拉好,轻松地提起来,准备出门。
他们往旅馆外走去,莫兰刚将行李箱塞进后备箱,眼见的叶良就看到BAU的探员去而复返,卧槽,这要是被发现了,莫兰绝对能开车带他直接步入末路狂花剧情!
然后,莫里亚蒂就会气疯。
眼看着探员越来越近,叶良豁出去了,直接一拉莫兰的衣服,就吻在他嘴唇上。莫兰的眼中闪过一抹杀意,但随即他也看见了几个美国条/子,然后对上卡托那双无奈的灰眸。
他们看到我和尸体在一个房间,以为是我的情人,你应该刚才也看见了。叶良从牙缝中挤出声音说道,但现在情人突然不见了,你说他们会怎么想。
莫兰沉默片刻,不再试图挣扎,但也没打算配合,从头到尾就没张开嘴唇的意图。当然,就算他肯张嘴,叶良也绝对不会动用舌头,纯情处/男做不到的。
看着莫兰淡淡的脸色,摩根觉得自己应该是搅合了人家的好事,反倒是瑞德颇为好奇,眼光一直在两人之间扫视。
杰克,别生气了,昨晚是我不好,闹得你太过了,还痛吗?叶良睁着眼睛胡说八道。
莫兰:
莫兰上校根本不想理他,本来,老板就是让他来杀人的,现在不杀了,也不代表他们关系好到哪里去。
叶良无可奈何地看着莫兰生闷气般甩开他,坐上驾驶座,理都不理地扬长而去,内心则彻底松下来,尸体被带走处理了,没有证据,就算是联邦探员也没有理由缉拿他。
之后也不会再有凶案发生,叶良绝对不可能去猎杀无辜者,不管他们的生活作风有多混乱。
探员,还有什么事吗?叶良充分表现出一个被情人当众嫌弃的无奈尴尬感。
摩根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说道:是有一件事,能和我们一起去当地警局吗?
叶良:???
原来费了那么大功夫,他还是没能逃过警局游吗?
#
这是嫌疑人给我的留言?叶良看着照片上用血写的文字,略显懵逼,显然还未从精神病杀手的角色转移到被迫害的无辜市民上。
BAU的众人看着这位略显迟钝的卡托先生,不由无奈,对方好像压根没明白怎么回事。说起来,他们让负责信息技术的成员加西亚调查过威廉卡托此人,知道他是曾经卡托公司创始人奥利卡托的独子。
只是这孩子和父母关系不好,十六岁的时候就去了英国留学生活,后来因为工作原因,除了南北极,几乎把五大洲都逛了一遍,三十岁不到,就是个非常优秀的大公司管理层了。
威廉没有去卡托公司任职,其实也相当于表达了对老卡托的不满。
不过,商界的人都觉得小威廉坚持不了多久的,无论老卡托在外有多少情人,最终却只有他一个儿子,将来卡托公司和家族产业总会交到小威廉手上的,这孩子和父亲置气终归是年少轻狂,迟早都会和解的。
但就在几年前,盛极一时的卡托公司遭遇大丑闻,破产后被其他公司收购,老卡托更是欠了一身的债,把豪宅游艇卖了都不够还,一看就是被人做局害了,下手还非常狠毒。不过商场如战场,自己技不如人,也不会有人同情他。
老卡托大概是承受不了这种打击,在前两个月在廉价汽车旅馆里,跳楼自尽。而只有父亲死亡后,威廉卡托才从英国回来,为父亲料理后事。
而波士顿屠夫就是差不多这时候出现的,BAU当然会起疑,然而第一起凶杀案发生的时候,威廉还没过海关呢,所以就被彻底排除了嫌疑。
至于威廉的出入证明为何能做到这点?只能说,莫里亚蒂的犯罪帝国不是吹出来的。
BAU对威廉卡托的侧写,是一个童年缺爱,远走他乡,想用能力证明自己的极度高傲之人。但现在打了个照面,就知道完!全!不!是!
那双干净坚定的灰眸没有丝毫恶意,就是反应略慢,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总有些茫然无措的感觉,仿佛是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又被暴风般摧毁三观后的可怜人。
叶良当然不知道联邦调查局的探员在内心疯狂吐槽他,他只是看着照片上的血字我看见你了,你真漂亮发呆。
其他人不知道,但威廉做过什么破事,叶良能不清楚?
这句我看到你了说的应该是对方看到自己的杀人过程了,果然疯子发癫时是没啥理智的,对方要是把过程录下来,就更麻烦了。
不过能写这种血字,还杀了人来挑衅另一个杀手的,多半也不会找警方合作。
至于后面半句你真漂亮,叶良直接当疯话无视掉,精神病说的话千万不要细究,否则迟早被带进沟里。
你能想起什么吗?一个漂亮的叫艾米丽的女探员温柔地问道,她的声音有一种安抚人的魔力,应该是经常做安慰受害者和家属的工作。
叶良倒没被吓到,他只是有点懵,好半天,才摇摇头道:对不起,我每天晚上都出入酒吧和夜/店,接触过的人太多你们也知道,那里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我还和他们吵过架。
他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叹气道:我不应该为了父亲的事情惹到这种麻烦我以后再也不会去那些地方了。
肯定的!叶良自己又不疯!再说就是叶良疯了,也顶多跳跳海带舞,嚷着要干饭而已。和这群精神病比起来,真是乖巧温顺无比。
我可以回英国吗?这样应该就不会有危险了。叶良眼巴巴地看着BAU众人。
BAU:你觉得可能吗?
艾米丽安慰道:我们了解这种犯人,就算你回了英国,以他们的偏执疯狂也会追过去的。要拜托他们只有一条路,就是战胜他们,将他们送入监狱。
这位探员姐姐简直是正道的光!
叶良也知道这个提议不太可能实现,而且他暂时也不想回去见莫里亚蒂,后者可比联邦调查员难对付多了。
我们会派警员24小时保护你,别担心,我们一定会抓住他。
刚想出去搞事的叶良:
别别别!千万别啊!你们真的不用担心我!
作者有话要说:*虽然是初吻,但良子根本没当回事,与其想这个,他还不如想想回去如何搞定BAU,以及将来如何去英国面对蛇精病的莫娘。
第59章 法外狂徒3
叶良不想被BAU保护, 并非是他不知好歹,或者还想干点坏事。他纯粹是想起来, 对方如果拍了原主行凶的画面,那么一直负责监视他的莫兰,到底有没有看见?
以莫兰在组织里出了名的严谨性子,他会放任这种威胁到处跑?
还是说,这也是莫里亚蒂默认的,对乐子人来说,再恶意的揣测都不嫌多。
所以,叶良最开始想打算去找莫兰问清楚,但被BAU这一包围, 得, 还找个寂寞。他要是敢带着一队FBI去找莫兰, 后者就敢爆了他的头。
叶良对BAU的监控和保护行为苦笑不得, 却也能理解对方的小心。连环杀手一般不会随便挑衅某个平民,这种下战书的方式, 多半是面向警方和同类的。
而威廉卡托肯定不是警方的人,那么, 就是同类?
于是, BAU最终还是要把人圈起来。如果卡托是个伪装受害者的杀手, 那么无法宣泄的愤怒与攻击欲,还有眼看被同类挑衅的不满,迟早会让他失控,露出马脚;如果卡托只是个因为太漂亮而被盯上的倒霉蛋, 那BAU就更该保护平民的安全。
叶良最终搬到了警局来住,他反正也处理完父亲后事,名义上的英国总公司批了他几个月的假期, 就当来美国警局散心度假也行吧?
他当然不敢在警局搞事,实在闲着无聊,就看看小说,或者叫点外卖和甜点。他作为莫里亚蒂的左右手,那账户里肯定是极有钱的。这位犯罪皇帝不会在物质条件上克扣属下,比大部分996的老板都大方多了。
叶良就挑贵的点,花莫里亚蒂这种犯罪分子的钱,他半点都不心疼。非但如此,他还不仅点一人份的,而是警局人人有份,连扫地的清洁工都算进去。
短短一天一夜,这些平时拿不到多少工资的底层警察已经喝了他不知多少杯牙买加蓝山咖啡,吃了他不少米其林餐厅甜甜圈,品尝了各个高级餐厅的外卖美食,连神龙见首不见尾的BAU都陆续蹭到了几餐。
吃人的嘴短,这在哪个国家都成立,何况叶良又不是嫌疑人,而是被保护的对象。他长得不错,脾气又好,一双灰眸含笑望向你,很难有警员把持得住不答应他的要求。
当然,BAU还是有原则的,尤其罗西这种老狐狸,那是吃归吃,但面对叶良依旧滴水不漏,还能闲侃他最拿手的意大利菜,叶良立刻用半生不熟的意大利语向罗西讨教,后者也乐得指点几个语法错误。
只是连环案件未破,罗西探员忙得很,最终,只能推荐了叶良几本书,把他随手丢给组里最年轻的小博士瑞德,说是年轻人在一起更会有共同语言。
这段时间没有进展,波士顿屠夫又没有犯下新案子,BAU也只能和警员一起在街面做排查工作。而智商奇高,情商极低的小博士在人际交往上没什么优势,就被扔在警局看家,顺带也看着这位身份不明的平民。
小博士看叶良无聊得快发霉了,就教导并陪他玩了两把国际象棋。
十分钟后,叶良终于掌握了规则,觉得小博士真的又耐心又可爱。
二十分钟后,叶良的额头开始狂跳。
四十分钟后,面对金发小博士一脸的无辜淡定,叶良几乎想掀棋盘。人干事啊!两分钟不到灭我一盘,灭了我整整二十回,欺负新玩家,你良心不会痛的嘛!
没关系,刚接触都是这样的,慢慢就熟悉规则了。情商奇低的瑞德探员竟然还以为自己安慰了脸色不佳的棋友,殊不知他的棋友只想用旁边的泡芙把他噎死。
瑞德博士。叶良把棋子都收回盒子里,然后慢慢问道:以你的能力,应该可以搞科研,或者有更高成就,为什么会加入BAU呢?
不要以为在美国,FBI是个多好的工作。诚然,对中低层人民来说,能做到联邦探员,那也算是不错了,说不定辛劳一辈子能捞个官,最终实现阶级上升。
但对真正的顶尖人员,比如大资本家的孩子、有潜力的硅谷新贵、能进入法官体系或竞选议员的精英律师、又或者瑞德这种智商高到能搞科研的天才,所谓的FBI探员不过就是一群猎犬而已。
至于普通警局的警员,那待遇和身份就更差了,君不见懂王的万千红脖子大军里,有多少本身就是当地治安官或底层警员?
嗯瑞德犹豫了片刻。
叶良立刻会意:对不起,瑞德博士,我不是故意打探你的私事,请你忘了这个问题吧。
不,不是。小博士摸了摸金发,露出一个腼腆的笑意,很多人都说,我不太擅长和人说话交往,有时候反应还会很慢。但你千万别误会,我没有觉得被冒犯什么的,我只是在想怎么回答你。
瑞德博士沉静片刻,认真说道:我只是想做一些真正有用的事情,帮助那些被害的人。另外,其实我在大学也有教职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