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们这次总共带了十三名学子前来参加府试,但是被取中的只有四人,有一个人还是吊着车尾考上的。
    其实按照夫子预先的期望是两个人能够考上就已经很满意了,但是他们学院这次能够考上四人,夫子们在睡梦里都笑醒了。
    下午的时候,院子里的众人,大都趁着这点时间,把自己在府城想买的东西买了,想游玩的景点也游玩了,想吃的美食也尝了,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到院子收拾各自的行李。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向客栈归还了钥匙,结清了剩下的房钱,架着各自的马车打道回家了。
    之所以没有继续在府城停留,实在是府城的消费对于他们来说过高,在这里多停留一天,那就要多交一天的房钱,反正现在府试的结果已经出来了,那他们也没有继续待在那里的理由,所以大家都一道回家,这样一来,人多也安全一些。
    四天后,众人顺利回到了南平镇。
    但是此时天色已经渐晚,镇子上也没有多少人在走动,家家户户已经开始准备晚饭的当头,为了早点回到家,毕竟马车可比人走路快多了,伍父也就没有立马前去马车行归还马车,他架着马车直接就往兴丰村而来。
    伍家的院子里,此刻大家都已经吃过晚饭,正在院子里纳凉,顺便算着时间,想着伍白他们三人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唉,不知道老二这次能不能考上秀才。伍夫郎叹了一口气。
    母父,您别担心,夫君他肯定可以考上的。伍二夫郎忐忑的说道,虽然他已经回娘家,找到了那个寺庙,也去拜了菩萨,但是这些事情谁也说不准,求个安慰罢了。
    诶,我好像听见了马蹄声?伍家老大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谁知听见这话的伍夫郎,一下子就从凉椅上坐起来,飞快地跑到门口处,向着村口方向张望着。
    有一辆马车进村了,肯定是你爹他们回来了。伍夫郎高兴道。
    伍家众人闻言,纷纷跑到门口。
    马车的速度很快,加上村子比较小,这才说话的当头,马车就已经到了家门口。
    见到夫子三人风尘仆仆的样子,伍夫郎他们心里有再多的话都忍住了,他们上前帮着把车上的东西都给搬下来放好,把马栓在了院子左边的角落里,并且抱了一推草料放在那里。
    等伍白三人打水洗脸,收拾好自己以后,一家人才坐在大堂里说起了话。
    当然主要就是说起了伍康安这次府试的结果了。
    听到伍父宣布伍康安考上了秀才,顿时守在家里的那几人全都高兴起来。
    伍夫郎先开口问道:真的吗?真的吗?康安考上秀才了!
    是真的母父,二哥可厉害了,他还打算继续参加明年的乡试呢,是吧二哥?伍白看向伍康安。
    听到伍白的问话,伍康玉树安被噎了一下,但是仔细想想又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既然有机会,他当然要继续往上考才对,于是他点点头道:对。
    见自家二哥真的点头,伍白心里偷偷笑了笑,很好,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晚上,伍家人高兴的一夜未曾睡着,大半夜的还能听到从每个房间传来的谈话声,除了伍白的房间,他只有一个人,无人可以交谈。
    翌日,整个兴丰村的人都知道伍康安考秀才回来了,大家呼朋唤友的都朝着伍家而来。
    等到正式听见伍村长说起伍康安考上了秀才之后,更是引起了一片哗然。
    人群中的董母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震惊极了,当初看到伍康安要出发前往府城考秀才的时候,他就回到家向儿子打听了一下,儿子董恒告诉他,以伍康安的学识绝不会考上秀才,他当时听了心里可高兴了,儿子说的准没错。
    谁知这才过了一个月,伍康安竟然就考上了秀才,他还没高兴多久呢!
    董母有些生气地站在人群里开呛道:村长,你可别为了你儿子的名声,就糊弄我们呀,大家都知道考秀才不容易,万一让上面的人知道了你家儿子冒充秀才,到时候追究起来可就不好了。
    人群顿时安静如鸡。
    不会吧,村长肯定不会拿这种事来骗我们。有人还是相信村长的人品。
    可是考秀才确实不容易,有些人考到老都没能考上秀才,哪能伍康安一次就考上了。也有人质疑道。
    本来董母只是妒忌,所以才随口放出那样一句话,就是为了给村长他们家添堵,毕竟谁让他家拒绝了自己儿子的婚事,导致儿子如今还不能顺利去到县城进学。
    此刻他听见有人附和自己的话,一时之间却觉得自己刚才的胡言乱语也许蒙对了,想着这一点,董母顿时腰杆也挺直了一些。
    伍家的人本来各个满脸笑容的接待着村里人,大家都挺高兴,伍村长甚至还想着在村里开一场筵席,为二儿子庆贺一番,顺便也增进一下与村里人的感情,毕竟他是村长,与村民们关系好点,平时处理起村里的事务也轻松一些。
    谁知道这才刚高兴没多久,就出现了一个不和谐分子,在那里大放厥词。
    伍父作为一个男人,自然是不想与一个董母多做争执,但是他又不想自家儿子的名声被别人污蔑,所以他还是站了出来,准备好好的反驳一下董母。
    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就被伍白给抢先了。
    这位叔么,听说你儿子也是秀才,应是气质高洁之辈,怎么你就没有受到他的熏陶呢,说出来的话让人不堪入鼻,难闻至极,我二哥的秀才可是得到了府城知府的亲自认证,秀才文书也到手,算是有功名在身,你如此污蔑一个秀才,这可是对知府大人的大不敬。
    伍白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你刚才说的那番话,在我家说说也就罢了,毕竟我们家的人都受到了我二哥的熏陶,轻易不会与你计较,但是还是要教你学个乖,那样的话可不要随便到旁人面前吐露,否则落到有心人的耳中,不光你的小命难保,就算是你儿子的秀才名头恐怕也保不住,甚者还会给你家遭灾,更严重一点还会给村里遭灾。
    一开始村里人听到伍白斥责董母的话,还在一旁看好戏,直到听了伍白最后一句话,他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顿时大家看向董母的面色都有些不好看,毕竟谁会对一个差点害了自家的人好脸色。
    董母自然感觉到了众人对他的不满,他赶紧反驳道:你......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你......
    还不等董母再继续说些什么,躲在院外一棵大树后的董恒就走了出来,他穿过人群走到董母面前,把对方一把就拉着回了家。
    董母一边走,一边还在喊道:你拉我做甚么,我又没有说错,他们家的秀才肯定是假的,这会儿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等回到董家以后,董恒见身边无旁人,这才对着董母沉着脸说道:够了,我不求你能够帮到我,但是你能不能别给我帮倒忙。
    董母不服:我怎么给你帮倒忙了?
    我明明跟你说过的,我想要娶村长家的白哥儿,你今天那般得罪村长家,他们怎么可能再把白哥儿嫁给我。董恒无奈道。
    哼,就算我没有去闹这一场,他们也不见得会把白哥儿嫁给你。想到这个董母就生气。
    虽然知道母父说的很有可能,但是董恒还是想要努力一下的,毕竟村里也就只有村长家的财力能够支持他到县城进学。
    董母也知道自家儿子的小心思,虽然他刚才语气有些硬,但是他还是怕儿子以后真的没能更进一步后会埋怨他,他眼珠子一转,想起了什么,对着董恒劝慰道:恒儿,你也别太生气了,咱们也不是非得娶村长家的小哥儿,母父前几天上街去卖点东西贴补的时候,听到镇上有一家员外郎,想要给女儿招赘,不如你去试试?那家人我已经打听过了,有钱。
    第十六章 糟糠小夫郎(十六)
    因为董母闹得那一场,伍父也就没有心情请村里的人吃饭了,他想到自己平时为了村里的大小事务奔波,到头来还是有人会相信董母的胡言乱语,就只觉得心寒。
    伍白倒是明白为什么一开始会有人附和董母的话,不过是因为那些人的嫉妒心作祟罢了,那些人又哪里是真的相信董母的话。
    这样的情景他早在前世的时候就见识过了,当时他的夫君也是考上了村里的第一个秀才,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上他们家,明里恭贺暗里妒忌,张口闭嘴都是在暗示他家夫君只能止步于秀才。
    不过还好他夫君并没有受到那些人的干扰,不仅考上了状元,最后更是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至于当初说酸话的那些人,早就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得了。
    那些人整日里都担心着他夫君找他们算账,不过他夫君可不屑与那些人一般见识,当了官以后除了过年的时候回乡祭拜长辈以外,根本不回去,这也让那些想要巴结他夫君的人气的跳脚。
    虽然因为董母扰了兴致,但是自家人还是要庆祝一番的,所以伍家就只简单的置办了两桌饭菜,请了关系比较亲近的邻居,以及两位嫂夫郎的娘家人,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吃了这顿饭。
    兴丰村在二十多年前是由流民组成的,所以伍家也并没有族人什么的,村子里大多都是杂姓人家,当时的伍村长因为认识些许几个字,所以才当上了村长,这一当就是这么多年。
    也是因此,伍村长知道识字的好处,所以才会送两个儿子去学堂,如今二儿子考上了秀才,更加证明了他当初的选择没有错,伍村长高兴的多喝了几杯,就开始说起了他年轻时候的事。
    伍白也就是这个时候才知道兴丰村的由来,因为在原身的记忆里并没有这个,所以伍白猜测原身也不知道这一点。
    ......
    这天,伍白正在伍康安的书房里,他正准备好好考考伍康安,看看对方的功课最近有没有懈怠下来,因为伍康安考上秀才之后,就忙碌了起来,村里哪户人家生了孩子,就会请他帮忙取一个好名字,又或者办喜事,让他提副好对联。
    就听到外面有许多人的欢笑吵闹声,这期间还伴随着鞭炮的响声。
    他有些好奇,这到底是谁家办喜事,就走出书房,想要去看个究竟。
    没想到他刚走到门口,就被他的二哥么给拦住了。
    哥么,有什么事吗?伍白疑惑道。
    白哥儿,是母父让我拦住你的。伍二夫郎无奈解释道。
    为什么呀?拦我做甚么?
    伍二夫郎一脸复杂,看着伍白问道:你知道今天是谁成亲吗?
    伍白摇摇头:不知道,这不是正打算出去瞧瞧吗?听声音挺热闹的。
    是董家。
    董家?董恒!伍白先是惊讶了一瞬,然后又开口问道:那哥么知道对方娶的是谁吗?
    伍二夫郎点点头,说道:娶的是镇上宁员外家的小哥儿,本来我听说这哥儿是在招赘的,不知怎么的竟然愿意嫁到董家来,你是没有看到,那一箱箱的嫁妆......说着说着语气羡慕起来。
    哦,这样啊!伍白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对于其他的事情就不关注了,他也不想再去看热闹了,转身回到书房。
    见伍白回了书房,伍二夫郎完成了伍夫郎交给他的任务,就去找伍大夫郎继续刚才的话题了,毕竟他还没有聊尽兴呢!
    这次董家有喜事,除了伍村长,其他人是一个都没去,其实伍村长也不想去,但是他作为一村之长,不能让人觉得他小气,跟一个嚼舌根的夫郎计较,所以他还是去了。
    不过他去了之后,把自己的礼仪一送,就回来了。
    他刚回来就被伍白给拦住了。
    爹,我有事跟你说,你先坐这儿。伍白把他按在院子里的椅子上坐着。
    伍父笑眯眯地问道:什么事呀?
    爹,咱们送二哥去县城县学吧!伍白提议道。
    他原想着董恒没有娶到自己,应该就无法通过他伤害到伍家人了,但是此刻董恒却忽然娶了镇上宁员外家的小哥儿,这样一来,董家就有钱了,到时候董恒肯定也会去县学进学,最后顺利考上举人,甚至更进一步成为京官儿。
    想到这些,伍白就不得不防,万一董恒当上官员以后,再一次对着伍家下手怎么办,别说没有这种可能,以他对董家母子俩的了解,一旦他们得势,那是绝对不会放过那些跟他们有过节的人,就比如说伍家。
    所以此刻伍白就希望劝说伍父送伍康安也一起去县学,这样一来,伍康安明年的乡试把握也更大一些,毕竟伍白再有才也不如学院的老师与资源,那里的藏书也多,而伍白只能帮助伍康安扩展自己的思维,能够让伍康安顺利考上秀才已经非常不错了。
    伍父听了伍白的话,也没有多犹豫,他就答应了。
    毕竟能让伍康安的学识更进一步,将来说不定能考个举人,伍父又不是傻子,为什么会拒绝。
    他之前之所以没有想起送伍康安去县学,是他没有考虑的太周到,他当时想着反正伍康安已经在南平书院进学了。
    可是如今听到伍白提起了县学,他这才觉得去县学会更好。
    想做就做,加上现在家里也不缺银子,之前伍白就给过他六十两银子,这些银子送伍康安去县学那是绰绰有余。
    伍父立马就让伍白叫来了伍康安,并且把想要送伍康安去县学的事情告诉给了对方。
    伍康安听了自然是喜不自胜,他也觉得去县学对他考举人来说会更好一些。
    第二天,伍康安就去了南平书院,向自己的夫子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以及即将要去县学进学的想法。
    夫子虽然不舍,但也是支持伍康安去县学的,要是将来伍康安考上了举人,哪怕不是他亲自带出来的,旁人也不会忘记伍康安的启蒙老师是他。
    得到了夫子的支持,伍康安很快就收拾好了他留在学院课堂里的所有东西,并且告知夫子在明天下学之后去镇上的留香酒楼,他已经提前订好了一桌好酒好菜答谢夫子的教诲。
    果然如伍白所料,在伍康安启程去往县学才没两天,他就听到了他的二哥么说董恒也去了县学进学,并且还带着他的新婚夫郎一起去的县城。
    县学的门槛不高不低,只要是秀才再把钱给交齐了就能进去,县学里有宿舍,你可以选择住校,也可以选择在外面租房子。
    像董恒那般带着夫郎的人大都是选择住在外面,但是伍康安却是选择的住在宿舍,一来是因为伍二夫郎并没有跟着一起去,所以他一个人倒是住宿舍更方便一些,二来就是他自己不想把更多的时间浪费在往回上,与其这样,他还不如多抽一点时间去县学的藏书阁看书。
    伍康安去了县学,伍白身边就少了一个人说话,乍然之间就觉得周围安静了好多。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炮灰小夫郎[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张三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三悟并收藏炮灰小夫郎[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