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肖乐略有些嫌弃地看了他一眼,接着也不知道生什么气,一拂袖就进了房间,只留下一句,你回去只管告诉你爹娘这话。
欸。
任从挠了挠头,连连应着,他也没立马回去,而是先帮着干了活儿,中午吃饭时,他端着碗跑回家,先把碗里那两块肉分给爹娘后,才就着肉汤扒饭。
爹,我姐夫有兄弟吗?
任父正在数落他在别家吃饭就算了,还夹了两块肉回来,有些不知羞呢,闻言愣了一下。
怎么打听这个?
任母不舍得吃那肉,想夹给任从,被任从躲了过去,接着将肖乐那话传给了爹娘,三叔叔就是这么跟我说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任家二老听到这话后,顿时十分不安,任父更是饭都不吃了,刚起身就被任母一把抓住,别急。
咋不急?上次三娘回来跟你说的话你忘了?我就觉得那人不对劲儿!
任父气得浑身发抖,他从前最爱吃咱们家的辣酱,可那日他来,却一口都不吃!
任从见到这个阵仗,心里也慌了,他也放下了碗筷,要说这杨通财啊,有个只有他们家才知道的小秘密。
杨母不吃辣,所以家中的饭菜极少带辣,杨通财从小吃到大,也就养成了不吃辣的习惯,可和任三娘成亲后,回门那天吃了一桌带辣子的饭菜,顿时爱上了。
但因知自己娘亲不喜欢吃辣,所以他从未在家提过要吃辣子的话,要是馋了就带着娘子孩子回岳家吃一顿。
可上一次他们回来时,任父任母先是瞧见女儿有些憔悴的面容,接着吃饭时,又惊讶地发现女婿居然不碰辣菜,只吃了点孩子爱吃的蛋羹。
原来任父还起疑想着是不是上火了,不想吃辣的,任母也有些自责应该多问两句再做饭。
不想还没下桌呢,那人就似抱怨地对女儿说了一句:我一向不吃辣,到了你们家可好,一桌子菜就没我能吃的。
这话让二老一惊,等那人在院子里和孩子们玩儿的时候,任三娘又说起丈夫这一个月多来的异常,而且还说闻见了丈夫身上有别的脂粉香。
当时任母安抚了任三娘子,任父暗自跟踪了那人半个月,发现并没有什么异常,只是那段时间常和脂粉铺的掌柜喝酒,于是松了口气,便让女儿宽心。
不想今日儿子回来忽然说了这么一句话,而且还是肖秀才让他带回来的话!
这其中必有大事儿啊!
若那日见到的人是女婿的同胞兄弟,那他们的女婿又在何处?如今又如何了!
一想到这,三人都急得不行,好在最有理智的任母将想去找女儿的父子拉住了。
就靠这么一件事能揭穿他吗?他爹娘都不知道他在咱们家吃辣的事儿!
能信他们?或许还觉得是他们家无理取闹,若那假女婿再趁机对他们的外孙和女儿下手,那就完了!
爹,任从狠狠地抹了一把脸,三哥哥不会无缘无故说那话,咱们去请他细说一番如何?
走!
就这么去?任母又是一个跺脚,跑回房间打开柜子,拿了两条之前女儿送过来的风肉,人家好歹是秀才老爷,又好心好意地提醒咱们,你们好意思空手上门吗?
随着她的急声,一家三口来到了正在吃饭的肖家。
任从正说你小子呢!吃饭吃着吃着就没影了,他任叔、任婶过来坐!云兰再加两副碗筷。
肖父热情招呼着他们。
肖乐却先一步起身,挡在了堂屋门口,任从把肉提回去,任叔任婶请这边坐,云月,倒点水过来。
着急忙慌的三人在肖乐的安排下,提着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
这肉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
不必,肖乐抬手截住任父的话,视线落在任从身上,还不提回去?
任从咬了咬牙,撒腿跑回家放好,又赶紧跑了回来。
肖家人这才看出任家三人的脸色不好,好像遇见了什么大事,三两下吃完饭后,肖父让几个小子把桌子收拾了,让他们去灶房慢慢吃,接着将任父二人请到桌子那边坐下。
堂屋里坐着的都是大人,孩子们都去了灶房,但是肖母还是不放心,让肖二哥把院门和堂屋门都给关上了。
这下堂屋里就一阵昏暗,肖乐轻叹一声,起身将堂屋门打开,阳光倾斜而进,他又站在门口,仿佛身上带着圣光。
看得任家人又是一阵激动与着急。
我也只是个猜测。
肖乐坐在长凳上,平静地看向任家人,两个月前,我曾在县城偶遇了杨姐夫,说过两句话,我看着他坐上前往府城的牛车,他也只是跟我说要去府城,并没有告知我去那边做什么。
其实原主是不愿意搭理杨通财的,因为杨家做棺材生意,很是晦气,所以以往原主即便是在家门口遇见了他们夫妇,都不愿意说一句话,打一个招呼。
可那日原主请人吃饭,银子不够,恰好隔壁吃饭的就是杨通财,原主就给人家下了个套儿,引得对方大方的为他结了账。
就冲原主做的缺德事,肖乐也不会不管这件事。
但是很奇怪,才过半个月,我又在县城碰见了杨姐夫,他瘦了一些,也黑了许多,手上也出现了不少茧子,肖乐说到这顿了一下,他起身来到肖老大面前,拿起他的右手,让他摊开。
杨姐夫家是做棺材生意的,那些棺材都是他们父子打造,手上的茧子大多都在手指上,可那天我见到的杨姐夫,是手心的茧子较多,手指较少,再怎么休息,半个月也不会让茧子变成那样。
听到这的任母已经哽咽不已了,任父也红了眼。
任从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会儿肖家人还听得有些糊涂。
恰好我又有一同窗,正好是他们镇上的人,那日杨姐夫请了我们那一桌,给我们结了账,后来我遇见杨姐夫的时候,就与那同窗提了两句,本想问问杨姐夫为人如何,是否与恶人有仇。
不想那同窗说着说着,就说起杨姐夫有一同胞兄弟
家里做生意的,或者是在朝廷上做大官的,很是忌讳家中出现双胞胎,他们认为一个是讨债的,一个是还债的。
只有把不喜的那个送出去,家里的日子才不会被影响。
杨通财的兄弟就是被送出去了,至于送给了谁,那同窗也不知道。
之所以知道这件事,也是因为当时孩子被送走后,杨通财在家待着,可家里出了不少事儿,杨家人以为留错了人,所以想要把那个孩子换回来。
而那时候杨老太太还在,她有些胡言乱语了,自己走出家门扎进人堆里把这件事给说了出来。
这才导致镇上的人都知道杨家生了一对双胎,送出去了一个,还留了一个,而且好像还留错了。
一个人变化再大,那茧子也不能变得那么快,上次杨姐夫他们回来看你们,我故意在杨姐夫牵着孩子出来溜达的时候,上去和他说了两句话。
这也不是胡说,因为原主是想探一探对方有没有把给他结账的事儿告诉任家人,怕对自己名声不利。
我没有直接说那日在酒楼他为我们那桌结账的事儿,但是我说了那同窗在酒楼瞧见他了,可因为他好像有事儿走得比较快,就没上前打招呼,没想到杨姐夫没有任何怀疑,反而打哈哈说确实是太着急了,因为要去府城,所以可能没听见。
肖乐的声音渐渐冰冷,从那一刻起,我就怀疑这个杨姐夫有问题,可我没有证据,我去过溪河镇,也在棺材铺不远处待了很久,只看见三娘子与那人有说有笑,这种情况下,我不敢贸然上前告知我的猜想。
这就是胡诌的了,原主压根没去过。
但我越想越不安,今日任从来家中,又让我想起此事,便让他为我带了那么一句话。
这下肖家人也明白到底是什么事儿了。
肖大嫂和肖二嫂的脸色极其难看,她们还是女子,自然明白,若那人真不是三娘子的丈夫,而是大伯或者是小叔,那这案子不管怎么办,三娘子以后的日子还能好吗?
肖母抱住已经泣不成声的任母,三娘子是她看着长大的,加上她没有女儿,所以对三娘子十分喜欢,如今听了这话,也难受得很。
当然,若我猜测错了,那自然是最好的。
肖乐的话让任父摇头,他身上的精神气儿一下就少了许多,多半是对了,事到如今,我们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其实那日三娘回来,私下就与我们说了不少女婿的怪异之处,大多数都是他们的私下相处时的变化
他说起跟踪对方的事儿,又说起看见对方和脂粉铺的掌柜喝酒,自己宽慰女儿多想的事儿,此时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他们与女婿相处了那么多年,居然比不过肖乐一个不怎么与女婿说过几次话的人!
任从就在这个时候站了起来,报官。
肖大嫂惊呼一声,连忙道,这事儿报了官,那三娘子以后可
这下任母也犹豫了,她抬起红肿的眼看向小儿子。
任从握紧拳头,哑声道,可若是不报官,那人就会霸占我姐姐一辈子!还会让两个外甥认贼作父!
这话让堂屋里的人都沉默起来。
当天下午,肖大哥就赶去了溪河镇,他先是在棺材铺子不远处观察了一番,见那人不在后,才疾步进了铺子,对因为看见他有十分惊讶的三娘子道,你爹得了重病,你娘伤心过度也晕厥了,任从那小子担心出事,让我来接你们母子回去看看。
任三娘子闻言浑身发软,差点倒在地上,她婆婆闻言立马道,还愣着做什么!快带着孩子回去看看啊!
我、我马上去叫孩子!
任三娘子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忍着泪意转身跑进了后院。
杨母和肖大哥搭话,问亲家怎么病的,病了多久,肖大哥依着肖乐说的回了。
可通财和他爹去乡下收木材了,按照以往的习惯,怎么也要三五天才能回来,这
婶子放心,我会向任婶他们说明白,绝不会误会杨兄弟。
杨母闻言连连点头。
等肖大哥将任三娘子三人拉着坐上牛车回到任家时,任父确实躺在床上,任母坐在床边唉声叹气,任三娘子痛哭不已,跪在床前叫着爹。
而肖大嫂已经让肖云行叫那两个孩子叫到他们肖家去了,由肖云月姐妹看着,不让他们出院子来这边。
得知事情原委的任三娘子又哭又笑,你们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
等她平静下来,肖任两家坐在任家堂屋里的时候,任三娘子才擦着泪道。
他不是我丈夫。
这话让众人一惊。
肖乐问,何时发现的?
我的丈夫,我还不知道吗?
任三娘子整个人一颤,又落下泪来,上次回娘家,我其实就是试探他,他知道我丈夫所有在外人面前展露的习惯,却不知道他在我娘家最喜那一口辣酱!
说着又长舒一口气,好在他回到家后没有碰过我,但我知道原因,是怕我发现什么,毕竟我和我丈夫才是最亲密的人。
三娘啊,任母垂泪,你既发现了,怎么不回来告诉我们?还任由你爹那话听着,我们还以为你不知道呢。
我不想让爹娘为我担心,任三娘狠狠抹了一把眼泪,我原本想着,等孩子们长大离开了家,我再把他宰了
三娘!
众人吓一跳,可肖大嫂等人也理解。
如今你想怎么做?
肖乐等任家人平静了后,问道。
我不知道孩子们还小
任三娘的顾虑大家不是不知道,可让一个疑似杀了丈夫的男人在家里,这太可怕了。
如他们所想,那个男人不敢碰三娘,或许就怕从夫妻生活里,三娘发现不对,但若是三娘死了呢?
谁也不知道发现了。
这么一想,大伙儿背脊发凉。
都是老老实实的庄稼汉,何时见过这样的案子,以前听过的也多是仇杀,这
我们可以偷偷查,肖二哥抿了抿唇起身道。
一行人看了过来。
肖二嫂解释道,我娘家有一堂兄,认识衙门一衙役,可以请他帮我们查查。
肖乐知道那衙役,也正是因为那衙役认识肖二嫂他们,所以在原文中肖二哥他们被杖责的时候,打他们的人中就有那衙役,看着打得重,其实皮外伤,打板子也是有技巧的。
若是慢慢查,再一举拿下他,我是愿意的,任三娘子连连点头,其实她也担心受怕呢,那人这些日子找借口住在前铺里,可万一对她母子三人下手呢?
那恐怕连丈夫最后一点血脉都无法保住了。
当天晚上任三娘子住下了,第二天下午就想将孩子们留在娘家,自己回婆家。
这实在是让人担心,可任三娘子却不害怕,那人眼下正不停地和我丈夫熟悉的人喝酒相识,这一个二个相识下来,也有些时候,公婆不认识的,我认识,他还需要我提醒呢。
话是这么说,可肖乐却道。
那你就错了,如果是个聪明人,他会先杀了你,再装作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借酒消愁之时摔了头,直接改了性子,别人若是提起,也只是说他伤心过度撞坏了脑袋,所以换了性。
这话让任三娘子起了鸡皮疙瘩。
铺子里你没在也不影响,肖乐提议,我去铺子跟你婆婆说一说,让你暂住娘家照看爹娘,等爹娘好些了再回去不迟。
听肖秀才的,任母连忙拉住女儿的手道。
姐,听三哥哥的吧,任从直接让她坐下。
肖乐一个人去溪河镇肖家人自然是不放心的,可肖乐却道,溪河镇那边有一私塾,如今正请夫子呢,我顺带过去看看,若是能留下那是最好不过的,二哥不是要回二嫂娘家那边吗?我们顺路,就一块儿走吧。
恋耽美
欸。
任从挠了挠头,连连应着,他也没立马回去,而是先帮着干了活儿,中午吃饭时,他端着碗跑回家,先把碗里那两块肉分给爹娘后,才就着肉汤扒饭。
爹,我姐夫有兄弟吗?
任父正在数落他在别家吃饭就算了,还夹了两块肉回来,有些不知羞呢,闻言愣了一下。
怎么打听这个?
任母不舍得吃那肉,想夹给任从,被任从躲了过去,接着将肖乐那话传给了爹娘,三叔叔就是这么跟我说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任家二老听到这话后,顿时十分不安,任父更是饭都不吃了,刚起身就被任母一把抓住,别急。
咋不急?上次三娘回来跟你说的话你忘了?我就觉得那人不对劲儿!
任父气得浑身发抖,他从前最爱吃咱们家的辣酱,可那日他来,却一口都不吃!
任从见到这个阵仗,心里也慌了,他也放下了碗筷,要说这杨通财啊,有个只有他们家才知道的小秘密。
杨母不吃辣,所以家中的饭菜极少带辣,杨通财从小吃到大,也就养成了不吃辣的习惯,可和任三娘成亲后,回门那天吃了一桌带辣子的饭菜,顿时爱上了。
但因知自己娘亲不喜欢吃辣,所以他从未在家提过要吃辣子的话,要是馋了就带着娘子孩子回岳家吃一顿。
可上一次他们回来时,任父任母先是瞧见女儿有些憔悴的面容,接着吃饭时,又惊讶地发现女婿居然不碰辣菜,只吃了点孩子爱吃的蛋羹。
原来任父还起疑想着是不是上火了,不想吃辣的,任母也有些自责应该多问两句再做饭。
不想还没下桌呢,那人就似抱怨地对女儿说了一句:我一向不吃辣,到了你们家可好,一桌子菜就没我能吃的。
这话让二老一惊,等那人在院子里和孩子们玩儿的时候,任三娘又说起丈夫这一个月多来的异常,而且还说闻见了丈夫身上有别的脂粉香。
当时任母安抚了任三娘子,任父暗自跟踪了那人半个月,发现并没有什么异常,只是那段时间常和脂粉铺的掌柜喝酒,于是松了口气,便让女儿宽心。
不想今日儿子回来忽然说了这么一句话,而且还是肖秀才让他带回来的话!
这其中必有大事儿啊!
若那日见到的人是女婿的同胞兄弟,那他们的女婿又在何处?如今又如何了!
一想到这,三人都急得不行,好在最有理智的任母将想去找女儿的父子拉住了。
就靠这么一件事能揭穿他吗?他爹娘都不知道他在咱们家吃辣的事儿!
能信他们?或许还觉得是他们家无理取闹,若那假女婿再趁机对他们的外孙和女儿下手,那就完了!
爹,任从狠狠地抹了一把脸,三哥哥不会无缘无故说那话,咱们去请他细说一番如何?
走!
就这么去?任母又是一个跺脚,跑回房间打开柜子,拿了两条之前女儿送过来的风肉,人家好歹是秀才老爷,又好心好意地提醒咱们,你们好意思空手上门吗?
随着她的急声,一家三口来到了正在吃饭的肖家。
任从正说你小子呢!吃饭吃着吃着就没影了,他任叔、任婶过来坐!云兰再加两副碗筷。
肖父热情招呼着他们。
肖乐却先一步起身,挡在了堂屋门口,任从把肉提回去,任叔任婶请这边坐,云月,倒点水过来。
着急忙慌的三人在肖乐的安排下,提着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
这肉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
不必,肖乐抬手截住任父的话,视线落在任从身上,还不提回去?
任从咬了咬牙,撒腿跑回家放好,又赶紧跑了回来。
肖家人这才看出任家三人的脸色不好,好像遇见了什么大事,三两下吃完饭后,肖父让几个小子把桌子收拾了,让他们去灶房慢慢吃,接着将任父二人请到桌子那边坐下。
堂屋里坐着的都是大人,孩子们都去了灶房,但是肖母还是不放心,让肖二哥把院门和堂屋门都给关上了。
这下堂屋里就一阵昏暗,肖乐轻叹一声,起身将堂屋门打开,阳光倾斜而进,他又站在门口,仿佛身上带着圣光。
看得任家人又是一阵激动与着急。
我也只是个猜测。
肖乐坐在长凳上,平静地看向任家人,两个月前,我曾在县城偶遇了杨姐夫,说过两句话,我看着他坐上前往府城的牛车,他也只是跟我说要去府城,并没有告知我去那边做什么。
其实原主是不愿意搭理杨通财的,因为杨家做棺材生意,很是晦气,所以以往原主即便是在家门口遇见了他们夫妇,都不愿意说一句话,打一个招呼。
可那日原主请人吃饭,银子不够,恰好隔壁吃饭的就是杨通财,原主就给人家下了个套儿,引得对方大方的为他结了账。
就冲原主做的缺德事,肖乐也不会不管这件事。
但是很奇怪,才过半个月,我又在县城碰见了杨姐夫,他瘦了一些,也黑了许多,手上也出现了不少茧子,肖乐说到这顿了一下,他起身来到肖老大面前,拿起他的右手,让他摊开。
杨姐夫家是做棺材生意的,那些棺材都是他们父子打造,手上的茧子大多都在手指上,可那天我见到的杨姐夫,是手心的茧子较多,手指较少,再怎么休息,半个月也不会让茧子变成那样。
听到这的任母已经哽咽不已了,任父也红了眼。
任从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会儿肖家人还听得有些糊涂。
恰好我又有一同窗,正好是他们镇上的人,那日杨姐夫请了我们那一桌,给我们结了账,后来我遇见杨姐夫的时候,就与那同窗提了两句,本想问问杨姐夫为人如何,是否与恶人有仇。
不想那同窗说着说着,就说起杨姐夫有一同胞兄弟
家里做生意的,或者是在朝廷上做大官的,很是忌讳家中出现双胞胎,他们认为一个是讨债的,一个是还债的。
只有把不喜的那个送出去,家里的日子才不会被影响。
杨通财的兄弟就是被送出去了,至于送给了谁,那同窗也不知道。
之所以知道这件事,也是因为当时孩子被送走后,杨通财在家待着,可家里出了不少事儿,杨家人以为留错了人,所以想要把那个孩子换回来。
而那时候杨老太太还在,她有些胡言乱语了,自己走出家门扎进人堆里把这件事给说了出来。
这才导致镇上的人都知道杨家生了一对双胎,送出去了一个,还留了一个,而且好像还留错了。
一个人变化再大,那茧子也不能变得那么快,上次杨姐夫他们回来看你们,我故意在杨姐夫牵着孩子出来溜达的时候,上去和他说了两句话。
这也不是胡说,因为原主是想探一探对方有没有把给他结账的事儿告诉任家人,怕对自己名声不利。
我没有直接说那日在酒楼他为我们那桌结账的事儿,但是我说了那同窗在酒楼瞧见他了,可因为他好像有事儿走得比较快,就没上前打招呼,没想到杨姐夫没有任何怀疑,反而打哈哈说确实是太着急了,因为要去府城,所以可能没听见。
肖乐的声音渐渐冰冷,从那一刻起,我就怀疑这个杨姐夫有问题,可我没有证据,我去过溪河镇,也在棺材铺不远处待了很久,只看见三娘子与那人有说有笑,这种情况下,我不敢贸然上前告知我的猜想。
这就是胡诌的了,原主压根没去过。
但我越想越不安,今日任从来家中,又让我想起此事,便让他为我带了那么一句话。
这下肖家人也明白到底是什么事儿了。
肖大嫂和肖二嫂的脸色极其难看,她们还是女子,自然明白,若那人真不是三娘子的丈夫,而是大伯或者是小叔,那这案子不管怎么办,三娘子以后的日子还能好吗?
肖母抱住已经泣不成声的任母,三娘子是她看着长大的,加上她没有女儿,所以对三娘子十分喜欢,如今听了这话,也难受得很。
当然,若我猜测错了,那自然是最好的。
肖乐的话让任父摇头,他身上的精神气儿一下就少了许多,多半是对了,事到如今,我们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其实那日三娘回来,私下就与我们说了不少女婿的怪异之处,大多数都是他们的私下相处时的变化
他说起跟踪对方的事儿,又说起看见对方和脂粉铺的掌柜喝酒,自己宽慰女儿多想的事儿,此时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他们与女婿相处了那么多年,居然比不过肖乐一个不怎么与女婿说过几次话的人!
任从就在这个时候站了起来,报官。
肖大嫂惊呼一声,连忙道,这事儿报了官,那三娘子以后可
这下任母也犹豫了,她抬起红肿的眼看向小儿子。
任从握紧拳头,哑声道,可若是不报官,那人就会霸占我姐姐一辈子!还会让两个外甥认贼作父!
这话让堂屋里的人都沉默起来。
当天下午,肖大哥就赶去了溪河镇,他先是在棺材铺子不远处观察了一番,见那人不在后,才疾步进了铺子,对因为看见他有十分惊讶的三娘子道,你爹得了重病,你娘伤心过度也晕厥了,任从那小子担心出事,让我来接你们母子回去看看。
任三娘子闻言浑身发软,差点倒在地上,她婆婆闻言立马道,还愣着做什么!快带着孩子回去看看啊!
我、我马上去叫孩子!
任三娘子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忍着泪意转身跑进了后院。
杨母和肖大哥搭话,问亲家怎么病的,病了多久,肖大哥依着肖乐说的回了。
可通财和他爹去乡下收木材了,按照以往的习惯,怎么也要三五天才能回来,这
婶子放心,我会向任婶他们说明白,绝不会误会杨兄弟。
杨母闻言连连点头。
等肖大哥将任三娘子三人拉着坐上牛车回到任家时,任父确实躺在床上,任母坐在床边唉声叹气,任三娘子痛哭不已,跪在床前叫着爹。
而肖大嫂已经让肖云行叫那两个孩子叫到他们肖家去了,由肖云月姐妹看着,不让他们出院子来这边。
得知事情原委的任三娘子又哭又笑,你们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
等她平静下来,肖任两家坐在任家堂屋里的时候,任三娘子才擦着泪道。
他不是我丈夫。
这话让众人一惊。
肖乐问,何时发现的?
我的丈夫,我还不知道吗?
任三娘子整个人一颤,又落下泪来,上次回娘家,我其实就是试探他,他知道我丈夫所有在外人面前展露的习惯,却不知道他在我娘家最喜那一口辣酱!
说着又长舒一口气,好在他回到家后没有碰过我,但我知道原因,是怕我发现什么,毕竟我和我丈夫才是最亲密的人。
三娘啊,任母垂泪,你既发现了,怎么不回来告诉我们?还任由你爹那话听着,我们还以为你不知道呢。
我不想让爹娘为我担心,任三娘狠狠抹了一把眼泪,我原本想着,等孩子们长大离开了家,我再把他宰了
三娘!
众人吓一跳,可肖大嫂等人也理解。
如今你想怎么做?
肖乐等任家人平静了后,问道。
我不知道孩子们还小
任三娘的顾虑大家不是不知道,可让一个疑似杀了丈夫的男人在家里,这太可怕了。
如他们所想,那个男人不敢碰三娘,或许就怕从夫妻生活里,三娘发现不对,但若是三娘死了呢?
谁也不知道发现了。
这么一想,大伙儿背脊发凉。
都是老老实实的庄稼汉,何时见过这样的案子,以前听过的也多是仇杀,这
我们可以偷偷查,肖二哥抿了抿唇起身道。
一行人看了过来。
肖二嫂解释道,我娘家有一堂兄,认识衙门一衙役,可以请他帮我们查查。
肖乐知道那衙役,也正是因为那衙役认识肖二嫂他们,所以在原文中肖二哥他们被杖责的时候,打他们的人中就有那衙役,看着打得重,其实皮外伤,打板子也是有技巧的。
若是慢慢查,再一举拿下他,我是愿意的,任三娘子连连点头,其实她也担心受怕呢,那人这些日子找借口住在前铺里,可万一对她母子三人下手呢?
那恐怕连丈夫最后一点血脉都无法保住了。
当天晚上任三娘子住下了,第二天下午就想将孩子们留在娘家,自己回婆家。
这实在是让人担心,可任三娘子却不害怕,那人眼下正不停地和我丈夫熟悉的人喝酒相识,这一个二个相识下来,也有些时候,公婆不认识的,我认识,他还需要我提醒呢。
话是这么说,可肖乐却道。
那你就错了,如果是个聪明人,他会先杀了你,再装作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借酒消愁之时摔了头,直接改了性子,别人若是提起,也只是说他伤心过度撞坏了脑袋,所以换了性。
这话让任三娘子起了鸡皮疙瘩。
铺子里你没在也不影响,肖乐提议,我去铺子跟你婆婆说一说,让你暂住娘家照看爹娘,等爹娘好些了再回去不迟。
听肖秀才的,任母连忙拉住女儿的手道。
姐,听三哥哥的吧,任从直接让她坐下。
肖乐一个人去溪河镇肖家人自然是不放心的,可肖乐却道,溪河镇那边有一私塾,如今正请夫子呢,我顺带过去看看,若是能留下那是最好不过的,二哥不是要回二嫂娘家那边吗?我们顺路,就一块儿走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