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肖默心里不是滋味,可事关小妹的人生大事,他还是说了几句,那就两家吃个饭,把事儿订下。
学业为重,结婚这事儿我觉得还得几年后才适合,肖乐也插话道。
我赞成肖乐的话。
莫书记也表态。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完全能参与肖家的事儿了,而肖家人居然没有一个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我当然知道的,肖淑芬深深吸了口气,把羞涩压下去,抬眼看着他们,虽然高考还没恢复,但是我可以由队长推荐上工农大学,总之能读多少就读多少,上学的钱,就是我借哥嫂的,以后我会还。
说这些做什么,你要是能念大学,我们家祖坟都冒青烟了!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什么祖坟都冒青烟了,杨绣绣差点给了肖默一脚,听听你说的啥话,小妹本就聪慧,上大学是那个什么,那个什么是吧小叔?
啊?什么?
肖乐一脸懵,没明白杨绣绣的话。
水到渠成。
莫书记接话。
对对对对!
杨绣绣使劲儿点头,我就是一时之间没想起这个,明明学了的。
听了那么久的课,到底肚子里有点货了。
他们这边商量着,陈家那边也商量着,第三天就请两家相熟的婶子来提亲,接着两家人坐在一起好好谈了谈,等陈家离开后。
肖家院门上挂了一块红布,而陈家院门上也同样挂上了。
这就是两家结了亲的意思。
陈建军的哥哥弟弟们别提多羡慕了,导致陈建军嘚瑟的时候,被兄弟们一起揍。
肖淑芬这边倒是没有什么改变,只不过未婚夫上门的次数更多,就连年夜饭都在肖家吃的。
同样在肖家过年的,还有莫书记。
原因也很简单,今年雪太大,不想回县城。
于是这个年过得非常热闹。
初三的时候肖乐和莫书记去县城玩了几天,一直到初七下午才回来。
第二天肖乐就去上班了。
而莫书记也跟肖默说了工厂的事儿,肖默有些犹豫,肖妈和杨绣绣却很心动。
默哥,为了咱们的孩子,你别跑车了,杨绣绣抿了抿唇,看向肖默道,以往我一个人担心,现在有了孩子,我就更会多想,咱们少赚点没关系,人才是最重要的。
是啊,肖妈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肖默去县城找了莫大哥,莫大哥带着他去工厂聊了聊,因为会开大车,其余车也会,所以很快就留下了,三个月后成为正式工人,每个月二十五块钱,可以休两天假。
转眼就是两年。
小侄女长得很快,肖乐觉得一眨眼这小丫头就能跑能跳了,还会和她妈妈顶嘴,嘴皮子厉害得很。
而肖乐也成了肖屠户,师父如愿去了县城,肖乐在屠宰场如鱼得水,上下关系都处得非常好。
有他这份肥差,加上莫书记和肖默,肖家的日子过得可不是一般的好,每个人脸上都是带着肉的,精神面貌极好。
特别小侄女,胖乎乎的惹人稀罕得很。
这天肖乐抱着小侄女在村里溜达,一会儿去这家看小侄女的好朋友,一会儿去那家看看人家的花草,总之一出门没有两个小时,是不能回去的。
这刚要回去,又想起莫书记今儿要从县城回来,时候也不早,应该就快到了,于是肖乐又带着小侄女去村口等人。
结果在半道上遇见了一对中年夫妇。
不是队上的人。
他们一直盯着小侄女,那满脸的喜爱让肖乐有些不舒服。
他把原本自己蹦蹦跳跳的小侄女抱了起来,本想直接越过他们,不想那女人跟他搭话,小兄弟,你女儿养得可真好。
是啊,瞧瞧这胖乎乎的样子,多让人稀罕啊。
那男人也笑道。
叔!
小丫头抱着肖乐的脑袋叫道。
那夫妇一听,才知道自己误会了,却没有尴尬之色,反而追问这孩子怎么养的,家里还有没有兄弟姐妹啥的。
肖乐逐渐想起这二人是谁了,不就是哄着原主把小侄女带走的那对夫妇吗?
原文里小侄女的养父和养母。
大哥大姐,你们不是我们队的人吧,来咱们队是找人呢,还是办事儿呢?
肖乐不谈孩子的事儿,反问道。
夫妇二人对视一眼,男人笑着:我们是山那头的,听说你们队上今儿放露天电影,所以过来看热闹。
我们队没放,是长河村放,你们走错了。
肖乐冷淡道。
那也是有缘了,能遇见这么可爱的小姑娘。
女人欲上前摸一摸小丫头的脑袋,被肖乐抱着孩子避开了,她怕生。
小丫头哪里有怕生的样子,那大眼睛盯着二人直溜溜地看。
肖乐?
提着包的莫书记从大路那边走来。
叔叔!
小丫头扬起笑,朝着莫书记伸出两个小爪子。
见又有人来,夫妻二人没再多说,从小路走了,可那却不是出村子的路,一看就是想在村里多转转。
莫书记把小丫头架在脖子上,因为经常做这个动作,所以小丫头很熟练地抱住莫书记的脑袋,双眼直视前方,还叫着呢。
走!走!
口水都飞出来了。
肖乐接过莫书记的包,低声道,那两人看小丫头的眼神让我非常不舒服,而且他们不是咱们队上的人,我问他们来队里干什么,他们说咱们队放露天电影,所以过来看热闹,可咱们队根本没放过那些东西。
他们离镇上远,即便是有下村放这个的,也是去离镇子近一些的生产队。
莫书记闻言立马高度重视起来,让肖乐带着孩子先回去,自己从小路那边找了过去。
第186章 圣父小叔子
肖乐赶紧带着小侄女回了家,将她交给杨绣绣后,又出门去了。
那孩子长得真好。
刚才和肖乐搭话的女人,此时正与男人站在松树下,说起方才见到的孩子。
养得也好,男人笑眯眯的样子,瞧着是个和善人,问一问是哪家的孩子,女娃娃,容易带走。
是啊,女人点头,脸上的笑容有些怪异,你说给她取个什么名字比较好呢?
听你的,男人和女人商量起孩子的名字,听得莫书记浑身发凉。
他一路跟着这对夫妇,一直到他们来到张成青家,莫书记看着张爸笑盈盈地将人带进院子。
这对夫妇和张家人认识。
莫书记眉头紧皱,肖乐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往老光刘家走去。
和张家认识?
肖乐一愣,他们有关系?
也是,不然原文里那对夫妇怎么就找到原主诉无子之苦呢?
那么了解原主的性子,张家又和原主走得那么近
他不愿再想,与莫书记进了老光刘家的院子。
书记?
老光刘正抱着小孙子在院子里溜达呢,见他们来家里有些意外。
张成红去年就给刘家添了一个孩子,如今两口子的日子过得越发好了。
但因为张家老想着占便宜,导致张成红和娘家的关系也紧张起来。
我有事儿找张成红同志。
莫书记摸了摸孩子的脑袋说道。
小两口去后山打柴了,有事儿跟我说,我转告他们。
老光刘让小儿子抱着孩子进房玩儿,请肖乐他们坐下说话。
肖乐也好久没来刘家的,这侧目一看,院子里的变化还真大,墙角放了不少木桶,里面种着野花,被打理得很好。
见肖乐看着那野花,老光刘笑道,都是两个孩子喜欢,在山上瞧见好,就挖回来种下了。
认真生活,这很好。
肖乐点头。
莫书记说起村里来了一对陌生夫妇,刚说到这,肖乐的手就在他的背后轻轻刮了一下,接着肖乐便截住他的话,一脸警惕地对老光刘道。
他们一进村,就和我撞上了,我当时抱着小侄女,你知道我们家小侄女养得不错吧?
是是是,老光刘甚至还想过让自己的小孙子努力在肖乐小侄女面前晃悠,指不定以后能成为他们家的孙媳妇。
他们看我小侄女的眼神我觉得不对劲儿,果然那女的上来搭话,肖乐阴沉着一张脸,还使劲儿摸我小侄女的脸,把孩子吓得不行,又问我孩子有没有兄弟姐妹什么的,我当时就不高兴了!
老光刘听得眉头直皱,咱们村什么时候放过电影了?这里面有问题。
肯定有问题啊!我请莫书记跟着他们,结果就听他们说我家小侄女长得好,还要给我小侄女取名!你说这是正常人能说的事儿?
不能啊!
自打有了孙子,老光刘是十分警惕外人抱自家孩子的,毕竟这年头拍花子的不少!
但是,他们进了张成青的家门,肖乐冷声道,我记得张哥和张嫂这段时间正想方设法给张成青相看对象吧?那对夫妇难道是来介绍对象的?可为什么会盯上孩子呢?
老刘,这也是我来找张成红同志的目的,希望她能帮忙探探消息,另外,明白肖乐意思的莫书记叹了口气道,你们这段时间也千万要警惕张家那边的人,孩子的安危最重要。
老光刘本来在听肖乐那些话时,就觉得张家有点问题,现在又听莫书记这么讲,立马就明白了。
他猛拍大腿,黑着一张脸对二人道,放心,这事儿交给我。
张成红夫妇回来时,肖乐他们已经走了,老光刘关上院门,跟二人说了张家来了一对陌生夫妇的事儿,他倒没直接对张成红说你父母居心不良,而是忧愁着一张脸,告诉二人那对夫妇有点像拍花子的。
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进了张家,怕亲家上当受怕之类的话。
就在这个时候,张成青上门请他们一家晚上过去吃饭。
张成红叫住他,哥,今儿不过节,又不是什么好日子,怎么忽然要请客?
家里有客人来,张成青这两年高大了不少,记得把孩子带上。
这话让老光刘一家顿生警惕。
张成红更是白了脸。
这可是他们的亲外孙!
为了儿子能有钱娶妻生子,有些父母可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
老光刘在一旁沉声道。
当天晚上,张成红两口子过去了,老光刘和小儿子在家看孩子。
咋没把孩子带来?
刚进张家院门,张成红就听张妈问道。
若是平时,她也不会多想,可如今看着堂屋里长凳上坐着的二人看过来时,她只觉得全身发冷。
孩子太小,啥也不能吃,又叫得厉害,就没带,还是刘卫军握住了张成红冰凉的手笑道。
正说话呢,肖乐和莫书记就上门来了。
好久没来看张哥张嫂了,所以来串串门,不会打搅吧?
有莫书记在,怎么敢说打搅?再说如今肖乐在屠宰场干活儿,又是正式工,村里谁见了不叫一声肖屠户的。
这是什么话,快进来坐!
成青愣着做什么?给你二叔还有莫书记拿碗筷来啊!
二人也没拒绝,就坐在张成红夫妇的旁边。
这是我兄弟胡广国,这是胡嫂,胡嫂你方才说那个养得极好的小姑娘,就是我这肖兄弟的小侄女。
张爸笑眯眯地对那二人道。
胡嫂扬起笑,语气轻柔而热情,刚才我们见过的。
是啊,肖乐意味深长道,记忆犹新。
莫书记掀起眼皮问道,听说你们是听闻我们村要放电影才过来的?
顺带过来看电影,主要还是来看看我这兄弟,胡广国笑眯眯地拍了拍张爸的肩膀,都多少年没见了,还怪想的。
张爸听这话只觉得十分有面儿,家里也忙,成青,快给你胡伯、胡婶敬酒,你的人生大事儿还得靠他们呢!
张成红闻言握紧筷子。
可能有莫书记在场,饭桌上他们的话也没那么多,于是肖乐冲莫书记使眼色,莫书记便起身说还得去队长家一趟,先走了。
他一走,好家伙,这胡嫂不是问小侄女,就是问张成红家的小子,还表示他们夫妻多年未有孩子,一直想要收养一个,可没遇见合适的。
说着说着,胡嫂还哭起来了,张妈立马安慰着。
这孩子还不好找?到处都是,儿女太多也养不活,你们领走一个他们还得感谢你们呢!
张成红听不得这话,哪个孩子不是他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即便是大的拖着小的养着,那也比送给别人强。
你这就不懂了,张妈瘪嘴,这孩子多了,那日子难过得很!
是啊成红,胡嫂擦了擦眼泪又看向张成红,你只有一个孩子?看你们这么年轻,可得抓紧了,多生几个,以后儿孙满堂。
这话和张妈说的话简直是两极分化。
肖乐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刘卫军沉声道,我们不准备再生了,一个孩子就足够。
什么?不生了?张妈听到这话反应极大,咋就不生了?
不能生了,张成红拉住刘卫军的手,不让他说话,我们这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娃,爸妈,好歹是你们的亲外孙,我不求你们对他有多好,但求你们别
害他。
刚要说最后两个字,就被刘卫军一把扣住她的后脑勺,将人按在怀里,好了好了,爸妈,成红今儿心情不是很好,我们就先走了。
他们一走,就只有肖乐这个外人在了。
恋耽美
学业为重,结婚这事儿我觉得还得几年后才适合,肖乐也插话道。
我赞成肖乐的话。
莫书记也表态。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完全能参与肖家的事儿了,而肖家人居然没有一个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我当然知道的,肖淑芬深深吸了口气,把羞涩压下去,抬眼看着他们,虽然高考还没恢复,但是我可以由队长推荐上工农大学,总之能读多少就读多少,上学的钱,就是我借哥嫂的,以后我会还。
说这些做什么,你要是能念大学,我们家祖坟都冒青烟了!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什么祖坟都冒青烟了,杨绣绣差点给了肖默一脚,听听你说的啥话,小妹本就聪慧,上大学是那个什么,那个什么是吧小叔?
啊?什么?
肖乐一脸懵,没明白杨绣绣的话。
水到渠成。
莫书记接话。
对对对对!
杨绣绣使劲儿点头,我就是一时之间没想起这个,明明学了的。
听了那么久的课,到底肚子里有点货了。
他们这边商量着,陈家那边也商量着,第三天就请两家相熟的婶子来提亲,接着两家人坐在一起好好谈了谈,等陈家离开后。
肖家院门上挂了一块红布,而陈家院门上也同样挂上了。
这就是两家结了亲的意思。
陈建军的哥哥弟弟们别提多羡慕了,导致陈建军嘚瑟的时候,被兄弟们一起揍。
肖淑芬这边倒是没有什么改变,只不过未婚夫上门的次数更多,就连年夜饭都在肖家吃的。
同样在肖家过年的,还有莫书记。
原因也很简单,今年雪太大,不想回县城。
于是这个年过得非常热闹。
初三的时候肖乐和莫书记去县城玩了几天,一直到初七下午才回来。
第二天肖乐就去上班了。
而莫书记也跟肖默说了工厂的事儿,肖默有些犹豫,肖妈和杨绣绣却很心动。
默哥,为了咱们的孩子,你别跑车了,杨绣绣抿了抿唇,看向肖默道,以往我一个人担心,现在有了孩子,我就更会多想,咱们少赚点没关系,人才是最重要的。
是啊,肖妈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肖默去县城找了莫大哥,莫大哥带着他去工厂聊了聊,因为会开大车,其余车也会,所以很快就留下了,三个月后成为正式工人,每个月二十五块钱,可以休两天假。
转眼就是两年。
小侄女长得很快,肖乐觉得一眨眼这小丫头就能跑能跳了,还会和她妈妈顶嘴,嘴皮子厉害得很。
而肖乐也成了肖屠户,师父如愿去了县城,肖乐在屠宰场如鱼得水,上下关系都处得非常好。
有他这份肥差,加上莫书记和肖默,肖家的日子过得可不是一般的好,每个人脸上都是带着肉的,精神面貌极好。
特别小侄女,胖乎乎的惹人稀罕得很。
这天肖乐抱着小侄女在村里溜达,一会儿去这家看小侄女的好朋友,一会儿去那家看看人家的花草,总之一出门没有两个小时,是不能回去的。
这刚要回去,又想起莫书记今儿要从县城回来,时候也不早,应该就快到了,于是肖乐又带着小侄女去村口等人。
结果在半道上遇见了一对中年夫妇。
不是队上的人。
他们一直盯着小侄女,那满脸的喜爱让肖乐有些不舒服。
他把原本自己蹦蹦跳跳的小侄女抱了起来,本想直接越过他们,不想那女人跟他搭话,小兄弟,你女儿养得可真好。
是啊,瞧瞧这胖乎乎的样子,多让人稀罕啊。
那男人也笑道。
叔!
小丫头抱着肖乐的脑袋叫道。
那夫妇一听,才知道自己误会了,却没有尴尬之色,反而追问这孩子怎么养的,家里还有没有兄弟姐妹啥的。
肖乐逐渐想起这二人是谁了,不就是哄着原主把小侄女带走的那对夫妇吗?
原文里小侄女的养父和养母。
大哥大姐,你们不是我们队的人吧,来咱们队是找人呢,还是办事儿呢?
肖乐不谈孩子的事儿,反问道。
夫妇二人对视一眼,男人笑着:我们是山那头的,听说你们队上今儿放露天电影,所以过来看热闹。
我们队没放,是长河村放,你们走错了。
肖乐冷淡道。
那也是有缘了,能遇见这么可爱的小姑娘。
女人欲上前摸一摸小丫头的脑袋,被肖乐抱着孩子避开了,她怕生。
小丫头哪里有怕生的样子,那大眼睛盯着二人直溜溜地看。
肖乐?
提着包的莫书记从大路那边走来。
叔叔!
小丫头扬起笑,朝着莫书记伸出两个小爪子。
见又有人来,夫妻二人没再多说,从小路走了,可那却不是出村子的路,一看就是想在村里多转转。
莫书记把小丫头架在脖子上,因为经常做这个动作,所以小丫头很熟练地抱住莫书记的脑袋,双眼直视前方,还叫着呢。
走!走!
口水都飞出来了。
肖乐接过莫书记的包,低声道,那两人看小丫头的眼神让我非常不舒服,而且他们不是咱们队上的人,我问他们来队里干什么,他们说咱们队放露天电影,所以过来看热闹,可咱们队根本没放过那些东西。
他们离镇上远,即便是有下村放这个的,也是去离镇子近一些的生产队。
莫书记闻言立马高度重视起来,让肖乐带着孩子先回去,自己从小路那边找了过去。
第186章 圣父小叔子
肖乐赶紧带着小侄女回了家,将她交给杨绣绣后,又出门去了。
那孩子长得真好。
刚才和肖乐搭话的女人,此时正与男人站在松树下,说起方才见到的孩子。
养得也好,男人笑眯眯的样子,瞧着是个和善人,问一问是哪家的孩子,女娃娃,容易带走。
是啊,女人点头,脸上的笑容有些怪异,你说给她取个什么名字比较好呢?
听你的,男人和女人商量起孩子的名字,听得莫书记浑身发凉。
他一路跟着这对夫妇,一直到他们来到张成青家,莫书记看着张爸笑盈盈地将人带进院子。
这对夫妇和张家人认识。
莫书记眉头紧皱,肖乐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往老光刘家走去。
和张家认识?
肖乐一愣,他们有关系?
也是,不然原文里那对夫妇怎么就找到原主诉无子之苦呢?
那么了解原主的性子,张家又和原主走得那么近
他不愿再想,与莫书记进了老光刘家的院子。
书记?
老光刘正抱着小孙子在院子里溜达呢,见他们来家里有些意外。
张成红去年就给刘家添了一个孩子,如今两口子的日子过得越发好了。
但因为张家老想着占便宜,导致张成红和娘家的关系也紧张起来。
我有事儿找张成红同志。
莫书记摸了摸孩子的脑袋说道。
小两口去后山打柴了,有事儿跟我说,我转告他们。
老光刘让小儿子抱着孩子进房玩儿,请肖乐他们坐下说话。
肖乐也好久没来刘家的,这侧目一看,院子里的变化还真大,墙角放了不少木桶,里面种着野花,被打理得很好。
见肖乐看着那野花,老光刘笑道,都是两个孩子喜欢,在山上瞧见好,就挖回来种下了。
认真生活,这很好。
肖乐点头。
莫书记说起村里来了一对陌生夫妇,刚说到这,肖乐的手就在他的背后轻轻刮了一下,接着肖乐便截住他的话,一脸警惕地对老光刘道。
他们一进村,就和我撞上了,我当时抱着小侄女,你知道我们家小侄女养得不错吧?
是是是,老光刘甚至还想过让自己的小孙子努力在肖乐小侄女面前晃悠,指不定以后能成为他们家的孙媳妇。
他们看我小侄女的眼神我觉得不对劲儿,果然那女的上来搭话,肖乐阴沉着一张脸,还使劲儿摸我小侄女的脸,把孩子吓得不行,又问我孩子有没有兄弟姐妹什么的,我当时就不高兴了!
老光刘听得眉头直皱,咱们村什么时候放过电影了?这里面有问题。
肯定有问题啊!我请莫书记跟着他们,结果就听他们说我家小侄女长得好,还要给我小侄女取名!你说这是正常人能说的事儿?
不能啊!
自打有了孙子,老光刘是十分警惕外人抱自家孩子的,毕竟这年头拍花子的不少!
但是,他们进了张成青的家门,肖乐冷声道,我记得张哥和张嫂这段时间正想方设法给张成青相看对象吧?那对夫妇难道是来介绍对象的?可为什么会盯上孩子呢?
老刘,这也是我来找张成红同志的目的,希望她能帮忙探探消息,另外,明白肖乐意思的莫书记叹了口气道,你们这段时间也千万要警惕张家那边的人,孩子的安危最重要。
老光刘本来在听肖乐那些话时,就觉得张家有点问题,现在又听莫书记这么讲,立马就明白了。
他猛拍大腿,黑着一张脸对二人道,放心,这事儿交给我。
张成红夫妇回来时,肖乐他们已经走了,老光刘关上院门,跟二人说了张家来了一对陌生夫妇的事儿,他倒没直接对张成红说你父母居心不良,而是忧愁着一张脸,告诉二人那对夫妇有点像拍花子的。
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进了张家,怕亲家上当受怕之类的话。
就在这个时候,张成青上门请他们一家晚上过去吃饭。
张成红叫住他,哥,今儿不过节,又不是什么好日子,怎么忽然要请客?
家里有客人来,张成青这两年高大了不少,记得把孩子带上。
这话让老光刘一家顿生警惕。
张成红更是白了脸。
这可是他们的亲外孙!
为了儿子能有钱娶妻生子,有些父母可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
老光刘在一旁沉声道。
当天晚上,张成红两口子过去了,老光刘和小儿子在家看孩子。
咋没把孩子带来?
刚进张家院门,张成红就听张妈问道。
若是平时,她也不会多想,可如今看着堂屋里长凳上坐着的二人看过来时,她只觉得全身发冷。
孩子太小,啥也不能吃,又叫得厉害,就没带,还是刘卫军握住了张成红冰凉的手笑道。
正说话呢,肖乐和莫书记就上门来了。
好久没来看张哥张嫂了,所以来串串门,不会打搅吧?
有莫书记在,怎么敢说打搅?再说如今肖乐在屠宰场干活儿,又是正式工,村里谁见了不叫一声肖屠户的。
这是什么话,快进来坐!
成青愣着做什么?给你二叔还有莫书记拿碗筷来啊!
二人也没拒绝,就坐在张成红夫妇的旁边。
这是我兄弟胡广国,这是胡嫂,胡嫂你方才说那个养得极好的小姑娘,就是我这肖兄弟的小侄女。
张爸笑眯眯地对那二人道。
胡嫂扬起笑,语气轻柔而热情,刚才我们见过的。
是啊,肖乐意味深长道,记忆犹新。
莫书记掀起眼皮问道,听说你们是听闻我们村要放电影才过来的?
顺带过来看电影,主要还是来看看我这兄弟,胡广国笑眯眯地拍了拍张爸的肩膀,都多少年没见了,还怪想的。
张爸听这话只觉得十分有面儿,家里也忙,成青,快给你胡伯、胡婶敬酒,你的人生大事儿还得靠他们呢!
张成红闻言握紧筷子。
可能有莫书记在场,饭桌上他们的话也没那么多,于是肖乐冲莫书记使眼色,莫书记便起身说还得去队长家一趟,先走了。
他一走,好家伙,这胡嫂不是问小侄女,就是问张成红家的小子,还表示他们夫妻多年未有孩子,一直想要收养一个,可没遇见合适的。
说着说着,胡嫂还哭起来了,张妈立马安慰着。
这孩子还不好找?到处都是,儿女太多也养不活,你们领走一个他们还得感谢你们呢!
张成红听不得这话,哪个孩子不是他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即便是大的拖着小的养着,那也比送给别人强。
你这就不懂了,张妈瘪嘴,这孩子多了,那日子难过得很!
是啊成红,胡嫂擦了擦眼泪又看向张成红,你只有一个孩子?看你们这么年轻,可得抓紧了,多生几个,以后儿孙满堂。
这话和张妈说的话简直是两极分化。
肖乐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刘卫军沉声道,我们不准备再生了,一个孩子就足够。
什么?不生了?张妈听到这话反应极大,咋就不生了?
不能生了,张成红拉住刘卫军的手,不让他说话,我们这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娃,爸妈,好歹是你们的亲外孙,我不求你们对他有多好,但求你们别
害他。
刚要说最后两个字,就被刘卫军一把扣住她的后脑勺,将人按在怀里,好了好了,爸妈,成红今儿心情不是很好,我们就先走了。
他们一走,就只有肖乐这个外人在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