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什么时候想起来的?
肖乐问。
李清禾轻笑,你喝醉的时候。
肖乐脸一红,将李清禾拉上床,靠在他身前,蛮不讲理道,我没喝醉,我那是微醺。
是是是。
李清禾摸了摸他的脸颊,瘦了,得好好补补。
这才离开家两个月,我就有些想他们了,又说了一会儿话后,肖乐忽然道,咱们明年过年的时候回去一趟吧。
好。
李清禾自然听他的。
在任务世界,李清禾即便已经恢复记忆,也不能与肖乐说他们前几世的事情,二人都有这种念头,所以他们一点都没提起以前,都在珍惜这个世界能在一起的时光。
大年初一,肖乐二人还是去给员外拜了年,员外身体已经大好,晚上员外请他们去主院吃饭。
期间,他的小儿子因为积食,瞧着有些不精神,奶娘一直在给他揉小肚子。
这也不是病,只是贪吃带来的后果,都觉得不用管,揉揉肚子就好了。
肖乐见此,拿出一个瓷白的小瓶子,说来这也是从员外这得来的,他倒出一粒小药丸,对员外道。
这是我和我师兄一起做的克化丸,积食吃了这个后,会好克化一些。
员外立马让奶娘给孩子服下,果然,不到一刻钟,正在说话的几人,便见孩子已经快快乐乐地跟在几个兄长身后玩乐了。
不知这一瓶如何卖?
员外娘子问道。
肖乐看向李清禾,他还真没想好多少钱一瓶。
李清禾笑道,这些日子叨扰贵府良久,我们送员外一瓶也是应当的。
员外娘子一听,露出满意的笑,等她走后,员外道,我再买二十瓶,备用。
一瓶一两银子,他们得了二十两碎银,加上之前给员外治病得了五十两的银票,他们除去带出来的碎银子外,便已经有七十两的巨款。
一两银子一瓶,会不会太贵啊?
离开员外家时,肖乐拉着李清禾说悄悄话。
第130章 家暴小叔子
垂头看着小师弟的李清禾无奈道,不过是克化的药丸,一瓶里面有五十多粒,足够那小公子吃一年多了,我们既送了一瓶给他,那员外为何还要多买二十瓶呢?
是啊,为什么呢?
肖乐追问。
因为他想买的不是药丸,是他中毒不能外传的事,我们留下期间,有个小厮每天都会去正院,甚至有时还偷听我们说话。
肖乐恍然大悟,城里套路深,我们还是去乡下看病吧。
有很多地方还是没有乡大夫的。
他们继续往南走,路过一个又一个村子,治好了一个又一个病人,渐渐的就有人把他们传了出去,说他们是活菩萨,行医治病不但不收银子,偶尔见病患家中困难,还会留下些铜板。
渐渐的双菩就成了他们的江湖名号。
初夏,正坐在路边茶摊小桌子喝茶的二人,听着斜对面那桌喝茶的百姓,正在吹牛,吹的就是他们。
你们是不知道,那双菩本是道观里的道士,后来听闻百姓穷苦不能请名医治病,所以一怒之下便还了俗,行走于人间,治病救人。
大义啊。
真是活神仙啊。
肖乐:
李清禾:
他们快速喝完茶,接着上路。
啧,早上我们得被抓。
这啥名声啊,越好越显得朝廷不好。
肖乐感觉牢饭在向他们招手。
无需多想,我们问心无愧,李清禾安抚着,不过咱们若是遇见达官显贵重病的,也可以医治医治,以后能避免很多麻烦。
这个好,肖乐使劲儿点头。
可从初夏走到初冬,他们也没能遇见一个达官显贵,而且还是重病的。
倒是有不少冒充他们的假大夫,慢慢地就把名声搅得有些坏了,这倒是让肖乐高兴起来。
这下朝廷就觉得我们不是那么圣洁了,肖乐吃着干馒头,喝着山间泉水,笑眯眯地说道。
李清禾抬手轻抚了一下他的头发,这一路累吗?
累,肖乐点头,指了指自己的腿,这辈子从未走过这么远的路,刚出发那半个月,我的脚都起泡了,后来你还背着我走。
李清禾自然记得,那水泡在白嫩的脚心,又疼又痒,只能给他抹点药,再脱了鞋,背着对方,两个脚丫子在半空中一晃一晃的,可爱又可怜。
但是如今我习惯了,肖乐吃下最后一口干粮,拿起竹筒喝了点水后,撑着下巴对李清禾道,一天不走,还觉得不自在,再有,看见那些病好后的一张张欣喜的脸,我比在路上捡到一百两还要高兴!
可打脸就是来得那么快。
这不,转眼又到了腊月,冷得瑟瑟发抖的天,二人在破庙借宿,不想在那干草中遇见一姑娘,瞧着像个富贵人家的丫鬟,但衣衫不整,二人赶忙给了对方衣服,以及擦外伤的药膏,边去寺庙外站着了。
那姑娘收拾好自己后,眼泪汪汪地冲二人跪下道谢,还说自己本是陪着自家小姐来上香,谁知道这寺庙早就废弃了,又遇见了歹人,反正就是九死一生,而小姐被家人接回去了,她却失散了。
肖乐正要给她把脉,那姑娘直接把手递给了李清禾。
肖乐:
劳烦公子了。
姑娘柔情似水地看着李清禾。
李清禾不敢动,不用把脉,姑娘只是受了点皮外伤罢了,既然相遇,也算是有缘,那药膏就留给姑娘用吧。
姑娘脸色一僵。
肖乐立马挺直脊梁,瞧瞧,这就是他的男人!
再有男女授受不亲,既然你先来,那我们就不叨扰了,小师弟,我见前面有一条岔路,不如过去瞧瞧,那边可能有村子。
好呀好呀。
肖乐快乐地跟上。
那姑娘却一下跪在地上,抱住了李清禾的腿,恩人带我一起走吧!我什么都愿意做!只求能在恩人身边伺候,以求报得恩情!
肖乐一把扯开那姑娘的手,对愣住的姑娘道,那药膏是我给你的!再有这个男人是我的!你要想要男人,自己找去,别和我抢啊!
找一个人男人容易吗?
都古代世界了,居然还有竞争?太可怕了。
肖乐拉着满脸笑意的李清禾,顶着风雪都离开了破庙。
留下那破庙里的姑娘满脸狰狞,什么嘛!能遇见一个好看的男人容易吗?居然还喜欢男人!什么世道啊!
说着,姑娘又把自己弄得乱糟糟的,接着躺在干草中,等着下一个客人来临。
而借住在老乡家的肖乐二人,也从对方口中得知了那姑娘的身世。
原本是被爹娘卖到县城,做了富贵人家的丫鬟,谁知道她是个不老实的,与主家有了首尾,被正室娘子发卖了。
结果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来到了他们村岔路口上边一点的破庙里。
别的时候也不来,就每年腊月的白天在。
若是遇见心软好色的,就会跟着一起走,可没过多久,又会被送回来,像个疯子,又比任何人都清醒。
肖乐麻了。
这要是缠上他们,那就是个强劲的情敌啊。
胡思乱想什么呢?
李清禾无奈地翻身抱住他,情敌不是这么用的。
肖乐嘿嘿一笑,钻进他怀里,第二日他们在另外一个路口遇见了那姑娘。
那姑娘也没想到会遇见他们第二轮,眼珠子一转刚要上前抱大腿的时候,肖乐当着她的面,勾下李清禾的脖子,吻住了对方的唇。
姑娘:完败。
接着肖乐走向那姑娘,给了对方五十文,我们穷得很,也不知道你之前经历了什么,别再这样依靠别人过日子了,换个县城,好好过日子吧。
说完,便和李清禾离开了。
看着二人的背影,姑娘红着眼将五十文钱揣好,在路边等了半天,终于瞧见一牛车经过,立马上去拦住,不等对方皱眉叫她滚开,姑娘便道,我去万县,我给车钱的。
说着,便拿出二十文递过去。
那大叔也是认识这姑娘的,就是因为认识,所以才不乐意搭对方,可这天寒地冻,能进一笔钱,回家就能让娘子和孩子多吃点好的,于是车夫把人拉到了万县。
巧的是,肖乐他们在前面也遇见了一老乡,也是坐牛车到南边的县城,正好就是万县。
在那呆了几天,救了几个人准备离开时,肖乐忽然拉住李清禾的衣袖,示意他往绸缎铺子那边看去。
只见前几天遇见的那姑娘,正笑眯眯地给妇人推荐布料。
还是想明白了,肖乐道。
若是你给银子后,她依旧不知悔改呢?
李清禾问。
那她就很可能再也爬不起来,一辈子都那么过了。
甘心吗?肯定不甘心的,肖乐虽然不喜她勾搭自己的男人,可在当时,他还看见了姑娘的自暴自弃。
都快除夕了,还不见老三回来,看来今年是不回来了。
肖母和黄四娘子站在院子外张望了好一会儿后,失望地走回院子。
今年不回来,明年肯定会回来的。
黄四娘子安抚道。
其实回不回来都无所谓了,肖母也想通了,只要他们平平安安的,那才是大好事。
是啊,黄四娘子点头。
肖母又问,你刚才说,你舅娘真借了银子给你娘?
借了,而且借了不少,黄四娘子点头,好像是小宝的夫子说他聪慧过人,可能会成为他们村最年轻的童生,这话传遍了,这不,舅娘就借了银子。
其实去年过年的时候,黄四娘子夫妇回娘家,那时候黄老娘就让众姐妹借点一直养着小宝,黄四娘子直接就走了,后来从黄三娘子那得知,去舅舅家拜年的时候,黄老娘向他们借钱,一个字儿都没借到。
不想今年因为夫子的一句话,还真借了不少。
也不知道五妹怎么样了。
黄四娘子叹道。
那丫头是个聪明的,早年受苦,肯定知道看人脸色,不该是自己的,不会强求,这样的性子,在大宅子里也吃不了亏。
这下轮到肖母安抚她了。
果然,过年的时候肖乐也没回来。
此时二人正在一道观中,本是因为想起江湖上对他们二人还俗的传言,所以路过道观时,便起了心思进来瞧瞧。
不想道主重病,便留下给其治病,这不,过年便在道观过了。
还说今年过年回去呢,肖乐叹了一声,食言了。
明年,明年就回家。
李清禾捏了捏他的手,拿着木棍在地上划拉,先说了他们所在的位置,再点了一下他们家的位置,这么算过去,确实一年以后就能回家。
一年后。
肖乐抱着一个小婴儿,正在给对方喂羊奶,而李清禾在一旁缝衣服,是小婴儿的尺寸。
他们在一农家院子住着,屋外下着雪,屋子里却暖洋洋的,烧着木柴取暖呢。
今年也回不去了。
哄着刚吃饱的孩子睡觉,肖乐叹道。
计划赶不上变化啊,路上捡到一孩子,发着高烧,被他们所救,原本这样是不容易被丢的,一直到解开襁褓,才发现这孩子的左脚脚趾多了一个。
这才是丢掉他的重要原因。
带着孩子那赶路就没那么快了。
于是又没有如愿回家。
明年,李清禾拿着针线的手一顿,明年一定回家。
肖乐噗嗤一笑,年复一年,等回去的时候,孩子都打酱油了。
见他笑,李清禾也跟着笑了,小小的屋子里却充满了温馨,可没多久孩子的哭声响起,还有两道无措的声音。
咋、咋了这是?
是不是没吃饱?
已经许久没带过孩子的二人,难免手忙脚乱,也亏主人家娘子是个有经验的,抱过去一摸便道,这是尿了,打些热水擦擦,再换一张布。
于是李清禾去打水,肖乐赶忙去翻包袱,拿出一条柔软又吸水的小布条。
这是肖乐做的尿片。
而今年,肖母不再在院子外张望,倒是肖父和肖大哥时不时站在院子外看。
只因为黄四娘子有了身孕,大着肚子在堂屋做针线活,肖母时时刻刻都陪着她。
等老三回来,就做叔叔了。
黄四娘子也笑,是啊。
到时候他就和大聪一样,紧张起来了,稀罕孩子得很,恨不得自己也有个孩子,然后咱们再给他相看一姑娘,成了家,那喜事儿不就来了吗?
肖父越想越美。
肖大哥也开始幻想弟弟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可别和老三那样生有一生懒骨。
可第二年,当肖乐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孩子回来时,一家人都惊呆了。
清禾师兄改日再来拜访,我让他先回家去了,娘,家里有米粥吗?团哥儿有些饿了。
肖乐一边把给他们带的礼物拿出来,一边问肖母。
肖母瞪着眼睛,与那小娃娃对上,小娃娃嗷一声,把脑袋埋进肖乐的脖子里,一副害羞的样子。
而抱着半岁多儿子的黄四娘子也惊住了,这、这可和他们想的不一样啊!这小叔带回来的孩子瞧着都快两岁了吧?
再垂头一看自家半岁多的孩子,黄四娘子嘴角一抽。
得,得叫对方哥哥才行。
谁说小叔子进度慢的?人家娃都有了!
二房的人闻声而来,也被惊住了,刘大夫夫妇过来时,倒是能稳住。
这孩子是?
恋耽美
肖乐问。
李清禾轻笑,你喝醉的时候。
肖乐脸一红,将李清禾拉上床,靠在他身前,蛮不讲理道,我没喝醉,我那是微醺。
是是是。
李清禾摸了摸他的脸颊,瘦了,得好好补补。
这才离开家两个月,我就有些想他们了,又说了一会儿话后,肖乐忽然道,咱们明年过年的时候回去一趟吧。
好。
李清禾自然听他的。
在任务世界,李清禾即便已经恢复记忆,也不能与肖乐说他们前几世的事情,二人都有这种念头,所以他们一点都没提起以前,都在珍惜这个世界能在一起的时光。
大年初一,肖乐二人还是去给员外拜了年,员外身体已经大好,晚上员外请他们去主院吃饭。
期间,他的小儿子因为积食,瞧着有些不精神,奶娘一直在给他揉小肚子。
这也不是病,只是贪吃带来的后果,都觉得不用管,揉揉肚子就好了。
肖乐见此,拿出一个瓷白的小瓶子,说来这也是从员外这得来的,他倒出一粒小药丸,对员外道。
这是我和我师兄一起做的克化丸,积食吃了这个后,会好克化一些。
员外立马让奶娘给孩子服下,果然,不到一刻钟,正在说话的几人,便见孩子已经快快乐乐地跟在几个兄长身后玩乐了。
不知这一瓶如何卖?
员外娘子问道。
肖乐看向李清禾,他还真没想好多少钱一瓶。
李清禾笑道,这些日子叨扰贵府良久,我们送员外一瓶也是应当的。
员外娘子一听,露出满意的笑,等她走后,员外道,我再买二十瓶,备用。
一瓶一两银子,他们得了二十两碎银,加上之前给员外治病得了五十两的银票,他们除去带出来的碎银子外,便已经有七十两的巨款。
一两银子一瓶,会不会太贵啊?
离开员外家时,肖乐拉着李清禾说悄悄话。
第130章 家暴小叔子
垂头看着小师弟的李清禾无奈道,不过是克化的药丸,一瓶里面有五十多粒,足够那小公子吃一年多了,我们既送了一瓶给他,那员外为何还要多买二十瓶呢?
是啊,为什么呢?
肖乐追问。
因为他想买的不是药丸,是他中毒不能外传的事,我们留下期间,有个小厮每天都会去正院,甚至有时还偷听我们说话。
肖乐恍然大悟,城里套路深,我们还是去乡下看病吧。
有很多地方还是没有乡大夫的。
他们继续往南走,路过一个又一个村子,治好了一个又一个病人,渐渐的就有人把他们传了出去,说他们是活菩萨,行医治病不但不收银子,偶尔见病患家中困难,还会留下些铜板。
渐渐的双菩就成了他们的江湖名号。
初夏,正坐在路边茶摊小桌子喝茶的二人,听着斜对面那桌喝茶的百姓,正在吹牛,吹的就是他们。
你们是不知道,那双菩本是道观里的道士,后来听闻百姓穷苦不能请名医治病,所以一怒之下便还了俗,行走于人间,治病救人。
大义啊。
真是活神仙啊。
肖乐:
李清禾:
他们快速喝完茶,接着上路。
啧,早上我们得被抓。
这啥名声啊,越好越显得朝廷不好。
肖乐感觉牢饭在向他们招手。
无需多想,我们问心无愧,李清禾安抚着,不过咱们若是遇见达官显贵重病的,也可以医治医治,以后能避免很多麻烦。
这个好,肖乐使劲儿点头。
可从初夏走到初冬,他们也没能遇见一个达官显贵,而且还是重病的。
倒是有不少冒充他们的假大夫,慢慢地就把名声搅得有些坏了,这倒是让肖乐高兴起来。
这下朝廷就觉得我们不是那么圣洁了,肖乐吃着干馒头,喝着山间泉水,笑眯眯地说道。
李清禾抬手轻抚了一下他的头发,这一路累吗?
累,肖乐点头,指了指自己的腿,这辈子从未走过这么远的路,刚出发那半个月,我的脚都起泡了,后来你还背着我走。
李清禾自然记得,那水泡在白嫩的脚心,又疼又痒,只能给他抹点药,再脱了鞋,背着对方,两个脚丫子在半空中一晃一晃的,可爱又可怜。
但是如今我习惯了,肖乐吃下最后一口干粮,拿起竹筒喝了点水后,撑着下巴对李清禾道,一天不走,还觉得不自在,再有,看见那些病好后的一张张欣喜的脸,我比在路上捡到一百两还要高兴!
可打脸就是来得那么快。
这不,转眼又到了腊月,冷得瑟瑟发抖的天,二人在破庙借宿,不想在那干草中遇见一姑娘,瞧着像个富贵人家的丫鬟,但衣衫不整,二人赶忙给了对方衣服,以及擦外伤的药膏,边去寺庙外站着了。
那姑娘收拾好自己后,眼泪汪汪地冲二人跪下道谢,还说自己本是陪着自家小姐来上香,谁知道这寺庙早就废弃了,又遇见了歹人,反正就是九死一生,而小姐被家人接回去了,她却失散了。
肖乐正要给她把脉,那姑娘直接把手递给了李清禾。
肖乐:
劳烦公子了。
姑娘柔情似水地看着李清禾。
李清禾不敢动,不用把脉,姑娘只是受了点皮外伤罢了,既然相遇,也算是有缘,那药膏就留给姑娘用吧。
姑娘脸色一僵。
肖乐立马挺直脊梁,瞧瞧,这就是他的男人!
再有男女授受不亲,既然你先来,那我们就不叨扰了,小师弟,我见前面有一条岔路,不如过去瞧瞧,那边可能有村子。
好呀好呀。
肖乐快乐地跟上。
那姑娘却一下跪在地上,抱住了李清禾的腿,恩人带我一起走吧!我什么都愿意做!只求能在恩人身边伺候,以求报得恩情!
肖乐一把扯开那姑娘的手,对愣住的姑娘道,那药膏是我给你的!再有这个男人是我的!你要想要男人,自己找去,别和我抢啊!
找一个人男人容易吗?
都古代世界了,居然还有竞争?太可怕了。
肖乐拉着满脸笑意的李清禾,顶着风雪都离开了破庙。
留下那破庙里的姑娘满脸狰狞,什么嘛!能遇见一个好看的男人容易吗?居然还喜欢男人!什么世道啊!
说着,姑娘又把自己弄得乱糟糟的,接着躺在干草中,等着下一个客人来临。
而借住在老乡家的肖乐二人,也从对方口中得知了那姑娘的身世。
原本是被爹娘卖到县城,做了富贵人家的丫鬟,谁知道她是个不老实的,与主家有了首尾,被正室娘子发卖了。
结果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来到了他们村岔路口上边一点的破庙里。
别的时候也不来,就每年腊月的白天在。
若是遇见心软好色的,就会跟着一起走,可没过多久,又会被送回来,像个疯子,又比任何人都清醒。
肖乐麻了。
这要是缠上他们,那就是个强劲的情敌啊。
胡思乱想什么呢?
李清禾无奈地翻身抱住他,情敌不是这么用的。
肖乐嘿嘿一笑,钻进他怀里,第二日他们在另外一个路口遇见了那姑娘。
那姑娘也没想到会遇见他们第二轮,眼珠子一转刚要上前抱大腿的时候,肖乐当着她的面,勾下李清禾的脖子,吻住了对方的唇。
姑娘:完败。
接着肖乐走向那姑娘,给了对方五十文,我们穷得很,也不知道你之前经历了什么,别再这样依靠别人过日子了,换个县城,好好过日子吧。
说完,便和李清禾离开了。
看着二人的背影,姑娘红着眼将五十文钱揣好,在路边等了半天,终于瞧见一牛车经过,立马上去拦住,不等对方皱眉叫她滚开,姑娘便道,我去万县,我给车钱的。
说着,便拿出二十文递过去。
那大叔也是认识这姑娘的,就是因为认识,所以才不乐意搭对方,可这天寒地冻,能进一笔钱,回家就能让娘子和孩子多吃点好的,于是车夫把人拉到了万县。
巧的是,肖乐他们在前面也遇见了一老乡,也是坐牛车到南边的县城,正好就是万县。
在那呆了几天,救了几个人准备离开时,肖乐忽然拉住李清禾的衣袖,示意他往绸缎铺子那边看去。
只见前几天遇见的那姑娘,正笑眯眯地给妇人推荐布料。
还是想明白了,肖乐道。
若是你给银子后,她依旧不知悔改呢?
李清禾问。
那她就很可能再也爬不起来,一辈子都那么过了。
甘心吗?肯定不甘心的,肖乐虽然不喜她勾搭自己的男人,可在当时,他还看见了姑娘的自暴自弃。
都快除夕了,还不见老三回来,看来今年是不回来了。
肖母和黄四娘子站在院子外张望了好一会儿后,失望地走回院子。
今年不回来,明年肯定会回来的。
黄四娘子安抚道。
其实回不回来都无所谓了,肖母也想通了,只要他们平平安安的,那才是大好事。
是啊,黄四娘子点头。
肖母又问,你刚才说,你舅娘真借了银子给你娘?
借了,而且借了不少,黄四娘子点头,好像是小宝的夫子说他聪慧过人,可能会成为他们村最年轻的童生,这话传遍了,这不,舅娘就借了银子。
其实去年过年的时候,黄四娘子夫妇回娘家,那时候黄老娘就让众姐妹借点一直养着小宝,黄四娘子直接就走了,后来从黄三娘子那得知,去舅舅家拜年的时候,黄老娘向他们借钱,一个字儿都没借到。
不想今年因为夫子的一句话,还真借了不少。
也不知道五妹怎么样了。
黄四娘子叹道。
那丫头是个聪明的,早年受苦,肯定知道看人脸色,不该是自己的,不会强求,这样的性子,在大宅子里也吃不了亏。
这下轮到肖母安抚她了。
果然,过年的时候肖乐也没回来。
此时二人正在一道观中,本是因为想起江湖上对他们二人还俗的传言,所以路过道观时,便起了心思进来瞧瞧。
不想道主重病,便留下给其治病,这不,过年便在道观过了。
还说今年过年回去呢,肖乐叹了一声,食言了。
明年,明年就回家。
李清禾捏了捏他的手,拿着木棍在地上划拉,先说了他们所在的位置,再点了一下他们家的位置,这么算过去,确实一年以后就能回家。
一年后。
肖乐抱着一个小婴儿,正在给对方喂羊奶,而李清禾在一旁缝衣服,是小婴儿的尺寸。
他们在一农家院子住着,屋外下着雪,屋子里却暖洋洋的,烧着木柴取暖呢。
今年也回不去了。
哄着刚吃饱的孩子睡觉,肖乐叹道。
计划赶不上变化啊,路上捡到一孩子,发着高烧,被他们所救,原本这样是不容易被丢的,一直到解开襁褓,才发现这孩子的左脚脚趾多了一个。
这才是丢掉他的重要原因。
带着孩子那赶路就没那么快了。
于是又没有如愿回家。
明年,李清禾拿着针线的手一顿,明年一定回家。
肖乐噗嗤一笑,年复一年,等回去的时候,孩子都打酱油了。
见他笑,李清禾也跟着笑了,小小的屋子里却充满了温馨,可没多久孩子的哭声响起,还有两道无措的声音。
咋、咋了这是?
是不是没吃饱?
已经许久没带过孩子的二人,难免手忙脚乱,也亏主人家娘子是个有经验的,抱过去一摸便道,这是尿了,打些热水擦擦,再换一张布。
于是李清禾去打水,肖乐赶忙去翻包袱,拿出一条柔软又吸水的小布条。
这是肖乐做的尿片。
而今年,肖母不再在院子外张望,倒是肖父和肖大哥时不时站在院子外看。
只因为黄四娘子有了身孕,大着肚子在堂屋做针线活,肖母时时刻刻都陪着她。
等老三回来,就做叔叔了。
黄四娘子也笑,是啊。
到时候他就和大聪一样,紧张起来了,稀罕孩子得很,恨不得自己也有个孩子,然后咱们再给他相看一姑娘,成了家,那喜事儿不就来了吗?
肖父越想越美。
肖大哥也开始幻想弟弟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可别和老三那样生有一生懒骨。
可第二年,当肖乐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孩子回来时,一家人都惊呆了。
清禾师兄改日再来拜访,我让他先回家去了,娘,家里有米粥吗?团哥儿有些饿了。
肖乐一边把给他们带的礼物拿出来,一边问肖母。
肖母瞪着眼睛,与那小娃娃对上,小娃娃嗷一声,把脑袋埋进肖乐的脖子里,一副害羞的样子。
而抱着半岁多儿子的黄四娘子也惊住了,这、这可和他们想的不一样啊!这小叔带回来的孩子瞧着都快两岁了吧?
再垂头一看自家半岁多的孩子,黄四娘子嘴角一抽。
得,得叫对方哥哥才行。
谁说小叔子进度慢的?人家娃都有了!
二房的人闻声而来,也被惊住了,刘大夫夫妇过来时,倒是能稳住。
这孩子是?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