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肖乐听见这话回过头,那也不是,你看我不就没娘子吗?
那一定是姑娘们觉得你太好看了,比不过你,这才不嫁给你。
孩子仔细想了想后,居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把汉子和刘大夫逗得大笑不已。
第116章 好懒小叔子
皮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颗勇敢的心,还有良好的德性,这样才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肖乐说完这句话后,便继续忙去了。
孩子没听懂,但他爹看向肖乐的眼神却变了,肖三郎这话在理,儿子,你可得记在心里。
他是没想到肖三郎会说出这么一段话,于是回去后,忍不住对家里人提了这件事,结果被他娘还有娘子传了出去,一时间全村的汉子都对肖三郎有了新认识。
不只是他们,好些长辈也觉得这孩子还算不错的。
夜里,肖二叔来他们家串门,也说到这段话,此时肖乐已经呼呼大睡,肖父等人听得眉开眼笑。
这孩子是个有自己主意的,我还担心他呢,肖父道。
担心什么,如今他已经是刘大夫的徒弟,以后能做的多了去,肖二叔轻笑,又看向肖大哥,你之前不是想学木工手艺?我还真认识一人,他如今想找个徒弟,你若是有心,明日与我去他家拜访?
肖大哥双眼一亮,坐直身体,听二叔的!
那就麻烦他二叔了,肖母柔声道。
嫂子客气,都是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呢。
肖二叔摆手。
第二天肖大哥带着礼跟着肖二叔来到了李家,李父正在修整木凳,听见肖二叔的声音抬起头,老弟!
是我是我,肖二叔笑着上前,与李父勾肩搭背一番后,又指着身后的肖大哥道,这就是我跟你提过我,我那个侄儿,你瞧瞧,能不能入你眼,都是你的事儿,不必因为我们关系好,就不好意思说。
肖大哥上前见礼。
李父上下打量了一番肖大哥,对对方的身体是很满意的,木匠嘛,上山找木材是常有的事儿,那身体自然不能太瘦弱。
我要求就一个,一定要有耐心。
李父说起自己收弟子的要求,你每日回家住,但每天得来我这,且天不见亮就得在我面前,你若是能坚持两个月,我就收下你。
之前倒也收过两个,第一个没坚持住,第二个原本是坚持下来了,可在跟着李父的第五个月,就显露出本性,李父没喝拜师茶,自然将人赶走了。
是。
肖大哥不善言辞,听到就应。
肖大哥?
李清禾挑水回来,便见院子里站着一个眼熟的人,再仔细一看,可不就是自己小师弟的亲哥哥吗?
李、李小大夫?
肖大哥见到李清禾也十分惊讶。
你们认识?
正和肖二叔说话的李父转过头来。
李清禾卸下扁担,笑道,是啊,这是我小师弟的兄长。
哦?
儿子的小师弟可不就是向自家姑娘求亲被拒的那个?
李父倒也没因为这个而尴尬,也没有因为这件事对肖大哥有什么看法,认识也好,你带他在周围转转。
欸,李清禾点头,而肖大哥已经不用人说,帮着把水桶提进灶房了,看着对方的背影,李清禾轻笑一声,并未阻止。
来,这是你肖叔,是我在外做工时认识的好友,李父向李清禾介绍,李清禾上前拱手。
肖叔。
好孩子,肖二叔笑眯眯地看着他,你爹可没少提起你,确实是个好孩子,定亲了吗?
还未,李清禾温笑道。
那可得抓紧了,肖二叔大笑着。
我也愁呢,对了,老弟你家可有姑娘?
没有,我只有两个臭小子,其中小儿子还是个小光棍呢,肖二叔说完,李父又哈哈大笑。
李清禾不再打扰二位,带着肖大哥去村里转了转,还去了于大夫家。
如今于大夫轻松得很,有李清禾帮忙,村里跑腿的都是他,他只需要在家开药方子。
小乐的兄长?哎哟难怪看着这么可亲呢!快、快进来坐!
得知是肖乐的兄长后,于大夫的脸都快笑成菊花了。
师父,医门开会那天见过的,您忘了?
李清禾无奈道。
哦哦哦,我就说眼熟嘛,哎哟我这老头子记性不好了,你可别介意啊,于大夫脸皮厚得很,一点都不觉得尴尬。
从于大夫那出来后,李清禾问起肖乐,许久不见小师弟,他如今在学什么?
听刘大夫说,现在老三已经开始学诊脉了。
肖大哥说完,李清禾虽然有所准备,可还是非常震惊的,小师弟果然天赋超出常人,说来惭愧,我六岁跟在师父身边,一直到十五岁才开始学诊脉。
如今他也不过二十二岁。
肖大哥闻言有些骄傲,但更多的是高兴,高兴自己的弟弟果然是天才。
不过嘴上还是稍微客气了一下,二人客气一番后,李清禾旁敲侧击得到了一些肖乐的小爱好,比如说喜欢吃山间红野果,又比如从刘大夫那回来后,能不动就不动。
但却会帮着刷碗还有清扫院子。
喜欢听家人说家常,却听不到一刻钟便打瞌睡了。
不怎么喜欢家人进自己房间。
更有趣的是,生气的时候会多吃两碗饭。
正和师父晒草药的肖乐忽然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
见他揉着鼻子,刘大夫取笑道,定是有人念着你。
谁会念着我?清禾师兄吗?
肖乐双眼一亮,追问道。
刘大夫一愣,看着他满脸期待,他含糊着,还真说不准就是他,看来你真的很喜欢清禾。
他很好,我很喜欢。
肖乐很坦诚。
有一说一,虽然老于头不怎么样,但是清禾这孩子确实不错,你可以和他深交。
虽然最后两个字的含义不是肖乐想的那样,可他还是忍不住在心里道:早晚都会深交的。
可惜人设不能崩得太厉害,毕竟原主白纸一张,若是忽然勾三搭四,那这个世界的评分铁定只有八点几分。
晚上肖大哥回来时,说了自己要在李家做学徒的事儿,还不是学徒,得过了考验后,才能喝敬茶,而且并不是过了这两个月就可以敬茶。
见家人们克制不住喜悦在那笑时,肖大哥忙道。
大哥做事粗中有细,又是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你一定会留下的。
肖乐满脸认真地说道。
听着这个话,肖大哥的黑脸一红,哪有你说得这么好。
他自认为没什么本事,不然家里的房子早就成青砖大瓦房了。
大哥,不是越富的人才是越好的人,咱们家虽然清贫了些,可家人和睦,不像五族叔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就今天他小儿媳还来找师父包扎伤口呢。
倒也不是她男人打她,是她自己打男人的时候不小心打在了自己身上。
又打架了?
肖母啧啧两声,难怪下午我碰见你五族叔的时候,他脸色那么不好看呢,当初他那小儿子是个混子,所以就做主给他娶了个性子泼辣的娘子。
这人倒是被那小娘子管得服服帖帖的,可打架却成了家常便饭,别人劝架还会被一块儿打骂。
肖父也在一旁点头,几次过后,便没人敢去劝架,即便是村长去,他们都不会给面子,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半点不在乎旁人怎么看待,也是一对怨偶了。
我记得有一年你们二婶碰见他们在后山打架,哎哟,你们二婶去劝架,结果不但没劝成,你二婶还和那小娘子打了一架。
说着说着,肖母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后来你二婶也不包扎伤口,就这么坐在他们家院门口,从傍晚骂到晚上三更半夜,这才被你们二叔拉回家。
闻言,黄四娘子都忍不住笑了。
不过那小娘子确实厉害,打起她男人可从来没轻过,而且她男人还打不过她,肖母低声道。
黄四娘子仔细回想了那族叔家的小儿媳,她很高。
比黄四娘子高一个头。
算是村里女人中个子较高的了。
肖乐听着听着,又开始打瞌睡了,而这会儿肖大哥凑到他身旁道,你知道我未来师父是谁吗?
谁?
肖乐打起精神问道。
你清禾师兄的爹!
肖乐顿时精神百倍,追问道,那清禾师兄见到你惊讶吗?
惊讶,我们都很惊讶,肖大哥连连点头,而且他还一直夸你呢!
夸我什么?
夸你是个天才!还夸你人好,还说有机会来村里找你一起研究草药啥的。
肖大哥细细说着,肖乐越听越精神。
后来肖大哥自己困了,肖乐要不是怕他明儿起不来,再也去不了李家,怕是要缠着对方一直问。
他的异常,肖父他们自然是看在眼里的。
入睡时,肖父道,看来老三很喜欢那个叫清禾的。
那也是缘分了,可惜他妹妹已经定了人家,肖母他们也是从肖二叔那得知李家是之前那个李家。
有什么可惜,他们玩得好,也是好事儿,说起来,老三还没有朋友呢。
肖父叹道。
是啊,下次清禾要是来家里,咱们可得对他好些,那可是老三喜欢的人。
肖母随口道,却不想自己嘴里的喜欢还真应了肖乐心里的喜欢。
第117章 好懒小叔子
一大早刘大夫便发现,小徒弟似乎心情十分不错,从跨进院门开始,那两声朝气十足的师父、师娘便让夫妇二人侧目。
后来那嘴角的弧度就没下去过,甚至还有模有样地哼起了刘婆子那不成调的曲儿。
刘大夫听得嘴角直抽,刘婆子听得眉眼弯弯,还对刘大夫说,唱得比我好。
这话让刘大夫双眼一瞪,比你还不成调!
那不就是唱得比我好听吗?
刘婆子笑得更加开怀,接着便哼着与肖乐同步的调子,高高兴兴地去忙自己的事儿。
别跟你师娘学,见她离开后,刘大夫连忙来到小徒弟身旁,你要是喜欢这曲儿,就跟别人学上那正调的,别学这不成调的哼在嘴边,不好听。
最后三个字说得非常小声。
可见怕妻子听见。
咿,肖乐一脸疑惑,这曲儿原来不是这个调的?
刘大夫:当然不是,我教你该怎么唱。
他非常自信地清咳了两声,接着挺直身躯,在肖乐期待的眼神下破锣嗓音倾泻而出,差点没把肖乐送走,没将院子外偷听的刘婆子笑疯。
怎么样?学会了吗?
非常自信的刘大夫唱完后,转头向肖乐问道。
肖乐狠狠地揉了揉耳朵,僵硬着转过身,师父,太阳快出来了,我得去晒草药。
说完便快步进了堂屋,去拿草药去了。
留下院子里的刘大夫一脸疑惑地看了看天,这才刚天亮没多久,哪里来的太阳?
说完,又轻声哼着那小调儿,躺在那竹椅上一唱就是大半上午,肖乐只恨自己耳朵没聋。
回来做饭的刘婆子还没进院门,便听见自家老头子那破锣嗓,她立马推开院门,瞧见她后,刘大夫立马闭上嘴,一脸若无其事地打着招呼,回来了?
刘婆子没说话,转头去看肖乐,肖乐可怜巴巴地看着她,她心里一软,瞪着刘大夫,你可别唱了,我在外面听着还以为家里闹鬼呢!
这话可太伤刘大夫的自尊心了,什么?又这么让人难以忍受吗?
还有这么让人难以忍受吗?是简直让人难以忍受!刘婆子直接决定,以后你再这么唱,我就少做一顿饭。
刘大夫哑口无言。
饭重要、饭重要。
他心里默念着,最后露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听你的,不唱了。
肖乐眼里闪过欣喜,又高高兴兴地干起活。
刘大夫注意到后,嘴角一抽,开始自我怀疑:难道我唱得真的不好听?可老于说我唱得非常好啊。
难不成老于骗他。
不会吧,老于虽然不着调,可没必要在这种地方骗他吧?
刘大夫决定以后就和老于在一起的时候,唱上几句助助兴。
老于家中坐,灾从好友家来。
他也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
肯定是姓刘的那老家伙背地里骂我呢!清禾!
刚从病人家回来的李清禾放下医箱,走进堂屋,师父。
老于打了个哈欠,先问了病人的情况,得知没什么事儿后,又指了指旁边拿出来的两本医书。
你去太平村一趟,送两本医书给你刘叔,再把你小师弟请过来住十天半个月。
李清禾闻言一笑,拿起医书应下后,便快步离开了。
肖乐刚吃过午饭,正在刷碗的时候,李清禾来了。
刘婆子被邻居叫走了,刘大夫在茅房,所以李清禾来的时候院子里并没有人,但是院门是开着的。
扫了一眼满院子的药草后,李清禾熟门熟路的将医书放在堂屋木桌上,接着走向有些动静的灶房。
他记得肖大哥说过,小师弟中午是在刘家吃饭的。
他刚跨进灶房门,刚洗好碗的肖乐便转过身来。
小师弟。
清禾师兄!
恋耽美
那一定是姑娘们觉得你太好看了,比不过你,这才不嫁给你。
孩子仔细想了想后,居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把汉子和刘大夫逗得大笑不已。
第116章 好懒小叔子
皮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颗勇敢的心,还有良好的德性,这样才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肖乐说完这句话后,便继续忙去了。
孩子没听懂,但他爹看向肖乐的眼神却变了,肖三郎这话在理,儿子,你可得记在心里。
他是没想到肖三郎会说出这么一段话,于是回去后,忍不住对家里人提了这件事,结果被他娘还有娘子传了出去,一时间全村的汉子都对肖三郎有了新认识。
不只是他们,好些长辈也觉得这孩子还算不错的。
夜里,肖二叔来他们家串门,也说到这段话,此时肖乐已经呼呼大睡,肖父等人听得眉开眼笑。
这孩子是个有自己主意的,我还担心他呢,肖父道。
担心什么,如今他已经是刘大夫的徒弟,以后能做的多了去,肖二叔轻笑,又看向肖大哥,你之前不是想学木工手艺?我还真认识一人,他如今想找个徒弟,你若是有心,明日与我去他家拜访?
肖大哥双眼一亮,坐直身体,听二叔的!
那就麻烦他二叔了,肖母柔声道。
嫂子客气,都是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呢。
肖二叔摆手。
第二天肖大哥带着礼跟着肖二叔来到了李家,李父正在修整木凳,听见肖二叔的声音抬起头,老弟!
是我是我,肖二叔笑着上前,与李父勾肩搭背一番后,又指着身后的肖大哥道,这就是我跟你提过我,我那个侄儿,你瞧瞧,能不能入你眼,都是你的事儿,不必因为我们关系好,就不好意思说。
肖大哥上前见礼。
李父上下打量了一番肖大哥,对对方的身体是很满意的,木匠嘛,上山找木材是常有的事儿,那身体自然不能太瘦弱。
我要求就一个,一定要有耐心。
李父说起自己收弟子的要求,你每日回家住,但每天得来我这,且天不见亮就得在我面前,你若是能坚持两个月,我就收下你。
之前倒也收过两个,第一个没坚持住,第二个原本是坚持下来了,可在跟着李父的第五个月,就显露出本性,李父没喝拜师茶,自然将人赶走了。
是。
肖大哥不善言辞,听到就应。
肖大哥?
李清禾挑水回来,便见院子里站着一个眼熟的人,再仔细一看,可不就是自己小师弟的亲哥哥吗?
李、李小大夫?
肖大哥见到李清禾也十分惊讶。
你们认识?
正和肖二叔说话的李父转过头来。
李清禾卸下扁担,笑道,是啊,这是我小师弟的兄长。
哦?
儿子的小师弟可不就是向自家姑娘求亲被拒的那个?
李父倒也没因为这个而尴尬,也没有因为这件事对肖大哥有什么看法,认识也好,你带他在周围转转。
欸,李清禾点头,而肖大哥已经不用人说,帮着把水桶提进灶房了,看着对方的背影,李清禾轻笑一声,并未阻止。
来,这是你肖叔,是我在外做工时认识的好友,李父向李清禾介绍,李清禾上前拱手。
肖叔。
好孩子,肖二叔笑眯眯地看着他,你爹可没少提起你,确实是个好孩子,定亲了吗?
还未,李清禾温笑道。
那可得抓紧了,肖二叔大笑着。
我也愁呢,对了,老弟你家可有姑娘?
没有,我只有两个臭小子,其中小儿子还是个小光棍呢,肖二叔说完,李父又哈哈大笑。
李清禾不再打扰二位,带着肖大哥去村里转了转,还去了于大夫家。
如今于大夫轻松得很,有李清禾帮忙,村里跑腿的都是他,他只需要在家开药方子。
小乐的兄长?哎哟难怪看着这么可亲呢!快、快进来坐!
得知是肖乐的兄长后,于大夫的脸都快笑成菊花了。
师父,医门开会那天见过的,您忘了?
李清禾无奈道。
哦哦哦,我就说眼熟嘛,哎哟我这老头子记性不好了,你可别介意啊,于大夫脸皮厚得很,一点都不觉得尴尬。
从于大夫那出来后,李清禾问起肖乐,许久不见小师弟,他如今在学什么?
听刘大夫说,现在老三已经开始学诊脉了。
肖大哥说完,李清禾虽然有所准备,可还是非常震惊的,小师弟果然天赋超出常人,说来惭愧,我六岁跟在师父身边,一直到十五岁才开始学诊脉。
如今他也不过二十二岁。
肖大哥闻言有些骄傲,但更多的是高兴,高兴自己的弟弟果然是天才。
不过嘴上还是稍微客气了一下,二人客气一番后,李清禾旁敲侧击得到了一些肖乐的小爱好,比如说喜欢吃山间红野果,又比如从刘大夫那回来后,能不动就不动。
但却会帮着刷碗还有清扫院子。
喜欢听家人说家常,却听不到一刻钟便打瞌睡了。
不怎么喜欢家人进自己房间。
更有趣的是,生气的时候会多吃两碗饭。
正和师父晒草药的肖乐忽然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
见他揉着鼻子,刘大夫取笑道,定是有人念着你。
谁会念着我?清禾师兄吗?
肖乐双眼一亮,追问道。
刘大夫一愣,看着他满脸期待,他含糊着,还真说不准就是他,看来你真的很喜欢清禾。
他很好,我很喜欢。
肖乐很坦诚。
有一说一,虽然老于头不怎么样,但是清禾这孩子确实不错,你可以和他深交。
虽然最后两个字的含义不是肖乐想的那样,可他还是忍不住在心里道:早晚都会深交的。
可惜人设不能崩得太厉害,毕竟原主白纸一张,若是忽然勾三搭四,那这个世界的评分铁定只有八点几分。
晚上肖大哥回来时,说了自己要在李家做学徒的事儿,还不是学徒,得过了考验后,才能喝敬茶,而且并不是过了这两个月就可以敬茶。
见家人们克制不住喜悦在那笑时,肖大哥忙道。
大哥做事粗中有细,又是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你一定会留下的。
肖乐满脸认真地说道。
听着这个话,肖大哥的黑脸一红,哪有你说得这么好。
他自认为没什么本事,不然家里的房子早就成青砖大瓦房了。
大哥,不是越富的人才是越好的人,咱们家虽然清贫了些,可家人和睦,不像五族叔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就今天他小儿媳还来找师父包扎伤口呢。
倒也不是她男人打她,是她自己打男人的时候不小心打在了自己身上。
又打架了?
肖母啧啧两声,难怪下午我碰见你五族叔的时候,他脸色那么不好看呢,当初他那小儿子是个混子,所以就做主给他娶了个性子泼辣的娘子。
这人倒是被那小娘子管得服服帖帖的,可打架却成了家常便饭,别人劝架还会被一块儿打骂。
肖父也在一旁点头,几次过后,便没人敢去劝架,即便是村长去,他们都不会给面子,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半点不在乎旁人怎么看待,也是一对怨偶了。
我记得有一年你们二婶碰见他们在后山打架,哎哟,你们二婶去劝架,结果不但没劝成,你二婶还和那小娘子打了一架。
说着说着,肖母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后来你二婶也不包扎伤口,就这么坐在他们家院门口,从傍晚骂到晚上三更半夜,这才被你们二叔拉回家。
闻言,黄四娘子都忍不住笑了。
不过那小娘子确实厉害,打起她男人可从来没轻过,而且她男人还打不过她,肖母低声道。
黄四娘子仔细回想了那族叔家的小儿媳,她很高。
比黄四娘子高一个头。
算是村里女人中个子较高的了。
肖乐听着听着,又开始打瞌睡了,而这会儿肖大哥凑到他身旁道,你知道我未来师父是谁吗?
谁?
肖乐打起精神问道。
你清禾师兄的爹!
肖乐顿时精神百倍,追问道,那清禾师兄见到你惊讶吗?
惊讶,我们都很惊讶,肖大哥连连点头,而且他还一直夸你呢!
夸我什么?
夸你是个天才!还夸你人好,还说有机会来村里找你一起研究草药啥的。
肖大哥细细说着,肖乐越听越精神。
后来肖大哥自己困了,肖乐要不是怕他明儿起不来,再也去不了李家,怕是要缠着对方一直问。
他的异常,肖父他们自然是看在眼里的。
入睡时,肖父道,看来老三很喜欢那个叫清禾的。
那也是缘分了,可惜他妹妹已经定了人家,肖母他们也是从肖二叔那得知李家是之前那个李家。
有什么可惜,他们玩得好,也是好事儿,说起来,老三还没有朋友呢。
肖父叹道。
是啊,下次清禾要是来家里,咱们可得对他好些,那可是老三喜欢的人。
肖母随口道,却不想自己嘴里的喜欢还真应了肖乐心里的喜欢。
第117章 好懒小叔子
一大早刘大夫便发现,小徒弟似乎心情十分不错,从跨进院门开始,那两声朝气十足的师父、师娘便让夫妇二人侧目。
后来那嘴角的弧度就没下去过,甚至还有模有样地哼起了刘婆子那不成调的曲儿。
刘大夫听得嘴角直抽,刘婆子听得眉眼弯弯,还对刘大夫说,唱得比我好。
这话让刘大夫双眼一瞪,比你还不成调!
那不就是唱得比我好听吗?
刘婆子笑得更加开怀,接着便哼着与肖乐同步的调子,高高兴兴地去忙自己的事儿。
别跟你师娘学,见她离开后,刘大夫连忙来到小徒弟身旁,你要是喜欢这曲儿,就跟别人学上那正调的,别学这不成调的哼在嘴边,不好听。
最后三个字说得非常小声。
可见怕妻子听见。
咿,肖乐一脸疑惑,这曲儿原来不是这个调的?
刘大夫:当然不是,我教你该怎么唱。
他非常自信地清咳了两声,接着挺直身躯,在肖乐期待的眼神下破锣嗓音倾泻而出,差点没把肖乐送走,没将院子外偷听的刘婆子笑疯。
怎么样?学会了吗?
非常自信的刘大夫唱完后,转头向肖乐问道。
肖乐狠狠地揉了揉耳朵,僵硬着转过身,师父,太阳快出来了,我得去晒草药。
说完便快步进了堂屋,去拿草药去了。
留下院子里的刘大夫一脸疑惑地看了看天,这才刚天亮没多久,哪里来的太阳?
说完,又轻声哼着那小调儿,躺在那竹椅上一唱就是大半上午,肖乐只恨自己耳朵没聋。
回来做饭的刘婆子还没进院门,便听见自家老头子那破锣嗓,她立马推开院门,瞧见她后,刘大夫立马闭上嘴,一脸若无其事地打着招呼,回来了?
刘婆子没说话,转头去看肖乐,肖乐可怜巴巴地看着她,她心里一软,瞪着刘大夫,你可别唱了,我在外面听着还以为家里闹鬼呢!
这话可太伤刘大夫的自尊心了,什么?又这么让人难以忍受吗?
还有这么让人难以忍受吗?是简直让人难以忍受!刘婆子直接决定,以后你再这么唱,我就少做一顿饭。
刘大夫哑口无言。
饭重要、饭重要。
他心里默念着,最后露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听你的,不唱了。
肖乐眼里闪过欣喜,又高高兴兴地干起活。
刘大夫注意到后,嘴角一抽,开始自我怀疑:难道我唱得真的不好听?可老于说我唱得非常好啊。
难不成老于骗他。
不会吧,老于虽然不着调,可没必要在这种地方骗他吧?
刘大夫决定以后就和老于在一起的时候,唱上几句助助兴。
老于家中坐,灾从好友家来。
他也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
肯定是姓刘的那老家伙背地里骂我呢!清禾!
刚从病人家回来的李清禾放下医箱,走进堂屋,师父。
老于打了个哈欠,先问了病人的情况,得知没什么事儿后,又指了指旁边拿出来的两本医书。
你去太平村一趟,送两本医书给你刘叔,再把你小师弟请过来住十天半个月。
李清禾闻言一笑,拿起医书应下后,便快步离开了。
肖乐刚吃过午饭,正在刷碗的时候,李清禾来了。
刘婆子被邻居叫走了,刘大夫在茅房,所以李清禾来的时候院子里并没有人,但是院门是开着的。
扫了一眼满院子的药草后,李清禾熟门熟路的将医书放在堂屋木桌上,接着走向有些动静的灶房。
他记得肖大哥说过,小师弟中午是在刘家吃饭的。
他刚跨进灶房门,刚洗好碗的肖乐便转过身来。
小师弟。
清禾师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