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这大叔脸上就差写上吾命休矣四个大字了。
第111章 好懒小叔子
见他如今惊慌,刘大夫清咳一声,柔声道,放心,虽是他抓药,可这药方子是从我这里出的。
那万一药抓过量了呢?
大叔仍旧不放心,死死地盯着肖乐,生怕对方开始抓药。
这你就更要放心了,刘大夫抬手摸了摸自己特意蓄出来的胡子,他抓了药以后,会拿到我眼前,我看过没有问题后,才会交给你。
听到这话,大叔的心才稍稳了一些,又见肖乐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只等着自己同意后,便去抓药。
顿时,大叔觉得自己应该支持后辈,毕竟刘大夫以后要是老得不能治病了,那他们村就得靠肖乐。
那行吧,肖乐,叔信你,你也得为叔着想。
没问题!
闻言,肖乐咧嘴一笑,进小偏房里,很熟练地拉开木柜开始捡药。
甘草、蔓荆子、防风
他快速抓好对量的药材,用小秤量了后,再分类放在油纸上,小心地拿到刘大夫面前,师父,请查看。
大叔的心提着,看着刘大夫。
刘大夫细细看了后,点头,没错,说完,便将药给包了起来,交给大叔,用五碗清水前服,切记喝药期间不能再沾酒。
哦哦,大叔愣了一会儿后,接过药包,再拿出五文钱递过去。
村里人来刘大夫这看病,不是什么太严重的病,一般都是五文钱。
而这一次刘大夫只收了四文钱,退给了对方一文钱,以后我徒弟抓药,都是四文钱,他是小辈,又是刚入行,乡亲们能多给他机会,刘某便感激不尽了。
肖乐也在刘大夫说完这话后,冲其拱了拱手。
这下大叔哪里还有什么担心,甚至还有些不好意思,拿着那一文钱还有药包回到家中。
按照刘大夫所说的煎服了两天后,头疼果然没了。
得知是肖乐给他抓的药后,好几个人都向他打听,大叔也老老实实地说,肖三郎是按照刘大夫的药方子抓药的,而且只要是肖三郎抓的药,刘大夫都会少收一文。
少收一文?莫不是这肖三郎抓的药有问题?
旁边人猜道。
不不不,大叔怕他们误会,连忙解释,肖三郎抓的药不是直接给我的,而是先拿给刘大夫看,没问题后再给我,那一文钱也只是想让大伙儿多照顾一下肖三郎吧。
这倒是让人理解,毕竟刘大夫这么大岁数了才收一个徒弟。
但大家是没想到,刘大夫会收村里最懒的人做徒弟,更没想到肖乐还那么聪明。
也不知道是冲那一文钱去的,还是想去照顾一下肖乐的生意这几天刘大夫的院子基本上就没安静过。
肖乐抓药越抓越顺,而且人俊嘴甜,把来看病的大爷大娘们稀罕得不行。
这不,渐渐的就有人在李家姑娘家人面前说东道西,这李家姑娘,正是之前拒绝肖三郎亲事的人。
我说李家婶子,听说那肖家三郎,如今可是他们村大夫的徒弟,以后就是村大夫啊。
说话这人,正是李家的邻居,向来是个嘴巴大的,正好她有个亲戚在肖乐那个村,得知肖乐近期的情况后,立马收拾了一番便过来了。
本来李姑娘和李母在院子里搓着麻线,说着话,别提多温馨了,她这忽然来了不说,还故意提起肖乐,这心里实在是龌龊得很,有些过分了。
当下李姑娘的脸色便微微发白,不想被人看笑话的李姑娘垂下头,不让那邻居婶子看见自己的神色。
那是他的造化,你与我们说这些做什么?
李母语气冷淡道。
这不是你们两家差点成了亲家吗?邻居婶子厚着脸皮道,想着你们当初拒亲,也是觉得肖三郎懒散,如今人家改了,你们要不再想想?
李姑娘忍着怒气,抬头道,婶子,你这话可胡说了,我们何时嫌弃肖三郎懒散?这话又是从何处听来的?
是啊,这话可不能胡说,李母面露讥讽,再说,求娶我们家小妹的,没有是个也有八个,难不成我们都得应下?
这话让邻居婶子又酸又恨,她家小女儿和李姑娘同岁,可到如今一个人没上门求娶过。
只因为小女儿长得又黑又瘦,脸上还长满了小包,不像李家姑娘又白又窈窕。
哎哟,我倒是忘记是听谁说的,不过你们既然没这么说过,那肯定是别人胡猜的,邻居婶子越说越尴尬,只因为对面这对母女冷冷地看着她,可见她们是清楚这话是她自己传出去的。
哎哟,天不早了,我还得去打猪草呢,改天聊,说完,邻居婶子便赶忙起身离开了。
她刚走出院门,李姑娘便把院门狠狠地关上了。
见此,李母笑道,刚才不敢向她发难,这会儿倒是把气发在门上了?
她若不是我长辈,我还真敢冲她发火,李姑娘轻哼一声,不过,肖三郎真是因为我们家拒亲才改变的吗?
不管是不是,李母叹道,那孩子能振作起来也是好事。
李姑娘点头,刚要过去继续弄麻线,便听院门被敲响了,她蹙起秀眉,一脸不耐,怎么又来了?
到底是敲了门,咱们又在家,开吧。
李母也对邻居婶子十分厌烦,但她知道那人是个碎嘴,一不顺心,又会在外面胡说八道。
不想李姑娘开门后,门外站着一个高大俊朗的青年,青年背着背篓,手里还拿着一个小锄头。
此时正笑看着李姑娘,谁惹你了?
大哥!
李姑娘跺脚,你知不知道春花娘刚走,我还以为她又回来了呢!
李清禾闻言剑眉一皱,侧头看向不远处邻居家,何必与她生气,不值当。
可她胡说八道嘛,要是肖家人也听了那些胡话,还以为我们真嫌弃他懒散才拒亲事的。
这当然也有几分原因在里面,李清禾微微一笑,进门后把院门关上,背篓拿下,再把背篓里的草药倒在簸箕上。
不过我听说他如今过得不错,这也是好事。
可万一他因为那些话想不开而做了错事呢?
李姑娘想到另一方面。
事情都过去了,你怎么还钻牛角尖呢?
李母深知小女儿心善,你这般,我们如何敢放心地将你交给文浩?
听到这个名字,李姑娘的脸顿时红得厉害,转身就进了自己的房间。
李母倒也没拉着对方继续说,而是看着埋头处理草药的李清禾,倒是没想到肖三郎和你都成了村医的徒弟。
我可比不上肖三郎,从师父那得知肖乐天赋的李清禾摇头,师父说他是真正的天才,可惜刘大夫下手快,否则肖三郎说不定就是我师弟了。
李母一愣,随即笑道,那你师父一定可惜得很。
李清禾闻言也笑,是啊,恨不得把人抢过来。
他师父和刘大夫都是村医,但二人似友似敌,反正见面就掐架,久了没见面又念叨对方是不是死了。
以后你别理会那个老头儿,此时,刘大夫正跟肖乐嘱咐着呢。
就刚才,一个姓于的乡大夫来这串门,这于大夫是别个村子的,要说串门,这也串得太远了,再看他一坐下来就对刘大夫的草药挑挑拣拣的嫌弃彦儿,很快就和刘大夫对呛起来。
刘婆子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一直到那于大夫忽然笑眯眯地对肖乐问东问西的时候了,刘婆子才把肖乐叫走。
一直到那于大夫离开后,肖乐才从灶房出来。
后来便听刘大夫说这句话。
师父,于大夫可是您的好友?
肖乐笑问道。
怎么说呢,刘大夫笑眯眯地摸着胡子,反正他要是死了,我肯定是会难过一两天的,但是他没死,我是天天都难受啊。
肖乐:?这塑料友谊这么真实的吗?
天天在刘大夫家待着,天气越发热,当晚上肖乐回家的时候,那身上的草药味儿大家闻得一清二楚。
是不是有点臭?
肖乐轻声问道。
不臭,还有些香,肖大哥道。
我觉得有一点点冲鼻子,肖母道。
还好,黄四娘子说。
我啥也没闻见呢?
肖父的鼻子向来是不管事儿的。
肖乐赶紧去洗澡,两个多月的日子,已经让他和常人一样生活了。
筷子也用得十分熟练。
师父说,明天几个村所有的乡大夫都要去镇上,我也要去。
吃饭时,肖乐说起明天要去镇上的事儿。
他脸上带着向往,毕竟原主从未去过镇上。
所以在听见这话时,家人都有些心疼。
肖母给了肖乐二十文,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肖父叮嘱肖乐别跟着陌生人走了,肖大哥也让肖乐别吃外人给的东西,黄四娘子则是在旁边说起一个骗子装惨,然后拐走善良小孩子的事儿。
总之,就是怕肖乐被坏人拐走。
于是肖大哥一拍大腿,算了,我明儿和你们一起去镇上,娘,有需要买的东西吗有吗?
肖母绞尽脑汁地想了想后,对眼巴巴看着的大儿子说道,买点肥肉回来,家里的油没了。
好,肖大哥有了任务后,更高兴了,又对黄四娘子道,我给你带糖葫芦回来。
黄四娘子脸一红,小声回着,别忘了给小叔也买。
这话让肖父和肖母都很满意,至少这个儿媳妇是处处想着小儿子的。
第二天一大早,肖乐兄弟便和刘大夫往镇上走去。
他们自然是走路去的,没有急事的情况下,谁也不想浪费钱坐牛车。
刘大夫出门时带了一个布包,布包里装着一个小册子,里面记载着上两个月他们村的病患以及病情治疗情况。
镇上有个叫医门的地方,每隔两个月,镇子周边的乡大夫们便会带着弟子去医门开会。
刚到镇门口,刘大夫便一脸嫌弃地背过身,还示意肖乐和肖大哥也跟着背过身,肖乐正疑惑着呢,抬头就对上一高大青年的脸。
那青年也正好看见他,片刻后,对他展颜一笑,十分和善。
肖乐眼睛都不眨地看着对方,刘大夫正要戳他转身的时候,于大夫的声音从他背后传来。
我说老刘啊,你这是刚来,还是要回去了?
刘大夫磨牙,可转过身看向于大夫时,却笑容满脸,一点都没有不耐烦的样子。
老于啊,哎哟,刚才一阵风吹过来,让人睁不开眼,我就背过身去了。
于大夫闻言也哎哟一声,那一定是一股神风,而我正迎风而站,甚觉清爽。
刘大夫:这人好不要脸。
刘叔,那刚才对肖乐展颜一笑的青年,对刘大夫拱手唤道。
清禾啊,刘大夫看向青年时,脸上的笑容真诚了许多,两个月不见,你又高大了许多,不像有些人,长了一辈子,还没你肩膀高。
站在李清禾旁边的于大夫嘴角微抽。
小乐,这是李清禾,是于大夫的徒弟,也算是你师兄,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你清禾师兄。
刘大夫笑眯眯地让肖乐叫人。
肖乐脸有些红,整个人似乎很紧张,清、清禾师兄好。
李清禾没想到向自己妹妹求亲的人,居然长成这样,性子还这么腼腆害羞。
他上前一步,温声道,肖乐师弟,今日是第一次去医门吧?有什么不解的,尽管问我。
肖大哥见有人带着肖乐,也放下心,他先去买东西,买完后,再去医门找肖乐。
肖大哥一走,肖乐显然更紧张了,紧跟着刘大夫,刘大夫见此对李清禾轻声道,小乐极少出门,有些怕生,清禾,待会儿我与其他大夫有事商量,小乐就拖你照顾了。
这是自然的,刘叔放心。
李清禾应下。
接着刘大夫又轻声对肖乐说了同样的话,让他紧跟着李清禾准没错。
于是李清禾身后便多了根小尾巴。
这小尾巴瞧见卖糖葫芦的后,便挪不动脚了,眼巴巴地瞅着,想吃又不敢去买,李清禾刚站定,就被肖乐拽住了衣角。
清、清禾师兄。
软乎乎的声音从一旁传来,李清禾看过去,只见肖乐的目光还在那卖糖葫芦的人身上,眼瞅着那人要走到另一条街去了,肖乐急忙道。
我、我想吃糖葫芦。
李清禾知道他从未来过镇子,自然是没买过东西的,于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别着急,接着朗声叫住那卖糖葫芦的大爷。
这镇子上就只有这大爷卖糖葫芦,李清禾经常给妹妹买回去,自然是和大爷熟识的,那大爷听见熟客的声音,立马站定脚步,转过身来。
见那大爷拿着两扎糖葫芦走过来,肖乐眼里全是光,嘴里也道,清禾师兄好厉害!
这话惹得李清禾失笑,不过他的声音却更加柔和了,这又何厉害的,只要你多和人交往,你也能。
可是爹说,外面坏人很多,让我别跟着搭话的人走。
肖乐低声道。
这话说得也没错,李清禾侧头看着白皙俊俏的肖乐,若是身上穿得再好一些,没人怀疑他是富家公子。
肖乐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
李清禾哑然,心道罢了,以后慢慢教。
可想到这话后,他又愣住了,与肖乐的下一次见面,也只有医门开会的时候,如何教?倒是自己多想了。
压住心里那几分不舒服,李清禾要了两串糖葫芦,不想身旁的肖乐紧张地开口,也要了两串。
恋耽美
第111章 好懒小叔子
见他如今惊慌,刘大夫清咳一声,柔声道,放心,虽是他抓药,可这药方子是从我这里出的。
那万一药抓过量了呢?
大叔仍旧不放心,死死地盯着肖乐,生怕对方开始抓药。
这你就更要放心了,刘大夫抬手摸了摸自己特意蓄出来的胡子,他抓了药以后,会拿到我眼前,我看过没有问题后,才会交给你。
听到这话,大叔的心才稍稳了一些,又见肖乐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只等着自己同意后,便去抓药。
顿时,大叔觉得自己应该支持后辈,毕竟刘大夫以后要是老得不能治病了,那他们村就得靠肖乐。
那行吧,肖乐,叔信你,你也得为叔着想。
没问题!
闻言,肖乐咧嘴一笑,进小偏房里,很熟练地拉开木柜开始捡药。
甘草、蔓荆子、防风
他快速抓好对量的药材,用小秤量了后,再分类放在油纸上,小心地拿到刘大夫面前,师父,请查看。
大叔的心提着,看着刘大夫。
刘大夫细细看了后,点头,没错,说完,便将药给包了起来,交给大叔,用五碗清水前服,切记喝药期间不能再沾酒。
哦哦,大叔愣了一会儿后,接过药包,再拿出五文钱递过去。
村里人来刘大夫这看病,不是什么太严重的病,一般都是五文钱。
而这一次刘大夫只收了四文钱,退给了对方一文钱,以后我徒弟抓药,都是四文钱,他是小辈,又是刚入行,乡亲们能多给他机会,刘某便感激不尽了。
肖乐也在刘大夫说完这话后,冲其拱了拱手。
这下大叔哪里还有什么担心,甚至还有些不好意思,拿着那一文钱还有药包回到家中。
按照刘大夫所说的煎服了两天后,头疼果然没了。
得知是肖乐给他抓的药后,好几个人都向他打听,大叔也老老实实地说,肖三郎是按照刘大夫的药方子抓药的,而且只要是肖三郎抓的药,刘大夫都会少收一文。
少收一文?莫不是这肖三郎抓的药有问题?
旁边人猜道。
不不不,大叔怕他们误会,连忙解释,肖三郎抓的药不是直接给我的,而是先拿给刘大夫看,没问题后再给我,那一文钱也只是想让大伙儿多照顾一下肖三郎吧。
这倒是让人理解,毕竟刘大夫这么大岁数了才收一个徒弟。
但大家是没想到,刘大夫会收村里最懒的人做徒弟,更没想到肖乐还那么聪明。
也不知道是冲那一文钱去的,还是想去照顾一下肖乐的生意这几天刘大夫的院子基本上就没安静过。
肖乐抓药越抓越顺,而且人俊嘴甜,把来看病的大爷大娘们稀罕得不行。
这不,渐渐的就有人在李家姑娘家人面前说东道西,这李家姑娘,正是之前拒绝肖三郎亲事的人。
我说李家婶子,听说那肖家三郎,如今可是他们村大夫的徒弟,以后就是村大夫啊。
说话这人,正是李家的邻居,向来是个嘴巴大的,正好她有个亲戚在肖乐那个村,得知肖乐近期的情况后,立马收拾了一番便过来了。
本来李姑娘和李母在院子里搓着麻线,说着话,别提多温馨了,她这忽然来了不说,还故意提起肖乐,这心里实在是龌龊得很,有些过分了。
当下李姑娘的脸色便微微发白,不想被人看笑话的李姑娘垂下头,不让那邻居婶子看见自己的神色。
那是他的造化,你与我们说这些做什么?
李母语气冷淡道。
这不是你们两家差点成了亲家吗?邻居婶子厚着脸皮道,想着你们当初拒亲,也是觉得肖三郎懒散,如今人家改了,你们要不再想想?
李姑娘忍着怒气,抬头道,婶子,你这话可胡说了,我们何时嫌弃肖三郎懒散?这话又是从何处听来的?
是啊,这话可不能胡说,李母面露讥讽,再说,求娶我们家小妹的,没有是个也有八个,难不成我们都得应下?
这话让邻居婶子又酸又恨,她家小女儿和李姑娘同岁,可到如今一个人没上门求娶过。
只因为小女儿长得又黑又瘦,脸上还长满了小包,不像李家姑娘又白又窈窕。
哎哟,我倒是忘记是听谁说的,不过你们既然没这么说过,那肯定是别人胡猜的,邻居婶子越说越尴尬,只因为对面这对母女冷冷地看着她,可见她们是清楚这话是她自己传出去的。
哎哟,天不早了,我还得去打猪草呢,改天聊,说完,邻居婶子便赶忙起身离开了。
她刚走出院门,李姑娘便把院门狠狠地关上了。
见此,李母笑道,刚才不敢向她发难,这会儿倒是把气发在门上了?
她若不是我长辈,我还真敢冲她发火,李姑娘轻哼一声,不过,肖三郎真是因为我们家拒亲才改变的吗?
不管是不是,李母叹道,那孩子能振作起来也是好事。
李姑娘点头,刚要过去继续弄麻线,便听院门被敲响了,她蹙起秀眉,一脸不耐,怎么又来了?
到底是敲了门,咱们又在家,开吧。
李母也对邻居婶子十分厌烦,但她知道那人是个碎嘴,一不顺心,又会在外面胡说八道。
不想李姑娘开门后,门外站着一个高大俊朗的青年,青年背着背篓,手里还拿着一个小锄头。
此时正笑看着李姑娘,谁惹你了?
大哥!
李姑娘跺脚,你知不知道春花娘刚走,我还以为她又回来了呢!
李清禾闻言剑眉一皱,侧头看向不远处邻居家,何必与她生气,不值当。
可她胡说八道嘛,要是肖家人也听了那些胡话,还以为我们真嫌弃他懒散才拒亲事的。
这当然也有几分原因在里面,李清禾微微一笑,进门后把院门关上,背篓拿下,再把背篓里的草药倒在簸箕上。
不过我听说他如今过得不错,这也是好事。
可万一他因为那些话想不开而做了错事呢?
李姑娘想到另一方面。
事情都过去了,你怎么还钻牛角尖呢?
李母深知小女儿心善,你这般,我们如何敢放心地将你交给文浩?
听到这个名字,李姑娘的脸顿时红得厉害,转身就进了自己的房间。
李母倒也没拉着对方继续说,而是看着埋头处理草药的李清禾,倒是没想到肖三郎和你都成了村医的徒弟。
我可比不上肖三郎,从师父那得知肖乐天赋的李清禾摇头,师父说他是真正的天才,可惜刘大夫下手快,否则肖三郎说不定就是我师弟了。
李母一愣,随即笑道,那你师父一定可惜得很。
李清禾闻言也笑,是啊,恨不得把人抢过来。
他师父和刘大夫都是村医,但二人似友似敌,反正见面就掐架,久了没见面又念叨对方是不是死了。
以后你别理会那个老头儿,此时,刘大夫正跟肖乐嘱咐着呢。
就刚才,一个姓于的乡大夫来这串门,这于大夫是别个村子的,要说串门,这也串得太远了,再看他一坐下来就对刘大夫的草药挑挑拣拣的嫌弃彦儿,很快就和刘大夫对呛起来。
刘婆子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一直到那于大夫忽然笑眯眯地对肖乐问东问西的时候了,刘婆子才把肖乐叫走。
一直到那于大夫离开后,肖乐才从灶房出来。
后来便听刘大夫说这句话。
师父,于大夫可是您的好友?
肖乐笑问道。
怎么说呢,刘大夫笑眯眯地摸着胡子,反正他要是死了,我肯定是会难过一两天的,但是他没死,我是天天都难受啊。
肖乐:?这塑料友谊这么真实的吗?
天天在刘大夫家待着,天气越发热,当晚上肖乐回家的时候,那身上的草药味儿大家闻得一清二楚。
是不是有点臭?
肖乐轻声问道。
不臭,还有些香,肖大哥道。
我觉得有一点点冲鼻子,肖母道。
还好,黄四娘子说。
我啥也没闻见呢?
肖父的鼻子向来是不管事儿的。
肖乐赶紧去洗澡,两个多月的日子,已经让他和常人一样生活了。
筷子也用得十分熟练。
师父说,明天几个村所有的乡大夫都要去镇上,我也要去。
吃饭时,肖乐说起明天要去镇上的事儿。
他脸上带着向往,毕竟原主从未去过镇上。
所以在听见这话时,家人都有些心疼。
肖母给了肖乐二十文,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肖父叮嘱肖乐别跟着陌生人走了,肖大哥也让肖乐别吃外人给的东西,黄四娘子则是在旁边说起一个骗子装惨,然后拐走善良小孩子的事儿。
总之,就是怕肖乐被坏人拐走。
于是肖大哥一拍大腿,算了,我明儿和你们一起去镇上,娘,有需要买的东西吗有吗?
肖母绞尽脑汁地想了想后,对眼巴巴看着的大儿子说道,买点肥肉回来,家里的油没了。
好,肖大哥有了任务后,更高兴了,又对黄四娘子道,我给你带糖葫芦回来。
黄四娘子脸一红,小声回着,别忘了给小叔也买。
这话让肖父和肖母都很满意,至少这个儿媳妇是处处想着小儿子的。
第二天一大早,肖乐兄弟便和刘大夫往镇上走去。
他们自然是走路去的,没有急事的情况下,谁也不想浪费钱坐牛车。
刘大夫出门时带了一个布包,布包里装着一个小册子,里面记载着上两个月他们村的病患以及病情治疗情况。
镇上有个叫医门的地方,每隔两个月,镇子周边的乡大夫们便会带着弟子去医门开会。
刚到镇门口,刘大夫便一脸嫌弃地背过身,还示意肖乐和肖大哥也跟着背过身,肖乐正疑惑着呢,抬头就对上一高大青年的脸。
那青年也正好看见他,片刻后,对他展颜一笑,十分和善。
肖乐眼睛都不眨地看着对方,刘大夫正要戳他转身的时候,于大夫的声音从他背后传来。
我说老刘啊,你这是刚来,还是要回去了?
刘大夫磨牙,可转过身看向于大夫时,却笑容满脸,一点都没有不耐烦的样子。
老于啊,哎哟,刚才一阵风吹过来,让人睁不开眼,我就背过身去了。
于大夫闻言也哎哟一声,那一定是一股神风,而我正迎风而站,甚觉清爽。
刘大夫:这人好不要脸。
刘叔,那刚才对肖乐展颜一笑的青年,对刘大夫拱手唤道。
清禾啊,刘大夫看向青年时,脸上的笑容真诚了许多,两个月不见,你又高大了许多,不像有些人,长了一辈子,还没你肩膀高。
站在李清禾旁边的于大夫嘴角微抽。
小乐,这是李清禾,是于大夫的徒弟,也算是你师兄,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你清禾师兄。
刘大夫笑眯眯地让肖乐叫人。
肖乐脸有些红,整个人似乎很紧张,清、清禾师兄好。
李清禾没想到向自己妹妹求亲的人,居然长成这样,性子还这么腼腆害羞。
他上前一步,温声道,肖乐师弟,今日是第一次去医门吧?有什么不解的,尽管问我。
肖大哥见有人带着肖乐,也放下心,他先去买东西,买完后,再去医门找肖乐。
肖大哥一走,肖乐显然更紧张了,紧跟着刘大夫,刘大夫见此对李清禾轻声道,小乐极少出门,有些怕生,清禾,待会儿我与其他大夫有事商量,小乐就拖你照顾了。
这是自然的,刘叔放心。
李清禾应下。
接着刘大夫又轻声对肖乐说了同样的话,让他紧跟着李清禾准没错。
于是李清禾身后便多了根小尾巴。
这小尾巴瞧见卖糖葫芦的后,便挪不动脚了,眼巴巴地瞅着,想吃又不敢去买,李清禾刚站定,就被肖乐拽住了衣角。
清、清禾师兄。
软乎乎的声音从一旁传来,李清禾看过去,只见肖乐的目光还在那卖糖葫芦的人身上,眼瞅着那人要走到另一条街去了,肖乐急忙道。
我、我想吃糖葫芦。
李清禾知道他从未来过镇子,自然是没买过东西的,于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别着急,接着朗声叫住那卖糖葫芦的大爷。
这镇子上就只有这大爷卖糖葫芦,李清禾经常给妹妹买回去,自然是和大爷熟识的,那大爷听见熟客的声音,立马站定脚步,转过身来。
见那大爷拿着两扎糖葫芦走过来,肖乐眼里全是光,嘴里也道,清禾师兄好厉害!
这话惹得李清禾失笑,不过他的声音却更加柔和了,这又何厉害的,只要你多和人交往,你也能。
可是爹说,外面坏人很多,让我别跟着搭话的人走。
肖乐低声道。
这话说得也没错,李清禾侧头看着白皙俊俏的肖乐,若是身上穿得再好一些,没人怀疑他是富家公子。
肖乐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
李清禾哑然,心道罢了,以后慢慢教。
可想到这话后,他又愣住了,与肖乐的下一次见面,也只有医门开会的时候,如何教?倒是自己多想了。
压住心里那几分不舒服,李清禾要了两串糖葫芦,不想身旁的肖乐紧张地开口,也要了两串。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