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落在外人眼中,便是两个字总结
肥羊!
更别说这一路上路过的山林并不少,难免会有那么几个山林之中,存在着那么一两群土匪。
接下来发生的事儿,自然就不需要细说了。
就京城到溢州的这一路上,秦戮等人光是遇到的拦路打劫,便不下三次。
但是秦戮是谁?
是天齐身经百战,百战百胜的战神!
这些土匪来打劫,能落着好?
没见他们现在的车队与刚出京城那会儿相比,又壮大了不少吗?
那队伍之中多出来的几辆马车之上,便捆着那些拦路打劫的土匪呢!
至于除了拴着土匪的那几辆马车?
当然是从土匪窝里面搜罗出来的金银细软了!
没错,他们的厉王殿下,不仅将那些个拦路打劫的土匪给抓了起来,还顺带摸去那些土匪的老巢,剿了个匪,顺便反打劫了一波。
可怜那些土匪,打劫不成,反而把自己以及老本都赔了进来!
跟在秦戮身后的那些官员,对秦戮的看法也有了不小的改变。
从一开始的惧怕,恨不得站在队伍之中离秦戮最远的位置,到现在的亲近,一看到厉王殿下的身影,便觉得心中充满了安全感。
甚至为了争取离秦戮最近的位置,还在私底下言语交锋了不少个来回,直把兴仁等人看了个目瞪口呆。
待到踏进溢州的地盘之时,甚至还有人低声嘀咕了一句:
这么快就到了?那是不是就遇不到土匪了?
言语间满是惋惜,听得不远处的兴仁是哑口无言:
第一次遇到土匪,吓得瑟瑟发抖甚至还想写遗书的人也是你吧?
现在提到土匪语气这么兴奋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也不怪这些人善变。
这一切还要从秦戮的习惯说起。
在军中,向来有一个传统,那便是打了胜仗缴获俘虏以及战利品时,见着有份。
虽然大部分战利品需要充入国库,但主帅将其中一部分截取下来,犒劳手底下的士兵,也是规则范围内允许的。
秦戮是一个大方的主帅,当然也不会在这方面亏待手底下的士兵。
往常在打完胜仗缴获战利品之时,秦戮都会截取其中三分之一的部分,分发给手底下的士兵。
这一路上,剿匪之后,秦戮也习惯性地截取了土匪窝之中三分之一的钱财,分发给手底下的人。
既然是见者有份了,跟在秦戮身后的官员自然也得到了一小份。
一开始,还有官员不好意思接受。
毕竟剿匪之事他们不仅没有提供任何帮助,甚至还在不同程度上拖了一些后腿。
但厉王府的人却让他们拿着,说是给受了惊吓的他们一点安慰。
见厉王没有反驳这一说法,几个官员见推辞不过便也接了下来。
要知道这些土匪平日里就没有少打劫过路的肥羊,老巢中的钱财当然也就不在少数。
即便只是一小部分,对于这些官员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大不小的钱财了。
更重要的是,这笔钱还是白得来的!
这怎么能够让这些人不兴奋?
以至于到了后来,这些人在看到土匪的时候,非但不感觉害怕,甚至还很是高兴!
现在到了溢州的地界上,进了城,自然就不可能再遇到土匪。
没有土匪就没有额外的收入,能不让人失望吗?
就在兴仁感慨这人居然如此善变的同时,便听到了那人身边另外一个文官的低声回答:
没事,现在没了,待到回京的路上应该还能遇上一些。
一听到这回答,那小声嘀咕的官员脸色果然变得高兴了不少。
兴仁则是直接打马向前走了两步:
搞不懂这些人心里在想什么,还是不要去听了,毕竟王妃不让他们和傻子玩儿!
除去路上遇到了土匪这一点,秦戮这一路走过来,倒也算是风平浪静。
溢州这边也早就收到了由朝廷那边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情报。
在秦戮等人到达的时候,也早就在城门处安排了人手等候。
来人是溢州知州的心腹,在远远看到秦戮一行人后,便连忙让手底下的人去通知了知州。
或许是碍于秦戮的威严,来接的人对于秦戮等人的问题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态度简直是低到了尘埃里。
边回答问题的同时,还便不忘观察着秦戮的脸色。
就怕自己一句话没说对,惹恼了这个煞神。
谁料这一观察,便发现这位厉王殿下对于他们现在的谈话,似乎有些兴致缺缺?
就在知州在心里思索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地方没有说对的时候,便听到了厉王殿下的声音:
还有多久到驿站?
什么?知州先是愣了愣,随后很快便反应了过来,连忙低声回答,就在前方不远处。
说完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补充道:
朝廷鲜少派人来溢州,驿站已经有些时间没有修葺了,不太适合居住,下官已经为殿下与诸位大人安排了新的住所。
溢州的驿站倒是没有破到没法住人,但也确实是常年失修,各方面条件都不行。
朝廷派人来的动作也迅速,即便知州以最快的速度让人将驿站修葺了一番,效果却也差强人意。
最终,知州也只能无奈从自家夫人的嫁妆之中寻了一处条件较好的宅院,准备将厉王一行人安排进去。
原本以为不会有什么问题,谁知道这厉王一来便问起了驿站之事?
所以说这话时,知州的心中可以说是极为忐忑。
谁知道秦戮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便直接向驿站的方向走了去。
知州见状,连忙上前想要再解释两句,便被跟在秦戮身旁的兴仁给拦了下来:
大人放心,王爷不住驿站。
听闻此言,知州倒是在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但很快,便有了新的疑惑:
既然不住驿站,那还去驿站做什么?
看出了知州心中的疑惑,兴仁补充了一句:
王爷只是想去给王妃送封信回去。
给王妃送信?知州愣了愣,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听到这样的答案。
对啊,王爷离京时王妃可交代了,让王爷一到溢州便给他送平安信。
兴仁微微点头,语气很是平淡,说话间还不忘给了那知州一个淡淡的眼神。
眼神中的意思也非常明显:
我看你小子应该是个机警的,我都这么说了,你就把你心里面那些花花肠子给收收好。
咱们王爷与王妃伉俪情深琴瑟和鸣,可容不得妖魔鬼怪来打扰。
你要是不长眼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儿,到时候可就别怪我们王爷对你不客气!
知州既然能够坐到现在的位置,早就已经修炼成了人精。
几乎是一耳朵便听出了兴仁的言外之意。
顿时,知州脸上的表情便变得有些怪异了起来:
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那位厉王妃应该是一男子吧?
当初厉王被赐了一男妻的事儿,可谓是震惊整个天齐。
彼时溢州还有不少人说,这厉王妃恐怕是活不了多久了。
即便是勉强活了下来,恐怕也是个有名无实的厉王妃。
也是因为这一点,知州还真准备了好几个活色生香,妩媚动人的年轻姑娘,准备献给厉王殿下。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怎么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呢?
就这到了之后连歇息都不歇息一下,就要去给自家王妃送平安信的模样,怎么看这厉王妃也不像是有名无实的模样!
更别说这厉王殿下身边的长随,话里话外都是厉王殿下极为听从厉王妃吩咐的意思?
而与溢州的知州不同,跟在兴仁身后,与秦戮一同来的京城官员,此时脸上倒是一脸平静,仿佛对厉王与厉王妃之间的感情如此亲密,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
若是有人在此刻问及此时,这些人一定会说:
能不见怪不怪吗?
别见厉王妃没跟着一起来,但他们从京城到溢州的这一路上,可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厉王妃的影子!
什么?
你问厉王妃是如何做到的?
这个就要问问他们杀人如麻冷酷无情浑身煞气的厉王殿下了!
要知道他们这一路上能够过的这么舒服,可没少托厉王妃的福!
或许是常年领军的缘故,厉王殿下一开始可从来没有顾忌他们几个文官的感受!
一出京城便是一路急行,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溢州。
那架势,甚至连饭都不肯停下来好好吃一顿!
搞得常年在京中养尊处优的文官们是苦不堪言。
最后还是跟在厉王身边的兴仁看不过眼了,上前劝说了两句。
谁知厉王殿下是一点面子也不给,直接说这才哪儿到哪儿?
以前战事紧张之时,军队急行的速度可比这快多了!
就在几个官员以为休息无望的时候,便听到兴仁说了一句:
可是离京之前王妃特地吩咐过属下,说是要好好照顾王爷的饮食起居,王爷现在这般,属下回京没办法向王妃交代!
随后这些官员们便看到了无比神奇的一幕。
他们冷酷无情的厉王殿下,直接停下了赶路的步伐,宣布就地休息,然后让兴仁去准备饮食。
那是几个官员离京以来,吃上的第一顿热饭。
随后的日子里,甚至不需要兴仁提醒,厉王殿下每到饭点,便会自觉停下休息。
就算偶尔有时想要多赶一会儿路,只需要兴仁提及王妃二字,厉王殿下便会直接停下。
除此之外,便是剿匪之时。
一路上遇到了三波土匪,厉王殿下都解决地非常轻松。
但有道是双手难敌四拳,剿灭其中最大的一个山寨之时,厉王殿下无可避免地受了一点小伤。
左手手臂的位置被划了一条不大不小的口子。
当时兴仁见状,便直接上前想要替厉王殿下包扎。
结果却被厉王殿下直接拒绝,还说什么:
就这点伤口,包什么包?等你包好伤口都已经好了!本王看你是在王府后院待久了,一点血性也没了!
如此严厉的批评,真的有些不太好听了。
就在官员们以为兴仁会因此难过之时,便听到了兴仁淡淡地回了一句:
王爷息怒,属下也不想如此,但离京之前王妃交代过,若是王爷受伤,一定要好好处理伤口,王妃不想在王爷身上看到多的伤痕了,王爷这般,属下回京后如何向王妃交代?
接下来,官员便再一次见证了神奇的一幕:
刚刚还在说着兴仁一点血性也没有了的厉王殿下,此时乖乖让兴仁处理伤口不说。
甚至还吩咐兴仁,将车上最好的金疮药拿出来,说是用那种金疮药,才不会留疤。
这顿操作可把几个官员看的是目瞪口呆:
乖乖,居然还能这样的吗?
事实证明,不仅可以这样,还非常可以这样!
接下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兴仁可以说是用实际行动向他们全方位展示了王妃两个字有多好用!
厉王殿下不想休息的时候。
厉王殿下不肯好好吃饭的时候。
厉王殿下不愿意换药的时候。
只需要兴仁说上王妃二字,厉王殿下便会立即安分下来。
看得几个文官从一开始的目瞪口呆到后面的淡然,淡然的同时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
天齐战神又如何?可止小儿夜啼又如何?还不和他们一样,都是个妻管严?
故而现在看到溢州知州满脸错愕的模样时,这些官员只想说一句话:
送个信而已,才哪儿到哪儿啊?常规操作罢了,一点儿也不值得惊讶!
作者有话要说: 秦小鹿:你们懂个屁!什么妻管严?这是我家软软心疼我!你们这就是嫉妒!
135、第一百三十五章
如同兴仁所说的那般,秦戮并没有住在驿站的打算,给顾砚书送了平安信后,便离开了驿站。
溢州知州远远见到秦戮的身影,微微放下心的同时,又有些不解:
送信而已,殿下怎么还亲自去了?
像是这种小事,知州都是吩咐手底下的人去做,没道理厉王贵为堂堂亲王,这种小事还要亲力亲为。
谁知道兴仁只略微瞥了那知州一眼:
我权限不够。
权限不够?
知州登时便愣住了。
厉王身边止戈兴仁两位长随,虽然不及厉王殿下本人出名,但至少朝臣们都认识。
别看这两位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毕竟是跟随着王爷一同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随从,身上的功劳比起旁人来也不遑多让。
故而两人身上都有正儿八经的官职。
据溢州知州的了解,兴仁应当是从三品都尉,比在场的大部分人官职都要高。
结果现在兴仁却说自己权限不够?
像是察觉到了知州心中的疑惑,兴仁又淡淡补充了一句:
未免王妃挂念,王爷应当会发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
溢州知州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听到这样一个答案。
在天齐,想要给亲朋好友送亲,除了找相识之人顺路带去,便只能去驿站找驿官送信。
而驿站则是由朝廷统一管理,其送信的方式分为五种。
包括有每月一次普通速度的驿递,还有便是二百、四百、六百以及八百里加急。
其中普通驿递以及二百里加急不仅需要任何权限,普通百姓只需要缴纳足够的费用,便可以使用。
而从四百里加急开始,便只有朝廷官员才能使用,其中六百里加急,便需要四品以上的官员,遇到紧急情况,才能使用。
像是这次溢州水位异常之事,知州便是使用六百里加急的方式向朝廷传递的消息。
六百里加急的条件便已经如此苛刻了,八百里加急自然就不用说。
从三品的都尉,的确没有发八百里加急的权限。
在天齐,八百里加急几乎成了战报的专属。
两年之前用的还算频繁,自从边境安定下来后,便几乎没有再怎么用过了。
恋耽美
肥羊!
更别说这一路上路过的山林并不少,难免会有那么几个山林之中,存在着那么一两群土匪。
接下来发生的事儿,自然就不需要细说了。
就京城到溢州的这一路上,秦戮等人光是遇到的拦路打劫,便不下三次。
但是秦戮是谁?
是天齐身经百战,百战百胜的战神!
这些土匪来打劫,能落着好?
没见他们现在的车队与刚出京城那会儿相比,又壮大了不少吗?
那队伍之中多出来的几辆马车之上,便捆着那些拦路打劫的土匪呢!
至于除了拴着土匪的那几辆马车?
当然是从土匪窝里面搜罗出来的金银细软了!
没错,他们的厉王殿下,不仅将那些个拦路打劫的土匪给抓了起来,还顺带摸去那些土匪的老巢,剿了个匪,顺便反打劫了一波。
可怜那些土匪,打劫不成,反而把自己以及老本都赔了进来!
跟在秦戮身后的那些官员,对秦戮的看法也有了不小的改变。
从一开始的惧怕,恨不得站在队伍之中离秦戮最远的位置,到现在的亲近,一看到厉王殿下的身影,便觉得心中充满了安全感。
甚至为了争取离秦戮最近的位置,还在私底下言语交锋了不少个来回,直把兴仁等人看了个目瞪口呆。
待到踏进溢州的地盘之时,甚至还有人低声嘀咕了一句:
这么快就到了?那是不是就遇不到土匪了?
言语间满是惋惜,听得不远处的兴仁是哑口无言:
第一次遇到土匪,吓得瑟瑟发抖甚至还想写遗书的人也是你吧?
现在提到土匪语气这么兴奋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也不怪这些人善变。
这一切还要从秦戮的习惯说起。
在军中,向来有一个传统,那便是打了胜仗缴获俘虏以及战利品时,见着有份。
虽然大部分战利品需要充入国库,但主帅将其中一部分截取下来,犒劳手底下的士兵,也是规则范围内允许的。
秦戮是一个大方的主帅,当然也不会在这方面亏待手底下的士兵。
往常在打完胜仗缴获战利品之时,秦戮都会截取其中三分之一的部分,分发给手底下的士兵。
这一路上,剿匪之后,秦戮也习惯性地截取了土匪窝之中三分之一的钱财,分发给手底下的人。
既然是见者有份了,跟在秦戮身后的官员自然也得到了一小份。
一开始,还有官员不好意思接受。
毕竟剿匪之事他们不仅没有提供任何帮助,甚至还在不同程度上拖了一些后腿。
但厉王府的人却让他们拿着,说是给受了惊吓的他们一点安慰。
见厉王没有反驳这一说法,几个官员见推辞不过便也接了下来。
要知道这些土匪平日里就没有少打劫过路的肥羊,老巢中的钱财当然也就不在少数。
即便只是一小部分,对于这些官员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大不小的钱财了。
更重要的是,这笔钱还是白得来的!
这怎么能够让这些人不兴奋?
以至于到了后来,这些人在看到土匪的时候,非但不感觉害怕,甚至还很是高兴!
现在到了溢州的地界上,进了城,自然就不可能再遇到土匪。
没有土匪就没有额外的收入,能不让人失望吗?
就在兴仁感慨这人居然如此善变的同时,便听到了那人身边另外一个文官的低声回答:
没事,现在没了,待到回京的路上应该还能遇上一些。
一听到这回答,那小声嘀咕的官员脸色果然变得高兴了不少。
兴仁则是直接打马向前走了两步:
搞不懂这些人心里在想什么,还是不要去听了,毕竟王妃不让他们和傻子玩儿!
除去路上遇到了土匪这一点,秦戮这一路走过来,倒也算是风平浪静。
溢州这边也早就收到了由朝廷那边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情报。
在秦戮等人到达的时候,也早就在城门处安排了人手等候。
来人是溢州知州的心腹,在远远看到秦戮一行人后,便连忙让手底下的人去通知了知州。
或许是碍于秦戮的威严,来接的人对于秦戮等人的问题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态度简直是低到了尘埃里。
边回答问题的同时,还便不忘观察着秦戮的脸色。
就怕自己一句话没说对,惹恼了这个煞神。
谁料这一观察,便发现这位厉王殿下对于他们现在的谈话,似乎有些兴致缺缺?
就在知州在心里思索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地方没有说对的时候,便听到了厉王殿下的声音:
还有多久到驿站?
什么?知州先是愣了愣,随后很快便反应了过来,连忙低声回答,就在前方不远处。
说完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补充道:
朝廷鲜少派人来溢州,驿站已经有些时间没有修葺了,不太适合居住,下官已经为殿下与诸位大人安排了新的住所。
溢州的驿站倒是没有破到没法住人,但也确实是常年失修,各方面条件都不行。
朝廷派人来的动作也迅速,即便知州以最快的速度让人将驿站修葺了一番,效果却也差强人意。
最终,知州也只能无奈从自家夫人的嫁妆之中寻了一处条件较好的宅院,准备将厉王一行人安排进去。
原本以为不会有什么问题,谁知道这厉王一来便问起了驿站之事?
所以说这话时,知州的心中可以说是极为忐忑。
谁知道秦戮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便直接向驿站的方向走了去。
知州见状,连忙上前想要再解释两句,便被跟在秦戮身旁的兴仁给拦了下来:
大人放心,王爷不住驿站。
听闻此言,知州倒是在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但很快,便有了新的疑惑:
既然不住驿站,那还去驿站做什么?
看出了知州心中的疑惑,兴仁补充了一句:
王爷只是想去给王妃送封信回去。
给王妃送信?知州愣了愣,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听到这样的答案。
对啊,王爷离京时王妃可交代了,让王爷一到溢州便给他送平安信。
兴仁微微点头,语气很是平淡,说话间还不忘给了那知州一个淡淡的眼神。
眼神中的意思也非常明显:
我看你小子应该是个机警的,我都这么说了,你就把你心里面那些花花肠子给收收好。
咱们王爷与王妃伉俪情深琴瑟和鸣,可容不得妖魔鬼怪来打扰。
你要是不长眼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儿,到时候可就别怪我们王爷对你不客气!
知州既然能够坐到现在的位置,早就已经修炼成了人精。
几乎是一耳朵便听出了兴仁的言外之意。
顿时,知州脸上的表情便变得有些怪异了起来:
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那位厉王妃应该是一男子吧?
当初厉王被赐了一男妻的事儿,可谓是震惊整个天齐。
彼时溢州还有不少人说,这厉王妃恐怕是活不了多久了。
即便是勉强活了下来,恐怕也是个有名无实的厉王妃。
也是因为这一点,知州还真准备了好几个活色生香,妩媚动人的年轻姑娘,准备献给厉王殿下。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怎么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呢?
就这到了之后连歇息都不歇息一下,就要去给自家王妃送平安信的模样,怎么看这厉王妃也不像是有名无实的模样!
更别说这厉王殿下身边的长随,话里话外都是厉王殿下极为听从厉王妃吩咐的意思?
而与溢州的知州不同,跟在兴仁身后,与秦戮一同来的京城官员,此时脸上倒是一脸平静,仿佛对厉王与厉王妃之间的感情如此亲密,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
若是有人在此刻问及此时,这些人一定会说:
能不见怪不怪吗?
别见厉王妃没跟着一起来,但他们从京城到溢州的这一路上,可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厉王妃的影子!
什么?
你问厉王妃是如何做到的?
这个就要问问他们杀人如麻冷酷无情浑身煞气的厉王殿下了!
要知道他们这一路上能够过的这么舒服,可没少托厉王妃的福!
或许是常年领军的缘故,厉王殿下一开始可从来没有顾忌他们几个文官的感受!
一出京城便是一路急行,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溢州。
那架势,甚至连饭都不肯停下来好好吃一顿!
搞得常年在京中养尊处优的文官们是苦不堪言。
最后还是跟在厉王身边的兴仁看不过眼了,上前劝说了两句。
谁知厉王殿下是一点面子也不给,直接说这才哪儿到哪儿?
以前战事紧张之时,军队急行的速度可比这快多了!
就在几个官员以为休息无望的时候,便听到兴仁说了一句:
可是离京之前王妃特地吩咐过属下,说是要好好照顾王爷的饮食起居,王爷现在这般,属下回京没办法向王妃交代!
随后这些官员们便看到了无比神奇的一幕。
他们冷酷无情的厉王殿下,直接停下了赶路的步伐,宣布就地休息,然后让兴仁去准备饮食。
那是几个官员离京以来,吃上的第一顿热饭。
随后的日子里,甚至不需要兴仁提醒,厉王殿下每到饭点,便会自觉停下休息。
就算偶尔有时想要多赶一会儿路,只需要兴仁提及王妃二字,厉王殿下便会直接停下。
除此之外,便是剿匪之时。
一路上遇到了三波土匪,厉王殿下都解决地非常轻松。
但有道是双手难敌四拳,剿灭其中最大的一个山寨之时,厉王殿下无可避免地受了一点小伤。
左手手臂的位置被划了一条不大不小的口子。
当时兴仁见状,便直接上前想要替厉王殿下包扎。
结果却被厉王殿下直接拒绝,还说什么:
就这点伤口,包什么包?等你包好伤口都已经好了!本王看你是在王府后院待久了,一点血性也没了!
如此严厉的批评,真的有些不太好听了。
就在官员们以为兴仁会因此难过之时,便听到了兴仁淡淡地回了一句:
王爷息怒,属下也不想如此,但离京之前王妃交代过,若是王爷受伤,一定要好好处理伤口,王妃不想在王爷身上看到多的伤痕了,王爷这般,属下回京后如何向王妃交代?
接下来,官员便再一次见证了神奇的一幕:
刚刚还在说着兴仁一点血性也没有了的厉王殿下,此时乖乖让兴仁处理伤口不说。
甚至还吩咐兴仁,将车上最好的金疮药拿出来,说是用那种金疮药,才不会留疤。
这顿操作可把几个官员看的是目瞪口呆:
乖乖,居然还能这样的吗?
事实证明,不仅可以这样,还非常可以这样!
接下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兴仁可以说是用实际行动向他们全方位展示了王妃两个字有多好用!
厉王殿下不想休息的时候。
厉王殿下不肯好好吃饭的时候。
厉王殿下不愿意换药的时候。
只需要兴仁说上王妃二字,厉王殿下便会立即安分下来。
看得几个文官从一开始的目瞪口呆到后面的淡然,淡然的同时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
天齐战神又如何?可止小儿夜啼又如何?还不和他们一样,都是个妻管严?
故而现在看到溢州知州满脸错愕的模样时,这些官员只想说一句话:
送个信而已,才哪儿到哪儿啊?常规操作罢了,一点儿也不值得惊讶!
作者有话要说: 秦小鹿:你们懂个屁!什么妻管严?这是我家软软心疼我!你们这就是嫉妒!
135、第一百三十五章
如同兴仁所说的那般,秦戮并没有住在驿站的打算,给顾砚书送了平安信后,便离开了驿站。
溢州知州远远见到秦戮的身影,微微放下心的同时,又有些不解:
送信而已,殿下怎么还亲自去了?
像是这种小事,知州都是吩咐手底下的人去做,没道理厉王贵为堂堂亲王,这种小事还要亲力亲为。
谁知道兴仁只略微瞥了那知州一眼:
我权限不够。
权限不够?
知州登时便愣住了。
厉王身边止戈兴仁两位长随,虽然不及厉王殿下本人出名,但至少朝臣们都认识。
别看这两位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毕竟是跟随着王爷一同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随从,身上的功劳比起旁人来也不遑多让。
故而两人身上都有正儿八经的官职。
据溢州知州的了解,兴仁应当是从三品都尉,比在场的大部分人官职都要高。
结果现在兴仁却说自己权限不够?
像是察觉到了知州心中的疑惑,兴仁又淡淡补充了一句:
未免王妃挂念,王爷应当会发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
溢州知州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听到这样一个答案。
在天齐,想要给亲朋好友送亲,除了找相识之人顺路带去,便只能去驿站找驿官送信。
而驿站则是由朝廷统一管理,其送信的方式分为五种。
包括有每月一次普通速度的驿递,还有便是二百、四百、六百以及八百里加急。
其中普通驿递以及二百里加急不仅需要任何权限,普通百姓只需要缴纳足够的费用,便可以使用。
而从四百里加急开始,便只有朝廷官员才能使用,其中六百里加急,便需要四品以上的官员,遇到紧急情况,才能使用。
像是这次溢州水位异常之事,知州便是使用六百里加急的方式向朝廷传递的消息。
六百里加急的条件便已经如此苛刻了,八百里加急自然就不用说。
从三品的都尉,的确没有发八百里加急的权限。
在天齐,八百里加急几乎成了战报的专属。
两年之前用的还算频繁,自从边境安定下来后,便几乎没有再怎么用过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