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王府送来的小青菜并不算多,做了两道菜之后,那道菌菇也就够一人食用的分量。
    若是大皇子用了,皇上便没得用了。
    王公公怎么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当即便开始在脑海中寻找说辞,试图打消大皇子这一个危险的想法。
    然而还不等王公公想好理由,秦晟便直接自己动手,将那道青菜菌菇汤给端了过来。
    原来秦晟这是见王公公一直没有动作,以为王公公是年龄大了,有些累了。
    对此也丝毫不介意,毕竟王公公今日伺候了他一整场
    膳食,说出去可是天大的殊荣。
    便动手秦晟还边不忘展现自己的善解人意:
    王公公想来也有些累了,这汤离本殿也不远,便不劳烦王公公了。
    王公公见状,连忙想要阻止:
    大殿下!
    乍然听到王公公的叫喊,大皇子手中的动作顿了顿,脸上不由出现了一丝疑惑:
    什么?
    没什么。
    谁料王公公却直接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原来王公公刚刚开口的时候,大皇子便已经将汤勺放到了自己的嘴中。
    皇上不可能吃大皇子剩下的菜食,这道菌菇汤自然也就只能让大皇子食用。
    大皇子闻言也没多想,便直接继续着手中的动作。
    丝毫没有发现,在他对这道青菜菌菇汤动手的时候,皇上的脸色早就已经变得漆黑无比,一看便知道正在处于爆发的边沿。
    此时皇上已经在心中后悔,自己刚刚为什么一定要顾忌着大儿子的面子,让他进来陪着自己用膳?
    这一起用膳也就罢了,这个不孝子还一直抢他的小青菜!
    现在就连最后一道青菜菌菇汤也没有逃过这个不肖子孙的魔爪。
    等到大皇子将青菜菌菇汤用完,接过一旁太监递过来的绢布擦了擦嘴和手,正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
    皇上的额头跳了跳,终于忍不住,赏了大皇子一句前不久才赏给厉王殿下的话:
    你、给、朕、滚!
    作者有话要说:皇上:儿子就没一个有用的,滚滚滚都滚!
    90、第九十章
    听说大皇子惹恼了皇上, 四皇子想也不想便直接赶到了大皇子府上。
    坐下之后连口茶水都来及喝,连声询问大皇子在皇宫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的细节。
    现在大皇子还出于有些蒙圈的状态。
    他前一刻还在嘲笑厉王惹恼了父皇,谁知道后脚他也撞到了枪口上?
    现在见到四皇子, 自然是想也不想便将刚刚发生的事同四皇子描述了一遍。
    四皇子在听到大皇子用略带一丝委屈的声音说着什么我刚把那青菜菌菇汤给喝完准备说话, 父皇就很生气地让我滚的时候。
    只觉得的自己的额角砰砰直跳。
    以前他就知道自己这个大皇兄不聪明, 但是没有想到, 他居然能够愚蠢到这个地步!
    看到秦晟还一脸茫然, 不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的模样,四皇子咬了咬牙:
    大皇兄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令么?
    大皇子不知道四皇子为什么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想也不想便给了答案:
    自是知道的,冬季,刚过大寒不久。
    那大皇兄如今府上有小青菜么?四皇子咬牙, 继续问。
    这个时令,我府上哪里来的小青
    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多想,大皇子同样没有过脑子便有了答案。
    话还没说完, 大皇子便意识到了有什么地方不对。
    对啊,这个时令,哪里来的小青菜?
    那他今日在皇宫里见到吃到的小青菜, 又是从哪里来的?
    大皇兄现在知道父皇为何如此生气了吧?
    如果大皇子不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 四皇子现在简直想扭头就走!
    厉王惹恼了皇上四皇子是知道的。
    大皇子后脚进了皇宫, 说是要陪着皇上一同用膳, 四皇子也是知道的。
    四皇子原本想着, 陪着用一次膳,也不会出什么纰漏, 也就没有跟着大皇子一同入宫。
    谁知道就是这一念之差,现在就有了麻烦!
    近来因为厉王府中的那些新鲜玩意儿,父皇本就对厉王青眼有加。
    四皇子自知他与大皇子在这些地方敌不过, 唯有装作不知,好好低调做事,不求有功,但求
    无过。
    结果现在,大皇子府就连无过也做不到!
    那现在应当怎么办?给父皇找些小青菜送去?
    大皇子现在也有些慌了,回忆着刚刚在用膳时的种种。
    终于知道为什么王公公会破天荒地来伺候他用膳了!这分明是不想他动那小青菜!
    但是他当时却被内心的喜悦给迷了眼,完全没有领会到王公公此举之下的深层含义!
    这个时令了,大皇兄还能去哪儿给父皇找小青菜?
    若是小青菜那么容易得,父皇又何必大动肝火?
    父皇那里的小青菜
    大皇子话还没说完,便像是想到了什么,直接消了音。
    在他进宫之前,厉王才刚刚从宫中离开,去的时候还拎了一个菜篮子。
    可想而知,皇帝那里的小青菜,多半是厉王府送去的。
    若是旁人的倒还好,皇家的面子好歹能够用一用。
    但若是厉王府
    大皇子顿时便觉得没了任何办法,最终只能保持沉默。
    大皇子为了小青菜的事愁秃了头,厉王府那边也同样在讨论这件事。
    饶是顾砚书,在听过了手底下的人汇报后,也有些无言。
    生在皇家,还是长子,能没眼色到这个地步,也是实属罕见。
    想着,顾砚书不由看向了坐在不远处的秦戮:
    大皇子以前也这么天真么?
    从顾砚书的停顿便可看出,原本顾砚书想用的事另外一个词语,例如愚蠢等,但到底还是顾忌着大皇子是秦戮的大哥,最终换了一个稍微客气些的词语。
    秦戮同样觉得大皇子今日做出的事简直有失水准,沉默了片刻,还是给出了评价:
    大皇兄小时候虽然算不上聪慧,但也有中人之姿。
    但秦戮这番评价,倒是极为中肯。
    大皇子小时候便说不上聪明。
    几个兄弟之中,大皇子武功不及三皇子,文章不及四皇子,为人处世不如五皇子,各方面才能只是平平。
    只不过大皇子虽然说不上聪明,但也说不上有多愚蠢。
    大皇子现在能够与秦戮平起平坐,被朝臣们认为是最有希望争取储君之位的皇子之一,也有他的过人之
    处。
    其一,大皇子是长子。
    现中宫之位悬空,皇上并无嫡子,几位皇子皆为庶出。
    所以在年龄之上,大皇子可以说是占尽了便宜。
    其二,大皇子的生母,也就是贵妃娘娘的家世不俗。
    贵妃娘娘出自宁国公府,祖上曾经出过四五位一品大员。
    远的不说,便说近的。
    在裴大人之前,天齐的首辅,便是出自宁国公府。
    虽然贵妃的生父才能平庸,近些年不显,但现在也同样是朝中的二品大员。
    如今追随着大皇子的诸多朝臣,例如户部尚书,以前便是宁国公府的旧部。
    其三,便是因为四皇子了。
    几位皇子之中,学习最快,在文学上造诣最高的,便是四皇子。
    这一点,就是秦戮也比不上。
    而四皇子作为大皇子一母同胞的弟弟,一直都在尽心辅佐大皇子。
    与其说大臣们看好大皇子,还不如说是大臣们看好有四皇子辅佐的大皇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
    那便是在当今登基之前,同样是几个皇子之中,才能最为平平的那一个,但现在坐在龙椅上的,偏偏是那个才能最为平庸之人。
    不少大臣都认为,从父子以及相似的角度上来说,皇上恐怕更容易对大皇子产生感情。
    而在几个皇子之中,皇上对大皇子也最为宽容仁厚,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
    种种因素相加,倒是让大皇子有了与秦戮一战的实力。
    顾砚书回忆着近几次与大皇子的交锋,以及今日大皇子做出的这件糟心事,对于秦戮口中的中人之姿保持着极大的怀疑态度。
    只是顾砚书最后也没说什么。
    毕竟作为对手,大皇子越愚蠢,对厉王府来说反而越有利。
    虽然失去了与旗鼓相当的对手交锋的快感,但像是夺储这种谁失败谁丢命的事,求稳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或许是因为在小青菜这件事上惹恼了皇上,大皇子又照不出来别的方法找补,接下来一段时间,倒很是安分了不少。
    颇有一种夹着尾巴做人的感觉。
    大皇子停止了蹦跶,对于厉王府来说,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随着日子
    一天天推移,很快,便过了立春,春节的脚步也逐渐临近。
    京中的街道上,年味儿也越来越浓,到处都可以见到卖着年货的小摊贩。
    秦戮是个不在乎仪式感的人,对于以往的厉王府,过年与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今年过年,厉王府中上下的人都知道,应当会同以往有所不同。
    毕竟现在,他们府上迎来了一个新的主子。
    这不,还没到除夕呢,王妃便开始指挥着下人在府里开始做起了大扫除。
    稍稍有些显旧的地方,也在王妃的指挥下,重新进行了打磨或者是补漆。
    府内逐渐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年画,这过年的氛围,便在这样一点一滴的改变之中,浓厚了起来。
    饶是在厉王府中做了几年,早就已经习惯了过年就是吃一顿饺子的下人们,此时心中也开始隐隐有了期待。
    一转眼的功夫,时间便悄然来到了腊月二十八。
    按照天齐的规矩,腊月二十九晚上,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员都需要入宫参加宫中宴会。
    厉王府也不能免俗。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顾砚书也需要同秦戮一起进宫给皇上以及各位娘娘们请安。
    到了但年初一,才能得到片刻空闲。
    但依照顾砚书的计划,大年初一便是这日报第一刊发行的日子。
    所以顾砚书在心中盘算了一番之后,便直接约上了温清霄,在今日最终确定一下日报的发行事宜。
    温清霄恰好也有此意,收到顾砚书的拜帖后便没有拒绝。
    最后两人便直接约好了在顾砚书第一次见到温清霄的小院子中见面。
    进小院之后,顾砚书微微观察了一下,发现这小院与他上次来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差别:
    温六公子现在依旧住在这小院?
    温清霄也知道顾砚书问此话的含义,脸上出现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偶尔还是会回学士府居住,习惯了清净,学士府上到底热闹了一些。
    上次温居宴后,温清霄便同温大人一起回了一趟学士府。
    这一趟回去,温清霄便发现,两年有余的独居生活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虽然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同样很快
    乐,但相对应的,温清霄还是更加喜欢独居时,独自一人读书著文的日子。
    家里人也看出了温清霄的不自在,最后也没有强留,还是让温清霄回了这个小院子居住。
    只与温清霄约定好了,让其每月抽时间回府上一趟,与家人团聚。
    顾砚书闻言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可以理解: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才能生活的更加舒适。
    温清霄手中的动作微微顿了顿,脸上笑意微微明显了一分:
    在下与厉王妃交流,总是格外轻松。
    顾砚书自然知道温清霄为什么会这样说,只微微笑了笑,没有接话。
    在天齐,父母在,不分家。
    如同温清霄这般,家中长辈尚在,却独自一人分府单过的,即使温家众人皆不在意,但也少不得会被人诟病。
    像顾砚书这般,直言表示自己喜欢便好的,实属罕见。
    温清霄哪里知道,顾砚书这是习惯了后世之中,子女成年后便可独立的思想。
    旁的不说,就说顾砚书在接受家族选拔继承人的考验时,甚至还尚未成年。
    十七岁成为顾家继承人,十八岁掌权,随后父母便直接将整个摊子丢到了顾砚书一人身上,自己去逍遥自在了。
    用顾砚书父亲的话来说,能够吃现成的,为什么还要殚心竭虑自己努力?
    所以单独居住这种事,对于顾砚书来说,简直不要太平常。
    好在温清霄也不是会受旁人流言所影响之人。
    若是他的内心真的这么脆弱,如今也不会接受顾砚书的邀请,担任这日报的主编了。
    在微微寒暄了两句后,温清霄便从一旁拿过了一本手记,放到了顾砚书的面前:
    天齐日报的第一刊,在下决定先刊登老师的文章,更加能够让大众信服的同时,也方便快速打响日报的名气
    温清霄开始说到了正事,顾砚书脸上的表情也逐渐变得严肃了起来,低头翻看着手中温清霄的手记。
    首辅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当初说了让温清霄第二日去府上找他拿稿子,便没有耽误。
    甚至在了解了日报的《十年科举,八年模拟》板块之后,还为其量身写了一篇极为切
    题的文章。
    要是转化成大家都能够看得懂的大白话,那篇文章的标题便叫做《浅谈近十年科举变化与侧重方向》。
    这样的文章,再加上裴大人之名,顾砚书甚至不需要细想,也能知道日报第一刊发行之后,能在京中带来的影响。
    除此之外,便是娱乐八卦板块,现下京中讨论的最多的是什么?
    自然是顾砚书手底下的那两座茶楼,还有陶然居。
    除此之外,便是这韵瓷斋的原东家周家。
    那周家将最后一部分产业卖掉之后,便直接去了大皇子府,也不知道那周家主同大皇子说了什么,离开的时候,顺便将自己那个嫁入大皇子府当侍妾的女儿也接了出来。
    随后一家人便直接连夜俩开了京城,没了一点讯息。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隔壁的加菲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隔壁的加菲猫并收藏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