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姚娘子的那句什么东西请自动代入《大明风华》小姨妈的声音。
    好家伙,你们居然在文里追起了文
    《一代名相》的后续,后面有情节安排会写哒!
    84、第八十四章
    而除了归园居与邀月阁之外, 这些日子里京中议论的最多的,还是非陶然居和韵瓷斋莫属。
    就在归园居和邀月阁重新开业后五日的功夫,陶然居也重新开门营业了。
    熟悉的宣传手段, 熟悉的传单, 让京中的百姓们想要忽略都难。
    当然, 最重要的还是陶然居开业之后, 所推出的新的主打的商品
    玻璃。
    玻璃的大名, 在归园居和邀月阁重新开业的时候, 便已经在京中的百姓心中留下了印象。
    现在京中谁人不知玻璃其物的好处?
    透光性好、晶莹透亮, 而且用途广泛,无论是做出来的茶具还是窗户, 都极为漂亮。
    现在知道了陶然居中居然有玻璃售卖,那些早就已经被吊足了胃口的人们又怎么可能忍得住?
    陶然居开业第一天,便被上门的客人给塞了个满堂。
    然后这些人便惊讶的发现, 这玻璃居然不仅仅可以做玻璃窗户、玻璃茶具。
    甚至还可以做玻璃展示柜、玻璃餐具、玻璃灯罩,以及将人照的纤毫毕现的银镜。
    琳琅满目的商品差点儿没让人直接挑花眼。
    倒是有财大气粗的, 指着店里的玻璃制品, 非常豪气地吩咐着:
    唐掌柜,你这店里的所有东西, 本少爷全包了!
    谁知道唐掌柜在听到这话之后,脸上非但没有丝毫惊喜, 还很是为难:
    这孙四少爷, 这恐怕不行。
    怎么就不行了?孙四双眼一眯, 眼神不善地看着唐掌柜。
    那模样, 放在在说唐掌柜若是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便不会善罢甘休。
    是这样的,想必孙四少爷也能看出, 现在陶然居内玻璃制品并不多。
    唐掌柜微微俯身,不徐不缓地说着。
    孙四在陶然居上下大致看了一眼,点头赞同着:
    的确不多。
    肉眼可见的范围内,除了玻璃的茶具的数量多一些,像是玻璃展示柜以及玻璃窗,以及银镜等物,数量都少的可怜。
    更有甚者,银镜每个花样的就只有一个。
    这是因为现在陶然窑厂的产量有限,而且宫里也吩咐了,需要一批玻璃窗,所以窑厂有限的产量里,只能先紧着宫
    中的来。
    见着孙四不是什么不讲理的人,唐掌柜的语气也极为温和:
    因为现在产量有限,所以东家说了,陶然居的玻璃,需要提前定制,限量出售。
    提前定制,限量出售?孙四低声重复了一边,什么意思?
    这提前定制,孙四是懂的,像是孙府上每年换新瓷,因为数量巨大又要在瓷器上烧上孙府的标志,都需要提前定制。
    但是这限量出售
    回孙四少爷的话,这限量出售的意思,便是现在店里的现货,像是这玻璃茶具与灯罩等物,每人只能买上一套。
    唐掌故也知道孙四的疑惑点主要在这限量之上,笑眯眯的解释着。
    一套怎么够啊?
    没错!家中长辈就需要七八套不止了!
    这不是难为人吗?
    孙四还没说话,店里其他人就先忍不住了,或大声或小声地抱怨着。
    唐掌柜也不只奥及,笑眯眯地等到众人抱怨过一阵,店里的声音渐渐低了之后,才重新缓缓开口:
    诸位也看到了,现在店里成品数量有限,窑厂中要做供给宫里的玻璃,速度着实是跟不上,若是不限量,我相信这些物品在场的任何一家都能全部买下。
    若是第一个人将这些成品都买走,其它客人可就一件也没买不了了。下一批货,至少也要等上半月有余,毕竟这窑厂,总不能先做这店里的物品,不做宫里的吧?
    原本还在不满陶然居限量出售的规定的人一听这话,仔细想想,发现的确有道理。
    陶然居中现在摆放的大多还是瓷器,只要一片专门的区域摆放了玻璃制品。
    这数量,一眼望过去都能数清楚。
    再看看店里的这些人,大家都知根知底,倒是真如唐掌柜所说的那般,任何一个人都能买下全部的玻璃制品。
    最后,众人虽然对这一人一家限量一套,银镜、玻璃窗、展示柜等物品需要提前定制等规矩有所不满,最后依旧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这个时候,众人才来得及问一下价格,结果可想而知,这玻璃制品的价格,可比众人想象中的要贵多了。
    一套最普通,上面没有任何装饰与雕花的茶具三
    两银子,贵的甚至还有五两以及十两一套的。
    玻璃灯罩也是如此。
    至于银镜,则是按照大小来定价,巴掌大小的块儿五两银子。
    最大的可以做到等身大小,这个便贵了,一块儿便要足足上百两。
    这些都还只是镜片的价格,不算外面的镜框。
    若是想要?那就得加钱!按照木材的名贵程度以及镜框的复杂精细程度,价格不一。
    可无论价格有多少种,都具有同一种特点贵!
    即使是刚刚财大气粗到说过将这店里所有的玻璃给本少爷包起来的孙四少爷,现在在看到具体的价格后,也开始肉疼了起来。
    这要放在一开始,指不定会有人觉得贵。
    但是现在这些公子哥儿们脑海中只有唐掌柜刚刚限量出售、产量有限、宫里也等着要一系列的话语。
    再一看这个价格,虽然觉得肉疼,但也觉得合理了。
    最后每个人都在唐掌柜这里定下了不少东西。
    那财大气粗一掷千金的模样,活像是家里的钱财都是大风刮来的似的。
    如同顾砚书所想的那样,退出玻璃之后,陶然居原本的瓷器也瞬间变得紧俏了起来。
    原本那些说着你们一个月前的价格还不到现在的一半儿的声音,也逐渐消失了。
    而在陶然居开始售卖玻璃之后,不少人对于归园居以及邀月阁两座茶楼背后神秘的东家,都有了猜测
    现在陶然居中的玻璃如此紧俏,这两座茶楼的东家却像是没有限制似的能够一口气用上如此多。
    况且无论归园居还是邀月阁,亦或是陶然居,这开业前的宣传手段,一看便是出自一家之手。
    想来除了有着共同的东家,便别无其他可能了。
    这个时候,京中终于也有记忆力尚佳的人忆起,这邀月阁的前身,聚友茶楼,以前的的确确是承恩侯府的产业,掌握在顾大公子手中。
    后来顾小公子出嫁之时,便被顾大公子当做嫁妆,送给了顾小公子,也就是现在的厉王妃。
    众所周知,陶然居便是厉王妃的产业!
    这样一来,便能够说通了。
    难怪前几日邀月阁开业之时,那汪建白被邀月阁的姚掌柜当中丢了出来
    ,还下了那么大个脸面,最后居然不了了之了。
    京中谁不知道宁远侯府的汪二公子汪建白是个最为记仇的?
    当中被如此羞辱,事后没去将邀月阁砸了都算是轻的,现在居然会打落牙活血吞。
    想来除了厉王府,也没人能够让汪建白吃下这么大一个亏了。
    一时间,厉王府以及顾砚书在这京城之中可谓是风头无两,街头巷尾随便听一听,便能听到众人在说着关于顾砚书的事儿。
    比如说现在
    以前我们怎么没看出,这厉王妃这么有本事呢?
    怎么说?
    这还用问?你看看现在厉王妃手中的那些产业,哪个不是赚钱的营生?
    没错!就拿归园居和邀月阁来说,现在可是要以前预约才能有位置了,否则啊,就只能坐大堂!
    我家夫人在侯府里做工,有幸跟着主家去了一次邀月阁,她回来同我说过,这归园居还好,邀月阁因为都是女宾,就压根儿没有大堂,就连一楼也是包间!听说邀月阁现在已经开始实行什么会员制了!
    会员制?这又是何物?说来听听?
    这个我知道,我家的回来同我说过!在邀月阁中存上一百两银子便能获得一年的会员资格,这一百两只能存进,不能取出,也就是说,存进去了,就只能在邀月阁中使用!
    对对对!到了第二年,不管这笔钱用完没有,都必须再交一百两续费,才能保持会员的身份,不然啊,邀月阁便会把剩下的钱还给你,同时消除会员身份,以后都不可以再去邀月阁中消费!
    你们这知道的就少了!不仅如此,听说啊,这邀月阁中会员还分等级!什么银卡会员、金卡会员、钻石会员以及黑卡会员,每个等级的会员每年需要缴纳的会费也不同呢!
    这个我家婆娘说过,说是要是每年充值上万两,便可升级黑卡会员,不仅能够能够优先预定包间,还能让邀月阁提供上.门.服.务,甚至就连陶然居那边也可以比旁人多买上一套玻璃!
    我滴个乖乖,那有人去加入这个会员吗?
    有啊!怎么没有?加入的人还不少呢!据说现在这会员的名额都不够用了!
    会员名额不够用了?那以后别人就不能再加入了?
    好像是可以,但是据说不是给钱就能进了,具体怎么回事,我家婆娘也没给我讲,我也不是很清楚!
    娘类,我还以为陶然居最赚钱呢!没想到这邀月阁居然也这么厉害!
    与其说邀月阁厉害,还不说是厉王妃厉害!
    说的有道理啊!
    但这厉王妃以前不是出了名的草包美人,纨绔废物吗?
    对啊,怎么这一嫁到厉王府,和变了个人似的?
    你们说会不会这一切都是策划的,厉王妃只是一个明面上的幌子?
    倒是也有可能
    这么说的话,倒也能说得通!
    说的通个屁!你们真的是猜东西不动脑子,那位明显打仗在行,经营不行!否则在王妃嫁进去之前没有弄出这些东西来?
    对哦!
    况且还有一件事,你们肯定不知道!
    什么事儿?
    前些日子那韵瓷斋的东家,就是周家,不是为了保住韵瓷斋,卖了手里的绸缎生意吗?
    对对对,这个我知道!
    当时动静那么大,谁不知道?
    那你们知道,这绸缎生意,最后被谁买下来了吗?
    被谁?
    不会是厉王妃吧?
    猜对了!就是厉王妃!
    不可能!厉王妃这又是折腾陶然居又是折腾茶楼的,哪里来的钱?
    你们忘了,厉王妃大婚后没几日,可刚从长乐赌坊拿了一笔钱出来!
    嘶这么说起来,厉王妃的确是个人物啊!
    可不是么?而且前些日子陶然居和韵瓷斋不是打起来了吗?我听说陶然居那边所有的事都是厉王妃一手策划出来的!
    不会吧?
    普通百姓们虽然不知道陶然居和韵瓷斋两家价格战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内情,各自又亏损了多少,但却能从最后的结果判断输赢。
    价格战结束之后,陶然居和韵瓷斋都相继关了门,看似双方都元气大伤,其实不然。
    因为陶然居关门是为了重新修葺,升级开业,推出新的主打商品,玻璃。
    而韵瓷斋关门就是真的在关门,重新开业之后与以
    前并无变化不说,甚至还开始走下坡路了。
    最为直观的一点,便是厉王妃还有心思捣鼓出了归园居以及邀月阁。
    韵瓷斋却需要卖掉东墙来补西墙,而这卖掉的东墙,好巧不巧,还被厉王妃给买下了。
    孰优孰劣,谁输谁赢,这还需要再看吗?
    又想到韵瓷斋和周家现在的境况,众人不由打了一个哆嗦:
    看来这厉王妃,的确是招惹不得!
    不怪众人会有此反应,实在是现在的韵瓷斋,下场的确不算好。
    在坚持卖掉绸缎生意之后,加上大皇子出于安抚人心补贴的那笔钱,周家总算是把韵瓷斋这次的亏损给填上了。
    填上亏损之后,韵瓷斋原本以为能够松上一口气,却没想到,这才仅仅是他们噩梦的开始。
    打算整理旗鼓重新出发的周家,这才发现,想要重新出发,是困难重重。
    在陶然居重新开业之前,韵瓷斋平日里看着也热闹,时不时便会有客人上门。
    看似一派欣欣向荣,实则真实的成交量却低的吓人。
    几乎每一个进店的人,在逛了一圈之后,都不是很满意。
    要么两手空空地直接离去,要么就会非常直白地问掌故以及周家的两位公子:
    我记得前些日子你们这瓷器的价格还不到现在的三分之一,现在怎么这么贵了?
    无论掌柜以及周家的两位公子如何向客人解释,韵瓷斋原本的价格便是如此,前些日子是特殊情况,才降价销售。
    谁知道大部分客人听了之后,扭头便走,便走还边在说什么既然这样,我还不入去旁边的汝雅楼买之类的话。
    听得掌柜以及周四差点儿没直接被气得吐血。
    这些人口中诸如汝雅楼之类的瓷器店,他们也是知道的。
    无论是从花色还是瓷器的样式还是质量,都不及韵瓷斋。
    说一句难听的话,这些瓷器店,以前连给韵瓷斋提鞋都不配。
    结果现在大部分人都将他们与韵瓷斋相提并论不说,甚至还觉得韵瓷斋不如这些不入流的瓷器店。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隔壁的加菲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隔壁的加菲猫并收藏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