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谢不知道具体出事会在什么时候,也就没办法预判,前世出事不在这时候,文中写过了,就像师父师娘一样,小沈也不知道,也是因为裴元恺退兵了他才恍然大悟,跑过去救人。除非给一个预判先知的金手指,但我没有这样的设定,所以注定不是爽文。
    如果让一些读者有什么误会,或者有不好的阅读体验,在这里抱歉,但我的设定和剧情线就是这样,也不可能会改,希望大家来去自由,看得也开心。写文的目的是让大家看得快乐,我自己也会快乐~
    感谢在20210722 18:01:24~20210723 18:01: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aya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7章 转机已至
    路上下了点雨, 何小满到乐州时已快到子时,拿着前线的战报于夜间也照样入了宫门, 直奔永宁宫去找谢如琢。
    永宁宫灯火通明,谢如琢果然没有睡,在殿门外遇到万连,对他欲言又止一番,他急着见谢如琢,也没在意, 推开门走了进去。
    谢如琢显然是在等他,手支着脑袋微微阖眸,听到他进来霎时睁眼,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跑过来抱住他:伴伴
    何小满一路未歇,身上衣服还带着半路沾上的雨水潮气, 拍拍谢如琢的背:宛阳军主力已暂退回梧州, 派了少量精兵秘密驻于闵州附近的山间, 随时等待闵州的消息。沈将军派了裘鸣过来,淀州已开战。
    嗯。谢如琢一双眼睛折腾得又红又肿,抱着何小满不松手, 紧捏住他衣服的一角, 咬了咬唇,嗓音沙哑,宋青来可能不太好
    何小满脑子里嗡鸣了一瞬, 连礼仪都不顾了, 把谢如琢从自己怀中推开,一眨不眨地急切看着他。
    谢如琢双手捂住眼睛,轻声道: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应该走了, 万连在门口等你。
    何小满不可置信地又看了眼谢如琢,明白了什么,转身就跑,冲出门时差点被门槛绊倒,万连眼疾手快扶住他。
    怎么回事?何小满许久才找到自己的声音,问万连,在东厂,什么时候能轮到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动手?
    万连怕何小满再心神不宁地摔一跤,一直握着他的手臂,感受到他的整只手臂都在抖,低声飞快地禀告前因后果:昨天上朝,陛下和孙秉德险些吵起来,内阁和裴元恺勾连要挟陛下,要求彻查宋家叛国之事,审问宋青来,迫不得已,陛下答应由东厂收押宋青来,再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此案,卫大人也被暂时禁足在家。白天审了一次,属下一直跟着,没问出什么来,他们想动刑,属下拦住了,让他们去请示陛下,后来陛下也没同意。
    那现在是为什么?何小满眼中泪珠滚动,一路快马疾行,现在后知后觉大腿内侧应该是磨破了,走起路来有些深一脚浅一脚。
    万连似是都不敢继续说下去,闭眼深吸了一口气,才道:今天早上从国子监里流出两篇文章,城中有很多百姓一同去乐州府衙请命,说朝廷包庇宋家。陛下让杜大人去查了,有两个学生应该是被孙秉德的人收买了,这个之后杜大人会处理。本来陛下打算将此事压下来,宋青来在东厂自己上书,请朝廷来审个明白,还宋家清白,态度坚决,陛下都拗不过他。然后然后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就去审了,从中午审到晚上用的是东厂的人,属下嘱咐过,不会下死手,但但后来刑部和大理寺没问出什么来,还去叫来了南镇抚司的人,卫大人又不在
    乐州也飘下了小雨,万连实在是说不下去了,偷偷去看何小满的神色,分不清脸上滑过的究竟是雨还是泪,良久问他:卫大人知道了吗?
    这能不知道吗?万连道,卫大人一天往御前不知道递了多少奏本,求陛下放他出去,朝臣们不同意。不过现在应该没事了,他们审了大半天也没审出一句话,明天八成要消停了,陛下前面的意思是去放了卫大人,他一天也急疯了,见不到宋青来可能都要硬闯了。
    何小满再没说过话,沉默地被万连搀扶着走到东厂,最初的震颤褪去,又觉得这就是宋青来会做出来的事,这人性子里确实有倔强又认死理的一面,平时是个混日子的少爷,可一旦宋家需要他,就是去死都愿意。
    他以前同自己说过,这辈子宋家每个人最对不起的就是他哥,平时他哥保护整个宋家,但他哥也是血肉之躯,也有撑不住的时候,那就换他来撑,总不至于给宋家丢脸。
    到了东厂门口,卫央也夤夜前来,碰见他们急忙上前问道:青来怎么样?
    卫大人,督主刚回乐州,也还没见到。万连看他这些天也快要瘦脱相了,眼睛里遍布血丝,心里也不是滋味,您先别担心
    我怎么能不担心?卫央和他们一同往里走,咬牙道,青来长这么大,他爹都没打过他,什么苦都没吃过想起一事,又问何小满,廷檐有消息了吗?
    廷檐是宋青阁的表字,何小满摇摇头:没有。但陛下已有安排,卫大人无需担心。
    万连叫来一个下属问话:刑部和大理寺的人走了吧?
    刚走。下属看何小满回来了,也松了口气。
    何小满和卫央听到这话,赶忙一起往大牢里跑,到了刑室,两个下属正好放下绑在刑架上的宋青来,何小满泪水哗地涌出来,哭着抱住全身都是血的人。
    青来何小满颤着手去探他的鼻息,探了好几次才确信还有微弱的呼吸,抹去他脸上的污血,眼泪怎么也止不住地往下掉,仿佛那些伤痛在自己身上。
    卫央眼眶都湿了,宋青来全身都是伤,琵琶骨被钉穿了,血洞子里还在冒血,十指鲜血淋漓,也看不出来指甲还在不在,那些鞭伤都不算什么,最严重的是左肋,皮肉尽数绽裂,白骨森森,肋骨间的肉都被剔没了。
    何小满显然也看到了,像是人都傻了,茫然无措地看向卫央。
    锦衣卫的弹琵琶,肋骨做弦,尖刀拨弹,这算下手轻的了。卫央解释了一句,一把抱起昏迷不醒的宋青来,问道,可以叫太医吗?还是出去找个郎中来?
    何小满擦了把眼泪,在前面带路,道:叫太医,去我房里。人都要没气了,我看他们还怎么审。
    万连带着人连夜去太医院把值夜的太医带过来,一路架着年过花甲的太医跑得飞快,太医的脚都没沾过地,到了东厂时太医差点心脏受不住,被一路的惊险吓厥过去。
    左肋的伤最重,其他都还好。太医说话慢条斯理,被何小满和卫央你一言我一语问得都跟不上两人说话的速度,只能见缝插针地说,这个伤麻烦,以后这里的肋骨还会痛,唉,慢慢调理吧,反正还年轻,身体底子不错,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清理左肋的伤口时宋青来生生被痛醒了一次,太医无情地把一碗酒倒下去,血水汩汩流出来,宋青来的惨叫听得所有人都不敢看,太医再拿小刀割掉没法修补只能剔除的碎肉,把还能粘连的皮肉.缝回去,这时候宋青来已经痛得发不出声音了,双眼无神,冷汗细密地往下淌。
    何小满想去抓他的手,又怕碰到他手上的伤,把手递到他嘴边:你咬我,别咬到自己舌头。
    宋青来听到他的声音,眼里的光慢慢回拢,张了张嘴,许久才断续地问道:我哥找到了吗?
    还嗯,找到了。何小满笑看着他,声音轻柔,宋将军没事,所以你也不能有事。
    宋青来抬手艰难地握住他的手:他们信了吗?宋家没有叛变我哥不会不会通敌
    何小满又忍不住地哭,点头道:信了。
    宋青来大概也觉得很累,闻言闭上眼又昏睡了过去。
    处理完所有伤口,再换掉被血水浸透了的被褥,已经寅时了,卫央也没回去,与何小满一同守在这里,偶尔低声交谈几句互相交换京城与池州的情况,累了就支着脑袋休息会。
    次日一大早,宋青来还没醒,有点发烧,换了个太医来看了看,说是正常的反应,伤口仔细看顾就好,又配了些补气血的药。
    卫央去了趟锦衣卫,午时重新回来,同何小满说道:早上上朝陛下说宋青来只剩一口气了,问刑部和大理寺审出来什么没,没人说话,孙秉德又把话题带到宛阳去,说宛阳军心难稳,朝廷应该派个人去暂时接手宛阳军权,想来是要裴元恺暂时接手,陛下又和他吵了一架。他看了眼宋青来,又道,陛下让你放心,他跟朝臣们说好了,宋青来作为此事唯一的人证,不能有事,尽管在这养伤吧,刑部和大理寺昨天什么手段都用上了,还去找来南镇抚司,半个字没问出来,丢脸丢大了,都是要面子的人,不会再想着来审问了。
    何小满点点头,问他:你呢?他们怎么说?
    既然青来抵死不认宋家叛变,朝廷通告了审问的结果,城中也都消停了,我就也不用被关在家里。卫央道,但孙秉德他们说此事彻底水落石出前,我不能排除嫌疑,不让我经手锦衣卫的事务,早上我就去转了圈。
    何小满的眼神冷意森寒,许久才回过神来,道:那你也待在东厂吧,这里安全点。他思索片刻,忽然问道,你以前是不是也和宋将军一起在宛阳军中待过?
    卫央回道:我父亲本来就是宋老将军的副将,我姐姐嫁过去时,父母都过世了,我也算是宋老将军当儿子一样养大的,从小和廷檐一起在军中混,后来先帝体恤我父母为国捐躯,荫封我做锦衣卫千户,我才去的坪都。
    那就是说宛阳那边军中的情况都熟?何小满道,打仗可以吗?
    卫央有点明白了过来,问道:你想让陛下派我去宛阳?
    青来肯定不能去,宋家也没别人了,总得有个人回去主持大局,稳定军心,也是让大家看看宋家还不至于没人,让外人来插手。何小满眸中闪过狠厉之色,你是最合适的。
    我每年也都会回宛阳,军中的情况熟是熟。不过打仗卫央一言难尽道,我几乎没怎么上过战场,十几岁的时候跟着廷檐去过,但宋老将军一心都是为了培养他,对我和青来都挺无所谓的,让我跟去也就是长长见识吧。后来更是再没接触过兵事,看过的兵书都快忘光了,跟廷檐比差远了。
    没关系。何小满安慰道,宋家在宛阳也经营了数代,宛阳军这点忠诚还是有的,不然也就不会急着要朝廷救宋将军。打仗的事交给宋将军的副将,你就去军中坐镇就好。
    宛阳那边的情况卫央也很是担心,出了这么大事,他姐姐也肯定急死了,总得有个人回去报信,也得有个人回去撑着,不能让别人欺负宋家,他颔首道:只要朝廷同意,我就回宛阳。宋家对我有养育之恩,我也算半个宋家人,如今宋家有难,青来尚且如此,我又岂能坐视不管?
    何小满道:这事我会同陛下说,一定会搞定。
    卫央问道:陛下说的去救廷檐的人到底是谁?
    陛下在给我的信中说了一点,具体的他应该告诉沈辞了。何小满道,陛下说是扎布苏。
    卫央愣了一下:谁?
    伊勒德的四儿子。何小满解释道,他有商队在绥坊南部,离池州很近,已经给他写了信,做了点交易,应该会答应去救宋将军。
    作者有话要说:  扎布苏:我惨,真的,我单知道借了钱出去可能拿不回来,没想到欠债的还反复压榨我。
    小谢:您就是当代活雷锋(点赞)
    第138章 念君不归
    沈辞收到谢如琢的信后, 立马就让裘鸣去找扎布苏的商队。
    旁人知道了都要嘀咕商队怎么救人,但谢如琢在信里说, 扎布苏本人就在大虞境内。
    沈辞有点无语凝噎,亏得他当初在沧州时还同情了一下四王子被夺权软禁在家,没想到人家早就混入商队,金蝉脱壳,溜来大虞玩耍了。
    仔细想了想,似乎前世这时候谢如琢和扎布苏确实还见过一面, 只不过那会宋家还没出事,也就不存在救人一说,后来出了事,扎布苏回北狄去收拾他弟弟了,因而这一世也是正好凑上了。
    扎布苏的商队其实大部分也都是汉人,但每年扎布苏自己隔三差五会晃来大虞跟着商队跑两次, 他毕竟身份特殊, 会带一批骑兵跟他一起伪装成商客从羌族人的地盘溜进绥坊, 有了这批北狄骑兵,自然就好办事了。
    裘鸣拿着信找上门来,却没见到人, 扎布苏说要沈辞或者谢如琢亲自来, 救人不是不行,但条件要谈好。
    京中还处处风声鹤唳的,谢如琢想来也来不了, 所幸淀州这边战事顺利, 沈辞看守住淀州,将许自慎拦在宣颐府外不成问题,便于夜间离开淀州, 去了与扎布苏提前约好的梧州。
    裘鸣前来接应沈辞,带他去了城中一处足足占了半条街的庄子,沈辞愕然了好一会,谢如琢修一座宫殿都没钱,他们北狄的四王子在大虞随手就能买下这么大一庄子,人比人真是能气死人。
    因而扎布苏看沈辞进来时颇有几分忿忿不平,有些讶异,问道:沈将军怎么了?路上见到许自慎了?
    沈辞同他见了个礼,没好气道:四王子每次借钱的时候还一副要穷死的样子,我看这世上没人比你更有钱的了。
    我又没花你们的钱,怎么还仇富呢?扎布苏又穿上了那一身素雅的儒生服,丝毫不像一个北狄人了,警惕道,先说好,这次不借钱吧?不能帮你们救人我还倒贴钱的吧?
    本来是不想借的,但现在我觉得有必要借一下。沈辞扫视了一圈雕梁画栋,花木扶疏的宅子,跟着扎布苏进了屋坐到客座上,你一年就来几次大虞,这么大一宅子你也住不上几天,不如卖了把钱借给我们。
    扎布苏: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朕的江山又亡了[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琴扶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琴扶苏并收藏朕的江山又亡了[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