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真的吗?谢如琢双眼亮晶晶地看着沈澈和叶莘湄,沈辞到时候应该不在绥坊了,我、我还可以来吗?
你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小辞不在又没关系。叶莘湄笑着拍拍他的手,又看了眼沈辞,小辞不会不让你单独来看我们吧?
沈辞赶忙摆手:那哪能啊?我不敢!
叶莘湄一脸谅你也不敢的心满意足,点点头道:那就好。
看沈澈也很欢迎自己来,谢如琢便笑着答应了,从小到大他也甚少过生辰,宫里不会有人记得一个不受宠的皇子生辰是哪一天,后来当了皇帝,一开始是家国残破,没那个心思过也不敢过,回了坪都也因此习惯了,更不想过,这么多年他其实连一碗长寿面都没在生辰那天吃到过。
有时他觉得自己历经两世,越过生死,一颗心已冷硬得不会有任何裂缝,但有时他又会毫无缘由地触到某块柔软的地方,某些深藏的情绪就会如泄洪般涌出来。
就像此时,前世他就已不在意亲情的淡漠,辛苦了三十年抚养侄子长大,最后还是落了个被逼宫的下场,这一世他以为自己会更不在意,却原来他还是会渴望亲情的抚慰,会希冀有慈爱的长辈可以弥补自己小时候对亲情的幻想。
今日的菜色是前所未有的丰盛,想来叶莘湄知道他们要一起来,用心准备了很久,谢如琢自然更给面子,边吃边夸,把叶莘湄哄得合不拢嘴,要不是他食量太小,一定会吃上八碗饭。
晚饭后,沈澈陪叶莘湄一起收拾,不让他们俩干活,沈辞看师父师娘两人也在说悄悄话,拉着谢如琢去了院子里,帮忙把院中的水缸装满了水,当然,是沈辞装,谢如琢看。
虽然可以来和叔叔婶婶一起过生辰,但那时候你不在谢如琢一想起自己过生辰时沈辞一直不在身边,前世也一次没过上,就噘着嘴闷闷不乐的,那你要给我写信,算好日子,在我生辰那天寄到。
沈辞打了五六次水才终于把大水缸装满了,口中呼出白气,但额上已沁出了细汗,缓了口气,道:好,记住了。
仔细想想从前世到现在,他确实一次生辰都没在谢如琢身边,两次及冠之日他也都不能陪谢如琢过,比谢如琢更觉可惜,摸摸谢如琢的脸,道:要不我们提前一个月过?
不用了,也不是什么事,有叔叔婶婶陪我也很好。谢如琢反倒看不得沈辞一脸歉意,反过来安慰他,不过一个生辰罢了,我们以后还有很多个生辰可以过呢,等去了江南,你把以前欠上的都补给我。
沈辞抚过他的眉眼,笑着点头:好,那就先欠着,以后都补上。
雁留。谢如琢唤了声沈辞的表字,回头看了眼屋门,还是关着的,师父师娘不知道是在里面收拾东西还是在说悄悄话,他便大着胆子抱住了沈辞,脑袋依恋地蹭在沈辞怀里,我以后都可以这样唤你吗?
前世只有两个人在的时候,谢如琢会唤他的表字,情浓时他总喜欢逗谢如琢,一口一个陛下,却做着大逆不道的事,谢如琢也会唤他沈将军,气急败坏的时候就连名带姓唤他,再加一句朕要杀了你,但当两个人气氛安逸时,他们会互相唤对方表字,轻吻对方的唇瓣。
所以在怎么唤对方这件事上,沈辞很配合谢如琢,总之就是要根据场景和气氛的不同随时改变,没有固定答案。
现在谢如琢觉得气氛安逸又闲适,心情惬意,所以想唤他表字了,如果他接下来逗一逗谢如琢把人逗得满脸羞红,谢如琢肯定又会连名带姓叫他,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再想起来他的表字。
陛下喜欢就好。沈辞早就看透了事情本质,十分识时务,想唤什么都行。
夜幕四合,两人也到了该回京的时辰,沈澈想起一事,问沈辞道:你之前说三月要去沧州,还去不去?
沈辞颔首道:去,已经说好了,清璩也同意的。再要打得去池州了,比从前更难打,又是一决死战,现在的三千营还差那么点意思,要是能再突出下优势,让这支军队变成另外一支北狄骑兵,许自慎的江北军就真的再也不用怕了。
那你就是要每天都见着裴元恺了。沈澈皱起眉,你注意分寸。
放心吧。说起这个名字沈辞眼神也冷了下来,只要他别惹我,我不会去惹他。
谢如琢也听见了,对沈澈道:叔你放心,我到时候会派一个司礼监里信得过的人去监军,不会让裴元恺欺负沈辞。
沈澈有点好笑,皇帝是怎么觉得别人还能欺负了沈辞这小子,素来只有沈辞把别人打哭的份,他敢相信,如果裴元恺惹火沈辞,沈辞照样会直接动手。
虽然这种行为事后都很难收场,但也没吃亏就是了。
沈辞也笑了笑,拉着谢如琢上马,向师父师娘告了辞,并接过师娘塞过来的十几包吃食,是一副恨不得把家里能吃的东西都搬空的架势,又递来一条厚毯子,要谢如琢盖着,千叮咛万嘱咐路上要注意保暖,注意安全,小辞你要照顾好清璩,别让人摔了,要是人家实在太冷就赶紧去找辆马车。
知道了。沈辞还是只有点头应承的命,不敢说其他的话,一抖缰绳策马离去。
夜间的风比白日更冷,谢如琢和来时一样缩进斗篷里,再抖开厚毯围在身前,想了想,问沈辞:把毯子给你披着吧?
我不冷。沈辞止住他要递毯子的手,你别冻病了,不然师父师娘要打断我的腿。
谢如琢蹭了下沈辞手上在十二月打仗时冻裂的伤口,道:要是不冷,你手上怎么都是伤口?
风太烈,没办法。沈辞道,岳亭川这样的少爷手也照样裂了,他都没说过什么。
晚上确实太冷了,谢如琢裹着斗篷,盖着毯子,手还是冻得如同冰块,身上也没一点热气,摸摸沈辞握着缰绳的手,温度还比他高,便说道:那你要是觉得冷别硬扛啊,我们可以去雇一辆马车的,一起坐回京城去。
不用。只有他跟着谢如琢,沈辞是绝不敢让陌生人接近他们的,这种天气经常行军,有时晚上也打仗,习惯了,撑得住。
谢如琢嗯了一声,安静坐了会,在寒冷中又困意上涌,于是回程也是靠着沈辞一路睡回去的,而沈辞又抱着他骑了几个时辰的马,回宫时谢如琢一边愧疚一边又意犹未尽地想念沈辞温暖宽阔的胸膛。
比他躺在床上睡还舒服,想每天都让沈将军抱着他睡。
作者有话要说: 小谢:半年后朕又可以溜出京城了!提前预定了!
小沈: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小谢:以后睡觉都抱着我!
小沈:那个胳膊酸不是好的。
第122章 真心偷藏
皇帝在又病了一场后, 终于精神焕发地上朝来了,不知是不是被皇帝时不时病一场吓到了, 这次一开朝,由内阁为首,呈上的奏本大半都是请皇帝立后的。
谢如琢头大地看完一份奏本,想着朝臣们精神真好,每天勾心斗角还不够,还能心有余力地操心他的终身大事。
朕即位时, 就向列祖列宗许下诺言,一日不回坪都,朕一日不会娶妻生子。谢如琢合上奏本丢到一边,一来是现在朕当真没有心思想这件事,不愿有家室分去心神,绊住复国之路, 二来朕此时成亲, 自觉无颜面对天下人, 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江山飘摇,故都犹在贼子之手, 朕却在新都燕尔新婚, 朕丢不起这个脸。
孙秉德却道:成家与立业并无冲突,只是立后而已,又不是要陛下填满三宫六院, 立后于宗祧于朝堂于天下都有益处, 况且陛下今年正是及冠,有些喜事也是好的。
朝臣还很贴心地提议了两个皇后人选,前世也是这两个人, 毫无变化,谢如琢无趣地看了眼众臣呈上的画像,道:朕脸皮薄,不是人人都能心安理得在这等耻辱境地下成亲的,朕会日夜不安,也不敢再做这个皇帝了。
众臣忙道:陛下言重。
诸卿的好意朕心领了,此事还是莫要再提了。谢如琢又道,若诸卿是担心皇嗣问题,朕已立了太子,将帝位还于皇长兄一脉,也是朕的心愿。
皇帝已把话说到了这份上,众臣也不好再说什么,否则就显得他们毫无忧国忧民之心,还阻挠皇帝的孝悌之心。
谢如琢其实明白,历来往皇宫塞人都是必要的手段,谁不想体会那种吹个枕边风就能办成事的快感,况且和皇帝联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往后皇帝办什么事不都得顾着点面子。
可惜在谢如琢这里,这招上辈子行不通,这辈子也别想。
皇帝对女人没兴趣。
对其他男人也没兴趣。
只对沈辞有兴趣。
谢如琢在心底哼了一声:我家沈将军都没当上皇后呢,哪个小贱人敢来抢皇后之位?信不信沈将军打哭你。
之前为了缓和沈辞与谢明庭的关系,谢如琢要求沈辞有空就进宫陪谢明庭一起练骑射,只不过去年这么说了之后,没多久沈辞就出征去了,根本没时间,因而谢如琢又默念了一番家和万事兴,在谢明庭几次催促下,请沈辞入宫来了。
沈辞也听说了今日朝堂上众臣请皇帝立后的事,好笑地拿起两幅画像看了看,道:都是美人。
一个是阁臣程京墨的小女儿,朕要是娶了她那就正中内阁下怀。谢如琢把程家小女儿的画像丢一边去,拿起另一幅,这个大概是内阁和那些文官退而求其次的人选,舒国公的二女儿,岳亭川的妹妹。
听到熟人的名字,沈辞又拿起那副画像看了看,发觉似乎还真的和岳亭川长得有点像,回想了一下前世,舒国公的二女儿确实一直是立后人选之一,众臣从乐州嚷嚷回坪都,谢如琢始终没理会就是了。
沈辞想着这不就是风水轮流转吗,年岁差不多,总是要被人揪着做媒的,之前还生他的气呢,现在轮到自己了吧?
但沈辞也只敢心里暗暗跟这帮文官较下劲,陛下面皮薄,说出来又得跟他急眼。
谢如琢因为此事却是真气着了,拉住沈辞义愤填膺道:你说,我要是现在告诉他们我喜欢的是你,会怎么样?
陛下,千万不可意气用事。沈辞吓了一跳,谢如琢那蠢蠢欲动的模样还真有几分要去昭告天下的气势,劝道,不能说,现在说出来对你不好。
虽然龙阳之好没什么新鲜的,但放到皇帝身上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了,不知道要惹来多少闲言碎语,传出去可能莫名就成了荒淫无道也未可知,何况如今大虞还风雨飘摇,需要重新收拾山河,重开盛世,皇帝的一言一行往往就是民心之所向,是最不可任性的时候,谢如琢当然也明白这些事,但他还是气闷,且越想越愤愤不平。
凭什么他喜欢一个人就得这般藏着掖着,他的喜欢难道比不上寻常人的真切和浓烈吗?
他还觉得对不起沈辞,身为皇帝,他明明可以拥有一切,呼风又唤雨,可他却不能把这份喜欢说出来,不能让自己的真心表露于天下人面前,要沈辞陪着他一起把所有的真情爱意藏起来,只能偷偷摸摸地说给彼此听。
你又在想什么?沈辞现在已能立刻看出谢如琢有没有在胡思乱想,只要谢如琢耷拉下眉眼,扁着嘴眼眶微红,他就知道这人肯定又在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而自责愧疚,这点还真是让他头疼,又觉得哪里对不起我了?
谢如琢吸吸鼻子,摇头道:没有。
沈辞蹭蹭他的眼角,道:现在这样挺好的,我也不想让大家都知道,没意思,这辈子只想和你好好过,其他人跟我有什么关系?
嗯。谢如琢埋进他怀里,这是我们的秘密,不告诉他们。
走了,去找太子殿下吧。沈辞推着谢如琢出门,以防这人又瞎想,殿下该等急了。
两人走到骑射场,谢明庭已经一个人拿着弓箭先玩了起来,看到皇叔和沈将军一起来了,很是高兴,跑过去扑到皇叔怀里:皇叔,你真的把沈将军带来了啊?
越是听多了沈辞的战绩,谢明庭越是想让沈将军教他骑射,以后也是可以拿出去跟人吹嘘一番的嘛,但发觉沈将军从某天开始对他爱答不理,他又有些泄气,只能缠着看起来就和沈将军关系匪浅的皇叔,现在看来,皇叔对他还是很好的。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小孩子这年纪长得快,谢明庭已比刚来乐州时长高了许多,之前谢如琢有时还会抱起他亲昵一下,现在试着抱了一下却是差点没拗到手,立马放弃了这个亲昵的机会,不禁教训道,少吃些点心,现在脸圆是可爱,以后就是丑了。
谢明庭一听,害怕地捏了捏自己脸上的肉,他天生是张圆脸,其实有时候并不是他长肉了,真的只是看起来肉很多的样子嘛,但发觉皇叔前面想抱他,似乎是因为抱不动而放弃了,又很是失落。
以前在坪都,周围人虽然宠他但也对他恨铁不成钢,他生母早逝,父亲不是那种会和人亲昵的性子,还总是生病,皇祖父大多数时候都无暇顾及他的起居功课,只知道自己在后宫玩乐,因而若要真说和哪个长辈亲昵,却也是没有的。
他很喜欢皇叔,会带他出去玩,他做错事不会骂他,会耐心细致地与他讲道理,有时还会亲昵地抱他,这是他从前也没有得到过的亲情。
现在的他还没有对长大有什么感觉,只想永远都长不大,无忧无虑,还能被皇叔抱起来。
可是世事艰难,他确实一直在长大,皇叔都抱不动他了。
谢如琢也看到谢明庭失落的表情,无奈地想小孩的心思有时还真是一根筋,想要什么就非要得到,得不到就不高兴,但他实在抱不起来这小崽子了,看了眼沈辞道:皇叔前两天生病了,没有力气,抱不动你了,让沈将军抱你一下吧。
没有什么恩怨是抱一下不能冰释前嫌的,谢如琢深觉此举聪明机智,离家和万事兴的愿望又更近了一步。
沈辞今日对谢明庭一直和颜悦色,闻言看谢明庭并不排斥,还眼睛亮亮地看着自己,笑了一下,伸手轻轻松松地把人抱了起来,谢明庭的失落立刻一扫而空,虽然不是皇叔抱得他,但不知为什么,他觉得沈将军和皇叔也差不多嘛。
谢明庭欢欣雀跃道:沈将军,你可以带我骑马吗?
恋耽美
你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小辞不在又没关系。叶莘湄笑着拍拍他的手,又看了眼沈辞,小辞不会不让你单独来看我们吧?
沈辞赶忙摆手:那哪能啊?我不敢!
叶莘湄一脸谅你也不敢的心满意足,点点头道:那就好。
看沈澈也很欢迎自己来,谢如琢便笑着答应了,从小到大他也甚少过生辰,宫里不会有人记得一个不受宠的皇子生辰是哪一天,后来当了皇帝,一开始是家国残破,没那个心思过也不敢过,回了坪都也因此习惯了,更不想过,这么多年他其实连一碗长寿面都没在生辰那天吃到过。
有时他觉得自己历经两世,越过生死,一颗心已冷硬得不会有任何裂缝,但有时他又会毫无缘由地触到某块柔软的地方,某些深藏的情绪就会如泄洪般涌出来。
就像此时,前世他就已不在意亲情的淡漠,辛苦了三十年抚养侄子长大,最后还是落了个被逼宫的下场,这一世他以为自己会更不在意,却原来他还是会渴望亲情的抚慰,会希冀有慈爱的长辈可以弥补自己小时候对亲情的幻想。
今日的菜色是前所未有的丰盛,想来叶莘湄知道他们要一起来,用心准备了很久,谢如琢自然更给面子,边吃边夸,把叶莘湄哄得合不拢嘴,要不是他食量太小,一定会吃上八碗饭。
晚饭后,沈澈陪叶莘湄一起收拾,不让他们俩干活,沈辞看师父师娘两人也在说悄悄话,拉着谢如琢去了院子里,帮忙把院中的水缸装满了水,当然,是沈辞装,谢如琢看。
虽然可以来和叔叔婶婶一起过生辰,但那时候你不在谢如琢一想起自己过生辰时沈辞一直不在身边,前世也一次没过上,就噘着嘴闷闷不乐的,那你要给我写信,算好日子,在我生辰那天寄到。
沈辞打了五六次水才终于把大水缸装满了,口中呼出白气,但额上已沁出了细汗,缓了口气,道:好,记住了。
仔细想想从前世到现在,他确实一次生辰都没在谢如琢身边,两次及冠之日他也都不能陪谢如琢过,比谢如琢更觉可惜,摸摸谢如琢的脸,道:要不我们提前一个月过?
不用了,也不是什么事,有叔叔婶婶陪我也很好。谢如琢反倒看不得沈辞一脸歉意,反过来安慰他,不过一个生辰罢了,我们以后还有很多个生辰可以过呢,等去了江南,你把以前欠上的都补给我。
沈辞抚过他的眉眼,笑着点头:好,那就先欠着,以后都补上。
雁留。谢如琢唤了声沈辞的表字,回头看了眼屋门,还是关着的,师父师娘不知道是在里面收拾东西还是在说悄悄话,他便大着胆子抱住了沈辞,脑袋依恋地蹭在沈辞怀里,我以后都可以这样唤你吗?
前世只有两个人在的时候,谢如琢会唤他的表字,情浓时他总喜欢逗谢如琢,一口一个陛下,却做着大逆不道的事,谢如琢也会唤他沈将军,气急败坏的时候就连名带姓唤他,再加一句朕要杀了你,但当两个人气氛安逸时,他们会互相唤对方表字,轻吻对方的唇瓣。
所以在怎么唤对方这件事上,沈辞很配合谢如琢,总之就是要根据场景和气氛的不同随时改变,没有固定答案。
现在谢如琢觉得气氛安逸又闲适,心情惬意,所以想唤他表字了,如果他接下来逗一逗谢如琢把人逗得满脸羞红,谢如琢肯定又会连名带姓叫他,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再想起来他的表字。
陛下喜欢就好。沈辞早就看透了事情本质,十分识时务,想唤什么都行。
夜幕四合,两人也到了该回京的时辰,沈澈想起一事,问沈辞道:你之前说三月要去沧州,还去不去?
沈辞颔首道:去,已经说好了,清璩也同意的。再要打得去池州了,比从前更难打,又是一决死战,现在的三千营还差那么点意思,要是能再突出下优势,让这支军队变成另外一支北狄骑兵,许自慎的江北军就真的再也不用怕了。
那你就是要每天都见着裴元恺了。沈澈皱起眉,你注意分寸。
放心吧。说起这个名字沈辞眼神也冷了下来,只要他别惹我,我不会去惹他。
谢如琢也听见了,对沈澈道:叔你放心,我到时候会派一个司礼监里信得过的人去监军,不会让裴元恺欺负沈辞。
沈澈有点好笑,皇帝是怎么觉得别人还能欺负了沈辞这小子,素来只有沈辞把别人打哭的份,他敢相信,如果裴元恺惹火沈辞,沈辞照样会直接动手。
虽然这种行为事后都很难收场,但也没吃亏就是了。
沈辞也笑了笑,拉着谢如琢上马,向师父师娘告了辞,并接过师娘塞过来的十几包吃食,是一副恨不得把家里能吃的东西都搬空的架势,又递来一条厚毯子,要谢如琢盖着,千叮咛万嘱咐路上要注意保暖,注意安全,小辞你要照顾好清璩,别让人摔了,要是人家实在太冷就赶紧去找辆马车。
知道了。沈辞还是只有点头应承的命,不敢说其他的话,一抖缰绳策马离去。
夜间的风比白日更冷,谢如琢和来时一样缩进斗篷里,再抖开厚毯围在身前,想了想,问沈辞:把毯子给你披着吧?
我不冷。沈辞止住他要递毯子的手,你别冻病了,不然师父师娘要打断我的腿。
谢如琢蹭了下沈辞手上在十二月打仗时冻裂的伤口,道:要是不冷,你手上怎么都是伤口?
风太烈,没办法。沈辞道,岳亭川这样的少爷手也照样裂了,他都没说过什么。
晚上确实太冷了,谢如琢裹着斗篷,盖着毯子,手还是冻得如同冰块,身上也没一点热气,摸摸沈辞握着缰绳的手,温度还比他高,便说道:那你要是觉得冷别硬扛啊,我们可以去雇一辆马车的,一起坐回京城去。
不用。只有他跟着谢如琢,沈辞是绝不敢让陌生人接近他们的,这种天气经常行军,有时晚上也打仗,习惯了,撑得住。
谢如琢嗯了一声,安静坐了会,在寒冷中又困意上涌,于是回程也是靠着沈辞一路睡回去的,而沈辞又抱着他骑了几个时辰的马,回宫时谢如琢一边愧疚一边又意犹未尽地想念沈辞温暖宽阔的胸膛。
比他躺在床上睡还舒服,想每天都让沈将军抱着他睡。
作者有话要说: 小谢:半年后朕又可以溜出京城了!提前预定了!
小沈: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小谢:以后睡觉都抱着我!
小沈:那个胳膊酸不是好的。
第122章 真心偷藏
皇帝在又病了一场后, 终于精神焕发地上朝来了,不知是不是被皇帝时不时病一场吓到了, 这次一开朝,由内阁为首,呈上的奏本大半都是请皇帝立后的。
谢如琢头大地看完一份奏本,想着朝臣们精神真好,每天勾心斗角还不够,还能心有余力地操心他的终身大事。
朕即位时, 就向列祖列宗许下诺言,一日不回坪都,朕一日不会娶妻生子。谢如琢合上奏本丢到一边,一来是现在朕当真没有心思想这件事,不愿有家室分去心神,绊住复国之路, 二来朕此时成亲, 自觉无颜面对天下人, 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江山飘摇,故都犹在贼子之手, 朕却在新都燕尔新婚, 朕丢不起这个脸。
孙秉德却道:成家与立业并无冲突,只是立后而已,又不是要陛下填满三宫六院, 立后于宗祧于朝堂于天下都有益处, 况且陛下今年正是及冠,有些喜事也是好的。
朝臣还很贴心地提议了两个皇后人选,前世也是这两个人, 毫无变化,谢如琢无趣地看了眼众臣呈上的画像,道:朕脸皮薄,不是人人都能心安理得在这等耻辱境地下成亲的,朕会日夜不安,也不敢再做这个皇帝了。
众臣忙道:陛下言重。
诸卿的好意朕心领了,此事还是莫要再提了。谢如琢又道,若诸卿是担心皇嗣问题,朕已立了太子,将帝位还于皇长兄一脉,也是朕的心愿。
皇帝已把话说到了这份上,众臣也不好再说什么,否则就显得他们毫无忧国忧民之心,还阻挠皇帝的孝悌之心。
谢如琢其实明白,历来往皇宫塞人都是必要的手段,谁不想体会那种吹个枕边风就能办成事的快感,况且和皇帝联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往后皇帝办什么事不都得顾着点面子。
可惜在谢如琢这里,这招上辈子行不通,这辈子也别想。
皇帝对女人没兴趣。
对其他男人也没兴趣。
只对沈辞有兴趣。
谢如琢在心底哼了一声:我家沈将军都没当上皇后呢,哪个小贱人敢来抢皇后之位?信不信沈将军打哭你。
之前为了缓和沈辞与谢明庭的关系,谢如琢要求沈辞有空就进宫陪谢明庭一起练骑射,只不过去年这么说了之后,没多久沈辞就出征去了,根本没时间,因而谢如琢又默念了一番家和万事兴,在谢明庭几次催促下,请沈辞入宫来了。
沈辞也听说了今日朝堂上众臣请皇帝立后的事,好笑地拿起两幅画像看了看,道:都是美人。
一个是阁臣程京墨的小女儿,朕要是娶了她那就正中内阁下怀。谢如琢把程家小女儿的画像丢一边去,拿起另一幅,这个大概是内阁和那些文官退而求其次的人选,舒国公的二女儿,岳亭川的妹妹。
听到熟人的名字,沈辞又拿起那副画像看了看,发觉似乎还真的和岳亭川长得有点像,回想了一下前世,舒国公的二女儿确实一直是立后人选之一,众臣从乐州嚷嚷回坪都,谢如琢始终没理会就是了。
沈辞想着这不就是风水轮流转吗,年岁差不多,总是要被人揪着做媒的,之前还生他的气呢,现在轮到自己了吧?
但沈辞也只敢心里暗暗跟这帮文官较下劲,陛下面皮薄,说出来又得跟他急眼。
谢如琢因为此事却是真气着了,拉住沈辞义愤填膺道:你说,我要是现在告诉他们我喜欢的是你,会怎么样?
陛下,千万不可意气用事。沈辞吓了一跳,谢如琢那蠢蠢欲动的模样还真有几分要去昭告天下的气势,劝道,不能说,现在说出来对你不好。
虽然龙阳之好没什么新鲜的,但放到皇帝身上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了,不知道要惹来多少闲言碎语,传出去可能莫名就成了荒淫无道也未可知,何况如今大虞还风雨飘摇,需要重新收拾山河,重开盛世,皇帝的一言一行往往就是民心之所向,是最不可任性的时候,谢如琢当然也明白这些事,但他还是气闷,且越想越愤愤不平。
凭什么他喜欢一个人就得这般藏着掖着,他的喜欢难道比不上寻常人的真切和浓烈吗?
他还觉得对不起沈辞,身为皇帝,他明明可以拥有一切,呼风又唤雨,可他却不能把这份喜欢说出来,不能让自己的真心表露于天下人面前,要沈辞陪着他一起把所有的真情爱意藏起来,只能偷偷摸摸地说给彼此听。
你又在想什么?沈辞现在已能立刻看出谢如琢有没有在胡思乱想,只要谢如琢耷拉下眉眼,扁着嘴眼眶微红,他就知道这人肯定又在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而自责愧疚,这点还真是让他头疼,又觉得哪里对不起我了?
谢如琢吸吸鼻子,摇头道:没有。
沈辞蹭蹭他的眼角,道:现在这样挺好的,我也不想让大家都知道,没意思,这辈子只想和你好好过,其他人跟我有什么关系?
嗯。谢如琢埋进他怀里,这是我们的秘密,不告诉他们。
走了,去找太子殿下吧。沈辞推着谢如琢出门,以防这人又瞎想,殿下该等急了。
两人走到骑射场,谢明庭已经一个人拿着弓箭先玩了起来,看到皇叔和沈将军一起来了,很是高兴,跑过去扑到皇叔怀里:皇叔,你真的把沈将军带来了啊?
越是听多了沈辞的战绩,谢明庭越是想让沈将军教他骑射,以后也是可以拿出去跟人吹嘘一番的嘛,但发觉沈将军从某天开始对他爱答不理,他又有些泄气,只能缠着看起来就和沈将军关系匪浅的皇叔,现在看来,皇叔对他还是很好的。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小孩子这年纪长得快,谢明庭已比刚来乐州时长高了许多,之前谢如琢有时还会抱起他亲昵一下,现在试着抱了一下却是差点没拗到手,立马放弃了这个亲昵的机会,不禁教训道,少吃些点心,现在脸圆是可爱,以后就是丑了。
谢明庭一听,害怕地捏了捏自己脸上的肉,他天生是张圆脸,其实有时候并不是他长肉了,真的只是看起来肉很多的样子嘛,但发觉皇叔前面想抱他,似乎是因为抱不动而放弃了,又很是失落。
以前在坪都,周围人虽然宠他但也对他恨铁不成钢,他生母早逝,父亲不是那种会和人亲昵的性子,还总是生病,皇祖父大多数时候都无暇顾及他的起居功课,只知道自己在后宫玩乐,因而若要真说和哪个长辈亲昵,却也是没有的。
他很喜欢皇叔,会带他出去玩,他做错事不会骂他,会耐心细致地与他讲道理,有时还会亲昵地抱他,这是他从前也没有得到过的亲情。
现在的他还没有对长大有什么感觉,只想永远都长不大,无忧无虑,还能被皇叔抱起来。
可是世事艰难,他确实一直在长大,皇叔都抱不动他了。
谢如琢也看到谢明庭失落的表情,无奈地想小孩的心思有时还真是一根筋,想要什么就非要得到,得不到就不高兴,但他实在抱不起来这小崽子了,看了眼沈辞道:皇叔前两天生病了,没有力气,抱不动你了,让沈将军抱你一下吧。
没有什么恩怨是抱一下不能冰释前嫌的,谢如琢深觉此举聪明机智,离家和万事兴的愿望又更近了一步。
沈辞今日对谢明庭一直和颜悦色,闻言看谢明庭并不排斥,还眼睛亮亮地看着自己,笑了一下,伸手轻轻松松地把人抱了起来,谢明庭的失落立刻一扫而空,虽然不是皇叔抱得他,但不知为什么,他觉得沈将军和皇叔也差不多嘛。
谢明庭欢欣雀跃道:沈将军,你可以带我骑马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