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阳嘴巴上应的好好的,转头就见了那名患者,原谅了他。
这下,李飞航更生气了,三四天没去医院看他。等他调整好心情,再次走进医院后,却没了姜阳的身影,有的只是他留下的一封信。
信里,姜阳说家里出了一些事,必须回去处理。之后,他如往常一样,留下了不少让人头疼至极的医学问题。
李飞航:臭小子。
李飞航愤愤不平,却还是记下了这些问题,收好了这封信。
李飞航以为,姜阳很快就会回来。
可是一年过去,姜阳仿佛从世界消失了一样,没有电话,没有地址,什么都没有。李飞航想联系他,然而当他找到系里,却从教授嘴里得知姜阳根本不是他们学校的学生,只是跑来旁听的。
不是医学生?为什么他的医学知识那么多?为什么他要跑来当旁听生?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姜阳到底是谁?他真的叫姜阳吗?
李飞航满脑子的疑问,下意识的抗拒着这个消息,却不得不相信。
等他消化了这个事实后,姜阳失踪的那个日期,第二封信送到了他的面前。
来信地址是假的,但名字却是姜阳。
信里,姜阳吐槽李飞航不认真,没有好好的学习,又说他快当上医生了,让他一定好好努力。最后,他依然留下了不少医学问题。
这一次,姜阳不只是对已知的医疗发问,而是提出许多对未来医学的猜想,天马行空,好笑至极。
接到这封信时,李飞航的心情很复杂。
他找不到姜阳,没办法回信,只能把满满的愤怒都发泄在学习上。
第二年,依旧是这一天,第三封信送到了李飞航的面前。
这一次,姜阳不再叙旧,直接把他的猜想和依据都写在纸上,满满当当,厚厚的一个信封差点装不下。
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
每年姜阳都会送来一封信,李飞航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或许是姜阳的问题轰炸,又或许是习惯思考那些问题,李飞航在医学方面竟不知不觉往姜阳猜想的方向前进。
第八年,第九封信,来到了李飞航的面前。
信里,姜阳不再提及医学,只说时间到了,希望能见李飞航最后一面。
最后一面?
当李飞航赶到信里的地址,这才发现姜阳竟与他呆在同一个城市,而姜阳本人却身患重病,无法动弹。
你
李飞航望着瘦骨嶙峋的姜阳,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姜阳用尽全身的力气牵动唇角,以几不可闻的声音说道:李飞航,能认识你,是我最大的幸运。
李飞航:
这一刻,他知道姜阳得的是什么病了。
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渐冻症,现今医疗无法治愈的绝症之一。
患病者随着时间的流逝,四肢、躯干、胸腹部的肌肉会逐渐无力萎缩,最终不能动弹,只能瘫在床上等死。
患上这种病症无疑是痛苦的。
李飞航简直不敢想这几年姜阳逐渐不能行动时,心里有多么的绝望。
蓦地,微风吹起透明的纱窗,横在两人面前,隔绝了他们。
瞬息之间,学霸李飞航想通了一切,总算明白姜阳的意思,也明白他做这些的目的了。
渐冻症患者无法考取医学院。
姜阳想必是不能正式考进医学院,才会选择混进班里。他这么做的目的李飞航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姜阳接近他的初衷绝不是好意。
问题轰炸,亲密好友,过命交情
不知不觉间,姜阳的思想已经渗入李飞航的脑子里。在他的帮助下,李飞航短短八年就坐到了主治医师的位置。
现在的李飞航还是原本的李飞航吗?
姜阳聪明绝顶,又怎么猜不透李飞航的担心。
只见他艰难的呼吸,唇角微动,说道:李飞航,你是我唯一的挚友。医生说了,我没几天好活。你答应我,带着我的理想一起前进吧。
望着好友的惨状,李飞航万般滋味在心头。他的脑子一团乱麻,想的全是过去姜阳活力的模样。
许久以后,他重重的叹了口气,红着眼眶,哽咽道:我知道了。
此话一出,无法动弹的姜阳眼里闪着光,这抹光芒是那么的亮,亮的让李飞航都忍不住撇开了脸。
李飞航来的第二天,姜阳在初升的阳光下离开了人世。
画面最终停留在一身西装的李飞航站在姜阳的墓前,在他的口袋里,正是姜阳送给他的第九封信。
作者有话要说: 原本想三千字结束的,结果为了写完《第九封信》不小心就加量了(有人猜到剧情了吗)
最近更新太不规律了,这样不行我先定个flag,以后更新就在中午十二点,错过时间我就加量。
暂时定个七天,养成习惯我就可以了!
打滚求留言~!!!宝贝们再爱我一次好吗?QAQ
===========
感谢在20200714 11:30:47~20200715 23:05: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步一页、浅夏如夏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76、第076章
第076章
电影靠镜头讲述故事。
陆珏拍摄的《第九封信》里, 旁白很少, 更多的还是靠演员的神态与对话来讲述故事。最后,李飞航与姜阳重逢时, 闪回的画面里有两人的曾经, 有李飞航的迷茫, 有姜阳的痛苦存活
视线交汇,两人都没怎么说话, 可他们的表情却表达了一切。
当姜阳死后,不再有台词, 只有纯音乐陪着李飞航, 陪着观众一同目送他的离世。
直到结尾字幕出现,提醒着偷偷抹泪的观众, 电影结束了。
在普通观众眼里, 《第九封信》就是一部两个年轻人一起学习, 一起成长, 同时也有些悲伤的电影。
在影评人与圈内人眼里, 《第九封信》却变了个模样, 不再是普通的电影。
《第九封信》的完成度很高,比众人预想的还要出众。从场内观众的反应来看, 它毋庸置疑的取得了成功。
镜头、台词、构图、剪辑
这部电影里有太多的伏笔与暗示,而这种处理手法绝不是新手导演能办到的。刹那间, 原本漫不经心的影评人们全都振奋起来。
这一刻他们不再忽视陆珏,而是把他圈了进来,正视他是个电影人的事实。
随着主创团队走上台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陆珏的身上,其中影评人和媒体人的目光是那么的炙热,仿佛要把陆珏穿透一般。
提问环节时,数不清的问题砸在陆珏身上。
面对这些热情的记者,陆珏全都往陈一鹏的身上推,实在是躲不掉也会说些无关紧要的话,然后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
耀哥,没想到侄子拍的第一部电影就这么有意思,厉害呀。
作为黄金配角,出演过众多经典电影的贺瑜绝不是笨蛋。看完这部电影,不管是经验还是本能,都在告诉贺瑜它非同一般。
不只是他,就连陆文耀本人,都没想到儿子竟然如此出众。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的笑了。
显然,他们都察觉到了看似轻松简单的《第九封信》里隐含的沉重。
律师冯诚,换子案时曾帮助过陆珏的男人,这次特意被请来参加首映礼。他昨天下午到的帝都,当时陆珏与他见了一面,没来得及寒暄就被人叫走。
作为普通人,冯诚不像影评人一样喜欢往深处想,他只是单纯的觉得《第九封信》这部电影很有趣。
他很高兴,很想和陆珏说会儿话,好好的夸一夸他。
然而直到首映礼结束,冯诚都没找到机会和陆珏说句话。他望着被人群簇拥着的陆珏,知道这孩子事忙。于是,他向照看自己的卫远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独自离开了。
卫远一惊,想叫回冯诚,却又放心不下初来帝都的阿琪和栗子两个女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越走越远。
冯诚慢悠悠的走在帝都街头,想东想西,脑子里一会儿是陆珏幼时凄惨的模样,一会儿又是陆珏现在气宇轩昂,意气风发的模样。
不知不觉间,他笑了,笑的肆意,神情是那么的骄傲。
嘟嘟
忽的,汽车喇叭声响起。
冯诚一回头,就看到陆珏在车里对他招手,示意他快上车。
你这孩子
冯诚一上车,就忍不住抱怨道:这么好的机会,你怎么跑我这儿来了?
陆珏一边开车,一边笑道:冯叔叔难得来帝都,我怎么也得抽时间见见你呀。这么久没联系,叔叔过的好吗?
冯诚怔了怔,勉强一笑:不错啊。对了,我女儿是你粉丝呢,陆珏,一会儿可以麻烦你签个名吗?
话音刚落,陆珏满口答应,之后又聊起这些年发生的一些趣事,逗冯诚乐呵乐呵。
这些年,冯诚依旧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弱势群体打官司。也因此,他赚到的钱总是比不过同期的其他律师。
为了这事,他的妻子对他很是不满,就连儿子也对爸爸有所怨言,唯一安慰的是小女儿知道他帮助过陆珏,一直站在他这边。
望着已长成青年模样的陆珏,冯诚心里满满都是骄傲。
冯叔叔,我这边工作室刚成立,想找一家律师事务所长期合作,不知道你这边方不方便?
陆珏话锋一转,不再叙旧,突兀的提起了公事。
冯诚一愣,随即笑道:我在G市呆惯了,年纪也上来,你阿姨不让我到处奔波呢。顿了顿,抱歉,辜负你的好意了。
陆珏耸肩,不以为意的说道:没关系,这不过是一件小事。唔,冯叔叔你遇到什么麻烦,都可以找我帮忙哦。
冯诚:诶?
陆珏:虽然我未必能帮上忙。
冯诚呆住了,久久无言。
陆珏感受到僵硬的气氛,忍不住苦笑道:冯叔叔,我刚才是开玩笑呢。你的事,我一定上心,你可不能误会了。
冯诚望着满脸无辜的青年,忍不住笑出了声。
陆珏的善意,冯诚确确实实的收到了。
隔了一会儿,他犹豫的说道:律师事务所的事,我儿子可以接下吗?那孩子在帝都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两年,经验可能比不上老手,但他对待客户向来细心体贴说到一半,他有些说不下去了。
显然,第一次开口请求,让冯诚很不自在。
冯诚是个做善事不求回报的人,他从没想过仗着帮助过陆珏,就能随意的提要求,他不希望好心变成交易。
正当他浑身别扭的时候,陆珏说道:行呀,冯哥在哪个事务所就职?晚点冯叔叔你把联系方式给我,我让人联系他。顿了顿,我们这边单子不多,冯哥可不能嫌弃。
冯诚横了他一眼,说道:他敢?
两人都知道,影视工作室平时确实用不上律师,但当有项目展开时,就得靠律师和剧组成员以及众多演员签订各种各样的合同。
之前陆珏拍《第九封信》时,靠的是奥皇提供的人和老爸的老搭档高律师。高律师的雇主众多,陆珏就想给工作室找个长期合作的对象。
冯诚是个靠谱的律师,只要他的儿子没什么问题,他不介意把这个事交给他。
经历了这一遭,冯诚的情绪明显变好了。
陆珏把人送到宾馆,简单的说了会儿话,就独自离开去饭店打包了一些食物,提着回了工作室。
哟,我已经把阿琪她们送回宾馆了,你给我带的宵夜呢?
卫远盘坐在地毯上,对着陆珏热情的大笑。
陆珏把东西提到他的面前,坐了下来,喏,这份是你的。打开外卖,不是我说你,这大晚上的不睡,纯属有病。
卫远嘿嘿一笑,哈哈哈哈那你还跟着我一起犯病?
陆珏:
这下,陆珏被噎得够呛,都不想和他说话了。
卫远望着前方,呆呆出神,呢喃道:阿珏,你说我们能成功吗?
声音很小,但陆珏还是听到了。
正当他想回答时,伴随着开门声与脚步声,陈一鹏竟然也回了工作室。
陈一鹏一进来,就坐到两人身边,随手拿过一份蒸饺吃了起来。
他神情疲惫的连吃了十来个饺子,这才说道:首映礼反应还行,剩下的就得看观众的反馈了。
不是我说,五一档厮杀真的太激烈了,我也是好不容易才咬下18.4的排片量。陆珏,《第九封信》是我们工作室的第一部作品。这次闹的这么大,如果观众不买账翻车的话,那麻烦可就大了。你最好做好心理准备。
这次五一档,有一部引进的海外大片占据了28%的排片量,其次就是莫飞扬的犯罪片新作拿下了21.3%的排片。
陆珏的《第九封信》靠陈一鹏的努力,好不容易才压下其他人,拿下第三。为了这18.4%,不只是陈一鹏,就连陆文耀的人脉都用上了,是真正的兴师动众。
即使如此,陈磊的爱情片也靠着16.8%的排片,紧随其后,随时可能反超。
《第九封信》的拍摄成本是八百万,之后宣发又花了两百万,总计一千万的投资。相较同档期的其他作品,真的只能算弟弟。
陈一鹏知道,陆珏有钱,但再有钱也不可能接连把钱都砸在无法回本的电影上面。
作为一家刚成立的工作室,青空必须拿出硬实力才能让业内人改观。陈一鹏与他们打交道时,才能挺直腰杆,获得他人的正视。
啊,我知道。
陆珏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说道:明天我就去电影院探探底,看看莫飞扬他们是个什么情况。
陈一鹏翻了个白眼,说道:都到这会儿了,探底又有什么用?我的意思是营销啊,营销!你不是会玩什么网络营销吗?咱们倒是把人诓进电影院,拿下票房再说啊。
陆珏闻言,摇头道:之前我就玩了一波预告骗,现在不适合出手,不然很有可能引起反弹。老陈,过犹不及,关心则乱。
恋耽美
这下,李飞航更生气了,三四天没去医院看他。等他调整好心情,再次走进医院后,却没了姜阳的身影,有的只是他留下的一封信。
信里,姜阳说家里出了一些事,必须回去处理。之后,他如往常一样,留下了不少让人头疼至极的医学问题。
李飞航:臭小子。
李飞航愤愤不平,却还是记下了这些问题,收好了这封信。
李飞航以为,姜阳很快就会回来。
可是一年过去,姜阳仿佛从世界消失了一样,没有电话,没有地址,什么都没有。李飞航想联系他,然而当他找到系里,却从教授嘴里得知姜阳根本不是他们学校的学生,只是跑来旁听的。
不是医学生?为什么他的医学知识那么多?为什么他要跑来当旁听生?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姜阳到底是谁?他真的叫姜阳吗?
李飞航满脑子的疑问,下意识的抗拒着这个消息,却不得不相信。
等他消化了这个事实后,姜阳失踪的那个日期,第二封信送到了他的面前。
来信地址是假的,但名字却是姜阳。
信里,姜阳吐槽李飞航不认真,没有好好的学习,又说他快当上医生了,让他一定好好努力。最后,他依然留下了不少医学问题。
这一次,姜阳不只是对已知的医疗发问,而是提出许多对未来医学的猜想,天马行空,好笑至极。
接到这封信时,李飞航的心情很复杂。
他找不到姜阳,没办法回信,只能把满满的愤怒都发泄在学习上。
第二年,依旧是这一天,第三封信送到了李飞航的面前。
这一次,姜阳不再叙旧,直接把他的猜想和依据都写在纸上,满满当当,厚厚的一个信封差点装不下。
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
每年姜阳都会送来一封信,李飞航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或许是姜阳的问题轰炸,又或许是习惯思考那些问题,李飞航在医学方面竟不知不觉往姜阳猜想的方向前进。
第八年,第九封信,来到了李飞航的面前。
信里,姜阳不再提及医学,只说时间到了,希望能见李飞航最后一面。
最后一面?
当李飞航赶到信里的地址,这才发现姜阳竟与他呆在同一个城市,而姜阳本人却身患重病,无法动弹。
你
李飞航望着瘦骨嶙峋的姜阳,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姜阳用尽全身的力气牵动唇角,以几不可闻的声音说道:李飞航,能认识你,是我最大的幸运。
李飞航:
这一刻,他知道姜阳得的是什么病了。
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渐冻症,现今医疗无法治愈的绝症之一。
患病者随着时间的流逝,四肢、躯干、胸腹部的肌肉会逐渐无力萎缩,最终不能动弹,只能瘫在床上等死。
患上这种病症无疑是痛苦的。
李飞航简直不敢想这几年姜阳逐渐不能行动时,心里有多么的绝望。
蓦地,微风吹起透明的纱窗,横在两人面前,隔绝了他们。
瞬息之间,学霸李飞航想通了一切,总算明白姜阳的意思,也明白他做这些的目的了。
渐冻症患者无法考取医学院。
姜阳想必是不能正式考进医学院,才会选择混进班里。他这么做的目的李飞航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姜阳接近他的初衷绝不是好意。
问题轰炸,亲密好友,过命交情
不知不觉间,姜阳的思想已经渗入李飞航的脑子里。在他的帮助下,李飞航短短八年就坐到了主治医师的位置。
现在的李飞航还是原本的李飞航吗?
姜阳聪明绝顶,又怎么猜不透李飞航的担心。
只见他艰难的呼吸,唇角微动,说道:李飞航,你是我唯一的挚友。医生说了,我没几天好活。你答应我,带着我的理想一起前进吧。
望着好友的惨状,李飞航万般滋味在心头。他的脑子一团乱麻,想的全是过去姜阳活力的模样。
许久以后,他重重的叹了口气,红着眼眶,哽咽道:我知道了。
此话一出,无法动弹的姜阳眼里闪着光,这抹光芒是那么的亮,亮的让李飞航都忍不住撇开了脸。
李飞航来的第二天,姜阳在初升的阳光下离开了人世。
画面最终停留在一身西装的李飞航站在姜阳的墓前,在他的口袋里,正是姜阳送给他的第九封信。
作者有话要说: 原本想三千字结束的,结果为了写完《第九封信》不小心就加量了(有人猜到剧情了吗)
最近更新太不规律了,这样不行我先定个flag,以后更新就在中午十二点,错过时间我就加量。
暂时定个七天,养成习惯我就可以了!
打滚求留言~!!!宝贝们再爱我一次好吗?QAQ
===========
感谢在20200714 11:30:47~20200715 23:05: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步一页、浅夏如夏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76、第076章
第076章
电影靠镜头讲述故事。
陆珏拍摄的《第九封信》里, 旁白很少, 更多的还是靠演员的神态与对话来讲述故事。最后,李飞航与姜阳重逢时, 闪回的画面里有两人的曾经, 有李飞航的迷茫, 有姜阳的痛苦存活
视线交汇,两人都没怎么说话, 可他们的表情却表达了一切。
当姜阳死后,不再有台词, 只有纯音乐陪着李飞航, 陪着观众一同目送他的离世。
直到结尾字幕出现,提醒着偷偷抹泪的观众, 电影结束了。
在普通观众眼里, 《第九封信》就是一部两个年轻人一起学习, 一起成长, 同时也有些悲伤的电影。
在影评人与圈内人眼里, 《第九封信》却变了个模样, 不再是普通的电影。
《第九封信》的完成度很高,比众人预想的还要出众。从场内观众的反应来看, 它毋庸置疑的取得了成功。
镜头、台词、构图、剪辑
这部电影里有太多的伏笔与暗示,而这种处理手法绝不是新手导演能办到的。刹那间, 原本漫不经心的影评人们全都振奋起来。
这一刻他们不再忽视陆珏,而是把他圈了进来,正视他是个电影人的事实。
随着主创团队走上台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陆珏的身上,其中影评人和媒体人的目光是那么的炙热,仿佛要把陆珏穿透一般。
提问环节时,数不清的问题砸在陆珏身上。
面对这些热情的记者,陆珏全都往陈一鹏的身上推,实在是躲不掉也会说些无关紧要的话,然后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
耀哥,没想到侄子拍的第一部电影就这么有意思,厉害呀。
作为黄金配角,出演过众多经典电影的贺瑜绝不是笨蛋。看完这部电影,不管是经验还是本能,都在告诉贺瑜它非同一般。
不只是他,就连陆文耀本人,都没想到儿子竟然如此出众。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的笑了。
显然,他们都察觉到了看似轻松简单的《第九封信》里隐含的沉重。
律师冯诚,换子案时曾帮助过陆珏的男人,这次特意被请来参加首映礼。他昨天下午到的帝都,当时陆珏与他见了一面,没来得及寒暄就被人叫走。
作为普通人,冯诚不像影评人一样喜欢往深处想,他只是单纯的觉得《第九封信》这部电影很有趣。
他很高兴,很想和陆珏说会儿话,好好的夸一夸他。
然而直到首映礼结束,冯诚都没找到机会和陆珏说句话。他望着被人群簇拥着的陆珏,知道这孩子事忙。于是,他向照看自己的卫远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独自离开了。
卫远一惊,想叫回冯诚,却又放心不下初来帝都的阿琪和栗子两个女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越走越远。
冯诚慢悠悠的走在帝都街头,想东想西,脑子里一会儿是陆珏幼时凄惨的模样,一会儿又是陆珏现在气宇轩昂,意气风发的模样。
不知不觉间,他笑了,笑的肆意,神情是那么的骄傲。
嘟嘟
忽的,汽车喇叭声响起。
冯诚一回头,就看到陆珏在车里对他招手,示意他快上车。
你这孩子
冯诚一上车,就忍不住抱怨道:这么好的机会,你怎么跑我这儿来了?
陆珏一边开车,一边笑道:冯叔叔难得来帝都,我怎么也得抽时间见见你呀。这么久没联系,叔叔过的好吗?
冯诚怔了怔,勉强一笑:不错啊。对了,我女儿是你粉丝呢,陆珏,一会儿可以麻烦你签个名吗?
话音刚落,陆珏满口答应,之后又聊起这些年发生的一些趣事,逗冯诚乐呵乐呵。
这些年,冯诚依旧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弱势群体打官司。也因此,他赚到的钱总是比不过同期的其他律师。
为了这事,他的妻子对他很是不满,就连儿子也对爸爸有所怨言,唯一安慰的是小女儿知道他帮助过陆珏,一直站在他这边。
望着已长成青年模样的陆珏,冯诚心里满满都是骄傲。
冯叔叔,我这边工作室刚成立,想找一家律师事务所长期合作,不知道你这边方不方便?
陆珏话锋一转,不再叙旧,突兀的提起了公事。
冯诚一愣,随即笑道:我在G市呆惯了,年纪也上来,你阿姨不让我到处奔波呢。顿了顿,抱歉,辜负你的好意了。
陆珏耸肩,不以为意的说道:没关系,这不过是一件小事。唔,冯叔叔你遇到什么麻烦,都可以找我帮忙哦。
冯诚:诶?
陆珏:虽然我未必能帮上忙。
冯诚呆住了,久久无言。
陆珏感受到僵硬的气氛,忍不住苦笑道:冯叔叔,我刚才是开玩笑呢。你的事,我一定上心,你可不能误会了。
冯诚望着满脸无辜的青年,忍不住笑出了声。
陆珏的善意,冯诚确确实实的收到了。
隔了一会儿,他犹豫的说道:律师事务所的事,我儿子可以接下吗?那孩子在帝都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两年,经验可能比不上老手,但他对待客户向来细心体贴说到一半,他有些说不下去了。
显然,第一次开口请求,让冯诚很不自在。
冯诚是个做善事不求回报的人,他从没想过仗着帮助过陆珏,就能随意的提要求,他不希望好心变成交易。
正当他浑身别扭的时候,陆珏说道:行呀,冯哥在哪个事务所就职?晚点冯叔叔你把联系方式给我,我让人联系他。顿了顿,我们这边单子不多,冯哥可不能嫌弃。
冯诚横了他一眼,说道:他敢?
两人都知道,影视工作室平时确实用不上律师,但当有项目展开时,就得靠律师和剧组成员以及众多演员签订各种各样的合同。
之前陆珏拍《第九封信》时,靠的是奥皇提供的人和老爸的老搭档高律师。高律师的雇主众多,陆珏就想给工作室找个长期合作的对象。
冯诚是个靠谱的律师,只要他的儿子没什么问题,他不介意把这个事交给他。
经历了这一遭,冯诚的情绪明显变好了。
陆珏把人送到宾馆,简单的说了会儿话,就独自离开去饭店打包了一些食物,提着回了工作室。
哟,我已经把阿琪她们送回宾馆了,你给我带的宵夜呢?
卫远盘坐在地毯上,对着陆珏热情的大笑。
陆珏把东西提到他的面前,坐了下来,喏,这份是你的。打开外卖,不是我说你,这大晚上的不睡,纯属有病。
卫远嘿嘿一笑,哈哈哈哈那你还跟着我一起犯病?
陆珏:
这下,陆珏被噎得够呛,都不想和他说话了。
卫远望着前方,呆呆出神,呢喃道:阿珏,你说我们能成功吗?
声音很小,但陆珏还是听到了。
正当他想回答时,伴随着开门声与脚步声,陈一鹏竟然也回了工作室。
陈一鹏一进来,就坐到两人身边,随手拿过一份蒸饺吃了起来。
他神情疲惫的连吃了十来个饺子,这才说道:首映礼反应还行,剩下的就得看观众的反馈了。
不是我说,五一档厮杀真的太激烈了,我也是好不容易才咬下18.4的排片量。陆珏,《第九封信》是我们工作室的第一部作品。这次闹的这么大,如果观众不买账翻车的话,那麻烦可就大了。你最好做好心理准备。
这次五一档,有一部引进的海外大片占据了28%的排片量,其次就是莫飞扬的犯罪片新作拿下了21.3%的排片。
陆珏的《第九封信》靠陈一鹏的努力,好不容易才压下其他人,拿下第三。为了这18.4%,不只是陈一鹏,就连陆文耀的人脉都用上了,是真正的兴师动众。
即使如此,陈磊的爱情片也靠着16.8%的排片,紧随其后,随时可能反超。
《第九封信》的拍摄成本是八百万,之后宣发又花了两百万,总计一千万的投资。相较同档期的其他作品,真的只能算弟弟。
陈一鹏知道,陆珏有钱,但再有钱也不可能接连把钱都砸在无法回本的电影上面。
作为一家刚成立的工作室,青空必须拿出硬实力才能让业内人改观。陈一鹏与他们打交道时,才能挺直腰杆,获得他人的正视。
啊,我知道。
陆珏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说道:明天我就去电影院探探底,看看莫飞扬他们是个什么情况。
陈一鹏翻了个白眼,说道:都到这会儿了,探底又有什么用?我的意思是营销啊,营销!你不是会玩什么网络营销吗?咱们倒是把人诓进电影院,拿下票房再说啊。
陆珏闻言,摇头道:之前我就玩了一波预告骗,现在不适合出手,不然很有可能引起反弹。老陈,过犹不及,关心则乱。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