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句话落下,悬在萧党等人头上的铡刀终于落下。
承安二十五年九月,三司列数萧阳州忤逆罪三、欺君擅权罪四、蠹国害民罪七等三十条罪状。
随后皇帝下旨,诛萧阳州极其党羽吏部尚书范茂彦、太子太保计夷等五人十族,诛其党羽工部左侍郎党景同等八人三族,其余同党,判处斩立决者三百人,阖家流放者五百人
此案一直到承安二十六年五月才审结,其中牵连致死者多达两万人,堪称大扬朝第一大案。
为此,承安二十五年和二十六年的京城的天空都是血色的。
而这,还是在镇国公等人的极力劝说下,方言钦允了那些罪行稍轻的官员上交赎罪银来获取减刑和免刑的前提下。
而正如同历擎宇所预料的那样,得知萧党的下场之后,永王甚至顾不上休养生息,积蓄实力,直接就反了。
方言钦随即下旨令历擎宇领山东备倭军三万,禁军五万,并抽调沿海十三卫二十一所
六万兵讨伐永王。
为了让历擎宇能够安心出征,方言钦以萧贵妃孕育皇嗣有功为由,宽恕了她的性命。
别院里,不仅仅是历擎宇,就连萧贵妃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所以历擎宇当即握住了萧贵妃的手,安抚道:皇帝既然宽恕了你,日后就势必不会伤及你的性命。
你好好养胎,不要多想,你放心,萧家的仇,我一定会帮你报的,我发誓。
听到萧家两个字,萧贵妃身体便是一颤,紧跟着便湿了眼角。
她的父亲,她的哥哥,全都死了。
她当即疯了一样的捶打历擎宇的胸膛:你不是向我保证过,一定会救下萧家人的性命吗,为什么,为什么事情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只是说着说着,她的动作越来越慢,也越来越无力,最后只能是趴在历擎宇怀里嚎啕大哭。
美人垂泪,历擎宇只觉得心都碎了。
只是不等他开口,萧贵妃才终于反应过来。
所以眼前这个男人,也是害她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想到这里,萧贵妃突然推开了历擎宇。
历擎宇一怔:怎么了?
萧贵妃也怔怔地看着他:你走吧。
历擎宇面色微变:柔儿?
萧贵妃凄然一笑:你如果能帮我报仇,我自然感激你,可是我父兄的死,与你脱不了干系,你让我还有何颜面和你在一起。
你走吧,从此以后,你继续做你的指挥使,我继续做我的贵妃,我们恩断义绝。
历擎宇当即就要追上去,只是不等他抓住萧贵妃的手,大门便哐当一声在他面前关上了,只留下一条纱巾落在他的手心。
听见屋内传来的哭泣声,历擎宇蓦地握紧了手中的纱巾,恨声说道:皇帝
对此,阴差阳错达成棒打奸夫淫|妇成就的方言钦当天晚上多吃了半碗饭。
因而整个承安二十五年,方言钦只做了五件事,修炼,调戏曲修墨,除萧党,讨永王,免天下五年赋税。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转眼便到了承安二十六年。
殿试刚刚放榜, 萧贵妃就发动了,隔天便生下来一个男孩。
消息传出,朝野内外皆欢欣鼓舞。
当然了,方言钦也很高兴, 因为他又多了一个爬曲修墨的床的理由。
曲修墨也很高兴狗皇帝天天爬他床的事不算
因为他母亲也生了, 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而彼时,北境的大战也终于打响了。
永王不蠢, 他知道即便是谋反也要师出有名, 否则就得不到百姓和文人的支持, 而且即便是日后成功了, 史书上也会给他扣上一顶大逆不道的帽子。
于是他历数了皇帝的罪过,包括沉迷修道、荒废朝政,任用奸臣,构陷忠良, 残暴不仁然后立起了一杆替□□道,为民请命的大旗。
当然了, 他口中的奸臣指的是镇国公等人。
而忠良赫然就是之前被皇帝铲除的萧党。
所以历擎宇编造萧锦成酒后失言的流言, 刑部严刑逼供吏部官员等等都成了永王攻诘朝廷的证据。
就连官兵从萧党人家中抄出了那么多的金银财宝也成了皇帝故意栽赃陷害, 其实萧党人一个比一个清贫, 萧首辅死后家中甚至只抄出了俸金三两和几件旧衣服,而且还编的有鼻子有眼。
而皇帝大肆捕杀萧党,动辄诛人十族的事情更成了他残暴不仁的铁证。
毕竟即便是以暴君之名传世的秦二世、隋炀帝, 最多也不过是诛人九族而已。
也不知道让萧首辅知道,以前和他斗得你死我活的永王现在竟然这样吹捧他,他会不会感动得从地府里钻出来, 然后把永王也带下去。
不过镇国公也早有准备。
别忘了, 当年萧党和永王党为了捞钱, 可是无所不用其极。
萧党杀人放火,永王党就克扣军饷,甚至不惜倒卖边军军备给异族。
正因为如此,北境的边军才会一年不如一年,以至于异族年年犯边,北境民不聊生。
所以当初永王撤出京城的时候,镇国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人清查国库,收集证据。
所以历擎宇抵达北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这些证据全都散布了出去。
一时之间,北境民怨四起。
所以只这一招,永王在北境两年的苦心经营就全都打了水漂。
但是即便如此,历擎宇的进展依旧不算顺利。
一年过去了,他才收复了一半的失地。
完全没有他当年剿灭倭寇时的狠劲和效率。
要知道当初朝廷属意让历擎宇领兵,就是看重了他兵贵神速的能力。
毕竟十几万兵马出征,一年光是粮草军饷就要几百万两银子。
要不是朝廷之前平定了萧党,别说几百万两银子了,就是几十万两银子恐怕都拿不出来。
而且朝廷刚刚免了全国五年的赋税,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五年,国库都没什么收入。
更别说他们接下来还要在全国范围内修路筑堤,所以就算他们现在有钱也依旧要进打细算。
不仅如此,历擎宇在北境一年,北境民间关于当今皇帝残暴不仁的流言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传越广。
而且近几个月来,朝野内外时常有关于历擎宇骄纵不驯的流言传来,比如他一顿要吃三十七个菜,比皇帝还多一个。
比如皇帝的圣旨抵达北境,他不仅不跪迎,反而让传旨的大臣按照品级先给他见礼。
又比如他在北境收了一大堆小妾,然后给她们每人制作了一个绿头牌,每天晚上翻到哪个牌子就睡哪个小妾。
最主要的是,他大力收买朝廷派去的治理北地的官员,而不从的人往往随后就惨死在了叛军的铁骑之下。
久而久之,镇国公也渐渐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因为一开始他只以为这些流言是永王故意放出来的,为的是离间朝廷和历擎宇。
只是没等他派人去北境细查,北境的战事突然就又紧张了起来。
永王最终还是走上了勾结异族的路。
不过好在历擎宇手中的枪炮足够厉害,一战下来,永王和土浑的三十万联军,当场被斩杀了七八万,就连永王和土浑的首领也被大扬朝的军队生擒,剩下的军队无不望风而降。
等到这一站的捷报送到京城的时候,那边历擎宇已经顺势把原本土浑和他隔壁的几个小部族的地盘全都占了下来。
消息传出,举国震动。
要知道自太宗皇帝驾崩之后,大扬朝的国力就一直在衰退,前几年更是沦落到了被区区土浑和倭寇欺凌的地步。
只是没想到这才过去仅仅不到两年,局势就翻转了过来。
而最大的功臣无疑正是历擎宇。
因为这,历擎宇班师回朝当天,正在病中的镇国公拖着病体,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一时之间,偌大一个十里坡旌旗招展,人声鼎沸。
只是看见来的人只有镇国公,历擎宇的面色有些不愉。
镇国公却根本没有注意到历擎宇的神色,他满面红光:好好好,我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大扬朝开疆拓土,只是没想到,我南征北战打了一辈子的仗都没能实现的愿望,最后竟然在你身上实现了。
现在满朝文武谁敢不夸你一句青年才俊,举世无双。
历擎宇当然知道这些,所以他只说道:皇帝呢?
镇国公也有些无奈:万岁正在闭关。
否则凭借历擎宇这般大的功劳,便是皇帝前来亲迎也不为过。
不过你放心,万岁说过,不会亏待你的。
想到这里,镇国公宽慰不已。
好在历擎宇已经成长起来了,要不然等他死了,说句大不敬的话,只怕大扬朝会毁在皇帝手里。
呵!
历擎宇抬头看向皇宫所在的方向,冷冷一笑。
果然是昏君!
又一想到当日萧贵妃和他恩断义绝的场景,历擎宇的心就忍不住抽痛起来。
而后他蓦地握紧了双拳,不过没关系,他又回来了。
现在的他坐拥北境和山东,手握三十万大军,早已不是当年只能在镇国公手底下讨饭吃的那个历擎宇了。
他在北境拖延了那么久,可不正是为了收服北境。
直觉告诉镇国公现在的历擎宇和以前有些不大一样了,可是不等他细看,原本晴朗的天突然就黑了下来,紧跟着远方聚起了一大片乌云,再然后,一根硕大的闪电就狠狠的砸了下来。
一旁的钦天监官员都懵了。
毕竟他们可是来回卜了三遍,算准了今天是个晴朗的好天气,才敢安排文武百官出来迎接历擎宇的。
谁能想到,原本和他们友好合作了几十年的老天爷居然说翻脸就翻脸了。
但是现在他们也顾不上其他了,当下便说道:国公,将军,一会儿怕是会有大雨,我们还是先回京城吧。
镇国公当下也顾不上其他了:那就先回去吧。
他近来的身体本来就不好,要是再淋上一场大雨,只怕要更糟。
但让钦天监一众官员震惊的还在后面,因为天空中的雷霆就像不要钱似的,一道接一道的砸了下来,声音之大,直教人心底发慌。
而随着最后一道雷霆落下,乌云随即散去,原本倾盆的大雨也瞬间就消停了下来。
有人显然是意识到了什么,急声问道:刚刚一共打了多少道雷。
随即便有人喃喃回道:八十一道。
然后他们的脸色就都变了。
方言钦一直到傍晚时分才出关。
恋耽美
承安二十五年九月,三司列数萧阳州忤逆罪三、欺君擅权罪四、蠹国害民罪七等三十条罪状。
随后皇帝下旨,诛萧阳州极其党羽吏部尚书范茂彦、太子太保计夷等五人十族,诛其党羽工部左侍郎党景同等八人三族,其余同党,判处斩立决者三百人,阖家流放者五百人
此案一直到承安二十六年五月才审结,其中牵连致死者多达两万人,堪称大扬朝第一大案。
为此,承安二十五年和二十六年的京城的天空都是血色的。
而这,还是在镇国公等人的极力劝说下,方言钦允了那些罪行稍轻的官员上交赎罪银来获取减刑和免刑的前提下。
而正如同历擎宇所预料的那样,得知萧党的下场之后,永王甚至顾不上休养生息,积蓄实力,直接就反了。
方言钦随即下旨令历擎宇领山东备倭军三万,禁军五万,并抽调沿海十三卫二十一所
六万兵讨伐永王。
为了让历擎宇能够安心出征,方言钦以萧贵妃孕育皇嗣有功为由,宽恕了她的性命。
别院里,不仅仅是历擎宇,就连萧贵妃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所以历擎宇当即握住了萧贵妃的手,安抚道:皇帝既然宽恕了你,日后就势必不会伤及你的性命。
你好好养胎,不要多想,你放心,萧家的仇,我一定会帮你报的,我发誓。
听到萧家两个字,萧贵妃身体便是一颤,紧跟着便湿了眼角。
她的父亲,她的哥哥,全都死了。
她当即疯了一样的捶打历擎宇的胸膛:你不是向我保证过,一定会救下萧家人的性命吗,为什么,为什么事情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只是说着说着,她的动作越来越慢,也越来越无力,最后只能是趴在历擎宇怀里嚎啕大哭。
美人垂泪,历擎宇只觉得心都碎了。
只是不等他开口,萧贵妃才终于反应过来。
所以眼前这个男人,也是害她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想到这里,萧贵妃突然推开了历擎宇。
历擎宇一怔:怎么了?
萧贵妃也怔怔地看着他:你走吧。
历擎宇面色微变:柔儿?
萧贵妃凄然一笑:你如果能帮我报仇,我自然感激你,可是我父兄的死,与你脱不了干系,你让我还有何颜面和你在一起。
你走吧,从此以后,你继续做你的指挥使,我继续做我的贵妃,我们恩断义绝。
历擎宇当即就要追上去,只是不等他抓住萧贵妃的手,大门便哐当一声在他面前关上了,只留下一条纱巾落在他的手心。
听见屋内传来的哭泣声,历擎宇蓦地握紧了手中的纱巾,恨声说道:皇帝
对此,阴差阳错达成棒打奸夫淫|妇成就的方言钦当天晚上多吃了半碗饭。
因而整个承安二十五年,方言钦只做了五件事,修炼,调戏曲修墨,除萧党,讨永王,免天下五年赋税。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转眼便到了承安二十六年。
殿试刚刚放榜, 萧贵妃就发动了,隔天便生下来一个男孩。
消息传出,朝野内外皆欢欣鼓舞。
当然了,方言钦也很高兴, 因为他又多了一个爬曲修墨的床的理由。
曲修墨也很高兴狗皇帝天天爬他床的事不算
因为他母亲也生了, 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而彼时,北境的大战也终于打响了。
永王不蠢, 他知道即便是谋反也要师出有名, 否则就得不到百姓和文人的支持, 而且即便是日后成功了, 史书上也会给他扣上一顶大逆不道的帽子。
于是他历数了皇帝的罪过,包括沉迷修道、荒废朝政,任用奸臣,构陷忠良, 残暴不仁然后立起了一杆替□□道,为民请命的大旗。
当然了, 他口中的奸臣指的是镇国公等人。
而忠良赫然就是之前被皇帝铲除的萧党。
所以历擎宇编造萧锦成酒后失言的流言, 刑部严刑逼供吏部官员等等都成了永王攻诘朝廷的证据。
就连官兵从萧党人家中抄出了那么多的金银财宝也成了皇帝故意栽赃陷害, 其实萧党人一个比一个清贫, 萧首辅死后家中甚至只抄出了俸金三两和几件旧衣服,而且还编的有鼻子有眼。
而皇帝大肆捕杀萧党,动辄诛人十族的事情更成了他残暴不仁的铁证。
毕竟即便是以暴君之名传世的秦二世、隋炀帝, 最多也不过是诛人九族而已。
也不知道让萧首辅知道,以前和他斗得你死我活的永王现在竟然这样吹捧他,他会不会感动得从地府里钻出来, 然后把永王也带下去。
不过镇国公也早有准备。
别忘了, 当年萧党和永王党为了捞钱, 可是无所不用其极。
萧党杀人放火,永王党就克扣军饷,甚至不惜倒卖边军军备给异族。
正因为如此,北境的边军才会一年不如一年,以至于异族年年犯边,北境民不聊生。
所以当初永王撤出京城的时候,镇国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人清查国库,收集证据。
所以历擎宇抵达北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这些证据全都散布了出去。
一时之间,北境民怨四起。
所以只这一招,永王在北境两年的苦心经营就全都打了水漂。
但是即便如此,历擎宇的进展依旧不算顺利。
一年过去了,他才收复了一半的失地。
完全没有他当年剿灭倭寇时的狠劲和效率。
要知道当初朝廷属意让历擎宇领兵,就是看重了他兵贵神速的能力。
毕竟十几万兵马出征,一年光是粮草军饷就要几百万两银子。
要不是朝廷之前平定了萧党,别说几百万两银子了,就是几十万两银子恐怕都拿不出来。
而且朝廷刚刚免了全国五年的赋税,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五年,国库都没什么收入。
更别说他们接下来还要在全国范围内修路筑堤,所以就算他们现在有钱也依旧要进打细算。
不仅如此,历擎宇在北境一年,北境民间关于当今皇帝残暴不仁的流言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传越广。
而且近几个月来,朝野内外时常有关于历擎宇骄纵不驯的流言传来,比如他一顿要吃三十七个菜,比皇帝还多一个。
比如皇帝的圣旨抵达北境,他不仅不跪迎,反而让传旨的大臣按照品级先给他见礼。
又比如他在北境收了一大堆小妾,然后给她们每人制作了一个绿头牌,每天晚上翻到哪个牌子就睡哪个小妾。
最主要的是,他大力收买朝廷派去的治理北地的官员,而不从的人往往随后就惨死在了叛军的铁骑之下。
久而久之,镇国公也渐渐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因为一开始他只以为这些流言是永王故意放出来的,为的是离间朝廷和历擎宇。
只是没等他派人去北境细查,北境的战事突然就又紧张了起来。
永王最终还是走上了勾结异族的路。
不过好在历擎宇手中的枪炮足够厉害,一战下来,永王和土浑的三十万联军,当场被斩杀了七八万,就连永王和土浑的首领也被大扬朝的军队生擒,剩下的军队无不望风而降。
等到这一站的捷报送到京城的时候,那边历擎宇已经顺势把原本土浑和他隔壁的几个小部族的地盘全都占了下来。
消息传出,举国震动。
要知道自太宗皇帝驾崩之后,大扬朝的国力就一直在衰退,前几年更是沦落到了被区区土浑和倭寇欺凌的地步。
只是没想到这才过去仅仅不到两年,局势就翻转了过来。
而最大的功臣无疑正是历擎宇。
因为这,历擎宇班师回朝当天,正在病中的镇国公拖着病体,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一时之间,偌大一个十里坡旌旗招展,人声鼎沸。
只是看见来的人只有镇国公,历擎宇的面色有些不愉。
镇国公却根本没有注意到历擎宇的神色,他满面红光:好好好,我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大扬朝开疆拓土,只是没想到,我南征北战打了一辈子的仗都没能实现的愿望,最后竟然在你身上实现了。
现在满朝文武谁敢不夸你一句青年才俊,举世无双。
历擎宇当然知道这些,所以他只说道:皇帝呢?
镇国公也有些无奈:万岁正在闭关。
否则凭借历擎宇这般大的功劳,便是皇帝前来亲迎也不为过。
不过你放心,万岁说过,不会亏待你的。
想到这里,镇国公宽慰不已。
好在历擎宇已经成长起来了,要不然等他死了,说句大不敬的话,只怕大扬朝会毁在皇帝手里。
呵!
历擎宇抬头看向皇宫所在的方向,冷冷一笑。
果然是昏君!
又一想到当日萧贵妃和他恩断义绝的场景,历擎宇的心就忍不住抽痛起来。
而后他蓦地握紧了双拳,不过没关系,他又回来了。
现在的他坐拥北境和山东,手握三十万大军,早已不是当年只能在镇国公手底下讨饭吃的那个历擎宇了。
他在北境拖延了那么久,可不正是为了收服北境。
直觉告诉镇国公现在的历擎宇和以前有些不大一样了,可是不等他细看,原本晴朗的天突然就黑了下来,紧跟着远方聚起了一大片乌云,再然后,一根硕大的闪电就狠狠的砸了下来。
一旁的钦天监官员都懵了。
毕竟他们可是来回卜了三遍,算准了今天是个晴朗的好天气,才敢安排文武百官出来迎接历擎宇的。
谁能想到,原本和他们友好合作了几十年的老天爷居然说翻脸就翻脸了。
但是现在他们也顾不上其他了,当下便说道:国公,将军,一会儿怕是会有大雨,我们还是先回京城吧。
镇国公当下也顾不上其他了:那就先回去吧。
他近来的身体本来就不好,要是再淋上一场大雨,只怕要更糟。
但让钦天监一众官员震惊的还在后面,因为天空中的雷霆就像不要钱似的,一道接一道的砸了下来,声音之大,直教人心底发慌。
而随着最后一道雷霆落下,乌云随即散去,原本倾盆的大雨也瞬间就消停了下来。
有人显然是意识到了什么,急声问道:刚刚一共打了多少道雷。
随即便有人喃喃回道:八十一道。
然后他们的脸色就都变了。
方言钦一直到傍晚时分才出关。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