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华池现在已经基本摸透巫旭尧的脾气了。
只要不是约定死了的时间,那不管什么时候去找他都无所谓。
相比起来,还是让邓泰宁在和巫旭尧正面接触之前,给人家多留下一点好印象。
免得到时候,巫旭尧没说两句话,就把这位大佬给吓跑了。
于是乎。
又过了半小时,纪华池才把人送到校长室门口。
邓泰宁看着眼前这跟其他教室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大门,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一般来说,校领导的办公室,总要弄得与众不同一些。
特别是巫山学院这种私人院校,校领导都是有钱人,特别喜欢搞这些排场。
不说办公室内的摆放用度,就连办公室的大门也有一套奢侈的高标准。
而现在,邓泰宁看到这个大门,虽然还没有见到巫旭尧本人,但对巫旭尧的印象分就涨了不少。
而当大门打开之后,邓泰宁又是愣了一下。
因为一走进去,映入眼帘的就是两排超市货架。
货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有的是贺卡,有的是小手工,有的甚至认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这些东西大部分看起来都非常的粗糙和稚嫩,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小孩子亲手做出来的。
校长室里出现这些东西,可真是大大出乎人的意料。
而这整间办公室,唯一符合邓泰宁对一般校长办公室印象的,就是那个美轮美奂的水景箱。
可是这水景箱,上面也刻着一行字,似乎是学生亲自培育送给巫旭尧的。
邓泰宁微微一愣神,才转头看向巫旭尧。
巫旭尧此时,正懒洋洋地坐在一张非常普通的办公桌后面,眼睛半眯的晒着太阳。
邓泰宁的第一眼,记住的就是那张昳丽的脸。
然后第二眼,刚才所有的印象,都被一双漂亮的丹凤眼给覆盖。
巫旭尧看向邓泰宁,淡淡招呼了一句:邓校长。
邓泰宁听到这如同薄荷般醒神的声音,也迅速回神。露出了和善的笑容,一边往里走:巫校长,久仰久仰。
巫旭尧轻轻颔首。
邓泰宁坐到巫旭尧对面,寒暄道:巫校长这办公室,倒是别具一格。我看架子上摆的那些,都是学生送的吧?
嗯。巫旭尧靠在椅子上,懒洋洋地应了一声。
邓泰宁感慨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受学生爱戴的校长。
这两个货架上摆放的礼物,粗略估计都有上千件了。
其中还有不少,一眼就能看出是几个人合力的作品。
这么一算,几乎是整间学校所有的学生,都给巫旭尧送了礼物。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一般来说,校长和学生之间,是有距离的。
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是老师,但一个学期下来,却不见得能见到校长几次。
所以学生们一般都是对老师尊敬爱戴。
很少学生会对校长产生情感联系,也就很少会想到要给校长送礼物。
而邓泰宁看这些礼物款式的多样,就知道这肯定是学生自发的行动。
因为如果是老师或者学校下的指令,学生们送的礼物必定会非常敷衍,而且同质化严重。
而现在货架上摆着的礼物,不见得多么好看,但学生们在其中花费的心思却是显而易见的。
邓泰宁只看这些礼物,心中对巫旭尧的印象分无限拔高。
能够被这么多学生深深爱戴着的校长,必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突然被爱戴的巫校长:
总感觉,听到了什么诡异的话。
好在,邓泰宁把巫旭尧的沉默理解为了不好意思,场面也没有冷下来。
寒暄了这两句,邓泰宁便迫不及待地进入了正题:巫校长,我可以知道那些教师资料,是从何而来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邓泰宁愿意放下一切,追到巫山学院的目标!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研究,邓泰宁他们已经确定
这三份资料上的那些理论和实验,小部分是目前全球教育界最顶端的研究方向。
而大部分,则是他们想都没有想到过的领域!
书上提到的那些人名,他们动用了所有的关系和权力去查,都没有查到符合条件的正主。
这三份资料就仿佛是凭空出现的一般。
完全突破了他们这个时代的想象。
他们研究小组甚至有人猜测,地球上是不是有一个神秘的教育圣地?
圣地内的教育研究,又是不是已经远远超越了目前人类的想象?
这个圣地又身处何处?他们又是什么样的文明?他们的教育又达到了什么样水平?
这一切一切的疑问,都叫邓泰宁百思不得其解,并且好奇得心痒难耐。
然而,邓泰宁的这一问,注定得不到答案。
巫旭尧只懒洋洋道:下次考试你就知道了。
巫旭尧懒得跟他们解释什么系统、什么宇宙级文明。
等下次莱安过来,全部推给他就可以了。
向其他人解释有关名师考试的疑惑,也是莱安这位负责人的指责。
邓泰宁听到这个回答,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
之前他也问过崇阿这个问题,得到的答复大同小异。
原本他还以为能在巫旭尧这里得到想要的答案呢。
哎
邓泰宁的失望只维持了一秒,又很快调整了自己的状态,跟巫旭尧聊起公事。
现在巫山高中还在筹备阶段。
老师已经招了一大半,招生工作也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
这些之前都是纪华池在负责,现在邓泰宁来了,自然就由他接手。
目前,辍学学生的入学名额已经被抢光。
倒是市一中和澄景实验高中的学生家长,现在还在摇摆不定。
毕竟,即使巫山学院挖走了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可它本质上,还只是一间新开的高中。
家长们并不确定,巫山学院的教学质量,能不能达到原本市一中和实验中学的水平。
而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非常抢手的好学生,他们的选择还有很多。
所以现在还没有几个家长,明确愿意让孩子转校来巫山学院。
邓泰宁花费了比较长的时间,才看完纪华池准备的资料。
然后,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巫旭尧招收那些辍学学生的方式,让邓泰宁感觉一头雾水。
巫山学院想要帮助那些辍学的学生重拾学业这一点,邓泰宁非常赞同。
可是巫旭尧给那些学生的承诺,邓泰宁就彻底迷惑了。
邓泰宁还是第一次,看见有学校这么大的口气,竟然直接跟学生承诺,绝对能考上一本!
这种话,就连全国最好的那几所高中,面对在自己学校就读了三年的学生,都不敢这么说!
更何况巫山学院面对,的是一群已经辍学足足两年的学生!
如果说出这种话的是别人,邓泰宁现在肯定已经破口大骂了。
但是巫旭尧
邓泰宁认为他应该不至于用空口承诺,就为了把学生骗回来上学。
难道,巫旭尧有什么特殊倚仗?才让他敢做出这样的承诺?
那个教育圣地的猜测又从邓泰宁脑海中滑过,但很快又被他压回了心底。
邓泰宁放下资料,直视着巫旭尧,郑重的问道:巫校长,我们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什么?
巫旭尧指尖轻点桌面:培养最优秀的毕业生。赚最多的名校币。
邓泰宁听到这个回答,眉眼放松了一些。
虽然他也认为巫旭尧也不是一个推崇应试教育的人。
但听到这确切的回复,邓泰宁的心才正式安了下来。
可同时,他又更加疑惑了:既然如此,我们也没必要跟学生们承诺让他们考上一本吧?
即使没有考上一本,也不代表这个毕业生就不是优秀的啊。
巫旭尧只眼皮一掀:不这么说,谁愿意放弃工作回来读书?
邓泰宁:
邓泰宁感觉巫旭尧的逻辑有些奇怪。
为什么一定要那么执着地让那些辍学的学生回来读书呢?
邓泰宁刚想开口,巫旭尧却眼尾轻轻一扫,制止了他继续这个话题。
巫旭尧当然知道,在不知系统存在的情况下,他的逻辑确实奇怪。
不过巫旭尧懒得去想什么借口掩饰,干脆也不解释,也不让人追问。
然而,邓泰宁可不是那么容易服软的人。
他表情严肃道:校长,想让辍学了两年的学生在一年之内,快速地提升考试成绩,那就只有应试教育。
巫旭尧:那就应试教育。
邓泰宁:
看着邓泰宁一言难尽的表情。
巫旭尧靠在椅背上,声音被太阳晒得有些懒倦:是不是应试教育,很重要?
邓泰宁闻言,微微一愣。
随即,他便反应过来巫旭尧这话是什么意思。
对于这群因为家境贫困,而没有继续高中学业的学生们来说,只要能考上一本,那就是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
只要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是不是应试教育又有什么关系呢?
邓泰宁反应过来后,表情有些羞赧。
这些年他一直都在一线城市的学校里打转,已经许久没有下过基层。
以至于他现在险些忘了,对于特定的人来说,盲目的推崇素质教育,确实有点何不食肉糜了。
反应过来后,邓泰宁便立即调整了心态:校长,那你打算如何保证学生们都能考上一本呢?
巫旭尧眼尾一挑:这不是你们的工作?
邓泰宁:
直到此刻,邓泰宁终于意识到,自己上的似乎是一条贼船?
巫旭尧轻轻敲击着扶手:我可以保证,学生百分百配合你们的教学计划。
所以,能不能完成这个承诺,就要看老师们的能力了。
邓泰宁听到这话,反而感觉比承诺学生们考一本,更加天方夜谭!
每一个人都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巫旭尧怎么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乖乖听话?
巫旭尧也没有一定要叫他相信,语气淡然道:你们只需要专心完成这个目标。其他的一切,不需要操心。
邓泰宁听着巫旭尧那甚至有些漫不经心的语气,却莫名地心定下来。
有的人,即使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也能让人感到无比的安心。
邓泰宁终于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到了如何解决让学生考上一本的核心问题上。
并且很快,邓泰宁就想到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校长,你了解过现行的高中教材吗?
巫旭尧眼尾一挑。
邓泰宁也不卖关子:我们国内现行的高中教材,都是为了配合分科课程而定制的。
分科课程又称单科课程。比如语文、数学、英语,就是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的特点,就是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独立性,和逻辑系统的完整性。
它们就像是各自独立的一根根线,孤独地一直延伸向远方。
这种课程的优点,是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一门学科,可以更好的培养某一学科的优秀人才。
但同时,分科课程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学科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学生每学习一门学科都是全新的开始,难度自然会很大。
邓泰宁:我觉得,针对我们这一届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开设特殊的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顾名思义就是跟分科课程截然相反的课程类型。
比如将音乐、美术综合成艺术课。
地理、生物综合成自然科学课。
综合课程的优点就是学科之间互相联系。知识点就如同一张大网里的每一个节点,学生学习了其中一个节点之后,便能轻易的举一反三。
如此一来,这一届辍学了两年多的高三学生,就能在短短一年之内,掌握更多的考点和知识点!
当然,综合课程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强行让不同的学科融合,有时会不得不牺牲一些学科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并且,综合课程这么多的学科混杂在一起,同时也要求老师个人要具有非常高的教学素养。
否则,老师自己都没能搞明白的教材,又怎么能教会学生呢?
但好在,这两个缺点并不是什么致命的问题。
对于这一届的高三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应付好高考!
学科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在应试教育面前,并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等以后上了大学再补回基础便行了。
而老师的教学素养问题,邓泰宁想到那三份神奇的名师资料,也不觉得这个是个不可解决的问题。
邓泰宁:而且,我们这特殊的综合课程,跟普通的综合课程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综合课程其实更偏向于培养全面人才的素质教育。所以他们配套的教科书,有许多非考点的知识,学习起来难度并也不小。
但我们的综合课程是为了应试教育,目前的教材并不适合我们学生的情况,所以
我们要为这一批学生,编撰一套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教科书。
邓泰宁这话掷地有声。
一旦决定要做某一样事情,邓泰宁的魄力也不容小觑。
编撰一套全新的教科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只说其中一本,从一开始的筹备到最终的出版,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更别提是高中的全套教科书了。
而现在距离下学期开学,只有不到五个月的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内,真的能编撰出一套全新的教科书吗?
巫旭尧沉默地抬眸看向邓泰宁。
邓泰宁也定定地回望着他。
办公室内突然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如果巫旭尧对面的是普通学生,此时恐怕都被吓哭了。
但邓泰宁的目光仍旧坚定,丝毫没有被巫旭尧凌厉的眼神吓到。
半响。
巫旭尧忽然收敛起浑身的气势,懒洋洋地靠回椅背:可以。学校所有资源随你动用。
恋耽美
只要不是约定死了的时间,那不管什么时候去找他都无所谓。
相比起来,还是让邓泰宁在和巫旭尧正面接触之前,给人家多留下一点好印象。
免得到时候,巫旭尧没说两句话,就把这位大佬给吓跑了。
于是乎。
又过了半小时,纪华池才把人送到校长室门口。
邓泰宁看着眼前这跟其他教室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大门,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一般来说,校领导的办公室,总要弄得与众不同一些。
特别是巫山学院这种私人院校,校领导都是有钱人,特别喜欢搞这些排场。
不说办公室内的摆放用度,就连办公室的大门也有一套奢侈的高标准。
而现在,邓泰宁看到这个大门,虽然还没有见到巫旭尧本人,但对巫旭尧的印象分就涨了不少。
而当大门打开之后,邓泰宁又是愣了一下。
因为一走进去,映入眼帘的就是两排超市货架。
货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有的是贺卡,有的是小手工,有的甚至认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这些东西大部分看起来都非常的粗糙和稚嫩,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小孩子亲手做出来的。
校长室里出现这些东西,可真是大大出乎人的意料。
而这整间办公室,唯一符合邓泰宁对一般校长办公室印象的,就是那个美轮美奂的水景箱。
可是这水景箱,上面也刻着一行字,似乎是学生亲自培育送给巫旭尧的。
邓泰宁微微一愣神,才转头看向巫旭尧。
巫旭尧此时,正懒洋洋地坐在一张非常普通的办公桌后面,眼睛半眯的晒着太阳。
邓泰宁的第一眼,记住的就是那张昳丽的脸。
然后第二眼,刚才所有的印象,都被一双漂亮的丹凤眼给覆盖。
巫旭尧看向邓泰宁,淡淡招呼了一句:邓校长。
邓泰宁听到这如同薄荷般醒神的声音,也迅速回神。露出了和善的笑容,一边往里走:巫校长,久仰久仰。
巫旭尧轻轻颔首。
邓泰宁坐到巫旭尧对面,寒暄道:巫校长这办公室,倒是别具一格。我看架子上摆的那些,都是学生送的吧?
嗯。巫旭尧靠在椅子上,懒洋洋地应了一声。
邓泰宁感慨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受学生爱戴的校长。
这两个货架上摆放的礼物,粗略估计都有上千件了。
其中还有不少,一眼就能看出是几个人合力的作品。
这么一算,几乎是整间学校所有的学生,都给巫旭尧送了礼物。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一般来说,校长和学生之间,是有距离的。
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是老师,但一个学期下来,却不见得能见到校长几次。
所以学生们一般都是对老师尊敬爱戴。
很少学生会对校长产生情感联系,也就很少会想到要给校长送礼物。
而邓泰宁看这些礼物款式的多样,就知道这肯定是学生自发的行动。
因为如果是老师或者学校下的指令,学生们送的礼物必定会非常敷衍,而且同质化严重。
而现在货架上摆着的礼物,不见得多么好看,但学生们在其中花费的心思却是显而易见的。
邓泰宁只看这些礼物,心中对巫旭尧的印象分无限拔高。
能够被这么多学生深深爱戴着的校长,必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突然被爱戴的巫校长:
总感觉,听到了什么诡异的话。
好在,邓泰宁把巫旭尧的沉默理解为了不好意思,场面也没有冷下来。
寒暄了这两句,邓泰宁便迫不及待地进入了正题:巫校长,我可以知道那些教师资料,是从何而来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邓泰宁愿意放下一切,追到巫山学院的目标!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研究,邓泰宁他们已经确定
这三份资料上的那些理论和实验,小部分是目前全球教育界最顶端的研究方向。
而大部分,则是他们想都没有想到过的领域!
书上提到的那些人名,他们动用了所有的关系和权力去查,都没有查到符合条件的正主。
这三份资料就仿佛是凭空出现的一般。
完全突破了他们这个时代的想象。
他们研究小组甚至有人猜测,地球上是不是有一个神秘的教育圣地?
圣地内的教育研究,又是不是已经远远超越了目前人类的想象?
这个圣地又身处何处?他们又是什么样的文明?他们的教育又达到了什么样水平?
这一切一切的疑问,都叫邓泰宁百思不得其解,并且好奇得心痒难耐。
然而,邓泰宁的这一问,注定得不到答案。
巫旭尧只懒洋洋道:下次考试你就知道了。
巫旭尧懒得跟他们解释什么系统、什么宇宙级文明。
等下次莱安过来,全部推给他就可以了。
向其他人解释有关名师考试的疑惑,也是莱安这位负责人的指责。
邓泰宁听到这个回答,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
之前他也问过崇阿这个问题,得到的答复大同小异。
原本他还以为能在巫旭尧这里得到想要的答案呢。
哎
邓泰宁的失望只维持了一秒,又很快调整了自己的状态,跟巫旭尧聊起公事。
现在巫山高中还在筹备阶段。
老师已经招了一大半,招生工作也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
这些之前都是纪华池在负责,现在邓泰宁来了,自然就由他接手。
目前,辍学学生的入学名额已经被抢光。
倒是市一中和澄景实验高中的学生家长,现在还在摇摆不定。
毕竟,即使巫山学院挖走了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可它本质上,还只是一间新开的高中。
家长们并不确定,巫山学院的教学质量,能不能达到原本市一中和实验中学的水平。
而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非常抢手的好学生,他们的选择还有很多。
所以现在还没有几个家长,明确愿意让孩子转校来巫山学院。
邓泰宁花费了比较长的时间,才看完纪华池准备的资料。
然后,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巫旭尧招收那些辍学学生的方式,让邓泰宁感觉一头雾水。
巫山学院想要帮助那些辍学的学生重拾学业这一点,邓泰宁非常赞同。
可是巫旭尧给那些学生的承诺,邓泰宁就彻底迷惑了。
邓泰宁还是第一次,看见有学校这么大的口气,竟然直接跟学生承诺,绝对能考上一本!
这种话,就连全国最好的那几所高中,面对在自己学校就读了三年的学生,都不敢这么说!
更何况巫山学院面对,的是一群已经辍学足足两年的学生!
如果说出这种话的是别人,邓泰宁现在肯定已经破口大骂了。
但是巫旭尧
邓泰宁认为他应该不至于用空口承诺,就为了把学生骗回来上学。
难道,巫旭尧有什么特殊倚仗?才让他敢做出这样的承诺?
那个教育圣地的猜测又从邓泰宁脑海中滑过,但很快又被他压回了心底。
邓泰宁放下资料,直视着巫旭尧,郑重的问道:巫校长,我们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什么?
巫旭尧指尖轻点桌面:培养最优秀的毕业生。赚最多的名校币。
邓泰宁听到这个回答,眉眼放松了一些。
虽然他也认为巫旭尧也不是一个推崇应试教育的人。
但听到这确切的回复,邓泰宁的心才正式安了下来。
可同时,他又更加疑惑了:既然如此,我们也没必要跟学生们承诺让他们考上一本吧?
即使没有考上一本,也不代表这个毕业生就不是优秀的啊。
巫旭尧只眼皮一掀:不这么说,谁愿意放弃工作回来读书?
邓泰宁:
邓泰宁感觉巫旭尧的逻辑有些奇怪。
为什么一定要那么执着地让那些辍学的学生回来读书呢?
邓泰宁刚想开口,巫旭尧却眼尾轻轻一扫,制止了他继续这个话题。
巫旭尧当然知道,在不知系统存在的情况下,他的逻辑确实奇怪。
不过巫旭尧懒得去想什么借口掩饰,干脆也不解释,也不让人追问。
然而,邓泰宁可不是那么容易服软的人。
他表情严肃道:校长,想让辍学了两年的学生在一年之内,快速地提升考试成绩,那就只有应试教育。
巫旭尧:那就应试教育。
邓泰宁:
看着邓泰宁一言难尽的表情。
巫旭尧靠在椅背上,声音被太阳晒得有些懒倦:是不是应试教育,很重要?
邓泰宁闻言,微微一愣。
随即,他便反应过来巫旭尧这话是什么意思。
对于这群因为家境贫困,而没有继续高中学业的学生们来说,只要能考上一本,那就是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
只要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是不是应试教育又有什么关系呢?
邓泰宁反应过来后,表情有些羞赧。
这些年他一直都在一线城市的学校里打转,已经许久没有下过基层。
以至于他现在险些忘了,对于特定的人来说,盲目的推崇素质教育,确实有点何不食肉糜了。
反应过来后,邓泰宁便立即调整了心态:校长,那你打算如何保证学生们都能考上一本呢?
巫旭尧眼尾一挑:这不是你们的工作?
邓泰宁:
直到此刻,邓泰宁终于意识到,自己上的似乎是一条贼船?
巫旭尧轻轻敲击着扶手:我可以保证,学生百分百配合你们的教学计划。
所以,能不能完成这个承诺,就要看老师们的能力了。
邓泰宁听到这话,反而感觉比承诺学生们考一本,更加天方夜谭!
每一个人都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巫旭尧怎么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乖乖听话?
巫旭尧也没有一定要叫他相信,语气淡然道:你们只需要专心完成这个目标。其他的一切,不需要操心。
邓泰宁听着巫旭尧那甚至有些漫不经心的语气,却莫名地心定下来。
有的人,即使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也能让人感到无比的安心。
邓泰宁终于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到了如何解决让学生考上一本的核心问题上。
并且很快,邓泰宁就想到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校长,你了解过现行的高中教材吗?
巫旭尧眼尾一挑。
邓泰宁也不卖关子:我们国内现行的高中教材,都是为了配合分科课程而定制的。
分科课程又称单科课程。比如语文、数学、英语,就是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的特点,就是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独立性,和逻辑系统的完整性。
它们就像是各自独立的一根根线,孤独地一直延伸向远方。
这种课程的优点,是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一门学科,可以更好的培养某一学科的优秀人才。
但同时,分科课程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学科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学生每学习一门学科都是全新的开始,难度自然会很大。
邓泰宁:我觉得,针对我们这一届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开设特殊的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顾名思义就是跟分科课程截然相反的课程类型。
比如将音乐、美术综合成艺术课。
地理、生物综合成自然科学课。
综合课程的优点就是学科之间互相联系。知识点就如同一张大网里的每一个节点,学生学习了其中一个节点之后,便能轻易的举一反三。
如此一来,这一届辍学了两年多的高三学生,就能在短短一年之内,掌握更多的考点和知识点!
当然,综合课程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强行让不同的学科融合,有时会不得不牺牲一些学科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并且,综合课程这么多的学科混杂在一起,同时也要求老师个人要具有非常高的教学素养。
否则,老师自己都没能搞明白的教材,又怎么能教会学生呢?
但好在,这两个缺点并不是什么致命的问题。
对于这一届的高三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应付好高考!
学科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在应试教育面前,并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等以后上了大学再补回基础便行了。
而老师的教学素养问题,邓泰宁想到那三份神奇的名师资料,也不觉得这个是个不可解决的问题。
邓泰宁:而且,我们这特殊的综合课程,跟普通的综合课程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综合课程其实更偏向于培养全面人才的素质教育。所以他们配套的教科书,有许多非考点的知识,学习起来难度并也不小。
但我们的综合课程是为了应试教育,目前的教材并不适合我们学生的情况,所以
我们要为这一批学生,编撰一套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教科书。
邓泰宁这话掷地有声。
一旦决定要做某一样事情,邓泰宁的魄力也不容小觑。
编撰一套全新的教科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只说其中一本,从一开始的筹备到最终的出版,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更别提是高中的全套教科书了。
而现在距离下学期开学,只有不到五个月的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内,真的能编撰出一套全新的教科书吗?
巫旭尧沉默地抬眸看向邓泰宁。
邓泰宁也定定地回望着他。
办公室内突然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如果巫旭尧对面的是普通学生,此时恐怕都被吓哭了。
但邓泰宁的目光仍旧坚定,丝毫没有被巫旭尧凌厉的眼神吓到。
半响。
巫旭尧忽然收敛起浑身的气势,懒洋洋地靠回椅背:可以。学校所有资源随你动用。
恋耽美